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大合肥隆起

2012-05-03 17页 doc 214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43001

暂无简介

举报
大合肥隆起大合肥隆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30日12:42 《决策》杂志 决策杂志201112期封面   大合肥隆起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张道刚 王运宝   蓄积、迸发、升腾,一股前所未有的气势,正在激荡合肥。   当下,最能感受到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合肥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勇于表达自己。在官方、媒体、专家和民间等不同话语体系中,“大合肥”成为热点词汇。而在3年前,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难觅“大合肥”一词。   这种变化就像细雨润物一样,在无声中渗入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
大合肥隆起
大合肥隆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30日12:42 《决策》杂志 决策杂志201112期封面   大合肥隆起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张道刚 王运宝   蓄积、迸发、升腾,一股前所未有的气势,正在激荡合肥。   当下,最能感受到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合肥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勇于表达自己。在官方、媒体、专家和民间等不同话语体系中,“大合肥”成为热点词汇。而在3年前,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难觅“大合肥”一词。   这种变化就像细雨润物一样,在无声中渗入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在这种改变的背后,有合肥的空间布局扩展和城市形态提升,也有发展“大湖经济”的方略,更有承东启西纵横捭阖的胆识。   站在2011年与2012年交替的时间节点往前看时,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合肥构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与区域性特大城市起步之时,需要“白加黑”式的埋头干事,也需要开放式思想的观念解放,更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并清晰地梳理出大城时代的内在逻辑。   在周边经济地理重新洗牌的格局中,合肥环巢湖的“地利”优势,将怎样借力承接产业转移的“天时”,最终实现均衡发展的“人和”?就目前来看,合肥参与“大城演义”的短板,还没有全部拉长补齐。   由此,我们更要追问:合肥准备好了吗?   省会间的较量   ■本刊记者 王运宝   “从上海乘坐高速铁路2个半小时,从武汉出发2个小时,从南京出发55分钟,火车一停,每节车厢的喇叭里就会响起同样的声音:合肥到了。”许春樵的散文《穿城而过》的开头别致而新颖。这篇收录在《阅读合肥》中的文章,充满了大气和自信。但驶入高铁时代,只是合肥一系列改变中的一个横断面。   如今,网络论坛和各大媒体上已没有了对合肥体量增大的对比与争论,更多的是对合肥如何走好下一步的理性思考。对“大合肥”如何规划布局的各种研讨、国际招标,以及马不停蹄的调研,如同密集的鼓点,激荡着社会各界的思维。   从周边地区的反应来看,“大合肥”犹如一颗巨石猛然间投入一片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其传递给外界的第一印象,是对区域经济的冲击,由此引发经济地理格局的改变。   承载:千万级人口   “有”与“无”。   这是目前合肥周边区域格局呈现出来的两种状况。只要把合肥放在城市体系的维度来解析,这场纵横捭阖的新棋局以及合肥所处的方位,都看得格外清晰。   首先是合肥周边有南京、武汉、杭州、郑州、长沙等特大城市竞相发展,同时还有来自以这些大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圈的挤压。环顾四周地区,南京、杭州等先发城市的发展势头不减,武汉、长株潭等后发城市加速追赶。各城市“十二五”规划中都树立了更高标杆,使得合肥甚至整个安徽省在区域竞争中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面临的压力陡然增加。   其次,在南京、武汉、郑州、徐州等城市中间地带,还没有一座特大城市,这种区域布局上的空白,恰好为合肥提供了隆起的契机,合肥因而具有了成长为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空间和可能。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克明分析说:“合肥成长为区域性特大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安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长三角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必然结果。”   由此,在这种经济地理格局下,隆起还是塌陷?就成为合肥必须回答的选择题。而合肥要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必须先有规模层级,人口集聚是特大城市的前提条件。如上海只有6000平方公里,深圳仅有2000平方公里,但都属于特大城市,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人口数量都超过1000万。合肥要成为特大城市,也要有1000万级人口。否则,城市就是建筑物的堆积,没有人气会重蹈“康巴什鬼城”的覆辙,也违背了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初衷。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截至2010年11月,“大合肥”市域常住人口为745.7万人。为增强可比性,本刊选取与合肥同在沿江发展轴上的南京、武汉、杭州、长沙、成都,以及周边省会城市郑州、济南加以比较分析,重点是南京、武汉、杭州。在这8个城市中,合肥常住人口高于济南的681.4万和长沙的704.4万,相当于武汉的76.2%,杭州的85.7%,南京的93.2%。