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欲立“人”,先立“士”

欲立“人”,先立“士”

2018-05-18 5页 doc 17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74951

暂无简介

举报
欲立“人”,先立“士”欲立“人”,先立“士” 欲立“人”,先立“士” 欲立"人",先立"士" 口陈震 人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如果不算唯一尺度的话.任何形态的社会,其 主要的产品是人不是物.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它生产出何种高科技 产品.而应当首先看它培养和造就了什么样的人.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齐治平,先是知识分子理想的道德人格范本,然后才 成为理想的和谐社会"路线图".中国历代思想家无不标举自由自律自主的人格. 传统文化,首先是"士"的文化;诸子百家言论,本质上是"士"的言论;人皆有羞恶 之心,荣辱之念,而将此观念表达出来的...
欲立“人”,先立“士”
欲立“人”,先立“士” 欲立“人”,先立“士” 欲立"人",先立"士" 口陈震 人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如果不算唯一尺度的话.任何形态的社会,其 主要的产品是人不是物.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它生产出何种高科技 产品.而应当首先看它培养和造就了什么样的人.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齐治平,先是知识分子理想的道德人格范本,然后才 成为理想的和谐社会"路线图".中国历代思想家无不标举自由自律自主的人格. 传统文化,首先是"士"的文化;诸子百家言论,本质上是"士"的言论;人皆有羞恶 之心,荣辱之念,而将此观念表达出来的是"士";道德人格首先是士与仕的人格. 其人自私,难指望他德泽于民;其人无信,忠于职守极可能是句空话;进一步说, 如果其人贪鄙.如何能指望他承担道义,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 执法在人不在法;治病在医不在药;优异的学府,那里荟萃了才德兼备的博 学长者,而不是高楼广厦:文明社会,充满正气,良知与仁爱而不是机巧言辞;个 人的幸与不幸.取决于人文道义环境;民众的福祉,仰望目光远大,关怀民生疾 苦,有强烈责任感的人„„ 这正是知识分子道德人格的"中轴效应".鲁迅先生毕其一生,再三强调"立 人"的重要性,也正是看到了"国民性"这一关键问题. 在后工业社会中,理论和智能处于中心位置,"中轴"效用日益显着.知识分 子的道德人格将决定社会文明程度和未来方向.然而,"德","智"分化乃现代社 会顽疾.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货殖,金钱之力迅速膨胀,僭窃中心,贫富悬殊和 文化"多元"使人格审美价值尺度出现短暂失衡,善恶,真伪,美丑突然混淆,技术 主义和文化实用主义堕落为经济学的工具. 物质文化与科技文化扩张之下引发传统人文道德危机,从本质上说,乃是知 识界的道德危机.知识分子再三宣扬的精神信念是,以社会文化批判为己任,以 寻求真理为理想.然而,有识之士早就尖锐指出:中国知识界患上了"集体道德败 坏症".知识分子的道德危机表现在职业道德的败坏上.师不尚师德,医不讲医 德:伪文化,伪科学泛滥;腐败与渎职侵害了权力系统;人民的"事业",变成了各 142圜2009.7oI思与想 行业的"盈利";影视,文艺,出版娱乐界多半将"创收"摆在第一位„„ 众所周知,文化的真正内涵应当是"使人变得更有人性".文化的真正的本质 意义在于,"从心里厌恶一切肮脏,卑鄙,虚伪,粗俗的东西,一切贬低人和迫使人 痛苦的东西."(高尔基)俄国革命胜利后,目睹俄国知识界的堕落和劳苦大众的 不幸,高尔基痛切地说,"最令我震惊,害怕的是,革命本身并没有带来人的精神 复活征兆,没有使人变得更诚实,更正直„„"高尔基所指,正是当年俄国腐败 堕落的知识界. 抽去文化本质精神和道德人格后,中国知识界鼓吹的"老板文化","贵族文 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和"权术文化"铺天盖地,唯独没有"劳苦大众文 化"和"弱势群体文化".占据文学艺术舞台的尽是强者,胜者,俳优之风和市侩 之气布满知识界.庸俗的实用主义替代了信仰——如果他们原先有信仰的话. 恰如鲁迅先生所针砭:"„„抢得天下便是王,抢不到天下便是贼,莫非中国式 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中国的文学论?" 人格审美的一致性,道德的认同感,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要素,更是社会和谐 的基石.中国曾被推崇为道德伦理与政治结合的典范.法国的百科全书派认为, "倡导道德伦理与政治的结合,是造成中国高度文明的基础."中国传统道德偏 重研究自然之法,追求天人和谐.先哲把对"天"的敬畏,转化为内在道德力;将 宇宙万物的必然律化为人伦道德的自然律.传统道德以"道"制"术",以"义" 克"利";以责任代替私欲,以诚信克服欺诈,以蔑视恶习代替轻视不幸,以尚德代 替无耻,以勇敢战胜懦怯,以关爱自然代替崇拜金钱,以功绩代替阴谋„„道德 价值以人格为本,人以自己的自由能力,发展主体而又归于主体.