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羊角盘

羊角盘

2012-07-26 26页 doc 57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350957

暂无简介

举报
羊角盘 羊角盘 位于夏村镇西北端,东临旧牟乳公路(现为社路)和台依水库,南与箥箕姜家村相邻,北与育黎南北山村隔山接壤。聚落依山不规则块状分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周围皆为丘陵。全村居民156户,人口356人。有耕地1010亩,皆为坡麓梯田,果园100多亩,山峦面积200多亩,其中柞峦100亩。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姜承教从峒岭迁此定居立村。因地势象羊角而得名羊角盘。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于、林、田三姓分别从于家庄、东林家、田家迁入。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丁姓从港头迁入。同治四年(1865年)袁姓从赫家庄迁...
羊角盘
羊角盘 位于夏村镇西北端,东临旧牟乳公路(现为社路)和台依水库,南与箥箕姜家村相邻,北与育黎南北山村隔山接壤。聚落依山不块状分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周围皆为丘陵。全村居民156户,人口356人。有耕地1010亩,皆为坡麓梯田,果园100多亩,山峦面积200多亩,其中柞峦100亩。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姜承教从峒岭迁此定居立村。因地势象羊角而得名羊角盘。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于、林、田三姓分别从于家庄、东林家、田家迁入。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丁姓从港头迁入。同治四年(1865年)袁姓从赫家庄迁入。现姜姓为主要姓氏,于姓次之。 旧时,村民依靠山坡薄地,年年种植低产的子、秫子和谷子,常年劳作,仅够糊口。约200年前,地瓜传入我县,开始栽植地瓜,因其产量较高,不几年,村民便以地瓜为主要作物。即便如此,因当时土地贫瘠,技术落后,也只够糊口而已,1914年后,村民开始种植花生。 20世纪初,柞蚕放养传入我县,村民依托丰富的山峦,购来柞树种子(俗称橡子),试种放蚕。不几年后便有收获,村民看到希望,便户户相传,柞林发展很快,放养柞蚕几乎成了全村的主业。清末民初,柞蚕放养更加兴兴盛。建国以后,柞蚕放养仍是村办副业,并发展到了植桑养蚕。 1953年,村初级社、高级社合并,响应上级号召,大力发展果树栽植。村民动手,全面整治村北山坡,几年内,栽植果树40多亩,产量12万多斤。在当时闻名乳山境内。 1962年,响应国家大养其猪的号召,大力发展养猪业,全村存栏量400多头。成为当时夏村公社的养猪模范村。 1965年,结合本村土地特点,扩大花生种植面积组织专人研究,花生种植技术,使产量提高幅度很大。当时全村种植面积达300多亩。成为乳山县花生种植的先进村,1966年花生高产经验在全县推广。 现在村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花生、大姜、芋头为经济作物。养猪专业户存栏量200多头。 2011年硬化村路500米。 历史名人:姜昶,举人,清乾隆年间任知县。 现任党支部书记姜洪海。村委会主任姜锡良。 小疃 位于夏村镇北端,207省道西侧,北临桃威铁路,聚落依丘傍河,呈块状展布。南、东、北三面为丘陵,西部为河谷平地。有耕地2000亩,山峦260亩。全村602户,1470人。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孙姓由云南迁此定居建村。初名崮岱。清雍正元年(1723年)遭兵祸北迁二里建村,因村小,故更名小疃。随后,邓、胡、黄、于、倪等姓分别从养马岛、司马庄、塔庄等地迁入。现主要姓氏有于、邓、胡、黄、倪姓等。 下村遗址位于村北一公里处,1983年发现,面积2万平方米,系大汶口文化遗址。已采标本有锥形及方形鼎足。陶罐、石斧、石锤、石磨棒等。