在省会城市占全省的比例上,合肥占安徽省的12.5%,比武汉、杭州分别低4.6、3.5个百分点,高于南京2.3个百分点,更是高于济南和郑州。   从城市化率上来看,2010年合肥为66.2%,而武汉、南京和杭州都超过70%,南京最高为78.5%,合肥低于南京12.3个百分点。从市区常住人口来看,合肥只有350万人,刚刚超过300万大城市门槛的,而杭州、武汉、南京的市区人口都超过600万,基本上是合肥的一倍。从人口密度上来看,合肥市域每平方公里只有652人,而南京、武汉都超过了1000人。   由这三项指标的比较可以发现,合肥在承载人口转移和加快城市化进程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在《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征求意见稿》中,2020年安徽户籍人口将达到7400万人,常住人口6700万人。按照全国省会城市占所在省总人口15%的平均水平和每年的净迁移人口速度,“合肥将在2018年实现人口数超过1000万,实现与特大城市相适应的人口承载力。”安徽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田飞在“特大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研讨会上分析说。   坐标:经济实力论高下   “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基本标志是经济总量超3000亿元,人口超500万,建成区面积超500平方公里。”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战略研究会会长程必定对区域性特大城市做了定量分析后说:“合肥离此目标仍有差距。”有差距但不代表没有希望。   先从经济发展能力上来看。按照最新的2011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计算,合肥的地区经济总量是2446.9亿元,同期武汉、杭州、南京、沈阳都处在4000多亿元的水平上,成都更是突破5000亿元。相比较来说,合肥地区经济总量是南京的53.9%,杭州的51.1%,武汉的49.68%,从中可以发现,合肥经济体量大体相当于宁汉杭的一半。按照“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南京、武汉、杭州都是1万亿元,均高于合肥的7000亿元。   由此可见,总量上合肥要比肩宁汉杭,成为长三角地区的新兴中心城市,还需奋起直追。合肥惟有在速度上保持领先,才有可能实现赶超。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合肥保持年均17.9%的增速,高居全国省会城市榜首,分别比武汉、杭州、南京高出3.1、5.5、4.4个百分点。“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前三季度,合肥经济增速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分别比南京、武汉、杭州高出了4.4、6、4.1个百分点。正是在速度的支撑下,合肥经济体量占武汉、南京、杭州的比例,相比“十一五”开局之年的2006年,已在逐步缩小。   在支撑合肥高速度的力量中,“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居功至伟。合肥要实现跨越赶超,就必须“补课”,既是补发展不足的课,更要补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课,所以只有保持高强度的投资,才能缩小与经济先发地区的差距。   2010年,合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与武汉、南京处在同一水平上,高于杭州。这一趋势在2011年继续上演,按照今年前10个月的最新统计数据来分析,合肥市固定资产投资是2988.8亿元,与武汉的3272.13亿元相比,低了283亿元;相比南京的3397.28亿元,相差了400多亿元,差距拉大。但比杭州的2366.84亿元,合肥高出了622亿元。合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宁汉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增长速度以27.9%领先,分别高出南京0.2、武汉5.6、杭州7.3个百分点。   从GDP产出密度上看,合肥市政府研究室在一份关于合肥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研究中,做了详细比较。2010年,合肥的产出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585万元,南京、杭州、武汉和成都都高于合肥,其中南京最高为7591.5万元,合肥只有南京的1/3水平;武汉为6493.8万元,合肥是武汉的40%;杭州为3582.7万元,合肥相当于杭州70%的水平。分析来看,合肥的产出密度不高,尤其是合肥的县域经济落后。   合肥与杭州一样,都是下辖5个县(市),杭州的临安、富阳、桐庐3个县域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最小的淳安县,也依托千岛湖成为旅游经济强县。而合肥下辖的5个县(市)中,只有肥西一个全国百强县,庐江排名安徽省30多位,县级巢湖市的经济指标同样不是特别显著。   与GDP产出密度有密切关系的两项指标,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二是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两项指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先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2011年前10个月,合肥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1399.1亿元,同期杭州是1918.6亿元,武汉是2017亿元,分别高出合肥519.5亿元、617.9亿元。   这一方面说明合肥历史上工业基础相对落后,而且先进制造业比例偏低;另一方面也表明当前合肥仍然缺乏大型工业企业的支撑,相对武汉的武钢、东风,南京的石化产业等大型企业来说,合肥缺少牵动性大项目的带动,这也更加凸显出合肥迫切需要招商引资,尤其是招大引强的重要性。   再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1年前10个月,合肥是908亿元,同期武汉是2398.56亿元,杭州是2070.52亿元,都突破了2000亿元,在总量上是合肥的两倍多,但合肥以19%的增长速度领先。在最近的10月份,又出现一个新变化的信号,合肥单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这是首次出现。