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160;《大经简注直解浅释》——第六部分:正宗分之二:果德圆满——礼供听法第二十六:-(之一)

2017-11-11 15页 doc 33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160;《大经简注直解浅释》——第六部分:正宗分之二:果德圆满——礼供听法第二十六:-(之一)160;《大经简注直解浅释》——第六部分:正宗分之二:果德圆满——礼供听法第二十六:-(之一)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所谓的礼供,即是礼拜供养,也就是顶礼膜拜恭敬供养等等的意思。所谓的听法,就是聆听妙法,即是聆听修行的种种教理教法,即是聆听修行的种种教诫,也亦是聆听修行的种种方式方法等等的意思。礼拜供养则是属于修持种种的善根福德因缘功德,也亦是积累种种的善根福德因缘功德。然而聆听妙法则是属于修持真实的智慧德能,也就是真正的修持大智慧神通威德,即是所谓的修行真实的智慧,也简称为修慧。礼拜供养则是属于修福,聆听妙法则是属于修慧。 ...
160;《大经简注直解浅释》——第六部分:正宗分之二:果德圆满——礼供听法第二十六:-(之一)
160;《大经简注直解浅释》——第六部分:正宗分之二:果德圆满——礼供听法第二十六:-(之一)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所谓的礼供,即是礼拜供养,也就是顶礼膜拜恭敬供养等等的意思。所谓的听法,就是聆听妙法,即是聆听修行的种种教理教法,即是聆听修行的种种教诫,也亦是聆听修行的种种方式方法等等的意思。礼拜供养则是属于修持种种的善根福德因缘功德,也亦是积累种种的善根福德因缘功德。然而聆听妙法则是属于修持真实的智慧德能,也就是真正的修持大智慧神通威德,即是所谓的修行真实的智慧,也简称为修慧。礼拜供养则是属于修福,聆听妙法则是属于修慧。 第二章:菩萨:(二十六至三十一品)(分六) 第一段:礼供听法:(分二) 第一节:长行:(分三) 1 一:瞻礼: 经文——复次阿难:十方世界诸菩萨众,为欲瞻礼极乐世界无量寿佛。 简注——所谓的复次,即是又一次、再次、还有、再者等等的意思。所谓的十方世界,即是十方法界,也就是十方尽虚空遍法界。所谓的诸菩萨众,即是所有一切菩萨圣众。所谓的为欲,即是为了欲想、了能够获得到、为了希望等等的意思。所谓的瞻礼,即是瞻仰顶礼,也即是瞻视顶礼膜拜等等的意思。所谓的极乐世界,即是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所谓的无理寿佛,即是阿弥陀佛。 直解——释迦牟尼佛再次对阿难说:阿难呀,于十方法界之中,所有的他方世界,能够真正的听闻得遇到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能够真正的听闻得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圣号等等,不单单是悉皆生起欢喜勇猛精进奉持净土宗求愿往生念佛法门,而且悉皆是各个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瞻仰礼拜阿弥陀佛。 浅释——此段经文则是讲说,十方法界之中所有一切诸菩萨,悉皆瞻仰瞻视顶礼膜拜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也亦是讲说,他方所有诸菩萨圣众,悉皆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即是讲说,十方法界之中,所有一切菩萨圣众,悉皆前往西方极乐世界瞻仰礼拜膜拜阿弥陀佛,悉皆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亦是悉皆修持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以及 2 也亦是悉皆称扬赞叹弘扬宣演讲说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故此,十方法界之中所有诸菩萨圣众,听闻得遇到净土宗求愿往的念佛法门,听闻得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圣号,皆共悉皆发菩提心,也就是深信切愿持名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瞻仰礼拜阿弥陀佛。即是讲说,十方法界所有一切菩萨圣众,悉皆瞻仰顶礼膜拜阿弥陀佛,悉皆礼拜供养阿弥陀佛,悉皆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聆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也就是接受阿弥陀佛的接引救度教化等等的意思。