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及应用

2012-07-06 5页 pdf 323K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及应用 6 粮食 与油脂 2008年第 7期 聚 甘 油 脂 肪 酸 酯 合 成 及 应 用 周燕霞,崔正刚,陈 莉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摘 要:聚甘油脂肪酸酯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纺织、医药等领域新型、高效、性能优 良非 离子表面活性剂;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聚甘油脂肪酸酯发展现状、合成及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聚甘油脂肪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polyglycerol fatty acid ester ...
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及应用
6 粮食 与油脂 2008年第 7期 聚 甘 油 脂 肪 酸 酯 合 成 及 应 用 周燕霞,崔正刚,陈 莉 (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 摘 要:聚甘油脂肪酸酯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纺织、医药等领域新型、高效、性能优 良非 离子面活性剂;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聚甘油脂肪酸酯发展现状、合成及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聚甘油脂肪酸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食品添加剂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polyglycerol fatty acid ester ZHOU Yan-xia。CUI Zheng-gang,CHEN Li (School of Chemical&Material Engineering,Jiangnan University,Jiangsu Wuxi 214122。China) Abstract:Polyglycerol fatty acid ester is a novel non.ionic surfactant which has hi effi ciency and ex. cellent performance,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food,chemical,textile,and medicament . In this re. view,the developing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polyglycerol fatty acid es. ter are discussed. Key W ords:polyglycerol fatty acid ester;non—ionic surfactant;food additives . 中图分类号:TS2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78(2008)07--0006--05 聚甘油脂肪酸酯(PGFE)简称聚甘油酯,系由聚甘油 与脂肪酸形成酯,是一类新型、高效、性能优良多羟基 酯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可表示为⋯: 。一cH2_ tcHro—cH广c|=I cH2—-()R oi oi 式中:R =H或脂肪酰基 n=0,1。2。