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农村喜事习俗

农村喜事习俗

2017-09-20 15页 doc 32KB 43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24976

暂无简介

举报
农村喜事习俗农村喜事习俗 一、定亲 男女双方同意结婚后,男方择吉日举办定亲仪式,由媒人通知女方届时参加。定亲日男方参加人主要由族中近亲组成。当日摆酒席,男方给女方定亲礼,金额由媒人中间调和定数。男方父母及族中近亲要给女方见面礼。女方返程时,男方要送女方参加定亲礼的人员,每人一份一定数量的礼品。 还 二、择日 定亲后男方择定婚礼日期,由媒人通告女方,商定后男方书写娶亲贴送女方。 三、登记 男女双方商定结婚日期后,择日到民政部门登记,届时男方要给女孩礼金,谓之登记不登空。 四、请将 男方于婚礼日前十或十五日,备简单酒宴,将族中主...
农村喜事习俗
农村喜事习俗 一、定亲 男女双方同意结婚后,男方择吉日举办定亲仪式,由媒人通知女方届时参加。定亲日男方参加人主要由族中近亲组成。当日摆酒席,男方给女方定亲礼,金额由媒人中间调和定数。男方父母及族中近亲要给女方见面礼。女方返程时,男方要送女方参加定亲礼的人员,每人一份一定数量的礼品。 还 二、择日 定亲后男方择定婚礼日期,由媒人通告女方,商定后男方写娶亲贴送女方。 三、登记 男女双方商定结婚日期后,择日到民政部门登记,届时男方要给女孩礼金,谓之登记不登空。 四、请将 男方于婚礼日前十或十五日,备简单酒宴,将族中主事人及族人请到家中,商议婚礼、人员安排及上班时间。先由主家通报结婚日期及喜宴桌数。因娶亲人员涉及属相相克问题,一般由主家提前定好或当日商定。娶亲人员主要有加毡2人,伴郎2人,炮手2人组成。婚礼早晨接下轿2人。婚礼日所用人员主要有会计出纳各1人,男女迎宾各若干人,厨师2人,茶水供应1人,清洗工2人。男女迎宾中各设组长1人,负责派桌及其它人员的调用。派桌主要负责安排喜宴中桌位及调配每桌人员(一般8或10人)。 五、婚礼前 族人一般于婚礼日前一到两日上班,届时由加毡2人,伴郎2人到女方家中催妆。催妆的主要目的是为婚礼再沟通,敲定以前所定细节及商定未尽细节。催妆时带岁数馒头、催妆馒头若干(含两个大莲花馒头,届时不得让女方人员将莲花尖掰掉)、肉若干斤,粉条若干斤,猪心肝一挂(注意保管时要放直),烟两条,酒两瓶,糖两袋。(回门时所带礼品于催妆基本相同,不带岁数馒头及两个大莲花),所带礼品均由红线绑住并由红纸或红布覆盖。 这两日族中男人主要负责喜联的张贴、现场布置、喜棚搭建、桌椅摆放、院落清扫。 族中妇女负责婚房的布置(婚床上撒一些黑豆)、新人被褥的晾晒,天地桌前所用物品(主要有斗、剩子、称杆、弓、箭,所有物件均要由红纸粘糊,弓、箭由桃枝做成,箭为三支一长两短,斗内放五色粮食),冠戴匣(匣中用红纸铺好,放入黑豆。将红纸对折剪一对葫芦,并由针将五色线别好,放入匣中。新娘冠戴的方法:用嘴咬住五色线一头,右手拿住另一头,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将五色线撑开成十字,然后在新娘脸上一比量即可。)。将桃枝用红纸包好放到门口,包好黑豆准备放入婚车内。婚礼前一天傍晚包饺子,饺子中要有两个大饺子,内包一些小饺子。 主家准备好捶衣石、马鞍、炭火盆,早晨新娘下轿后洗脸用的新脸盆及新毛巾,娶亲用皮袄,开门礼,厨师礼,戴花礼,压轿童子礼,黑豆包。 婚礼前一晚备4至6个酒菜,准备收取乡邻贺礼。 将女方所有陪嫁物品放于天地桌旁。 六、婚礼日 接新娘的时间:按照老保定的风俗,接新娘是越早越好的,应该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就把新娘接到婆家,但现在很多人也不按照这个了,可受此影响是接新娘的时间还是很早的,一般7点之前新郎都会出家门了。 