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

2017-09-18 42页 doc 76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8870

暂无简介

举报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复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5个虚词的用法。 2 掌握推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基本方法。 二【考纲阐释】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且明确列出“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15个常见文言虚词。要求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常见文言虚词”,是以15个为重点;二是“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复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5个虚词的用法。 2 掌握推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基本。 二【考纲阐释】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且明确列出“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15个常见文言虚词。要求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常见文言虚词”,是以15个为重点;二是“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三【知识积累】 1.识记(即背诵)常见的15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见《高三复习指导丛书语文》p?287—290页) 2.掌握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方法(见《高三复习指导丛书语文》p?85—87页) 四【例析及练习】 第一课时 一、复习“而” 典型例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 )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 规律 ?-?连词。分别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关系。 ?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也可译为“你(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课堂训练 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复习“何”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 ((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 (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 (( 规律总结 ?-?疑问代词。其中?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 么原因”。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疑问副词。其中?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课堂训练 判断“何”在文段中的意义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1) (2) (3) (4) (5) (6) (7) 三、复习“乃” 典型例题 2 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 (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规律总结 ?-?副词。其中?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项王 乃复引兵而东)”“这才”等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不能作宾语。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课堂训练 判断“乃”在文段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1) (2) (3) (4) (5) (6) (7) 四、复习“其”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 ) 3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 规律总结 ?-?代词。其中?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 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 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 “它”(包括复数),不能加“的”。 ?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 或“我 (自己)”。 ?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测、反诘、期望、商量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搭配。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一定”“还是”等或省去不译。 ??连词。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课堂训练 判断“其”在文段中的意义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五、复习“且”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 ?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 4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 规律总结 ?-?连词。递进关系,“并且”、“况且”;让步关系,“尚且”;并列关系。 ??副词。相当于“将”“ 将要”“ 暂且”“ 姑且” 课堂训练 判断“且”在文段中的意义 “存者且,1,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笙歌~且,2,委政不佞之人~则李唐且,3,亡~必矣。且夫,4,志士且如,5,河水清且,6,涟矣~于斯世则无进身之途。纵有“死且,7,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何用, (1) (2) (3) (4) (5) (6) (7) 六、复习“若”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 规律总结 ?动词。像,好像。 ??代词。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课堂训练 判断“若”在文段中的意义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1) (2) (3) (4) (5) (6) (7) 七、复习“所”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 5 ?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 规律总结 ??助词。其中?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 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手段或凭借,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一种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课堂训练 判断“所”在文段中的意义 “吾所以,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1) (2) (3) (4) (5) (6) 八、复习“为”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察今》)( ) ?何辞为,(《鸿门宴》)( ) 规律总结 ?-?动词。翻译比较灵活。其中?根据具体语境,可译为“演奏”。 ?以为。 ?判断词,是。 ?-?介词。其中?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6 ?对,向。 ?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课堂训练 判断“为”在文段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2,桀亡。”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二课时 九、复习“焉”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 规律总结 ??语气助词。常用于句末,一般可不译。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有词尾的作用,相当于“然”。 ?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代词。表他称,相当于“之”。 表疑问,“哪里”、“怎么”。 课堂训练 判断“焉”在文段中的意义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1) (2) (3) (4) (5) (6) 7 (7) (8) 十、复习“以”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祭十二郎文》)(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 ?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 )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 )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 ?(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规律总结 ?-?介词。其中?-?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凭借„„身份”等。 ?起提宾作用,“把”。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连词。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不译。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 ?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通假字。通“已”,已经。 ??)动词。“率领”;“以为,认为”。 课堂训练 判断“以”在文段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 8 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 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十一、复习“因”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 „„(《廉颇蔺相如列传》)( ) ?相如因持璧却立 规律总结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依靠、凭借”“ 通过、经由”“趁着”等。 ?副词。“于是、就”。 课堂训练 判断“因”在文段中的意义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1) (2) (3) (4) (5) (6) (7) (8) (9) 十二、复习“于” 9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 ?