1988年6月被定为威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几年,小疃村多次受到上级彰。曾被授予威海市“平安家庭”创建示范村、威海市农村基层党风建设示范村、威海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乳山市平安建设乳山先进基层单位、乳山市文明村等光荣称号。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廷、副书记边祥慧多次工莅临调研、指导工作。招远市领导、省电视台、人民日报社、北京日报社等记者由市领导陪同,也分别到村视察,参观。 小疃历来都是烟台至乳山、至海阳的必经之路,也是方圆十几里的活动中心。小疃村曾有过一村两治的历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以村南东西街为界,街南归海阳县管辖,街北归牟平县所属。(现今老年人还有称街南为“南海阳”的习惯。)村西古代曾修有官道,沿官道于村北小山筑有双堠,村西筑有单堠,村西南有单堠并建塔楼。(至今村民仍称这三处分别为“双堠子”、“西堠子”、 “南堠子”。)1937年,烟台邮政局辖下的夏村三等邮政局在小疃设立邮柜,是当时乳山境内仅有的两处邮柜之一。(另一处在黄疃)1945年取消。 新政权建立以来,小疃归午极八区管辖,后成立九区,于1956年立小疃乡,管辖周边23个行政村。 小疃村地处丘陵山区,村民历来注重副业生产。小疃烧制的石灰历史悠久。1912年前后,小疃村民(姓氏不详)就建立了石灰窑,是当时境内仅有的三座石灰窑之一。1920年以后,由黄姓、于姓分别立窑两座。1956年后,石灰窑由村主办,仍是传统的木柴为燃料的小窑。1964年,改为烧煤的小窑。1972年建立了大窑(俗称“拉拉窑”),日产2.5吨。当年的小疃石灰闻名方圆几十里。1986年因矿石匮乏而停产。1920年前后,由隋、邓两姓合办了油房,另有隋氏的药铺,孙氏办的杂货铺等。 小疃集由来已久。20世纪30年代,村东南的黄龙山庙会(下叙)当年的阴历2月26日在村东北方的小树林里搭台唱戏,并有小商贩设摊经商。自此小疃集形成。集间五天,阴历一、六日为赶集日。1958年撤集,1985年1月重新恢复,日上市1000人以上。 小疃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历史上主要种植子、谷子、高梁等。200年前,开始种植地瓜、花生、小麦等。20世纪60年代后,有编织,缝纫、医药、磨房、油房、木匠铺、瓦工队、养猪场、粉房、果业、蚕业等副业。2010年以来,以土地流转的形式招商引资,先后建立了洪波养鸡场,总占地100多亩,年出栏量190多万只。平整荒山,建立了民兴服装厂和一个小型养鸡场,总占地面积18亩。该村蛋鸡专业户2个,存养量4万多只,养猪专业户10个,年出栏量100-500头。村里在2011年成立了“信兴农机合作社”,拥有成员6人,注册资金6万元,中型农机5台,给村民提供农机服务,代销农机。 小疃村在不同的历史 时期曾有过完全小学、学区小学、初级中学等正式教育机构。还曾有小戏班、秧歌队、高跷队。现在村里的舞蹈队50多人,腰鼓队2 人,秧歌队20多人,2012年参加镇汇演,荣获优秀奖。 1930年前后,小疃村东南的黄龙山建有龙王爷、龙王奶奶二庙,山前搭台唱戏。1970年前后拆除。每年阴历2月26日赶庙会、唱戏三天。庙会上各种风味小吃、杂货应有尽有,尤其兴盛的是赌篷,当时有三句顺口溜形容赌场的险恶“老龙窝,老龙窝,一到黄龙十里多,十个大堰,八个大坡。”庙前有水潭一个,常年不干,称之为“神水”,乡民迷信常取水治病。(后被炸毁) 近年来,小疃村注重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2006年,改造自来水,全部更换输水管道,安装了变频式自动供水机泵,在乳山率先实行了一户一表制。2011年,全村划出四个区位,建设农机大院,统一规划建设车库300多个。在农田改造中,修整、拓宽主干山路1万多米,并做到有地必有路,路路通农机;修建蓄水池4个,总蓄水能力约1000立方,埋设管道2万6千米,修建供水机房4个,大口井4眼,配套机泵4台,扩大浇灌面积2000多亩。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中,清除三大堆,村路街道、集贸市场、娱乐广场、服务中心大院全部硬化,共37300多平方米,修建路边花、村头果园21000多平方米、栽种花木果树30000多株。