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2017-10-15 48页 doc 88KB 1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153723

暂无简介

举报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目 录 第1章 总论 ................................................................................. 1 1.1项目提要 ............................................................................... 1 1.2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 目 录 第1章 总论 ................................................................................. 1 1.1项目提要 ............................................................................... 1 1.2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 2 1.3 结论与建议 ........................................................................... 3 第2章 项目提出的可行性和依据 .............................................. 4 2.1 项目由来 ............................................................................... 4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5 2.2项目建设条件 ........................................................................ 7 2.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 13 2.4 制约因素 ............................................................................. 16 第3章 项目建设目标与总体设计 .............................................. 17 3.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 17 3.2 发展目标 ............................................................................. 17 3.3 项目总体设计 ............................................................. 18 第4章 项目建设选址及外部配套建设条件 ............................. 20 4.1 自然条件 ............................................................................. 20 4.2 人文环境条件 ..................................................................... 21 4.3 其它建设条件 ..................................................................... 21 第5章 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 23 5.1 基础设施建设 ..................................................................... 23 5.2 生态保护建设 ..................................................................... 32 5.3 人文遗址修复工程 ............................................................. 34 第6章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 37 6.1 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 ......................................................... 37 6.2 生态资源和旅游环境资源的综合保护 .............................. 37 6.3 项目实施期间的环保措施 .................................................. 38 6.4 项目建成后的环保措施 ...................................................... 39 1 6.5 职业安全与工业卫生措施 .................................................. 39 第7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 41 7.1 投资估算依据 ..................................................................... 41 7.2 投资参数确定 ..................................................................... 41 7.3 投资估算 ............................................................................. 41 7.4 资金筹措 ............................................................................. 41 第8章 效益分析 ......................................................................... 42 8.1 社会效益 ............................................................................. 42 8.2 生态效益 ............................................................................. 43 8.3 经济效益 ............................................................................. 44 8.4 风险评估 ............................................................................. 44 第9章 项目实施进度和组织管理 .............................................. 46 9.1 项目实施进度 ..................................................................... 46 9.2 建设期间项目组织管理 ...................................................... 46 9.3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机制 ...................................................... 47 第10章 招标方案........................................................................ 48 10.1 招投标组织 ....................................................................... 48 10.2 招投标依据 ....................................................................... 48 10.3 招投标范围 ....................................................................... 48 10.4 招标方式 ........................................................................... 49 10.5 招标、评标程序 ............................................................... 49 第11章 结论................................................................................ 50 附表 附表1 项目总投资估算 附表2 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附图 附图1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 附图2 建设项目布局图 2 第1章 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 门头沟区南石洋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1.2 建设性质 新建 1.1.3 项目建设单位 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人民政府 1.1.4 建设地点 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马套村南石洋沟 1.1.5 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建设和人文遗址修复工程。 1.1.5.1 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交通系统:包括新修马套村口到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入口的1.1公里长水泥混凝土路(6米宽);南石洋沟保护区内水泥混凝土主干道路5.2公里(3.5米宽);南石洋沟保护区内石板路支干道10.3公里(2米宽)。道路绿化13620平方米。新建停车场10600平方米。 (2)其它旅游配套设施:在自然保护区内修建牌楼1座及中英 1 文对照安全提示牌和景点提示牌100块;游客休息亭/商亭8座;自然保护区入口处规划服务管理设施中心3000平方米。 (3)给排水系统:根据保护区内用水量及用水点布局,在保护区入口处打机井1眼。保护区内采用枝状管网布置给水管道共17900米。排水管道1000米。在入口处建日处理污水50立方米/天的埋地污水处理站一座。 (4)电气工程:设3台箱式变电站(160kVA、50 kVA和30kVA)为保护区供电,埋地电缆共5650米。 (5)环卫工程:修建环保型生态厕所5座、建果皮垃圾箱90个,并配置一辆垃圾收集车和一个容积为6立方米的密闭式垃圾箱。 1.5.1.2 生态保护建设 以美化和改善保护区旅游环境为出发点,在保护区两侧的山地上实施植树造林和生态林绿化工程1000亩,建森林防火瞭望塔1座。 1.5.1.3 人文遗址修复工程 在自然保护区内修复古长城及栈道4000米,重建明代梳妆楼一座。 1.1.6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为2747.5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420.6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96.08万元、预备费为130.84万元。 资金来源计划为:政府扶持资金2198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549.59万元。 1.2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10)》; 2 [2]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 [3] 《门头沟区“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4] 《北京市门头沟区“十一五”时期农业发展规划》; [5] 国家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6]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政府投资管理的暂行规定(京发改〔2004〕2423号); ); [7] 《风景名胜区规划》(GB50298-1999 [8]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9] 项目单位与咨询单位关于编写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书。 