按照合肥前10个月的增速,2011年全年合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必将突破1000亿元。   通过以上与周边省会城市单体的比较分析发现,“大合肥”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首先是要有与特大城市相适应的总量规模和产出能力,才能最终提升在中国城市经济体系中的层级。   洗牌:冲刺省会城市前十名   “跻身全国省会城市前十位”,最近两个月来,合肥发展的新目标,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之一。放在全国来看,合肥进位就意味着其他省会城市退位,实际上就是区域经济格局的重新洗牌。   如果我们跳出与宁汉杭3座相邻省会城市的比较分析,放在全国省会城市的视域中观察,就会呈现出这种“洗牌效应”下的新棋局。   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按照地区经济总量计算,广州、杭州、成都、武汉、南京、沈阳6座城市位居前列,对照各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这6座老牌特大城市的排名,仍然会保持前列。接下来,是长沙、郑州、济南、哈尔滨、长春、石家庄、西安、合肥等8座城市竞争第7至第10位的4个席位。在这种格局下,合肥处在什么位置?   以最新的2011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来看,全国省会城市地区经济总量呈现出六个不同的梯队。广州以8919亿元夺魁,一路绝尘跑在最前面。成都、武汉、杭州、南京与沈阳5座省会城市排在第二方阵,都在4000亿元以上。接下来的第三方阵是长沙、郑州与济南,总量突破3000亿元。合肥与石家庄、哈尔滨、长春、西安、福州都是2000-3000亿元之间,处在第四方阵。南昌、昆明、呼和浩特、太原、南宁等位于第五方阵,在1000-2000亿元之间;第六梯队是贵阳、兰州等未突破1000亿元的省会城市。   与2010年相比,2011年前三季度,合肥经济再次争先进位,在地区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上双双超越福州,地区生产总值相比福州拉开了78.4亿元的距离,合肥进而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14位。排在合肥前面的是西安、长春、哈尔滨与石家庄。这就是说,合肥要冲刺全国省会城市前十位,必须超过这4座省会城市。   首先来看排在合肥前面1位的西安。2011年前三季度西安的地区生产总值是2501.9亿元,仅比合肥高出55亿元,但合肥的增速为16.2%,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高出西安2.5个百分点。按照这个增长趋势计算,合肥2011年全年经济总量将会赶超西安,再前进1位。因此,合肥需要赶超的目标就变成了长春、哈尔滨与石家庄。   还是从2011年前三季度来看,合肥与长春的差距是315.9亿元,与哈尔滨相差332.6亿元,在经济总量上的差距基本相当;合肥与石家庄的差距是462.9亿元。但合肥在增速上领先,分别比长春、哈尔滨、石家庄高出1.4、3.5、4.2个百分点。   再从经济发展基础上来看,今天的固定资产投资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投资是现阶段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合肥与长春、哈尔滨、石家庄相比,是什么状况呢?   2011年前三季度,合肥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40.8亿元。同期长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15亿元,哈尔滨完成1275.6亿元,相比合肥分别低了625.8亿元、1265.2亿元;石家庄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89.2亿元,相比合肥低了351.6亿元。   由此可见,合肥只要保持奋力前行的态势,赶超前面3座省会城市,是一个“跳起来就能摘到的桃子”。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十二五”时期,长春、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即将迎来东北振兴战略实施10周年的政策利好,发展后劲不可小觑。石家庄作为京津冀经济圈的南部中心城市,随着国家出台政策支持河北沿海开发开放与京津冀一体化深入推进,发展潜力正在释放。   同时,也要看到合肥优势的一面。   在沿海三大经济圈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中部地区在区位上产生了不同的对外联系,安徽毗邻长三角,山西相邻京津冀,河南与山东、江西与福建是面对面,湖南、江西与广东相连。与此相对应,在东部沿海经济先发地区与中西部省份的联系中,合肥、郑州、太原、长沙、南昌等省会城市,就成为绕不开的节点性城市。在这些特殊的“二线城市”中,“合肥在高铁时代的综合优势是最明显的,向东可以最便捷地联通长三角;向西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广阔的经济腹地,合肥可以成为真正的承接枢纽和节点性城市。”吴克明分析说。   其实,从空间距离上就能看到合肥的优势。从距离出海口的远近来说,合肥到上海港的距离最短。相比之下,太原到黄骅港、郑州到连云港、南昌到宁波港、长沙到广州港的运输半径,都大于合肥到出海口的距离。对此,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志迎告诉《决策》:“一定要注意空间距离的影响,因为运输半径的背后是物流成本的高低,而物流成本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会决定投资商是否会选择落户。”   另一方面,合肥与南昌、长沙相比较,合肥真正是与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长三角无缝对接,中间没有经济低谷的阻隔。但长沙、南昌与珠三角之间,存在粤北和赣南、湘南山区组成的一个经济谷底。“在跨区域的经济合作上,发达与发达之间更容易展开深度合作,包含合肥的整个皖江城市带具有其他中西部省份所不具有的地缘优势。”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研究部研究员王小广告诉《决策》,“所以说合肥更容易承接产业转移。”   那么,在省会间的较量中,合肥要实现冲刺省会城市前十位的目标,需要打什么牌?换句话说,合肥凭什么?让我们从合肥版“大湖经济”和区域经济板块分别来分析内与外两种力量。   合肥版“大湖经济”   ■本刊记者 王运宝   “800里巢湖成为合肥的‘内湖’。”