⋯ 图 1 聚甘油脂肪酸酯分子结构 作为甘油脂肪酸酯系列产品中聚甘油酯,其乳化 性能比单甘油酯优越得多,原因就在于聚甘油酯有更 多亲水性羟基;且其亲水性随甘油聚合度增加而增 强,亲油性随脂肪酸烷基不同而不同,所以通过改变 聚甘油聚合度、脂肪酸种类及酯化度,可得到一系列 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由1~20,从亲油性到亲水 性不同性能聚甘油酯产品,以适于各种特殊用途。聚 甘油酯外观从淡黄色油状液体至蜡状固体,这与其结 合脂肪酸有关。聚甘油酯兼有亲水、亲油双重特性,具 有良好乳化、分散、湿润、稳定、起泡等多重性能。在人 体代谢过程中可分解,从而参与代谢,被人体利用,具 有高度安全性,是一类高效安全添IIII,被联合国粮 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推荐使用 。同 时聚甘油酯在酸性、碱性和中性环境中相当稳定,遇 含盐量较高时也有很好乳化性。聚甘油酯无色、无味、 不易发生水解,对产品外观、气味均无不良影响;可与 其它乳化剂复配,具有良好协同增效作用,因而广泛 应用于食品、日化、石油、纺织、涂料、塑料、农药、橡胶、 医药等领域。近年来,聚甘油酯已成为迅速发展一类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本文就聚甘油脂肪酸酯国内外发 展现状、合成及应用进行综述。 收稿 日期:2008—06—16 1发展现状 早在二十世纪 40年代,欧美等国就开始生产聚甘 油酯,但因当时产品质量(如色泽、口感、气味)不佳,在 食品方面应用受到限制。60年代初,Babayan等改进聚 甘油精制工艺,使聚甘油酯品质大大提高后,聚甘油 酯才作为食品添加剂出现在欧美市场。在日本,1965 年开始研究开发聚甘油酯,到 80年代,日本许多公司 相继对这种新型乳化剂应用进行开发,并获得许多专 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FAO)与世界卫生组织 (wHO)确认聚甘油酯为高安全性食品添加剂,目前, 聚甘油酯是 FAO/WHO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公布 使用 30多种食品乳化剂之一,美国、日本、欧洲已批准 聚甘油酯可作为食品乳化剂。近年来,聚甘油酯以食 品工业为主要应用对象正逐步拓展到 日化、医药 、纺 织等部门。我国年需求单甘油酯量7,000~8,000吨左 右,聚甘油酯年需求量最低也在 4,500~5,000吨左 右,且将以每年20%~25%速度递增。从行业性细分市 场看,制药行业国内年需求 l,500~2,000吨,且该行 业目前聚甘油酯 100%依赖进口产品,日用化学品业年 需求也在 1,800~2,000吨,进口依存度为90%以上。 我国聚甘油酯开发和应用起步较晚,直到上个世 纪 80年代中期才偶尔见到有关聚甘油酯研究简单报 道。近年我国在该方面研究、开发应用取得可喜成果, 并开始步入工业化生产。历经二十年发展,聚甘油酯 在国内得到高速发展并在多个领域替代初级产品单 甘油酯;同时也有较为广泛使用基础 、市场应用和需 求体系。我国聚甘油酯产量从最初年产几十吨发展如 今年产2,500吨左右,平均年递增速度 30%以上;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 7期 粮食与油脂 7 在产品制造技术上并没得到相应快速发展与提高,与 国外精制聚甘油酯制品差距依然较大;且品种较单 一 , 目前主要以三聚单甘酯为主,单一品种结构已不 能满足多层次、多行业、多领域实际需求。 2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 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一般通过二步反应完成。第 一 步,甘油缩合或甘油酯与甘油加成反应制备聚甘 油;第二步,聚甘油通过与脂肪酸进行直接酯化反应, 或与甘油三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得到相应聚甘油酯。 2.1聚甘油制备 1984年,Behrens曾对甘油聚合有过详尽叙述” 。 