接亲前将开门礼,厨师礼,戴花礼等交给新郎或娶亲人员,将黑豆包放入迎亲各车内,皮袄放入花轿内。加毡车在前,后跟花轿,余车随意。主事人、家中厨师及男迎宾2人在新娘下轿前到场。 下轿前铺好红地毯,依次摆好捶衣石、马鞍、炭火盆。 迎亲人员到女方后,入门前先放炮,给开门礼。入家后,娶亲人员将厨师礼交给女方。加毡者先将冠戴匣交给女方,由女方给新娘冠戴,并将女方准备的两只小碗及两双筷子和冠戴匣带回。回程中如遇其它娶亲车队先摔碗后折筷子。送亲女客用冠戴匣中五色线与新娘冠戴。新娘上轿前佩带红手帕,小梳子,小镜子。出门后将小镜子镜面向外。 花轿到家后,由接下轿妇人唤新娘下轿,并将压轿礼给童子。然后分别将新娘及送亲女宾接到洞房,娶亲人将男宾接到家中。 新娘入洞房后,新郎(或接亲妇)用称杆将新娘盖头挑下。接亲妇备水让新娘洗脸。然后新娘披婆母上衣梳头。 男方将女方带来的盐放入水缸,芫荽让厨师做入菜中。 女方席上摆好四干四鲜。宴罢后由男方将男宾送回。族中人用早餐。 餐后将桌椅摆好,主事人将中午喜宴桌数与主家商量好后通知厨房。 上午11时左右,婆母及唱拜妇点好香烛。女方亲眷到后,男方男亲家接女方男亲家(带喜酒)到天地桌前,互倒酒,先敬天,再敬地,然后互敬,最后倒杯酒谢厨师。后由男方向厨师发放喜烟。男女迎宾将各方来宾安排好座位,并上烟茶糖。 上拜时,先拜天地及父母。男方亲眷上贺礼,由唱拜妇高声唱名。唱名完毕后由婆母给新娘托福钱。 喜宴前给厨师发喜烟喜酒。酒宴结束后,换瓶新酒由女方男亲家带回,并向女方男宾每人发放一盒喜烟。 族中人用午餐。餐后由会计出纳书写乡礼人员,并安排人请乡邻按时赴喜宴。族中妇女将女方陪嫁物品收入洞房。 晚餐后请儿女双全者为新人铺床。 七、婚后第二日新人上坟祭祖。第三日回门,回门时带礼品及厨师礼,婆母还要给新娘一定数额的现金。逢六、九日新娘父母接女,来时女方带礼品,男方可收可不收或收部分,但新娘返程时一定要回礼。 婚礼习俗及传说 1、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或由家中老人在新房内睡一晚或几晚,意为佑庇儿孙幸福, 2、闹洞房:早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讯,婚后如意吉祥。 3、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和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险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蝴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 4、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5、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 祝愿末来和生活美满幸福。 6、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7马鞍 :多放在男家门口,花轿来到的时候,新人从花轿中出来,必须双双从鞍上跨过,取"平安"之义,故而有些地方的仪式歌说:"新人跨马鞍,一世得平安~" 8、斗 :放在男家院中或香案上,盛 “五色粮食”(常用小麦、谷子、黑豆、高粱、玉米配成)、红纸封口,或插入弓箭、秤杆。意思是"粮食满仓"。 、镜子 :或用来装饰花轿,或由新娘来的时候揣在怀里,或放在斗中,意9 思是照妖驱邪。 喜房:也就是洞房,是新婚夫妇的居所。通常做新房的是正面靠东的房间,民间说新妇娶到东房则"敦敦实实"。新房的门口照例要贴喜联,窗上 要贴双喜字,就屋顶角也要贴几个喜字。桌上则要放一些祝福早生子、多生子、生贵子的红枣、花生、石榴、桂圆等等。 