1.3 结论与建议 本项目根据北京市及门头沟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结合雁翅镇经济发展、旅游业资源状况和资金筹措的可能性,科学合理确定了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通过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和实施进度等全面的分析和论证,认为本项目实施的风险较小,可行性程度较高,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尽快开展项目的申报工作和抓紧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3 第2章 项目提出的可行性和依据 2.1 项目由来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北京山区关闭了“小煤窑”,“小矿山”、“小水泥”等企业1000余家,涉及到7个山区区县的38个乡镇、360个村产业结构的调整,3.5万山区农民的转岗就业。 门头沟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其煤矿的储藏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一半,但是有关资料显示,北京京西煤矿具有“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的特点,煤炭开采操作不慎将导致事故频发。另外,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北京西部地区确定为“生态带”,承担着北京城市生态屏障的功能,而大量开采煤矿造成的空气污染以及矿山裸露、生态破坏等状况极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从煤炭业对北京经济的贡献率和发展趋势看,加快本市煤炭工业的调整势在必行,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2008年前煤炭开采业要全部退出北京市,门头沟区关闭煤矿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 煤矿关闭整顿工作是一项庞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解决大量的、本地的、长期以煤炭开采或者相关运输服务业为谋生手段的农民出路问题。关闭煤矿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替代产业是煤矿关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发展煤炭替代产业,探索一条走出山区、发展山区的新路,为当地百姓寻求新的致富出路,已经成为门头沟区政府、特别是西部山区各镇政府的一大任务。 结合区政府对雁翅镇新的功能定位要求,当地政府通过养山护林、民俗旅游、核桃、杏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多种渠道解决了部分就业 4 问题。通过对当地的资源状况、旅游市场和农产品市场、山区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镇政府认为,雁翅地区山多地少,耕地又多是坡旱地,靠传统的粮食生产致富没有希望,通过市场分析,及时确定了以休闲旅游和特色林果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并进行了成功的尝试。本项目正是在雁翅镇镇域功能重新定位的基础上,根据南石洋沟的天然生态资源现状而提出的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本项目建设符合北京市整体规划发展要求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指出,西部北部山区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以生态维护、水源保护、适度旅游和生态农业开发为主。严格控制浅山区开发建设,加强绿化建设和生态恢复。在产业布局及第一产业结构调整部分提出:在西部和北部山区,依托山林资源和地形特点,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观光农业和林果种植业等具有山区优势的特色农业。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通过对门头沟区西部山区——南石洋沟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开发,不仅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对保护山区生态屏障产生过积极影响,符合北京市整体规划的要求。 2.2.2 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的需要 200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04,2006年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都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从北京市发展实际看,全市实现现代化的难点在郊区、在农民,促进农民增收是郊区农业的重要功能。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充分就业和稳定收入,要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能是空中楼阁。 5 长期以来,雁翅镇的煤、砂运输和餐饮服务业一直是当地居民和地方财政的收入主要来源,其营业收入占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的近三分之一。随着清水、斋堂地区及本镇非煤矿山的关闭,本镇原来在清水、斋堂地区煤矿经营煤炭运输的300多辆运输车辆基本停运,以参加矿业开采为主要生计的280多劳力没有了就业门路,109国道两侧餐饮、旅店生意萧条,全镇600多劳力就业困难,直接或间接减少收入8000多万元。雁翅镇煤炭运输业的退出,新的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规模,要使农民增收,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尚需时日。对山区农民来说,旅游休闲产业是见效快、收益好的好项目。项目建设有利于雁翅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联的第二、三产业的兴起,将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本项目相关产业上来,这对就地消化富余劳动力、体构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通过项目建设完善了雁翅镇旅游产业链,丰富了旅游项目,有利于雁翅镇旅游业做大做强和可持续发展。 2.2.3 项目实施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雁翅镇经济发展需要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为世界所瞩目,旅游产业要素更加健全,产业基础稳固提升,发展具有明显优势,成为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客源输出国。中国已将旅游业确立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本项目建设不仅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也符合北京市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构建北京市“远郊山地文化及自然观光度假旅游圈”,在雁翅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明确了“十一五”期间,重点发展旅游业和特色林果业等支柱产业,其功能定位之一为面向周边市场的常年“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到2010年形成现代化城镇的基本框架,建成现代化首都的旅游风景胜地。因此,发展人文和自然观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是雁翅镇绿色经济 6 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2.4 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是,也暴露出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占人口总量60%左右的农民享受到经济增长的利益远比城市居民少。同时,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还要支付沉重的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费用。60%的人口被排斥在经济增长之外而很少享受经济增长产生的利益,这样一种经济增长方式不可能支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中国经济要想保持一定速度的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缩小日益加大的城乡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差距。根据中央关于建设新农村的20字精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其首要任务是发展农业生产力,核心是培育和发展农村经济产业,为农村经济增强“造血”功能,,为广大农民提供一个能够实现充分就业的环境,这样才可以在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下,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本项目以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通过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以探索出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路子,为其他地区发展提供成功的示范,从而在更广的意义上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2项目建设条件 2.2.1项目区概况 2.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东经114?24?00",116?10?07",北纬39?48?34",40?10?37"。全区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宽约34公里, 7 总面积1444平方公里,其东部与海淀区、石景山区为邻,南部与房山区、丰台区相连,西部与河北省涿鹿县、涞水县交界,北部与昌平区、河北省怀来县接壤。 门头沟区辖9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89个行政村、208个居委会。9个乡镇分别是:军庄镇、龙泉镇、清水镇、潭柘寺镇、永定镇、雁翅镇、斋堂镇、妙峰山镇、王平镇。4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大台街道办事处、大峪街道办事处、东辛房街道办事处和城子街道办事处。 雁翅镇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深山区,是北京市最偏远的乡镇之一。镇政府距北京市中心7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门城镇40公里,全镇总面积239平方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最远的马套村和泗家水村有20多公里,各村都有乡间公路与国道相通。雁翅镇辖22个行政村,设居民委员会1个。全镇总人口9305人,其中农业人口8279人,占89,。 