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胡萝卜组织培养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2017-09-28 12页 doc 31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89748

暂无简介

举报
胡萝卜组织培养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胡萝卜组织培养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胡萝卜组织培养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 立 植物学通报2005,22(增刊):37~42 Chinese"BulletinofBotany 胡萝卜组织培养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张娅曾君祉周志勇陈毓荃黄华糅?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1001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 学院杨凌7121oo) 摘要为了建立高效的胡萝卜遗传转化体系,本实验选用3个胡萝 b(Daucuscarotavar.sativa)栽培品 种:'金笋五寸','Carol'和'改良黑田七...
胡萝卜组织培养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胡萝卜组织培养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胡萝卜组织培养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 立 植物学通报2005,22(增刊):37~42 Chinese"BulletinofBotany 胡萝卜组织培养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张娅曾君祉周志勇陈毓荃黄华糅?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1001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 学院杨凌7121oo) 摘要为了建立高效的胡萝卜遗传转化体系,本实验选用3个胡萝 b(Daucuscarotavar.sativa)栽培品 种:'金笋五寸','Carol'和'改良黑田七寸',以它们的下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首先建立 了高频愈伤诱 导体系.在此基础上,以Carol的下胚轴和愈伤组织为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 LBA4404介导转化质 粒pBI121.经X.Gluc染色,证明GUS基因瞬间表达成功,经PCR鉴定,证明 GUS基因已整合到胡 萝卜的染色体中,从而建立了高效的胡萝卜遗传转化体系. 关键词胡萝卜,组织培养,遗传转化,GUS基因 CarrotTissueCultureandtheEstablishmentofanEffective GeneticTransformationSystem ZHANGYaZENGJun.ZhiZHOUZhi.YongCHENYu.QuanHUANGHua.Liang~ '(InstituteofGeneticsandDevelopmentalBiology,the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 g100101) (CollegeofLifeScience,NorthwestSci— TechUniversityofAgricultureandForestry,Yangling712100) AbstractInordertoestablishaneffectivegenetictransformationsystemofcarrot,wefirstly establishedaneffectivecallus— induciblesystemofcarrotbyusinghypocotylsandcotyledons asexplantsfrom3kindsofcarrot(Daucuscapotavar.sativa)breedinglines.Hypocotylsand