因此说,此段经文则是讲说十方所有一切众生,前往西方极乐世界瞻仰顶礼膜拜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说说法,而讲说净土宗求愿往生念佛法门的经典次数,则是比较偏多一点。譬如《华严经》、《楞严经》、《法华经》等等的大乘经典,也亦是悉皆偏带讲说净土宗求愿往生念佛法门。特别是《华严经》,在《华严经》之中,到最后则是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西方极乐世界,华严法会才真正的究竟圆满。也亦是可以说,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则是华严法会的最终归结之处,则是《华严经》这归根结穴之处所。不单单是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上称扬赞叹弘扬宣演讲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誓愿,讲说西方极乐世界圣众的日常生活真实相等等。而且十方法界诸佛如来悉皆称扬赞叹弘扬宣演讲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誓愿,悉皆教令自己刹土的一切众生,持名念佛求愿往生到西方极乐 3 世界去修行,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作佛成佛。所以说,不单单是释迦牟尼佛教令娑婆世界上的三圣六凡一切众生等等,修持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教令持名念佛求愿往生。而且十方法界所有一切凡圣,悉皆求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听经闻法,礼拜膜拜阿弥陀佛,接受阿弥陀佛的教化,与阿弥陀佛共同在一起修行。所以说,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国土,确确实实地是十方法界所有一切众生瞻仰礼拜供养的唯一国土。因为所有十方法界所有一切众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则是为了一生究竟圆满圆满成佛,则是为了究竟圆满各自的菩提道果,也就是为了究竟圆满自己的大誓愿。 二:供养: 经文——各以香华幢幡宝盖,往诣佛所,恭敬供养。 简注——所谓的各以,即是各自运用、各个用、各自带着等等的意思。所谓的往诣,即是来到、到达等等的意思。所谓的佛所,即是阿弥陀佛的处所,即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国土之中。所谓的供养,即是给予、布施、供给孝养等等的意思。所谓的恭敬供养,即是以真实的虔诚心来供给孝养、以真实的虔诚心布施等等的意思。 直解——十方法界之中的所有诸大菩萨圣众,各自悉皆带着种种的香、花、幢、幡、宝盖等等的庄严物品与礼品等等,前往来到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国土之中,并且以虔诚心来供养阿弥陀佛。 4 浅释——此段经文则是讲说,十方法界之中的所有一切诸大菩萨圣众,携带种种的香花、幢幡、宝盖等等的庄严物品与礼品,前往来到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以虔诚心来供养阿弥陀佛。即是讲说十方菩萨,前往西方极乐世界,供养阿弥陀佛。以及也亦是戒定慧三学齐修,福慧等持等等。 香花、幢幡、宝盖虽然是属于种种的庄严物品与礼品,但是实则却是代戒定慧三学。香花则是严持种种戒律,所自然而然流现出来的功德。故此说,香花则是代表严持种种戒律,也就是代表戒学。宝盖则是修持种种的禅定功夫,所自然而然流现出来的清净心。故此说,宝盖则是代表清净心。也就是代表定学。幢幡则是弘法的标志,也就是表示称扬赞叹流通宣演讲说佛法。故此说,幢幡则是代表智慧,即是代表真实的慧学。无论是香花幢幡,还是宝盖等等的庄严物品与种种的礼品,悉皆是代表清净心所流现出来的真实戒定慧三学,也就是代表清净平等觉悟所流现出来的真实智慧德相,以及也就是代表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即是代表觉正净。 所谓的供养,即是布施,也就是以清净心平等心觉悟心来布施,也就是以慈悲心来布施等等。然而,所谓的布施,也亦是具有三种类别,即是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三种类别。故此说,布施供养不单单是积累善根福德因缘功德,以及也亦是真正的福慧双修。