在各种媒体报道和评论中,这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对大合肥来说,巢湖是天赐的资源,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中,独自拥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全部水面,惟有合肥。   如果我们在最新版的地图上,从合肥四牌楼画两条直线分别到巢湖市中心和庐江县城,再在巢湖市与庐江县城之间画一条直线,三条线组成的等边三角形,正好把整个巢湖水域囊括进来。   在这个等边三角形中,合肥获得的不仅仅是一条环形湖岸,而且是环湖城镇密集区、环湖生态体系、环湖旅游体系、环湖产业体系和环湖交通体系等立体化、复合型的环巢湖主体功能区。   那么,合肥的“大湖经济”,应该如何走?   城市形态之变   “合肥环巢湖首先是城市形态的改变,这就决定了城市空间布局也要随之改变。”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战略研究会会长程必定告诉《决策》。但环湖城市形态改变是多方面的,应该从哪个方向来拓展?   先从合肥所处的广域空间说起。合肥的市域幅员基础已扩展到1.14万平方公里,低于杭州的1.6万,高于武汉和南京,这为构建特大城市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能性。但与之相对应,合肥的城市建成区相对较小,武汉、杭州、南京都在500平方公里以上,合肥只有340平方公里。“这说明合肥的城市规模还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也表明合肥具有加快拓展城市空间和提升城市承载力的潜力。但要提升合肥的承载力,就必须对现有的‘141’空间格局进行再规划。”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志迎告诉《决策》。   在城市空间上,合肥市政府研究室在《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比较分析研究》中提出,在城市空间形态上,要深化“141”发展战略,推进“一中心、多组团”的城市形态发展。合肥市发改委在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的研究报告中也提出,形成以“1+X”特大城市内部城市群为特征、以功能互动为重点的梯度型城市框架体系,从而打造多层面的服务空间。   实际上,这些研究成果对未来大合肥的版图,都做出了相对完整的概括。不管最终提出什么样的概念,采访中大家普遍认为,环湖体系要划分成不同的主体功能区,不能一窝蜂地遍地开发。安徽经济研究院总经济师、宏观经济所所长周云峰认为:“在环巢湖的主体功能区划分中,一定要留出沿湖岸的生态湿地3-5公里;二是以北岸开发为主,南岸保留生态功能,不能让巢湖成为四周被建筑物包围的‘死湖’。”因此,要把合肥主城区、以中庙为原点的北岸地区和巢湖市区作为“三核”来布局,这三点恰好在一条轴线上。   对于城市的空间布局,程必定对《决策》分析说:“按照现有的城镇基础和未来发展空间的要求,可以在环巢湖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规划四个不同的组团。”在组团式布局的同时,要提前谋划环巢湖城镇密集区,“可以形成三个层次的环巢湖城镇密集区,”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孙自铎分析说,“首先是合肥主城区,中间是50-10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再就是一批特色鲜明且功能较强的小城镇。”   不管是东西南北四组团还是三个层次,亦或是一中心多组团,采访中所有人都认为,考虑到巢湖水治理与合肥的经济能力,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战术上,应选择重点地区,集中优势兵力开发,那么这个突破点应该在哪里?   目前,以“湖天第一胜境”中庙为原点的巢湖北岸地区,成为一致的聚焦点,即滨湖新区跨过南淝河,向东扩展。周云峰在《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中认为,在主导方向上应是沿巢湖向东“蛙式跳跃”建设,在北岸高起点规划一座“半岛新城”,依次分别布局湖岸生态湿地区、宜人宜居区、商贸商务居住混合区、新兴产业密集区四个功能层次。   为什么是以中庙为原点的巢湖北岸呢?“这一区域具有四大显著特点:开敞性好、少占农地、环境优越、基础设施效率高。”周云峰告诉《决策》,“半岛沿岸水体是巢湖最好的水体之一,地势上向南倾斜,‘坐北朝南、靠山面水’符合居住的普遍要求。巢湖主导风向又以东南风为主,经常有微风扑面而来,加之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湖面和南岸金黄色的油菜花海洋,可以极大地提高合肥的城市品质,增加对外吸引力。”   湖、产、城三位一体   “巢湖大面积的水域,不只是一条风景线,而是一颗大宝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区域经济专家陈秀山形容道。根据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巢湖是合肥独一无二的优势,提供了做大文章的机遇,能够发挥出综合效应。合肥版“大湖经济”也绝不仅仅是环巢湖一个圈,长期跟踪研究合肥发展路径的安徽日报社合肥记者站站长许根宏分析说:“巢湖水面开发是表层的资源利用,进一步可以做好上下游链条的延伸。”   实际上,围绕巢湖向外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也是大合肥所要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将合肥与长三角地区的苏州、南通、宁波和绍兴相比,合肥在城区经济占整个市域经济的比重和发展程度方面,都不差,合肥的最大差距就是县域经济。   站在巢湖岸边向东看,在长三角核心区太湖流域,周边县域经济全部跻身全国百强县,更是在十强县中占据6席。合肥发展“大湖经济”,能否也创造出类似环太湖县域经济的传奇?   站在“全域合肥”的角度来看,2011年,合肥县域经济在空间上的最大变化,是由原先的“老三县”变成4县1市(县级巢湖市)。新增加的县级巢湖市和庐江县,恰好在东西南三面环抱巢湖水面。在环湖区域的4个县域经济中,位于巢湖北岸的肥西县,已经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这是合肥市“县域突破”战略的最佳体现之一。   从肥西南下是庐江,合肥市政协副主席盛志刚对《决策》分析说:“庐江具备后发潜力,有区位、资源、劳动力优势,庐江是百万人口大县,也是资源大县。”尤其是庐南重化工产业基地,可以发展特钢基地。而且从整个合肥市域来说,庐江的区位是距离长江最近的地方,特别适合重化工业对水运的要求。因此,盛志刚强调说:“庐江即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与庐江对面的是县级巢湖市。“这里已经有一定的城市化、工业化基础,巢湖经济开发区可以作为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园外园’。”