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侵犯和转移中的作用

2017-09-20 11页 doc 119KB 10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72950

暂无简介

举报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侵犯和转移中的作用肿瘤微环境在肿瘤侵犯和转移中的作用 [摘要] 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与肿瘤细胞所处的内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肿瘤微环境不仅包括肿瘤所在组织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而且亦与肿瘤细胞自身的(核和胞质)内在环境有关。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改变和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促进肿瘤的生长和发展。全身和局部组织亦可通过代谢、分泌、免疫、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限制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肿瘤与环境,两者既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是相互拮抗,相互斗争的。它是现代肿瘤生物学的一个关键和核心的问题。近年来由于肿瘤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们对于肿瘤和...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侵犯和转移中的作用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侵犯和转移中的作用 [摘要] 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与肿瘤细胞所处的内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肿瘤微环境不仅包括肿瘤所在组织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而且亦与肿瘤细胞自身的(核和胞质)内在环境有关。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改变和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促进肿瘤的生长和发展。全身和局部组织亦可通过代谢、分泌、免疫、结构和功能的改变,限制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肿瘤与环境,两者既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又是相互拮抗,相互斗争的。它是现代肿瘤生物学的一个关键和核心的问题。近年来由于肿瘤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人们对于肿瘤和环境的相互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不仅对于认识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肿瘤的诊断、防治和预后亦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肿瘤转移,肿瘤治疗 肿瘤微环境是由癌细胞和多种基质细胞、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组成。其中基质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骨髓来源未成熟细胞等;细胞因子如TNF、VEGF、IL-1等;趋化因子如CXCL12、CCL27、CCL21等。河南省肿瘤医院内科李醒亚 长期以来,研究肿瘤侵犯和转移的重点放在了肿瘤细胞本身所固有的黏附和迁移能力上:肿瘤细胞本身通过黏附和蛋白酶的水解功能等突破细胞间连接、基底膜和基质间隙等组织屏障,在迁移过程中又借助纤溶酶和众多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完成对周围组织的重塑,从而实现了侵犯和转移。 然而近年的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对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基质细胞可以通过产生趋化因子、生长因子和基质降解酶以促进血管生成和基底膜破坏,使肿瘤的侵袭能力增强;另外,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伴随着宿主骨髓来源的相关细胞向肿瘤原发部位和预转移部位的定向流动,这些细胞要么留存在原发瘤中,在肿瘤微环境中发育为相关基质细胞,促进肿瘤细胞的增值和侵袭;要么在远处预转移部位形成特殊的肿瘤预转移微环境,为肿瘤细胞的定向转移提供适宜的存活和增殖微环境。原发灶和转移灶中基质细胞的主动迁移促进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图1-1)[1]。 