青,取之于蓝(《劝学》)( )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 规律总结 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到”“对(于)”“由于”等。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作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课堂训练 判断“于”在文段中的意义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于是,6,吾有叹焉。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是~ 不亦乐乎, (1) (2) (3) (4) (5) (6) (7) 十三、复习“与”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规律总结 ?介词。相当于“和”“跟”“同”。 10 ??动词。“给”“结交、亲附”。 ??通假字。通“欤”。句末语气词,可表反诘或疑问。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课堂训练 判断“与”在文段中的意义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算耳。 (1) (2) (3) (4) (5) (6) (7) 十四、复习“则”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规律总结 ?-?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表示条件、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 “那么”“就”。 ?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课堂训练 判断“则”在文段中的意义 “此则,1,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则,2,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范希文若不应邀作赋~文播寰宇~则,3,岳阳楼能名扬天下与,当世之风~位卑则,4,足羞~官盛则,5,近谀~范氏则,6,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 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及至河边~则,7,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 (1) (2) (3) (4) (5) (6) (7) 十五、复习“之”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 ?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 规律总结 ?-?代词。分几种情况: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们)”“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有时或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你”。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放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结构助词。档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结构助词。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结构助词。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动词,到„„去。 课堂训练 判断“之”在文段中的意义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1) (2) 12 (3) (4) (5) (6) (7) (8) (9)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复习学案(教师版)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5个虚词的用法。 2 掌握推断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基本方法。 二【考纲阐释】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而且明确列出“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15个常见文言虚词。要求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常见文言虚词”,是以15个为重点;二是“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三【知识积累】 1.识记(即背诵)常见的15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见《高三复习指导丛书语文》p?287—290页) 2.掌握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方法(见《高三复习指导丛书语文》p?85—87页) 例析及练习】 四【 第一课时 一、复习“而”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 ) ?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 规律总结 13 ?-?连词。分别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关系。 ?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也可译为“你(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课堂训练 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7,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解析:1、连词,并列关系 2、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假设关系 4、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 5、连词,转折关系 6、连词,递进关系 7、连词,修饰关系 8、不久,一会儿 9、连词,承接关系 10、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肯定。 二、复习“何”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 ((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 (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 (( 规律总结 ?-?疑问代词。其中?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 么原因”。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 置。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疑问副词。其中?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14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课堂训练 判断“何”在文段中的意义 “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 解析: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可译为“为什么” 3、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4、疑问副词,可译为“多么” 5、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 6、可译为“凭什么” 7、可译为“怎么样” 三、复习“乃”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 (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规律总结 ?-?副词。其中?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项王 乃复引兵而东)”“这才”等 ?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不能作宾语。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课堂训练 判断“乃”在文段中的意义 15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1,读之。至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2,翁”一句~大为感佩~乃,3,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4,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5,不得已而谢。原其言~炒作乃尔,6,~无乃,7,自高耳。 解析:(1)副词,表承接,于是。(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你”、“你的”。(3)副词,表判断,相当于“为”、“是”、“就是”。(4)副词,表转折,相当于“竟然”、“却”。(5)副词,表条件,相当于“才”。(6)复音虚词,相当于“样子”。(7)复音虚词,表猜测,相当于“恐怕„„吧”。 四、复习“其”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圣人之所以为圣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祭十二郎文》)( )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 规律总结 ?-?代词。其中?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 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 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宾语或修饰语),应译为“他” “它”(包括复数),不能加“的”。 ?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 或“我(自己)”。 ?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揣测、反诘、期望、商量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搭配。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一定”“还是”等或省去不译。 ??连词。通常放在句首,表假设,可译为“如果”;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16 ?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课堂训练 判断“其”在文段中的意义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解析:1、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2、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3、代词,可译为“其中” 4、代词,可译为“我,自己” 5、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 6、代词,可译为“他的” 7、8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 10、指示代词,可译为“那” 11、副词,表示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 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13、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五、复习“且”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 ?