不把塑造人的 道德人格放在首位,真善美就不成其为理想,知识与技能不仅无所附丽,甚至走 向它的反面——成为社会文明之害.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用能,讲信修睦."传统政治,律法的推行,全在 选贤用仕上下功夫.历代律法偏重"治吏",轻于"治民".吏治清明的根基在于道 德人格的表率与默化作用,道德的表率又基于权力道德人格的苛严考核.孔子 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也指出: 道德行为通过对榜样的仿效,以审美认知为中介构成道德判断.并经过替代强化 思与巷12009.7o圜143 而得以改善. 处于中轴地位的知识分子,特别是行政,公务人员,其权力道德人格影响着 整个社会的荣辱观和道德水准.漫说贪赃枉法,监守自盗等违法行为,仅仅言而 无信,行而无耻,其潜在的后果也是严重的.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干部人事考核往往重能,重勤,重绩超过了重德. 作为第一的"德"形同虚设,并无具体内容和相应的考量标准.在履历表或 考核表上,"政治面貌"替代了"道德操行":缺乏内省的,言不由衷的自我"考核" 或"鉴定"徒然流于形式. 在泛政治时代,人们常说的"政治面貌",首先指阶级成分,其次指狭义的信 仰.实际上,这两项内容往往与本人的道德操行并无必然关系.1977年,改革招 生制度.邓小平同志最不满意的就是形式主义的"政审".据杨学为同志回忆,邓 小平看了教育部报送的文件后,连说了三句"繁琐"!并且大笔一挥,把政审条件 全部勾掉„„以政治倾向替代道德人格的评判机制弊大于利.而缺乏完善的纠 劾机制.更使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处于欺天自欺的"暗室"状态. "政治"清白不等于"道德"的清白.前者在政治学范畴,后者在社会伦理学范 畴.尽管伦理学与社会学并行不悖,却各有独立定义和内涵.社会经济的发展必 将导致政治体制变革,然而道德伦理是相对稳定和守恒的.假如没有相对守恒 的伦理道德.社会的和谐与文明将如何维系? 政治与道德人格相脱节,庸俗,教条的实用政治不可避免地出现.任何言论 和行为只要贴上政治标签,其道德内涵便无人质疑.这必然导致泛政治的教条 主义倾向."政治面貌"代替了道德人格之后,人人政治皆"清白",实际上人人不 关心政治:人人道德皆"清白",其实是人人不关心社会道德建设. 官场腐败,贪赃枉法,见利忘义,不讲诚信,好逸恶劳,不知荣耻等恶行,从制 度层面上说,固因民主监督不力,教育上的德,智失衡有以致之,深层次说,则因 道德人格考核的弊端导致用人失察.追本溯源,则是泛政治时代只讲空头政治, 以"政治倾向"来评判道德人格的恶果.如今反腐倡廉,廉政建设偏重政治,法 治,而荣辱观却直指道德人格.从道德人格的角度看,廉洁较之于知耻辱,不过 是大道大德中之细节;知廉未必能知耻,廉易而耻难.管锥篇引《潜邱札记》说: 144鳕2009.7ol思与想 "盖廉乃立身之一节,而耻实心之大德,故廉尚可矫,而耻不容伪."——这里所 针砭的正是"仕"的道德人格. 羞耻感,荣辱感的集体性丧失,从深层意义上说,要比集体贪污更为严重. "廉"不过使贪渎官吏逃过刑律,廉吏只要多做几任也会致富,如同做生意, 少取多来.所以,渎职的,尸位素餐的官吏虽不贪墨,却反能因久居其位而致富. 明乎此,就能明白中央政策为什么要突破盘根错节的地方关卡.为什么"有令不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越演越烈了. 行,有禁不止 缺乏道德人格和价值操守的知识分子一旦充斥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哪怕法 律再健全,道德约束再严厉,其作用也值得怀疑.一个失去道德操守,一切以生 存功利为原则的社会,信仰,理想,道义势必流于空话.此时,任何经济学谋略都 是正当的,合法的."士"能为知己者死,为自由死,为理想死."士"又何独不能为 权力,为金钱死?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一旦市场化,极容易依附于任何利益集团. 在这种情况下,能指望谁来当民众的代言人,谁来维护社会的正义? 道德是内修的,荣辱观是内省的.道德律之所以不是法律,就在于它可以遵 守或可以不遵守——这正是它的自由成分.法律条文越明细.说明道德力量越 薄弱.道德力越薄,法律的公正越没有保障.道德律如果不能在社会生活中起调 节作用,在人的内心层面上维护法律,任何的法规制度都将形同空文. 较之于触犯法律,违反道德律的处分并不严重,但从道德立场上看,判定不 道德已经够严重.假定真正将"人的尺度"放在中心位置,人宁可触犯法律而绝 不敢触犯道德律. 人类的理性要求是使人变得更仁爱,更自尊,更明理,更有道德,而不是向着 野蛮,蒙昧倒退.人文的指归,不是造就说教者,而是造就有强烈荣耻观的知识 分子.道德与其说是一种理论,不如说是生活的实践,"人生的艺术"(梁漱溟).道 德人格的实践体现内省,内视,内修,反躬自求以达到对人生的顿悟,从这个意义 上说,荣辱观高于法律.人文道德之于人,非治生之术,乃心灵淳化之艺术;人文 道德之于国,非富国强兵的权益之计,而是兴人心,兴天下的终极大道.所以,真 正实践"荣辱观",需要培养求真,趋善,臻美之心和"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精神, 并且使社会的每个人都强烈意识到.一个人的不幸即是全社会的不幸,一个人的 无耻即是全社会的耻辱. 思与想f2009.7o圜145
/
本文档为【欲立“人”,先立“士”】,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