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它们对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TNF 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路径来调节肿瘤的进展[2]:低浓度的TNF能够对肿瘤细胞起到直接的作用;与趋化因子网络相互作用诱导表达CXCR4;刺激上皮间质转换[3]。CXCL12与其受体CXCR4相互作用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血管生成,并且能够促进肿瘤进行器官特异性的远处转移。目前发现至少在23种上皮、间叶和造血来源的肿瘤细胞和组织中检测到CXCR4表达[4,5]。 近来我们研究也发现Lewis肺癌细胞从接种到小鼠皮下开始,在体内连续传代过程中肿瘤侵犯和肺转移能力逐渐增强。如把体内反复传代的肿瘤组织重新放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以去除基质细胞,再次把纯化的肿瘤细胞接种到小鼠体内,其侵犯和转移能力又恢复到细胞株首次皮下接种的水平,如继续体内传代,侵犯和转移会重新经历从弱到强的演变过程。研究发现随着体内连续传代的进行,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密度和炎症细胞在增加,SDF-1/CXCR4、HIF-1、OPN和NF-kB等分子的表达也在增强[6,7]。结果提示基质细胞和趋化因子所组成的庞大网络是促进肿瘤侵犯和转移的重要因素,原发灶肿瘤微环境的改变促成了肿瘤的远处转移。 图1-1 原发灶和转移灶中基质细胞的募集[1] (A,左上)肿瘤原发灶募集基质细胞如TEM、TAM、BMDCs (HPCs和EPCs),MDSCs和CAFs。(中上)基质蛋白酶和趋化因子促进局部内皮细胞增殖和趋化运动。(右上)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之间通过旁分泌实现信号交换,介导肿瘤细胞侵入循环和周围组织。 (B,左下)基质细胞在预转移灶中变化:成纤维细胞活化、HPCs和髓前体细胞的募集。(中下)趋化因子和基质降解酶引起肿瘤细胞的黏附和增殖。(右下) EPC和EC使肿瘤获得血供,微转移灶发展成转移瘤。 1. 肿瘤基质细胞 1.1 成纤维细胞 成纤维细胞是最主要的基质细胞,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也被称为活化的成纤维细胞或肌性成纤维细胞,其所分泌的基质衍生因子-1(SDF-1,又称CXCL12)可直接刺激CXCR4+肿瘤细胞生长,还可募集CXCR4+内皮前体细胞(EPCs)[8]参与肿瘤的血管生成。活化的纤维细胞通过SDF-1/CXCR4趋化轴吸引CXCR4+肿瘤细胞做定向迁移。 肿瘤原发灶所分泌的生长因子刺激“预转移灶”内成纤维细胞、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阳性(PDGFR+)细胞和纤维连接蛋白增多,为肿瘤细胞增殖提供环境(图1-1B)。在微转移灶的缺氧环境中,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可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以促成血管生成,募集来的造血祖细胞(HPCs)也促进血管的生成[9]。 肿瘤细胞与局部或远处成纤维细胞之间通过旁分泌或内分泌而发生交互作用,肿瘤细胞通过这种机制调节肿瘤微环境并使远处组织发生显著改变(图1-1B)。癌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IL-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PDGF诱导成纤维细胞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HGF与癌细胞上的c-Met分子结合后能增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另外,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子(EGF)、胰岛素生长因子 (IGF)和Wnt1等,是实现瘤细胞和基质细胞之间“对话”(cross-talk)的旁分泌信使。 1.2 浸润的炎症/免疫细胞 肿瘤浸润的炎症细胞是一把双刃剑,除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外,更多情况下是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在众多浸润的炎症细胞中,以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研究最为深入广泛。TAMs可通过分泌 FGF、HGF、EGF、PDGF和TGF-β等多种生长因子促进肿瘤生长[10]。 单核细胞是TAMs的前体细胞,肿瘤产生的CCL2/MCP-1吸引单核细胞到肿瘤部位并分化为TAMs。肿瘤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TAMs都能通过产生CCL2、CCL5、CXCL8/IL-8和SDF-1进一步募集单核细胞。另外,CSF-1、VEGF-A和胎盘生长因子(PIGF)等也能引发单核细胞向肿瘤组织浸润。缺氧介导的缺氧诱导因子-1(HIF-1)和VEGF也能吸引TAMs向肿瘤缺氧区集聚。纤溶酶原片段K1-3能阻断TAMs的迁移和肿瘤对其募集作用[11]。 TAMs不仅直接或间接地释放血管生成因子来促进血管芽生,而且能够产生一些酶来参与血管的重建。TAMs是VEGF-A的重要来源之一,还可通过分泌MMP来释放细胞外基质(ECM)中被结合的VEGF-A。TAMs受缺氧和CSF-1等因素调节,缺氧使HIF-1和HIF-2调节的启动子发生转录性活化,上调VEGF-A、MMPs、白介素和趋化因子。 