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菊花黑斑病发生与防治-菊花种植

2017-12-21 2页 doc 12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2581

暂无简介

举报
菊花黑斑病发生与防治-菊花种植菊花黑斑病发生与防治-菊花种植 更多菊花种植相关资讯请访问 一、分布与为害:菊花黑斑病又名褐斑病、斑枯病,是菊花、瓜叶菊、金盏菊等菊科植物的重要病害。菊花黑斑是广东地区菊花的一大重要病害,国内分布也很广泛。主要危害植株大量叶片焦枯、落叶。发病严重时,大量叶片干枯死亡。 二、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褐色小点,叶斑圆形或近圆形,通常直径5—8毫米左右,褐色至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分界明晰,斑外常现黄晕,斑面散生小黑点粒。病害首先发生在茎基部的老叶上,随后逐步向上扩展,病斑连合成斑块,致叶片先变黄而逐渐扩展成...
菊花黑斑病发生与防治-菊花种植
菊花黑斑病发生与防治-菊花种植 更多菊花种植相关资讯请访问 一、分布与为害:菊花黑斑病又名褐斑病、斑枯病,是菊花、瓜叶菊、金盏菊等菊科植物的重要病害。菊花黑斑是广东地区菊花的一大重要病害,国内分布也很广泛。主要危害植株大量叶片焦枯、落叶。发病严重时,大量叶片干枯死亡。 二、症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褐色小点,叶斑圆形或近圆形,通常直径5—8毫米左右,褐色至灰褐色,边缘深褐色,分界明晰,斑外常现黄晕,斑面散生小黑点粒。病害首先发生在茎基部的老叶上,随后逐步向上扩展,病斑连合成斑块,致叶片先变黄而逐渐扩展成不规则黑色病斑,后期病斑中心发灰,并有小黑点。严重时导致叶片皱缩,病斑连片,叶片变黑干枯下垂,最终干枯脱落,只有顶部几张叶片无病。 三、病源及发生规律: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菊壳针孢真菌。病菌丝以菌丝体和分孢器在病部和病残体存活越冬。翌年气温适宜时,分生孢子器产生大量孢子,借风雨及浇灌等传播,并多次侵染,所以从育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在广东地区、广州、佛山、中山、江门等地越冬期并不明显。病菌萌发的最适温24—28?,温暖高湿有利病菌繁殖、传播、萌发入侵,在多雨季节和渐湿地区往往发病较重。在广州以南地区以4—6月发病较重,尤以高温多雨的 8—9月,连绵阴雨或雾大露重的天气发病较为严重。植株过密、园圃低洼郁蔽最易诱发病害发生。在连作地或偏施氮肥会加重发病。 四、防治方法: 1、除加强管理外,发现病株、病叶,应及时剪除销毁,可减少侵染来源。种植时不宜过密,要通风透光,注意雨后排清田间积水。少施氮肥,合理施磷钾肥。 2、阴雨天则少浇或不浇水,避免当头淋水且勿使盆土和田间过湿;适当调整田间和盆距行向,保持通风凉爽的环境。实行配方施肥,注意园圃清洁卫生,可减少病菌入侵。 3、选用较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深翻,更盆换土壤,并渗入砂质、营养土种植。盆土和田间、园圃土壤喷药消毒,可用50%复方多菌灵500—600倍液喷施,可减少病菌残存。 4、选健康无菌苗作繁殖,若老株带菌,应选择远离母株的脚芽,并用药剂浸渍消毒。 5、在夏季高温多雨季节每10天喷一次65%代森锌600倍液保护叶片;发病初期及时喷12·,%速保剂可湿粉1000倍液,或80%敌菌丹5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粉800倍液;发病后可用50%复方多菌灵600—8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喷施,或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800—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3—5次,有较好效果。 在发病盛期可根据情况增加喷药次数,尤在雨过天晴后,应马上喷洒预防药剂,如用代森锰锌可湿粉600—800倍液,有一定预防效果。此外用40%福星(氟硅唑)、25%腈菌唑乳油800倍液,或50%甲羟钅翁水剂1500倍液,也有预防效果。上述几种农药应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本文由畅潇收集整理
/
本文档为【菊花黑斑病发生与防治-菊花种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