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徽派建筑设计中生态观探微

2017-12-11 10页 doc 25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徽派建筑设计中生态观探微徽派建筑设计中生态观探微 徽派建筑设计中生态观探微 ? 学人论语? 徽派建筑设计中生态观探微 《学术界>(月刊) 总第147期.2010.8 ACADEMICS No.8Aug.2010 o谢海涛 (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生态从概念上来说,是个舶来品,它是人类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所 然而生态思想却是早已有之,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经典的建筑文提出的重要课题, 化的 代表,徽派建筑设计在选址,规3t,j,装饰,材料使用等方面都完美地遵循了中国古代哲学 中的生态思想,真正...
徽派建筑设计中生态观探微
徽派建筑中生态观探微 徽派建筑设计中生态观探微 ? 学人论语? 徽派建筑设计中生态观探微 《学术界>(月刊) 总第147期.2010.8 ACADEMICS No.8Aug.2010 o谢海涛 (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生态从概念上来说,是个舶来品,它是人类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所 然而生态思想却是早已有之,作为中国古代社会最经典的建筑文提出的重要课, 化的 代表,徽派建筑设计在选址,规3t,j,装饰,材料使用等方面都完美地遵循了中国古代哲学 中的生态思想,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它在提供给我们中国古代生态建筑典范的同 时,对我们当下的生态文明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徽派建筑;生态;设计;环境;自然 在徽州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中,文学,哲学,医学,雕刻,建筑,绘画等等都形 作为艺术主要表现形式的建筑更是徽州文化 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和艺术风格. 的杰出代表.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造 型形式与丰富多彩的设计思想,为我们后人建造了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物质世界, 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最具东方人文环境特色的精神世界,即使在世界建筑艺术 文化圈中它也是独具一格,别有韵味.徽派建筑形式的艺术美,在审美体验中既 具有"艺术感的因素",也具有"自然感的因素",它不仅实现了建筑所应有的居 住功能,而且在设计,建造过程中,特别重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众所周知, 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的文明范式已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生态文明最基本的 核心理念就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审 美范式袁鼎生先生称之为"依生之美",生态文明中倡导的"依生之美"生态观在 徽派建筑中早有鲜明的体现,徽派建筑提供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生态美学思想 作者简介:谢海涛(1963一),合肥学院艺术设汁系副教授,系主任,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研究所所长.主要研 究方向: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一 l28— 徽派建筑设计中生态观探微 最有说服力的例证,因而深入发掘徽派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思想,不仅对中国当下 生态美学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证支持,而且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实践 也有着积极的借鉴价值.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重视生态的思想早已有之.中国古代生态建筑理论把 古典哲学中的阴阳,气,道,五行,/k~l,等学说都纳入其理论构建及其实践中,形 成了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的对应思想,其出发点就是用直观的方法审慎周密地 考察自然环境,了解环境面貌,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因此中国古 代的建筑设计除了强调建筑要能"以蔽风雨,以蔽寒暑"(《淮南子?汜论》)外, 还特别重视建筑设计与人类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先秦哲学中的中庸之道给中国 古代建筑设计以启发,演变成结合功能性,象征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设计观.从 《淮南子?