所以说,布施供养则是修福积 5 慧,而且也亦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等等。财布施与无畏布施,悉皆是属于修福。也唯有法布施,才真正的是属于修慧。财布施与无畏布施,不单单是属于修持种种人天福德,而且也亦是属于修持种种的大乘福德。但是,法布施不单单是修持大乘的菩萨德行,以及也亦是修持佛果圣位的种种真实功德。虽然财布施与无畏布施则是属于修持种种善根福德因缘功德,但是善根福德因缘功德,悉皆是属于三世诸佛如来究竟圆满成佛的正因正行。也就是说,善根福德因缘功德,悉皆是属于三世诸佛如来究竟圆满成佛的正因正行,亦是三世诸佛如来究竟圆满成佛的唯一根本基础资粮。不单单是善根福德因缘功德究竟圆满成熟者,才能够真正的听闻得遇到佛法,以及也确确实实地是善根福德因缘究竟圆满成熟了之后,才能够真正的听闻得遇到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以及也才能够真正的称作为善男子善女人。从而得知,所谓的善男子善女人,则是究竟圆满具足善根福德因缘功德,也亦是善根福德因缘功德的修持究竟圆满者。 三:受化: 经文——听受经法,宣布道化,称赞佛土功德庄严。 简注——所谓的听,即是聆听。所谓的受,即是接受。所谓的经法,即是阿弥陀佛的教诫,即是阿弥陀佛的教理教法,以及也就是阿弥陀佛的种种教诲。所谓的宣,即是称扬、赞叹、弘扬、宣演、讲说等等的意思。所谓的布,即是流布、 6 流通、宣扬等等的意思。所谓的道,即是教理教法,也就是佛道,以及也就是种种的究竟圆满成佛的事理。所谓的化,即是教化、救度等等的意思。所谓的称叹,即是称扬赞叹。所谓的佛土,即是阿弥陀佛国土,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国土。所谓的功德,即是依正庄严功德,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种种依报与正报的庄严功德。所谓的庄严,即是庄重威严。 直解——聆听接受奉持阿弥陀佛的种种教理教法,即是深信奉行阿弥陀佛的种种教诫,以及也就是真正的虔诚奉行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并且这些十方法界所有诸大菩萨圣众,回到自己的佛国刹土中之后,悉皆是弘扬流通净土宗求愿往生念佛法门,也就是悉皆是善巧方便运用真实的大智慧,来教令一切众生虔诚奉行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也就是各个悉皆能够真正的运用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也就是真正的教令一切众生持名念佛求愿往生,以及也就是真正的称扬赞叹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的种种依正庄严功德等等。 浅释——此段经文则是讲说十方诸大菩萨圣众,前往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聆听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接引法门,也就是聆听接受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之后,不单单是自己能够真正的虔诚奉行,不单单是自己能够真正的持名念佛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且也能够真正的善巧方便 7 教令自己佛国刹土之中的所有一切众生,深信切愿奉行这个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也就是教令一切众生奉持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即是教令一切众生持名念佛求愿往生。 不单单是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教令一切众生持名念佛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单单是十方法界之中的诸佛如来,悉皆是教令自己刹土之中所有一切众生持名念佛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十方法界之中的所有诸大菩萨圣众,不单单是能够真正的自己虔诚奉持个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而且也能够真正的发菩提心,教令一切众生奉持这个一生究竟圆满成佛的持名念佛求愿往生的唯一法门。