calliofcarrotwereinfectedwithAgrobacteriumtumefaciensLBA4404harboringpBI121.By usingX— Glucstaining,weconfirmedthetransientexpressionoftheGUSgene.PCRanalysisof regeneratedplantsconfirmedthattheGUSgenehadbeenintroducedintotheplantgenome. Alloftheseresultsindicatedthattheeffectivegenetictransformationsystemhadbeen established. KeywordsCarrot,Tissueculture,Genetictransgenic,GUSgene 胡萝卜(Daucuscapotavar.sativa)作为 一 种最早的植物组织培养模式植物之一,其组 织培养和转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目前,以胡萝卜块根,叶柄,子叶,下 胚轴等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悬浮培 养,原生质体培养,通过器官形成或体细胞 胚途径获得再生植株均有现成的方法可供 借鉴.胡萝卜的叶柄,子叶,下胚轴,根, 愈伤组织及悬浮细胞都能作为遗传转化受 体.Scott和Draper(1987)就指出胡萝卜的悬 ?通讯作者.Authorforcorrespondence.E-mail:hlhuang@genetics.ac.cn 收稿日期:2004—07—05接受日期:2004.12—30责任编辑:孙冬花,于昕 ?}}l}lll,,i?? 3822(增刊) 浮细胞是十分理想的研究外源基因表达的模 式系统.同年,刘稚等(1987)报道了农杆菌转 化胡萝卜悬浮培养细胞的研究结果,转化效率 约为10,.刘明志(1996)发现酚类化合物可 以促进农杆菌对胡萝卜悬浮细胞的转化,以乙 酰丁香酮的效果最显着;并且首次报道了GUS 基因在转化苗的各器官中的表达.赵秀英等 (2000)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通过电击法导 人胡萝卜悬浮细胞,并在转化的愈伤组织细胞 团中检测到GUS基因的表达:同时从转化的 愈伤组织中提取总蛋白,通过双夹心ELIsA检 测到HBsAg.王凌健等(2001)以胡萝卜无菌 苗的下胚轴和子叶为外植体,实现了肺结核杆 菌分泌蛋白MPT64的转化.上述工作虽然取 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由于胡萝卜的总蛋白浓 度较低,这给转化苗的鉴定工作带来了很大困 难,尤其是水平的鉴定.所以用一种快 速有效的方法鉴定目的基因是否整合与表达 十分必要.本实验以胡萝卜栽培品种'金笋 五寸','Carol'和'改良黑田七寸'无菌苗的 下胚轴,子叶为外植体,建立了高频愈伤诱 导体系.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将 G因导人胡萝卜的下胚轴和愈伤组织细 胞,获得了转GUS基因的转化苗,并利用x. Gluc染色,实现了对转化苗的快速有效鉴定, 建立了高效的胡萝卜遗传转化体系. 1材料与方法 1.1植物材料 胡萝卜(Daucuscarotavarsativa1'金 笋五寸',购自北京市种子公司;'Carol'(法国 品种),'改良黑田七寸'(日本品种),由北京 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孙盛湘老师惠 赠. 1.2菌株与质粒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Topl0,购自 美国InvitrogenCorporation;根癌农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LBA4404为本实 验室自存.质粒pBI121为本实验室自存,带 有选择性标记基因?Pm和报告基因GUS. 1.3胡萝卜无菌苗的获得 胡萝卜种子经75%乙醇浸泡30秒,无菌水 冲洗2遍,再用0.1%升汞浸泡10分钟,无菌水 冲洗3,5次后,接种于不含任何激素的1/2 MS固体培养基(含1.5%蔗糖)上,于24cI=暗 培养条件下萌发7,10天后,将子叶和下胚 轴切成0.5cm的截段作为组织培养和遗传 转化的材料. 1.4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1.4.1不同品种及外植体最佳培养基选择 试验将3个胡萝卜品种的子叶和下胚轴,分 别接种于含不同浓度激素的诱导培养基上,待 愈伤组织形成后转接于分化培养基上.分化芽 和根,长成植株.