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经济学经典案例

2017-12-21 50页 doc 131KB 5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经济学经典案例经济学经典案例 案例来源:根据《经济学消息报》:《经济学帝国主义》(张五常撰写)2005年3月18日第8版 的内容编写。 案例内容: “经济学帝国主义”,英文为Economic Imperialism,出自于贝克尔1976年的论著。它是指 什么意思呢? 萨缪尔森谈到,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说,在所有社会科学中,只有经济学是公理 性的。“公理”是指无须证明或不可辨论的出发点,也即是作分析的基础假设,是对是错皆 要首先接受的。行外人不容易明白。这里要说的,是所有自然科学都是公理性科学,但在社 会科学中(包括社会学、人...
经济学经典案例
经济学经典案例 案例来源:根据《经济学消息报》:《经济学帝国主义》(张五常撰写)2005年3月18日第8版 的内容编写。 案例内容: “经济学帝国主义”,英文为Economic Imperialism,出自于贝克尔1976年的论著。它是指 什么意思呢? 萨缪尔森谈到,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这是说,在所有社会科学中,只有经济学是公理 性的。“公理”是指无须证明或不可辨论的出发点,也即是作分析的基础假设,是对是错皆 要首先接受的。行外人不容易明白。这里要说的,是所有自然科学都是公理性科学,但在社 会科学中(包括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只有经济学是公理性的。因此,在 科学方法上,经济学与自然科学(生物、物理、化学等)是完全一样的。 经济学的公理(三至五个,组合不同)是行内一般接受的。其中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在约束条 件下争取利益最大化,我俗称为“自私的假设”。因为是公理,本身无须证明,而更重要的 是大家同意不容许有例外。我们不能说一个人有时争取最大化,有时不争取,或有些人争取, 有些不争取。如果容许例外,逻辑无从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或可以被事实推翻)的假说。 这样,作为一门科学,经济学就不可能有解释能力了。 接受了公理,加上理论逻辑,推出可以被事实或行为或现象推翻的假说,然后验证其含意, 是经济学解释人类行为的法门。这与自然科学没有两样,只是经济学解释人的行为,而自然 科学则解释物体的行为,现象不同,方法一样。 问题是,人的行为有多种,可以分门别类,经济学可以解释的究竟是哪种类呢?新古典经济 学的大师一般认为,经济学解释的是起于资源缺乏而导致的资源使用与财富分配等行为或现 象。这样处理,经济学集中于市场分析。当然,很多起于资源缺乏的现象没有通过市场—— 无价不成市。 经济学帝国主义起于市场之外的另一面:好些表面看来与资源使用和财富分配扯不上关系的 行为,可以同样地用经济理论作解释。这观点起自经济学鼻祖斯密,而现代的首要推广人是 贝克尔。后者在20世纪50年代的博士论文《种族歧视的经济分析》,分析的是传统市场的题 外话。其后贝克尔进军家庭、生育、犯罪、离婚等现象,皆遵守着经济学的公理与逻辑。这 些行为在贝克尔以前主要是由社会学处理的。 遵守着经济学的公理与理论,把解释的范围推广至人类的所有行为去,是把萨缪尔森的社会 科学皇后提升为社会科学皇帝。这就是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了。 成功了吗?有的,但说不上有大成,因为分析着实不易。大概来说,不成市的行为起于两种 原因。其一是因为交易费用过高而没有市价。原则上可以有价,但没有。政治上的权力,组 织的需求,文革时搞关系等都是例子。可以有价但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而不成价所引起的行 为,处理虽然不易,但知道可以有价,知道利益最大化要选的是什么,我们还可以用金钱或 财富来排列选择,分析不会太困难。 其二就较为困难了。这是原则上没有市价的“物品”。例如个人的声誉(捐钱可以买一点, 行骗可以骗一点但一般买不到,骗不来),纯真的友情(李白要以桃花潭水深千尺来度量), 儿女的爱(有些轻于鸿毛,有些重于已命)等,有关行为的经济分析很头痛。我们还可以加 上自杀、恐怖活动等行为,头痛要再加心痛了。经济学公理说,损人不可以毫不利已,但我 们有时不知损人的已利何在。 原则上不可能有市价的物品被称为非金钱物品,贝克尔与阿尔钦认为要以效用(Utility) 来度量。效用是经济学者的思想概念,真实世界没有效用这回事。说争取效用最大化,是说 1 一个公理,效用本身看不到,从何以事实验证呢?一个人跳楼自杀,说是争取效用最大化, 不可能错,但说了等于没有说,半点解释力也没有。 效用是抽象之物,真实世界不存在,理论往往要从抽象起笔。不过,我们可以以两个或更多 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变量入手,来验证假说的含义。这些非金钱物品虽然不可以在市场上成 交,但原则上可与金钱物品替换。例如我与儿女之间的爱不可以买卖,但放弃自己的某些金 钱物品(例如工作时间),我可以多点与儿女相聚。这替换在边际上可以鉴定,可以观察, 于是原则上可以用金钱度量来推出以事实验证的含意。 案例分析: 经济学有两个最基本的假设:一是经济个体是理性的;二是经济资源是相对稀缺的。理性是 指人们在约束条件下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例如消费者在其收入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 化,生产者在其成本约束下追求利润最大化。 经济个体在追求其最大化目标时,其理性行为是受限制的。所以经济学特别强调约束条件下 的最大化。任何资源都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被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被用于其他 用途。正如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因此我们在使用有限资源时,就必须考虑它的第二种最好用 途的价值,即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一定数量的某种经济资源投入某项生产而放弃该资源 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 假设、模型与检验是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三部曲”。在上述公理性假设下,经济学借用数学 上的逻辑推导,然后得出一般性结论。由于这些公理性假设比较抽象,无法验证,经济学通 常采用间接检验,即检验理论所提示的规律或论断是否与实际经验相符。 案例来源:根据经济学阶梯教室:《价格到底谁说了算》,2003年8月11日编写。 案例内容: 2003年7月15日,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听证会在北京举行。虽然此次听证会受非 典影响延期两个多月,但社会对它的关注丝毫没减。 值得回味的是,中国的改革就是从价格改革入手的。问题是,为什么改革这些多年,我们还 停留在要由政府出面,为民航这样的垄断行业扩价格听证会的阶段,而不能由市场来决定价 格呢? 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政府为了把垄断行业推向竞争的市场,是做了不少工作的。1999年底, 中国电信一分为四;民航也早就各路诸侯分治,航空公司林立。于是乎,真的竞争来了,为 打折打得头破血流。消费者得到了实惠,一片叫好;经济学家也喜出望外:总算与市场接轨 了,该来个优胜劣汰了。可这时,“婆婆”忍不住出面了——都是国有资产嘛,手心手背都 是肉,干吗非拼个你死我活呢!在政府的倡导下,民航各路诸侯今日歃血,明日盟誓,又是 “生死合约”,又是价格联盟,但结果总是拧不过市场法则的“大腿”,该打折还是打折, 该降价还是降价,只不过“明火执仗”变成了“暗度陈仓”。结果,竞争总是深入不下去, 该死的死不掉,该长的长不大,市场真的“失灵”了。价格成了苦孩子,打折变成了瞎折腾; 政府总“舍不得”放手让市场来裁决价格,苦孩子也永远不能长大成人。 经济学家常说,市场具有比任何权力更绝对的权威。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认为,国营企业应该民营化。过去十几年来,经营不善的国企转为民营已经成为世界潮流。 美国将邮政民营化了;英国在撒切尔零售价当政期间,就将原来由政府经营的航天、汽车、 电子通讯甚至铁路移转为民营,成效显著。我们的民航、铁路、电力等为什么就不能姓 “民”?为会么不能像食品、家电、服装等行业,取消政府管制,取消那么多的“局”、“部” 呢? 2 案例分析: 我们经济生活中有两种主要的经济组织形式:市场机制和命令经济。所谓市场机制是指这样 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即单个消费者和企业通过市场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经济组织的三个中 心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所谓命令经济是指这样一各制度,其资源的分配 由政府来决定,命令个人和企业按照国家经济行事。 亚当?斯密把市场机制比喻为“看不见的手”。所谓“看不见的手”,是指当每个人追求他 自私自利的目标时,他好像被子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最好的公共福利。家庭和企业 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导着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政府和其他机构根本不需要干预社会资源的配置,“看不见的手”就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政府有什么作用呢?根据微观经济学,政府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提高效率;二是促进公平。在提高效率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有必要利 用法律手段维持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二是解决外部性问 题,如污染,政府可通过环境保护来增加经济福利;三是提供公共物品,如国防及法治、支 持纯科学和公众健康等。 在促进公平方面,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再分配政策来缩小收入差距,来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 要。再分配政策包括:一是累进税制,即收入越高,税率也越高;二是转移支付制度,如失 业保险制度、对低收入阶层给予消费补贴,如提供食品券、经济适用房等等。 案例来源:根据经济学消息报:《果贩与苹果的价格》(郭梓林撰写),2002年10月18日编写。 案例内容: 4500年前,白水人仓颉任轩辕黄帝史官,创造了中国最早的象形文字。令白水名声在外的还 有苹果,白水是享有盛名的“中国苹果之乡”。 根据林业专家介绍,北纬38度最适合苹果生长。白水正好就在这个纬度上,因此在白水全县 的72万亩土地中,有41万亩种了苹果。可叹的是,白水至今仍是国家级贫困县。 2001年9月,烟台安德利浓缩苹果汁有限公司在白水投资8000万元,兴建了一家每小时加工50吨鲜果的现代化浓缩果汁厂,2002年9月12日正式投产,每天收购加工1000吨鲜果,每斤收购价0.15元,现金支付。 9月12日清晨,我们从县城乘车前往4公里之外的厂区,一路上不仅看到道路两旁挂满果实的 苹果园,更注意到自2公里外一直排到厂区门口关苹果的车队,景象之状观,不禁区让人心 潮澎湃。于是,我问坐在旁边的副厂长:“他们要排多长时间的队才能卖出苹果?”“1天,2天,也有3天的”。“有多少车在这里排队?”“300—400辆吧。” 这么多车和人都要排3天的队,这要多少成本啊?我心里作了一个大致的测算:一辆车每天的台班费少说100元,加上吃喝,大致120元。以300辆计算,一天的排队成本就是36000元,这对果农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啊! “果农能受得了吗?”我提出这问题时,猜想副厂长肯定说:“那也比卖不出去强多了。” 可是,副厂长的回答让我大跌眼镜:“这个成本其实是由厂里来付的。”“什么,你们会给 排队的果农付钱?”“不。”“你不付钱,当然就是果农自己承担了,怎么是厂里来付笔钱 呢?”副厂长看出我的心思,向我说明这其中的奥秘。 果汁加工讲究生产的连续性,尤其是原料不能断档。又由于苹果不像煤或矿石等原料,不能 提前大量囤积。因此,要形成一定规模的排队,来保证正常的生产。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生产 条件呢? 答案是价格。厂家通过相对偏高的收购价格,吸引周边的果源向自己集中,从而形成源源不 3 断的供给链,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排队的成本其实已经包含在收购 价里面了。也就是说,没有相对偏高的价格激励,就不会有这么多人忍受排队之苦把苹果送 到厂里来。又由于装车后的苹果3天后质量会受到影响,所以厂家要时刻关注排队的情况, 并及时地调节收购价,以此来调整队伍的长度。队伍太长就降价,太短就提价,从而保证生 产所需的均衡量,并实现成本最小化。 那么,分散在方圆几十公里内的千家万户果农,又是如何接收到这个价格信息呢?副厂长告 诉我,在厂家和果农之间,还有一个环节即“果贩”。他们不仅是信息传递的枢纽,而且还 是苹果运输的主要组织者。在白水的果农与厂家之间存在一支人数不少的果贩队伍,而且形 成了若干体系。每个体系都有一个中心,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传递信息,指挥着各个分点上 的果贩,下达在什么时间、以什么价格、收购多少苹果的指令,然后组织运输力量源源不断 地向厂家供货。具体的情况是,果贩掌握了厂家“收购价”,根据距离的远近,写出对果农 的果园现场收购价,价差一般在4分钱每斤左右。果贩利润等于差价减去运输成本、平均排 队成本、损耗等正常开支。据介绍,这一部分开支大约是2分钱每斤。这是一种不需要刻意安排的自发秩序。其实,有市场就会自发地出现分工,给交易各方都能带来好处。更重要的 是,这些好处最终受惠的也包括消费者。 按照当地不成文的行规,三方之间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均衡价格,即果贩的收入在扣除各种 费用(主要是运输成本)之后,最后利润必须守住2分钱每斤,这是果贩的利润底线。如果低于2分钱每斤,果贩就停止收购。当然,果贩的利润也可能太大。如果太大,果农就会自 己租拖拉机送货,或其他竞争者进入,使价格回落,厂家也会相应调低收购价。在果农、果 贩和厂家三方的交易中,2分钱每斤成为一个重要的均衡点,这个均衡点既影响着果农与果 贩之间的均衡价格,也影响着果贩与厂家之间的均衡价格。 案例分析: 需求量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叫均衡价格,而相对应的数量称为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下,买 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正好与卖者愿意且能够出售的数量相等。换句话说,在均衡状态下, 没有一个买者或卖者有动力改变价格和数量。(图形略)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许多买者和卖者的活动自发地把实际价格推向均衡价格,即供给等于 需求的价格。这被称为供求定律:任何一个物品价格的高速都会使物品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 衡。 案例来源:根据深圳新闻网:《农垦局长解读粮食涨价:农户收入至少增加了20%》,2003年 11月21日编写。 案例内容: 2003年10月,中国农产品价格突然强劲大范围上涨,这还是1997年以来的第一次。由于中国过去几次恶性通货膨胀都是首先由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因此,粮食价格的细微变化引起 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看待这次突如其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呢? 