刘志迎分析说,借力合肥经济开发区,既能享受到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又可以将无法在合肥经济开发区落户的项目放在巢湖经济开发区,实现互补与利益共享,这是典型的双赢局面。   由此,在产业布局的带动下,“巢湖市将会发展成为安徽省一流的县级市。”程必定告诉《决策》。放在整个安徽来看,已有宁国、天长、桐城、界首、明光5个县级市,分为三个梯队。按照2011年的经济数据来看,巢湖市在桐城之后,位居第4,只能排在第二方阵。巢湖市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于宁国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关键经济指标,都低于宁国。尤其是财政收入,2011年前10个月,巢湖市只有9.43亿元,不到宁国23亿元的一半。   但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十一五”时期以来,中西部省份出现了“省会经济繁荣”现象,合肥同样如此。按照最近5年合肥对周边县域经济的带动速度来比照,孙自铎告诉《决策》:“借鉴肥西‘与市俱进’,跨入全国百强县的成功模式。巢湖市比肩宁国,不是没有可能。”而且,合肥的投资总量大,如果每年有1/10投到巢湖市,5年就是1500亿元,这是其他县级市无法赶超的。   而要拉动县域经济,“一个必须的战略和路径就是走产城一体的道路”,安徽区域经济专家宋宏对《决策》分析说,“产业在前,创造就业吸引人口,然后发展公共服务留住人口,就会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双轮驱动。”宋宏还建议,公共服务可以适当超前,借鉴滨湖新区的成功经验,将优质的教育、医疗、商业环境提前布局,创造好的服务环境,“这种服务环境又可以成为招商引资的软环境。”   由此可见,不管是作为未来合肥特大城市新中心的滨湖新区,还是围绕巢湖分布的4个县域经济,合肥版的“大湖经济”一定是产城融合、城湖共生的,湖泊、产业、城市三位一体,才真正是合肥“大湖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   可以触摸的未来   “从先天条件上来说,巢湖的基础一点也不比西湖差,而且更具优势。环巢湖不仅有湖光山色,还有温泉、湿地和历史文化遗迹。”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分析说,“将这些资源整合开发,打造一个环湖旅游产业带,将巢湖打造成跟西湖一样的知名度,不是没有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何让巢湖比肩西湖,将是未来大合肥发展进程中的重头文章。   按照区域经济的SWOT分析法,巢湖是合肥的优势和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生态治理便是其中之一。但是,从全球“大湖经济”城市的典型案例来看,不管是欧洲的日内瓦湖还是北美洲的五大湖,再到中国长三角的太湖,发展“大湖经济”都不能陷入开发与污染一定对立的思维窠臼中。   比如环巢湖旅游产业带,统计发现,旅游产业的带动力仅次于汽车产业。目前,从滨湖新区到中庙,从中庙到半汤、从三河到汤池,湖光山色与温泉养生,可以让一直以来缺少旅游拳头产品的合肥盛装起舞,成为安徽旅游产业的中间一极。盛志刚分析说,巢湖东有半汤、西有汤池,可以打造合肥“温泉之乡”的品牌。据悉,合肥温泉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规划已经公开招标,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走,到合肥去泡温泉”就将成为全国的流行语。   但从本质上说,旅游仅仅是合肥“大湖经济”的一个浅层面。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认为,竞争优势是动态的概念,优势可以在价值链的任何一处作为起点。相比旅游来说,更高端的产业链条,正在巢湖之滨实施或规划实施。其中,滨湖金融城就是环湖高端产业链的一个缩影。   2006年11月,滨湖新区打下第一根基桩,5年来在“外引内建”的策略下,已吸引中行、建行、农行、交行、浦发银行等十多家银行的总部级后台服务基地和证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行业机构入驻。从香港、上海、深圳等经济先发城市金融产业链演变的过程来看,金融机构进驻滨湖新区只是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则是加强金融业与工业、商贸、物流和科技研发等实体产业的联动,通过建设要素大市场、承接国际国内金融业务外包等途径,构建金融产业集群,完善金融产业链。“金融业是开放式产业,大合肥可以此为跳板,融入到更大的经济循环体系中,实现价值创造的提升。同时,依托产业链条来集聚人口,增强新城区人气,环湖区域价值也会由此获得极大提升。”相关专家分析说。   现阶段,尽管滨湖金融商务中心的整体图景,还在大建设进程中,并未全部成型,但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诸要素的合肥“大湖经济”,已是触手可及。对未来的合肥来说,“大湖经济”不仅仅提供经济数据,“巢湖的碧波万顷与磅礴的长江、奔流的淮河可以很好地融合,为地处江淮之间的合肥,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情感空间。”安徽省文联副主席潘小平告诉《决策》。   在中国画创作中,画虎画龙最难的部分,就是眼睛。孙久文比喻说:“巢湖之于合肥,就如同眼睛之于飞龙,只有做好点睛之笔,飞龙才能有生命,才能变成真正的飞龙在天。”而且,合肥的湖、产、城三要素一定是互动互融、立体化的,“未来的大合肥,可以打造成世界上知名的环湖城市。”吴克明告诉《决策》。   经济板块的力量   ■本刊记者 王运宝   “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影响空间是周边100公里,特大城市的辐射半径是500公里。”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孙自铎告诉《决策》:“合肥要完成从地区中心城市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跨越,要在中部地区占有一席之地,就不仅仅局限于江淮之间,其辐射带动力是南越长江、北跨淮河。”实际上,这是“大合肥”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即带动周边、辐射全省,因为在安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强大中心城市的带动。   在安徽周边的6个省份中,省会城市的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都非常明显,如杭州之于浙江、武汉之于湖北、长沙之于湖南,郑州之于河南。