TAMs在破坏基底膜、引发癌细胞的迁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TAMs所分泌的MMP2、MMP9、TGF-β、uPA、tPA和组织蛋白酶等降解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等ECM成分,进而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1.3 未分化的骨髓细胞 在肿瘤生长的早期,VEGF-A和其他细胞因子能把骨髓中的内皮祖细胞(EPCs)动员到外周血,使之成为循环的内皮前体细胞(CEPs)并最终整合到新生血管的管壁上。肿瘤所分泌的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会引起骨髓细胞增殖和向肿瘤内聚集。肿瘤细胞分泌的VEGF-A和PIGF等能把VEGFR-1+的HPCs和VEGFR-2+的EPCs募集到肿瘤的新生血管部位,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血管生成[12]。 来自骨髓的造血祖细胞和未成熟的髓系细胞在SDF-1/CXCR4和CXCL5/CXCR2生物轴作用下被募集到肿瘤侵袭前沿,通过分泌金属蛋白酶来增强肿瘤的外侵和转移[12,13,14],并能促进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CD11b+Gr-1+髓系抑制细胞(MDSCs)通过分泌抑制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上调NO、产生活性氧族以及增强L精氨酸酶的活性而抑制免疫反应,引起肿瘤的免疫逃逸。 近来的研究发现,造血祖细胞能为肿瘤细胞在远处的植入和增殖做好准备[8,15],原发灶所释放的特殊趋化因子能动员一些未成熟的骨髓来源细胞(BMDCs)成群地植入到将要发生转移的远处靶器官内(图1-1B),分泌MMP-9等降解基质,使周围环境更适合肿瘤的种植和生长[8]。另外,BMDCs也表达CXCR4,通过与CAFs相互作用而增加SDF-1生成,进而吸引CXCR4+肿瘤细胞。 1.4 内皮细胞、周细胞和血小板 血管内皮细胞迁移、血管出芽是血管生成的主要模式。周细胞在PDGF-B作用下被募集到新生血管周围,通过加强血管外侧的细胞间紧密连接以维持血管的稳定性。血小板所提供的信号能够引导BMDCs和瘤细胞的归巢与滞留,血小板所释放的SDF-1在募集和“挽留”CXCR4+的HPCs和EPCs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并趋化CXCR4+肿瘤细胞[16]。穿梭在原发灶、转移灶和骨髓之间的血小板不断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从而把这些部位连接在一起。 1.5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趋化因子是指在多种炎症和非炎症状态下调节白细胞和其他一些类型细胞进行流动和活化并对这些细胞具有定向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目前发现大约50个趋化因子和20个趋化因子受体,根据N末端两个半胱氨酸的位置,趋化因子被分为4类:CXC, CC, CX3C 和 C。 在肿瘤的缺氧环境中,成纤维细胞分泌的CXCL12(SDF-1)和肿瘤细胞表达的CXCR4都增加,从而刺激肿瘤细胞移动和侵犯[17]。另外,多种趋化因子有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如CXCL1, CXCL2, CXCL3, CXCL5, CXCL6,CXCL7, CXCL8等[18]。CXCR2不仅在肿瘤血管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能向肿瘤微环境中招募巨噬细胞。 肿瘤细胞通过趋化因子来募集内皮细胞、颠覆免疫监视、操纵免疫细胞(免疫编辑)并最终导致免疫逃逸,从而促使肿瘤生长和向远处转移。 肿瘤细胞不仅分泌趋化因子,也能对趋化因子作出反应。肿瘤转移的靶器官能分泌的大量趋化因子,由于肿瘤细胞表达一些趋化因子的受体,在趋化因子轴的作用下,引导肿瘤细胞向靶器官转移(肿瘤转移的“信号或归巢”signaling or homing hypothesis)。CCR7/CCL21轴介导肿瘤细胞向前哨淋巴结转移,CCR7/CCL21轴介导肿瘤细胞向相关淋巴结转移,而CCR10/CCL27生物轴则参与调节黑色素瘤的皮肤转移。 2 以肿瘤微环境为靶点的治疗策略 理论上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肿瘤之间和肿瘤组织内部肿瘤细胞之间的异质性,是造成疗效差异的主要原因;肿瘤细胞生物或遗传特点的不稳定性,在疾病进展和治疗过程中,这种不稳定性会不断增加;目前以肿瘤细胞为目标的治疗措施的疗效仍有限;在以肿瘤细胞为靶点的治疗过程中常有耐药的肿瘤细胞克隆出现。 而靶向于肿瘤微环境的治疗策略有其自身的的优势,如肿瘤间质细胞具有稳定的遗传背景,不易出现突变和耐药发生;肿瘤微环境的异质性更小,疗效相对稳定,并有可能预测肿瘤组织对治疗的反应性;在控制肿瘤转移方面可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治疗措施对间质的作用也是发挥疗效的重要侧面,有时也可能是最终的作用路径。 2.1靶向作用于肿瘤微环境的药物(表1)[19] 以肿瘤微环境中的成分作为新靶点的治疗方法能克服许多目前传统治疗方式的限制。针对肿瘤基质的靶向治疗,由于目标的特异性,将不会有太大的毒副作用。不同于肿瘤细胞,内皮细胞的基因稳定,因此不太可能获得耐药性突变。此外,针对肿瘤微环境中多个成分的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可以避免单一靶向时肿瘤通过代偿弥补肿瘤生存所需环境物质。此外,联合可降低各自的剂量,从而减少治疗相关的毒副作用。