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诸葛亮设计火烧新野之后

2017-09-01 4页 doc 15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诸葛亮设计火烧新野之后利用寒假,我又看了一遍《三国演义》。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能够成王、成霸业这更是受人瞩目。刘备、曹操、孙权、孙策、董卓、袁绍、袁术都是三国时期的重要组成人物。但其中的三个人物刘备、曹操、孙权我有不同的见解。 很多人都说刘备是一个有仁有义的明主,后人更是以“得民心这得天下”来形容刘备的成功。从表面上看,刘备是一个“仁慈爱民”的统治者,每到一个地方都广施“仁政”治理新野时老百姓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此到,民丰足”。在三国中刘备被看成是英雄,难道列呗真的是一个有仁有义的人吗,在他仁义的外表之下,到底隐藏了什么呢, 诸葛亮设计火烧...
诸葛亮设计火烧新野之后
利用寒假,我又看了一遍《三国演义》。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能够成王、成霸业这更是受人瞩目。刘备、曹操、孙权、孙策、董卓、袁绍、袁术都是三国时期的重要组成人物。但其中的三个人物刘备、曹操、孙权我有不同的见解。 很多人都说刘备是一个有仁有义的明主,后人更是以“得民心这得天下”来形容刘备的成功。从表面上看,刘备是一个“仁慈爱民”的统治者,每到一个地方都广施“仁政”治理新野时老百姓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此到,民丰足”。在三国中刘备被看成是英雄,难道列呗真的是一个有仁有义的人吗,在他仁义的外表之下,到底隐藏了什么呢, 诸葛亮火烧新野之后,刘备退居樊城。当时,曹操追兵将至,无奈刘备欲走水路弃樊城而奔襄阳。一谋士曰:“而今形势危急,不如让老百姓自行逃生,我等乘船速走。”刘备却说:“自古成大事者,必以民为重,樊城百姓追随已久,岂忍弃之~”于是,决定带着百姓一起渡江。 由于追随的民众太多,部队进行缓慢,日行数十里,终于被曹操率轻骑日夜兼程赶上。刘备遭受重大挫折,他的一位夫人为保住刘备的唯一的命根子,也是蜀汉的继承人阿斗,在无奈之中,投井自尽。刘备之剩下数十骑斜趋汉津,正好遇到先期派出的关羽船队,才幸免于难,得以由汉江至夏口。 刘备为什么要带着数十万老百姓一起逃亡呢,又不是去享福,难道他就不知道后面有追兵吗,带着这么多的人肯定是很大的负担,不被曹操追上才怪呢,那时的刘备连自己的老婆孩子都顾不了,为何突发善心,照顾其老百姓来了呢,他的善心当然不是白发的,说穿了也是为了自保。曹操的追兵在后,刘备的败军在前,老百姓夹在中间,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把老百姓当挡箭牌吗, 试想曹操几十万人马追来,刘备只有几千人,根本打不过,也逃不掉。这时候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混在数十万老百姓中间。拿老百姓当挡箭牌,他曹操再狠,也不能杀光十万百姓,就算要杀他,一刀一刀的砍,也得砍一阵子,那时候刘备早已逃远了。杀百姓的罪名自然还是他曹操的,与刘备无关啊~这样的做法,刘备既能保身又能向世人证实自己是仁义之主。他还可以得意的向别人说:“你们看看,如果不是我刘备民心所向,这几十万的百姓,会跟我刘备逃难吗,是曹操太残暴了,大开杀戒,百姓的冤魂也该去找曹操,不会来找我。” 战乱年代,老百姓真正想得到的无非就是一家团圆,保平安。但是,刘备却将老百姓推向了水深火热的战场。居心何在,难道还能说他仁义吗,他的内心之狠是无人能比的。再在客观的角度来说,携民渡江就是刘备最虚伪的明证。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如果刘备只带将士逃跑,说不定还不会被曹操追上。至于百姓的安危,其实用不着刘备瞎操心,曹操自居汉相,看到当时的局面,面对眼前一片火海,老百姓有家不能回,他再狠心也绝不会有屠城之举,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百姓与他又没有任何仇恨,以曹操的聪明,应该不会做出蠢事。也许他会好生安慰百姓,帮助他们再建家园。这样还可以显出曹操的爱民之心,让老百姓拥戴他。但刘备显然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所以他执意带上百姓逃亡。