南石洋沟位于雁翅镇大村地区北部山区,距马套村约1公里。北与河北怀来接壤,东与昌平区相邻,交通便利,动植物资源丰富,是理想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幽雅别致的西山景色,以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于市区400,500倍、盛夏气温比市区低7,8?的特点,南石洋沟堪称为天然的避暑纳凉圣地。该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具有显著的旅游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2.2.1.2 地形地貌 门头沟区地处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骨架形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境内总面积的98.4%为山地,平原面积仅占1.4%。西部山地是北京西山的核心部分,山体高大,层峦叠嶂,海拔1400米左右的山峰有160余座。西北部的灵山海拔2303米,有“京都第一峰”之称,另有百花山、髽髻山、妙峰山等山峰。东部山地处于北京西山边缘,山体较小,山势渐缓,其东南部的兔儿庄海拔仅73米,为境内最低点。区内3条主要岭脊均呈东北向平行排 8 列,自西北至东南依次为:黄花梁—黄草梁—棋盘山复背斜;百花山—清水尖—妙峰山复向斜;铁坨山—九龙山—香峪梁复向斜。由于山地切割严重,各岭脊之间形成大小沟谷300余条。平缓的山地与陡峭的山坡交替出现,地形呈锯齿状、阶段性上升。 雁翅镇海拔高度在352,1562米,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特点,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点为天花塔(1562米),最低点为雁翅(352米)。 南石洋沟属于门头沟西北的黄花梁—黄草梁—棋盘山岭脊间的沟谷,由于地质变迁而形成了其独特的岩溶峰林地貌,极有科学考察价值和观光旅游价值。 2.2.1.3 地质、土壤 门头沟区的土壤属地带性褐土,分为山地草甸、山地宗壤、褐土等3大类,8个亚类,93个土种。其中分布面积较广的有山地棕壤、山野淋溶褐土、碳酸盐褐土。 门头沟区地层主要由震旦亚界的蓟县系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的寒武系、石炭系、二迭系,上古生界的侏罗系和第四纪的马栏组、百花山冰期堆积所构成。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境内形成了多种类型的矿床,其中以煤、石灰石储量大、分布广。 雁翅镇地质主要为石灰岩,其南部为中性喷出岩(海拔1000米以上多为山地棕壤,山顶附近为山地甸土;低山为山地褐土;河谷洪积冲积扇为碳酸盐褐土,pH值为6.0,7.0,显中性或微酸性。 2.2.1.4 森林植被 门头沟境内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类型,仅在深山区有残存的次生桦、杨林,一般林地均为灌木林或杂木混交林,森林覆盖率在40,,60,之间。灵山、黄草梁等山顶地区,因气候寒冷,多为草 9 坡,以白草为主。村庄附近植被破坏严重,覆盖率约20,,40,。 雁翅镇的植被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低山丘陵及河谷沟谷中,栽培有各种干鲜果树,主要是核桃、杏、梨等。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900米以上的中山山坡。 南石洋沟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森林植被非常丰富。900米以上的山坡主要类型有辽东栎林、华杨林、杂木林、落叶松等及油松林等天然次生林。林下有自然生长的山葱、山韭菜、蘑菇、木耳、黄花、蕨菜等30多种山野菜;海拔1900米以上的山中顶部因风大则生长杂草类草甸。海拔低于900米的低山地域,森林植被较少,除了少量的松林、侧柏林、栓皮栎林外,主要有荆条、酸枣、三压绣线菊、平榛等落叶灌木及黄草、白草草被。 2.2.1.5 河流水系状况 流经门头沟境内的河流分属3个水系,包括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流域、大清河水系的白沟河流域和北运河水系的流域。永定河是全区最大的过境河流,河道长100余公里,大小支流共300余条。由于受上游降水不均匀的影响,其流量极不稳定。境内流域范围坡度陡,河道坡降大,入境处海拔373米,出境处为73米,河道坡降为2.99,,水流湍急。加之上游流经黄土地区,河水含沙量较多,平原地区的河道不断发生淤积,迁徙不定,故史有“洋河”、“小黄河”、“无定河”之称。直至20世纪50年代修筑了官厅水库后,才改变永定河的水文特征。清水河是永定河官厅山峡最大支流,为境内第二大河。其流向自西而东,河道全长28公里。大清河水系的白沟河境内流程较短,出境后入房山区界。北运河水系,境内有两部分,一在雁翅镇泅家水、白瀑寺一带,出境入昌平区界;一在军庄镇北四村,出境入海淀区界。 门头沟境内地下水可分为4个区:一是田庄—雁翅—青白口—石河村一线以北地区,以灰岩岩溶裂隙水溶洞水为主,总出水量3.63万 10 吨/日;二是髻山—妙峰山地区,均为火山岩、砂岩裂隙水,总出水量2.908万吨/日;三是千军台—清水涧—黄岭村一线以东地区,水文地质情况复杂;四是清水河流域,水资源较丰富,因流域内水文地质情况复杂,地下水的补给、埋藏和流动规律也多种多样,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 2.2.1.6 气候条件 门头沟区属中纬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雁翅镇所在的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气候呈明显差异,年平均气温9?,极端最高气温东37.6?,极端最低气温-22.9?。受地形影响,西部高山较东部节气晚20天以上,且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雨440毫米,74,集中在6,8月份;近些年来降水减少,仅400多毫米,形成十年九旱,春季干旱、多风,不利于农业生产。 2.2.2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2.1经济发展概况 雁翅镇原有耕地14660亩,粮田面积5800亩,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逐年调整,已发展林果18690多亩,其中苹果3650亩、香椿7300亩、大杏扁、核桃5800亩,其它林果2600亩,宜林荒山80000亩。 雁翅镇属深山区,全镇经济收入70%来源为以煤炭等矿产的运输业,2006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41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农民人均劳动所得完成530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全镇各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收入最高的村与最低的村相差数倍。 自2003年以来,雁翅镇坚持巩固和发展雁翅地区苹果、田庄地区香椿、大村地区薄皮核桃、杏扁基地建设,不断加大科技管理和资 11 金投入,三大林果基地特色更加突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完成节水灌溉4610亩,建设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区级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推动了黄金梨、麻核桃等名特优新品种的发展,建成了1600亩综合生态产业园。 统筹全镇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了《雁翅镇旅游发展概念性规划》。规范完善接待设施,不断扩大“农家乐”规模,自2003年以来,共发展“农家乐”43户。强化了慕川富士园、仙台山水园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休闲观光旅游的发展。推进旅游业与生态农业的一体化进程,提高了相关产业的综合效益。推动了碣石、苇子水民俗旅游的发展。加快了以田庄京西第一党支部为先导的红色旅游开发,完成了田庄革命烈士纪念碑的修复工作。抓住中坤集团整体开发的契机,完成了珠窝村与中坤集团租赁珍珠湖的签定工作,为深山区开展旅游产业打下了基础。 2.2.2.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自2003年以来,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为重点,完成造林任务21750亩,封山育林29000亩,中幼林抚育29600亩,退耕还林工程14703亩(其中退耕地造林7703亩,配套荒山造林7000亩)。以109国道两侧为重点实施绿化美化,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82%。强化水土保持工作,完成了淤白村500亩水土保持工程。启动了饮马鞍生态修复工程。关闭了下马岭采石场,强化了生态保护与涵养。创建市级文明生态村5个。落实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保证了全镇生态系统安全。 自2003年以来,完成了“村村通”柏油路59.6公里,硬化街道11万平方米,完成了青白口、付家台、太子墓村的街坊路建设,高芹路道路改造、东石路新建工程进展顺利。努力解决人畜饮水难问题,打机井6眼,完成了6个村的改水工程,进行了一户一表改造试点。23个村全部进行了低压线路改造,实现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村村通。 12 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集中力量清理了109国道沿线的乱堆乱放323处、非法煤场34处、非法广告标牌300余处,拆除违章建筑3300余平米,绿化美化6万余平米,实施了国道沿线果园护网工程。以市级卫生村、文明生态村、环境整治村创建为抓手,新建卫生达标公厕22个、封闭式垃圾屋69个,完成户改厕600余个,创建市级卫生村3个,村庄环境整治达标村9个。通过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活动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镇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2.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2.3.1 区位优势 门头沟是首都北京的西大门,又是以发展生态旅游和山区特色农业为主的重镇,有百花山和灵山等著名风景区,具有很强的旅游区位优势。而且交通便利,区内有京开高速公路、109国道,几乎所有的景点都与这两条道路相连。雁翅镇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山区,距北京市中心7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40公里。雁翅镇自然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永定河贯穿全镇34公里,京拉公路(109国道)、南雁公路、丰沙铁路从本镇经过,峡谷、险峰的迷人景致吸引着大量都市人休闲、观光、旅游。 2.3.2政策优势 2005年9月15日,在陆昊副市长主持召开的煤矿安全生产及整顿关闭工作会上,提出要研究解决煤矿关闭后的产业替代与发展问题,解决农民转居、社会保障等一揽子问题。煤矿关闭工作,前提是要确保稳定。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经表态,将给予门头沟和房山两区最大限度的支持,包括优惠政策、专项资金和重点项目支持。 新世纪伊始,市委市政府提出了2008年北京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占北京市总土地面积62%、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山区是首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难点和重点。为此加快山区的经济发展 13 任务繁重,意义深远。牛有成副市长通过多次深入落后村调研后指出,山区部分落后村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主导产业。本项目的实施,与市政府对提出发展山区的政策不谋而合,顺应了发展潮流。 