所以说,不单单是十方法界之中的诸佛如来,称扬赞叹弘扬流通宣演讲说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而且十方法界之中的所有一切诸大菩萨圣众,也悉皆是称扬赞叹弘扬流通宣演讲说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所以说,也唯有净土宗求愿往生念佛法门,才真正的十方法界诸佛菩萨悉皆共同称赞。也唯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的依正庄严功德,才真正的是十方法界诸佛菩萨悉皆共同称赞。所以说,阿弥陀佛所教化救度的佛国刹土,则是十方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佛国刹土,十方法界悉皆是阿弥陀佛所教化救度的国土法界,十方法界悉皆是阿弥陀佛的刹土。 第二节:偈颂:(分五) 一:说偈: 8 经文——尔时世尊即说颂曰: 简注——所谓的尔时,即是当时、此时、当下,那时、这时等等的意思。所谓的世尊,即是释迦牟尼佛。所谓的颂,即是偈颂,也即是运用偈颂来讲说。 直解——此时,释迦牟尼佛运用偈颂的方式来称扬赞叹说。 浅释——此段经文则是讲说,释迦牟尼佛运用偈颂的形式,来继续讲说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国土的依正庄严功德等等。佛陀讲说的经典,亦有两种体裁,其一者即是长行形式,其二者即是偈颂形式。偈颂形式即是诗歌的体裁,也就是像诗歌的形式一样,言简意赅,文字精美,义理深刻,音调抑扬,生动感人。 二:本师叹十方菩萨:(分三) (一):云集兴供:(分二) 1:十方云集: 经文——东方诸佛刹, 数如恒河沙。 恒沙菩萨众, 往礼无量寿。 南西北四维, 上下亦复然。 简注——所谓的佛刹,即是佛国刹土。所谓的数如,即是数量如同、数目好似等等的意思。所谓的恒河沙,即是印度恒河的沙土。所谓的恒沙菩萨众,即是像恒河沙那么多的菩萨圣众,比喻无量无数。所谓的往礼,即是前往礼拜、前往顶礼膜拜等等的意思。所谓的无量寿,即是阿弥陀佛。所谓 9 的四围,即是四面八方。所谓的亦复然,即是同样、一样、悉皆、类似、相同等等的意思。所谓的东西南北与上下,则是四面八方上下,即是所谓的十方。 直解——东方法界的诸佛如来佛国刹土,就如同印度恒河沙无量无边无数,这些如同恒河沙数量的诸佛如来佛国刹土之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圣众,悉皆前往西方极乐世界顶礼膜拜供养阿弥陀佛,聆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以及南方、西方、北方这四面八方的诸佛如来佛国刹土,还有上方与下方,也就是四面八方,而且还有上方与下方,也就是十方法界之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圣众,悉皆前往西方极乐世界顶礼膜拜供养阿弥陀佛,聆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 浅释——此段经文则是讲说,释迦牟尼佛先赞叹十方法界所有一切诸大菩萨圣众,前往西方极乐世界顶礼膜拜阿弥陀佛。也就是讲说,十方法界之中所有诸佛如来佛国刹土之中的诸大菩萨圣众,悉皆前往西方极乐世界顶礼膜拜供养阿弥陀佛,聆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也就是讲说,十方法界所有一切诸大菩萨圣众,悉皆前往西方极乐世界顶礼膜拜供养阿弥陀佛,聆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以及也就是讲说,十方法界之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圣众,悉皆皈依阿弥陀佛,悉皆深信切愿奉持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 所谓的佛刹,即是佛国,也称作为佛土等等。从而得知,所谓的佛刹,即是世界,以及也就是法界。一尊佛所教化救 10 度的区域,即是一个大千世界,一尊佛所教化救度的区域,即是称作为一个佛刹。所谓的恒河沙,即是指印度的恒河之沙。释迦牟尼佛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常常运用恒河沙来作为一种比喻,即是比喻数量广大无量无边无穷无尽,也就是运用语言文字没有来计算的数目。 2:奉诸供养: 经文——咸以尊重心, 奉诸珍妙供。 简注——所谓的咸,即是都、全、完全、整个、悉皆等等的意思。所谓的尊重心,即是虔诚的恭敬心。所谓的奉,即是奉持、接受、奉行等等的意思。所谓的诸珍,即是许许多多的珍宝奇物。所谓的妙,即是微妙,奇妙等等的意思。所谓的供,即是供养、供品等等的意思。 直解——十方法界诸大菩萨圣众,悉皆以虔诚的恭敬心,持用种种的珍宝奇妙的种种供品,供养阿弥陀佛,庄严西方极乐世界。 浅释——此段经文则是讲说,以虔诚的尊重心,并且持用种种的珍宝奇妙的种种供品,供养阿弥陀佛,庄严西方极乐世界。