此疗法的最终目标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 表1 对肿瘤微环境进行靶向治疗的药物 靶向成分 药物归类 举例 内皮细胞/肿瘤相关的血管形成 内源性血管形成抑制剂 内皮抑素(Endostatin),干扰素(IFN-α,β),白介素(IL-4, IL-12 ,IL-18),血栓烷素(TSP-1,TSP-2) 合成的血管形成抑制剂 RGD 类似物,Anginex ,0118 化疗药物 5-FU类药物 (如:S-1,卡培他滨),Irofulven,马法兰,阿霉素,环磷酰胺的节律化疗,紫杉类 抗血管的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TNF alpha) 内皮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VEGF信号抑制剂 贝伐单抗,DC101 (抗 VEGF-R2单抗),msFLK1 (可溶性VEGF-R2) 内皮细胞、周细胞、基质细胞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舒尼替尼、索拉非尼 周细胞、成纤维细胞 PDGF信号抑制剂 PDGFR抑制剂(伊马替尼) 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形成 细胞外基质修饰剂 尿溶酶原激活剂/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外基质 细胞因子 IL-12 和 IL-18 免疫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 细胞免疫 TIL细胞过继输注,树突状细胞治疗,调节性T细胞去除 肿瘤疫苗 细胞因子基因修饰的肿瘤疫苗 免疫调节剂 来那度胺(Lenalidomide) 免疫细胞和内皮细胞 细胞因子/趋化因子 IL-15⁄IL-15R,IL-2,IL-12,曲动蛋白(Fractalkine, FKN) RGD: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inine-glycine-aspartic acid);TNF:肿瘤坏死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DGF: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ECM:细胞外基质 2.2抗血管形成和抗血管治疗 目前抗肿瘤血管的药物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破坏肿瘤血管生成的信号通道,其二是能直接破坏血管的结构。这二种方法与其他疗法联合能进一步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 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的重要促进因子,贝伐单抗是一种针对VEGF的单克隆抗体,2004年开展的贝伐单抗加依立替康/5-FU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III期临床试验,有效率、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率都得到提高。贝伐单抗在同年成为第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的用于治疗癌症的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联合化疗达到的生存优势还见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另外,贝伐单抗单药可增加肾细胞癌患者的至肿瘤进展时间。在III期临床试验中,贝伐单抗联合疗法在转移性乳腺癌和转移性肾细胞癌中同样提高疗效。治疗其他肿瘤的几个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中,包括Ⅰ期研究的贝伐单抗联合5-FU/羟基脲/放疗,治疗头颈部癌症显示很好的抗肿瘤活性。 小剂量高频度的节律化疗能使化疗的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得以显现,节律化疗破坏肿瘤的新生血管的内皮细胞,抑制血管生成,而且还可能减少循环内皮祖细胞的动员[20]。这种低剂量使用方法与传统化疗相比较毒性低。此外,内皮细胞基因稳定,不容易产生耐药。低剂量的S-1和卡培他滨能控制荷人结肠癌移植瘤小鼠的肿瘤生长,降低肿瘤血管密度减少、诱导产生TSP-1[21]。低剂量无毒性的化疗药Irofulven,与血管生成抑制剂(anginex和0118 )联合应用后,明显地抑制小鼠卵巢癌移植瘤的生长。Irofulven / anginex和irofulven/0118组合比任何单一药物有效[22]。 来那度胺和索拉菲尼治疗小鼠眼黑色素瘤有较好疗效;来那度胺+舒尼替尼+环磷酰胺节律化疗三联治疗,成功地抑制了多种移植性肿瘤(包括黑色素瘤,结肠癌和胰腺癌)的生长。单用一种药物会引起其他促血管形成物质代偿性地升高,联合用药能有效对抗这种代偿机制[23]。血管内皮抑素是胶原蛋白XVIII的一个片段,单用疗效平平,但当与紫杉醇、阿霉素、低剂量卡铂这些具有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时,疗效有明显提高。这些研究凸显了多靶点抗肿瘤微环境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重要性。 2.3 作用于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靶向治疗 虽然对内皮细胞做了细致而深入的研究,但对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毗邻的平滑肌样的周细胞却知之不多。