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 规律总结 ?-?连词。递进关系,“并且”、“况且”;让步关系,“尚且”;并列关系。 ??副词。相当于“将”“ 将要”“ 暂且”“ 姑且” 课堂训练 判断“且”在文段中的意义 “存者且,1,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中晚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笙歌~且,2,委政不佞之人~则李唐且,3,亡~必矣。且夫,4,志士且如,5,河水清且,6,涟矣~于斯世则无进身之途。纵有“死且,7,不避~卮酒安足辞”之豪气~无用武之地~亦何用, 解析:1、副词,暂且 2、连词,递进关系,并且 3、副词,将要 4、句首助词, 17 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5、就像 6、连词,并列关系 7、连词,尚且 六、复习“若”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 规律总结 ?动词。像,好像。 ??代词。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课堂训练 判断“若”在文段中的意义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解析:1、连词,假设关系,“如果”。 2、代词, “这”。 3、副词,表推测,好像。 4、代词,“你” 。 5、连词,选择关系,“或、或者”。 6、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有“再说”、“至于”的意思 。 7、相当于“至如”“至于”。 七、复习“所”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 ?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 规律总结 ??助词。其中?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 18 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手段或凭借,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一种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课堂训练 判断“所”在文段中的意义 “吾所以,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解析:1、“„„的原因” 2、表示被动 3、“所+动词”后面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4、“是用来„„的” 5、“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6、“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 八、复习“为”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 ?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察今》)( ) ?何辞为,(《鸿门宴》)( ) 规律总结 ?-?动词。翻译比较灵活。其中?根据具体语境,可译为“演奏”。 ?以为。 ?判断词,是。 ?-?介词。其中?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对,向。 ?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19 ?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课堂训练 判断“为”在文段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2,桀亡。”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 解析:1、2介词,因为 3、动词,是 4、介词,对、向 5、介词,被 6、动词,作为 7、动词,做 8、介词,为了 9、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10、介词,替 11句末语助,可译为“呢” 课后作业 《核按钮》P81--82“板块二 文言虚词”1、4、6、7、9题 第二课时 九、复习“焉”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 规律总结 ??语气助词。常用于句末,一般可不译。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有词尾的作用,相当于“然”。 ?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代词。表他称,相当于“之”。 表疑问,“哪里”、“怎么”。 课堂训练 判断“焉”在文段中的意义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20 解析:1、2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兼词,“在这里”3、兼词,在哪里4、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5、句末语气助词,不译6、疑问代词,怎么7、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8、代词,他们 十、复习“以”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 ?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祭十二郎文》)( )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 ?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 )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 )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 规律总结 ?-?介词。其中?-?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凭借„„身份”等。 ?起提宾作用,“把”。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连词。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不译。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 ?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21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通假字。通“已”,已经。 ??)动词。“率领”;“以为,认为”。 课堂训练 判断“以”在文段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以,1,也。”若以,2,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以,3,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以,4,书卷为伴~弃险以,5,远则不敢至之怯~慕“拥火以,6,入深穴”之勇~醉“木欣欣以,7,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以,8,极夫天地之乐~如此~以,9,帝位予我~亦弃之也~ 岂以,10,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以,11,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吾虽以,12,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以,13,权贵交。以,14,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以,15,”之叹。 解析:1、名词,原因 2、动词,认为 3、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凭借” 4、介词,把 5、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 6、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7、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 8、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9、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0、介词,因为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2、介词,可译为“在” 13、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助词,与“上”组合,表示界限和范围 15、动词,可译为“用” 十一、复习“因”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 规律总结 ?-?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依靠、凭借”“ 通过、经由”“趁着”等。 ?副词。“于是、就”。 课堂训练 判断“因”在文段中的意义 因,1,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2,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 22 之因,3,。其常因,4,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5,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6,许攸之力而得。途经绍墓~因,7,守冢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8,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9,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 解析:1、介词,根据2、动词,沿袭3、名词,原因4、介词,趁着5、副词,于是6、介词,凭借7、介词,经由,通过8、介词,因为9、连词,连接分句,用于因果关系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十二、复习“于”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 ?青,取之于蓝(《劝学》)( )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 ?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 规律总结 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到”“对(于)”“由于”等。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作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课堂训练 判断“于”在文段中的意义 “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于是,6,吾有叹焉。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是~ 不亦乐乎, 解析:1、助词,动词词头,不译 2、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 3、介词,可译为“到” 4、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5、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6、与“是”构成复音词“于是”,相当于“对此” 7、于:介词,可译为“在” 十三、复习“与” 23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 规律总结 ?