愈伤组织诱导采用MS(Mura. shigeandSkoog,1962)和B5(Gamborgeta1., 1968)2种基本培养基,分别补加1mg.L_.2,4.D +0mg?LKT(代号为MS和B5),1.5mg.L 2,4-D+0mg?L_.KT(MS1)和1mg?L一2,4-D +0.2mg?LKT(代号为MS+KT和B5+KT)3种 激素组合;继代和分化培养基采用不含激素的 MS培养基(MS0).上述培养基的蔗糖浓度除 MSl培养基为5%外,其余均为3%;pH值为5.8; 生根培养基为不含激素的MS培养基,蔗糖浓 度为1.5%(MS01). 1.4.2暗培养与冷处理后愈伤组织的诱导 按1.3节所述方法,分别将萌发的'Ca.rol'和'改 良黑田七寸'无菌苗放在24cI:暗培养箱中培养 l0天后,将外植体截段接种于B5培养基上,24 cI=,l2小时/天散射光下培养,诱导愈伤组织. 将未经暗培养和冷处理的材料作为对照,统计 出愈数,计算出愈率,比较暗和冷处理对诱导 愈伤组织的影响. 1.5胡萝卜的遗传转化 农杆菌菌液(OD6oo=0-3—0.5)20mL.1760 g离心10分钟,收集菌体后用5mL1/2MS液 体培养基重悬.将经过冷处理的下胚轴在上 2005张娅等:胡萝卜组织培养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39 述菌液中侵染10分钟,接种在无抗生素的B5 固体培养基上,26?,黑暗条件下共培养两 天.再转接于附加50mg.L卡那霉素(Km) 和500mg.L羧苄霉素(cb)的B5培养基上,10 天后转接于附加50mg?LKm和300mg?L Cb的B5培养基上,每l0天转接1次,筛选抗 性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转化方法同下胚轴 相同,共培养选用MS.培养基.将抗性愈伤 组织转接于附加100mg-LKm和300mg. LCb的MS0培养基上,每10天转接1次,待 愈伤组织分化出绿芽后,转接于合50,100mg. LKm和100mg.LCb的MS01培养基上,诱 导长根,形成苗后,转接于无抗生素的1/2 MS培养基上. 1.6转化苗的鉴定 分别取抗性植株和未转化植株的叶片各 0.2g,用CTAB法(MurrayandThompson, 1980)提取植物总DNA.以提取的DNA为模 板,PCR扩增外源DNA片段,上游引物为 CaMV35S启动子一段序列(35s),5'AGATT. AGCCTTTTCAATTTCAGAA3',下游引物为 GUS基因中部一段序列(midGUS), 5'TCTTCATGACGACCAAAGCC3'.PCR反 应条件为:95?,预变性10,15分钟;95?, 变性30秒,55?,退火30秒,72?,延伸30 秒,25个循环;72?,延伸5分钟.参照《植 物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XMaligaeta1.,2000). 对转化4天后的愈伤组织和转基因植株的叶 片进行GUS基因组织化学鉴定,观察GUS基 因在转化苗中的表达情况. 2实验结果 2.1愈伤组织的诱导 2.1.1不同基因型及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 导的影响表1结果表明,以3个胡萝卜品种 的子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为 '金笋五寸',达50%;在培养基中同时添加2,4一D 和KT的效果比只添加2,4一D差;蔗糖浓度的增 加(见MS培养基)没有提高出愈率;从总体效 果看,B5培养基略优于MS培养基.表2结果表 明,3个胡萝卜品种中最高出愈率情况为接种 'Carol'的下胚轴在B5培养基上,达到9l%.其 他条件的最优选择结果与接种子叶的相同. 综上所述,3个胡萝卜品种以'Carol'的出 愈率为最高;外植体子叶与下胚轴比较,无论 是什么培养基,下胚轴的出愈率都要高于子 叶.所以在下面的实验中可以选择胡萝卜 'Carol'的下胚轴为受体材料,接种在B5培养 基上,这样出愈率可以达到最大. 2.1.2暗与冷处理对胡萝卜愈伤组织形成 的影响结果表明,暗处理对'Carol'和'改良 黑田五寸'的出愈率没有多大影响;但冷处理 后的下胚轴出愈率有明显提高. 至此,我们建立了胡萝卜的高频愈伤诱导 体系,即接种经低温处理10天的'Carol'品种的 下胚轴在B5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并希 望在此基础上获得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 2.2胡萝卜的转化 表13个胡萝卜品种子叶最佳培养基选择实验 4022(增刊) 表2不同胡萝卜品种下胚轴最佳培养基选择实验 分别以'Carol'经冷处理的下胚轴和愈伤 组织作为受体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LBA4404 介导转化质粒pBI121. 