10、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11、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12、戴戒指:在双方家长亲友的注视下,戴戒指于中指(男左女右)。 13、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男(女)方家门时,绝对不可向男(女)方的家人说再见。 14、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所以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5、入洞房后,新郎、新娘并肩坐炕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压在新郎袍襟之上。新郎用秤杆挑去新娘头上的“盖头红”,然后退出。 新娘的嫂嫂即动手脱去新娘脚上的新鞋,为她另换一双。所谓“换新鞋,就新范”,意思是新娘以后行事要按男家规矩,受婆家约束。新郎挑去新娘的红盖头以后,还要用梳子象征地给新娘梳几下头发,俗称“上头”,表示这位女子从今以后成为他的媳妇了。 16、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17、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意为称心如意。 18、花轿内放狗皮袄:意为镇邪避凶。 蒙红头与新娘 在我国民间,尤其是旧时结婚,新娘子的头上都要蒙上一块红布,以保佑新娘子平安入洞房。 相传,姜子牙在封神时将殷纣王封为喜神,专管人间的婚姻,谁家结婚都得请他送喜。可是纣王当了喜神却没改老毛病。他去送喜时,看见哪个新媳妇长得好,就抢回天上给他做小老婆。百姓都非常气愤,可是娶媳妇不能不请喜神,大家无奈,只好求姜子牙帮着想办法。姜子牙告诉大家:要给新媳妇蒙头红,新媳妇一进门就要放鞭炮,大家照这个办法做了,果然纣王一见新媳妇蒙着头红,一听鞭炮响,就吓得赶快驾云回天了。 原来,武王伐纣时是打着一色的大红旗进军段都的,纣王死后脑袋又被挂在红旗上,而当初两军交战时,纣王又挨过姜子牙的神鞭,所以,纣王一见蒙头红,一听鞭炮响,以为是姜子牙打着红旗,用打神鞭来打他呢。就吓得赶紧往天上跑。因此,以后娶亲的人家都给新媳妇蒙上头红,再放一挂长长的鞭炮,以驱走纣王,把新媳妇平平安安接回家。久而久之,头红也就成了新媳妇的护身符了。 结发夫妻的由来 结发夫妻的习俗,相传这是古时有个皇帝登基时留下来的。说是皇帝登基的 头一夜,为担心胡子太短,无法入睡(古代男人是以胡须长短衡量人的学识的)。身边的娘娘聪明过人,她剪下自己的头发,仔细地接在皇帝的胡须 上,一夜工夫,使皇帝的短胡子成了长胡子。次日皇帝登基时,手捋胡须,接受臣子朝拜。臣子惊叹皇帝一夜之间,胡须过脐,真乃“真龙天子”~娘娘剪发结皇帝的胡须成为结发夫妻的由来。 结发夫妻的由来之二。中国古时候结婚时,新郎把新娘接回家后,举行结婚仪式,要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最后饮合卺酒,又称交杯酒。后来又发展成合鬓的仪式,即夫妻并坐,将两人一缕头束在一起,“结发夫妻”一词由此而来。 挂门帘的习俗 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新娘的嫁妆要先送到男家,然后由新娘的弟弟陪着新娘和送亲的人们再到男家去。等新娘新郎进入新房之后,新娘的弟弟便拿出一条门帘挂在新房的门上。门帘多为红色或粉红色,上绣鸳鸯戏水或秀水奇峰,绚丽多姿,甚是喜庆。新娘弟弟挂完了门帘,男家要送一个红色的小纸包做喜钱,包里装着四元六元八元不等,不过都是双数,意思是希望新婚夫妇成双成对白头偕老。 