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吕维峰介绍,黑龙江作为中国主要粮食产区,地位举足轻重,而黑 龙江农恳总局是国家粮食战略后备基地,耕地面积200万公顷(约3000万亩),占黑龙江省总 农业面积的1/4,粮食产量占1/3。总局的种植结构和产量对整个黑龙江,乃至全国的粮食 供应和价格都起到一定作用。 早在今年春天,由于干旱使播种遭遇困难,黑龙江就开始传言粮食价格会涨,经过夏季洪涝, 到9月末黑龙江提前迎来早霜,这个传言就应验了,多种因素造成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预计 比上年减少100亿斤。 4 此外,国家自实行农业结构调整以来,退耕还林等措施使农业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中国的粮 食产地面积曾高达15亿亩,目前已下降到14亿亩。此外,近5年,粮食价格低迷造成农民种 植谷物的积极性减退,改种回报比较高的经济作物或弃农从事其他行业,粮食产量近3年也在逐年递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粮食产量8613亿斤,比上年下降529亿斤,是1990年以来粮食产量最低的一年。 粮食减产使得粮价自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出现了一轮快速上涨。于是,今年秋天粮食收购 价格比往年高出很多,尤其像大豆、葵花这样的经济作物,涨幅都在30%以上;水稻每斤由0.6元涨到0.8元,玉米由0.38元涨到0.45元,大豆每斤由0.9元涨到1.4元,芝麻从3.00元涨到8.00元,葵花从0.8元涨到了1.3元。 虽然农垦总局小幅减产,但今年总局的农户收入至少增加了20%。农垦总局的农民们纷纷表 示,如果每年价格都这么好,他们就继续种粮。 案例分析: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的价格每变动1%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通常,商 品的需求量和它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因此,需求价格弹性总是负值。一般地,我们总 是关心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以便进行比较。我们把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的商品称作富有弹性,把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小于1的商品称作缺乏弹性。 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时,边际收入小于0,这时销售量增加,总收入下降;销售量 减少,总收入增加。总收入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等于1时,边际收入等于0,这时销售量增加,总收入不变。总收入与价格变动无关。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 值大于1时,边际收入大于0,这时销售量增加,总收入上升;销售量减少,总收入下降。总 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 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当粮食减产、销售量降低时,粮食的价格会上升,农 民的总收入反而会增加。反之,粮食丰收,粮价会下降,农民收入也下降,即 “谷贱伤农” 案例来源:肖力:“经济探案与消费偏好”,载于《经济学消息报》,2001年6月22日第四版。在编辑过程中作了适当删改。 案例内容: 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经说到过这样一个经济探案的故事: 有一个名叫史蒂文森的罪犯在犯罪后潜逃他国。经过侦察,将可能的嫌疑对象圈定为加拿大 布朗、法国的葛朗台和德国的许瓦茨,并拿到了这三名疑犯的起居、消费记录。大侦探福尔 摩斯接受了此案,但在几经分析之后因为没有新的发现只好宣布证据不足,无法定案。这时 他的朋友萨谬尔森正好在一旁,他研究了史蒂文森和三名疑犯的消费记录之后发现: 1、 史蒂文森在潜逃之前每周消费10公斤香肠和20升啤酒,啤酒每升1磅,香肠每公斤为1磅。 2、布朗每周消费20公斤香肠和5升啤酒,啤酒每升1加元,香肠每公斤为2加元。 3、 葛朗台每周消费5公斤香肠和10升啤酒,1升啤酒和1公斤香肠均为2法郎。 4、许瓦茨每周消费5公斤香肠和30升啤酒,1升啤酒1马克,1公斤香肠2马克。 萨谬尔森在做出四个人的预算之后,分析指出,除非史蒂文森改变其偏好,否则布朗不必受 到怀疑(因为布朗所消耗的香肠比例大于其啤酒比例,其他三人则均相反)。在剩下的两名 5 疑犯中,萨谬尔森又指出,史蒂文森自然选择前往某地,其处境一定比以前好。只要其偏好 未改变,他就一定是德国的许瓦茨(因为葛朗台的总消费水平与史蒂文森具有相同的效用, 而许瓦茨则更大)。后来经过追查,果然罪犯为许瓦茨。 故事自然是虚构的,然而我们却能在其中发现两个有意义的结论: 1、一个人的消费偏好一旦确定,往往难以变更。 2、一个人的生活条件发生改变时(无论这种改变是由远赴异国还是由收入增加引起的),他 往往会倾向于选择一种更好的处境,但仍然不会改变其消费偏好。 案例评析: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即使相同的饿收入,几种相同的商品,所购买的商品和数量也差别很 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不同的消费者对不同的饿商品的喜欢和爱好程度不同,如有的更 喜欢时尚的衣服,有的更喜欢书籍,在购买中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序数效用论者 认为效用是消费者感觉到的满足,无法计量,只能用次序或等级来表示。由此,序数效用论 者提出了消费者偏好(Consumer's preference)的概念。对于不同的商品组合,消费者的 效用评价不同,这是由于对不同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的差别。 在初级微观经济学中,消费者偏好必须满足三个基本假设: 1、消费者能对任意两种物品的不同组合进行比较或排序。对于两个商品组合A和B,消费者能确定对两个组合的喜欢程度的比较,如对A的偏好大于对B的偏好,对B的偏好大于对A的偏好,对A、B的偏好相同,及A>B、AB、B>C,则必有A>C。 3、“多比少好”的原则或非饱和性。当全部商品都是值得拥有时,则消费者总是偏好数量 较多的商品组合。 这只是关于消费者偏好的三个基本假设,而本案例给大家提供了更多的关于偏好的假定和理 解,有利于我们更进一步认识消费者理论的基础,同时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得我们可以开始探 讨消费者行为等复杂的经济现象。 案例来源:曲辰:“保姆赚'小费'的故事”,载于《经济学消息报》,2001年12月28日第六版。在编辑过程中作了适当删改。 案例内容: 记得在初学经济学时,无论是运用Slutsky还是Hicks分解方法,总觉得消费支出中的价格效 应,包括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不怎么好理解。最近听说一个保姆的故事,却很好的体现了其 原理,又一次体会到“经济学原来就在生活之中”。本文先讲述这个故事,再进行简要分析, 以让更多的人分享。 一朋友虽事业蒸蒸日上,但为特别爱哭泣的小孩伤透了脑筋。为此两口子想了不少办法,但 收效甚微,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最后总算找到了偏方:小孩特别爱吃一种小颗粒糖,也爱 玩,所以每当小宝贝快要哭的时候,破一两个欢乐球或吃几粒糖,小孩很快就会安静下来, 若多些球或糖,小孩甚至还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要是不让宝贝哭,每周至少得破费50多元(大致54远),包括购买100来个(大致为105个)价格为0.25元的欢乐球和约280粒价格为0.1元的糖。 有一天,他们从保姆市场雇了一保姆专门照顾小孩,基本要求是不能让宝贝哭,当然每周的 预算仍然是54元左右。在主人的帮助下,保姆很快学会了如何买球和糖以及对付小孩哭泣的 招数。然而,一个多月以后,欢乐球降价了,由原来的0.25元降到0.15元。保姆当然很高兴, 6 因为现在虽然买280粒糖仍需28元,但买105个欢乐球不需要26元了,而只需要16元,每周就可以省出10元。但保姆没有把省出的钱交还给主人,而是进了自己的腰包,算是赚点“小 费”。就这样,降价后保姆每次花约44远买105个球和280粒糖,并赚10元小费,主人全然不知。日复一日,循环往复,但保姆总琢磨着,既然球降价了,为什么不多买点球,而少买点 糖。经过不断尝试,她觉得花上44元,买45个球和220粒糖效果最好,不仅能制止小孩哭泣, 有时还会看到小孩的笑脸。 一次周末,保姆利用每周给的一天假,到正在上经济系研究生的哥哥处串门,并洋洋得意的 把在主人家的故事一五一十讲给哥哥听。哥哥听后,觉得挺有意思,夸妹妹有心计,但仔细 想想,心计还不够,因为让小孩高兴当然好,但这并不是妹妹的本职工作,她完全可以在不 让小孩哭泣的前提下,更好的组合球与糖,省出更多的钱,赚更多的“小费”。经此点拨, 妹妹觉得言之有理。回去之后,又经过不断尝试,她每次买大约140个球和210粒糖,花费约42元,就能保证小孩不哭。结果,每次可赚约12元“小费”,比哥哥点拨前多赚2元。 转眼间已是春节临近,保姆打算回家过年,期间只能由主人替代去买东西和照顾小孩。她知 道,如果主人去买东西,必使其赚“小费”之事暴露无余。为此,她以退为进,开始将每次 能省出的12元分文不要,即把主人所给的54元全部购买球和糖。至于购买的数量,经尝试, 最后觉得每周买180个球和270粒糖,能使小孩最高兴。见此情景,主人当然非常高兴,夸保 姆很能干,而保姆就将球降价的事告诉主人,还得了个“诚实”的美名。 这虽然只是一个保姆赚“小费”的故事,却揭示了消费中包括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原理, 有趣的是还体现了Slutsky和Hicks两种分解方法。在此不妨假设小孩不哭为低的无差异曲线 1,小孩高兴为较高的无差异曲线2,而小孩最高兴为无差异曲线3。起初在糖和球的价格分 别是0.25元和0.1元的条件下,总预算为54元就达到了无差异曲线1,糖和球的均衡量分别为105个和280粒。当球的价格降至0.15元后,理性的保姆经过调整商品组合,不仅赚了10元“小费”,还使小孩的效用提高到无差异曲线2。事实上,在这里体现了Slutsky分解方法,这10元“小费”是Slutsky补偿预算线下形成的成本差额,球由105增至145,这增加的40就是球的替代效应。后来在哥哥的指点下,她又调整了商品组合,体现了Hicks分解方法。所赚12元“小费”就是Hicks补偿预算线下形成的补偿变量,而球的均衡数量由降价的105增至140个,这增加的额5就是替代效果。最后,由于怕暴露目标保姆放弃所能得到的“小费”,达 到了最高的无差异曲线3的效用水平,球的均衡数量达到了180个,比降价前增加了75个,这就是欢乐球的全部降价效应。很显然采用不同的分解方法,收入效应也是不一样的,Slutsky和Hicks分解的结果分别是35和40。 由此可以看出,Slutsky和Hicks两种分解方法的总效应是一样的,但由于补偿预算线的不同, 导致了两者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各异,前者替代效应应大于后者,而收入效应则相反,但 两者差异很小,所以结果大同小异。 案例评析: 价格变化对预算约束具有双重影响,一是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化。这种由于商品价格变 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从而引起对需求量的变动,称为收入效应。二是使商品的相 对价格变化。这种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引起对需求量的变动, 称为替代效应。所以,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分解为收入效 应和替代效应两部分,即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 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关键在于认识补偿预算线,而Slutsky和Hicks两种分解方法的补偿预算线是不一样的。Hicks认为,实际收入不变,是指原由的效用水平不变,即消费者可 以维持原有的满足程度,保持原有的无差异曲线。这种分解法就是教材中所介绍的方法,补 偿预算线与原来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来决定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Slutsky认为,所谓实际收入不变,是指原有的商品组合不变,即消费者在价格变动后刚好 7 能够购买原来的商品组合。为此,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必须剔除由于价格下降而增加的 实际收入,使消费者在新的价格下刚好买到原由价格下的商品组合。因而,Slutsky分解法 中,补偿预算线与原来的无差异曲线相交于原来的消费均衡点,以此来决定替代效应和收入 效应。 由于两种分解法的补偿预算线不同,因而均衡点也不同,所以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也不相同。 就同一价格变动来说,Slutsky分解法的替代效应应大于Hicks分解法,但总效应是一样的。当价格变动不大时,两种分析法的效应相似。 本案例阐述了保姆在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所采取的三种不同对策,这里面涉及到两种分解 法,生动形象,在理解教材中介绍的Hicks分解法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论深化,在两 种分解法的对比过程中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案例来源:曼昆:《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154页。在编辑过程中作了适当删改。 案例内容: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感恩节是与朋友和家人团聚,并用盛大宴会庆祝的时间,但它的起源实际 是移居美国的清教徒对他们新土地上的好收成充满喜悦,因而留出这一天表示感谢。 对于清教徒来说,事情并不总是那么好。他们从英国(通过荷兰)来到新世界是为了逃避宗 教迫害。他们1620年在普利茅斯石登岸并在普利茅斯湾建立了殖民地之后的第一个冬天是艰 难的。天气恶劣,而作物收成又不好。有一半的清教徒死亡或回到了英国。 那些留下来的人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尽管他们有虔诚的宗教信仰,但这些殖民者们也互相偷 窃。在经过三个极其艰辛的冬天和普遍饥饿之后,1623年春天,布拉福特总督和其他人“开始思考他们如何能尽可能多地种地,并获得比以前更好的收成,他们不能再这样在贫困中衰 落下去。” 布拉福特在他的自传这样叙述。 清教徒从英国带来的传统之一是“集体农业”。殖民者们共享他们劳动的成果,并在他们中 配给收成。 人们发现,“拿走财产,并把它交给共同体的思想引起了许多混乱和不满,而且抑制了许多 有自己利益和舒适的人就业。” 年轻人和有能力的人不愿意无报酬地为其他男人及其妻子辛勤工作。 因此,在三个冬天的勉强糊口之后,当1623年春天播种时,布拉福特制定了一个新政策。他 给了每个家庭一块土地,允许每一家“为自己种地,而且,在这方面信任他们自己”。 对殖民者来说,结果是让人惊奇的,奇迹不断涌现。妇女自愿带着孩子到地里。那些以前宣 称有病或体弱不能工作的人也热情的在自己土地上耕作„„ 但这并不是奇迹。由于不了解这些,东欧人在350多年以后才以极其艰难的方式知道了布拉 福特和清教徒所发现的道理。由于剥夺了财产权,缺乏工作、生产和储蓄的经济激励,人们 就以可以预见的方式行事„„ 不久之后,殖民者们拥有的食物超出了他们自己的需求,并开始用自己多余的粮食交换其他 商品,如皮毛。 