这些省会城市在全省中的凝聚力和辐射力都要比合肥强得多,因此,安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一座特大型中心城市作为龙头来引领。   现在,就让我们飞越巢湖,站在合肥经济圈、长三角、中部地区以及沿江发展轴的维度上,来寻找“大合肥”构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背后的板块力量。   合力论势的背后   如果放在省域格局中,突破安徽的大城市“缺失之痛”,会一目了然。   从东西方向来看,南京、武汉是距离安徽较近的两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尤其是南京都市圈将马鞍山、芜湖、滁州纳为成员市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对合肥造成挤压。从南北方向来看,北面的郑州虽距离安徽较远,还是把阜阳、亳州等市纳入中原经济区;徐州自身体量有限,影响力仅仅体现在淮北、宿州;南边的杭州对皖南地区的宣城、黄山等市有较强作用。   这种格局一方面造成安徽省内经济要素的外流,更严重的是造成安徽省域不同地区的分割,安徽省经济研究院总经济师、宏观经济所所长周云峰告诉《决策》:“周边大城市和经济圈对安徽的吸引,造成皖北、皖中、皖南不能形成有机的联系,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无法做到相互联动。”   如何突破这种“被包围”的不利局势?“做大合肥,以合肥为圆心来重塑安徽的区域格局,是一项战略选择。”相关专家分析说。那么,合肥经济圈从2006年10月正式提出以来是如何谋篇的?   合肥市政协副主席盛志刚用数字方程式做了精炼的说明。最开始是合肥、六安、原巢湖市的“1+2”结构;2007年,淮南提出“合淮同城化”,同时桐城也主动提出加入,于是形成“1+4”格局。   2008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启动,在战略布局上形成“1+6”。推进到2010年,一个新变化是合肥—阜阳结对合作,盛志刚告诉《决策》:“合肥与阜阳结对是一枚战略性棋子,不仅实现了合肥对皖北地区的辐射带动,还拓展了合肥的发展腹地,体现了安徽省振兴皖北的大战略。”经过这些布局,就形成了以合肥为圆心的“1+7”格局。   如果从完善区域结构上来说,合肥向东有合滁发展轴;向西南,在桐城加入之后加以延伸形成合肥—安庆发展轴;向南是合铜黄发展轴,随着京台高速公路和京福高速铁路相继建成,两条交通大动脉将安徽省南北纵向中央地带紧紧相连。这样一来,就形成了“1+10”结构,“以合肥为圆心的江淮城市群,正在形成。”盛志刚告诉《决策》。   一方面,这是安徽省内实现均衡发展的战略需要,同时也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具体化。2011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江淮地区成为全国重点开发地区之一,而合肥恰好处在江淮地区的几何中心上。   在这里,尤其需要关注合肥向东南发展,与芜湖、马鞍山实现无缝对接,“合芜马分工合作,三者合力会形成安徽经济发展的高地。”区域经济专家宋宏告诉《决策》。   12月1日,在最新版《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征求意见稿》中,“芜马经济圈”的概念首次出现;此前不久,“芜马同城化”合作签署。按照这一新的战略规划,合肥经济圈和芜马经济圈实现南北对接,在合芜马发展轴上,将呈现合肥、芜湖“双峰并立”的局面,会极大地改变安徽缺乏大城市带动、区域经济被分割化的现状,周云峰对《决策》分析说:“将安徽的皖北、皖中、皖南三大板块更好地凝聚在一起。”   但合芜马板块的意义与影响,已经超越省域范围,不能把观察的视角仅仅放在安徽。中共安徽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任泽峰在安徽省委宣讲团合肥报告会上认为:“安徽经济实力最强的三个城市连成一片,将来会逐渐形成合力、成为一个整体。对未来的安徽来说,合芜马将是安徽一个真正对外具有竞争力的区域板块,能增强安徽全省的对外竞争力。”按照新的发展战略目标,到2015年,合芜马板块的经济体量将占到安徽全省的50%以上,突破1.2万亿元。到那时,合芜马经济板块就会改变安徽省乃至长三角的经济格局。   善弈者谋势,合芜马是否真的就能把酒论势?   谁才是真正的煮酒者?   区域经济的新棋局早已不再是一个城市的单打独斗,省会间的较量只是一个侧面,更加激荡人心的是城市群的合纵连横。就如同下围棋一样,需要的是三个以上的棋子来组成一个“势”,才能乘势取胜。   从长三角经济区的视角来看,可分为不同的经济板块,知名度最高的是以苏锡常为代表的苏南板块、以杭甬绍为代表的环杭州湾经济圈,接下来是由宁镇扬组成的江苏沿江板块、由通盐连组成的江苏沿海板块和台温金组成的浙中南板块,以及最北端的以徐连为代表的东陇海板块。合芜马3市抱拳,处在长三角西部,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板块,与其他6个经济板块一样,都指向中心城市上海。   与这些经济板块相比,合芜马处在什么位置呢?   如果从单个城市来看,2011年前三季度,合肥地区经济总量超过温州、绍兴、扬州,名列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22个成员的第8位,同期芜湖、马鞍山的经济总量处在长三角的中下游。   从三市组合的板块经济比较,合芜马在经济总量、人均水平和县域经济上,都要明显低于苏锡常、杭甬绍组合。这两个板块围绕在上海的南北两翼,是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华所在。2011年前三季度,苏锡常的地区生产总值是15636.27亿元,杭甬绍是11369.55亿元,同期合芜马的地区生产总值总和只有4434.7亿元。   同时,合芜马虽然在经济总量上低于宁镇扬,但速度和未来的潜力不输于江苏沿江组合。特别是同处长江一线的芜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江苏平均水平,与浙江基本接近,而且区位上最接近长三角。“可以直接与南京经济圈衔接,再联动合肥经济圈,最终培育形成有区域影响力的合芜宁大都市连绵区。”南京市建委研究室主任陆玉龙一直致力于宁合经济圈的研究,他对《决策》分析道。   另一方面,合芜马与江苏沿海地区相比,经济总量低了1787亿元,但增长速度、人均水平均高于江苏沿海地区;与东陇海板块相比,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上,都要高于徐连经济带。   通过对长三角不同经济板块的对比会发现,合芜马虽然还不足以笑傲江湖,但最后谁能真正逐鹿长三角,合芜马经济板块的机会不输其他板块。   首先是在政策支持体系上,都有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合芜马是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苏锡常、宁镇扬有长三角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通盐连是江苏沿海开发开放,杭绍甬台温有浙江沿海经济开发和舟山群岛新区开发的国家战略。