关于挂门帘这一习俗,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相传西汉时期匈奴四起,汉王为了边境不受侵犯,并促使匈奴对汉王称臣纳贡,便采取通婚方式以达到两国和睦的目的。后宫明妃王昭君自请北嫁匈奴,汉王十分高兴,立刻认她做义女,并为她的出塞准备了极为丰富的嫁妆,从工业产品、五谷种子、纺织绘画到首饰衣物、金银财宝,应有尽有。昭君是个有胆略有心计的才女,她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把这些嫁妆一一查看完毕,便对汉王说道:"父王,还缺少一件东西。"汉王心想:你是我为了和亲才认下的义女,按说这嫁妆已经是很丰富的了,怎么还缺东西,于是便问还缺哪一样呀,昭君说,听说草原上的房屋不比这里的皇宫,那屋子虽有门可是不挂门帘,人在外边一眼就能看到屋里,多有不便。父王何不把宫中的门帘送给女儿,一来遮屋挡门为孩儿方便;二来女儿天天看着门帘,也就天天想念家乡了。汉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便立刻派人去做门帘,并命专使护送门帘,在婚礼那天为昭君挂在门上。 据说后来,唐朝文成公主嫁吐蕃首领松赞干布时,唐王也曾令太子亲送文成公主,并在成婚的当天为文成公主挂上门帘。这样,新娘弟弟挂门帘这一习俗便一直流传了下来。近年来虽然婚礼从简,门帘却仍然还要挂,而且一定还要新娘弟弟来挂。如果新娘没有弟弟,也要从娘家请一个小男孩来挂。 结婚习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婚女嫁是人生之大事。过去受“男女授受不亲”的影响,青年男女是不能自由恋爱的,婚姻大事只能听父母之命,靠媒约之言。婚嫁礼俗繁锁且带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一般的成婚程序和礼俗如下: 一、提亲 即男家委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若女方同意议婚,则男家再去女家求婚,俗称“说媒”。旧时重“门当户对”和“以命相择”,流传着“门对门,户对户,豁拉口子对栅栏”的民谣。一般地说,男方托媒人去提亲时,首先把自己的身份、土地、财产及自己子女情况做个全面的考虑,与女家的情况是否搭配,就是说双方条件差不多。但也有媒人受人重礼,弄虚作假。女方父母若有意,就托人探听男方情况,如果认为门户相当,男女两家就各办庚贴。庚贴有用红纸做的,上写 成婚子女的姓名、年庚、三代、籍贯、俗称“四庚贴”,以后双方交换。 二、问名 俗称讨八字。“八字”是根据每个人诞字的年、月、日、时,各用天干、地支的两字相配,四项共有八个字,所以称“八字”。迷信的人认为根据生辰八字可以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好坏,每个人都属于五行中的某一种“命”,如金命、木命、水命、火命、土命等,凡五行相克者都不能成婚。 媒人先持男贴到女家,将女子的生辰八字,连同彩礼写于男贴之背面,由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命先生“合肖”,占卜吉凶,如男女年庚八字无“冲吉”,双方父母同意,即可订亲。当然也有其他说道,如“女大一使不得”,“妻大二生一对”,“妻大三抱金砖”等。 三、换贴 男女双方的婚事说定后,要举行一次换贴,换贴的日期要选吉日进行。男女先遣媒人向女方议聘。男方将议订聘金和新郎的庚贴放入小匣子内,并用红布或红绫将小匣包裹,连同彩礼(包括钱币、衣物、食品),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女家收下聘金、彩礼和男方的庚贴后,女方出将庚贴放入原匣内,连同回送的衣着嫁妆喜果等由媒人转交男家,这一程序叫做换贴。 