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浅谈21世纪柴达木盆地 - 长江水文网

2017-09-21 7页 doc 20KB 67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浅谈21世纪柴达木盆地 - 长江水文网浅谈21世纪柴达木盆地 - 长江水文网 浅谈21世纪柴达木盆地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薛建军~蒋秀华 ,1.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青海 西宁 810001,2.黄委水文局~河南 郑州 450004, 摘 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是21世纪柴达木盆地地区经济有效持续发展的根本切入点,本文详细阐述了持续柴达达木盆地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可持续;生态环境;解决策略 1 引言 柴达木盆地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一个巨大山间盆地,...
浅谈21世纪柴达木盆地 - 长江水文网
浅谈21世纪柴达木盆地 - 长江水文网 浅谈21世纪柴达木盆地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薛建军~蒋秀华 ,1.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青海 西宁 810001,2.黄委水文局~河南 郑州 450004, 摘 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是21世纪柴达木盆地地区经济有效持续发展的根本切入点,本文详细阐述了持续柴达达木盆地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可持续;生态环境;解决策略 1 引言 柴达木盆地为青藏高原北部边缘的一个巨大山间盆地,界于北纬35?00′~39?20′,东径90?16`~99?16`之间,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延伸,东西长约 2800km,南北宽约300 km,面积257768 km,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它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而且矿产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聚宝盆”。近期,盆地总人口为28.5万人,国内生产总值24.7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686元,是全国平均的185%,是青海省全省平均的253.2%。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体,工业总产值15.15亿元,主要工业部门有石油天然气、金属、非金属、盐化工业。农业总产值 3.018亿元,有效灌溉总面积54.54万亩,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5.9mm,多年 3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1.96亿m(包括新疆入境水资源),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 38.4%。盆地内人均水资源总量为1823m,是全省人均水资源总量的13%,亩均 3水资源总量9527 m,是全省亩均水资源总量的133%。 盆地内的矿产资源有许多品种是国家紧缺的,市场前景良好。然而,极度干旱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其资源的开发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水是柴达木盆地的生命线,水是21世纪该盆地今后大规模开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必须把解决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与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供水工程效率低 3柴达木盆地的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0.535亿m,目前开发利用程度只有20%,开发潜力较大,但随着盆地区人口迅速增长,水资源问题显得极为紧迫,加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存在供水设施分布不均衡、不配套、管理不善、利用率低的问题。自然资源地域组合和水利设施地区配置及设施利用率的不同而不平衡,导致各分区供水能力有极大差异,开发利用程度也各异,而且开发利用的70%以上为地表水。区内相对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又极低,利用率仅为2.0%左右。 2.2 灌溉管理粗放,田间用水浪费严重 柴达木盆地人少地多,农田主要集中于大型的国营农场,灌溉仍沿用大水漫灌,土渠输水,跑涌水现象普遍,田间用水浪费显著。目前全盆地平均灌溉毛定 3额达1005m/亩,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2~0.4,工业万元产值耗水率高出全国水平。 2.3 无科学的水价体系和计收办法,加剧了资源浪费 柴达木盆地水价低,且水费是按亩或按人头计收而不是按量收费。这种水费管理办法不仅不能促使节约利用水资源,而且还从另一方面鼓励了用水浪费。 2.4 水资源紧缺和环境问题,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 目前柴达木盆地的工矿业规模不大,布点较少,城镇规模也较小,农牧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但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规模扩大、城镇发展和人口增多,工矿业和城镇的用水量将明显增加,与农牧业竞争水资源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2.5 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日益加重 建国50多年来,区内人与自然争水严重,社会总用水量急剧增长,大量挤占生态用水,加上无序开发、气候变化等,造成河湖干枯萎缩时有发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成片林草枯死、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区内天然林和沙区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削弱了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致使山泉枯竭,河水流量减少,甚至断流。位于盆地东南的都兰河目前的流量只有五十年代的60%,该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枯井日益增加。 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水是维护盆地生态环境的必要条件。目前, 盆地还没有具体措施保证盆地水环境不受污染。如无污水处理厂,工业、城镇生活污水沿河或就地排放;无垃圾处理站,城市工业垃圾到处堆放;无化肥农药限制等。其结果势必使污染物越积越多,超越水环境自净能力,从而污染水资源,破坏盆地的生态环境。再加气候条件差、水资源缺乏、植被和森林覆盖率低以及工作经验不足、环境意识薄弱等,使环境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主要表现为资源浪费严重,缺乏统一管理;掠夺性开采方式“三化”的加剧,特别是沙漠化直 2接威胁着我们的生态环境。现在盆地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2.85万km,占盆地总面积的50%。 3 原因分析 3.1 供水工程方面 盆地内现有的供水设施多建于60~70年代,设计低,老化现象严重,供水能力下降,供水效率降低。发海西洲乌兰县城的供水能力还不足设计的50%。农业灌溉工程主要靠地表明渠引水,而盆地气候条件要求渠系防渗标准高,投资大。60~70年代,曾对18条大型引水渠进行衬砌,衬砌率达45%。现渠系防渗性能已大大降低,因财力有限,仅部分干渠进行混凝土衬砌,目前盆地渠系有效利用系数仍很低,平均不到0.43。 3.2 水资源供需平衡方面 3盆地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1.96亿m,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44.10亿333m,地下水资源量为38.97亿m,地表与地下水之间重复量为31.11亿m。从总量上看,相对于需求是能满足21世纪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在水资源的取用方面上下游和地表地下还有重复利用水和回归水。另外,因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区内水资源在时间上还存在不均匀性,年内分配悬殊,年际差别也较大,贫水地区的变化一般大于丰水地区的变化。