介词。相当于“和”“跟”“同”。 ??动词。“给”“结交、亲附”。 ??通假字。通“欤”。句末语气词,可表反诘或疑问。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课堂训练 判断“与”在文段中的意义 朝过夕改~君子与,1,之~吾亦赞同。然今人与,2,古人孰智~庙堂与,3,坊间之识~相去甚远。为国者~与,4,清廉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身体力行~事乃成。今恩足以及外夷~而功不至于比百姓者~独何与,5,,吾等与,6,君建言~又恐君自与,7,吾复算耳。 解析:1、动词,赞许 2、与“孰”组成固定结构,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1连词,表并列,和,跟,同 4、动词,结交,亲附 5、通“欤”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呢 6、介词,表施动者发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相当于“为” 7、介词,和,跟,同。 十四、复习“则”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规律总结 ?-?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24 ?表示条件、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 “那么”“就”。 ?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课堂训练 判断“则”在文段中的意义 “此则,1,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则,2,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范希文若不应邀作赋~文播寰宇~则,3,岳阳楼能名扬天下与,当世之风~位卑则,4,足羞~官盛则,5,近谀~范氏则,6,不然~高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调。友人被贬~未别离去~及至河边~则,7,已在舟中矣~足见其性情之笃。 解析:1、副词,表示肯定,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 2、连 表让步转折关系,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倒是”。 3、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词, 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 4、5、连词,并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中,表示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译为“就”,或不译。 6、连词,转折,可译为“却”7、连词,表承接,第一件事不发生在第二件事之前,只是有了第一件事之后才发生第二件事,译为“原来是”“原来已经”。 十五、复习“之”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 ?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 25 规律总结 ?-?代词。分几种情况: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们)”“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有时或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你”。 ?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放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结构助词。档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结构助词。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结构助词。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动词,到„„去。 课堂训练 判断“之”在文段中的意义 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其独往~ ,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其待也与,均之,4 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 解析:1、动词,可译为“到”、“往”。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3、代词,可译为“他”。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9、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资料链接: 文言虚词词义推断六法 一、语境推断法。 阅读文言文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根据下文的“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该表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更要仔细辨别。例?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的意思;在“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的意思;而在“适大病,不能行”中,作副词,“恰好”的意思。 二、全句关照法。 许多文言虚词的意义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气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 26 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息息相关”。仅以“也”为例: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表判断)。例?“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表陈述)。例?“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表解释)。例?“公子畏死邪,何泣也,”(表疑问)。例?“古之人不余欺也”(表感叹)。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中表舒缓语气或停顿)。例?“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表祈使)。 三、代入检验法。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了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如果语意通畅,就是准确的。如“而”“且”都有表并列、承接、转折、假设等意义,若判断为并列关系,可用“又”替代(有时可不译),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若判断为假设关系,则可用“如果”“假如”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通畅,说明判断正确,反之,则说明判断有误。以“而”为例: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并列关系)。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承接关系)。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关系)。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假设关系)。当然,虚词“而”还有一个特殊的用法,就是通“尔”,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某所,而母立于兹”。 四、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也”,如前所述,多为句末助词,可表示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可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助词等。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因为“其”一般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又如“焉”,可以用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焉:哪里),也可用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焉:何必),也可用在句末(如“微波入焉”,焉:那里)。也有时作代词,相当于“之”(如“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代词。“未知生,焉知死,焉:哪里,怎么)。 五、语法(词法、句法)分析法。 文言虚词中,有不少词(如“之”“其”“以”“而”“焉”等)在不同的句中或在同一句子的不同位置上,有时有着不同的词性和用法,如果能够把握某个虚词的词性,往往就能推测出它的含义。以“之”为例:例?“媪之送燕后也,执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前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助词;第二三个“之”是代词,她(指燕后)。例?“太后盛气而揖之”,句末,作第三人称代词(他)。例?“之二虫又何知”,句首,作指示代词(这,此)。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宾语提前的标志。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作动词,到„„去。例?“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句中,是助词,相当于“的”。 六、利用特殊句式法。 27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言特殊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文言句式总的来说有两大类: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者,„„也”)、被动句(“见”“为„„ 所”“受”“被”“于”)、倒装句[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状语后置(“贫者语于富者曰”等),、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固定句式较多,值得熟记的至少有十种以上,如:“不亦„„乎”(“不也是„„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无以„„”(“没有用来„„的”例?“军中无以为乐”)。“何„„为?”(“为什么”例?“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如„„何,”,“若„„何,”,“奈„„何?”(“把„„怎么样,”“拿/对„„怎么办,”例?“如太行、王屋何,”)。“所以„„”(“用来„„”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所以、因此„„”例?“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得无(毋)„„乎(耶)”(“恐怕„„吧”“莫非„„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何„„之有”(“有什么„„”例?“孔子云:‘何陋之有,’”)。“惟(唯)„„是(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意思是“只是,动词,提前的宾语”,例?“惟利是图”“惟才是举”)。“为„„所”(“被„„怎么样”,表被动。例?“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8
/
本文档为【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