在三个饥饿的冬天之后,当清教徒仅仅是对市场信号做出反应时,他们把取得丰衣足食成果 的这段时期作为追求美好未来的轻松一击。即使在一个官方市场之前,看不见的手就已经在 发挥作用了。 感恩节是感谢我们政府制度的时候,这种制度允许看不见的手指导并保护我们。 案例评析: 亚当•斯 8 案例来源:吕明晓:“赠报的免费午餐”载于《经济学消息报》,2002年5月31日,第二版。 在编辑过程中作了适当删改。 案例内容: 经济学上有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是说要想得到什么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其他东西。 应该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以解释许多行为和现象,但是尚不存在金科玉律,任何概括 都有例外。本文所说的赠报行为或许便是一例。 每年的12月份,各大报刊都作了大量的广告,以期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在今年的元旦 伊始,笔者到收发室拿报纸,看到这样一则通知,本地的一家晚报向各个班赠送一个月的报 纸,并且可以在以后进行破订。笔者当初没有注意,商家总要赠送一些使用品嘛,报社的这 种行为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令人奇怪的是,一个月以后,这种赠送行为仍然在进行, 笔者就有了疑惑。 从订报者如一个班来说,在元旦这几天如果要订一份报纸的话,那么就会选择用较少的钱来 订阅较多的报纸,也可以称之为追求阅读福利的最大化。那么,被赠阅的这个班就会订阅其 他报纸,其阅读福利肯定会比订阅那份赠阅的报纸要多。报社的赠阅行为岂不是相当非理 性?其直接后果是驱逐了其中一部分本来会订阅该报纸的客户,大部分报刊是不会赠阅的。 但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分析,报社的这种赠阅行为却可能是符合成本收益的。从短期分析看, 报社的成本不一定会因为赠报而增加,办过报纸的人应该很清楚,报纸是存在规模经济的典 型产品,发行量达到一定数量,报社所花的成本最低。况且报纸这种产品,其产品的边际成 本是很低的。对报社来讲,如果今年的订阅量比上一年增加,那么报社应该增加印数,如果 今年的订阅量比上一年有少量降低,那么报社可以按上一年的订阅量印刷,因为报社形成的 生产要素可以不去调整,减少要素的投入来达到减少产量的做法可能会导致成本的提高。因 为报社原有的工作人员、运作程序等就需要进行调整,而把多余的报纸送出去,所以这种赠 送根本就不会增加成本。况且在受赠的客户中,有一部分会订阅该报刊,因为他们可以用1 1个月的钱来看12个月的报纸。这对报社来说,也会增加这后来订阅该报刊的小部分收益。 更为重要的是,报社的这种赠阅行为有如公益行为,扩大了该报刊的知名度,这也是一种收 益,而且比金钱的收益更加重要。 从长期分析看,一份报纸是可以形成偏好的,读者基本上不会因为报社的赠阅行为而改变对 该报的偏好程度。事实上,一个读者既然可以在文化支出上订一份报刊,那么他也不会因为 可能享受那点赠阅而改变偏好,所以他们基本上不会在乎这种赠阅行为。即使读者对那点赠 阅有心,他也不可能获得该额外阅读福利,因为报社处于信息有利的一面,读者既不知道在 哪一年要进行赠阅,也不知道报社在哪一年要进行赠阅,也不知道赠阅的对象是谁。笔者看 来,学校的班级受赠的概率较高,但学校的班级也不会这样去总结规律,或者说等到总结规 律时已经毕业了。因此,赠阅行为的信息和主动权艘掌握在报社手中,报社不会应为赠报而 减少客户。从长期分析来看,报社的长期赠阅仍然可以理解,不知道这份报纸还会不会继续 赠阅下去,这有待于实践来检验。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赠报的行为表面上是驱逐订阅客户的,但实质上符合成本收益的 分析,报社这一生产者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对受赠的客户来说,他们因为报社在追求利润 最大化的行为而享受到了免费的午餐。 案例评析: 企业的行为取决于其目标。在现实中,企业可能有各种目标,但是,如同消费者行为理论中 假定一个理性消费者是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一样,在分析企业行为时,从企业在社会经济活 9 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承担的经济责任出发,微观经济学假定厂商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利 润最大化就是要获得最大可能的利润。它是稀缺性的直接结果,是为了是稀缺资源得到最好 的使用。所以,使稀缺资源得到最好使用与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同一回事。 在现实中,企业可能还有其他目标,如销售量最大化、为社会谋福利等等。但利润最大化仍 不失为一个合理的假设。就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利润最大化是基本目标。因此,利润最大化 是基本目标。因此,利润最大化目标符合现实。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有利于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所谓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 是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实现成本尽可能的小,或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达到产量尽可能的大。 企业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其直接结果能够达到微观层次上的资源有效配置,进而也 给宏观层次上的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这点上讲,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理 性行为。 本案例分析了报社作为生产厂商的赠报行为,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阐述了报社是如何追求利 润最大化的目标的,看似非理性,实则理性,可以引发我们对生活中很多类似的现象进行思 考。 案例来源: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案例内容: 在“下海”的浪潮中,某服装公司处长小王与夫人用自己的20万元资金办了一个服装厂。一年结束时,会计拿来了收支报表。当小王正看报表时,他的一个经济学家朋友小李来了。小 李看完报表后说,我的算法和你的会计不同。小李也列出一份收支报表。这两份报表如下: 单位: 万元 会计的报表(会计成本) 经济学家的报表(经济成本) 销售收益 100 销售收益 100 设备折旧 3 设备折旧 3 厂房租金 3 厂房租金 3 原材料 60 原材料 60 电力 3 电力 3 工资 10 工资 10 贷款利息 15 贷款利息 15 总成本 64 小王和夫人应得的工资 4 利润 6 自有资金利息 2 总成本 102 利润 -2 案例来源:袁志刚《管理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案例内容: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从1990年起,上海新光内衣染织厂、上海第五印染厂 效益开始滑坡。到1996年底,两厂的印染主业出现了大幅亏损,而且生产越多亏损越大。面 对这个有继续扩大之势的“黑洞”,1997年下半年,上服集团果断地对新光、五印两厂实施 停产,进行改制重组,以期走出困境。两家企业以剥离出来的部分设备、场地等资产作为投 10 资,组建成立了司麦脱印染有限公司。 改制重组为司麦脱公司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经营管理运行机制,使新公司得以灵活主动地采取 措施去参与和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尽快扭转亏损局面,司麦脱公司经过认真地分析市 场情况、行为状况与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严格控制生产成本的扭亏方针。由于分析 正确、决策科学、措施得力,司麦脱公司在成立后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全面止住了以前 一年逾千万的亏损,截至1998年7月底,该公司还实现利润700万元,其成本控制是成功的。 案例评析: 从亏损原因分析,由于原两厂生产越多,亏损额越大,可见企业不仅亏损了全部固定成本, 而且一部分可变成本也不能得到补偿。因而可以断定,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平均成本太高, 超过了产品价格。我们知道,利润即是企业从事生产的目的,又是企业长期存在发展下去的 动力。由于利润等于产品收益和成本的差额,在企业不能控制产品的价格,只能作为价格的 接受者的条件下,要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或者尽可能地减少亏损,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控 制生产成本,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低于产品的单位价格。我国印染行业企业众多,不存在能够 垄断国内市场的超级企业。同时,从国际市场上看,我国印染企业不拥有规模和技术上的优 势,因而在国际市场上也不具有垄断地位。这种市场条件决定了司麦脱公司不能抬高产品价 格以取得利润,而只能从降低生产成本着手改变经营状况。 司麦脱公司看到,与国外同行业类似企业相比较,原新光、五印两厂的劳动要素投入过多, 而生产效率却十分低下,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要素也浪费严重。简而言之,问题出在生产要 素的投入比例结构不合理。由于企业的生产成本等于各种生要要素的投入比例结构不合理。 由于企业的生产成本等于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与其价格的乘积之和,因此,要控制生产 成本,就必须优化生产要素的投入和配置,充分发挥它们的使用效率。司麦脱公司采取的具 体措施是:在劳动投入方面,实行“空岗位制“。4条全处理生产线压缩进布、落布等简单 操作岗位,仅配备相当于3条线和生产和人员,从而把原两厂直接从事印染生产2100多名职工减少到目前的700余人。由于劳动力和机器设备等酱要素的比例结构得到了优化,因而虽 然劳动力人数减少了,但人均月产量却比以前增加了倍,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提高了。在 原材料、能源等要素的投入方面,公司大力改进开工设置和工艺设计,减少不必要的能源和 原料消耗,在现在技术装备下充分发挥资本要素的利用率。如今,仅能源一项,司麦脱公司 就比以前节约20%。 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该高度重视对经济成本的分析,在计算和产要素的成本时,要注意衡量它 们的机会成本,以作出正确的决策。所谓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s),从企业来说,指的是由于使用某一投入要素而必须放弃的这一要素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从要素所有者来说, 则是指这一要素在其他 可能的机会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报酬。机会成本可以用价值量来表示, 也可以用实物量来表示。机会成本的前提条件:(1)资源本身有多种用途;2)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3)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简言之,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 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司麦脱公司针对原新光、五印两厂资金流转速度慢、流动资金占用庞 大的缺陷,做到适市而产、适市而销、减少不必要的生产储备,减少应收账款,加快资金周 转速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现在,该企业资金年周转速度从原来的不到2次增至7.5次。 以同样2.5亿元销售收入为例,司麦脱公司如今只需要3300多万元流动资金,而过去却需多达1亿元的资金来支撑。如果把这笔节约下来的资金存入银行,以目前的银行存款利率计算, 每月可获利息数十万元,这笔收入就是以往过度占用的流动资金的机会成本。 由于分析正确、决策科学、措施得力,司麦脱公司在成立后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全面止 住了以前一年逾千万的亏损,截至1998年7月底,该公司还实现利润700万元,其成本控制是成功的。 当前,我国众多国有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改革步履维艰。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人 11 企业亏损的个体原因千差万别,但企业冗员过多、生产要素利用率低却可谓是一个通病,这 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从而使企业丧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 讲,司麦脱公司扭亏为盈的成功经验值得广大企业借鉴。 案例来源:杨晓东(内蒙古):《农村春联市场:完全竞争的缩影》 ,经济学消息报599期(2004 年6月25日) 案例内容: 去年临近春节,我有机会对某村农贸市场的春联销售进行了调查,该农贸市场主要供应 周围7个村5000余农户的日用品需求。贴春联是中国民间的一大传统,春节临近,春联市场 红红火火,而在农村,此种风味更浓。 在该春联市场中,需求者有5000多农户,供给者为70多家零售商,市场中存在许多买者和卖者;供应商的进货渠道大致相同,且产品的差异性很小,产品具有高度同质性(春联所 用纸张、制作工艺相同,区别仅在于春联所书写内容的不同);供给者进入退出没有限制; 农民购买春联时的习惯是逐个询价,最终决定购买,信息充分;供应商的零售价格水平相近, 提价基本上销售量为零,降价会引起利润损失。原来,我国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春联,其销 售市场结构竟是一个高度近似的完全竞争市场。 供应商在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都不愿意单方面降价。春联是农村过年的必需品,购买春联的 支出在购买年货的支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其需求弹性较小。某些供应商为增加销售量, 扩大利润而采取的低于同行价格的竞争方法,反而会使消费者认为其所经营的产品存在瑕疵 (例如:上年库存,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等),反而不愿买。 该农村集贸市场条件简陋,春联商品习惯性席地摆放,大部分供应商都将春联放入透明 的塑料袋中以防尘保持产品质量。而少部分供应商则更愿意损失少部分产品暴露于阳光下、 寒风中,以此展示产品。因此就产生了产品之间的鲜明对照。暴露在阳光下的春联更鲜艳, 更能吸引消费者目光、刺激购买欲望,在同等价格下,该供应商销量必定高于其他同行。由 此可见,在价格竞争达到极限时,价格外的营销竞争对企业利润的贡献不可小视。 在商品种类上,例如“金鸡满架”一类小条幅,批发价为0.03元/副,零售价为0.3元/ 副;小号春联批发价为0.36元/副,零售价为0.50元/副。因小条幅在春联中最为便宜且为春联中的必需品,统一价格保持5、6年不变,因此消费者不对此讨价还价。小条幅春联共7类, 消费者平均购买量为3到4类,总利润可达1.08元,并且人工成本较低。