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福利院工作总结

福利院工作总结

2017-09-28 4页 doc 16KB 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8482

暂无简介

举报
福利院工作总结福利院工作总结 2009年渝水区社会福利院社会工作总结 , 奉献爱心 助人自助 构 建 和 谐 温 馨 家 园 新余市渝水区社会福利院是新余市城区内唯一的一所集孤残儿童、老人生活、学习、康复、医疗、保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设有儿童收养中心和夕阳红养老服务中心。其中儿童收养中心共有儿童100余人,夕阳红养老服务中心共有老人35人。全院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是一所设计理念超前,设施先进,管理科学,环境 优美的福利机构。 2009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下,渝水区社会福利...
福利院工作总结
福利院工作 2009年渝水区社会福利院社会工作总结 , 奉献爱心 助人自助 构 建 和 谐 温 馨 家 园 新余市渝水区社会福利院是新余市城区内唯一的一所集孤残儿童、老人生活、学习、康复、医疗、保健、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设有儿童收养中心和夕阳红养老服务中心。其中儿童收养中心共有儿童100余人,夕阳红养老服务中心共有老人35人。全院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是一所设计理念超前,设施先进,管理科学,环境 优美的福利机构。 2009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下,渝水区社会福利院对社会工作在院内如何开展积极进行探索,力求社会工作实务能够率先在社会福利院有所突破。2009年9月,渝水区被列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后,社会福利院加大了探索步伐,有针对 性地开展了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主要情况是: 1、完善社工机构,积极引进专业人员。 在开展社会工作的过程中,渝水区社会福利院将社工机构的建设摆在了首位。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筹备,渝水区社会福利院成立了全区首个社会工作室,并完善了工作室的组织结构,在工作室内设立了孤残儿童服务部,员工服务部,助老服务部,爱心义工部等四个部门,在四个部门下分设了环保、渝水妈妈、心理咨询、帮教、康复医疗、关爱等10个工作小组。 制定完善了社会工作室工作职责、社会工作室工作人员职责等相关工作。 社会工作室人员的充实,采取了面向全区公开招聘的方式。经过严格的筛选,最终在全区的义工队伍中挑选了五名有着长期丰富的义工活动经验和其他专业能力的专业义工进入社会工作室工作。虽然这些专业义工在初期的社会工作中并不是那么专业,但经过一年来的学习实践,特别是经过渝水区特有的“1+1+2”模式(即专业社工+社工助理+专业义工)的,这些人员的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已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社会工作室负责人王健洪还因为工 作出色,被评选为首届渝水区十佳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室的成立,开启了渝水区社会福利院社会工作新的篇章。越来越多的人以福利院社会工作室为平台,加入到义工组织,为福利院乃至全渝水区奉献爱心。据统计,经常性到福利院参与爱心活动的爱心义工就有50余名,全年参与爱心义工活动的有800余人次。义工活动的蓬勃开展,还推动了社会资源整合项目的开展。一年来,福利院社会工作室先后与新钢中心医院、济困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签订了慈善合作项目书,由他们对院内的孩子、老人进行义诊、体检、爱心救助等活动,与中山太阳能科技职业学院、渝水一中等学校结成了“手拉手”爱心联盟,开展了“周末环保”“助残助老”等活动,给院内的孩子和老人增添 了许多欢乐。 2、推动工作实务,积极实践专业理念。 社会工作的生命力,最终在于实务工作的开展.对此,渝水区社会福利院充分利用渝水区与江西财大社会学系合作开展社会工作实践的契机,组成了多个“1+1+2”工作团队,针对儿童和老 人的不同特点,开展了众多的实务工作。 一是针对残疾儿童的特点,开展了康复和启智等实务工作。由于整个院内孩子的年龄大小不等,工作团队对婴幼儿脑瘫和智障等儿童加以日常功能训练和启智教育为主、社会教育为辅的工作模式,对大龄残疾儿童则加以融入社会,提升社会功能为主的工作模式,着重培育他们的自我决策能力。这些实务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的信心、活动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各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院内有一名孤残人员余毛毛,现年26岁,有脑积水和肛漏等身体残缺,需依靠轮椅代替步行,身上总有异味,对于自已的这些身体状况,余毛毛自卑心理严重,不敢与人交流,不敢与人正视。但他却非常希望能够改变这一状况。社工团队介入后,积极了解他的需求,为其创造了一个非常独立的生活空间,配备了沼气热水器,电视等生活设施,运用专业工作服务理念和专业手法,为其安排了“主持人,发言代表,院内环境环保 组长”等角色,一段时间下来,余毛毛的自信有了明显提升。 二是针对老人的特点,开展了身体康复和心理保健等实务工作。福利院夕阳红养老服务中心2009年7月成立后,居住了35位高龄老人,他们大多身患疾病,特别是以中风偏瘫和患老年痴呆的老人为主。这些老人的健康、娱乐需求,心理、生理老人的社会功能等问题是福利院新的社会工作内容。社工团队介入后,给每一位老人建立了个案资料,和每一位老人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访谈,及时了解老人的需要,运用社工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和社区工作专业知识,帮助老人解决心理生理等问题,同时开展了老人中秋联欢会和重阳节趣味游园活动,与老人亲属联欢。这些实务的开展,增强了老人对福利院的归属感,丰富了老人们的生活, 受到了老人及其亲属的赞扬和肯定。 3、加强培训引导,积极壮大专业队伍。 社会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几名专业社工人员是不够的。要真正推动社会工作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因此,渝水区社会福利院全体员工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及实践,对福利院社会工作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此,福利院加强了对员工的社会工作培训 引导,力求福利院的工作向社工专业化迈进。 一是积极开展员工减压等社会工作实务,促使员工在亲身体验中了解认同社会工作。福利院员工长期工作在特殊工作岗位上,心理压力较大,工作中缺乏成就感,也较少有幸福感。针对这种现象,福利院“1+1+2”社工团队运用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先后开展了“心手相牵,用心服务,温馨家园,阳光心灵”等小组活动,对员工有的展开了教育、培训,释放他们的工作压力。这些活动,有效地增强了福利院员工的团队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也让他们 在活动中亲身感受了社会工作的意义。 二是积极推动员工对社会工作的理论学习,促使员工切实增强专业知识。在全院职工中掀起了学社会工作理论的热潮,为员工购买了书籍,要求员工加强学习。多次组织社会工作专业 知识专题讲座。积极推动员工参加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并制定了奖励政 策,凡取得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的员工,一律给予5000元奖励。 三是积极鼓励员工按照社工理念和方式开展工作实践,促使福利院整体专业水平有明显提升。在工作中,福利院鼓励每位员工按照社会工作理念和社会工作方式方法开展工作。虽然有时这些方式方法确实不是那么专业,也可能没有取得实质的成效,但是,就是这些不成熟的工作实践,始终保持了福利院社会工作开展的热潮,保持了社会工作开展的浓厚氛围,保 持了员工对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不断追求。
/
本文档为【福利院工作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