2.2.1下胚轴的转化卡那霉素抗性实验表 明,接种在附JJ[130mg.LKm的培养基上的 未经转化的下胚轴不能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而经转化的下胚轴接种于附~Jn5omg.LKm 的B5培养基上,9,10周后开始形成抗性愈伤 组织.转化的124块下胚轴中,有42块分化 出抗性愈伤组织,频率为33.9%.形成的抗性 愈伤组织可以继续分化出芽和根,长成抗性植 株. 2.2.2愈伤组织的转化卡那霉素抗性实验 表明,接种在附~Jn8omg.LKm的培养基上的 未经转化的愈伤组织可分化出白化苗,而且很 容易死亡,这与Km抑制叶绿素合成的机理是 一 致的.而接种在附加100mg.LKm的培 养基上则愈伤组织不能分化出芽.将经过农 杆菌侵染转化的愈伤组织接种于附~nlOOmg. LKm的培养基上,4周后开始分化出绿色的 抗性芽,并继续分化出根,长成抗性植株.得 到的32株抗性植株,经PCR鉴定,有17株可 以扩增出目的条带,转化效率为53.1%. 转化下胚轴与愈伤组织相比,转化下胚轴 得到抗性植株的周期比较长,需大约4个半月 的时间;而转化愈伤组织,从开始转化到得到 第一株抗性苗仅需要两个月,时间缩短了一半, 但转化苗的假阳性较高,在得到的32株卡那霉 素抗性苗中仅有17株可以扩增出特异性的目 的基因片段,这可能是由于转化的愈伤组织接 种在抗性培养基上时,不可能每部分转化材料 都接触到培养基,这样不利于Km对细胞壁的 渗透,而增加了假阳性的比率. 2.3转化苗的鉴定 2.3.1转化苗的PCR检测以35S和 midGUS为上,下游引物对G因进行PCR 检测,结果在1000bp左右扩增出特异的条带. 2.3.2GUS基因的组织化学鉴定由于 pBI121含有G嗽告基因,所以用LBA4404/ pBI121转化得到的转化体可以通过X—Glue的 表3暗与冷处理对胡萝卜愈伤组织生成的影响 Table3Effectsoflightandlowtemperaturetreatmentsoncallusinduction 苷.叫营『叫-培拜南姐世fe转化悼汞的4 包求旺叫5I'l"Jlf上 刊2rl转,七的愈伪?触啦蓝包而杠 缀转ft的愈川{尤刚菥包厦砬引3r 转化l竹的rl?1吖做染成巴时?H转化 的11?采破-耙乜I"jPB1I2I的6罐 J愈协僻到文选 3讨论 迎如故,E定呐}A物纰1培捧自I? 系统趾h物鞘I81fiti丽摧植物舯l0 , …,补植f水炎f19M培养嘻巾澈素十 失浓的同等占Ij,三彬u?l再愈伽纠n勺 j吣#戕们I血上士叭宴些?索的探讨执..}丁 I-的较对岬I商:}_lJ氲f瞬导f扛采最 的廿1愈车i-^土刮qI‰n【式躺姒ViJ不玎 锭晌菌轴】fill,…体,】,轴 ul愈}…_『十Jiif"讣rI本窭骑 阿1转化rf(,i'i'gPCY, M_】I2000Markel:I…甜州pBII2I.2转 化I'j.H转化 Fig.1P【R.l…l0llcIn【ranlc PIanI MDL2f)00.IPosi…ivcnlr…If{I12/2N…n …inmrmedpllml;3Irl】cJ『'I8? ' 图2?鹎化也恼h^1IBA440~,pBl12 转化廊伤钿tBffrij×"[tic乜 Fig.2X-aIldyingoiIhc?【1.iran~lbrnledcII IAd日dlhcLBA4404ipBI12IIrn…【?ledralllfR 图3转化{Af【IE化J(【j)I呻nxu… 邑 I%,听精j幢的益巴 Fig.3XtillJcdyin?rlhcn'm一?It11~rTl1d l…i1aclAJmd?1c{rlln~fblI}1"lIlin】T1clH) Aijl,ws1ndca_cc11pilsllionL1Ilh~bluendychlg i}i,【IMS,键水诱培养娃的山愈半叫!甑 丁B5J^捧堆…愈卒最高匈67''u『m州B'~Ji:f 鉴,n选州91‰同nf翰碴发观.峭处 理i,rl秀甘愈伽【…率没有?_幺彬响4,而fIC 黼处理…会提高诱愈协组蚋哺翠 血【l…n胡苗J,转化寓骑巾虽然许多 成J的俐『?屉转化被率即宵大的肇驯 ITakaichieu~l(2000)P^LBA44fI4『j株为转化 媒介叫21f州f'll(Kurothlg{isunInd INanlcsSeaNc[)世_I渣『专转化转化串什别 Ii一IIu当用农带曲佧(5I介导 转21,一I押M转化半丹刑为6c%和6I一‰ 半均转fE牢为^4%部{}实验llJI1坍己酰 丁嗣后转化技毕订所挺高{刹州志.1996;邙 网唧等2002)】一攘耻等(200I)对ivIJ帅无 菏I进行低汛处理子叶,:?F轴?