其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f f CH— OH CH— OH l l CHr -()H C , H2 、 + 厂f 0] CH2__-()H 1 H2 I “虹H H等 HE H 20 j 加热 l l J 、 C 1 C I + Ll 0 _J H2一oH 亡,H H一0H 亡H—oH cH2一oH 亡H2一oH n=0,1。2---28或更高 根据Babayan理论,最高可得到三十聚甘油,但通 常情况下仅能得到二 ~ 十二聚甘油。作为食品级用 聚甘油聚合度一般为2~12,而具有更高聚合度聚甘 油酯一般不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所以很少生产。研 究聚甘油合成比研究聚甘油酯酯化反应更为重要,因 聚甘油酯质量主要由聚甘油质量所决定,聚甘油合成 是获取高品质聚甘油酯关键工序。 甘油聚合既可以酸作催化剂,也可以碱作催化 剂,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I)酸法 即在硫酸、醋酸钠等催化剂作用下,在 120~C~128~C反应 1.5~18小时,通入惰性气体,以除 去反应时生成水和改善产物色泽。但该法通常需要在 减压条件下进行,对设备要求较高,反应时间较长,产 品色泽较深,副产物环状聚甘油含量也较高。 (2)碱法 目前工业化生产聚甘油一般采用碱法。 即采用真空加料法将无水甘油加入反应器中,在 120℃~150℃下预先加热 10~30分钟,然后加入 0.01%~5%(质量比)粉状碱性催化剂 ,并不断强烈搅 拌,逐渐将温度升至 220℃~280℃下反应 5~6小时, 检验碱含量≤0.1时为反应终点。整个过程须通入氮 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并在体系中添加 还原性金属如 Al或 Mg等,避免丙烯醛或其它有色 浓缩物生成,影响产品质量。反应结束后通过蒸馏除 去未参加反应甘油,然后用 HC1调节 pH到一定值 后加入 3%量活性炭或活性自土 MgO等吸附剂并 保持 80~C,搅拌30分钟,进行脱色或离子交换树脂 脱色,最后用分子蒸馏法,得聚甘油。Garti曾对包括氢 氧化物、氧化物及碳酸盐在内各种碱性催化剂进行催 化聚合试验,发现其活性顺序如下:K2CO,>Li2CO,> Na,CO3>KOH~>NaOH> CH3ONa>Ca(0H)2>LiOH> MgCO3>MgO>CaO>CaCO3--ZnO 。在该顺序中, 碳酸盐比氢氧化物催化活性强,其原因是在高温条件 下,碳酸盐在聚甘油体系中溶解性比氢氧化物好。然 而在使用上述不同催化剂合成聚甘油时,用NaOH作 催化剂,反应较易控制、产品色泽较浅,成本也最低,而 用其它几种催化剂,反应速度虽较快,但副反应较多, 产品色泽等方面不理想,因此,一般选用固体 NaOH作 为催化剂。甘油聚合反应可由改变操作条件,如反应 温度、反应时间、压力、催化剂种类等调节聚合度;其检 测可通过生成水的重量,产物粘度,羟值等方法。该法 具有原料充足低廉、反应步骤少、对设备要求低、副产 物环状聚甘油含量低等优点,但仍有产品成分较复杂 缺点。 (3)从合成甘油残渣回收聚甘油 随着石油化学 工业不断发展,合成甘油在甘油总产量中所占比重越 来越大,发达国家约有60~,/o甘油来源于石油化工。我 国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在岳阳化工总厂和齐鲁石油化工 公司各引进一套合成甘油装置,总产量 3万吨 /年。环 氧氯丙烷水解过程中,会产生占甘油总量约3%~ 5% 聚甘油,在甘油蒸馏过程中残存于塔底,为深褐至黑 色极粘液体或半固体,称之甘油沥青。其中含聚合度 2~6聚甘油 80%左右,盐分 15%左右,其余为色素及 氧化产物等。以醇等有机溶剂从甘油蒸馏残渣中提取 聚甘油,然后用活性炭等精制得聚甘油,这是国外聚 甘油重要来源。合成甘油工业发展之初,工艺过程及 技术参数差别较大,因而不同装置副产甘油沥青成分 差别也很大,特别是聚甘油平均聚合度、所含盐分及 杂质性质等,给回收带来困难。但合成甘油技术稳定 后,甘油沥青中杂质主要是氯化钠 。Henkel公司通 过酯化法使聚甘油转化为低碳脂肪酸酯,分离纯化后 直接利用,或再水解成聚甘油㈤。从合成甘油残渣中回 收聚甘油,该法虽原料价格低廉,还可变废为宝;但原 料来源受限,反应步骤多,产品质量也较差。 (4)表氯醇合成法 即使表氯醇与苛性钠水溶液反 应,高效率得到聚甘油,副产物可用电渗析除掉。该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 粮食 与油脂 2008年第 7期 产品质量好,但原料价格较昂贵。 (5)其它方法 将二烯丙醚或二烯丙醇与氯水反 应,进行氯代醇化,再用碱水脱氯,可得二聚甘油或三 聚甘油;将甘油或缩水甘油与单氯代醇反应制得聚甘 油;用NaOH水解环氧丙烷制得高分子量聚甘油;甘 油或二缩甘油与苛性碱反应,使部分羟基烷氧基化, 再使之与二氯代醇反应可得聚甘油;还有用氟化硼或 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普通甘油到 100~CN~得聚甘油 。目 前这些合成路线所用原料都十分昂贵,尚未能工业化 生产" 。 总之,各种制备聚甘油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但从 工业化生产方面考虑,碱法操作简单,容易控制反应 条件和反应进程,比较适于工业化生产。 2.2聚甘油脂肪酸酯制备 聚甘油通过与脂肪酸酯化反应,或通过与动植物 油脂进行酯交换反应,即可得到相应聚甘油酯。由于 聚甘油有多个羟基,其中端基上羟基为伯醇,其反应 活性比中间仲醇羟基高,所 以酯化开始后,反应首先 发生在伯醇羟基,酯化生成端基酯,即单酯;如果油脂 数量多,反应就会进一步发生在仲醇羟基,酯化生成 多酯。单酯形成过程示意如下: H2一 H— H2+HO-[-CH2--C,H--CH2o2. } } } } ROCO ROCO OCOR OH —Rco叶CH2--宁 cH 咕H+C}H2--C} CI№ L I JII I I I OH ROCOROCO OH 式中:II=1,2,3⋯ R=H或脂肪酸残基 聚甘油与脂肪酸酯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2.2.1脂肪酸酯化法 目前在工业生产较广泛是采用脂肪酸与精制聚 甘油直接酯化法。将脂肪酸熔化后投入反应釜内,升 温至 80℃,开真空0.04Mpa,通入氮气,再升温至 160~C,恒温 2h,保持真空 0.08Mpa,恒温完成后,投入 一 定量精 制聚甘油 ,继续升 温至 230℃ ,在真 空 0.06Mpa下反应 2h,检测反应产物酸值接近零时为反 应终点。之后,停止真空和停止通入氮气,降温至90~C 出料。所用脂肪酸可以是硬脂酸、棕榈酸、油酸、月桂 酸等高级脂肪酸,也可以是低级脂肪酸 。酯化工艺条 件是在搅拌条件下使聚甘油与脂肪酸充分混合,该过 程可在常用酯化反应釜内完成。为得到色、味好的聚 甘油酯制品,通常在酯化反应中加入亚硫酸盐,用热 稳定性好脂肪酸。由于酯化过程可在酸性、碱性、甚至 中性条件下进行,则在酯化反应时无需再加催化剂而 直接利用甘油聚合时所加碱性催化剂即可。碱性催化 剂在酯化过程中除具有催化作用外,还可使部分脂肪 酸变成脂肪酸盐,从而有助于聚甘油在较高温度下溶 解于酯产品,提高聚甘油转化率。同时,相关研究表明, 该反应在碱催化下属典型二级动力学反应,用碱性催 化剂制得产品质量较好。例如,用弱碱性氧化锌催化 二聚甘油与油酸酯化,可制得色浅,纯度为 96.1%----聚 甘油单油酸酯 。 2.2.2油脂酯交换法 采用油脂与聚甘油醇解酯化,所用油脂可以是硬 化油 、棕榈油或其它油脂。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 200℃~240~C反应 2~8小时,然后分层除去下层未反 应聚甘油,对上层物精制即得聚甘油酯,其酯化反应 与常规酯化机理相同。酯交换反应在碱催化下可在较 低温度下进行,如油酸 甲酯与三聚甘油在碳酸钾催化 下进行酯交换,80~C即可反应,产物水解得三聚甘油单 油酸酯 。 2.2.3酯酶合成法 取等量聚甘油与硅胶,通过磁力搅拌使聚甘油吸 附于硅胶上,把吸附聚甘油的硅胶悬浮于脂肪酸甲酯 中,加入一定量酯酶制剂,在 60~C无溶剂条件下搅拌 进行反应。反应期间,每隔一定时间吸取50ml反应混 合物,用气相色谱(GC)分析。反应结束后,减压过滤反 应}昆合物,脱去酯酶与硅胶(可以再使用),获得聚甘油 脂肪酸酯。