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3、女性主义文学阅读书籍

3、女性主义文学阅读书籍

2012-07-19 9页 doc 40KB 1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4497

暂无简介

举报
3、女性主义文学阅读书籍 女性主义文学阅读书籍: 重点阅读: 1、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王蓁译) 2、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程锡麟、朱徽、王晓路译),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3、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汪溪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9月第1版。 4、凯特.米利特:《性别政治》(钟良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5、恩格斯:《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
3、女性主义文学阅读书籍
女性主义文学阅读书籍: 重点阅读: 1、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王蓁译) 2、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程锡麟、朱徽、王晓路译),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3、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汪溪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9月第1版。 4、凯特.米利特:《性别政治》(钟良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5、恩格斯:《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 6、卡罗尔·吉列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肖巍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7、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8、卡伦·霍尔奈:《女性心理学》,(窦卫霖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9、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10、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 11、《女权主义文论》 12、《女性主义思潮导论》 13、《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 14、《性别、种族、文化》 15、《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 16、《拉康与后女性主义》 参考书籍: 1、贝蒂.弗里丹:《非常女人》,(邵文实、尹铁超译),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2、贝蒂·弗里丹:《女性白皮书》,(邵文实、王爱松译),北方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4、雅克·策菲尔:《波伏瓦的新女权主义》(杨林译),收入李清安、金德全选编:《西蒙娜·.德·.波伏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 5、米歇尔·福柯:《福科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6、朱莉亚·克里斯多娃:《妇女的时间》,收入《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一书。 7、露丝·依利格瑞:《性别差异》,同上。 8、米歇丽·蒙特雷:《女性本质的研究》,同上。 9、爱德华·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5月第1版。 10、刘霓:《西方女性学:起源、内涵与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1版。 11、卡拉·亨德森、黛博拉·拜尔列席基、苏珊·萧、瓦列丽亚·弗莱辛格:《女性休闲——女性主义的视角》(刘耳、季斌、马岚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12、李小江、朱虹、董秀玉主编:《性别与中国》,三联书店,1994年6月第1版。 13、骆晓戈主编:《女性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14、王政 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选译》 15、王政 《越界 跨文化女权实践》 作品 萨福 英国 1、简·奥斯丁 2、乔治·桑 3、乔治·艾略特 4、勃朗特姐妹 5、伏尼契 6、伍尔芙 7、多丽斯·莱辛 8、J·K·罗琳 9、尤安·艾肯 10、詹涅特.温特森 法国 1、波伏娃 2、尤瑟纳尔 3、柯莱特 4、萨冈 5、杜拉斯 6、安娜.卡瓦尔达 美国: 1、托妮·莫里森 2、艾利斯.沃尔克:《紫色》 德国 1、卡特琳•施密特凭借长篇小说《你不会死》击败了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荣获2009年度“德国图书奖”——德国最重要的文学奖之一。 加拿大 1、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2、艾丽丝·蒙罗获2009布克国际奖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 1、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1909年) 2、意大利女作家黛莱达(1926年) 3、挪威考古学家温塞特(1928年) 4、美国女作家赛珍珠(1938年) 5、智利女诗人米斯特拉尔(1945年) 6、德国女作家萨克斯(1966年) 7、南非女作家戈迪默(1991年) 8、美国黑人女作家莫里森(1993年) 9、波兰女诗人希姆博尔斯卡(1996年) 10、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2004年) 11、英国女作家莱辛(2007年) 12、德国女作家赫塔·穆勒(2009年)     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赫塔·穆勒(1953年8月17日——) 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是德国的小说家,诗人,散文家。