泰族》中形制适从作用,形式追求内容这一设计方法论与功能观念结 合的初露端倪,到《淮南鸿烈》中的《本经》篇所指明的设计门类与五行学说之间 的关系,中国古代建筑设计者天赋般的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并将之 运用于建筑设计实践之中,使中国古代建筑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建筑艺 术的一切因素如尺度,节奏,构图,形性,性格等,都是从人的审美心理出发,并为 人类主体所能欣赏,理解.先秦哲学形而上的中庸思想还体现在建筑设计理念 中的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如《管子?乘马》中就提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 之下,必于广川之上",城市选址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 市本体与周围环境统一经营.秦咸阳北包北坂,中贯渭水,南抵南山,最盛时东 西达到二三百里,是一个超级尺度的城市环境.长安(今陕西西安),洛阳(北 魏),建康(今江苏南京),北京(明清)等着名都城,其经营范围也都远远超过城 墙以内,即使一般的府,州,县城,也将郊区包容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统一布局. 此外,中国的先民们还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始终认为人是自 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不论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还是"天 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的哲学,都强调人和天地万物是紧密联系在一 起,不可分割的,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国传统建筑充分体现了这种观 念.中国传统建筑和自然环境是相融合的,不是与自然对立的,并借助于自然环 境,以构成视野广阔,富有生气的画面.中国传统建筑这种崇尚自然的趋向在中 国传统园林建筑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的园林建筑是"文人写意式山水园 林",寻求返璞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处处渗透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意味.同 时,中国传统园林的"天人合一"思想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儒,道两种思想在中 国文化领域内的交替互补. 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古代社会那种天人合一的和谐被无休止的实践理 性和价值追求打破,人类在创造巨大生产价值的同时,却无意地造就了社会进步 与环境保护的失衡,工具理性权威的时代使自然与人和睦共处的关系遭遇严重 一 129, 学术界2010.8?学人论语 的危机,人类在建造世界的同时也建造了不得不面对的苦果,环境恶化,物种灭 绝,空气污染,自然环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人类面临着因环境破坏而导致 的巨大生存压力,海德格尔所倡导的诗意栖居的家园再也无法平静.海德格尔 曾指出,在建筑中,我们是居住者,居住是指被带向和平,保持和平,保护和守护 每一事物本性的自由领域之中,居住的基本特性就是这种保护和保存.…工业 文明在创造巨大物质价值的同时,却无法弥合环境与人类关系的断裂,随着工具 理性和形式理性沙文主义的扩张,生态环境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正如韦伯所 感叹的那样:"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为 世界已被除魅,它的命运便是,那些终极的,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 迹."l2今天人类赖以生存和居住的家园失去了曾有的美,取而代之的是极其严 峻的生态危机,在自然的哀鸣和大地的呻吟不绝于耳的现实面前,人类意识到的 不仅仅是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现实问题,而是美感缺失的现代性问题.生态作 为拯救人类自身存在的一药方剂开始受到人类的重视.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 文明范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高级阶段的标志.生态的概念起源于西方,作为 一 门学科,德国生物学家海洛克在19世纪后半叶创立了生态学,在英语世界,生 态标志着景观设计,环境美化,森林保护,水资源利用以及城市建设构思,把生态 引进美学维度则是中国学界对世界生态学的一个贡献.中国学界提出的生态美 学作为一种理念是以中国深厚的古典哲学思想作为根基的,它广泛引用于哲学, 文学,艺术设计,工业,能源,交通等多个学科,建筑作为物质建设和现代文明的 主要标志,自然也接受了生态美学的思想,更有甚者,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 利建筑设计师保罗?索勒里将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成生态建筑学,提出了 生态建筑的正式概念,开创了一门新的学科体系.无论是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作 为应用实践,建筑设计中的生态观已经成为当下人类关注的焦点,这是人类对曾 经掠夺自然行为的反思和纠正,更是人类高级文明范式的应有之义.