村内安放垃圾箱50多个、安装路灯52盏、村北小河清布砌坝,两岸绿化,西河清淤修建漫水桥5座。集贸市场安装铸铁护栏450多米,修建社区服务中心,中心内设有办公室、财务室、调解室、图书室、老年娱乐室、舞蹈室、卫生室、村务监督委员会办公室等;2009年村里为每户村民优惠发放了蓄存小麦2000斤的铁制粮仓。 如今的小疃村,街道平整、洁净,村容美观怡人,村民安居乐业,成为欣欣向荣的新农村。 现任党支部书记 倪天信 阜西庄 位于夏村镇北部,207省道东侧2公里,福山西麓,小戈山西侧,村西南方与东周格庄村相邻,东、西、北三面皆为山峦及坡地。一条小河自福山西麓发源,顺势南下,整个村庄便沿小河两岸傍依,山丘呈点状散布。全村自北而南,绵延数千米。全村居民213户,人口583人,耕地面积841亩,全为丘陵地,山峦面积200多亩,其中柞峦60多亩。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邵姓由河南省云南庄迁福山西立村,初名福山西庄,后改为阜西庄。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因故迁居邵家村定居。清乾隆年间(1763-1795年),崔,安、蒲三姓分别由曹城、安家等地先后迁入,仍袭旧村名。以后,东姓从东家迁此建三水河村,尹姓从尹家迁此建雀头村。1952年,三村合为一个行政村。现主要姓氏有东、蒲、尹、唐、崔、安等姓。 建村之初,几家村民多以给人看庵为生,后来,便开荒种地,种植子、秫子、谷子等作物。200多年前,地瓜、花生传入我县境内,村民便以地瓜、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20世纪初,放养柞蚕传入我县,村民便依托丰富的山峦资源,购买柞树种子,大面积种植,开始放养柞蚕。清末民初,柞蚕放养几乎遍及全村,村民用柞蚕换钱,换小麦等粮食。建国后,村里在柞茧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了家蚕养殖,在山根地边,山沟坡地栽植桑树,采摘桑叶,在屋内喂养桑蚕,小茧(桑蚕茧)由县采购站收购。 现在,阜西庄村以粮油种植为主,果业、饲养业为副。花生种植面积每年都在500亩以上,年产量100吨以上。果园30多亩,水果产量10余吨。全村养猪年存栏量200多头。 2011年,村里建起了文化大院,广场面积900多平米,健身设施7件(套),设有图书室、党员活动室、妇女之家等。村民自发组织了健身舞蹈队20多人,每天晚上聚集娱乐广场,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既健身又娱乐。 2011年,硬化村主路1500多米,安放垃圾箱10多个,安装路灯7盏。扩建小型水库1个,整修拓宽山路1300多米。山里的阜西庄村正向着阳光迈进。 房屋 位于夏村镇北部,东临207省道,西部为坡麓梯田及山峦果林,西南方是台依水库北岸,北部为丘陵,与小疃村接壤。聚落依丘傍河呈块状展布。有耕地1170亩,其中泊地200亩,山地970亩。全村406户,1072人。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邵姓从河南省南庄迁此建村,取名西庄,后遭兵祸被剿。嘉靖十一年(1532年),杨姓从牟平五台南塂迁入,因当时原村址房屋沿存,故称房屋。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王、徐、高、赵、孙、于等姓先后从肖家、石村、人石、战家夼迁入。现主要姓氏为杨姓。 上世纪初,村民多以种地为主,少数放养柞蚕,几年后,柞蚕发展,多数村民加入放蚕的行列,靠蚕茧换粮食,换钱。随着柞蚕的兴隆,又出现了植桑养家蚕,村民在自家的地里栽植桑树,采摘桑叶在室内养蚕卖茧(俗称小茧)。当时,全村村民除了耕种产量很低的粮田外,家家都放蚕、养蚕。到了收茧季节,要民车推人挑,成群结队地到临村的蚕茧市场卖茧。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村里曾有过编条、铁匠铺、面粉厂等副业,规模都很小。改革开放后,结合自村特点,大力发展干果林,仅板栗一项年产量就达2-3吨,现有果园30余亩,年间果品45吨以上。近几年,村民开始栽植大姜,芋头,每年大姜种植不低于50亩,芋头不低于200亩。村里有养鸡专业户3个,存养量在3万只左右,养猪专业户4个,年出栏量300头以上。有个体企业两个,“双合艺品厂”,工人40多个。“泰丽玩具厂”,工人40多。