也亦是讲说,十方诸大菩萨圣众,前往西方极乐世界,作种种的财布施,作种种的财供养。以及也就是讲说,十方法界之中所有诸大菩萨圣众,悉皆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布施财物,作种种的功德,即是到西方极乐世界来进行积累种种的善根福德因缘功德。从而不单单是能够真正的亲自供养阿弥 11 陀佛与诸圣众等等,以及还能够真正的亲自庄严西方极乐世界,并且也能够真正的在阿弥陀佛的教诫下,与西方极乐世界所有圣众公同修行,共同救度教化十方法界所有一切众生,共同一生究竟圆满作佛成佛等等。 (二):赞德发愿:(分四) 1:叹彼佛德: 经文——畅发和雅音, 歌叹最胜尊。 究达神通慧, 游入深法门。 简注——所谓的畅发,即是内心非常的欢喜舒畅,也就是从内心之中真正的流现出来真实的欢畅怡悦。所谓的和雅音,即是至极美好的安和雅正的音声。所谓的歌叹,即是歌颂赞叹、歌颂称扬等等的意思。所谓的最胜尊,即是最尊至极的无上尊贵,即是指阿弥陀佛。所谓的究达,即是究竟圆满到达、究竟通达、究竟圆满成就等等的意思。所谓的神通,即是能力。所谓的慧,即是真实的大智慧德相。所谓的游,即是自在无碍、大安乐、大自在等等的意思。所谓的入,即是契入、进入、契证、获得等等的意思。所谓的深法门,即是甚深无上的微妙法门,以及也就是真正的透彻了解诸法实相的真实理体本源,也亦是真正的通达明了了人生宇宙的真实相。 直解——十方法界之中所有诸大菩萨圣众,悉皆从内心之中自然流现出来种种的欢畅怡悦的欢喜,以最尊至极的美好 12 安和雅正的音声,来歌颂称扬赞叹阿弥陀佛最尊至极无上的神通智慧威德,也就是歌颂称扬阿弥陀佛自在无碍究竟明了通达人生宇宙的真实相,即是歌颂称扬阿弥陀佛究竟圆满透彻了解诸法实相的本源等等。 浅释——此段经文则是讲说,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威德,即是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威神智慧德能最尊至极殊胜第一,以及也就是称扬赞叹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至极殊胜等等。即是歌颂称扬阿弥陀佛究竟圆满透彻了解诸法实相理体的本源,也就是歌颂称扬阿弥陀佛究竟明了宇宙人生真实相的无上最尊第一的种种殊胜庄严功德等等。所以说,此段经文则是十方法界诸大菩萨圣众,称扬赞叹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依正庄严功德,则是最尊至极第一殊胜微妙。而释迦牟尼佛则是称扬赞叹阿弥陀佛说:“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所谓的畅发,即是自然所流现出来的,亦是从清净心之中所流现出来的。所以说,畅发即是清净心平等心觉悟心,即是真正的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也即是真正的觉正净。然而所谓的最胜尊,即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真正的自觉觉他究竟圆满的觉悟,也简称为佛。所谓的神通慧,即是神通智慧,也称作为大智慧德相,以及也称作为自性德能等等。因此,通常也把诸佛如来称作为最胜尊。 开经偈说:“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无上甚深微妙法,也就是所谓 13 的深法门,即是甚深法门,以及也称作为无上法门。然而,所谓的甚深法门,即是法性的根源。也就是说,能够真正的穷尽法性根源,能够真正的彻底透明了法性的真实作用,能够真正的通达明了人生宇宙的真实相,也就是真正的究竟圆满的觉悟了,才能够真正的称作为甚深法门,简称为深法门,以及也称作为无上法门,无上法、无上门等等。所以说,所谓的甚深法门,即是真如性海,也就是性海法源。故此可知,所谓的甚深法门,即是建立在殊胜的平等法门之上的唯一法门,也亦是真正的超越诸佛如来的法门,以及也亦是真正的超越所有一切法门的唯一法门。在佛教之中,古德先贤则是把净土守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判释为八万四千法门的大总持法门,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也就是说,也唯有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才真正的是唯一的大总持法门,才真正的是超越一切诸佛如来,才真正的超越一切所有殊胜平等法门的唯一法门。因此才把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称作为甚深法门,以及称作为无上甚深法门,简称为深法门。