既然起点基本一致,决定胜负的关键就是看谁能在实干与创新中奋起赶超。   其次,在“产业第一”的策略导向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需要特别关注,合芜马三市与长三角核心区城市都还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为合肥实现赶超提供了机会,合肥必须确立主导产业。”北京大学教授萧国亮分析说,“有三个主要标准,一是发展速度要快,一般来说主导产业的速度要比GDP快2倍左右;二是关联效应大,能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三是高科技,技术含量高才能附加值大。”   牵手握拳的腾挪   对于合肥与芜马跨江在更大区域范围上的搅动,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志迎用“两个联动”做了精彩概括:“实现江北与江南的联动、湖东与湖西的联动,是一个跨江与环湖互动的大格局,更符合区域经济的特征。”从南京、武汉、南昌、九江等不同城市的关注度来看,合芜马实现无缝对接的搅动力,正像湖面上的波纹一样,一层层向外推进。   这就需要更大的分析维度,即放在沿长江轴线上来看大格局。   沿长江发展轴是全国城市化密集区“两横三纵”战略布局中的一横,而且是公认的发展基础最好、资源最优的黄金轴线。以合芜为双核的皖江示范区在国家战略规划中,东有长三角,西有“中三角”,其中又可细分为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以及环鄱阳湖城市圈等7个。   先向东南看,实际上与前面长三角的不同板块相重叠,其经济发展水平都高于皖江示范区。再往西看,与皖江示范区相邻的江西省环鄱阳湖城市圈,2010年的经济体量是5000亿元,低于皖江示范区的8224亿元。同期,武汉城市圈1+8的经济总量是8000多亿,与皖江示范区2+7基本处在同一水平上,“但武汉城市圈存在城市结构断层的劣势,武汉一超独大,其余8个成员市的体量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功能和产业的分工合作。”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分析道。相对来说,皖江示范区就体现出了城市结构相互差别不大的优势。   作为“中三角”的另一个主角——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总量达到6715.8亿元,相比皖江示范区少了1508亿元,但这是长株潭3市相对皖江示范区9市,长株潭的经济实力不可小觑。如果是扩大到环长株潭3+5城市群,就会突破10000亿元,明显高于含合肥在内的皖江示范区。   以上是从单个城市群来分析,如果长三角、中三角进行整合提升,分别能达到6万亿与2万亿的经济体量。同时,远在西部长江上游的成渝经济区,经济体量也已达到12000亿元。而且,随着西部大开发10年推进,产业转移“蛙跳式”直接投资西部的趋势非常明显。采访中多位专家强调说:“在中西部其他省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合肥虽然与长三角无缝对接,也不意味着产业转移一定落地合肥。”   在这种形势下,合肥与皖江示范区居于中央,呈现出类似“一根扁担挑两头”的大格局,能否从长三角与中三角的挤压中跳出,真正变成承东启西的中间枢纽,存在着巨大的腾挪空间。   全国其他省份不同城市群的实践,也让合肥经济圈和皖江示范区看到了握指成拳的力量,特别是长株潭三市共用“0731”区号,在五位一体同城化上走出关键一步。最新的案例是8月28日,沈阳、抚顺、铁岭3市同用“024”;在此之前,已有西安咸阳共用“028”。同城化要有载体,首在通信、交通基础设施同城,合肥也不例外。   通过对合肥经济圈、长三角城市群和沿江发展轴不同维度的比较分析会发现,合芜马经济板块首要在于把自身做大做强,提升城市品质。同时,环湖与跨江联动,相互牵手抱拳,惟有如此,才能在区域经济新棋局上赢得领袖群伦的霸气。   大合肥准备好了吗?   ■本刊记者 王运宝   2100万元!   合肥市规划局发布招标公告,向全球征集“金点子”,招标的项目是“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是做巢湖规划。这样的大手笔,在合肥城建史上是史无前例的。类似合肥这样,对整体城市空间规划进行国际招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都是很少见的。   向全球招标城市规划,实际上不仅是一种设计理念的展示,更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功能布局和发展方向。对此,北京大学教授萧国亮认为:“合肥只有站在国际一流视野,超前规划,才能避免成长的烦恼。如果说建房子是百年大计,那么建设一座城市就是千年大计。”   尽管最终的方案还未确定,但怎样在建设特大城市的过程中不再重蹈“大城市病”的覆辙?如何提升大合肥的文化穿透力?如何塑造出与大城格局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如何进行创新?如何增强人才吸纳力……当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持续不断地撞击着人们的思维时,我们不禁要问:大合肥准备好了吗?   “城市味道”   “一个城市的气息,其实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的气息,想必是爱上了这个人;一个人喜欢一个城市的气息,也一定是深爱着这座城市。合肥这座城市的气息,是一种向上的气息,是人间烟火的味道。”这是作家苏北的散文《合肥的气味》的结尾。   从2011年起,合肥进入“环湖通江”时代,由此拉开1000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框架。在这个过程中,合肥所能体现的城市味道将会是什么?让我们从两个省会城市的经济数字变动说起。   2011年前三季度,从合肥地区经济总量角度来看,排在合肥前面的是西安,地区生产总值是2501.9亿元,仅比合肥高出55亿元,但合肥的增速为16.2%,高出西安2.5个百分点。按照这个增长趋势计算,合肥2011年全年经济总量将会赶超西安。   但如果往深层次考虑,就会产生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虽然地区生产总值超越西安了,但合肥真的就能超越西安了吗?   西安作为中国最具世界知名度的大城市之一,其独特的城市基因,在整个中国甚至全球城市中,都具有特殊概念。首先是城市地位的认同度。西安是整个西北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城市认同上,不管是兰州还是西宁,都把西安作为中心,在陕甘宁、青海乃至新疆等多个西北省份,都公认西安是中心。