而小号春联相对价格较高,在春联支出中占比重较大,讨价还价较易发生;由此,价格降低和浪费的时间成本会 造成较大利润损失,对小号春联需求量较大的顾客也不过购买7到8副,总利润至多1.12元。 因此,我们不难明白浙江的小小纽扣风靡全国、使一大批人致富的原因;也提醒我们,在落 后地区发展劳动密集、技术水平低、生产成本低的小商品生产不失为一种快速而行之有效的 至富方法。 春联市场是一个特殊的市场,时间性很强,仅在年前存在10天左右,供应商只有一次批发购进货物的机会。供应商对于该年购入货物的数量主要基于上年销售量和对新进入者的预期分 析。如果供应商总体预期正确,则该春联市场总体商品供应量与需求量大致相同,则价格相 对稳定。一旦出现供应商总体预期偏差,价格机制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将会出现暴利或者 亏损。 综上可见,小小的农村春联市场竟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缩影与体现,横跨经济与管理两大 学科。这也就不难明白经济学家为何总爱将问题简化研究,就象克鲁格曼在《萧条经济学的 回归》一书中,总喜欢以简单的保姆公司为例得出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这也许真的有效。 12 案例评析: 完全竞争是指有无数的买者和买者组成的、无任何外在力量控制或人为因素干扰的市场结 构。在这种市场上,既没有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控制,也没有厂商的相互勾结或集体行动。完 全竞争的市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产品同质。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各个厂商提供的产品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别。各厂 商提供的产品,从原材料、加工工艺到包装、服务,都完全一样,可以相互替代。如果消费 者购买不同厂商的产品,不会给消费者产生效用上的差别。 2、厂商无数。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有无数多个买者和买者。每个买者的购买量和每个卖 者的销售量只占市场交易量的很少一部分。个体的行为不可能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 产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买者和卖者只能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是价格的接受 者。 3、要素自由进出。生产要素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自由地流动,即厂商可以自由地进入或者 退出完全竞争行业,不会遇到任何行业壁垒或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4、信息充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顾客和厂商都掌握了充分的市场信息。消费者完 全知道所有厂商提供的产品的现在和未来的市场价格,厂商掌握了各种生产技术和有关要 素、产品的价格信息,要素的所有者知道要素的各种用途及其相应的收益。任何买者都不可 能以高于或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产品,任何卖者也不可能以高于市场的价格销 售自己的产品。 显然,完全符合上述条件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状态,是一种极端的市场情况, 在现实经济中是不存在的。只有金融市场和农副产品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虽然在现实 经济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但是完全竞争的理论分析框架及其结论可以作为我们观察 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一个参照系,可以使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得以简化。 就案例中所提到农村春联市场来看,从春联产品的同质性、厂商进入与退出市场没有障碍、 买卖双方的数量很多以及信息的充分说明春联市场接近于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这种竞争的 充分性主要来源于产品的同质性即产品之间的完全替代,而厂商的无数个保证单个厂商不能 控制产品的价格,在模型中要求参与者数量是无数个,他们的经济行为对价格没有影响。在 现实中,尽管厂商和消费者的数量很大,但总是有限的,也就不能满足个体行为对价格没有 影响的条件。从信息的充分与对称性来看,忽略了获取信息是有成本的,人们对与信息的搜 寻与获取也是建立在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之上而做出决策,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根据经验来做出 产品相关性质的判断,所以在一些外观形状、颜色等较容易判断的低级产品上容易产生接近 于完全竞争性质的市场,而在一些个体化的、对产品和服务需要更多信息的高级产品以及需 要相关制度安排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的产品和劳务就不太容易形成接近于完全竞争性质 的市场。在自由进出市场上,政府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似乎可以从政府是不是促 进厂商之间,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的充分竞争来判断政府的社会价值是不是从效率 出发,如果人为规定某个领域不能让某几类性质厂商进入,那么可以肯定一点,那就是政府 一定有经济效率之外的考虑即并没有完全从经济效率的角度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案例来源:舒旭辉:《电力短缺不仅仅是“管制失效”》,经济学消息报(2003年) 案例内容: 按教科书定义:电力是随着规模扩大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的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垄断企 业有控制产量,提高价格的意图,因而需要管制。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力短缺既有管制的问 题(进入与价格管制等等),也有垄断自身的因素,譬如是否存在垄断者(如电厂)故意控 13 制电量的行为或是因为成本制约而难有作为。 当前的电力短缺应该从价格管制,政策的协调性以及垄断者自身方面来寻找原因: 1、电力价格机制呆滞。价格不仅影响供需增量,而且决定有限资源的分配。短缺的原因不 是商品供应不足,因为商品相对人们的欲望永远是不足的。供应不足是相对于有效需求来讲 的,需求变化,价格不变,供需自然失衡。虽然天气、降雨等偶然和客观因素促成了电力需 求增加,如果价格实时调整,一方面可以刺激供应,另一方面又可以抑制需求,维持电力供 需平衡应该不成问题。而现实的情况是,供电企业对一般工业企业只实行峰谷电价(峰段为 平段的1.6倍,谷段为平段的0.4倍),过去曾执行过的、调节季节负荷差异的丰枯电价,由 于各省公司的原因目前已渐渐放弃,从需求侧来讲电价调整季节差的功能开始弱化。更为重 要的是,上网电厂一般没有执行峰谷和丰枯电价,电厂既没有增加供应的动力,也没有调节 发电出力的诱惑。电价不随需求的季节波动而调整,自然带来夏天高峰负荷的供不应求和春 天低谷时期的供过于求。 显然,“短缺”是价格过低的结果。这里说的价格过低,不是针对电力商品的平均价格,而 是指相对高峰负荷时期的电力需求。同理,低谷时期的供大于求是电力价格过高的缘故。也 许,从我国的消费结构和收入水平来讲,电力的价格水平偏高,但价格结构是可以调整的。 适时控制高峰和峰谷电价的比例不仅可以降低电价的总水平,还可以平衡电力供需矛盾。 对价格的不尊重,不仅导致供需失衡,而且造成的社会利益损失也是相当大的。我们知道, 在所有的竞争准则中只有一种没有租值消散的方式,那就是“价高者得”。愿意出高价购买 商品的人和单位,一定是在别的场合向社会其他人提高服务换来的。 2、供需政策不协调且缺乏弹性。电力企业一直是国家管制的重点行业。为什么前几年的进 入管制没有导致缺电呢?看来不仅仅是进入管制本身问题,而是环境变化了,我们的政策没 有作相应修正。自1997年始,由于经济调整,全国出现了大范围电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如果 用人均年用电水平不足1000千瓦时来衡量,当时的电力只是短期的、结构型过剩。我国的整 体用电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面对这样一种情况,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 台电价优惠政策,例如对高耗能企业实行降价优惠,这一政策的实行,使一些准备转产和淘 汰的行业重新焕发了生机,用电持续增长。 3、企业能力及成本制约。一方面现今电网企业是一个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利益集团。 在电价由国家高度管制下,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一个最佳途径就是开拓电力市场,争取最 大的售电量增长,"增供扩销"方针就是这一思想的实现方式。 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体上讲要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具体的就是加大竞争,放松管制。 加大竞争就是加快厂网分开后竟价上网、政企分开和电网企业主辅分开、输配分开的步伐; 放松管制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一是完善电力市场准入机制。把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让更多 的投资者、包括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进入电力建设领域;二是放松电价管制。国家核定电力 企业,包括电厂企业的年度电价水平,电力企业可根据区域内电源构成、负荷结构和季节变 化自行浮动丰枯、峰谷分时电价幅度以及电价结构,使电价有条件的反应市场供需状况;三 是要建立满足尖峰负荷的应急机制,电网要保证一定的备用容量,对于这部分机组,国家应 考虑特殊的补偿政策,让企业有能力,有积极性的解决特殊时期、特殊季节新增负荷需要。 案例评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有时也对价格进行管制。价格管制无非 是制定限制价格或支持价格。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稳定人们的生活而规定的某些生活必需 品的最高售价。这一价格往往低于市场结清的价格(或均衡价格)。 如图所示,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D,供给曲线为S,则均衡价格为P ,均衡交易量为Q。00 如果政府制定一个限制价格为P(低于均衡价格P),市场的实际交易量(或产量)将从Qmax00 14 减少到Q,而此时市场的需求量增加到Q,出现商品短缺(QQ)。 1212消费者剩余变化量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消费者购买Q单位的商品时只需按较低的价格P1max 购买,而不须按均衡价格P成交,消费者因此而增加的剩余为四边形A的面积;另一部分是0 消费者因为产量下降而减少的剩余,即三角形B的面积。用?CS表示消费者剩余的变化量,则 ?CS=A-B 生产者剩余的变化也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厂商按规定的限制价格P销售Q数量的产品所max1减少的剩余,为四边形A的面积;另一部分是产量下降而减少的生产者剩余,为三角形C的面 积。二者之和为生产者剩余的总的变化量,用?PS表示,则 ?PS=-A-C 社会总体的福利水平可以用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来衡量。价格限制所产生的福利效 应,即社会福利的变化,就等于消费者剩余的变化量加上生产者剩余的变化量。用?W表示 社会福利的变化,则 ?W=?CS+?PS=A-B-A-C=-B-C 由于消费者剩余的增加量小于生产者剩余的减少量,所以社会福利的变化量为负数,即价格 限制产生了社会福利净损失。这里,价格限制造成的社会福利净损失为两个三角形B和C的面 积之和。 由此可见,价格限制有损社会福利,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紧张的态势也显现出来。从价格理论来看,一种商品的供不 应求,在供求关系的驱使下,该商品的价格应该上升,最终使供求达到一个均衡,但我国的 电力价格却未对一些用电大企业实施相应的高价,企 业的产品成本并未反映出电力的真正成本,因此造成对电力的过多使用,在电力的总体使用 上产生短缺,虽然国家从宏观经济上要考虑物价的总水平不能过快的上涨而使能源类产品不 能根据市场的供求来调节,但局部的、分时的电力价格变动仍然是解决电力短缺的一个办法。 案例来源:广州日报2004年09月27日,北京青年报2004年08月31日 案例内容: 中海油公司一位高层透露:当初是准备与壳牌合作的,但我们不愿沿用以前的合作模式,目 前也不准备在建设过程中寻找合作伙伴了;待建好后再找合作方,即使和壳牌再合作也是要 控股,目前合作的变数比较大,未来也许会在分销领域合作。 知情人士透露,中海油原计划是沿用南海石化项目的合作模式建炼油厂的,而壳牌方面早在 1997年就将炼油厂纳入了建设计划,“全世界所有的裂解厂都需要有个炼油厂在附近配套, 不然它们会完蛋,”中海壳牌的制造总监让-路易?比鲁说。壳牌公司也为此做了许多前期 工作,但可能因政策原因,国家目前批准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后来壳牌退出,中海油进行独 资申报成功。 这位人士分析说,大亚湾炼油厂的建成将打破目前的垄断局面,与中石油、中石化市场竞争 格局形成。 15 就广东而言,就是与茂名、广州石化的竞争,茂名石化是1800万吨的年加工能力,广州石化 不到700万吨,大亚湾炼油厂加工出来的原油约60%至70%供制造乙烯用,另一部分从成本 最低原则出发,约有30%或40%的产品就地消费于广东、香港。大亚湾炼油厂建在珠三角的 口上,对于中石油、中石化是一个更大的威胁,因为中石油原油从北方运来,成本相对较高。 其次大亚湾炼油厂石油产品的销售也存在国家是否允许外资公司卖油的问题,或者只能销往 海外,而2006年开放市场以后,壳牌没有理由放着国内市场,舍近求远,加大成本销往国外。 第三就是时间问题。如果国务院是在二三年以后批准建炼油厂,国家基本已经放开了市场, 大批国外企业进入,那么壳牌就没有了预先占领市场的优势。因此中海油只好独资先建,以 后再寻求合作了。 中石化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其2004年上半年净利润高达150.39亿元,同比增长了54%。此前,国内石油业另外两名巨头中石油和中海油也先后公布了业绩报告,上半年净利润分别 达到了452.9亿元和70亿元。这样算来,国内三大石油商上半年一共狂赚了670亿元左右。 对于利润飙升的原因,三大石油商都在各自的业绩报告中分析说,主要原因来自国际油价高 位震荡,炼油毛利增加,以及石油销售需求的大幅上升。 最近一段时期,国际原油价格像一匹脱缰野马一路上扬,最高曾达每桶49.40美元。但正常说来,原油价格上升,应该造成石油商的采购成本上升,怎么会成为其盈利的原因呢?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隽博士道破玄机,他解释说,我国目前每年原油用量在2.6亿吨左右,其中1亿吨左右靠进口,其余部分靠国内生产。而国内产油的成本虽然不与国际市场 挂钩,但最后的成品油价格却参照国际油价来制定,这样就使国内的石油企业出现了巨大的 差价利润。因此,与国外石油商相反,我国的石油商恰恰是国际原油价格越高,利润越大。 那么,国际油价是不是会一直保持这样的高价位呢?姜克隽认为,原油价格太高,会迫使消 费阶层抑制用油需求,并造成全世界都去开发新能源新技术的局面,这对石油输出国的利益 是不利的。