四、过大礼 这是男女两家缔结婚约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家的礼仪。送过彩礼的婚约才算正式生效。旧时一般男家要给女家100—200块现洋,衣料、手镯、戒指等礼品。结婚前还要“抬食箩”(用三层长方形的木板成的架子),至少要送三架食箩,上面堆放着大米、挂面、馒头、猪肉等,由数人送抬着到女家。 五、婚礼筹备 成婚前要选择成婚日,择双双日,诸如四月初四,八月二十八等,或三六九吉日。选后好,男家备好礼物和衣料,红柬贴上写明迎亲日期要媒人转交女家,通知亲友婚礼日期。并开始清整院落,粉刷、布置新房。新房内挂上喜画,有麒麟送子、五子登科等。窗花,常有喜鹊登梅、鸳鸯戏水、双飞燕子、并蒂莲子等。家中遍贴喜联和红“喜”字。喜联多用“百年合好”、“白头偕老”、“花开并蒂”、“绾结同心”、“宜室宜家”等。女家收到男方红柬贴后开始置办嫁妆,迎请眷属,邀请男女还客。家族长辈请出阁闺女吃“离娘面”。 六、成亲 成婚那天,双方有“姑不接,姨不送”之忌讳,且接送双方不得委托寡、二婚头或属相与新娘新郎相克者。这天是男家大喜之日,房前屋后,院里院外,都以清水泼地,打扫得一尘不染。门前悬挂红灯,院子里,房檐下挂满了亲友们送来的喜幛、衣料、被面,处处呈现出一片热烈欢乐的景象。迎娶时鸣放鞭炮,红灯伞仗,锣鼓喧天。有条件的还请仪仗队、唢呐伴奏。到了女家门前,女家故意事先将男方人“拒之门外”,待男方将“过门礼”从门缝塞进去方才开门迎接。然后引至客房招待吃茶点和“下马面”。 新娘在上轿前开容(又称开颜),即用线将脸上的汗毛绞去。梳妆后与亲人拜别,然后用红头巾盖头蒙面,红巾四角缝上枣子、花生、铜钱(即早生贵子之吉利),胸前挂一镜子,以“避“凶光。在迎亲曲中,由其兄背人花轿,并有一小兄弟或子倒辈相随于轿后,谓之“押轿孩儿”。由女家起程时,新郎骑马在前,男陪客、男娶客北马相随。由女方长辈或平辈两位男性亲属,跟随新郎花轿左右,手把轿杆随行,押送嫁妆,俗称“送客”。女送客在轿后骑马或坐车相随。 过去有些地方兴这么一个风俗,闺女在上轿前哭几声娘,以表示难分难离 之意。传说很久以前,有这么娘俩,相依为命过着苦日子,娘织布,女儿纺线,紧干慢干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娘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心里更有着急,总得给女儿找个婆家呀。于是娘委托媒人给女儿说了个婆家,并订了迎娶的吉日。眼看着喜日一天比一天接近,娘俩的愁也一天比一天深。等到男家花轿来到门前,女儿望着娘的满头白发和枯瘦的脸,想到自己一走,娘的日子怎么过呀,还不活活饿死吗,想到这里抱住娘的头大哭起来。这哭声感动了一位过路的神仙,看见这娘俩哭得这么可怜动了善心,用手指了指姑娘脸上的泪花,这泪花就变成金光灿亮的金豆子,姑娘看见有这么多的金豆子,足够娘下半辈子吃用啦,就高高兴兴地梳洗打扮上了花轿。从那以后,凡是姑娘上轿,都是迟迟不愿上轿,实在拖不下去了,就抱住娘大哭几声,就是没有泪,也要挤出几颗泪珠子,好让金豆子养活娘。年深日久便形成了“闺女离娘,大哭一场”的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新娘娶回时,要绕村串庄,不准许走原路,谓之不走回头路。一路上爆竹声声,唢呐不停地吹奏,好不热闹。轿至男家停在门口,新郎下马向花轿三揖,谓之拜轿神。新娘由伴娘搀扶出轿。新娘扯彩进门之后,先从火盆上跨过。象征婚后日子“火火爆爆”。然后踏红毡进入中堂拜堂成亲。这时由事先请来的德高望得的人作傧相(司仪),主持婚礼仪式。 这是傧相出班先唱道:“傧相傧相,两步一丈,龙凤鸳鸯,和谐一双。”接着念喜歌,歌词都是吉庆语,如“鸾风和鸣”、“花好月圆”、“新房一闪红花开,家有金斗供龙牌”、“相府门上挂彩绸,千金小姐配王候”之类。