{『[性愈坼j 嘲半凡攫商比未经让圳的列蹦商}f1 2,3fi"f矾岛的边77一未鲐处l?0rl_I椰下 轴抗性愈伤l再蛳社舒lJlJ却3_J_^"啊『37 9%)4'-试验i.将阍单},j发7的F 经过低处娌io兀接种丁1ing.L,4一 Di'r9H5培非卜_西导血伤斟I.利刖伙fT 介导转化愈圳f.q其最高的转化敬率一土 4222(增刊) 到53.1%,与以前的实验结果相比是较理想的 遗传转化体系.同时我们发现在转化胡萝卜 下胚轴细胞的过程中,无菌苗的萌发时间很重 要,一般选择萌发7一l0天后的无菌苗下胚轴, 此时的植物细胞处于活跃分化的状态,易于转 化.过于幼嫩的下胚轴,在受到农杆菌侵染 后,两端的切口部分会变褐,腐烂,细胞坏 死,这一点在花椰菜转化过程中也同样存在(徐 淑平等,2002).另外,在农杆菌介导转化胡萝 卜的愈伤组织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转化材料以 选择下胚轴接种在B5培养基上6周后形成的 愈伤组织,转化效率最高.此时的愈伤组织 胚性最强,易于转化和分化出苗,而愈伤组织 分化时间过长,会失去胚性,降低分化能力,降 低转化效率.这些都说明受体材料的生理状 态十分重要.同时经冷处理的下胚轴诱导形 成的愈伤组织,转化效率有增高的趋势,这一 点与王凌健的实验结果相同(王凌健等,2001), 最高的转化效率可以达到52%,是较理想的高 效遗传转化体系. GUS基因的活性在转化愈伤组织4天后 就可以通过X—Gluc染色确定,这对于鉴定目的 基因整合与表达快速而有效. 参考文献 刘明志(1996)酚类化合物促进含双元载体农杆菌对 胡萝卜悬浮细胞的转化和植株再生.植物,38: 203—208 刘稚,樊梦康,崔徽(1987)土壤根癌农杆菌体外转化 胡萝卜悬浮培养细胞.中国科学B辑,5:507—512 王凌健,倪迪安,陈永宁,李忠明(2001)利用转基因 胡萝卜表达肺结核疫苗.植物.43:l32一l37 徐淑平,卫志明,黄健秋,钟仲贤,徐悌惟(2002)根癌 农杆菌介导B.t.基因和C?T1基因对花椰菜的转化.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28:193—199 郑回勇,郑金贵,许明,刘峰,赵伊英(2002)胡萝卜再 生体系及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广西农业科学, 5:237—24l 赵秀英,张霆,张晓东,黄德庄,阎惠平(2000)HBV表 面抗原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胡萝卜细胞 的转化.中国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401 MaligaP,KlessigDF,CahsmoreAR,GruissemW, VamerJE(刘进元,吴庆余等译)(2000)植物分子 生物学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北京,35 GamborgOL,MillerRA,ojimaK(1968)Nutrient requirementofsuspensioncultureofsoybeanroot cells.ExperimentalCellResearch.9:195—198 MurashigeT,SkoogFA(1962)Arevisedmediumfor rapidgrowthandbioassayswithtobaccotissue culture.PhysiologiaPlantarum,15:473—497 MurrayMG,ThompsonWF(1980)Rapidisolation ofhighmolecularweightplantDNA.NucleicAcids Research,8:4241—4245 ScottRJ,DraperJ(1987)Transformationofcarrot tissuesderivedfromproembryogenicsuspension cells:ausefulmodelsystemforgeneexpression studiesinplants.PlantMolecularBiology.8:265— 274 TakaichiM,OedaK(2ooo)Transgeniccarrotswith enhancedresistanceagainsttwomajorpathogens, ErysipheheracleiandAltemariadauci.Plant Science.153:135—144
/
本文档为【胡萝卜组织培养和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