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头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30 例__49038_7411

头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30 例__49038_7411

2012-07-15 2页 pdf 107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9472

暂无简介

举报
头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30 例__49038_7411 头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 30 例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康复中心 (510800) 胡大文   摘 要: 目的: 观察头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 对 30 例颈性眩晕 患者采用针刺双侧晕听区配合颈枕吊带法治疗。结果: 经 1 个疗程治疗后, 总有 效率为 100%。提示: 本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快, 治愈率高, 是治疗该病的有 效方法, 值得推广。   主题词: 眩晕ö针灸疗法 头针疗法 @颈椎牵引 晕听区 医案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 颈性眩晕属颈椎病之 椎动脉型, 从 1995 年~ 1998...
头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30 例__49038_7411
头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 30 例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康复中心 (510800) 胡大文   摘 要: 目的: 观察头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 对 30 例颈性眩晕 患者采用针刺双侧晕听区配合颈枕吊带法治疗。结果: 经 1 个疗程治疗后, 总有 效率为 100%。提示: 本方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快, 治愈率高, 是治疗该病的有 效方法, 值得推广。   主词: 眩晕ö针灸疗法 头针疗法 @颈椎牵引 晕听区 医案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 颈性眩晕属颈椎病之 椎动脉型, 从 1995 年~ 1998 年间笔者采用针刺 晕听区加颈椎牵引治疗该病 30 例, 疗效满意, 现 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30 例中 6 例为住院病人, 24 例为门诊病人; 男 9 例, 女 21 例; 年龄最小 34 岁; 最大 70 岁; 病程最短 18d, 最长 20 年。均经颈椎 片或CT 及经颅多普勒 (TCD )确诊。   治疗方法 牵引: 采用颌枕吊带法, 取坐位或 仰卧位。坐位时头稍前倾 15~ 200, 重量从 4kg 始 逐渐增加, 以有效而病人耐受量为度。每次 15m in ~ 20m in, 用程控自动间歇牵引, 牵引 5m in, 间歇 1m in。头针治疗: 取双侧晕听区, 仰卧位, 1. 5 寸毫 针, 针与头皮呈 30 度角刺入头皮下, 快速捻转, 每 分钟 200 次左右, 行针 3m in, 留针 5m in, 反复进 行 3 次后出针。 以上两方法均每天治疗 1 次, 5 次为 1 个疗 程, 随后统计结果。   疗效标准 痊愈: 症状完全消失, TCD 检查 椎- 基底动脉供血恢复正常; 显效: 症状明显减 轻, 仅体位改变迅速时有轻微症状, 不影响工作, 椎- 基底动脉供血明显改善; 有效: 症状减轻, 椎 - 基底动脉供血有改善, 但不明显。   治疗结果 本组 30 例中, 经 1 个疗程 5 次治 疗后, 痊愈 21 例, 占 71% , 显效 8 例, 占 26. 7% , 有效 1 例, 占 3. 3%。总有效率为 100%。   典型病例 王某, 男, 61 岁, 退休教师。于 1996 年 5 月 18 日就诊。病史: 10 年来反复头晕、 头昏, 2d 前加重伴恶心、呕吐 2 次, 为胃内容物, 轻微视物不清, 头转动时症状加剧。颈椎片示: 颈 椎增生。TCD 示: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断: 颈性眩晕。采用上法 1 次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 复 治 1 次痊愈, 随访一年无复发。   讨 论 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但近些年 来有年轻化趋势, 颈性眩晕常现为头痛、头昏, 发作性眩晕, 恶心或猝倒, 视物不清而影响工作生 活。病因为颈椎增生或椎间盘突出等引起椎- 基 底动脉受压或受刺激而痉挛, 造成瞬间或长期血 管腔变窄致供血不足而发病。本法中牵引能使椎 间隙和椎间孔增宽, 且间歇牵引能起到轻微按摩 作用, 从而减低或消除椎—基底动脉受压而改善 血供。祖国医学认为“头者精明之府”,“五脏六腑 之精气皆上升于头”,“头为诸阳之会”, 且所有阳 经也直接或间接上达面部, 并有“气出于脑”之说,   2 针刺具有镇静, 解痉, 复苏及改善脑供血 的作用。对脑出血的患者针刺后CT 观察证明有 促进脑出血吸收和使血肿减少以至消失的效果。 对栓塞、脑血栓形成的患者电针时用弱电流刺激 可使脑动脉血管充血, 使脑循环障碍得到改善。 3 中医认为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脏腑功能失 调, 气血逆乱离经, 血壅滞于脉损伤脑络而产生一 系列症状。故早期应活血化瘀, 平肝潜阳, 化痰开 窍, 醒脑。但进入恢复期, 虚证多于实证, 尤以气虚 血瘀为多见。所以治宜益气活血通络。