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有利契机

2017-10-25 6页 doc 19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有利契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有利契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有利契机 摘 要:共产国际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 由于其僵化的领导体制,对各国共产主义政党具体问题的干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共产国际“七大”制定了新的策略方针,共产国际决定改变现有的领导方式,鼓励各国共产主义政党依据本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制定符合具体国情的政策。这一新策略的出台,解放了相当大一批共产党人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根据本国实际、正确恰当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重要性,这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有利契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有利契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有利契机 摘 要:共产国际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 由于其僵化的领导体制,对各国共产主义政党具体问题的干涉,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损失。共产国际“七大”制定了新的策略方针,共产国际决定改变现有的领导方式,鼓励各国共产主义政党依据本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制定符合具体国情的政策。这一新策略的出台,解放了相当大一批共产党人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根据本国实际、正确恰当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重要性,这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利契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产国际“七大”;有利契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199-02 一定时期的国际环境,对于政党提出相应的政策也会产生着相当大的影响。在影响当时国际环境的诸多因素中,共产国际尤为突出。在不同的时期,共产国际和苏联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影响有所不同,共产国际“七大”制定的新策略方针所带来的领导方式的重大转变,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利契机。 一、共产国际违背马克思主义原则的领导方式 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列宁从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全局考虑,亲自着手创建了一个世界共产党所共同拥有的“群龙之 首”――共产国际。1919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宣告了共产国际的诞生,列宁想通过建立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共产主义组织,来帮助其他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政党、指导社会主义政党进行革命和建设,从而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势力。 共产国际与其他社会主义政党的关系。共产国际与其他社会主义政党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认识这一问题对于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国际”条件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共产国际与其他社会主义政党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在组织上,其他社会主义政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接受着共产国际的统一领导;在业务上,共产国际研究各个社会主义政党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并做出指示,各政党需要严格执行,共产国际也会派出代表到各个社会主义政党,进行长期的指导工作。正是因为共产国际对其他社会主义政党的组织上的领导关系和业务上的指导关系,才使得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过程中时刻存在着共产国际的影子。 应该说,共产国际的这套工作方法虽然对于处在成长期的社会主义政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严重地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使他们不能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根据对国情的判断来制定符合本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政策和策略,许多政党会犯唯共产国际决议和前苏联经验是从的错误。中国共产党成长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在不同阶段起着消极和积极的双重作用,对此周恩来有过非常经典的评价,那就是“两头好,中间差”,当然在好的时候也并非没有差错,在差的时候也并非一无是处。共产国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 出以及向前推进过程中起着“纠结”的双重作用。 二、共产国际“七大”制定了新策略方针 共产国际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制定了一系列新的策略方针,尤其是对领导社会主义阵营的方式做出了重大转变,这为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有利契机。 (一)共产国际“七大”召开的基本情况 1935年7月25日到8月20日,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举行,这也是共产国际所召开的最后一次代表大会。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法西斯势力日益成为世界人民的主要威胁,迫切需要共产党同社会民主党等政党联合起来,建立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法西斯。为适应这一变化,共产国际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以确立新的战略和策略路线。 65个党的510名代表出席了大会,共产国际总记季米特洛夫在大会上所作的《法西斯的进攻与共产国际在争取工人阶级统一、反对法西斯的斗争中的任务》的及大会据此通过的《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决议》,揭露了法西斯的阶级本质,呼吁各国人民行动起来,反对法西斯,制止战争爆发,要求各国共产党同社会民主党采取联合行动,实现工人阶级的统一,并联合其他民主阶层建立反法西斯人民阵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要争取建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 按照季米特洛夫的提议,共产国际“七大”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一是关于社会民主主义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与其他意识形态不同政党的关系问题;二是共产国际领导方式转变的问题,如何能够更加有效的领导社会主义政党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问题;三是统一战线问题,通过与不同政党、 团体建立统一战线,来反对法西斯主义。经过激烈讨论,会议通过了《关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活动的决议》等,为下一步共产国际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共产国际“七大”制定的新策略方针 共产国际“七大”是共产国际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周恩来所说的“两头好,中间差”的后一头指的就是共产国际“七大”召开之后的历史。通过对共产国际召开过程中领导人的讲话、报告和《关于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活动的决议》等会议材料的,共产国际所制定的新策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社会主义政党领导方式做出重大转变。从共产国际成立一直到“七大”召开,有65个支部归共产国际领导,这65个支部遍布世界各地,而且国情各不相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情况有很大差别。客观上讲,共产国际是不可能做到对各国国情做的深刻了解,更不可能做出符合各国实际的指示。除此之外,各国共产党内有着大批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国际这种对各项政策大包大揽的做法大大束缚了社会主义政党的手脚,影响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运用。鉴于此,共产国际改变了对社会主义政党的领导方式,不再直接干涉社会主义政党的内部具体事务,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制定基本策略、政策和路线上来。 第二,建立广泛的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统一战线。法西斯主义者无恶不作,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在当时,尽管阶级矛盾、意识形态的差异仍然存在,但是团结起来、共同抗击法西斯主义已经成了全世界正义人民的心声。为了避免法西斯主义给社会主义世界带来不好的社会环境,共产国际“七大” 决定改变对待社会民主党等团体的态度,决定联合所有反法西斯力量来对待共同的敌人。共产国际要求社会主义政党根据本国实际,克服意识形态的偏见,建立更加广泛的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战线,带领人们推翻法西斯的统治。 第三,培育和塑造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布尔什维克成员。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等共产国际领导人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强调马克思主义要在各国实现本土化、民族化、具体化,更加注重提高各国共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一批能够而且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布尔什维克成员。各国共产党员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根据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方法来分析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正确认识本国国情,反对离开一国国情空谈马克思主义,避免离开实际空谈理论,鼓励社会主义政党积极独立自主地探索解决本国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共产国际“七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共产国际“七大”所制定的新策略方针基本上是正确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各国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大会实现了共产国际的重大策略转变,纠正了“左倾”宗派主义错误,对于推动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展起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出林育英将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带到了中国,中共中央领导同志进行了深入领会学习,努力探索在中国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方法。这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提供了有利契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这突出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共产国际“七大”领导方式的重大转变,大大解放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共产国际在“七大”的决议上决定改变对其他社会主义政党原有的领导方式,只是对各国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上给予一定的指导,而不再干涉各国的具体事务,并且号召各国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符合国情的方针路线和政策。这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的。这项政策的提出所引起共产国际领导方式的改变,传入中国之后,许多共产党人根深蒂固的唯前苏联社会主义经验是从和唯共产国际决议是从的思想得到转变,大大的解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解开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绳索。 其次,共产国际“七大”对于中国共产党实现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进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共产国际号召各国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但是共产国际不再给中国共产党以具体的指示,而是从原则上要求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从中国抗日战争的现实出发,充分反思和吸收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十分注重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没有放弃革命的领导权,大力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使得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功。 第三,共产国际七大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共产国际在“七大”决议中改变了工作方法,使得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思索如何更加合理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革命实际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在1935年召开的瓦窑堡会议上,就 有了“把马克思列宁斯大林主义活泼的运用到中国的特殊的具体环境中”的表述,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已经非常相似。1936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曾经提出要将共产国际决议“民族化”。在此期间,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民族化”、“实际化”等提法大量涌现,终于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历史命题。 参考文献: [1]康沛竹,郑建.共产国际七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2]张富文.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5). [3]《胡乔木传》编写组.胡乔木谈中共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
本文档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有利契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