该法克服传统化学方法须在较高温度(或 压力)下才能制取聚甘油酯、及产品提纯弊端;另外,采 用生物催化剂,可在温和条件下反应,有利于抑制副 反应,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 3应用 3.1在食品工业应用 聚甘油脂肪酸酯是近二三十年才发展起来新型 乳化剂,到 目前为止,食品工业是其应用最为广泛领 域。其功能主要有:乳化、粘度调节、结晶调整、品质改 良,抗菌等作用。 3.2乳酸、豆乳饮料 聚甘油脂肪酸酯在中性pH值范围内乳化性能与 高HLB值蔗糖酯相当,但随着酸性增加,蔗糖酯水溶 液会发生凝聚作用,而聚甘油酯乳化性能则越来越 好,即使在 pH值很小时也不会产生这些现象。聚甘油 酯还具有 良好抗菌作用,中碳链脂肪酸(C ~C :)聚甘 油酯对细菌、霉菌、酵母菌等有很强抗菌作用“ ¨ 。添 加于含油脂或蛋白质饮料中,能显著提高饮料稳定性 和分散性,改善罐装饮料质量,延长保质期,从而制成 口感好、性能稳定、耐热性好产品。例如,在罐装咖啡 中,使用八聚甘油硬脂酸酯和十聚甘油棕榈酸酯对引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8年第 7期 粮食 与油脂 9 起变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耐热性芽 孢杆菌具有 良好抑菌作用,从而解决罐装咖啡不能耐 受高温杀菌而易酸败变质问题。另外,六聚甘油单辛 酸酯对枯草杆菌有较强杀菌作用,其水溶性也好,故 在水性食品(如豆乳之类)中,不但杀菌性好,且使用方 便“ 。此外,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直接用于含油脂或 蛋 白质饮料中,如杏仁奶、核桃仁奶、椰子汁、花生奶和 可可奶等饮料中,作为乳化剂和稳定剂,能显著提高 稳定性,防止产生沉淀、分层、油圈等现象,可改善产品 均一性和口感,延长保质期“ 。 3.1.2冰淇淋 近年来我国冰淇淋工业发展迅速,以三聚甘油 单硬脂酸酯为代表聚甘油酯取代原来单甘油酯 、卵 磷脂、吐温 80等。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是制作优质 冰淇淋非常理想乳化剂和稳定剂 ,能使产 品外观光 滑、干湿适当、膨胀率高、各组份混合均匀、口感细腻 滑润,且耐热性、保型性都好,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冰淇 淋冰晶产生和生长,改善口感。添加量一般为 0.1%~ 0_3% 。 3.1.3面包、蛋糕西点、饼干 聚甘油酯不但有改善淀粉粘度等性质,同时还具 有防止淀粉老化作用,因而可用于淀粉质食品品质改 良,即可用作面粉改良剂和乳化剂,加入聚甘油酯后 能有效改善面包或饼干纹理结构,防止油脂渗出,提 高产品质量。也可配制成蛋糕发泡剂,帮助打搅起泡, 制出结构细腻、容积明显增大蛋糕和西点,并延长制 品保鲜期。例如,十聚甘油单月桂酸酯对淀粉有防老 化作用,改善面包、点心类食品加工质量,能降低淀粉 粘性,提高耐冲击力;在面团醒发和面糊制备过程中 增加充气量,使气孔均匀,增加烘烤体积,同时可使油 脂、水和糖在面团中分散更均匀,使面包变得松软,并 改善其风味和咀嚼口感“ 。关于聚甘油酯与这些淀 粉质食品其它作用仍在继续研究。 3.1.4奶糖、巧克力、油脂 聚甘油酯具有抑制或促进结晶化作用,因此聚甘 油酯出现对油脂和糖果、巧克力等油脂制品生产工艺 产生很大影响。例如,高酯化度十聚甘油十硬脂酸酯 具有抑制结晶作用,相反,低酯化度如六聚甘油五硬 脂酸酯具有促进结晶效果“ 。通过调整聚甘油酯酯 化度,不必改变油脂特性就可调节结晶速度,并可改 善油脂质量,使其晶粒细微、具有光泽。在奶糖和含脂 量较高硬糖生产中,加入聚甘油酯后,可防止油脂分 离渗出,提高糖果保形性,同时使产品形成许多均匀 细密气隙,使产品富有弹性“ 引。例如,三聚甘油单硬 脂酸酯在试验与实践中表现,都证明其不但能起乳化 剂作用,且对非液态脂肪物料体系产生充气作用,物 料比重可从 1.1降至0.5~0.7,这对糖果和巧克力复合 外衣及其夹心物料带来很大变化。且聚甘油酯乳化、 分散能力也优于一般常用糖果乳化剂。巧克力是可可 粉和糖在可可脂中悬浮物,在温度高时,巧克力糖表 面有渗流现象,这是由于不均匀造成。添加聚甘油酯 后就可使脂肪晶体分散均匀,从而克服以上缺点,同 时还能降低熔融巧克力粘度及屈服点,使其加工工艺 更加方便;聚甘油酯加入还能抑制巧克力油脂结晶, 防止巧克力起霜,提高其脆性和保形性。