而我们采 用加味八珍汤加黄芪、桃仁、红花、丹参、桂枝、地 龙、穿山甲等以达到气血双补, 活血化瘀, 通络的 目的。另外再配以电兴奋刺激和毫针穴位强刺激, 以疏通经络, 恢复经气运行, 从而使人体阴阳平 衡, 气血调顺, 肢体功能逐渐恢复。 4 治疗脑血管疾病恢复期, 必须配合积极的 体能锻炼。加大上下肢的运动量和日常生活动作 的训练, 加强患者听觉, 语言刺激训练, 逐步使患 者语言功能, 肢体功能和体质得以康复。 (收稿 2001209210)   851 陕西中医 2002 年第 23 卷第 2 期 针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60 例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中医教研室  (256603) 赵 岩   摘 要: 目的: 探索 针刺透穴治疗肩周炎的有效途径。方法: 采用针刺条口透承山为 主, 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60 例, 总有效率 93. 33% , 与服用西药组进行比较, 具有 显著性差异 (P < 0. 01)。提示: 此法治疗肩周炎有理气活血, 舒筋活络的功效。   主题词: 肩凝症ö针灸疗法 条口 承山 合谷   临床资料 本资料共观察 90 例, 随机分为两 组。治疗组病例 60 例, 男 24 例, 女 36 例; 年龄最 大者 58 岁, 最小 41 岁, 平均 49. 2±6. 3; 病程最 长 1 年, 最短 1 个月, 平均 6. 8±4. 2 个月。对照组 30 例, 男 13 例, 女 17 例; 年龄最大者 56 岁, 最小 40 岁, 平均 49. 3±6. 1; 病程最长 1 年, 最短 1 个 月, 平均 6. 5±4. 4 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统 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病人血沉、抗“O ”、X 光片检查均无异常, 符合“实 用外科学”肩关节周围炎的诊断标准[ 1 ]。   治疗方法 治疗组 取穴: 主穴是条口透承 山, 配穴是肩臂外侧痛配合谷或肩骨禺, 肩臂内侧痛 配肩内俞或列缺。操作: 用 2 寸毫针由条口向承山 方向刺入, 强刺激, 边捻转边嘱病人活动患肢, 然 后根据症状加用配穴, 诸穴得气后留针半小时, 出 针。每日 1 次, 5 次为 1 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布洛 芬每次 2 片, 每日 3 次, 疗程同治疗组。两组治疗 过程中均配合肩部功能锻炼, 治疗 2 个疗程后评 定疗效。   疗效标准 治愈: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运动功 能完全恢复正常; 显效: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运动 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无效: 治疗前后疼痛和运动障 碍无明显变化。   治疗结果 见附表。 附表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例 (% ) 显效 例 (% ) 无效 例 (% ) 治疗组 60 47 (78. 33) 9 (15. 00) 4 (6. 67) 对照组 30 6 (20. 00) 7 (23. 33) 17 (56. 67 )   P < 0. 01 两组副作用比较, 治疗组未见任何副作 用, 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 2 例, 腹痛、腹泻 1 例, 皮疹 1 例。由于例数较少, 未做统计学处理。   典型病例 刘某, 女, 48 岁, 教师。1998 年 10 月 15 日就诊。右肩关节疼痛 7 个月, 每因劳累或 受凉后症状加重, 夜间疼痛明显, 常影响睡眠。穿 衣、梳头、写字等均受影响。检查发现肩关节活动 范围减小, 前举、后伸、外展、内旋等活动受限, 肩 关节周围压痛。血沉、抗“O ”、X 光片检查均无异 常, 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给予 针刺条口透承山、 肩骨禺、肩内俞治疗 5 次, 症状消失, 运动功能恢复 正常。随访两年未 复发而告愈。   讨 论 肩关节周围炎属中医“漏肩风”、 “肩凝症”等范畴。中医认为人过四十气血始衰, 随 着年龄的增长, 脏腑、气血、精血津液逐渐衰退, 肝 肾两亏, 气血两虚, 如果过度劳累, 外感风寒湿邪, 阻滞经络或劳伤经脉, 气血闭阻, 经脉不通, 筋脉 失养则可导致疼痛和活动障碍。治疗应温经散寒, 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 散瘀止痛为法。本治疗方法, 条口透承山为治疗肩凝之经验穴, 可理气活血, 舒 筋活络, 缓解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疼痛和痉挛, 常常 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若分别针刺条口和承山 则不会有此功效。针刺肩骨禺、肩内俞、合谷、列缺具 有疏风活络、通利关节治疗上肢肌肉萎缩、挛痛及 瘫痪的功效。 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 病, 病理变化主要在由纤维组成的关节囊。无菌性 炎症和退行性病变等原因造成关节囊挛缩, 关节 说明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故针刺头晕 听区能升举阳气, 气行则血行, 从而改善大脑供血 而起治疗颈性眩晕之作用, 且疗效满意。从治疗结 果, 其中一例疗效欠佳, 是因该患者为教师, 治疗期间伏案工作, 且 1 疗程后也未能继续治疗 之故。总之, 该法治疗颈性眩晕效好, 值得推广。 (收稿 2001209227)   951陕西中医 2002 年第 23 卷第 2 期
/
本文档为【头针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30 例__49038_741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