所以,国际上的石油输出国并不希望油价太高,而是希望油价保持在每桶26-30美元的水平。而近来油价攀升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伊拉克战争,二是俄罗斯尤科斯公司前途 未卜,造成市场恐慌。相信短期内这两个事件的影响都将逐步消除,国际油价还会回复原来 的平稳。他认为,国际原油价格在未来10年内每桶上扬2-3美元是可能的,但不会大幅涨落。 但未来国际原油价格的回稳会否让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下调呢?对此,姜克隽博士表示,国内 石油消费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汽车销售猛增,二是经济快速增长造成的能源消耗增 加,特别是今年很多省市缺电严重,使一些燃料油发电的企业重新开工。 案例评析: 寡头垄断是指一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由少数几家大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在寡头垄断条件 下,少数几家大厂商供给整个行业的绝大部分产品,其中每一个大厂商在整个市场上都占有 相当大的份额,足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在现实经济中,寡头垄断常见于重工业部门, 如汽车、钢铁、造船、石油化工、有色冶金、飞机制造、航空运输等行业。寡头垄断一般具 有以下特征: 1、厂商数量少。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厂商供给全部或绝大部分产品。每个大 厂商都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能够直接影响或控制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因此,寡头垄断 厂商既不是价格的接受者,也不是价格的决定者,而是价格的寻求者(Price seeker)。 2、厂商相互依存。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各厂商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任何一家大厂商改变 产量和价格,不仅直接牵涉到自身利益,而且会影响到其它厂商的产量和利润,因此每个厂 商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其它厂商的密切关注,有时还会引起其它厂商的强烈反应,甚至招致 报复。 3、价格稳定。在寡头垄断行业,厂商为了避免激烈的价格竞争造成两败俱伤,往往通过有 形或无形的勾结,形成不定的协议或默契等方式决定产品价格,价格一经确定,各厂商都不 16 会轻易改变。在生产技术没有发生重大突破的情况下,寡头厂商一般不会因需求的变化而调 整价格,而只是不断调整产量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所以,寡头垄断市场上,产品价格相 对稳定。 4、厂商进出不易。厂商进入或者退出寡头垄断行业比较困难,因为寡头垄断行业的有效工 厂规模一般较大,外来厂商进入该行业往往需要一次性大规模投资而面临资金约束。即使新 厂商有能力承担大量投资,在信誉、市场信息、原材料供给、专利技术等方面也很难以与老 厂商匹敌,最终不是被排挤出局,就是被吞并。不仅新厂商进入寡头行业障碍重重,而且老 厂商退出也非易事。寡头厂商因为生产规模大、历史长,调整起来非常困难。 寡头垄断既可以是两个厂商的双头垄断,也可能是有几十个厂商的多头垄断;既可以是产品 无差别的纯粹寡头垄断,如石油化工行业,也可以是产品有差别的差别寡头垄断,如汽车行 业;厂商既可以是彼此独立行动,也可以相互勾结;既可以采取价格竞争,也可能采取非价 格竞争。 中石油、中石化与中海油是中国政府控股的国有特大型企业,他们在国内的原油与成品油市 场上几乎拥有全部的份额,他们的行为影响国内的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在共同控制人下又有 相对的独立性,从厂商只有三家以及在产品价格的相互协调方面,加之进出原油与成品油行 业的不容易,在一段时期内价格的相对稳定,在原油与成品油市场上类似于寡头垄断结构。 仅从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来讲,三家石油巨头瓜分了原油与成品油市场的绝大部分,他们的 行为相互牵制,不会轻易单独在价格上采取行动,保持产品的相对较高价格而保证获取巨额 利润。但 这种行政主导下的寡头垄断除去国家能源的战略考虑之外,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国内原油与 成品油的市场价格并未真正反映能源的供求关系,而且靠国家垄断的力量济身于世界500强其实并不能说明企业的竞争力有多么大,反而更加凸现出资源配置上的扭曲。 案例来源:孙敬水:《垄断者就该上天堂?-评歌华有线随意涨价》,经济学消息报599期 案例内容: 2003年6月30日,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歌华有线”)宣布 自7月1日起,有线收视费由原来的12元上涨到18元,增幅高达50%。此举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对其没有经过价格听证就随意涨价表示强烈不满。 歌华有线用户220万户,每户每月多收6元,一年多收1.584亿元。这新增的1.584亿主业收入扣除上缴国家税收以外,基本上都是公司的净利润。 每一个用户在装歌华有线时都不会忘记,住楼房的用户交300元初装费;住平房的用户交320元的初装费,如果按最少300元计算,歌华有线已经从220万用户的口袋中最少收走6.6亿元。每月再交12元的收视费已经不算少了,为什么还要一下上涨50%? 歌华有线说了提高收费的理由:“北京地区每户每月12元的有线电视收看维护费是在以 微波方式传送的情况下制定的,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有线电视光缆网络的日常维护管理、缆 线入地建设和技术升级改造等方面的支出需求,如继续执行现行收费标准将难以维持北京有 线电视网络的正常运营和稳定发展”。歌华有线涨价还有一个所谓充分的理由是设备改造。 固定资产的投入怎么能让消费者来承担呢? 北京市物价局根据今年初歌华有线的涨价申请,核算了他们的运营成本,同意涨价。至于为 什么没开价格听证会,物价局说有线电视价格则不在听证目录之列。 一台29寸的彩电在不到10年间,从7000-8000元跌到了不到2000元,而技术的进步、质量的提高更是如日中天。这样惊人的降幅并没有断送中国的彩电业,反而使中国的彩电业成为了 17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最强大的彩电业。为什么彩电、冰箱、微波炉、计算机等产品价格越来 越低、质量越来越好、品种越来越丰富,这就是竞争与垄断的不同。 而歌华有线怎么就能如此反其道而行之,说涨就涨,而且如此霸气?原因很简单:都是垄断 惹的祸。歌华有线是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惟一一家负责建设、管理和经营北京市有线广播电视 网络的公司,他是垄断行业的垄断企业,具有极高的垄断性和经营的稳定性。 众所周知,垄断行业的成本是最难估算的,电信部门说市话亏损,邮政部门说普通信件业务 亏损,民航公司说航运亏损,自来水公司说亏损,有线电视公司也说自己亏损。但是人们都 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亏损、搞不清亏损是怎么形成的,因为没有一个独立的会计或审计部门 告诉我们垄断行业的成本到底是如何构成的。现在随处可见IP电话卡以6至8折“挥泪”大甩 卖,电信部门却仍可泰然处之。民航票价更好比是进了自由市场,各航空公司竞相大打折价 牌,你今天打出六折票价,他明天就打出三折,甚至于出现了一折“跳楼价”,老百姓真不 知其中的利润到底有多大。 有线电视行业具有比电信更加垄断的特点,目前有线电视用户没有任何可以选择的余地:惟 一的网络接入商、惟一的服务内容。比如北京用户只有选择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而且只能选 择歌华提供的惟一一种服务。北京的用户说“我不想多交钱,我也用不着看50多套节目,以 前的20多套节目就够了,但我不能选择交原来20套的钱,只能被它牵着走。” 作为企业,歌华有线当然可以利字当头。当产品市场上只有一个卖主,并且对于垄断者所出 售的产品市场上不存在相同或相近的替代品的时候,企业才拥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自 由。歌华有线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在北京这个有着135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我一家有线电视网运行商——我不上天堂,谁上天堂? 案例评析: 完全垄断简称垄断,又叫独占,它是指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一家厂商所控制的市场 结构。如果一个厂商能够控制或影响整个市场的供给,那么它就构成了垄断。完全垄断具有 以下特征: 1、独家经营。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该厂商的产量就是整个行业的产量或供 给量。 2、产品不能替代。完全垄断厂商提供的产品没有相近的替代品,它与其它产品的交叉价格 弹性为零。 3、独自决定价格。由于完全垄断厂商控制着整个行业的生产和产品供给,所以垄断者可以 通过调整产量来直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从而达到控制或决定市场价格的目的,因此我们说, 完全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决定者。 4、实现差别定价或价格歧视。完全垄断者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往往根据销售条件的 不同,在不同地区或针对不同的收入阶层,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即价格歧视。 5、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由于受行业壁垒的阻碍或限制,新厂商很难或不可能进入完全垄断 行业。正因为如此,完全垄断者可以长期保持其垄断地位。 造成垄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各种“行业壁垒”阻碍了其他厂商进入而形成 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原材料控制。如果一个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产品所必需的的基本原材料的供给,且该原 材料没有相近的替代品,这个厂商实际上也就控制了使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供给而形成 垄断。 2、自然垄断。某些行业因客观技术条件的限制,需要进行一次性大规模固定资本设备的投 资,只有实现大规模生产经营,才能充分发挥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才 能将生产成本降低到可以盈利的水平,而这种高效率的生产规模相对于整个市场来说非常之 大,以致于只需一家厂商的生产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需求。这种因市场需求和社会化大生产 18 技术等非人为因素造成的垄断就叫做自然垄断。 3、技术专利权。专利权就是政府授予某个厂商或个人独自使用自己创造发明的生产某产品 的技术或享受相应经济利益的权利。如果一个厂商拥有某项产品或生产某项产品的基本加工 工艺技术的发明专利权,就会受到法律的保护,其他厂商则不得生产该项产品或使用该项工 艺技术。这种技术垄断往往导致产品市场的垄断。 就案例中提到的上市公司歌华有线而言,其最大特征是北京市政府批准的惟一一家负责建 设、管理和经营北京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公司,是典型的垄断企业,具有极高的垄断性, 市场的需求就是该公司所面临的需求,在完全垄断的市场上,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 确定其价格并能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人们不能有别的电视服务的选择,所以不难理解歌华 有线的定价权。但追问一下是谁 给歌华有线这样的垄断权呢?显然是当地的政府,那么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该行业 存在一定的自然垄断因素外,还有一些非经济因素的考虑如非正式制度安排的体现和实施, 当然也体现了政府对很多领域并未向私人企业开放,国际上一些国家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 济地位,其中更多的理由是认为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过多干预和行政上的保护。 案例来源:人民网新闻:《改进上市公司管理——美国证交会拟交还股东监督权》, 2004年4 月5日 案例内容: 2004年3月初,美国娱乐业巨头——迪斯尼公司上演了一出股东“逼官”的大戏,身兼公司 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迈克尔?艾斯纳被剥夺了董事长一职。3月下旬,万年能金融公司董 事会被迫接受4家机构投资者联合提出的董事人选;迫于股东的压力,微波—世界通信公司 出台了一项新规定:公司董事会在任命新董事时必须向持股数量超过15%的大股东征询意见。 自从迪斯尼股东炒了老板的“鱿鱼”之后,美国一些公司股东要求变革的呼声日益强烈,就 连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变得积极起来。美国证交会计划推出新的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允 许拥有5%变通股的公司股东直接推选董事人选。按照证交会的说法,此举的目的是使股东更 充分地行使对公司事务的监督权,同时也可以减少由于监督不力导致的公司管理层的各种违 规行为。 案例评析: 从本案例可以看出,上述三公司的行动表明股东对公司的监督功能日益增强。在推动转变的 过程中,大股东及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存在着角色和行为差异。根据监督成本与收益的对 比关系,大股东有更大的积极性去监督经理们的工作,而小股东则更容易产生“搭便车”的 行为。 这种情况可以用博弈论中的“猪智博弈”进行分析。我们知道,在“猪智博弈”中,“等待” 是小猪的占优策略,“按按钮”是小猪的劣策略。最终的博弈均衡是:小猪等待,大猪按按 钮。在上例中,大股东相当于“猪智博弈”中的大猪,小股东相当于小猪。在大小股东是否 密切监督经理工作的博弈中,大股东因为利益攸关会担当起搜集信息监督经理的责任,而小 股东则坐享其成也可因大股东密切监督经理的工作而得益。 案例来源:网易新闻:《虚高房价这样与百姓博弈100天,开发商仍在力挺》,2005年7月13 19 日 案例内容: 现在离3月26日国务院调控楼市的“国八条”出台已逾百天,房地产市场交易凋零至冰点, 但开发商们仍在力挺虚高房价,博弈市场。 博弈之一:联手造势 5、6月间,上海的开发商们不只开了一次“碰头会”,达成的“共识”都是不降价,“坚决 挺到市场回暖的那天”。 6月底,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一负责人甚至鼓吹“目前房价不具备回探、回弹和大跌的可 能,回涨将众望所归”;本月初,上海某地产集团董事长竟公然宣称,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 “造成了消费恐慌”。 博弈之二:集体捂盘 按常规,五、六月份是楼市销售旺季,而今年长三角等楼市敏感地区,许多具备销售条件的 楼盘纷纷延迟开盘。 以宁波为例,去年前5个月的新开楼盘达22个,而今年同期只开了5个。上海、南京、杭州5 月以来新盘推出的节奏明显放缓。开发商们声称只要能坚决“捂住”,最快到九、十月份行 情就可能恢复。更有甚者,反正房子卖不出去,一部分开发商干脆挂高房价,试探市场。 博弈之三:死守高价。 