最近三菱化 学食品公司正致力研究利用聚甘油酯对油脂结晶调 节功能,以提高乳状液(乳化液)制品耐冷藏与冷冻性, 进一步研究高效新乳化剂。 3.1.5 肉类制品 添加聚甘油酯能使肉类制品脂肪类物质更好分散 和稳定,易于加工,且能明显抑制产品析水、收缩和硬 化;在制作香肠等肉制品时,可有效防止淀粉回生、老 化,改善制品口感,延长制品保质期。聚甘油酯还可作 为肉类制品品质改 良剂,如鱼肉、畜肉加工时使用聚甘 油酯,可提高其弹性,使肉质细腻;聚甘油酯与单甘油 酯按50:50比例混合,所形成 昆合物有很好成膜性, 可直接用于涂膜保鲜,在肉制品表面形成一层密封保 护薄膜,延缓肉制品失水、干耗变质,也可防止微生物 引起腐败,同时不影响肉制品食用效果“ 。 3.1.6其它 除上述应用外,聚甘油酯可作食品着色剂,如用 水溶性染料将油进行热稳定着色或将染料变成亲油 性;也可用于果冻尤其是酸性水果果冻类产品,具有 防止果冻类制品水离析效果。此外,聚甘油酯还可用 于口香糖和奶油糖果生产,改善其混炼性能,降低?昆 炼温度,缩短混炼时间,使糖内部结构均匀、质地细 腻、防止咀嚼时粘牙,并赋予塑性柔软感,提高口感风 味 "¨;还可作水果、蔬菜剥皮处理剂及蔗糖浓缩过程 消泡剂等。 3.2在 日化工业中应用 3.2.1洗涤剂 聚甘油酯去污能力不如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但优于蔗糖酯。市场出售用于清洗餐具、果蔬 中性洗涤剂,洗后残留中性洗涤剂在安全性方面存在 问题;而由聚甘油酯组成洗涤剂,洗后即使有残留,对 人体也安全。如亲水性十聚甘油单月桂酸酯和十聚甘 油单豆蔻酸酯,由于其无毒且不刺激皮肤与粘膜,所 以最适于作餐具、蔬菜和瓜果洗涤剂 ,比一般合成洗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0 粮食与油脂 2008年第 7期 涤剂安全“ 。用洗皿实验法得到去污力试验结果显 示,十聚甘油单豆蔻酸酯具有良好去污力。聚甘油酯 类洗涤剂诸多性能尚在研究和开发中,最近,三菱化 学株式会社开发“用于洗涤剂聚甘油脂肪酸酯和含有 该物质洗涤剂”,该类洗涤剂中包含不少于2%重量聚 甘油酯,具有高度安全性和较强去污力,并能在 5℃下 保持透明一周或更长。 3.2.2化妆品 聚甘油酯可用于各种化妆品、如洗面奶、香皂、浴 液、洗发香波、口红等,刺激性小、安全性高,它可作为 W/O型或O/W型乳化剂、增溶剂、稳定剂、保湿剂、分 散剂等,能显著提高产品质量。由于其对人体皮肤和毛 发无刺激,安全性高,使皮肤和毛发具有柔软感和平滑 舒适感,因此还适于高级化妆品和儿童化妆品“。 。日 清奥利友株式会社关于使用微乳化剂基础化妆品提 案中所用化妆品复合原料是用聚甘油酯和 Salacos P-8 (棕榈酸乙基己酯)调配而成微乳化制剂,该制剂具有 诸多优越性能:(1)具有透明化:添加到化妆水或水性 美容液中,不但能赋予润滑效果且不影响外观;(2)水 嫩润滑效果:剐使用后,感觉水嫩清爽,同时聚甘油酯 和 Salacos P-8能迅速渗透到肌肤保持滋润;(3)柔软 效果:可达到提高肌肤柔软性预期效果,且能增强对 下一步使用护肤品吸收;同时添加聚甘油酯化妆水也 是具有清爽和润滑效果高级化妆水。 3.3在医药工业中应用 由于聚甘油酯具有良好安全性、耐酸性、耐水解 性和药理物质相容性等特点,因此在医药工业中可用 作乳化剂、增溶剂、分散剂和渗透剂等,还可用作软膏、 栓剂、散剂、片剂、针剂等助剂。例如,硬脂酸系聚甘油 酯具有调节粉末药剂溶解能力;棕榈酸系和亚油酸系 聚甘油酯对青光眼、便秘、抑制癫痫、降低血中胆固醇 等均有疗效“ 钔。 3.4其他方面应用 3.4.1塑料、合成树脂与橡胶加工 利用聚甘油酯优良耐热性能,在树脂加工过程 中,可用作聚氧乙烯或聚烯烃等树脂增塑剂、润滑剂、 抗静电剂、防滴剂。如聚甘油酯对聚烯烃树脂具有防 雾性能,在混合型中,油酸系聚甘油酯具有初期防雾 作用,硬脂酸系聚甘油酯具有长期防雾作用;在涂敷 型中,月桂酸系聚甘油酯防雾性较强。聚甘油酯作为 防滴剂主要成分用于PVC无滴农用膜生产,无滴专用 农用膜具有良好透光性、防雾性。聚甘油酯作为防滴 栓主要成分用于聚氧乙烯或苯乙烯树脂的乳化聚合 用乳化剂,及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改良 性方面 16,18,21 。 