在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联合应用针对VEGFR和PDGFR的靶向治疗能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伴随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PDGFRβ+周细胞亚群的减少,靶向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以及邻近周细胞的综合疗法可提高癌症治疗效果[24]。 在小鼠宫颈癌模型中,封闭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和周细胞内的PDGF受体信号能够抑制癌前病变和侵润癌的发展[25]。TSP-1(一个血管生成抑制剂)的高表达能够抑制小鼠宫颈癌的生长,与抑制肿瘤血管、减少成纤维细胞迁移和侵犯(α-SMA和结蛋白这二种激活的成纤维细胞标志物的减少)[26],表明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家族可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而促进肿瘤的侵润、血管生成和转移,从而也已成为癌症治疗的靶向分子。一研究组已,下调uPA和MMP-9可抑制胶质瘤的侵袭和血管生成,引起肿瘤消退,二者有协同作用[27]。 2.4 免疫治疗 炎症(免疫)细胞是来源来骨髓并在体内具有高度流动性的一群细胞,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免疫细胞的不同类型及其亚型(表型)在肿瘤发生发展和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目前的肿瘤免疫治疗,大多是通过改变肿瘤组织中一些免疫细胞亚型或/和细胞因子的组成及比例,扭转肿瘤微环境中失去的免疫平衡,克服炎症反应的促肿瘤进展作用,诱导和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控制或消除肿瘤的目的。 一些细胞因子可能增强具有肿瘤活性的淋巴细胞的效应,如Stoklasek等报道用IL-15能阻断肿瘤形成,Epardaud等用IL-15并在两个不同的小鼠肿瘤模型中引起实体瘤消退。IL-15可以普遍提高多种细胞因子(TNF-a、GM-CSF、IL-12、IL-6/sIL-6R)基因修饰的黑色素瘤细胞疫苗的疗效,能使绝大多数荷瘤小鼠得以治愈[28]。 Dudley等在常规治疗无效的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给予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产生了50 %的有效率。免疫因子和细胞免疫疗法的结合是能提高临床效果,IL-2与T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联合时,延长了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持续时间、提高抗肿瘤效果[29]。 CX3C趋化因子受体存在于T1和NK细胞上,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让神经母细胞肿瘤高表达一种CX3C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联合IL-2就能有效抑制神经母细胞瘤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并证明这种作用与T细胞和NK细胞在肿瘤部位的募集有关。在腺病毒载体表达FKN和IL-12治疗卵巢癌,也产生协同抗肿瘤效果。 肿瘤有多种方式逃避或抑制宿主的免疫系统,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 CD4+ CD25+)在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用抗CD25抗体清除Tregs,结合应用肿瘤特异的细胞毒T细胞(CTL)治疗鼠肾细胞癌,效果优于每个单一疗法,治疗后肿瘤消失、小鼠的存活率增加[30]。 抗血管生成治疗可通过减少血液供应降低肿瘤负荷,而免疫治疗可提供持久的免疫应答以消除任何残留癌细胞,抗血管生成的化合物联合免疫治疗也显示出可喜的成果。DC101(一种VEGFR2单克隆抗体)与肿瘤靶向疫苗联用可使小鼠乳腺癌消退。VEGFR2单克隆抗体诱导抗肿瘤反应,联合肿瘤特异性疫苗能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VEGF除了在血管形成中有作用外,封闭VEGF可通过提高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而发挥抗肿瘤免疫反应,抗VEGF抗体和树突状细胞免疫疗法可产生持久强烈的抗癌效果。VEGF的双重作用使得他辅助免疫治疗成为希望。 2.5 阻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生物轴的治疗 我们以阻断SDF-1/CXCR4生物轴为例,讨论其抑制肿瘤的侵犯和转移的作用。CXCR4是嗜T细胞HIV-1株(X4 HIV-1)进入CD4+T细胞的辅助性受体,CXCR4拮抗剂能阻止HIV-1与T细胞融合(见图1-4a)。CAFs分泌SDF-1能吸引和滞留肿瘤细胞,基质细胞通过SDF-1/CXCR4和其他通路,向与其黏附的肿瘤细胞提供存活、生长和耐药(称作细胞黏附介导的耐药)信号。CXCR4拮抗剂能打破肿瘤与基质的黏附,把肿瘤细胞从其微环境中向外动员,使利于细胞毒药物发挥作用(见图1-4b)。