门头沟区在不断进行生态治理的同时大力推进全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产业,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资源为资本,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着“政府搭台、企业运作、农民唱戏”的原则,下大力气支持农民从事经营绿色产业,区委、区政府对发展旅游观光和山区特色林果业,政策明确、扶持力度大。门头沟区政府也将生态旅游作为区重点扶持的对象,同时,区政府也在积极制订扶持政策,筹措资金,利用银农合作等多种方式给予支持。 2.3.3 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发展机遇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精神,门头沟区委、区政府将坚决按照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坚持打击非法盗采和关闭煤矿不放松、力度不减小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对山区和农村,特别是原产煤村的倾斜力度,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地区稳定。 退耕还林工作的启动实施,小煤窑、沙石场的停产整顿等,都造成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快速增长。搞好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山区生态特色经济,加快农民向休闲旅游业和林果业转移的步伐势在必行,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按照“面向大市场、发展大旅游、营造大环境、树立新形象”的思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举办特色旅游活动,开发“农家乐”等休闲产业,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旅游致富路。 2.3.4 符合北京市消费市场发展的需要 2006年中国旅游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 14 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据统计,2006年本市接待国内旅游者达到1.3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430亿元。入境旅游者和外汇收入分别达到390万人次和39亿美元。 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人均超过1000美元,旅游需求将急剧膨胀,但主要是观光性旅游需求。人均达到2000美元将基本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多样化的选择,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就会普遍产生。北京目前人均收入已经超过3500美元,休闲度假的需求已经非常现实,从消费能力上也具备了相应的经济能力。随着北京市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适应城市居民的消费需要,郊区观光、休闲旅游的发展应运而生,并呈现较快的发展势头。据调查:目前95,的北京市民希望到郊区旅游、度假,近1/3的市民愿意在双休日到郊区旅游,其中25,的市民有在外住宿的意愿。而2005年北京市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154万辆,具备度假需求和度假能力的人群在出行工具上基本没有问题。每次郊区旅游的平均花费,300,500元的消费人数最多,占到42.2%,其次为100,300元,占26.2%,500,1000元占21.2%,1000元以上占5.8%,100元以下占4.6%。郊区的休闲度假市场已经是一个有相当规模的旅游市场。 旅游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在门头沟区已经形成旅游产业“一盘棋”的格局。近几年门头沟区积极整合旅游资源,探索适于本区发展的旅游新路,通过各旅游项目的优势进行有机的整合,解决了单一项目在整体接待能力上的欠缺,逐步形成了全区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带动了周边村数十万户农户,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2004年,门头沟区接待旅游人数达295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82亿元;2006年,旅游接待人数超过300万人次,生态旅游为门头沟农民铺就了一条致富的“黄金路”。 15 2.4 制约因素 目前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满足大量接待游客的要求,具体表现在: 一是缺乏整体规划。需要对项目区全面勘探,依据门头沟区旅游业发展布局和规划,对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进行总体的规划与设计,以休闲旅游为推动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实现当地的社会、经济水平迅速提升。 二是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缺乏。除了从马套村到自然保护区入口的一条约3米宽的石子路以及自然保护区内一条2米宽的石子路外,其它设施皆无。另外,保护区内急需配套供水和环卫设施,以及森林防火设施。 三是当地农民相关素质较低。按照“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到景区的发展。目前,当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还不高,劳动力大多为初高中水平,市场意识较为淡薄,对生态保护与自身经济利益的矛盾冲突将对项目的实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加强对保护区周边群众自然保护宣传和防火宣传,对破坏区内资源事件进行严肃查处,并在防火管理上加强防火、防火设施建设,使“保护区一草一木都不能动”、 “森林防火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是现阶段极为紧迫的根本任务之一。 16 第3章 项目建设目标与总体设计 3.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以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理论为指导,从全区生态涵养区的定位出发,严格按照深山自然生态子系统保护开发的要求,开发优势自然旅游资源,培育区域新的经济增长极。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应严格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在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前提下,实现自然旅游资源的高效永续利用。注重提高自然旅游产品的科学、文化与生态内涵,有效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旅游开发及其他经济建设活动的关系,有效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雁翅镇乃至全区的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2 发展目标 根据门头沟区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定位,生态立区的发展战略和 “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设现代化新山区的发展战略构想以及雁翅镇发展休闲旅游新镇、民俗文化特色镇、生态与水源安全重点镇的功能定位,本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依托南石洋沟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首都北京的旅游客源市场这两大优势条件,以生态与环境友好为特色,以保护生态自然资源、人文遗产为着眼点,以加快形成山川秀美的生态涵养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环境体系和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体系为重点,将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建设成为生态安全、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优良的北京市民首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并最终发展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寻幽探险、避暑纳凉、专业实习、科学考察、保健疗养、修身养性”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17 形成具有京西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生态旅游产品,提高门头沟区生态旅游在首都和国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使生态旅游得到良性发展,成为当地替代矿、砂运输产业的新兴支柱产业,旅游收入成为雁翅镇旅游业收入和当地农民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3.3 项目方案总体设计 3.3.1 年接待量 南石洋沟保护区集奇峰怪石、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人文遗址等为一体,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集中。但是它也具有生态的脆弱性等特点,在其今后的旅游开发中,环境容量的确定需要慎重考虑。 根据南石洋沟保护区的特点,为保证沟峪的现有生态环境能够自我恢复并能够可持续发展,同时考虑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使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本报告采用线路容量法来估算南石洋沟保护区的环境容量,即游客承载量。全保护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游道总长度15公里,基本空间标准按10米游道/人计算(国家规定森林公园游道的基本空间为4,7米/人),保护区日接待的游客数约为1500人。全年旅游天数以200天计,则保护区年接待游客数量最大不超过30万人次。 3.3.2 建设方案 在项目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的基础上,本项目根据南石洋沟具体条件,借鉴其他类似自然保护区发展的一些经验,经过反复研讨提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建设和人文遗址修复工程三个建设项目。 3.3.2.1 基础设施建设 为改变南石洋沟目前旅游设施“一清二白”的现状,使保护区具 18 备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并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迫切需要在保护区内进行道路、给排水、电气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1)道路交通系统:修建从马套村口到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入口的交通道路,这是外界进入保护区的必经之路。另外还需要根据合理的游线组织,修建保护区内的游览道路,并根据游客估计数量,新建停车场。 (2)其它旅游配套设施:为方便游客的游览,需要在自然保护区内修建牌楼、安全提示牌和景点提示牌以及游客休息亭/商亭。考虑到今后的度假发展趋势,自然保护区入口处还需预留服务管理设施中心建设用地。 (3)给排水系统:根据保护区内用水量及用水点布局,在保护区入口处打机井1眼并布置相应给、排水管线,并新建污水处理站一座,以避免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电气工程:根据预测的用电负荷设置变电站和埋地电缆,为保护区供电。 (5)环卫工程:修建环保型生态厕所、果皮垃圾箱,并配置垃圾收集装置,以保证保护区内环境的清洁、优美。 3.3.2.2 生态保护建设 以美化和改善保护区旅游环境为出发点,在保护区内实施植树造林和生态林绿化工程;建森林防火瞭望塔以防止治森林火灾。 