然后依次唱: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三拜祖宗;四拜彩郎;五拜土地;六拜春萱;七拜亲朋;夫妻对拜。新郎新娘行过八拜大礼之后,接着交杯换盏。只听傧相又唱道:“交杯换盏两和好,夫妻白头偕到老。看新郎——头项金花呈吉祥,身披山水绣鸳鸯:乌靴白底红花衬,一身爽气投四方。看新娘——五彩凤冠琳琅镶,紫带霞帔东飞凰。柳眉杏眼红绫罩,金莲知羞裙下藏。夫妻堂前花烛亮,一对鸳鸯巧成双,随即乐班奏出龙凤祥之曲,在乐声曲中,傧相高唱着吉利曲儿:“青山绿水永相映,房中笑语叙衷肠;花台点地鸳鸯谱,吉星高照四时康。“傧相唱毕,众位已笑得前仰后合了,使人深感婚配习俗情趣盎然,并亲切逗人。 这时,由男家人在地上次第传送麻袋相铺,让新娘从上走过,各为传宗接代,引新娘以此进入洞房。末入洞房前,新郎持弓搭箭,通过新娘头上向洞房内连射三箭,意驱邪恶。还有的地方向新娘头扬草节之类,这时傧相又唱:“走进洞房把头抬,麒麟送子跟上来”“一把粟子一把枣,闺女小子满地跑”一类喜歌。 未入洞房前,必请一位父母双全、丈夫健在的妇女到新房中为新郎新娘安放被褥。并将一把五色粮撒到褥下,赶个五谷丰登的吉利。床头下放几颗红枣,意思是早(枣)生贵子。枕下放几粒花生,意思是男孩女孩“花”插着“生”。当新娘进入洞房时,新郎揭开新娘的“盖头”,这时邻居开始“闹洞房”。闹洞房的习俗由来已久,家家户都认为来自己家闹洞房的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显出自己的体面和光荣。俗话说:“新妇三天无大小”,这一天,不论男女老幼都可入房“看新媳妇儿”,逗引新娘,不管荤的素的一起来,有意是尽量使原本羞羞答答的黄花闺女变成大大方方的泼媳妇。晚上,还有人潜伏洞房窗上窃听新郎新娘说私房话,俗称“听房”。倘若雨、雪天没有肯去,母亲便将一把扫帚轻轻靠在窗下完成“听房”这一仪式。 这一天,男家娶亲回来,除招待本家亲友外,还要热心地招待女家来客,并展示嫁妆,即由女方长辈代表将各亲友赏送之物一一唱明展示,交付男方代表接受,俗称“摆桌”。此时,有好事的子侄辈,给新郎母亲或婶、嫂脸上抹黑, 以逗笑取乐。 七、婚礼后礼俗 第二天,新娘与亲族辈礼见,拜祖、上坟后,女家率亲戚到男家认亲,接回新夫妇,谓之“回妆”俗称“回面”,对新郎以好餐相待。好事的大兄嫂、小姨子常在饺子内包以辣椒等物,以耍笑新郎。当天返回男家。 第三天,新婚夫妇,携带礼品,乘轿(或坐车)去女方娘家,俗称“三朝回门”。男家派人送馍馍于女家,谓“挎篮子”,并将新郎接回。过两天,新娘父母再将女儿送到男家,谓“二回三住”。六日后,再将女接回,满月后再送女于男家,谓之“过月”。至此,婚娶仪式才告全部结束。 新婚头一年的春节期间,新郎新娘要向娘家父母拜年。时间一般在正月初二或初三。有一首民歌唱道:“大年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到初三;小两口,巧打扮,带上年货与糕点,赶着毛驴乐哈哈地去拜年。”去时,不能空着手,必须带一些年贷、土特产品,正如民歌所唱:“喝的酒,吸的烟,年糕带了一大篮。”这同样表示出嫁的女儿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婚礼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父老乡亲们: 大家好~ 年 月 日,农历 月 日,是个天降吉祥的喜庆日子。一对新人今天是公元 他们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恋,从相恋到相爱,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历程,在今天,他们携手走进婚礼盛堂,这可以说是他们真诚相爱真心相对的结果。