即便是面对连续几个月一套没卖的局面,大的开发商也不轻言降价。一些中小开发商迫于生 计,调价也采取了小幅迂回战术,一百元一百元地下调。优惠后的房价依旧远高于去年10 月新一轮疯长之前的价格。 位于上海闸北区的一个分批销售的项目,去年10月,一期开盘均价为7817元/平方米, 而今年3月推出的第三批房源均价已升至1.1万元/平方米。尽管五、六两月连续“零成交”,其第四批房源合同均价还是高达10386元/平方米。 案例评析: 首先,可把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价格同盟看作是重复博弈。如果博弈只进行一次,则每个局 中人只关心一次性支付,降价也许是有利的。但若博弈重复多次,则局中人可能会为长远利 益而牺牲眼前利益。因而合作——守住高价是最优选择。 其次,房地产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地方政府普遍担心楼市盘整时间过长。开发商们正是 利用——甚或是“挟持”了地方政府的此番心理,不停地给政府部门“吹风”:调控的目的 已经达到,该“鸣金收兵”了。 最后,开发商最大的“心结”是——市场观望时间过长。市场长期以来没有人气来改变,房 价的定价权会回到购房人手中。 也就是说,按照市场规律,房价高企能够持续多久就值得 怀疑了。如果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下降是迟早的事。若厂商预期到这一点,不如先下手为强, 这样,价格同盟可能就难以为继了。 案例来源:网易新闻:《十年找工作失败一千次,丑女就不能生存?》,2003年8月8日 案例内容: 1993年,初中未毕业的张静就外出谋生。因相貌长得丑,10年求职竞无一成功。全家四口人均有《残疾证》,除了每月400元的医疗费,就只能靠五六百元维持生活,每天只能吃一 顿午饭,还有一万元债务需用偿还。在这种情况下,张静于2003年7月23日向新报求助,希望得到一份工作以养家糊口。此事经批露后,张静先后接到30多家单位的邀请,后成为 20 友缘养老院的一名编外人员。更有一位北京郊区的男士表示,相貌远不及心灵重要,如果张 静愿意,他愿给她家的温暖。因深受相貌丑陋之苦的张静后来接受了整容,在整容成功后她 的生活开始出现可喜的变化,目前正准备出一本描述自己经历的书。 张静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映,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南方都市报等数十家媒体 和网站纷纷报道、转载此事,张静事件引发的“悦目情结”和“容貌歧视”问题更成为社会生活 中一个极致表现的范例。 美国劳动经济学家丹尼尔?哈莫米斯和杰文?比德尔在1994年第4期《美国经济评论》上 发表了一份调查报告。这份调查报告显示,长相漂亮的人其收入比长相一般的人高出约5%, 而长相一般的人又比长相丑陋的人的收入高出约5%~10%。该结论对男性和女性都适用。 案例评析: 微观经济理论认为,劳动收入是个人收入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取决于个人所提供的劳动的 数量与质量。而个人提供的劳动的数量与质量又与个人的能力、努力程度及机遇有关。个人 的长相不同在某种程度上正反映了这种差别。 1.长相是一种天赋,它可提供高质量的劳动,而且供给十分有限。同时,长相又与后天培养 的能力有关,因为某人漂亮,还包括她的气质和修养,而这又取决于所受的教育(学习与经 验积累)。因此,漂亮是个人能力的间接衡量标准之一。 2.长相漂亮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可衡量个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一般地,工作努力的人也注意自 己的打扮与举止。适当的打扮与文雅的举止会提高一个人的漂亮程度。这样,工作努力的人 提供的劳动量多或效率高,收入也就高。 3.长相漂亮的人机遇多。在一般工作中,长相漂亮也是一种资本。漂亮的人从事推销更容易 为人们所接受,当医生更让病人觉得可亲。所以,在同等条件下,长相漂亮找工作更容易, 机会更多 案例来源:裘元伦 《求是》,2005年第12期 案例内容: 德国社会的分配分为初次收入分配和二次收入分配。供初次收入分配的客体是“国民收 入”。按照德国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国内生产总值” GDP 在经过一些项目的增减 计算之后,最后得出的可供初次收入分配的“国民收入”总量大约相当于GDP的75%左 右,例如1988年(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前的西部地区)为77%,2004年(全 德地区)为74%。2004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1782亿欧元,减去“与外国 的转移支付结算”的逆差94亿欧元,即为“国民总收入”21688亿欧元;再减去折旧 总额3219亿欧元,即为“国民净收入”18469亿欧元;再减去扣除“补助金”之后 的“间接税”总额2306亿欧元,最后剩下约16164亿欧元,即是可供初次收入分配 的“国民收入”总量。初次收入分配的结果。这里仅把初次收入分配视为国民收入在“雇 主”与“雇员”之间进行分配。以2004年为例,在16164亿欧元的国民收入中,雇 主得4840亿,占30%;雇员得11323亿,占70%。考虑到在就业者中,雇主占 10%,雇员占90%,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来看,雇主的人均收入为雇员的3.89倍。 但是,这种计算肯定是夸大了雇员的工薪收入,低估了雇主的利润等收入。因为这里把农民、 手工业者、小摊贩等都列入了“雇主”社群,而这些人的收入未必都高于“雇员”中的官员、 职员等,同时,官员、中上层职员的列入无疑又抬高了全体雇员的平均收入;而且,在雇员 工薪总收入中,有1/3以上是雇主为雇员缴纳的各项法定保险费等,其中一大部分只是在 将来才能用到(如养老保险),因此,如果仅以雇员实际拿到的净工薪来与雇主的收入相比, 21 2004年分别为5978亿和4766亿欧元,雇主人均收入为雇员的7.2倍。 如果说初次收入分配主要是发生在雇主与雇员之间,特别是发生在资本与劳动之间,那么,二次收入分配则主要是发生在就业者(包括雇主和雇员)与非就业者(包括已经失去劳动能力者和作为就业者边缘群体的失业者)之间。二次收入分配即收入再分配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进行二次收入分配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非就业人口和家庭,他们也需要有收入来维持生活。目前,在德国的8165万人口中,就业人口为3840万人,失业者为437万人,非就业人口为3888万人。在德国3793万个家庭中,就业者家庭2403万个,其中“独立劳动者”(其核心部分是雇主)家庭225万个;“非独立劳动者”即雇员家庭2178万个,包括官员、职员、工人和失业者;非就业家庭1390万个,多数为老人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36.6%,加上失业者家庭合占42%,主要依靠官方的转移支付为生。二是国家需要筹资提供“公共产品”,例如提供各种社会服务、维护国家内外安全等。 案例评析: 国民收入的分配是否公正,是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公正和经济公平。在德国,公平性的价值目标来源于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的决定性构成要素——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社会市场经济”。 虽然长期以 来德国在收入再分配方面取得了一些举世公认的成绩,但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目前德国在收入分配问题上还是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对现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影响最为显著。 德国未能及时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经济全球化导致作为德国经济模式根基的社会福利制度面临严峻考验,资本、劳动、政府三者无不如此。就资本而言,在经济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如果国内政策威胁到资本利益,它可以马上转移。由于德国国内企业获利欠佳,同时也为了巩固和加强德国大公司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德国资本大量外流。而流失资本等于流失繁荣、流失福利、流失就业。在劳动方面,与战后的“黄金”年代(20世纪50—60年代)相比,经济全球化、快速的技术更新、后福特主义和广泛实行自由市场政策,所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弱化了劳动的交易权利,使雇员承担起失业的风险和工作条件变化的压力,增加了生活的不安定感,工资增长普遍减缓。在政府方面,为了留住本国资本,吸引外国资本,各国竞相进行“减税竞争”,德国也不可能置身局外。这意味着极大地限制了政府利用财税政策调节收入分配、提供社会保障的能力,也使社会福利制度面临不可抗拒的巨大改革压力。 经济不振,财政拮据,社会福利制度难以为继,改革步履维艰。2001—2005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只增长了0.8%、0.1%、-0.1%、1.8%和1.5%;年度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则分别达2.8%、3.7%、3.8%、3.8%和3.5%。在这种背景下,继续维持占GDP33%的社会福利网络(仅养老保险一项就占GDP的10.6%,医疗保险占6.5%)日益困难,以削减社会福利支出为目标之一的各项改革势在必行。德国总理施罗德说,我们的社会福利国家的基本制度,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我们绝大部分的福利是在一个民族国家的工业社会中获得的,而这个社会本身能在有规则的正常劳资关系中接近实现充分就业,“但是,在全球化的时代,在知识和资本自由流通、劳动市场和人口结构发生激烈变化的时代,我们已不再能运用这些假设了”。因此,德国如果不使社会市场经济现代化,就会被市场的不可抑制的力量“现代化”。 受上述思想的影响,德国确实是在为变革而努力,2004年尤其突出。在民意调查支持率最低仅为20%多的情况下,德国政府坚持实行“哈茨4计划”的规定,大约有27%的失业者将因此而不再能享受失业救济,48%的失业者将减少收入,今后每个失业者的收入每月平均将减少200欧元(超过养老金的20%)。此举引起德国社会的强烈反应,数以万计的人群走上街头抗议。真是言易行难。虽然改革将会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前途,但一旦触及 22 人们的既得利益,那就困难重重了。 国家税收和国家债务的自我限制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决定权优先,这必然会间接限 制国家税收。而经济不景气,又会影响到国家收入:德国的国家收入占GDP的比重已从1 999年的47.3%下降到2005年的43.2%,其中税收收入从24.2%减到2 1.8%,社会保险费收入从19.0%减到17.8%。加上全球范围内的“税务竞争”, 促使德国税率连连调低:公司所得税已从1998年的45%降到2005年的25%,个 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53%降到42%,起始税率由25%降到15%,基本免税额则从6 322欧元增至7664欧元。虽然国家支出在GDP中的比重也已相应从1999年的4 8.7%降至2005年的46.7%,但毕竟一直入不敷出,国家债务日益积累。如果当 代人获得国家债务融资的好处,而要由下一代承担债务的偿还,那样的国家债务免不了会出 问题。这在德国已隐约可见。 收入再分配的“适度性”难以确定。收入再分配的程度一般取决于当时各种社会力量的对比 关系。近些年,在世界范围内资本对劳动占有相对优势的背景下,在德国,人们也在日益谈 论“欠适度”的收入再分配和累进制所得税可能会带来某些副作用,例如减少工作刺激,把 社会经济进一步引入“灰色经济”的歧途等。于是,德国也调低了个人所得税的累进率。按 2005年的税法,年收入7665—12739欧元按15%—23.97%的税率纳税, 年收入12740—52151欧元的税率为23.97%—42%,年收入52152欧 元以上则为42%。这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尚需拭目以待,而涣散人心的激烈争论却有增无减。 总之,德国社会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正处在新一轮的调整过程中,其结果如何值得关注。 案例来源:梁小民:《经济学家的赌博》,《万象》2003年第1期;金雪军:《西方经济学案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案例内容: 经济学家都爱认死理儿。争论中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针尖对麦芒,各不相让,谁也无 法说服谁,于是就打赌,正确者赢,错误者输。 这次打赌的两位美国经济学家,一位是马里兰州立大学的朱利安?西蒙(Julian Simon), 另一位是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埃尔里奇(Pawl Ehrltch)。在关于人类前途问题上,埃尔里奇是悲观派,认为由于人口爆炸、食物短缺、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等原因,人 类前途不妙。西蒙是乐观派,认为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和价格机制会解决人类发展中出现的 各种问题,人类前途光明。他们两人的这些观点代表了学术界对人类未来两种根本对立的观 点。这个争论事关人类的未来,也格外受世人关注。 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决定赌一把。他们争论涉及的问题太多,赌什么呢?他们决定财 不可再生性资源是否会消耗完的问题。不可再生性资源是消耗完就无法再有的资源,如石油、 煤及各种矿石等。这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储藏量是有限的,越用越少,总有一天这种资源会用 完。悲观派埃尔里奇的观点是,这种资源迟早会用完,这时人类的末日就快到了。这种不可 再生性资源的消耗与危机,表现为其价格大幅度上升。乐观派西蒙的观点是,这种资源、不 会枯竭,价格不但不会大幅度上升,还会下降。他们两人选定了5种金属:铬、铜、镍、锡、钨。各自以假想的方式买入1000美元的等量金属,每种金属各200美元。以1980年9月29日的 各种金属价格为准,假如到1990年9月29日,这5种金属的价格在剔除通货膨胀的因素后果然上升了,西蒙就要付给埃尔里厅将把总差价支付给西蒙。 这场赌博需要的时间真长。到1990年,这5种金属无一例外地跌了价,埃尔里奇输了,教授 还是守信的,埃尔里奇把自己输的57607美元交给了西蒙。 23 案例评析: 本案例中两位经济学家对不可再生资源所持观点实际上取决于他们所用的分析方法,埃尔里 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法,西蒙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法,而且是动态的。局部均衡分析法 通常假定某一产品(或要素)的需求和供给只取决于其自身的价格,不考虑其他市场的影响, 因而这种方法隔绝了各类市场之间的联系。一般均衡分析法通常认为各种市场之间存在着不 可忽略的联系,一种产品(或要素)的价格变动会影响其他产品(或要素)的价格变动;反 过来,它们又影响该产品(或要素)的价格。因此,本案例中这两位经济学家赌博的最终输 赢实际上是这两种分析法之间的输赢,是这种两分析方法哪一种更接近经济生活现实的问 题。 西蒙教授在赢了这场赌博之后说,自己一开始就对赢得赌博充满了信心,因为他相信人类社 会的价格机制和技术进步。的确,价格机制是调节经济的一只神奇的“看不见的手”。 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上,价格随供求关系变动而灵活、及时地变动。