3.3.2.3 人文遗址修复工程 对自然保护区内遗存的古长城及其它历史遗迹进行修复重建,展示原有的历史风貌。 19 第4章 项目建设选址及外部配套建设条件 4.1 自然条件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空间布局“一轴”与“一带”的西部连接点,地处东西长安街延长线的西部端点,与城市中心区比邻而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从自然环境条件看,山地占全区总面积的98.5%,山体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山高林密、峡谷纵横、气候独特。门头沟区是首都北京的上风、上水地区,由山、水、林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天然拱卫着广褒的北京平原,对经常遭受风沙侵袭的北京城,起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 雁翅镇地处门头沟区西部深山区,距北京市中心7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40公里,是门头沟区唯一一个基本没有矿山开采、长期坚持农业生产的纯农业乡镇,境内山峰叠翠,植被丰富,气候怡人。 南石洋沟位于雁翅镇北部山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区域内植被完整,山峰叠嶂,景致别具洞天。有具有传奇色彩的棋盘山、笔架山、天王塔、一线天、疑无路等众多天然景观;沟内曾是辽金时代的古战场,目前尚有保存较好的古长城,登上古长城的峰火台,南望,沟壑纵横、群峰起伏;北望,官厅水库烟波浩淼,鱼帆点点,气象万千,给人以心旷神怡之美感。由于南石洋沟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南石洋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有约3000余亩的原始次生森林,乔木、灌木种类繁多,域内20多种野生动物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建设开发南石洋沟生态自然保护区,不仅使南石洋沟区域原生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保护,具有旅游观赏价值,同时也拉动雁翅镇相关产业的发展,使雁翅镇整个北部地的旅游业开发发展形成一个有机的产业链,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20 4.2 人文环境条件 门头沟区旅游资源丰富。这里有京都最高峰——灵山,有华北百草园——百花山,还有北京市小龙门森林公园。永定河境内流长100多公里,流域面积1397平方公里,既是特色林牧区,又是生态旅游区。全区不仅山环水绕,风景优美,而且历史悠久。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东胡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还有以千年古刹——潭柘寺、神州第一坛——戒台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妙峰山、爨底下、灵水村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斋堂革命遗址为代表的革命传统文化,以京白梨、樱桃、薄皮核桃为代表的农业文化丰富多彩,是首都市民观光游览、度假休闲的旅游胜地。 雁翅镇是全区唯一的纯农业乡镇,不仅农业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而且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以付家台、河南台为代表的河陆观光农业旅游区,以珍珠湖为代表的水利与自然风景区,以田庄村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区,以碣石、黄土贵为代表的山村民俗旅游区都与南石洋沟保护区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态势,为本项目的建设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3 其它建设条件 4.3.1 交通条件 门头沟区境内有丰沙、京环两条铁路纵穿南北,京拉、京昆两条国道横贯东西。京拉公路(109国道)、南雁公路、丰沙铁路从雁翅镇经过,雁翅镇是从北京市内通往珍珠湖、百花山、灵山、龙门涧等旅游景点的必经之处,镇内已经实现村村通公路工程。从雁翅镇政府经南雁公路约20公里可直达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交通十分便利。 4.3.2 水、电设施 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目前没有供水供电设施。 21 距保护区入口1公里处的马套村现有30kVA变电站一座,不能满足本项目的用电负荷。可以从高压线路引来10kV架空线路作为本项目的电力来源。 保护区内以自打水井方式供水。 22 第5章 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5.1 基础设施建设 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目前处于纯天然、未开发状态,除了一条简易狭窄的碎石路,基本没有任何旅游基础设施,给游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和隐患。 本项目进行道路、给排水、电力和其它配套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必将加快保护区的建设步伐,使之成为具有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郊区休闲旅游精品。 5.1.1 道路交通系统 目前,南石阳沟自然保护区主路连接的道路设施急需完善。道路问题直接影响游客的旅游舒适度,良好的道路条件能够提升景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只有解决道路和停车场问题,才能保证游客进得来,出得去。 5.1.1.1交通方式 为保护南石洋沟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减少保护区内的废气污染,保障游客活动安全,确保可持续发展,限制机动车辆进入保护区内。 将保护区内部主要交通方式划分为以下三种: ?电瓶车交通:主要用于保护区干路各景点观光,为保护区内主要的交通方式。根据游客人数,配备10辆电瓶车。 ?自行车交通:主要用于保护区内支路观光,为保护区内的特色辅助交通方式。根据游客人数,配双人自行车200辆,三人自行车 23 100辆。 ?步行:联系各景点,为保护区内主要的交通方式。 5.1.1.2 道路分级及长度 将拟建的道路分为三个等级: ? 马套村口到保护区入口道路:新建马套村口到保护区入口的水泥混凝土路1.1公里,6米宽; ? 项目区干路:新建水泥混凝土路5.2公里,3.5米宽,主要走电瓶车; ? 项目区支路:新建石板路10.3公里,2米宽。主要用于游客步行或骑自车观光。 5.1.1.3 技术方案 ? 马套村到自然保护区入口的道路及项目区干路的做法如下: 面层为200毫米C25水泥混凝土; 垫层为300毫米天然级配砂石; 路基碾压,压实系数>0.93(环刀取样)。 ? 项目区支路的石板路做法如下(88J1-1路18): 20毫米厚碎拼青片石,1:2水泥砂浆灌缝表面平整; 30毫米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粘结层; 50毫米厚C15混凝土; 150毫米厚三七灰土; 素土夯实。 24 5.1.1.4 道路绿化 由于修路对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及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道路绿化必须从生态的角度考虑恢复生态平衡,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以乔、灌木、草坪地等的结合种植被保证黄土不露天,同时还要考虑旅途中人们的观景要求,营造色彩丰富,赏心悦目的植物景观。 从马套村口到保护区入口道路(1.1公里)绿化绿化采用外高内低乔、灌、藤、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并在入口处设置一中心绿地,可用大手笔的剪型树和低矮花灌木作成一定的绿化图案,使人印象深刻。项目区干路(5.2公里)和支路(10.3公里)可适当种植一些低矮的树丛、树球及三五株小乔木以增强导向和美观性。 绿化面积按道路总面积的30,计,共13620平方米。 5.1.2 其它配套设施 5.1.2.1 牌楼和指示牌 在自然保护区入口处设置牌楼一座,主要用于自然保护区介绍和路标指引。牌楼高约5,6米,由纯木修建,上涂彩绘。 为方便游人游览各个景点,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置景点提示牌及中英文对照安全提示牌100块。 5.1.2.2 休息亭/商亭 为方便游客休息,在自然保护区内相对空旷处建设休息亭/商亭,它们不仅是自然景区的组成要素,而且还是提供旅游者休憩、躲雨、避暑、美食、品茗、娱乐的场所。休息亭沿保护区游览线路依山而建,休息亭高4米,一般可容纳10,20位游客。休息亭建设材料主要依靠现有木质材料,配以水泥石墩修建而成。这样既能和景区整体环境融为一体,又能方便游客。项目共建休息亭8个。 25 5.1.2.3 服务管理设施中心建设土地平整 考虑度假旅游的发展趋势,需要考虑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今后的住宿、餐饮、娱乐接待能力。为此,在保护区入口处预留出3000平方米的建设用地,用于建设住宿接待能力200人的服务管理设施中心,包括标准住宿间,会议室200平方米,餐厅300平方米、娱乐室300平方米和管理用房200平方米。本次工程主要是对入口处土地进行平整清理,为后续的建设工作打下基础。 5.1.2.4 停车场 项目区每天最大客容量为1500人,按平均80,的客流量、1辆车5个游客计算,则停车场需满足停250辆车的需要。在入口处建占地10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机动车250辆,环保电瓶车10辆。在干路和支路交叉的地方建600平方米的自行车停车场,可停双人自行车200辆,三人自行车100辆。停车场的具体位置见附图2。 5.1.3 给排水系统 5.1.3.1 给水系统 (1)用水量计算 项目区用水主要包括生活用水、龙潭瀑布景观用水、绿化用水及道路广场冲洗用水等。 ? 生活用水 项目区每日按1500游客计,预计按500个管理人员和200个游客住宿计。根据规范,管理人员用水定额取70 L/(人?日),散客用水定额取30L/(人?日), 住宿旅客用水定额取200L/(人?日),计算得生活用水量为114立方米/日。 26 ? 景观用水 结合项目区情况,拟在离入口约2.5公里的一个侧沟内建一个龙潭瀑布,瀑布的落水高度3米,全堰幅宽10米,估算用水量为70升/秒,每天按10个小时计,则每天的用水量为2520立方米。山石瀑布的水循环利用,每天补充水量按用水量的5%计,则每天补充水量为126立方米。 ? 绿化用水 项目区内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绿化面积共13620平方米,用水定额为2升/(平方米•天),计算得用水量为27.24立方米/日。 ? 道路、停车场的浇洒用水 道路和停车场的面积约为50000平方米,用水定额为3升/(平方米•天),计算得用水量为150立方米/日。 ? 未预见用水量 未预见用水量按20%计,则总用水量为500.7立方米/日。 (2)水源 项目区水源为地下水,根据用水量及用水点布局,拟在入口打机井1眼。机井的深度为300米,配套水泵的功率为45kW,出水量为40立方米/小时,每天抽水按16个小时计,可供水640立方米,可满足项目区用水的需要。 (3)给水管道布置 项目区给水用水点主要是入口配套设施、龙潭瀑布景点及绿化和道路、广场的冲洗,用水点分布较分散,高程变化也较大,采用枝状管网布置。 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根据公式 27 4qD,,经济流速取0.6~1.3m/s,计算各管段的管径,计算得需要,, De110的管道5000米,De90的管道7700米,De63的管道5200米。管道埋地敷设,敷设在冰冻线以下。 为满足绿化和冲洗道路、广场的需要,项目区配备一辆洒水车,并在道路上每隔1000米设置一个洒水车供水器,供浇洒绿地和冲洗道路的洒水车取水,共设置20个。 给水管选用UPVC给水管,胶粘连接。 (4)蓄水池 项目区高差较大,达300多米,水源井在入口处,考虑管道承受压力的限制,在龙潭瀑布附近及水泥路和石板路的交叉口附近各建1座有效容积为100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蓄水池,蓄水池为封闭式,长7.8米,宽3.9米,深3.5米。每个蓄水池内设两台潜水泵,两台泵串联。 