她来自一个讲德语的罗马尼亚少数民族家庭,父亲在二战期间在德国党卫军中服役。1945年以后,罗马尼亚共产党把她的母亲驱逐去了苏联劳改营。 她曾在提米索拉大学修读德国文学和罗马尼亚文学。1976年,穆勒开始在一家工程公司担任,由于她拒绝和国家安全部门合作,1979年失去工作。随后,她通过在幼稚园教书以及做德语家教谋生。穆勒嫁给了另一位小说家理查德·瓦格纳,1987年,穆勒与她的丈夫离开德国,在随后的日子里,她获得德国以及海外诸多项目资助。如今她居住在柏林。穆勒于1995年荣膺德国写作与诗歌学会成员,以及其他一些荣誉。1997年她退出德国笔会(她曾加入民主德国分会)。塔·穆勒的作品描绘了罗马尼亚下层人民的凄惨生活,处女作1982年在罗马尼亚用德语出版,并成为禁书,一时引起广泛争议。代表作品有《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洼地》《那时狐狸就是猎人》等。 中文译本有《风中绿李》(台湾,时报出版,1999)。其最高成就应算是2009年夏季新出的长篇小说《呼吸钟摆》(Atemschaukel),“是一部关于政治纪实文学的不可忽视的作品。”这部作品讲述的是纳粹时期在一个苏联劳改营里俘虏的故事。瑞典学院称“赫塔·穆勒的文章具有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平实,描绘出了一幅底层社会的众生相”,由此授予赫塔·穆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多丽丝·莱辛(1919年10月22日—) 多丽丝·莱辛,英国女作家。1919年10月22日生于出生于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国人。在莱辛5岁时她全家迁往罗得西亚,此后20余年家境贫困。她15岁(又有说是12―13岁)时因眼疾辍学,在家自修。16岁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等。她青年时期积极投身反对殖民主义的左翼政治运动,曾一度参加共产党。莱辛曾两次结婚并离异,共有3个孩子。  1949年她携幼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囊中如洗,全部家当是皮包中的一部小说草稿。该书不久以《青草在歌唱》(1950)为题出版,使莱辛一举成名,它以黑人男仆杀死家境桔据、心态失衡的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为题材,侧重心理刻画,表现了非洲殖民地的种族压迫与种族矛盾。此后莱辛陆续发表了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即《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被陆地围住的》(1965)以及《四门之城》(1969)――以诚实细腻的笔触和颇有印象主义色彩的写实风格展示了一位在罗得西亚长大的白人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这期间她还完成了一般被公认是她的代表作的《金色笔记》(1962)。大约从六十年代以来,莱辛对当代心理学及伊斯兰神秘主义思想的兴趣在作品中时有体现,但她仍然关注重大的社会问题。七十年代中她撰写了有关个人精神崩溃的《简述下地狱》(1971)及讨论人类文明前途的《幸存着回忆录》(1974)。《黑暗前的夏天》(1973)讲述一位中年家庭主妇的精神危机。此后她另辟蹊径,推出一系列总名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所谓“太空小说”;包括《什卡斯塔》(1979)、《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1980)、《天狼星试验》(1981)、《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等,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与忧虑。莱辛是一位多产作家,除了长篇小说以外,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短篇小说中也有不少佳作。近年来仍不断有新作问世。像《简·萨默斯日记》(1984)和《好恐怖分子》(1985)一类作品,就题材和风格而言,似是对作者早年写实方法的一种回归。  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曾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以及多个世界级文学奖项,其风格独特多变,思想深邃,观点犀利,见解新颖,极具挑战性。瑞典文学院2007年10月11日当地时间下午13时(北京时间19时)称,“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的史诗。”并授予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诺贝尔文学奖。她获得的奖金额将达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耶利内克(1946年―) 耶利纳克于1946年出生于奥地利小镇穆尔祖什拉克。她于1967年出版了她的首部作品集《利莎的影子》。随后她参加了70年代在欧洲爆发的学生运动,并出版了她的讽刺小说《我们都是诱骗物,宝贝。》, 她还于1990年出版了《美好的、美好的时光》、1998年出版了自传体小说《钢琴教师》,该小说后被拍成电影并获2001年戛纳电影节多项大奖。 1996年诺贝尔文学奖:希姆博尔斯卡(1923年―) 波兰女诗人。主要作品:《我们为此活着》《向自己提出问题》《呼唤雪人》《盐》《一百种乐趣》《桥上的历史》《结束与开始》等。不久前,中央编译出版社引进了她的诗文选,编译者选取了波兰最新出版、并由诗人亲自选定的作品,同时还增加了诗人的一些随笔。而她本人也表示,“诗歌只有一个职责,把自己和他人沟通起来。我的诗在中国如果能遇到细心的读者,我将是幸福的。” 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托尼·莫里森(1931年―)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黑人女作家。生于俄亥俄州钢城洛里恩,父亲是蓝领工人,母亲在白人家做女佣。1949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当时专为黑人开设的霍华德大学,攻读英语和古典文学。曾担任高级编辑,为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自传和一些青年黑人作家的作品的出版竭尽全力。她所主编的《黑人之书》,记叙了美国黑人300年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70年代起,她先后在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和巴尔德学院讲授美国黑人文学,并为《纽约时报书评周报》撰写过3O篇高质量的书评文章,1987年起出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讲授文学创作。莫里森的主要成就在于她的长篇小说。