我国南方地区最大年径流是最小年径流的2~4倍,而柴达木盆地有些河流的最大年径流是最小年径流的16倍。这对区内开发所需水资源供给是十分不利的,特别是对满足21世纪本区城镇和工业用水需求的稳定十分不利。 3.3 水资源配置方面 由于部门和地区的分割,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有些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不够,灌排工程不配套,不能发挥正常效益。现有水利工程对天然径流的调节能力低, 不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程度。另外,灌区极少利用地下水,地表水灌溉定额又高,随灌区农业的发展,地下水补给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造成不同程度地土壤次生盐渍化,使部分耕地弃耕,破坏了绿洲农业生态环境。区内格尔木和尕海地区最为严重。 缺少骨干调蓄工程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致使工程建设布局不能很好地利用地区资源的分布规律,造成重复建设,顾此失彼,不能发挥投资效益。区内格尔木市的供水工程,许多灌区的上下游以及草灌和农灌都存在矛盾等。同时各地区间水资源利用程度和供需平衡余缺状况相差悬殊,很不平衡。 3.4 对水资源和环境的认识方面 过去人们对水资源和环境问题认识不够,总以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环境保护意识也不强。现在应该有新的认识,在柴达木盆地必须在满足最小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开发利用水资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首先水土保持建设和植被建设用水是水资源利用的组成部分,当然也要节约用水。水土保持和植被建设,能涵养水源,削减小流域洪峰,增加枯水期地下水补给径流量,还能减少泥沙入河,对水资源的持续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4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 4.1 采取工程措施,加快资源开发 3根据目前估计,2010年柴达木盆地要供水77249万m,而技术上可行、经 3济上合理的可用水量为58759万m,要求的供水量已接近可开发利用的水量。这就要求21世纪的水资源工程建设着重于改善水资源的分配,加强调蓄能力。也可考虑国家南水北调西线的引水工程的实施,每年将长江上游的水调入盆地约 350~100亿m,其综合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一切与水有关的开发、治理、配置、节约、保护都是为了使水资源在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要根据可持续的条件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以水资源的质和量及水利工程能力,合理地控制工农业和城镇在各分区各时段的发展规模及布局,尤其是农业发展的规模和布局。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使用替代可更新的资源。努力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禁止任何形式的浪费,使区内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以充分发挥其效益。 4.2 开展以提高节水为中心的技术革命 当前现实可行的途径就是在全区广泛推行节水措施。控制绿洲规模,发展节水灌溉,柴达木盆地的绿洲生态植被对绿洲存在的至关重要性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要保持一定的绿洲生态环境用水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不少河流已进入以节流为主的水资源经济利用阶段,节水也应成为今后柴达木盆地干旱内陆河区绿洲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旋律。而且要改革用水收费,目前在按灌水量收费困难的情况下,可按亩和用水时间收费,这样能部分控制用水量。其次应改造、健全排灌渠道,降低渠道渗漏量,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发展地下水抽灌。同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4.3 把生态建设和保护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决策和规划全过程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中一个重点建设项目。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全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今后的林业建设要着重于保护环境的生态效益,除保护现有森林资源外,把重点应放在“荒漠绿洲”防护林和薪炭林的营造上。目前,国家已在我省三江源建立起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并倡导在区内建立荒漠植被自然保护区,提高全民对自然植被的自觉性。 对于柴达木盆地干旱地区来说,更应强调经济战略与环境目标的一致性,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资源—环境—经济统一的原则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使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发展决策和规划的各个环节,建立完整的控制指标体系,力求使有限的自然资源产生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4.4 加强水源的涵养建设,充分利用洪水资源 山区是盆地水资源的发源地,加强山区水源的涵养建设,对整个盆地生态系统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山前地下水库具有良好的储存调节功能,将洪水引渗储存于地下水库中,可调节地表水时程上的不均匀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5 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实行以区域的水量与水质、地表水与地下水、城市供水与乡村供水、供水与排水等统一管理体制,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水资源优化配 置的体制保障,更是解决21世纪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安全或不可缺的重要途径。 4.6 加强水资源保护 柴达木盆地的水系具有内陆封闭性,保护好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水资源,对于保障盆地的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要节约用水、减少排污、净化处理、合理利用,以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统一规划和管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如果盆地的水资源,尤其是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后果将不堪设想。 4.7 合理开发利用,加强资源配置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就要创新管理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要通过经济杠杆,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实现社会对资源合理、高效开发利用的自动调节,兼顾生态用水,加快治污步伐,不断改善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同时要提高水利产业中的科技含量,农业要大力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工业要采取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生活用水设施要采用先进的节水设备。在开发利用水资源、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建设,必须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在全区范围内形成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良好风气,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
本文档为【浅谈21世纪柴达木盆地 - 长江水文网】,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