5.1.3.2 排水系统 (1)排水量计算 由于景观用水和生态厕所冲洗用水循环利用,排水量按预测的管理人员和住宿生活用水量的80%估算,则排水量为60立方米/天。 (2)排水管道布置 考虑将来入口配套设施排水的需要,敷设污水管道,使污水流向入口的污水处理站。污水管管径为De200,坡度为依据地形坡度敷设,最小坡度不小于0.004。污水管的管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15米。在管道转弯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及直线管段上每隔40m设检查井,共设Ф1000检查井35个。 污水管拟采用UPVC排水管,承口橡胶圈连接,共敷设污水管 28 线1000米。 (3)污水处理设施 考虑远期一些未预见的污水量,拟在入口建日处理污水50立方米/天的埋地污水处理站一座,处理后的水回用于绿化或冲洗停车场。污水处理站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 污水处理拟采用无电力全生物污水处理(BAAS)工艺,工艺流程为: 厌氧 好氧 生物处理槽 后处理 生活污水 回用 该流程中厌氧处理工序起沉淀净化作用;好氧过程使污水充分接触氧气;生物处理槽利用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后处理过程则通过接触过滤进一步净化水质。 该工艺无电力消耗,运行费用低,不需专人值守。另外该工艺有很强生物降解能力,对水质、水量的变化适应性强。 5.1.4 电气工程 (1)负荷预测 本工程主要是给入口配套设施、入口机井深井泵、龙潭瀑布用泵供电,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负荷。 保护区入口处预留的服务管理设施中心设计用电负荷100kW,入口机井深井泵45kW,龙潭瀑布用泵15kW,蓄水池潜水泵30kW(每台7.5kW),本工程总用电负荷为190kW。 (2)供电系统 引进保护区的线路架空,出于景观及长远发展的需要,整个保护区内的电力线路均采用地下电缆铺设。 29 本工程电源由距保护区入口1000米处引来10kV架空线路给本工程供电,在入口设1台箱式变电站(160kVA);龙潭瀑布用泵距入口为2500米,距离较远,采用10kV埋地电缆至龙潭瀑布用泵,在龙潭瀑布用泵处设1台箱式变电站(50kVA),给山石瀑布用泵及附近的蓄水池潜水泵供电;在水泥路与石板路交叉口附近的蓄水池用泵处设1台箱式变电站(30kVA)。 电源引至保护区10kV架空供电线路采用JKYJ-10kV-50型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架空线,长度为1000米;由入口引至龙潭瀑布用泵的10kV埋地电缆采用YJVV-10kV型电缆,长度为2500米;由龙22 潭瀑布引至道路交叉口蓄水池的10kV埋地电缆采用YJVV22-10kV型电缆,长度为2500米;由入口变电站引至入口深井泵的低压电缆采用YJV-1kV型电缆,长度为350米;由龙潭瀑布附近的变电站引22 至附近蓄水池用泵处的低压电缆采用YJV22-1kV型电缆,长度为300米。 5.1.5 环卫工程 5.1.5.1果皮垃圾箱 在自然保护区入口、主要道路边等地设置果皮垃圾箱,平均约200米设置一个,共设置90个。 项目区是以自然风景为观赏对象,每一个细节应尽量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保护区的垃圾箱的基本作用是承载人们在旅游时产生的垃圾,但同时又需要不破坏周围的景色,即融入自然,不留痕迹。本项目中垃圾箱的造型是一个老朽空心的树桩,外表面细致的作出树皮斑的纹理,内部是空心,既满足了对垃圾箱的需求,又达到了造景的目的。其它地方的垃圾箱由几块当地的毛石就地围砌成的四方形的小池子,基本功能达到了,又不影响自然景观,真正是融入其中。 30 5.1.5.2垃圾处理 参照其它游览区垃圾生产量的估算指标,以人均垃圾产生量0.25kg计,项目区垃圾产量约为500kg,天。 根据《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十一五”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十一五”期间投资2000多万进行雁翅镇乡村垃圾收集、转运、填埋工程的建设。项目区内配置一辆垃圾收集车和一个容积为6立方米的密闭式垃圾箱。垃圾收集车每天把各个果皮箱的垃圾收集到地下密闭式垃圾箱贮存。地下垃圾箱中的垃圾定期转运到项目区最近的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 5.1.5.3 生态厕所 旅游环保厕所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不仅是一个地区卫生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当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没有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景区的未来和发展就无从谈起。目前,保护区为一个未开发的处女地,急需配套环保厕所。 (1)建设规模 根据项目区情况,公厕主要布置在停车场、接待服务中心和主要游线上,每1000米左右服务半径设置一个,共5座,每座100平方米。 (2)建设方案 项目区水资源比较贫乏,建生态厕所作为公厕,不仅可以满足游客的如厕需求,而且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厕所有免水冲洗厕所、循环水冲洗厕所等类型。免水冲洗厕所有粪便打包型和生物处理制肥型两种,粪便打包型需要把包装后的粪便送往粪便集中处理场处理,而生物处理制肥型也需要把粪便发酵后的有机肥销售出去。由于项目区属于山区,运输成本较高,再加上 31 水冲式厕所较易为人们接受,所以选用循环水冲洗生态厕所。循环水冲洗厕所的水源取自于粪尿经过处理后获得的洁净水。粪尿采用好氧生物法进行处理,处理的工艺流程如下: 沉淀池 曝气池 沉淀池 过滤池 脱色灭菌塔 粪尿 回用 贮水池 5.2 生态保护建设 5.2.1 营造生态林 在南石洋沟保护区两侧山地上实施植树造林工程,营造生态林。 5.2.1.1 造林原则 (1)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 (2)“适地适树”原则。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的树种,根据树种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选择相应的立地类型。 (3)坚持高标准整地,科学栽植,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5.2.1.2 造林树种和密度 以美化和改善保护区旅游环境为出发点,开展生态林绿化工程。在入口至龙潭3.5公里,沿道路两侧的山地上种植松树,并在其下营造由三叶草、金银花等组成的复合型植被。松树树体高大,顶端优势强、寿命长、抗病虫、抗旱力强、适应性强,美化观赏融为一体,是理想的造林树种。栽植穴规格为1米×1米×1米,株行距为3米×4米,每亩栽植90株,共造林90000株(占地约1000亩),另外,在此区域内栽植具有观赏性的乔木、灌木、花草、绿篱等植物,建成以防风固土、美化环境为主要功能的乔灌花草立体复层绿化带。 32 5.2.1.3 造林 为了尽早发挥生态绿化林的作用,栽植需做到大苗、大穴、高标准栽植。苗木规格以四年以上的大苗,苗高2.0米、胸径2.4厘米、根系长30,40厘米为宜,主干顶芽完整。栽时根系舒展,防止窝根,分层压实,防止风倒。栽后顺种植沟浇大水一次,并覆盖地膜增湿保湿。栽植时间秋季、春季均可。 5.2.1.4 幼林抚育 松树最大的特点是病虫害少。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应尽量保留下部枝条,以形成良好的疏透结构。加强追肥浇水及排水、松土除草等常规管理措施,促进树体发育。 5.2.2 森林防火瞭望塔 为增加森林防火监控力度,及早发现火情,必须要空中监测与地面巡逻相结合。实践证明,作为空中监测的瞭望塔在及早发现火情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项目在保护区内北部原始森林高处建设防火瞭望塔1座。 5.2.2.1 建设原则 1)防火监测瞭望工程建设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以提高( 工程效益,扩大瞭望视野,增强瞭望效果。 (2)防火监测瞭望工程必须坚持科学性与实用性结合,近期与远期结合,重点与一般结合,人工与视频相结合。工程设施应结构简单,坚固实用。 5.2.2.2 建设方案 (1)建筑工程 33 ? 瞭望塔 防火瞭望塔为钢结构,由塔基、塔座、塔架、瞭望室、配重系统、安全系统、避雷系统等部分组成。防火瞭望塔高度,根据当地地势和林木生长高度及控制范围等条件确定。项目区为深山区,塔上瞭望室必须高出周围最高树冠,高出部分不得小于2米。 塔基周围应保证有足够的覆盖土层,并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如遇土质不良应提出特殊处理方案;钢架塔身采用定型分节、角钢接口联接的装配方式。 瞭望室内净空为2.5米,室内面积15平方米为宜。瞭望室的承载力每平方米为200公斤;瞭望室外设有瞭望平台,平台宽度1.5米,平台外缘应设有牢固的防护栏杆;瞭望塔采用阶梯式的,分5层,每层高为4米。阶梯宽度为0.5米,梯节间设有休息台,阶梯应设有拉手栏杆;瞭望塔设有安全拉线。安全拉线必需沿塔体对角设置,拉线 0仰角为45防火瞭望塔必须设有避雷装置。避雷设备应技术可靠,安全适用。 ? 配套工程 防火瞭望塔配有工作人员休息室40平方米、仓库20平方米。休息室和仓库与瞭望塔分建,一个塔配套实施的建筑面积60平方米。 5.3 人文遗址修复工程 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内除了有众多天然景观外,还有许多古代人文遗址。这里曾经是辽金时代的古战场,目前尚有保存较好的古长城和栈道。具有美丽传说的明代皇宫宫女梳妆楼和曾经香火繁盛的寺庙虽然已经损毁,但其独特的造型和风格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中仍将受到人们的瞩目。为此,本项目建设中需要对这些古代建筑进行修复或重建工作。 34 5.3.1 古长城修复 修复古长城集栈道共计4000米。主要修复工程内容包括:对损毁严重的部分城墙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对其余长城城墙本体进行修复。通过修复工作,这些记载了历史足迹、凝聚了人类智慧并见证了社会发展脉络的古长城必将焕发崭新的光彩,为前来游览的客人带来深重的感受。 5.3.2 明代梳妆楼重建工程 明代梳妆楼造型奇特、工艺精湛,体现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由于年久失修,梳妆楼已经严重毁损。本次重建工程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重建梳妆楼主体工程约300平方米,并按明朝建筑风格进行油饰彩绘,重现昔日浓厚的历史风韵。 本项目建设内容汇总见表5-1。 表5-1 项目建设内容汇总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态旅游基础设施 1.1 道路 1.1.1 6米宽水泥路 平方米 6600 1.1公里长 1.1.2 3.5米宽水泥路 平方米 18200 5.2公里长 1.1.3 2米宽石板路 平方米 20600 10.3公里长 1.1.4 道路绿化 平方米 13620 1.2 交通工具 1.2.1 旅游电瓶车 辆 10 1.2.2 双人自行车 辆 200 1.2.3 三人自行车 辆 100 1.3 其他旅游配套设施 1.3.1 牌楼 座 1 1.3.2 指示牌 块 100 1.3.3 休息亭/商亭 座 8 1.3.4 服务管理设施中心土地平整 平方米 3000 1.3.5 入口停车场 平方米 10000 35 续表5-1 项目建设内容汇总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3.6 自行车停车场 平方米 600 1.4 给排水工程 1.4.1 300米深机井 眼 1 1.4.2 De63 UPVC给水管道 米 5200 1.4.3 De90 UPVC给水管道 米 7700 1.4.4 De110 UPVC给水管道 米 5000 1.4.5 洒水车 辆 1 1.4.6 洒水车供水器 个 20 1.4.7 阀门井 个 3 1.4.8 De200 UPVC排水管 米 1000 1.4.9 检查井 35 1.4.10 污水处理站 座 1 1.4.11 100立方米蓄水池 座 2 1.4.12 潜水泵 台 4 1.5 电气工程 1.5.1 160kVA箱式变电站 个 1 1.5.2 50kVA箱式变电站 个 1 1.5.3 30kVA箱式变电站 个 1 1.5.4 10kV架空线 米 1000 1.5.5 10kV埋地电缆 米 5000 1.5.6 1kV型埋地电缆 米 650 1.6 环卫工程 1.6.1 果皮箱 个 90 1.6.2 垃圾收集车 辆 1 1.6.3 地下密闭式垃圾箱 个 1 1.6.4 生态厕所 个 5 2 生态保护建设 2.1 营造生态林 亩 1000 2.2 防火瞭望塔 2.2.1 瞭望塔 个 1 2.2.2 配套设施 平方米 60 3 人文遗址修复工程 3.1 古长城及栈道修复 米 4000 3.2 梳妆楼重建 平方米 300 36 第6章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6.1 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 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北京市、门头沟区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划目标为依据,针对南石洋沟自然生态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旅游资源条件实行分类保护,实现门头沟区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的有序发展。 