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态理念的典范样式,它不 仅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皖南 的徽派建筑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体现出多方面,多层次的历史价值,它是最具 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观念,也是自然与人文相映照的"天人合一"的古典哲学思 想的生动体现.历史上的徽州"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地狭人稠, 邑人多事商贾.从晋朝开始徽商即游走各地,唐宋时渐渐发达,明清时已"无徽 不成镇",徽帮几乎遍布全国,成为当时最为重要的一支商派.徽派建筑肇始于 南宋,明清时代随徽商经济实力的增强而达到顶峰.徽派建筑以重风水,重雕饰 为其主要特点,它表现在建筑造型与建筑设计的思维方面,使建筑的审美思维向 哲理性的纵深发展;从建筑设计心理方面来看,徽派建筑重视建筑向心的凝聚 力,形成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bk建筑表现的精神维度来看,徽派建筑有着鲜明 一 130— 徽派建筑设计中生态观探微 的客体化趣向,使接受客体的精神要求得到较多的适应和满足;从徽派建筑的设 计创造过程来看,徽派建筑是对人的本质能力发掘的一种增强,富于独创性. 徽派建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适应模式,即通过对最佳 空间和时间的选择使人与自然在最大程度上和谐相处,并可获得最大效益,取得 安宁与繁荣的理想模式,可以说它们为当代生态建筑提供了实例典范和理论基 础.稍加注意我们不难发现,缘起西方的当代生态建筑学的新思潮理论与发展 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风水文化理论如出一辙,又与现代建筑运动中的"有机建 筑"基本理念一脉相承,而这些都毫无疑问地体现在徽派建筑设计中.从徽派 建筑的选址来看,徽派建筑充分考虑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因地制宜,力求在利用 自然元素的同时保护自然不受到建筑的影响,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在建造的过程 中,徽派建筑者们不仅考虑到建筑的需要,人的需要,同时更考虑到自然本身的 需要,使这三者的需要能得到有效的统一.在建造时,徽派建筑的设计者们不仅 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和地物,植被,树种,水系,山石等,而且注 重当地的经济,人文,历史,习俗等条件,结合当地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各种 实际情况,从而实现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和经济上可持续性发展,达到生态环境 良性循环与资源高效利用,社会文化认同的完美结合,而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 中的"风水学"思想.以徽派建筑的典范代表西递,宏村为例,西递,宏村在选址 . 布局上充分遵循了中国古代的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不仅符合和"绿水村边合,青 山廓外斜"的环境意向和"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前有朝山溪水流,后有丘陵龙 脉来的风水观念,而且还以其八卦式的特殊布局和左祖右社的典型模式传达出 传统文化意蕴.西递在建造时依山傍水,对村落进行仿船形的建筑布局,其目的 是为了顺求天意,祈祷吉祥如意,俯瞰西递,村头高大的乔木和十多座石牌坊,宛 如一根根桅杆和一张张风帆,四面连绵起伏的山峦像大海的波涛,村口的上百亩 肥沃农田簇拥着村庄,像一只巨轮停泊在平静的港湾.早在明代嘉靖年间的 《新安民族志》中就有记载,西递村"罗峰高其前,阳尖障其后,石狮盘其北,天马 霭其南,中有二水,环绕不之东而之西",可见西递村落建筑选址充分遵循了风 水学理论,也是当下生态建筑思想的生动表征. 徽派建筑设计中特别重视对水的合理利用.徽派建筑总是缺少不了水的, 水是徽派建筑的灵魂,在西递或是宏村,众多的水流构成了一道道流动的风景 画,水不仅仅满足居者的日用起居,而且发挥了重要的生态功能,水是自然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的运用无疑会使建筑更添魅力.以宏村为例,宏村的建筑依 山傍水而聚,水的灵性使宏村的美更富灵性,清澈的溪流紧贴着老宅的外墙流 过,把建筑同自然串联为一体.更让人感到惊叹的是,几百年前宏村的设计者就 考虑到先建水系,后依水系建村的前瞻规划,他们利用山势的坡度形成落差,巧 妙地利用水的流向构筑水道,即所谓的水圳,水圳九曲十八弯,绕经村前的每户 人家,最后流至中心的人工池塘——月沼,再流经村南的几户人家注入最南端的 大型人工湖——南湖,最终用于灌溉农田.山势的坡度形成的落差使水能一直 , 131— 学术界2010.8?学人论语 处于飞溅的状态,使村中的居民在家中便有仰观山色,俯听泉声之乐.据考察, 村落的布局按风水理论规划成"卧牛型",村前的雷岗山是"牛头",村El两棵参 天古树即为"牛角",月沼和南湖是"牛胃",蜿蜒近千米的水圳则像"牛肠",而 完整的水系丰富了建筑景观,这样自然而又 通向村中的四座石桥似卧牛的蹄. 抽象的构思真可谓是人与自然共同的杰作.在西递或者宏村,都有很多"水 口","水I=I者,一方众水所总出处也",一旦进入水EI,即进人该村的界地,从风 水学上来讲,水151是这些徽派建筑之穴,风水学中的穴指的是三面或四面山峦环 绕,地势北高南低,背阴向阳的内敛型盆地或台地,水I:I"内气萌生,外气成形, 内外相乘,风水自成",是最利于生态的风水格局.西递四面环山,古时进西递 村,要穿过石山街,途径石头亭,来到两山夹峙的狭窄处,随山势的蜿蜒,远处古 树参天,绿意葱葱,庙宇隐藏其间,石板小道穿村延伸.