还有家机修理部3个,摩托修理部2个。 2011年,投入180余万元,硬化街道1万平米,平整次干道2万5千平米,砌排水沟4500米,矮墙1500米,砖墙2500米,建花园7个,新建办公室15间,健身广场800平米,购活动器材12件(套),拆除违章草棚280处,清除”三大堆”550处,安装路灯20盏,建垃圾箱30多个,栽植绿化苗木3000株,新建沼气池16户,完成改点面点厕20个。 在家田改造中,建蓄水池5个,埋设输水、灌溉管道600多米,大大改善了山坡梯田的水利条件。 现任党支部书记 于明刚 台依 位于夏村镇西北部,台依水库西南端,东面于黄依台村接壤,南面与石村隔丘,西面有社路(旧牟乳公路)蜿蜒通过。聚落依丘傍河呈块状展布。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缓坡丘陵,东部为河谷缓平地。全村居民622户,人口1607人。耕地面积2693亩,其中泊地600亩,丘陵地2039亩。 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徐姓从江苏省昆山县大槐树村迁此定居立村,因所处地势较高故名台依。清末,杨姓从房屋村迁入。现在主要姓氏为徐姓。 台依水库位于台依村北,系以蓄水灌溉为主,以防洪,养鱼等为副的中型水库。1959年11月15日动工兴建,1960年4月25日竣工。水库集雨面积28平方公里,总库容227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250万立方米,死库容105万立方米,大坝长550米,坝顶宽6米,最大坝高15.5米。灌溉面积3.6万亩。 台依村历史上就有打铁锻造的传统,曾有“18盘炉”之称,历史久远,已无法追溯具体年代,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仍有“大成”、“大兴”、“永丰”、“永和”等几家,主要锻造镰、锄、锨、锅铲等家用家用工具。还在牟平县的槐树庄、解家庄、我县的冯家等地设有分炉。 上世纪40年代,台依村出现过不少作坊、油房,常年加工花生油,其工艺采用人工操作,游锤打桩,牲畜拉碾。织布厂,为在当时还很少见,有工人10多个,平机织布,以生产粗布为主,主要销往各处农村。织袜厂,有工人5个,生产棉线袜子,产品以赶集销售为主。 上世纪初,村东大河泛滥成灾,烟台至乳山的公路于村内通过,虽然车辆较少,但也影响村民生活。村东大河,村内公路,成为村民的心病。本村徐秀璋,名培臣,便组织村民出工出力,筑坝拦水,迫使河流改道,村东修路,让公路离开村庄。此举受到村民的赞扬。 民国初年(1910年)前后,由村民徐培喜牵头,发动村民40多户,自发集资,修建了方圆十几里的第一所农村小学,周边十里、二十里村庄的孩子都在该校读过书。 2010年,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鑫丰源有限开发公司在台依村利用土地1500多亩,栽种葡萄。目前,台依水库两岸的鑫丰源葡萄基地已初成规模。台依村有50多人在该基地服务。 2011年,台依村将1万多平米的主要街道全部硬化,村内5000多平米的零散空地建成花园,村外路边绿化栽树,村内花园美化栽花,村内安放垃圾箱45个,建垃圾池16个,并安排专人清扫。为保障村民安居乐业,安装路灯46盏,监控探头19个。修整拓宽山路3000多米,治理村内河流两条300多米。 百岁老人:郭秀芝,女,1913年11月9日出生,烈属,身体健康,尤其生有一口好牙,现在还能咬破松籽。常年过着农村家庭的普通生活,衣着朴素,从不挑食,性格温柔,喜欢从事家务劳动。 现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徐龙义 簸箕姜家 位于夏村镇西北端,高石塂东南坡,南与郑家村相邻,北与羊角盘相望,村东一公里处是原牟乳公路(现为社路)。聚落依丘呈块状展布。全村居民184户,人口442人。耕地面积为956亩,皆为丘陵地。 明正统八年(1443年),姜姓从铜岭迁此建村。(注:此说法有疑。在本次调查中,经该村老人回忆,在上世纪70年代建学校时,挖出一墓碑,碑文记载,墓主人姜东,至正元年立。此碑仍在学校的地基内。经查至正统元年为元朝末代皇帝顺帝统治最后28年的年号,至正正统元年,即1341年。据此推算,簸箕姜家建村时间应是元朝的某年。因历史久远,无从考证。)因村民以编制簸箕为业,故得此名,后简称姜家。清初,李、吴、倪三姓分别从大崮头、封赠山、塔庄迁入。1980年复称原名。 历史上,村民就有柳编的传统,柳编的技艺传自老辈,无从追溯起自哪朝哪代。