价格反映了资源稀缺的程 度。当某种资源短缺,供给小于需求时,价格必定上升。价格上升,增加了供给,减少了需 求,最终使供求平衡。反之,当某种资源过剩,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必定下降。价格下降, 减少了供给,增加了需求,最终也使供求平衡。所以,只要让价格自由浮动,价格就可以准 确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有效地调节供求。 这5种金属无疑是不可再生性资源,但也同任何其他资源一样由价格调节。当这5种金属越来 越短缺时,其价格必定上升。但为什么现实中这5种金属越来越少,而价格反而下降,西蒙赢得了这场赌博呢?关键在于价格上升刺激供给的作用。 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其替代品,不可再生性资源同样也有替代品。当这5种 金属的价格上升时,就刺激了人们去开发它们的替代品。例如,铜和锡过去主要是制造各种 征活用的器皿的。当铜和锡的价格上升时,发明并大量生产替代铜和锡的塑料制品就是有利 的。同样,铜和其他制造电线的金属价格上升也刺激了人们开发替代铜的光导纤维,光导纤 维主要以沙子为原料。这就是说,这5种金属价格的上升刺激了人们去开发它们的替代品。当这此替代品大量生产出来时,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人们就会用替代品取代这些金属。这 时,这些金属的需求大大减少,价格自然就下降了。但在刺激替代品的开发和生产中,价格 十分重要,只有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当开发和生产这些金属的替代品有利时,才能刺激这 种创新活动。 替代品的开发与大量生产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但促进这种技术进步的是价格机制。在市场经 济中,包括专利在内的产权受到立法保护,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发明创造中获得丰厚利益。这 是激励人们开发各种替代品的动力。发明者寻找和开发这5种金属的替代品——塑料或光导 纤维等——不是为了解决社会面临的这5种金属短缺问题,而是为了获得。但在他们为获得而开发这5种金属的替代品时,他们就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价格调节使发明者的个人利 益与社会利益相一致。这就是市场调节自发刺激技术进步的机制。有这种机制,人类就可以 生产出一切不可再生性资源的替代品。因此,像这5种金属一样的不可再生性资源,不会枯竭,价格也不会无限上升。而且,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必然由于替代品的大量生产而再 下降,甚至低于原来的价格水平。这正是西蒙敢于打这场赌的理论依据。他的获胜不是偶尔 的运气,而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 埃尔里奇最终在这场赌博中输给了西蒙,证明一般均衡分析法比局部均衡分析法更接近经济 现实。从一般均衡分析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在很多问题保持正确且乐观的态度。以土地为例, 如果土地的价格过高,那么就会出现土地替代品,比如会发展起高屋楼房,会填海造地,会 向还没有被开发的土地扩展等等。如果地球上的土地价格实在太高,那么,开发月球土地资 源就会顺理成章与有利可图。总之,只要土地价格过高,就会出现土地的替代品,从而使土 地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同样,在对待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我们也无需悲观,依靠价格机制可以 24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如果能够保证水价大幅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海水淡化、废水重新 利用等都有利可图的,水的供给就会增加。同时,水价上升能使人们节约用水,减少需求。 比如当水价较低时,用滴灌技术代替大水漫灌是不经济的,但当价格涨到一定程度,人们就 会自学采用滴灌技术,因为这样做有利可图。水价上升不仅会使已发明的各种节水技术得以 利用,同时也能刺激新的节水技术的出现。照此推理,解决水资源危机 案例来源:根据《北京娱乐信报》、《新京报》和《光明日报》(2003-2005)等相关报道改编 案例内容: 发票作为财政收支的合法凭证,它既是纳税人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也是税务机关计算 和征收税款的一个直接依据,更是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但是,在2001年以前,我国的发票在控制税源、堵塞征管漏洞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在监控纳税人应税收入 方面存在较大的漏洞。比较典型的是,餐饮业一些企业主为了少缴税,在填写发票时弄虚作 假,比如大头小尾、不填日期、上下联不符等,同时消费者索要发票意识不强,也是导致餐 饮业漏税情况严重的一个原因。以上问题曾长期困扰着有关管理部门。 为提高税收征管水平,规范纳税人自觉依法使用发票,促进经营者自觉使用合法凭证,正确 记账和核算,准确申报,依法纳税,调动和鼓励广大消费者依法取得发票,鼓励市民协税、 护税的积极性和提高社会公众纳税意识,堵塞税收漏洞,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各地地方税 务部门于2002年前后决定推行发票有奖管理。各地的奖励方式可以概括如下:每份有奖发票 均有两次中奖机会。分为“刮开式” 即开即中奖和定期“摇奖”中奖两种形式。定额有奖 发票“刮开式”中奖机会的大小取决于发票金额。发票票面金额大的中奖概率高,发票票面 金额小的中奖概率相对就小。 以北京市为例,该市地税局从2002年 8月1日起全面实施发票改革: 在全市范围内选择部分行业、个别票种实施定额有奖发票,具体包括:饮食、住宿、旅游、租赁、物业、歌舞厅、 音乐茶座、台球、高尔夫、保龄球、游艺、美容美发等行业,同时以机打和定额发票代替手 工发票,加强防伪和简化票种;发票一般分为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八种票面。消费者消费后拿了发票就可以参加兑奖,中奖后到地税部门领取奖金。 北京地税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市仅由发票改革带来的税收增收额仅2004年一年就达到10亿元。全市有奖发票的兑奖金额大幅度提升,2004年有157.2万人次的消费者共兑付中奖金额4176.96万元,比2003年增长了2.5倍。其中,二次开奖的平均兑奖率近96%,比2003年的兑奖率提高了近6个百分点。 另据北京昌平地税局的统计,该局举报中心2004年共受理各种形式的举报155件,立案查处82件,查补税款911.1万元,比上年度增加了766.8万元。2004年昌平地区的涉税举报案件主要集中在违规使用发票、使用假发票和少缴个人所得税上。个别企业为了达到少缴税款的目 的,以各种理由拒绝为纳税人开发票,甚至使用假发票。此外,在举报案件中,企业财务人 员未能认真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少缴个税的举报案件也占据一定比例。根据举报, 共查出偷、漏个人所得税70余万元。 有奖发票制度的实施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但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 如,由于中奖率偏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索取发票的消费者的比例在经过显著上升之后而出 现了明显下降:除非单位财务部门做帐需要,许多消费者在消费时不再索要发票。 针对消费者索要发票的热情不断下降这一问题,北京市地税局开展了有奖发票网上调查,发现有奖 发票二次开奖参与者不够广泛,而刮开式有奖发票中奖更加直观、透明,简便。根据调查结 25 果,广大市民与消费者建议:取消二次开奖,奖金全面向刮开式有奖发票倾斜,扩大中奖面 或者继续依照现行有奖发票二次开奖办法执行,但是缩短二次开奖的时间间隔,每月举行一 次。 另据报道,全国除港澳台外现已有六十多个地、市级地方税务机关采取了有奖发票这种形式 介入管理,普遍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案例分析: 发票作为我国经济交往中基本的商事凭证,是记录经营活动的一种书面证明,是在购销商品、 提供或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发票是财务会计核算的 原始凭证和税务稽查的重要依据,是加强财务管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 有奖发票制度可以为税务机关实行税收按实查账征收奠定基础,同时控制税源,堵塞税收征 管漏洞,促进诚信纳税,保护合法经营,防范和打击利用发票偷逃税款的违法行为,维护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同时,通过“开奖”这一经济手段鼓励消费者索要发票,既有利于维 护消费者本身的权益,激励企业规范地使用发票,又有助于调动社会力量协税、护税,推进 税收法治的全社会监督。 一方面,相对于纳税企业来说,税收机关与普通消费者在监督偷逃税款方面有各自的优势(专 业性与人数、道德风险比较低),所以,通过适当方式让普通消费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可以 减少企业与税收机关之间的不对称信息程度。 另外一方面,有奖发票制度对于消费者来说,既可以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还可以有中奖机 会,同时也保护了国家利益,消费者和政府达到“双赢”。 因为索要发票的成本相对比较低,所以只要中奖面以及奖金额达到一定的数量,该项制度设计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和参与约 束。对于税收机关来说,一方面增加了奖金的支出,但是只要有奖发票带来的税收的增加超 过奖金额的增加,对于税务机关来说就“合算”。此时,税务机关面临着典型的tradeoff 的问题,这也为税务机关调整相关政策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和可能。 试思考以下问题: (1)试讨论分析在偷税与反偷税的博弈中为什么新的制度会发挥作用? (2)为什么其作用效果会出现变化? (3)如何改进统一发票对奖办法? (4)你认为该博弈与一般的税收监管博弈有何特别的不同之处?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你 能否举出类似的博弈例子? 案例来源:根据北京晚报、新华网(2003-06)相关报道改编 案例内容: 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212万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比2002年多出67万人,毕 业人数创历史最高。每当毕业临近,学生们不仅在网“冲浪”,而且还要怀揣个人履历,为 谋求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奔波于各地的人才市场、招聘会、就业指导中心。学生求职本应该是 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以最低的成本利用某种方式传递信息而同时实现雇工和就业的目的。但 是,在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如何解决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呢? 以下是媒体报道的有关毕业求职现象。 毕业求职现象透视 一 自我包装:除添置相应的服装之外,大学生还要精心制作毕业推荐表,彩色简历,光盘 简历,E-mail简历,还有学生还花大价钱拍摄写真集或在简历中贴上自己的“玉照”。 二 饥不择食:由于毕业生数量增加了很多,大家总担心期望值太高错失了良机,于是有些 学生四处打听用人单位,见到一个用人单位,不管地方好不好,福利待遇高不高,只要人家 26 愿意,就匆忙和用人单位签了协议。 三 性别歧视:对于女大学毕业生来说,不但面临着就业的压力,而且还面临着性别的歧视, 就连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也不能幸免。女生要获得同样的工作,要比男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对 于许多女大学毕业生来说,就业压力的大小,往往还取决于自己的长相和身材。 四 “人情求职”日益严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托人情、走后门等“人情求职”现象日 益严重,还有许多家长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工作,陪着孩子一起应聘。 五 高校间互设信息“壁垒”:在扩招就业“第一年”的巨大心理压力下,2003年许多高等 院校相互设置信息“壁垒”,妄图以此保护本校毕业生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机会。无论是 在互联网还是在招聘会上,经常出现“外校学生不得进入”,或其它“不平等”待遇。 六 “造假风”、“投机风”盛行:从记者采访和许多高校毕业生反映得知,就业压力使学 生求职中的“造假风”日愈严重。在制作求职材料时,改学习成绩,编造实习经历,虚报获 奖证书等。 另据报导,2002年大学生求职费用总共花了10亿人民币。去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45万,人均 费用高达6800多元,而一些大城市的求职成本则远远高于这个平均数。另据问卷调查,2002 年北京应届大学生用于找工作的费用人均超过1万元(教育专家戏称这是“毕业消费”,而商家则称之为“毕业经济”)。 案例评析: 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不对称信息市场,一般说来,雇员比企业掌握有更多的劳动质量信 息(比如工作能力、态度和责任心等)。企业关注员工有关工作能力或生产力等劳动力质量 方面的信息,那么一个很自然的问题是雇员是否会传递以上信息。雇员在面试时穿上一套整 洁得体的服装自然会向企业传递一些信息,但是该信息是一种弱信号,它不足以区别雇员劳 动力质量的高低,因为低生产力的雇员也可以以近乎同样的方式和成本“装扮”成高质量的 雇员。与弱信号相对应的是混同均衡,企业不能区分雇员能力的高低。所以,雇员传递的信 号必须是强信号,并导致相应的分离均衡出现。劳动力质量不同的雇员传递该信号的成本有 比较大的区别,其差别足以区别劳动力质量的高低,也就是说,理性雇员会根据自己的质量 高低向企业传递不同的信号,企业根据相应的信号的不同区别雇员质量的高低。 文凭是一个最常用的信号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宾塞1973年就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说明文凭是一种信息传递工具,并分析了企业如何利用文凭区分不同工作能力的员工并分别给 予不同薪水。 斯宾塞模型的主要思想是,教育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强信号之一,它有助于向雇主表明个人的 能力。教育可以反映雇员劳动力质量等多方面的信息。雇员接受教育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 雇员的受教育年数、学分的多少、知识水平的高低、学校的声誉等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提供劳 动力质量的信息。无论雇员所掌握的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有益,其接受的教育水平可以作为雇 员劳动生产力高低的信号,因为与弱工作能力的雇员相比,高质量的雇员更容易获得比较高 的教育水平,后者一般接受能力更强,更具创造性或工作更努力。