不单单是十方诸大菩萨圣众,悉皆以清净心,义解心开的无上欢喜心,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的神通智慧威德,来称扬赞叹弘扬流通宣演讲说这个唯一的无上甚深法门。而且十方诸佛如来与释迦牟尼佛则是称扬赞叹阿弥陀佛说:“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而在净土宗求愿往生念佛法门所依据的主要经论之中,则是把阿弥陀佛称作为最胜尊,也就是最尊至极第 14 一殊胜无上的胜尊。 所谓的法门,即是修行的种种方式方法,也称作为途径手段等等,也就是究竟圆满作佛成佛的种种善巧方便方式方法。所谓的法,即是法则、法规、要领、纲要、纲宗、要旨、法度等等的意思。所谓的门,即是门路、门径、路途等等的意思。所讲说的语言文字,悉皆可以作为准则,就称作为法。所有一切悉皆都要经过这里,即是所谓的门。因此,所谓的法,即是诸佛如来所讲说的轨则。所谓的门,即是种种法规悉皆是圣众入道的方便门,也亦是究竟圆满的理体法门,即是究竟明了理体真实相的善巧方便门径路途。所以说,所谓的法门,即是种种修行证果的善巧方便门径路途,也就是究竟圆满成佛的道路途径。也亦是可以说,所谓的法门,即是方法手段,以及也就是交通工具,就如同车船一样,悉皆是属于运载的交通工具,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的善巧抉择种种的交通工具,只要是能够真正的抉择适合我们自己根性,也就是适合我们自己生活习性的种种工具,一生必定究竟圆满到达生死涅槃的彼岸,也就是一生究竟圆满成佛。 2:叹彼佛名: 经文——闻佛圣德名, 安隐得大利。 种种供养中, 勤修无懈倦。 简注——所谓的闻佛,即是听闻得遇到阿弥陀佛。所谓的圣德名,即是圣贤的功德名称,即是把阿弥陀佛名号。所谓 15 的安隐,即是安全稳当,也就是安安稳稳不会出现差错。所谓的得,即是获得到、契证、得到、证得等等的意思。所谓的大利,即是最尊至极第一殊胜的利益,即是带业往生不退成佛。所谓的种种供养中,即是所有一切供养。所谓的勤修,即是勤奋修行,也就是精进修行,以及也就是努力勇猛修行等等。所谓的无懈怠,即是不懈怠,也就是真正的一向专精不间断。 直解——能够真正的听闻得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圣号,悉皆可以安全稳当地获得到一生究竟圆满成佛的大利益。有缘听闻得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圣号,有缘听闻得遇到一生究竟圆满成佛的唯一法门,并且严持戒律精进不间断,勤奋不懈怠地修持一切布施供养,即是不间断不懈怠不厌倦地来修持布施供养。 浅释——此段经文则是讲说,听闻得遇到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圣号,所获得到的利益则是带业往生,也就是一生究竟圆满成佛的大利益,以及讲说了勤奋不间断不懈怠来修持一切所有善法,即是真正的广修布施,广修供养等等。 《普贤行愿品》之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于所有一切供养之中,也唯有真正的勤奋修行一向专精不间断修行,才真正的是属于第一大供养。也就是说,也唯有依教奉行,才真正的是属于第一大供养。故此说,勤奋修行即是大供养,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修行即是林供养,一向专精一门 16 深入即是大供养,如理如法奉持教理教法即是大供养,依教奉行即是第一大供养。然而于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能够真正的持名念佛即是大供养,能够真正的持名念佛求愿往生即是第一大供养。持名念佛不单单是供养十方诸佛如来,也亦是布施供养十方法界所有一切众生。持名念佛即是供养十方诸佛如来,也亦是布施供养十方法界所有一切众生。也就是说,持名念佛即是上求佛道,而且也亦是下化一切众生。持名念佛即是自觉觉他,也亦是究竟圆满觉悟。故此说,持名念佛则是所有一切供养之中的第一大供养。 所谓的善男子善女人,即是能够真正的奉持净业三福广修六度万行的男子女人,也亦是善根福德因缘具足的男子女人,以及也就是能够听得遇到净土宗求愿往生念佛法门的人,即是能够真正的听闻得遇到持名念佛求愿往法门,也就是一生究竟圆满作佛成佛的男子女人。所以说,能够真正的听闻得遇到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能够真正的听闻得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圣号,即是善男子善女人,也亦是一生究竟圆满成佛的人。