柳编,必须采割专用的柳条,趁鲜去皮,晒干,收藏于干燥,通风的库内。加工前,用清水浸泡,待其变软有韧性,便可加工成多种器具。柳编的国工场所也是有讲究的,为防止泡制好的柳条风干变硬,必须在湿润的室内编制,相传过去都是在地窑里加工。柳编产品多为家用工具,如簸箕、笸箩箱、圆斗(巴斗,一种似篮子的工具。)、针线笸箩、饭笸箩、箩面箱等。后来,也编制家用水斗等。柳编技艺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没人保守,没人垄断。 建国初,村民以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按照社里下达的品种,规格编制水斗、簸箕等,产品由合作社统一收购。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村里仍以柳编产品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柳编队最多达到70多人,其产品由供销社统购。市场开放后,村里组织10多个专门负责销售人员赶集销售。姜家柳编不仅闻名乳山境内,即便在牟平、海阳、文登等地也小有名气。 簸箕姜家的柳编簸箕已被威海市定为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正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世纪六十年代,簸箕姜家村开办粉房,全要四个生产队和村大队共有5个粉房。至今仍有三个粉条加工专业户。三户全都是电气化作业,每年可加工鲜地瓜200多万斤,生产粉条20多万斤。所产粉条质量高,口感好,耐煮。即使满负荷运转也还是供不应求,不仅在乳山境内销售,还远销至牟平、海阳、文登等地。 1940年后,村民自发组织,在村北泊建起砖窑,是当时乳山境内仅有的9座砖窑之一。后因经营不善而倒闭。 上世纪三十年代,村里设有功夫教场,教村民武功,强身健体,保家护院。四十年代,村民自发成立秧歌队,表演传统的节目抬搁(两个成年人用杠子抬一袋装扮成角色的小孩表演)、扛搁(一成年人肩扛一袋装扮成角色的小孩在行进中表演)闻名于周边十里八乡。办秧歌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村民在村委的支持下,购买锣鼓、服装、道具,逢年过节演出。 2011年起,簸箕姜家注重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先后硬化街道5000多平米,村路8000多平米,修建娱乐广场370多平米,配套健身设施13件套,建立了藏书300多本的农家书屋,修建了功能 齐全的村委办公大院,院内设有村委办公室、书记办公室、会计室、医疗室、图书室、远教室、娱乐活动室等。 2011年,修建平塘2个,面积3亩多,蓄水2000多立方米。埋设输水管道3000多米,扩大灌溉面积400多亩。 现任党支部书记 吴寿芳 郑家 位于夏村西北端,乳山河东岸,南与于家庄村相邻,北毗簸箕姜家村,旧牟平乳公路(现为社路)于村东1公里处蜿蜒南去。聚落依丘展布呈块状。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部为山丘,西南部为滨河缓平地。全村居民101户,人口294人。耕地面积553亩,其中泊地160亩,丘陵地393亩。1994年被 乳山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称号。 明洪武年间(1368-1398),郑姓从云南迁此定居立村(另说:郑姓是从古迁此立村),取名郑家。现仍为郑氏村庄。 郑家自建村后,村民本份老实,一代一代苦守着几亩薄地,辛苦耕作,养家糊口。老人怕年轻人不安分,总是教育着:“南跑北奔,不如搂草拾粪。”就这样郑家人辈辈世世没有离开过家乡,没有离开过土地。建国后,也曾尝试过一些副业,但终因观念陈旧,眼光短浅,收入了了而倒闭。 1978年,上级政府提倡村办企业,改革开放。郑家人再也“守”了,先后创办了多个企业,确实尝到了“南跑北奔?的甜头。 1980年,建立了肥皂厂,年产“洁白”肥皂几十万条。产品销往乳山、栖霞、海阳、文登、荣成,也远销至东北的辽宁等地。 1981年,成立了建筑队,拥有工作人员40多人,并购置了建筑机械,后来被个人承包。 1984年,建立了钢材厂、标准件厂,年加工钢材千吨左右,所加工的钢质锁芯归乳山锁厂专用。年收入1000多万元。