诸葛亮欲烧新野以损曹兵,刘备若真爱民,就应该阻止诸葛亮的这个,使新野的百姓免于流离之苦,然而他并没有这样做。 刘备取西川时下不了手,就是逆取顺守为自己开脱,毫不顾及同宗之情。所谓曹操取天时,刘备取人和,这个仁义不过是一种手段,一种差异于曹操孙权的定位,并非不可动摇的做人准则,刘备曾对庞统说过:“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刘备的仁治最终是服务于其政治目标的,在特别关键的时候,他就忘记了自己的仁慈,甚至可以用很残忍的手段对付敌人。这就是刘备仁义下的凶狠面孔。 再说曹操,人们谈起曹操来,都非常痛恨他,说他是个“奸雄”。但是在他“奸雄”的背后 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都被很多人忽略了。 曹操固然有残忍、残暴的一面,但他的残暴并不比同时代的其他枭雄更多。而且,曹操也有心软的时候,人们常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长坂坡一战中,若不是曹操欣赏赵云,下令一定要活捉,不得放箭伤害他,就算是赵子龙再英勇,也难逃曹操手下诸多大将的联合围攻。曹操攻下徐州后,俘虏了关羽,竟然答应关羽提出的三个投降条件,投降还要提条件,这可是从来未有的,但曹操还是破例了。后来,也是接待关羽相当好,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请关羽,又送美女,又送珠宝。可惜曹操的好意对关羽作用不大,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关羽要千里迢迢的区寻找。尽管关羽如此过分,曹操还是没有为难他,曹操对部下诸将说:“不忘故主,来去分明,真丈夫也。”虽然这是在以关羽为忠义的榜样告诫他的部下,但也足见其对忠臣的敬仰和爱护。关羽后来又斩杀了曹操的几员大将,但曹操还是派人传话要放他走。由此可见,曹操的耐性是大的,胸襟也是很宽的。 另外曹操也是十分体恤民情的,因为他懂得民为帮本的道理。他是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深知如果老百姓被逼的没有活路,一旦起来造反就会有摧毁一切的力量。他也深知扫平诸侯,成就王霸之业,首先要收揽人心。 曹操看到中原一带由于许多战乱人民四处流散、天地荒芜就采纳部将的,下令让军队和老百姓实行屯田。很快,荒芜的土地种上了庄稼,收获了大批的粮食。有了粮食,老百姓安居乐业了,军队也有了充足的军粮,为进一步统一全国打下了物质基础。 考虑到连年征战,很多吏兵死亡不归,他们家里失去劳力,生活困难,甚至无法自存的,官府供给他们的粮食不能断绝,长吏要经常去抚恤他们。建安二十三年,他又由此想到了其他百姓。这一年刚刚遭受瘟疫,百姓已很贫困。加上军兴在外,垦田损少,曹操很忧虑,便下令,女的年七十以上没有丈夫、儿子;年纪在十二岁以下没有父母、兄弟以及眼睛看不见、失去劳动力,有没有妻儿父兄和产业的,由公家提供他们终身。这也是体恤民苦的一项。 孙权是一个守成之主。聪明机智的他十四岁就随孙策转战,参与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后,孙权接掌江东,那是他才十八岁,在一代名将周瑜的辅佐下领导东吴在赤壁战胜曹操,使天下成三国鼎立之势。孙权虽然是继承父兄基业,也是一个英雄。守业更比创业难。 孙权在乱世中将父兄的基业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曹操率八十三万大军来袭而遭赤壁之战死伤惨重,刘备率百万大军来报仇也被火烧连营最终白帝城托孤含恨而终,不能不说孙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吴国在三国中应该说是势力最弱的,可是却依旧成功的保存了自己,并且是三个国家中最后灭亡的。这都要归功与孙权的英明领导。 雄略之主,每遇大事,肯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凭你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还要能集众人之长,来充实自己的见解:“我虽只有一瓢,却能容弱水三千”。孙权就有这样一个好习惯:每逢大的决策,都要大臣们共同商议,然后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作最后的决定。
/
本文档为【诸葛亮设计火烧新野之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