肿瘤细胞(血液性或实体瘤)也利用SDF-1/CXCR4轴向靶器官(如骨髓)迁移和归巢,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SDF-1可以保护骨髓中的白血病细胞和实体瘤细胞,同时吸引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引导其归巢和转移。CXCR4拮抗剂能阻止瘤细胞这种归巢机制,将瘤细胞从瘤灶(如骨髓)向外动员(见图1-4c)。另外CXCR4拮抗剂也能够阻断阻断依赖SDF-1/CXCR4生物轴的细胞生长以及阻断SDF-1参与肿瘤早期的血管形成。 图1-4 CXCR4拮抗剂在HIV-1和肿瘤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Nyberg P,Salo T,Kalluri R,et a1.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angiogenesis[J].Front Biosci.2008 Mav 1.13:6537—53 [2]Ribatti D,Vacca A.The role of microenvironment in tumor an~giogenesis U].Genes Nutr.2008 Apr;3(1):29—34 [3]1D.M.McDonald,A.J.Foss.Endothelial cells of tumor vessels:abnormal but not absentⅡJ.Cancer Metastasis R.ev,2000,19(1—2),109-120 [4]Witz IPaisonsⅡTumor-micro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Adv Cancer.2008;100:203—29 [5]St Croix B,R.ago C,Velculescu V,et a1.Genes expressed in human tumor endothelium U1.Science.2000 Aug 18;289(5482): 197-202 [6]Nikolai NK,Jianqing Y,Edwardine L,et a1.Tumor—endothelium interactions in co——culture:coordinated changes of gene expressionprofiles and phenotypic properties of endothelial cells[J] Cel Sci,2003,116(6):1013 [7]Du XL,Jiang T,Zhao WB,et a1.Gene alterations in tumor-associated endothelial cells from endometrial cancerB].Int J Mol Med.2008 Nov;22(5):619—32 [8]Sottile J.Regulation of angiogenesis by extracelular matrix Biochim Biophys Acta,2004,1654(1),13—22 [9]Scaveni C,Vacca A,Di Pietro G,et a1.Crosstalk between anglogenesis and lymphangiogenesis in tumor progression[j].Leukemia,2004,18(6),1054—1058 [10]Ferrara N.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basic science and clnical progress U].Endocr R_ev,2004,25(4),581—611 [11]Cross MJ,Claesson—Welsh L.FGF and VEGF function in angiogenesis:signaling pathways,biological responses and therapeutic inhibition[J].Trends Pharmocol Sci,2001,22(4),201-207 [12]Folkman J.Angiogenesis:an organizing principle for drag discovery[J].Nat R.ev Drug Discov,2007,6(4),273—286 [13]Otrock ZK,Mahfouz RA,Makarem lA,et a1.Understanding the biology of angiogenesis:review of the most important molecular mechanisms[J].Blood CeUs Mol Dis,2007,39(2),212-220 [14]Good DJ,Polverini PJ,Rastinejad F,et a1.A tumor suppressordependent inhibitor of angiogenesis is immunologicaly and functional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a fragment of thrombospondi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0,87(I 7),6624-6628 [15]Lawler J,Miao wM,Duquette M,et a1.Thrombospondin gene expression afects survival and tumor spectrum of p53 deficient mice.AmJ Pathol,2001,159(5),1949—19567 [16]Sund M,Xie L,Kalluri R,et a1 .The contribution of vascular basement