纳税额在村办企业中名列前茅。 1985年,成立了“正佳”制线厂,专门生产缝纫业使用的各种规格,各种型号,各种颜色的塔线,产品销往外地,“正佳”制线的业务员遍及山东半岛。 1978年,成立钢铝件加工,经营至现在。1988年,成立装饰公司,1990年在乳山市城区成立桃源宾馆,经营至今。 郑家村注重新农村建设,1982年,村里拆除部分旧房,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式样,为村民建立起了二层楼房,成为乳山市第一个楼房村。当时的烟台市长王济夫,市府、市委领导董传洲等多次到郑家村视察,指导工作,就连西藏的领导也到郑家参观学习过。 郑家村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村民自发组织过秧歌队,六十至七十年代,村办过小戏班,表演过《野火春风斗古城》、《沙家浜》等剧目。2011年建立藏书300多本的农家书屋,修建、硬化600多平米的娱乐广场,组织了20多人的健身舞蹈队。 2012年,硬化街道5000多平米,砌村内水沟600多米,修街边花园700多平米,悬挂宣传刊板90多块。河道清淤,石砌河坝800多米。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村内安装路灯8盏,安放垃圾箱8个。 2012年,修建了扬水站一处,埋设管道4000多米,扩大灌溉面积600多亩。 百岁老人:郑勤,男,生于1904年,卒于2006年,享年102岁,生活清苦,喜吃清淡饭菜,性格豁达,开朗,爱与别人开玩笑。 现任党支部书记 郑宝忠 村委会主任 郑秋生 于家庄 位于夏村镇西北部,乳山河东,北与郑家村相邻,南与泗水头村接壤,向东3公里,是旧乳牟公路。聚落依丘,呈块状展布。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低矮的丘陵,西部为沿河平原,南部、北部皆为坡麓梯田。全村居民365户,人口967人。耕地面积1520亩,其中泊地570亩,丘陵地950亩。 明万历十六年(1442年),于综从司马庄迁此定居建村,取名于家庄。现仍为于氏村庄。 建村后,村民以耕种土地为生。200多年前,主要农作物为子、谷子等。以后逐步以地瓜、花生、玉米等 为主。年年 劳作,为的是家人吃穿。上世纪50年代也曾有过粉条加工、柳编等副业。近几年,村民经济意识增强,每年栽植大姜不低于150亩,年产鲜姜150多万斤;栽植芋头200亩以上,年产芋头100多万斤。 上世纪80年代,于家庄的村办企业澎然兴起。先后建立了铝制品厂、铆钉厂、钢网厂、电焊网厂、肥皂厂等。铝制品厂,有工人50多人,配备专职厂长,会计、业务员,全国各大城市设有代理商。主产铝筒、茶水炉、笼屉帽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上交村利润20多万元。铆钉厂,有工人20多人,主产工业用铆钉,产品直接发送各地代理商。 1981年3月,投资10万元,建立啤酒厂,日产“聚宝盆”牌啤酒2吨,产品供不应求。所需大麦芽、大米、啤酒花等原料从外地采购。1984年3月,新建5000吨的啤酒厂投产,拥有成套的啤酒生产设备。产品开始外销青岛、淄博等地。1987年,夏村镇以于家庄啤酒厂为基础,建成威海市渤海啤酒厂。 从上世纪40年代起,村民自发组织小戏班,主要以京剧表演为主,小戏班代代相传,一下延续到70年代。曾表演过《风袍》、《赶面叶》、《智取威虎山》、《江姐》等剧目。2011年,修建1800平米的娱乐广场,组建40多人的健身舞蹈队。 2011-2012年,硬化街道5000多平米,整修村路、山路3000多米,打机井5眼,配套泵房5座,机泵5台,埋设管道2000多米,扩大灌溉面积1000多亩。为满足灌溉所需电力,更换了负荷较大的变压器。 百岁老人:于新丕,男,生于1902年2月15日,卒于2005年3月,终年103岁。生活简朴,随便,性格开朗,喜欢与孩子疯打嘻闹。 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于海云 东周格庄 位于夏村镇北部,台依水库东岸,西邻西周格庄村,东、北、南三面为低丘,中间谷地呈倾斜状向西延伸。聚落依丘傍河呈块状展布。有耕地1049亩,皆为坡麓梯田。山峦面积80亩。全村310户,805人。 明万历元年(1573年),周姓由浙江迁此定居立村,取名周格庄,清初迁黄埠崖。