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越学越蠢?——何以没有“中国大学精神”

2012-05-27 2页 doc 29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7685

暂无简介

举报
越学越蠢?——何以没有“中国大学精神” 越学越蠢?——何以没有“中国大学精神”? 按理说,这样重大的事关“精神”的话题不该我这样的民工来讨论,因为,“老百姓又不要过精神生活”(刘小枫语)。但是我仍然愿意冒昧一试的原因很简单,似乎我们都只是这个民族的身体,大学才是精神,既然精神是指导身体的,那我们就得关心关心我们的“精神”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它特别蠢,所以没有“精神”。它没有精神,但是很有性格,性格就是愚蠢。而且,不管从哪方面说,当代中国大学的愚蠢都让人难以忍受,基本上没有一个不愚蠢的可供品鉴。   基本上,大学里的人可以分...
越学越蠢?——何以没有“中国大学精神”
越学越蠢?——何以没有“中国大学精神”? 按理说,这样重大的事关“精神”的话题不该我这样的民工来讨论,因为,“老百姓又不要过精神生活”(刘小枫语)。但是我仍然愿意冒昧一试的原因很简单,似乎我们都只是这个民族的身体,大学才是精神,既然精神是指导身体的,那我们就得关心关心我们的“精神”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它特别蠢,所以没有“精神”。它没有精神,但是很有性格,性格就是愚蠢。而且,不管从哪方面说,当代中国大学的愚蠢都让人难以忍受,基本上没有一个不愚蠢的可供品鉴。   基本上,大学里的人可以分成学生和老师,然后学生又分普通学生和干部,老师也分成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我们一个一个的看他们到底蠢不蠢。   一般来说,上了大学的人总比没上大学的人要蠢一些。为什么这样说呢?上大学得通过考试,而且考试的方式极其僵化,只有记住老师在模拟试题里教给他们的那些教条,才能通过考试。如果一个人是聪明的,有自己的想法的,那么他就怎么也不能接受老师教给他们的那些教条;对他们来说,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能理解的东西。而那些没有想法比较愚蠢的人就有了优势,他们反正“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图画”,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管它三七二十一,只要记住就成,考试的时候按自己记得的往纸上一添,一切OK。就这样,愚蠢的人就上了大学,而聪明的有想法的人却只好回家去种地或者去打工什么的。理工科的人可能觉得,我们学的东西不是教条,是科学,不是靠记忆的,所以,只有聪明才能考上大学。要是谁这样想,就越发能证明他愚蠢了。一个热材料处理专业的研究生都读了二年级了的人去工厂里实习了一个月,干了什么呢?很简单,就是打了一把锤子出来,又笨重又粗糙,基本上不能用。可是这样的活儿对聪明的人来说,只要在随便一个铁匠铺里学几天的人一天就做出来了。   再来说学生干部。什么人能当学生干部?就是比一般学生蠢没想法的人。因为在大学里能不能当上学生干部,全得看跟老师的关系。而老师喜欢什么样的人呢?比较蠢的人。这种愚蠢有两种现方式,一种是不管什么时候什么都不知道,老师说什么他就跟着说什么,这样的人比较听话,老师当然喜欢;另一种往往看起来比较有性格,比如说他可能会在上课的时候坐在前排,问老师一些傻得不能再傻的问题,老师一般都会觉得这种人比较虚心好学,当然也喜欢。当上干部以后,他们就比当群众的时候更蠢了,因为不这样他们就没跟老师“协调”好关系,跟老师的关系不好,他们当干部就白当了。因为他们当干部本来就不是打算“为人民服务”的,而是为了捞取各种资本,比如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老师会优先推荐这些当过干部的人。有这种好处,他们当然肯干,而且一定要尽最大可能符合老师的意愿。   再来说那些行政管理人员,就是爱让别人叫他们老师而其实他们从来都没上过讲台也什么都不懂的人。有个故事说,一个人先是在企业里当领导,结果搞得连年亏损,上级领导说,既然你实在不适合在企业工作,那就去当行政领导吧。大学里跟这个差不多。只要进去了,先试着当老师,要是老师当不好,那没办法,就当行政人员算了,不用承担什么科研项目,也不用管上课效果。当然,这就证明他们是比一般能上讲台的人要蠢。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比普通学生更蠢。只有蠢了,才能“认真”贯彻上级部门的指示嘛,才能不担心学生比自己强,因为在蠢的人眼里,再优秀的人也没用,照样得听他们的。越是蠢就越是有权利欲,有一点点权力就一定要用,一有机会就有,只要这种方式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才能确证自己的存在。对于聪明的人来说,是没必要这样做的,越是这样做的人,越是能证明他们的愚蠢。   最后来说那些老师。对大多数人来说,总会觉得,大学老师总是比较有文化的,是得尊敬的。就是在大学改革的讨论里面,舆论也对教师大表同情,好象老师是无辜的。其实不然,老师跟他们一样蠢,比行政管理人员强不了太多。首先,当大学老师,得有文凭,比如博士什么的。这就得通过那些无聊的考试,而这些考试里最重要的又总是政治和英语(理工科得加上)。在大学里,如果看到那些比较刻苦、在用功的人,千万不要认为这种人很上进,其实他们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考试一种技能,就像必须会叫床,明星不会唱歌也要强装一样,他们的刻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是为了训练一种技能。时间都用到背英语单词、背政治说教、做数学练习上去了,哪能有时间看获取知识呢?从一开始,大学要挑选的就是最会考试、最愚蠢的人。其次,大学现在也改成聘任制了,看起来好象不错,是凭本事吃饭了,比以前强了。其实也远不是那么回事,同样机械、僵化的。到时候得看发表的论文、在学校里是不是积极参加了什么白痴活动、是不是博得了老师的喜欢、拿过什么奖学金一类的硬杠杠。当然,现在好象情况好些了,有了些真的有文化的人,都知道希腊罗马什么的了,都会骂马克思了,还能做出很“激进”的样子来吸引眼球。其实这又是看错了,他们自己是有了很多知识,但这些知识只是一种“习得”的知识,而不是“思得”的知识,他们自己是从来不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的,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跟着嚷嚷“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一类的顺口溜,怎么会有那么多人那样“真诚”的呼吁民营企业什么的?最后,其实大学老师也是追星族,大多数人是没有思考能力的,他们仅有的那些所谓的“思想”的来源很单一,就是看别人发表的文章,然后记住了就在各种场合拿出来现一现。好在这年头的中国大多数人都是不看书的,不懂装懂别人也分辨不出来。   制度什么的,别人说得很多了,我就不重复了。反正,再好的制度也得靠人,人很愚蠢,制度再好也没用。所以说,中国大学是不可能有“精神”的,因为它在各个层面上的都是最蠢而不是最聪明最会思考的人。   为了证明这个结论,再举一个例子。一般来说,大学老师最愚蠢的地方不在于他们不知道,而在于他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处发言,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还要给别人“启蒙”。我曾遇到一个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老师,他曾说,农民是天生的经济学家,那些叫做经济学家的人其实基本上是对经济领域最无知的,这只要看一个东西就够了,前面的经济学对事物的解释总是会有后面的人推翻,这样一拨接着一拨;还有,经济学家的预测里面基本上99.99%是肯定要失误的。   不过,这也不要紧,反正这年头,到处都是越蠢越有好处。所以上,大学不用觉得冤屈。只是,大学不该嚷嚷什么大学精神,更不该以为自己是别人的“精神”。   (文/萧武,摘自世纪中国。)
/
本文档为【越学越蠢?——何以没有“中国大学精神”】,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