membranes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to the mechanics of tumor angiogenesis{J].APMIS,2004,1 12f一8),450—462 [17]Folkman J.Antiangiogenesis in cancer therapy一一Endostatin and its mechanisms of action [J].Exp Cell 1Les,2006,312(5),594—607 [18]Sudhakar A,Sugimoto H,Yang C ,et a1.Human Tumstatin and human Endostatin exhibit distinct antiangiogenic activities mediated by alpha v beta 3 and alpha 5 beta 1 integrins[J]Proc Nad Acad Sci USA,2003,100(8),4766-4771 [19]Panka DJ,Mier JW.Canstatin inhibits Akt activation and induces Fas—dependent apoptosis in endothehal cels U1.J Biol Chem,2003,278(39),37632-37636 [20]Coussens LM,Fingleton B,Matrisian LM.Matrix metallopro teinase inhibitors and cancer:trials and tribulations[J]Science,2002,295(5564),2387-2392 [21]Hamano Y,Zeisberg M,Sugimoto H,et a1.Physiological levels of Tumstatin,a fragment of conagen IV alpha3 chain,are generated by M M P——9 proteolysis and suppress angiogenesis via alpha beta3 integrins.Cancer Cell,2003,3(6),589—601 [22]Egeblad M,Werb z.New functions for th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 cancer progression UJ_Nat Rev Cancer,2002,2(3),161-174 [23]B~ou K,No?l A,Gerard RD,et a1.Absence of host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1 prevents cancer invasion and vascularization[J].Nat Med,1998,4(8),923—928 [24]Bajou K,Mass0n V,Gerard RD,et a1.Th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PAl——1 controls in vivo tumor vascularization by interaction with proteases,not vitronectin.Implications for antiangiogenic strategies[J].J Cell Biol,2001,152(4),777—784 [25]oyce JA,Baruch A,Chehade K,et a1.Cathepsin cysteine proteases are efectors of invasive growth and angiogenesis during multistage tumorigenesis[j].Cancer Cel,2004,5(5),443—453 [26]Porta C,Subhra Kumar B,Larghi P,et a1.Tumor promotion by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J].Adv Exp Med Biol,2007,604:67-86 [27]Torisu H,Ono M,Kiryu H,et a1.Macrophage infiltration correlates with tumor stage and angiogenesis in human m alignant melanoma:possible involvement of TNF alpha and IL—lalpha Int J Cancer,2000,85(2),182—188 [28]Zijlstra A,Seandel M,Kupriyanova TA,et a1.Proangiogenic role of neutrophillike inflammatory heterophils during neovascularization induced by growth factors and human tumor cells.[J]Blood,2006,107(1),317—327 [29]Waugh DJ,Wilson C.The interleukin一8 pathway in cancer [J]Clin Cancer ,2008 Nov I,14(21):6735—41 [30]Vandercappe11en J,Noppen S,Verbeke H,et a1.Stimulation of angiostatic platelet factor——4 variant(CXCL4L1/PF——4vaO versus inhibition of angiogenic granulocyte
/
本文档为【肿瘤微环境在肿瘤侵犯和转移中的作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