6.2 生态资源和旅游环境资源的综合保护 6.2.1 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与管理 综合考虑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及历史文化资源,同时考虑景区周围的诸多影响因素,如季节、人文因素、管理因素。游客类型等特点,对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进行分景区规划和环评,按生态旅游要求进行开发建设,严格管理,以减少旅游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以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设过程中,要维护原有地貌特征和地景环境,保护地质珍迹、岩石与基岩、土层与地被、水体与水系,严禁炸山采石取土、乱挖滥填盲目整平、剥离及覆盖表土,以防止水土流失、土壤退化、污染环境。 6.2.2 旅游方式的生态化 将生态旅游作为本自然保护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按每个旅游环境项目的游客容量对游人规模进行严格控制,对当地居民和游人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并按生态旅游要求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宣导和建设。 37 6.2.3 建立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 实时监控各景区分区点的生态环境状况,建立生态环境处理的应急系统和管理条例,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6.2.4 文物史迹资源保护 对于旅游区内的重要文化古迹,如梳妆楼、修复的古长城栈道等,划出一定的范围与空间作为保护区,安置少量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得增设与其无关的人为设施。 6.2.5 自然生态保护 对于有科学研究价值和生态保护价值的旅游资源,如原始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具体划出相应的范围作为自然保护区,不得人为破坏其生态环境,需要项目建设单位特别把握好开发力度。 6.2.6 一般游览活动区保护 项目范围内,除需要专门保护的资源类别外,其余开展旅游活动的一般区域也应把保护放在较重要的地位。开发建设与保护资源并重,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6.3 项目实施期间的环保措施 6.3.1 控制噪声 项目的建设需要动用一些施工机械,因此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噪声污染。具体措施是:一方面,从声源上来控制噪声,淘汰高噪声施工机械,推广选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另一方面,在施工中要根据噪声传播的方向,合理布局它们的位置,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6.3.2 控制废水 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注意收集,集中处理,禁止以渗坑、渗井或漫流方式排放。 38 6.3.3 土壤环保措施 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要坚决禁止乱掘、滥挖,破坏土壤结构的行为,以保护环境保护。 6.3.4 控制废弃物的环保措施 每天应注意收集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集中密闭外运,严禁就地抛洒,无组织排放,给旅游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6.4 项目建成后的环保措施 6.4.1 主要污染源 (1)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 来自保护区内的厕所、垃圾桶等。 (2)自然保护区内规划的度假娱乐接待设施的生活污废水、固体废弃物等。 6.4.2 治理措施 新建的循环水型生态厕所自带粪污处理设施,可以处理自身的粪便污水。 保护区服务管理设施中心的生活污水排放采取收集,处理,排放的模式,污水由排水管道统一收集后,排至污水处理站,经处理检测达标后可排放。 自然保护区内的垃圾等固体废弃物经过分类收集后均进行垃圾处理,处理方法可根据项目区的具体条件,因地而宜地进行填埋、堆肥及焚烧不同方法的处理。 6.5 职业安全与工业卫生措施 在进行旅游项目施工时,动力、配电照明的保护装置均集中在配 39 电箱上,配电回路加装漏电保护开关,以防发生意外触电事故。 项目施工时,技术工作人员和施工人员都必须要按国家有关安全标准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其他防护用具等。 40 第7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7.1 投资估算依据 投资估算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现行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参数》(第三版),并参照农业“固定资产估算编制办法”进行编制。 7.2 投资参数确定 7.2.1 材料、人工单价 主要材料概算价格,一般包括材料市场价、包装费、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等。 7.2.2 费用组成 由工程建设投资、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等部分组成。 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工程费用和其他费用的5%计取,涨价预备费计算中不予考虑。 7.3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为2747.5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420.6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96.08万元;预备费为130.84万元。项目总投资估算详见附表1。 7.4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2747.59万元,资金来源计划为:政府扶持资金2198万元,建设单位自筹资金549.59万元。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详见附表2。 41 第8章 效益分析 南西石洋沟生态旅游建设开发项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建设和人文遗址修复等工程的实施,使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将对调整产业结构、开拓旅游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并改善雁翅镇附近的生态环境、提高雁翅镇的知名度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8.1 社会效益 旅游业的发展对雁翅镇的产业结构、投资环境、知名度以及居民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 8.1.1 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客流、人才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长,使当地购买力扩大,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强区富民,带动旅游区周边地区致富。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雁翅镇经济发展中的新增长点。 8.1.2 增加就业机会 旅游业可以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环境的稳定。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者的专门技术较易掌握,有利于解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项目建成后,自然保护区可直接为当地提供100个管理、维护、服务的就业机会;在保护区住宿、餐饮、休闲功能全部建成后,还可新增就业岗位400个。就业率的提高有助于社会的治安和稳定。近年来,旅游业本身在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在拉动商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 42 得了一定成效,而且拓宽了就业渠道。 8.1.3 提高雁翅镇生态观光旅游的知名度 随着雁翅镇旅游开发、宣传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将进入到雁翅镇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这将增强当地与其他省市、区县的联系与协作,对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具有积极意义。 8.1.4 改善投资环境 通过本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内容将加快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这对改善当地投资环境,增强旅游业竞争力等方面效益明显,既发展了经济又为旅游业创造了良好环境。 8.1.5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旅游风景区的居民通过与游客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受到的影响表现有价值观、个人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宗教、语言、健康等方面的变化。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将带动和促进雁翅旅游业的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使雁翅镇人民为自己生活在这片乐土而自豪,这有助于提高人口的素质,增加雁翅镇人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并且能够更好地吸引外地人才。 8.2 生态效益 旅游业被誉为“无烟工业”,是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产业。把旅游资源开发真正溶入生态环境的建设之中,构筑绿色、生态旅游体系,能够将传统的被动式保护变为积极的保护,从而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并举,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雁翅镇观光旅游业最重要的发展基础是生态旅游资源,因此该区发展规划对生态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意义 43 上说,通过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内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同时配合宣传绿色旅游和生态涵养区环保的意义,将提高和加深人们对自然环境价值的认识,使当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意识到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从而更自觉地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加以呵护。 