故此说,能够真正的听闻得遇到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能够真正的听闻得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圣号,所获得到的真实利益,则是一生究竟圆满作佛成佛,则是契证大安乐自在的果德。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不可思议,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圣号不可思议。从而得知,持名念佛即是闻慧、思慧、修慧这三慧圆修, 17 以及持名念佛也亦是戒定慧三学等持。故此说,持名念佛即是闻思修三慧圆修,求愿往生即是戒定慧三学等持。 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及至于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为一切众生宣演的所有一切法门,也就是整体佛教的教理教法,悉皆是楒概括为戒学、定学、慧学这三大类别,也称作为戒定慧三学,以及称作为三无漏学。闻思修三慧则是属于戒定慧三学之中的一个部分,闻思修三慧则是属于慧学。所谓的三慧,即是闻慧、思慧、修慧这三慧。闻慧、思慧、修慧这三慧只有圆修,而戒学、定学、慧学这三学则是具足一定的次第。也就是说,戒学、定学、慧学这三学则是亦有圆修齐修同时修证,以及也亦有次第先递进修证。然而闻慧、思慧、修慧这三慧则是一体的三个方面,即是一体的三个作用。所谓的闻慧,即是听闻得遇,即是六根接触六尘。所谓的思慧,即是究竟圆满的通达明了,也就是真正的透彻明白,即是所谓的真正的看破。所谓的修慧,即是彻证、契证、究竟圆满获得到,也就是所谓的真正彻底的放下等等的意思。闻慧即是听闻得遇,思慧即是究竟透彻明了,修慧即是究竟圆满契证。听闻得遇是属于闻慧,彻底明了是属于思慧。六根接触六尘,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就是不迷惑颠倒,并且没有过失,即是所谓的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也就是真正的达到了觉正净,即是所谓的修慧。以及也亦是可以说,听闻得遇是属于闻慧,彻底通达明了是属于思慧,究 18 竟圆满觉悟是属于修慧。故此说,觉而不迷则是属于闻慧,正而不邪则是属于思慧,净而不染则是属于修慧。因此说,觉正净即是闻思修三慧。闻慧、思慧、修慧这三慧,则是一次性完全,并没有先后次第。然而,戒学、定学、慧学这三学,则是具有一定的先后次第。所谓的戒学,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即是严持种种戒律,也即是如理如法依教奉行,也亦是所谓的依教奉行等等。所谓的定学,即是一向专精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专注一门深入等等,也称作为禅定功夫,即是修行的真实功夫。所谓的慧学,即是智慧,也称作为真实相,即是大智慧德相、大智慧德能,以及即是真实的果德等等,也就是通过严持戒律来修持禅定功夫,从而所契证的真实果德。从而得知,戒学、定学、慧学这三学,则是具有一定先后次第的。则是因戒得定,因定得慧。也就是严持种种的戒律修持真实的禅定功夫,从而又因为种种的真实的禅定而契证真实的大智慧德能。也就是说,戒定慧三学则是依次先后递进的,首先必须是严持种种戒律来修持禅定功夫,然后才能够真正的获得到真实的智慧。这就是所谓的因戒得定,因定得慧。即是所谓的持戒修定,修定证慧。但是,闻慧、思慧、修慧这三慧,则是一次性完成的,则是一次性圆修的。以及闻慧、思慧、修慧这三慧,则是属于戒定慧三学的慧学。也就是说,闻慧、思慧、修慧这三慧,则是慧学,三慧则是属于慧学,这就是戒定慧三学与闻思修三 19 慧的关系。而于净土宗求愿往生的念佛法门之中,能够真正的深信切愿力行,能够真正的持名念佛求愿往生,能够真正的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相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圣号,即是真正的戒定慧三学一次性完成,即是究竟圆满一次等持齐修戒定慧三学。乃至于持名念佛,也亦是六度万行与十大愿王等等一切教理教法等持齐修。持名念佛实乃佛教之中唯一大总持法门,总一切法,持一切义。 20 21 22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 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23
/
本文档为【160;《大经简注直解浅释》——第六部分:正宗分之二:果德圆满——礼供听法第二十六:-(之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