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徐姓由台依迁入;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于、宋二姓由文登大水泊、南泓迁入,后张、王二姓先后从店子头、宅口迁入。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邵、刘二姓从房屋、炉上迁入;乾隆年间(1736-1795),冷姓由黄埠崖迁入。1960年因修台依水库,以村中南北小河为界,分为二个行政村,此村在东,故命名东周格庄。该村现主要姓氏有徐、宋、冷、李等。 20世纪30年代前后,村民主要经营果,当时全村共40多户,就有果园30多亩,以盛产阳梨(把梨)为主,在当地,周格把梨闻名几十里。现在,以粮油种植为主,兼有果业、饲养业。花生种植每年不低于600亩,年产150吨。养猪存栏量100头左右的有7户;肉食鸡养殖户1个,每棚存栏7000只以上,40多天出一棚。 周格庄村的村民自卫意识强。上世纪20年代,本属周格庄村的村南母牛山,被台依村一恶霸看中,立一假契,妄图霸占,周格庄村民不服,举一人到海阳城打官司,因官府昏庸,官司不赢,村民怒起,全村50多户,男女老幼齐上阵,与恶霸痞佣的打手拼命,打死对方一人。因此海阳县令专程前来处理。因公愤难平,不了了之。台依恶霸也只好偃旗息鼓。 上世纪60年代,村发自发组织小剧团,演职员20多人,参加每年阴历2月26日的小疃黄龙山庙会演出,逢年过节必演。主要表演传统剧目。 进入21世纪以来,注重新农村建设,硬化街道9000多平米,修建路过花园12个,约600平米,栽种花木1万多株,村内安放垃圾箱40多个,安装路灯10盏。修建了800多平米的娱乐广场,安装健身器材12件(套)。挖自来水供水井1眼。修建村委办公室18间,约400平米,设有治安室、会计室、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等。村里组织了30多人的舞蹈队,利用空闲时间排练、表演,参加多次比赛,汇演,2012年,在市组织的舞蹈比赛中荣获金奖。 在农田改造中,整修山路6000多米,挖大口井1眼,并建起了水泵房,修蓄水池1个,蓄水235立方,埋设管道3000多米,扩大灌溉面积500多亩。给农业丰收奠定了基础。 现任党支部书记 李书德 村委会主任 宋文玲 战家夼 位于夏村镇北端,虎龙山北麓,207省道东侧,北临桃威铁路,乳山火车站在村北500米。聚落依丘呈块状展布。东面、西面为山岭西部为坡麓梯田。有耕地面积3000亩,山峦600亩。全村610户,1550人。 元代前战姓居此建村,轩位于山夼,故命名战家夼,元末迁走。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仇姓从陕西华阴县迁此定居,袭原村名。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于、孙、刘三姓分别由司马庄、葫芦地和文登鸭儿湾迁入。乾隆年间(1736-1795年)倪、邓、王三姓分别由塔庄、邓家、驾马沟迁入。现在主要姓氏有刘、倪、孙等姓。 20世纪初,战家夼的村民主要依靠放养柞蚕生活。当时,每千粒柞茧值银4-5元,可换小麦百余斤。1920年以后,几乎家家放蚕,村发受柞茧之益颇厚。在放养柞蚕的同时,村民还植桑养蚕。不少村民在山坡,地头栽植桑树,采摘桑叶在室内饲养。几年后,小成规模。在收获季节,战家夼高有柞茧、小茧(桑蚕茧)交易市场,不少外地商人也闻名采购。1930年以后,有些村民依靠山峦,放牛养猪,尤其是养牛最多,几乎家家有牛,当时全村百十户人家,就养有80多头牛。 20世纪80年代,大姜出口数量增加,战家夼村民看准时机,引进姜种,栽植大姜。栽植面积逐年增多,近几年每年都在500亩左右,每亩产量不低于1万斤,再加上价格不错,姜农受益匪浅,有些姜农戏称姜地为“银行”,可见,受益之丰。 近十几年来,栽植菜芋头在村里也颇具规模,全村栽植面积600亩以上,总产量不低于360万斤。 1995年3 月,桃威铁路修成通车,战家夼村近水楼台先得月,在乳山火车站成立了装卸队、运输队,两队分别由村里安排队长、会计,根据货物情况,灵活安排装卸、运输工作。当时装卸队有工人30多人,运输队拥有车辆40余辆。 战家夼村民自古到今很重视文艺活动。1937年,村民自发创办秧歌队,拥有成员30多人,不仅在本村表演,多次应邀到午极等周边村庄演出。1945年,又办起了小剧团,演职员20多人小剧团一直延续到70年代,表演剧目有古装剧和现代戏,并且吕剧、京剧都能演。 村里的民间技艺很多,剪纸、扎纸尤其突出。110年前,村民刘思荣之妻孙氏,心灵手巧,剪出的窗花、镜花活灵活现。