西溪潺潺,曲折向前,这 就是西递的水口.水口是徽派村落结构布局的主要构成要素,水口除种植树木 外,通常还建造庙宇,石桥,铺设道路,使天然的山川形成与人工建筑结合成为一 个自然和谐的有机整体,除了景观美化的作用,水口还可以防止火灾,培植树林, 而且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提供隐身躲藏之处. 从建筑设计的形式看,徽派建筑形式上规整统一,建筑群的组合灵活多样, 徽派建筑主要是以砖木结构为主,青砖,青石,黑瓦,白灰是主要的建筑材料.幽 静的山群,宁静的街巷构成美丽和谐的世外桃源画卷.以西递和宏村为例,两个 建筑的外表都很简朴,都是采用封闭式的构制,外实而内虚,村落的外围树以高 高的外墙,大门用平整的黟县青石柱做门框,房屋顶部砌封火墙,火墙高低不一, 错落有致,上端做成形似马头状,即马头墙.房屋与房屋间外设此墙,不仅美观, 且具有实用价值,紧急时可以隔断屋间的火路,防止火势蔓延;由于防火墙高出 屋顶,所以又可作挡盗防贼及防风作用.防火墙造型丰富多样,有的作阶梯形, 有的作弓形,舒展自如,对墙头进行艺术处理,形成翘首长空的马头墙是徽派建 筑设计特有的艺术风格.另外,徽派建筑特别强调艺术线的运用,尤其在建筑顶 端以马头墙构成屋顶结构线型为代表,利用皖南特有建筑载体的组合,是这一建 筑线的精巧运用的体现.在徽派建筑中,像流动的波纹线,圆润的涡线,规矩的 平行线都是非常常见的,并且运用得非常娴熟.在徽派建筑内部结构中,木柱, 木梁呈现的粗细,长短不一的直线比较常见,这些直线具有庄重威严感,又显得 井然有序,装饰物体的线如门窗等是满而不乱,繁中有简,错落有致,呈现上下重 叠的艺术效果,从整个建筑群的整体来看,徽派建筑的线条流畅飘动,以少总多, 拙中见巧,既体现出流动感,又具有装饰面的分割和联系的效果,建筑群的线型 结构与自然环境的背景互为依存,融通契合,成为整个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徽派建筑设计的另一大特征就是充分利用自然材料来装饰建筑,表达对美 的形式的追求,徽州的木雕,石雕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体现.法国的勒?柯布西耶 曾经说过"建筑的任务在于对外在无机自然加工,使它与心灵结成血肉姻缘,成 为符合艺术的外在世界.人们使用石头,木材,水泥;人们用它们造成了住宅,宫 一 132— 徽派建筑设计中生态观探微 殿;这就是营建.创造性在积极活动着.但,突然问,你打动了我的心,你我行 善,我高兴了,我说:这真美.这就是建筑.艺术就在这里."徽州木雕题材丰 富,手法写实,繁缛,细腻,大致采取"独立式圆雕"和"依附式浮雕"两种结构形 式,装饰内容以反映文风家世,官运昌隆者居多,画面中以文房四宝,琴棋书画, 名贵花草的造型为多,比例适中匀称,线条流畅自然,且十分讲求立体感和透视 效果.徽州木雕艺术对梁柱,门楣,栏杆,斗拱,隔扇,窗棂等建筑构件的处理也 极为细致传神,大多采用多层次的中心对称式和不封闭的连续纹样构成,很多门 扇和窗栏棂花出于透光的需要,在结构章法上均采用一定的程式,即"众星拱 月"的中心对称构图,呈现一定的程式规范,显得秩序井然,毫无呆板之感. 海德格尔曾说过,筑造不只是获得栖居的手段和途径,筑造本身就已经是一 种栖居.建筑艺术从自然的存在中走了出来,进入到理性的王国,拥有了至上 的意志与权威,肆意自我表现,竞争与超越,以沉重的政治或商业的极大附加值 来压倒一切,奴役设计思维,支配筑造过程,从此,建筑艺术与栖居本身出现了分 裂,变成了非本体性的艺术活动,这是一种排他性的,消耗性的建筑艺术表达. 生态观念的提出,给建筑艺术带来了新的审美视角,这是现代科学与哲学生态化 在审美领域中的集中体现.现代社会中的人们逐步认识到美如果脱离了人类赖 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那将是主观而空虚的,用生态美学的眼光去重新阐释建筑 学,把建筑艺术从实用理性的奴役中解脱出来,使我们能在新的语境中重新进行 审美思考,建筑与自然,人类与环境失衡的状态才能够抚平,人为造化不是强加 于自然,而是融合于其中,只有这样,建筑才能还原为与人的生活细节息息相关 的艺术,只有这样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在《所有罪恶之根》一诗中所赞叹的"人充 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的生活情形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只有这样海德 格尔倡导的诗意栖居的人类理想才能变成现实.徽派建筑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及 其在实践中的运用已经给我们现代人类提供了一个足以借鉴的最好实证,在感 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后现代语境中,我们不应该只做无谓的彷徨和被动的接 受.作为自然环境最忠实朋友的人类,在调和人与自然日益冷漠甚至恶化的关 系这条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注释: [1]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三联书店,1996年,第1190页. (2]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第48页. (3]韩君:《由徽州古民居建筑装饰引发的思考》,《装饰))2oo5年第3期. [4](法]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页. (5]张华:《生态美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建构》,中华书局,2006年,第143页. [责任编辑:黎虹] 一 133—
/
本文档为【徽派建筑设计中生态观探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