3.4.2造纸 、轻工纺织 聚甘油酯可用作造纸类专用消泡剂,还可用作 纤维柔软剂、抗静电剂 ,具有耐热、润滑等性能产品 改良剂。此外,聚甘油酯还可用作农药杀虫剂分散 剂 、乳化剂 ,土壤稳定剂,及用于润滑油、合成油等油 品加工等。 [参考文献] [1]张万福.食品乳化剂[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219: 22l~223. [2]凌关庭.食品添加剂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326. [3]BehrensH,eta1.DieNatrung,1984,28(8):815. [4]Garti N,Aserin A,Zaidman B.Polyglycerol esters:optimization and techno·economic evaluation[J].JAOCS.,l 98 l,59(9):878— 883, [5]马增欣,等.聚甘油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 [J].石油化工, 1996.25(11):793— 799. [6]RaeckeB,WolterE.欧洲专利:722,407,1942. [7]周家华,崔英德,黎碧娜.食品添加剂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2001.386—387. [8]长田健一郎,西山静夫.日特开平4—145,046,1992. [9]JakobsonG,Wemer S,HeinzK.欧洲专利:3,818,293,l989. [1 o]Charlemagne D,Legoy M D.Enzymatic synthesis ofpolygl~eml— fattyacidestersina solvent·flee s~tem[J].JAOCS.,1995,72(1): 6l一65. [11]山下政续,名坂基.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开发和工业化[J].科学工 业,1989,63(2):27—34. [1 2]金皓或,粟建刚,王萍,等.食品乳化剂甘油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与应用 [J].表面活性剂工业,1995,(3):ll一16;41. [13】洪有生.聚甘油脂肪酸酯在食品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1992, (4):29. [1 4]ScottH.Emulsifier applications[J].FoodProduct,1995,32(10): 56—58. [15]孙伟.乳化剂在面包生产中的应用 [J].食品科技,1996,(2):15. [1 6]汪多仁.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应用与市场开发 [J].表面活性 剂工业,1980,(2):l一2,l0. [17]梁治齐,李金华.功能性乳化剂与乳状液[M].北京:中国轻工业 出版社,2000 [18]聂凌鸿.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与应用 [J].粮食与油脂,2003, (1):46. [1 9]Takase Y.Interactions of shampoo and creme rinse ingredients witllhumanhair[J].Fragrance Journal,1996,24(1):64—67. [2o]Kaiuhito C,Takase Y.Develepment of a novel polyglycerol mon— olaurateasadetergent[J].Fragrance~umal,2002,30(6):99—105. [21]曲在山,李敬三.塑料薄膜专用无滴剂[I,].日本专利:96,l15,924, 1998—02—1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及应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