现在吉时已到,我郑重宣布:新郎 和新娘 的结婚庆典正式开始~ 新人登场,鸣炮奏乐~ 这真是才子配佳人,美女配俊男。接下来进行第一项 拜天地 一拜天地之灵气,三生石上有姻缘;——一鞠躬~ 再拜日月之精华,月老庙中定终身;——二鞠躬~ 三拜月老牵红线,成就今日好姻缘~——三鞠躬~ 常言道:水有源,树有根,养儿育女倍儿艰辛。成全儿女终身事,了却爹娘一片心。新娘和新郎如今已成家,真的要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 接下来是第二项 拜高堂,请双方父母入座。下面,二位新人到父母前面来,改口叫爸妈。敬杯香茶喊爸妈,父母准把红包发。首先新娘先改口,新娘我问你,你是先叫爸还是先叫妈(先叫妈)。只要你喊一声妈,她的钱你随便花。只要你喊一声爸,你想要啥他给啥。 喊声爸爸喊得亲,爸爸一定发奖金。 喊得妈妈高了兴,照看孩子有保证。 朋友们,天下的父母,他们都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新郎新娘,我想你们无论走到海角走到天涯,忘了啥也不要忘了爸妈~来,面向双方父母站好: 一拜父母养我身,——一鞠躬~感谢养育之恩; 再拜爹娘教我心,——二鞠躬~感谢抚养成人; 三祝双亲高寿辰~——三鞠躬~永远孝敬老人~ 好,接下来是第三项 夫妻对拜,两位新人面对面站好,从现在起,你们就是一个宿舍的了,下面就问你们一个严肃的问题。请问新郎:您愿意娶您身边这位小姐为您的妻子吗,(愿意)。请给点掌声,再来一次~无论是贫贱与富贵直到永远吗,(直到永远)。请问新娘:您愿意嫁给您身边这位先生为您的丈夫吗,(愿意)。无论贫贱与富贵直到永远吗,(直到永远)。不过我们常说,口说无凭,立字为证。写字太俗,那接吻为证。进行到这我还真忘问了:新郎、新娘你们领 结婚证了吗,(领了)。那你们的夫妻店就可以开张了,你们就可以持证上岗,有照经营了。 夫妻对拜我们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一拜要头发梢要相互碰到,这叫结发夫妻百年恩;再拜要鼻尖要相互的碰到,这叫同呼吸共命运;一拜 再拜都碰了,这三拜该碰哪儿呢,新郎倌知道吗,(话筒关掉,别让来宾听到新郎说什么)什么,亲嘴,新郎还是急脾气啊。其实啊,三拜不是亲嘴,是脸贴脸,这叫幸福生活到永远。来,听我口令,夫妻对拜 一拜有福同享,风雨同舟——一鞠躬,谢谢您选择了我; 二拜夫妻恩爱,相敬如宾——再鞠躬,白头偕老; 三拜同心同德,勤俭持家——三鞠躬,永结同心~ 各位来宾,朋友们,新婚庆典议式结束,新郎新娘入洞房,酒宴正式开始~请大家开怀畅饮,祝大家吃的满意,喝的开心. 谢谢大家~ 证婚词 今天,是个天降吉祥的日子,我受新郎新娘重托,担任他们证婚人。我十分乐意也非常荣幸。在这神圣而又庄严的婚礼仪式上,能为这对珠联璧合、佳偶天成的新人做证婚致辞也是机遇难得。 新郎新娘经历了相识、相知、相爱,今天,他们终于合法地步入婚姻的殿堂,成为牵手一生永远相守的人。他们的结合是天生一对,地作一双。所有来宾都相信你们一定能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作为证婚人,首先衷心的祝福你们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互敬互爱,永远把对方当做手心里的宝;第二希望你们能够饮水思源,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三祝愿你们要抓紧人口生产,早生贵子。 最后,让我们共同为这对新人的结合表示祝贺~祝福新郎新娘新婚愉快,甜蜜恩爱,白头到老~谢谢大家~
/
本文档为【农村喜事习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