所以,高质量的员工愿意 通过自己接受的教育水平显示自己的生产力水平,并在企业里获得比较高的报酬。所以,受 教育水平是劳动力质量的一个信号,表明了劳动者的生产技能,企业也愿意将教育水平作为 员工生产力水平的参考指标,因而工资率取决于受雇者的受教育水平(事实上,员工的受教 育程度往往也取决于企业或雇主开出的工资水平)。 在中国如何解决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不对称信息呢? 首先,信号发送和信号筛选是典型的两种解决方式。但是,由于就业过程中竞争比较激烈, 所以学生主动发送信号(投递简历)比较常见。另外,现在的高校毕业生相对来说比较多, 并且多数同学都不太愿意到老少边穷地区就业,而由于目前的教育体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 陷,各高校的教学质量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别,所以一张简单的文凭是最常用的信号之一,但 27 是它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作用的有限的。所以导致了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上述各种现象 和行为的出现。 其次,从上述描述中可以看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我国高校学生在毕业求职 过程中除了承担以上直接支出成本之外,然而,还须承担诸多其他成本:隐性成本、机会成 本、心理成本等。有许多学生放弃在校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而忙于各种招聘会影响了正常的教 学和学习;各种不公平、不公正现象滋生和助长着求职中的腐败,严重考验着学生的诚信等 社会公德,并在学生心理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等等。现在,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以及 相应的问题不仅考验中国就业市场,也考验着学生的经济实力和心理承受力,学生过高的求 职成本将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其负面效应是巨大的。 最后,虽然不同的单位于不同的岗位对员工的要求不一定完全一致,但是不容否认信号发送 过程中弱信号与强信号的存在,对应地存在混同均衡和分离均衡。在混同均衡下,不同能力 的学生发送了相同的信号,用人单位无法区分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高低。而在分离均衡下,高 素质或高能力的学生发出了低能力学生不能发送的信息,所以就将自己与后者区别开来,而 用人单位也就相应地挑选到了合意的员工,并给予相应的报酬。 试分析上述毕业求职过程中同学们发出的哪些信号是强信号?哪些是弱信号?同学的玉照、 获奖证书或学习成绩属于哪种信号?为什么会出现“造假”行为?求职过程中的出现“造 假”行为对相关各方有何短期和长期影响?改学习成绩、编造实习经历,虚报获奖证书等能 否达到目的? 案例来源:改编自《21世纪经济报道》,《 排污权的买卖》2004-04-12 案例内容: 我国经济在近20年来取得了另人瞩目的增长,但是,与高速经济增长相伴随的环境恶化日益 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2004年的统计,酸雨给我国造成的损失每年超过1100亿元,大气污染所造成的损失每年约占我国GDP总量的2%-3%。目前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区域性酸 雨污染严重。据河南省环保局提供的资料,该省有一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大气环境质量不宜 人类居住的城市,半数城市进入二氧化硫和酸雨控制区。此外,酸雨频率急剧增高,河南省 某市酸雨频率从2000年不足5%上升到2003年的41%。而河南只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酸雨的危害已经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中明确 提出,到2005年年底全国SO 排放总量在2000年的水平上削减10%,“两控区”(SO和酸雨22 污染控制区)SO排放总量在2000年基础上削减20%。但是,传统的行政手段控制大气污染2 存在诸多的困难,并且效果不理想。 长期以来,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建立在单一“浓度控制”基础上,但是,单一的“浓度标准” 控制排污模式阻止不了污染源数量和排放总量的增加,因为企业会用各种“巧妙办法”让排 放标准“达标”,而企业排放污染“不超标”,环保部门没有办法促进企业治理污染。另据 调查,管理部门也没有完全将超标排放污染物作为一种违法行为来处理。以企业排放二氧化 硫为例,中国大气法要求超标排放企业缴纳罚款,企业每排放1公斤二氧化硫,有关管理部门收取0.2元的排污费,而企业减排1公斤二氧化硫则的支出远远超过0.2元,所以,由于受利益驱使,企业宁肯缴排污费也不愿积极治污,而监督和处罚违法者让政府也承担了很大的 成本,因此我国政府希望用更多的市场机制来控制污染问题。 28 在美国环保协会的协作下,我国开始探索排污权交易制度,该制度最早在南通与本溪两城市 试点,并取得成功。现在,在山东、陕西、江苏、河南、上海、天津、湖南也相继展开。 以河南省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制度为例,环保部门按照国家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确 定地区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的排放总量,对现有排污单位一次性无偿分配某个时期的二氧化 硫年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并以排放许可证的形式发放到企业,无证企业不能排污。分配给排 污单位的指标可以进行交易,剩余指标可以储存,储存指标长期有效,指标用完的企业将停 止排放,否则将受到极为严厉的处罚;为了鼓励企业少排污、节约指标,每个交易年度结束 时,环保部门将每个企业的剩余指标自动划入下年度的排放指标。为了保证许可证制度的实 施,河南省还利用在线自动监测网(CEMS系统)技术全天候不间断地监测、纪录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放情况,并向环保部门传送相关数据。在排污权交易制度下,排污权的交易价格由市 场双方参照二氧化硫的削减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行确定,达成交易意向后还需经当地环保 部门批准才能生效。 案例评析: 污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负外部性。其实,有多种方式减少或避免污染产生的外部性。利用法 律禁止排污、颁布相关的气体或水质标准,或者制订允许的最高污染限量,向那些减少污染 排放物的企业提供补贴,或者向那些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征收特定的排污税,一体化等等。 当然,不同的解决外部性的办法的实施成本以及相应的结果不同。比如,限定企业的排污数 量,企业就没有积极性投入资源去开发能够把污染水平进一步降低的新技术;而对降低污染 水平的企业实施补贴的方法对纳税人也存在一定的不公平。 除了以上方式之外,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方式就是排污权交易制度,即政府利用市场机制控制 污染总量的方式。排污权交易发源于美国,美国的《联邦清洁空气法案》于1963年获得通过, 但是该法案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该法案以各地区当时的污染水平为基数,禁止增加新的污 染排放量,所以,该法案实际上使得美国大部分城市地区由于可能出现的污染因素几乎不可 能建立新的工厂。 美国环境保护署为了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就制订了一个在地区污染总量不变的条件下利用 存量污染水平的所谓“抵消”政策,即若要在某地新开一家工厂,则必须设法相应地减少现 有的某个企业的污染水平。但是,抵消政策的一个主要困难是需要寻找并降低一个已经存在 (污染)企业的排污量。在此过程中,随着中间人出现的同时,交易污染指标的市场也相应 诞生,这就是所谓的排污权交易。美国还于1990年修改了《清洁空气法》,将二氧化硫排出 权交易在法律上制度化。美国通过这一方式基本上实现了从整体上削减污染物排放量的目 的。 由于排污权交易价格由市场确定,市场确定价格的过程就是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也是优化 污染治理责任的过程。所以,只要交易双方污染治理成本存在差异,排污权交易就可能使交 易双方都受益。在实施二氧化硫排污许可证及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排污权交易鼓励企业 通过技术进步进行污染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总量,企业节约下来的污染排放指标将成 为一种可用来交易的“有价资源”。 由于排污权成了商品,将会使各企业竞相寻求有效的减排办法,以争取少买指标或出售指标, 从而削减了整个区域的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另外,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以后,当政府觉得环 境恶化时可以大量买进许可证和排污权以防止环境继续变坏,因此,排污权交易制度也为政 府通过买进或卖出许可证进行宏观总量调控提供了可能。 不容否认,排污权交易是一种追求使用最少排放指标的市场手段,通过排污权交易控制大气 污染是一种社会进步,而我国部分地区的污染控制实践也表明,排放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 制度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果。但是,公平公正地给企业发放配额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 项制度的最终推广与实施效果,所以,制订一套比较科学的指标分配方法成为排污权交易在 29 我国成功推广的重要因素。 案例来源: 改编资料来源于《楚天都市报》(2003年8月27日) 和《新华日报》 (2003年04月25日) 案例内容: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以何种方式提供各种公共产品与服务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等都在进行公厕民营化的尝试,以下是武汉和苏州公厕运营管理改革的相关 新闻摘录。 (一)武昌火车站两公厕竞出天价 年“身价”过百万 武汉市武昌区城管局抓“管理”、创“效益”,在公共卫生领域走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道路, 将“公厕”经营权进行招标,为配合公厕经营权招标,城管局专门制定的《实施办法》规定, 投标中标者首先须缴纳17%的风险抵押金,承包期间,必须严格遵守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 准,并随时接受环卫部门专业质量检查。2002年8月29日,经过138次竞价后,武昌火车站出站口公厕的中标价锁定在46.95万/年,成为武汉公厕的“标王”。 2003年8月,武昌城管局再次对辖区内6所收费公厕经营权进行招标,武昌火车站出站口公厕一年经营权价格为62.15万元。据了解,该公厕底价为33万元,而火车站另一公厕则拍得40.1万元。 另据了解,尽管有关方面此前曾贴出公告招标告示,但在拍卖现场城管工作人员称是内部竞 标,约有40人参与招标,大部分是原环卫系统职工,并且拒绝记者旁听。 (二)苏州公共厕所一律免费开放 自2003年1月1日起,苏州287座公共厕所已先后全部实现24小时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后如何 实现低成本高水平管理?同年4月22日,苏州将市区38座公厕的保洁、维护、管理权向社会 进行招标,129位自然人和12家具有环卫行业资质的企业参加了投标。首轮开标结果显示, 有29座公厕找到了“管家”,其中22座是个人中标,7座为企业中标,未中标的9座将继续向社会招标。在苏州进行的公厕招标的标底是通过测定每座公厕每年全部保洁和维修等费用来 确定的,而这笔费用由市和区两级财政各承担一半。 在招标现场,竞标场面活跃,自然人中八成为下岗失业人员。另据了解,一处24小时开放的公厕,大约需要三至四人保洁维护,还要包括樟脑丸、垃圾袋、清洁剂及水电等费用,根据 这些人工和支出,投标标的基本在3万至4万之间。 招标时对公厕的保洁和维修制订有详细的标准和要求,如“一客一保洁”,即每位客人使用 公厕后都要保洁一次,还规定管理者除可以向使用公厕者代售一角一份的手纸外,不可再有 其它收费服务。保洁维护权转让后,苏州市环卫部门将对每座公厕一个月不少于10次检查。 案例评析: 城市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那么,在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模 式中,苏州模式与武昌模式孰优孰劣呢? 首先,武汉模式与苏州模式相比,前者不仅使得政府的直接支出减少,而且有关部门还有不 菲的收入,相反,苏州模式下政府不但没有了相应的收入,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维持公 共卫生系统的正常运转,所以,实施苏州模式的前提条件是相对雄厚的财政收入基础。其次, 应该注意不同模式下的可能出现的其它负面影响。在武汉模式下,按照有关部门制订的收费 标准(每人次5角),仅完成62.万元标底价,武昌火车站公厕的管理者每天至少要接纳3400人,也就是说,24小时开门,每分钟须两人以上承包人才有可能“保本经营”。那么,公共 厕所的经营权为什么还如此“紧俏而吃香”呢?原来是经营者灵活运用了自己产品与服务 技术特性,即公厕服务的需求缺乏弹性。而2003年10月31日的媒体报道,以62.15万元 高价获得的武昌火车站出口公厕的经营权因超标收费而第二次被收回,而此前也有媒体披露 30 在青岛出现“5元甚至10元”天价公厕。可见,虽然城管部门制订了相关的配套管理办法, 但是,从实际的运作成本看,效果并不理想。 一般说来,通过市场激励机制进行公共设施的管理经营,运用拍卖等方式出让城市公厕经营 管理权,政府既能大大降低公共管理的投入成本,又能给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管理和 服务,这种尝试符合政府管理与社会公众两者的共同利益。但是,武汉模式中出现了一“拍” 了之,然后任由经营者凭借地理优势和垄断经营搞天价收费。城市建设本来就是为纳税人服 务的,但在武汉模式下,公众基本的生理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最基本的城市公共设施成了 少数人的赢利场所。武汉模式确实降低了有关部门的直接成本,也给经营者带来了利益,但 是,其最终成本还是普通公众负担(有关部门拍卖“天价公厕”的得到的收入的最终用途也 没有公开),所以,这种形式的公共事业民营化与市场激励机制的引入,将少数人的利润最 大化放在了首位,使公共服务的生产和消费都失去了公平,严重地损害了公众利益。 在不打破垄断经营的前提下,纯粹简单地以改革产权的方式,让私人资本来介入公共服务, 虽然在表面上看迎合了改革的潮流,但实际上是对公共利益的侵害。对于类似公厕民营化这 种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政府管理部门应该保证各个方面的市场激励机制与此相适应,只 有实现公共管理制度的系统性变革,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试结合书中博奕轮与信息经济学等相关章节内容,讨论上海的公厕经营权招标中出现的问 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方向。 31
/
本文档为【经济学经典案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