现代民间艺人刘月玲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她多采用红纸,题材多以花草鸟虫、凤凰、牡丹、鱼龙珠宝、益鸟祥兽为主,如鸳鸯戏水、娃娃抱鲤,春色满园、春光明媚等。其手法灵巧细致,线条清晰细腻,内容广泛,新颖别致,格调典雅。1993年,去日本传艺,1994年荣获日本大船渡市市长颁发的感谢奖,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委员,威海市剪纸学会会员、理事。其作品多次在本市和威海市获奖,20多件作品荣获各级荣誉,并被收藏。 近年来,村里建起了文化大院,内设党员活动室,妇女之家、图书室、文化广场,并配备10多件(套)健身设施,每天晚上有50多人参加集体健身活动。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是百姓关注的重点。战家夼村近年来硬化三条主要街道,面积1万五千多平米,硬化村路2条,面积3千多平米,修建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约1200平米。在虎龙山建蓄水池一个,埋设管道500多米,给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现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孙同波 西周格庄 位于夏村镇北部,西靠207省道,隔省道公路与台依水库相接,东毗东周格庄村,北南两面为低丘,现有耕地700亩,山峦80亩。全村280户,人口752人。 明万历元年(1573年),周姓由浙江迁此以此姓立村(后迁走)。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徐姓由台依迁入;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于、宋二姓由文登大水泊、南泓迁入,后张、王二姓先后从西纪口、宅口迁入。乾隆年间(1736-1795),冷姓由黄埠崖迁入。1960年因修台依水库东迁,以村东小河为界,分为东、西二个行政村。该村现主要姓氏有徐、于、宋、王、张等。 西周格庄村的村民自古以来,经济意识强,头脑灵活。上世纪初,虽然也种植子,秫子、谷子等低产作物,但从不死守几亩薄地。缫丝作坊(主人不详),在周边村庄首屈一指。缫丝,将柞茧放锅里用碱水煮,后用简单器具人工抽丝捻线。发网是上世纪20-30年代的新兴产业,是将人发染成棕、灰、黄等颜色。利用竹棱手工结成不同规格的网状产品,做束发装饰之用。其产品全部出口,大部分销往西欧、北美等国家。当时,村中徐姓设立了发网加工点,其经营方式是将原料头发分发给周边各村的妇女,加工者依据织作标准,按规格 织作。其经营范围涉及周边十几里的各个村庄。上世纪40-50年代,村里还有熟皮(加工牲畜毛皮)、油房、粉房等家庭小作坊,规模都不大,一般都只雇佣1-3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多个养殖专业户。养鸡专业户5个。其中4户存养量超过2万只;养猪专业户14个,其中1户母猪存栏量80余头,年出栏量1000头以上。 上世纪20-30年代村民于福海等自发组织小戏班,演职员30多人,主要表演传统剧目,逢年过节在本村或外村演出。小戏班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到70年代还曾演过《白毛女》、《小姑贤》、《红灯记》等剧目。30年代,村中秧歌队表演的“扛搁”,其形式独具一格。表演时,大人肩上扛一小孩,小孩化装成某剧中或传说中的不同人物,边走边舞,串街走巷,浩浩荡荡,热闹非凡。除上述文艺活动外,村民还自发组织了武术队,队员30多人,健身护院,逢年过节应邀表演,还曾在石村、黄依台村等地教过场。 近年来,村里投资40多万元,挖深井,安装自来水;投资37万元修建村南大桥;投资50多万元硬化村路、修建村委办公室、砌村内排水沟、安装路灯、垃圾箱等。将原来脏、乱、差的村庄,改变为一个清洁美观的新村。 百岁老人:徐荣花,女,1913年生,至今耳不聋、眼不花,生活仍能自理,自己搬草,烧火做饭。其性格开朗,爱说笑,从不因事而烦心,什么事到她那儿都不是事。 现任党支部书记 王世松
/
本文档为【羊角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