著名的有:《最蓝的眼睛》(1970年)、《秀拉》(1973年)、《所罗门之歌》(1977年,获美国图书评论奖)、《柏油孩子》(1981年)、《宝贝儿》(1988年,获普利策奖)、《爵士乐》(1992年)等。 1991年诺贝尔文学奖:纳丁·戈迪默(1923年―) 纳丁·戈迪默是南非女作家。生于约翰内斯堡附近一座名叫斯普林斯的矿业小城中,父亲是立陶宛的犹太移民,母亲是英国人。戈迪默从小就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醉心于读书写故事。13岁时,戈迪默在约翰内斯堡《星期日快报》儿童版上发表了一篇寓言故事《追求看得见的黄金》,从此开始了笔耕生涯,至今已著有20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以及160余篇杂文和评论。 戈迪默的前期作品主要以现实主义笔法揭露南非种族主义的罪恶,着重刻画这一社会中的黑人与白人的种种心态,控诉种族主义对人性的扭曲。 1966年诺贝尔文学奖:奈莉·萨克斯(1891年―1970年) 奈莉·萨克斯是德国女作家。生于柏林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工业家和业余钢琴家,萨克斯是独生女。她的幼年教育是在优越的家庭中完成的,主要是习舞、学音乐并练习写作。17岁开始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木偶剧。1921年发表处女作《传说与故事》,1933年以后,在纳粹排犹的恐怖中煎熬7年之久,后得到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的帮助,流亡瑞典后加入瑞典国籍,定居于斯德哥尔摩。主要作品有诗集《在死亡的寓所》(1947年)、《星晨晦暗》(1949年)、(度日如年》(1956年)、《无人再知晓》(1957年)、《逃亡与蜕变》(1959年,获德国工业聪明文化奖)、《无尘世界的旅行》(1961年,获德国多特蒙得文学奖)、《死亡的依旧庆祝生命》(1961年)、《晚期诗作》(1965年,获德国出版界和平奖)、《探索者》(1966年)和《分开吧,黑夜》(1971年)等。 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米斯特拉尔(1889年―1957年)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是智利女诗人。父亲在她很小时弃家出走,不知去向。她自幼生活清苦,未曾进过学校,靠做小学教员的同父异母的姐姐的辅导获得文化知识。从1905年起米斯特拉尔就在地方报刊发表诗歌。1906年,她与一位年轻的铁路工人相爱。婚前,对方抛弃了她,另有所爱。数年后,此人又因爱情与生活的失意而举枪自戕。这爱情的甜蜜与痛苦,催开了米斯特拉尔的诗歌之花。1914年,在圣地亚哥的“花节诗歌比赛”中,她以悼念爱人的三首《死的十四行诗》获第一名。1922年,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绝望》。其中大部分是女性深邃的觉醒、憧憬和绝望。她以清丽的形式表现内心世界,为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1924年,她的第二本诗集《柔情》出版。这是一本歌唱母亲和儿童的诗集。1938年第三本诗集《有刺的树》出版,诗歌的内容和情调有了显著的转变。她放开了眼界,扩展了胸怀,由个人的叹惋沉思转向博爱和人道主义。 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1892年―1973年) 赛珍珠,原名珀尔·赛登斯特里克·布克,是美国女作家。父母都是住在中国的传教士,他们深受教义影响,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观念,对赛珍珠的思想成长起了重要作用。赛珍珠在中国度过少年时代,受到中国古典文化教育。1914年,赛珍珠从美国马康女子学院毕业后重返中国。由于她长期生活在中国,并广泛地接触中国的下层民众和上层人士,因而创作了许多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小说,著名的有《大地的房子》三部曲,包括《大地》(1931年)、《儿子们》(1932年)、《分家》(1935年)。《母亲》(1934年)、《爱国者》(1939年)、《龙种》(1942年)等。其中《大地》获美国普利策奖,被60多个国家翻译出版,是被翻译最多的文学作品之一。 1928年诺贝尔文学奖:温塞特(1882年―1949年) 西格丽德·温塞特(Sigrid Undset,1882—1949),挪威考古学家。一八八二年五月二十日出生于丹麦的卡隆堡。由于家庭影响,她从小就对历史,特别是挪威的中世纪史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她11岁丧父,曾在商业学校念过书。从16岁起在一家商行任职,接触到中、下层人民的生活,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素材。1907年,她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玛尔塔·埃乌里夫人》,这部日记体的爱情小说表现了爱情同家庭日常生活之间的矛盾。接着又发表了长篇小说《幸福的年纪》(1908年),《维加·里奥特与维格基斯》(1909年)、《珍妮》(1911年)、《春》(1914年)和一些短篇小说。其中《珍妮》是一部心理小说,描绘一个少女在梦想获得一对父子的爱情时的复杂心理和悲剧性结局,文笔生动,描写细腻。这部作品确定了她在北欧文学中的地位。1920年至1922年,她陆续发表了三部曲《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达到创作的顶峰。 1926年诺贝尔文学奖:黛莱达(1871-1930) 格拉齐娅·黛莱达(Grazia Deledda,1871-1936),意大利女作家。黛莱达的作品题材比较窄,但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道德使命感。她善于以细腻抒情的笔触描绘撒丁岛的风土人情,人物刻画生动,风格简洁、吉朴。1926年,“为了表彰她那些为理想所鼓舞的作品以明晰的造型手法描绘其海岛故乡的生活,并以同情心深刻地处理人类的共同问题”,她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拉格洛夫(1858年―1940年) 瑞典女作家。生于瑞典西部韦姆兰省玛巴卡村的贵族军官家庭。3岁时因下肢疾患,行走艰难,主要与书籍和会讲故事的外祖母朝夕相伴,接触了大量的童话、民间传说等。1882年,拉格洛夫入斯德哥尔摩皇室女子师范学院学习,受到科学的洗礼。她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了哲学、神学和文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毕业后业余从事写作。1891年,第一部长篇小说问世,受到丹麦著名文学批评家勃兰兑斯的赏识,一举成名。此后又发表了优秀短篇小说集《无形的锁链》(1894年)、《昆加哈拉的王后们》(1899年)、长篇小说《伪基督的奇迹》(1897年)和《耶路撒冷》(1901年―1902年)等。《耶路撒冷》被称为达到艺术最高境界的“国家的史诗”。
/
本文档为【3、女性主义文学阅读书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