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克与千克教案

2017-10-24 6页 doc 17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克与千克教案克与千克教案 克与千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的单位“克”与“千克”,初步 建立1克与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估重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对克、千克的认识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一台台秤、2分硬币若干枚、曲别针、黄豆、食盐若干袋、一袋苹果、棉花、铁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做...
克与千克教案
克与千克教案 克与千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的单位“克”与“千克”,初步 建立1克与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估重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对克、千克的认识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一台台秤、2分硬币若干枚、曲别针、黄豆、食盐若干袋、一袋苹果、棉花、铁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1(背一背 师:我们先来玩一个背一背的游戏,请三位同学上来,让其中的一位背一背另一位同学,然后把的感觉告诉大家。(前提找两位体重较明显的学生当模特) 学生活动,教师帮助。 学情预设:学生肯定会说其中一位比较重,另一位比较轻。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判断的根据。 师:看来我们的身体是有轻重之分的。 2.掂一掂 师:请同学们掂一掂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等,把你的感觉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交流,。 学情预设:学生会做出文具盒比较重,铅笔、橡皮等较轻等判断。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判断的方法。如果一手掂一掂或掂完一个再掂下一个,并让学生判断哪种方法较好。 设计意图:教师以新奇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为教学做好了准备,体现了教学情境为教学内容服务。背一背与掂一掂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估重常用的方法,通过这两个活动,激起了学生的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体验到了物体有轻重之分。尤其是很多学生知道自己的体重,对质量单位也有了初步体验,可以很好地引出课题。 3. 引入课题 周末,老师请大家调查一些物品的重量,谁愿意给大家做介绍,这里教师出示了一位学生的调查表。 物品名称 物品重量 信息来源 一包方便面 80克 包装袋 一袋精盐 500g 包装袋 一包上好佳 18g 包装袋 一袋大米 10千克 包装袋 自己的体重 32kg 称的 师:“克”的英文单词首写字母为g,所以用g表示“克”;“千克”的两个单词首写字母分别是看k,g,所以用kg表示“千克”。板书:克(g),千克(kg)。 师:在调查中,你们发现重量的单位还有什么呢,(妈妈常说几斤几两) 师:不错,“斤和两”是我们国家常用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则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随着我国日益和世界接轨,我们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克与千克”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国际上统一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 二、新课 1. 联系生活,找克与千克。 师:大家都在哪里见过克与千克, 出示各种物品,标出克和千克。(豆奶、饼干、洗衣粉、面粉等) 师:我们都见过克和千克,那么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呢, 设计意图:从实际物品中找克和千克,可以让学生感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2. 感知1克。 师:这个2分硬币大约就有1克重,请组长把你们的学具倒出来。每人都拿1枚硬币,感觉一下1克,在小组里相互说一说。 学生活动,掂硬币,说感受。 师:能找出其他重1克的物品吗,相互掂一掂。 学生汇报,两枚图钉,两枚曲别针,4~5颗黄豆等。 师:你们怎么发现的, 学情预设:学生汇报掂的方法,如一手掂一个。先掂硬币,再掂物品等。教师引导学生学生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讨论,肯定一手掂一个的方法比较准确。 设计意图:通过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建立1克的表象,并在掂其他物品的活动中加深这一表象。 3. 感知5克和10克。 师:请大家把5枚硬币放在一起,现在是多少克了, 学生感知5克,相互说一说感受。 师:请大家在感觉下10克 学生活动,把10枚硬币放在一起,轮流掂,说感受。 4. 估计其他克数 师:每个组都有一大袋好吃的,请大家先估计一下他们有多重,再看它上面的克数,看谁估得最准确,好吗, 学生开始相互估计物品的轻重,互相交谈,饼干约50克,干吃面40克,牛奶250克等。 学情预设:学生的兴趣会很浓,教师要组织好活动。一开始学生估计的可能会不太准确,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估重的方法,找到一个标准后在估计。 设计意图:学生们对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扩宽学生的体验空间。通过体验多种克数的物品,建立起丰富的表象,为1千克的学习做好准备。 5. 感知1千克 师:请大家都掂一掂这袋重500克的食盐,两袋有多重,(1000克,板书1000克) 师:大家掂一掂两袋食盐和这袋瓜子(标有1千克),这两者谁重呢,(一样重) 师:你能发现什么呢,这个1千克应该等于多少克呢,(学生汇报得出1千克=1000克,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师:请大家掂一掂桌上的那袋苹果,估计一下有多重, 出现了问题,到底多重呢,引出秤。 设计意图:通过掂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克与千克的关系。在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感知的差异,鼓励学生积极交流,使学生认识到要想知道物品的确切质量,需要用到秤。 6. 认识秤 师:每组都有一台秤,物体放在盘上,指针指着几就是几千克。 学生秤出苹果的轻重,汇报结果。 师:你们还见过其他秤吗,(展示生活中的秤,如台秤,磅秤,天平等等) 7. 知识延伸 出示一包棉花(1千克)和1块铁(1千克)。估计下他们谁重, 学情预设:受常识影响,多数学生会做出铁重的判断,也会有学生认为一样重,这时需要教师及时说出判断的理由。 让学生自己上台来秤一秤,事实发现1千克棉花和1千克的铁一样重。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很容易的产生体积大的物品质量大的思维定势。在这里设计这一活动,可以很好的突破这一定势,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 三、巩固练习 1.我们认识了克与千克,下面我们进行一次称重比赛,看哪个组能得第一。 出示表: 物品 估计的轻重 实际的轻重 一个苹果 一个鸡蛋 一瓶牛奶 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有很多,需要我们小组合作,你们打算怎么样分工,组长分配好,完成任务,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估重意识,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将估重延伸到生活中。 2.(出示)小明今天要去旅游,他为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鸡蛋两个,150克重的苹果一个。他们班游玩的地点是动物园,在那里亮亮看到了许多动物,他最喜欢重达3000克的大象和脖子长达3克的长颈鹿。你能从里面找出错误吗, 四、全课小结 学习了今天的新知识,你想说什么,有时候包装上没有标明质量,我们可以用手掂一掂,还可以用秤称一称。课后请同学们继续调查: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重1千克,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重1克,测量一下你们爸爸、妈妈,和你们自己的重量好吗, 【板书设计】 克(g),千克(kg) 1千克=1000克
/
本文档为【克与千克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