另外,通过旅游业的发展积累资金,为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提供了动力和经济上的支持,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 8.3 经济效益 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按年接待30万人次、门票价格40元计算,本项目建成后年总收入可达1200万元。项目的实施将直接带动100人从事管理、维护等旅游服务业的工作;自然保护区完善建成后,可至少带动500人就业。通过良好的运行机制与市场保障,这部分农户的年纯收入预计可达7200元/人,将带动部分农民走上致富的道路。因此,本项目对提高当地财政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旅游基础建设工程。这些项目的建设,对开发南石洋沟这一集天然峡谷景观和历史人文风貌于一体的特色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雁翅镇的宝贵资源,南石洋沟生态旅游的发展建设将对改善雁翅镇生态观光旅游环境、提高雁翅镇观光旅游的知名度和服务质量等都具有积极作用。项目建成后将会使未来几年进入镇内的观光游客倍增,将为雁翅镇观光旅游工程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8.4 风险评估 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有: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资金风险等。对上述风险因素必须有充分的估计,并要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本项目的市场风险主要与未来本区旅游的客源数量有关,从旅游市场的分析与预测可知,项目市场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但在市场经济 44 条件下,市场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风险永远存在。从发展的角度看,未来旅游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因此,从长远看,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议聘请国内外相关知名专家对本项目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进行营销的整体策划和包装,不断加大旅游景区的宣传推广力度,注重本项目区的生态旅游环境建设和保护,同时,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调整旅游服务的项目和结构,才能使本项目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服务质量决定了旅游项目的竞争能力,决定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管理和经营水平。本项目在建成运营砌,应制定《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旅游管理条例》,各类管理人员都要增强精品服务意识,在管理服务上处处体现“方便”,“体现爱心”,营造良好形象。管理中还要时时刻刻注意环境的美化、净化,保护区内的公厕、垃圾箱及景区卫生要及时清扫,做到地方化特色、乡村化气息、城市化管理,让游客感到干净舒适,心情愉快。另外还要加强管理,杜绝安全隐患,在危险地段或游人不可到达的地段要设置警示牌,配备安全观察员。旅游服务行业只有从根本上促进人员素质、管理素质的提高,才能引起消费者的信赖、关注与偏爱。 另外,项目建设资金的供给也是一个潜在的风险因素,本项目建设资金的80%是申请北京市财政资金,这部分资金是否能按时足额到位,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关系到项目能否实施,因此,镇政府要对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高度重视,建议成立专门小组,指派专人负责做好项目建设资金申请和审批的各项准备工作。 45 第9章 项目实施进度和组织管理 9.1 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实施进度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即项目前期阶段和项目建设阶段。项目前期工作包括立项、可行性研究和评估。项目建设阶段包括项目设计和施工建设阶段。 本项目拟在1年内完成。项目实施进度表详见9-1。 表9-1 项目实施进度表 第一年 日期 内容 1季度 2季度 3季度 4季度 项目可研报告 可研评估审批 设计 施工、设备安装 竣工验收 9.2 建设期间项目组织管理 本项目是由北京市政府直接投资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考虑到项目建设内容比较多、覆盖面广、技术性强、牵动面广的实际情况,项目的组织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因此,必须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运作,按照北京市发改委的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项目拟由雁翅镇镇长牵头,雁翅镇政府会同马套村成立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明确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隶属雁翅镇政府。 46 项目领导小组是本项目的具体执行机构,全面负责项目并对有关重大事宜做出决策。在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实施过程中,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并会同门头沟区发改委进行项目资金的管理工作。 9.3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机制 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后,暂时由北京市门头沟区雁翅镇人民政府旅游办代为管理并试运行。雁翅镇政府在代管时期,还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入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旅游服务公司来具体负责对自然保护区的运营管理和日常维护工作,并签订合同和责任书,明确经营者对基础设施、林地建设管理的管护权、职责以及利益分配机制。 47 第10章 招标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以及北京市发改委的有关规定,本项目所有建设内容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招投标和评标,并严格按照招投标文件的规定招标、投标、评标,做到公平公正,切实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按期完工。 10.1 招投标组织 由于项目涉及面广,投资规模大,建议项目由领导小组负责聘请知名专家,并组建招投标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招投标委员会下设评标委员会和临时办事机构。在评标委员会的专家成员中,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技术专家主要负责对投标中工程方案的评审;经济专家主要对投标的商务部分进行评审,评标委员会人数一般应为5人以上的单数。 10.2 招投标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办法》 2.《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 3.《北京市工程建设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 10.3 招投标范围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和项目组成情况,拟进行招标的内容及投资额见表10-1。 48 表10-1 建设项目建设招标基本情况表 项目 招标范围 招标组织形式 招标方式 招标 估算金 额 (万元) 全部 部分 自行 委托 公开 邀请 招标 招标 招标 招标 招标 招标 设计 ? ? ? 72.62 工程监理 ? ? ? 48.41 建设工程 ? ? ? 2420.68 10.4 招标方式 本项目是旅游开发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北京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2001年)的要求,本项目的勘测设计、工程施工及工程监理均应遵守北京市发改委和建委的规定,全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勘测设计招标时间在项目已履行审批手续、取得批准后进行,工程施工和监理招标在全部设计文件完成并经有关部门办理批准手续后进行。 10.5 招标、评标程序 本项目招标将严格按照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程序执行,包括组建招标办事机构,编制招标文件、委托招标代理单位、成立评标委员会、组织开标和评标、发放中标通知书、进行合同谈判和签订合同等,每一步骤均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申报和批准。 49 第11章 结论 通过本报告的全面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随着北京市煤矿关闭倒计时的来临,以煤炭、矿砂运输服务业为主要收入的雁翅镇产业结构体系将受到很大冲击,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日益凸显。 雁翅镇位于北京西山的核心部分——门头沟区西部山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综合发展条件非常优越。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旅游业在雁翅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雁翅镇旅游业发展相对较慢,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对当地农民的带动作用表现不明显。本项目根据北京市及门头沟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对南石洋沟自然保护区进行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建设等,充分发掘南石洋沟天然的旅游资源优势,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雁翅镇生态旅游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项目是依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旅游业资源状况和资金筹措的可能性,科学合理确定了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建设目标,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和实施进度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论证。项目总投资为2747.5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20.68万元。 通过评估分析,本项目实施的风险较小,可行性程度较高,并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尽快开展项目的申报工作和抓紧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 50
/
本文档为【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