相对来说,现阶段的合肥在泛长三角、中部地区都还不是名副其实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还远不及西安在大西北地区的地位。   其次在对外知名度上,西安作为中国汉唐盛世的首都,其千年帝都的全球知名度,是合肥无法望其项背的。而在文化标识度上,西安更是远超合肥。一座城市的经济体量可以在5年或10年时间里实现跨越,但城市竞争最后的王牌是城市软实力,靠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穿透力。安徽省文联副主席潘小平告诉《决策》:“大合肥一定要具有文化的大格局,要有一系列标志性的信息,目前在省会城市中,文化识别度最高的是成都。就像龙应台曾讲过的,城市化进程中要保持个性化的面貌,要有‘城市的人格’。”   由此可见,大合肥在实现经济数字赶超的同时,更要思考数字背后,到底需要什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来合肥参加2011市长论坛时,专门为合肥发展支招:“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能保存更多传统的东西,城市的附加值会越来越高,欧洲城市的附加值普遍高。很多人会认为现在保留需要很多钱,但从未来二三十年来看,这是一个长线投资。”   最近,北京某媒体的一次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有75.7%的受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讲好自己的“故事”很重要,“会讲故事”是提升政府软实力的必修课之一。在全媒体时代,合肥准备好怎样“讲故事”了吗?或者说,在招商推介大合肥时,“大”的内涵与外延分别是什么?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的“新”又体现在什么地方?正如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杨重光所说:“不论经济总量有多大,如果结构是失衡的,生产方式是落后的,那么这座城市无论如何也称不上是现代化城市,或基本实现现代化。”   一个小小的对比,也许就能看到合肥“讲故事”的真实一面。“气吞吴楚,影动星河”是500年前明朝诗人对巢湖中庙的盛赞,已经镌刻在庙墙上。凸起于凤凰台上的中庙有诗有故事,并不逊色于武汉黄鹤楼的“极目楚天舒”和南京阅江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也能胜于南昌滕王阁的“秋水共长天一色”。但就目前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来看,巢湖岸边凤凰台上的中庙,还未能像凤凰一样一飞冲霄汉。   而恰是在这些故事的背后,传递出了合肥这座城市的味道,进而体现着一座城市的“魂”。   “大城之魂”   在散文《风景盈窗》中,作者潘林松从自己家的一扇窗户和办公室一扇窗户的景色变化中,勾勒出一座城市发展的痕迹。“见微知著,管窥大千。凭窗眺望,满目风光。”在潘林松的眼中,分明看到的是“一个城市的新梦想和大未来。”一座拥有大未来的城市,必定是具有精气神的城市。换句话说,大合肥要构建特大城市格局,就要有一种大精神。   那么,最能体现大合肥味道的精神特色和定位又是什么?   安徽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孙自铎告诉《决策》:“城市特色定位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准。合肥是由一个中小城市逐步发展起来的,靠的就是不断改革探索的创新精神,才实现了飞跃,创造出合肥速度。”同样,合肥市政协副主席盛志刚也认为:“大合肥影响力的一个核心体现,是创新出新的样本,能提供全国城市发展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实际上,当“合肥模式”成为全国样本的时候,合肥的影响力才能真正竖立起来,这尤其需要创新。   在采访中,大家也都普遍认同,创新将会是大合肥的最大特色。当然,体现合肥“大城之魂”的创新包含有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更有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城市管理创新等,是一种“创新簇”的概念。而要实现创新,就需要城市文化的容纳力,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对此,潘小平分析说:“由于合肥地处长江淮河过渡带,文化上相互交融,造就了合肥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多元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特性也为合肥创新提供了基因。   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与合肥周边相比,南京、武汉、杭州、徐州、洛阳、西安,以及南昌、郑州都有作为区域中心的绵长历史,只有合肥在作为省会之前是没有区域中心历史的,合肥只是个县城,或者是州府所在地。”潘小平对《决策》分析说,“所以建设大合肥特别要克服狭隘的县城意识,认识到合肥处在区域中心地带,不仅地域大而且需要合肥人有精气神。”   与创新直接相关的,就是开放。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仅仅依靠合肥自身的资源是无法实现的,这就需要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知名区域经济专家陈秀山认为:“开放的观念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尤为重要,现在要面对的是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一定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开阔视野,具备更高的眼光、更开放的观念、更务实的作风,从而形成卓越的领导能力。”   从本质上来说,这些都需要合肥构建起区域性特大城市的人才因素。在竞争力钻石模型中,人才是创新所需要的核心要素。那么,未来大合肥的人才吸纳力准备好了吗?   现代人才观   从2011年春节到2011年12月1日,梳理《合肥日报》与合肥政府网的公开报道会发现,包括“2011中国市长论坛”在内,全国各地党政代表团来合肥考察学习的一共是33次。从表面上看,合肥在某些方面创新出经验,值得关注学习,同时也反映出合肥有底气、敢于表达和展现自己,这是最近5年来的一个显著变化。而在太原市的党代会报告中,专门拿出一段来论述合肥,这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   归纳引起变化的因素,会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变化是人的改变。因此,长期研究合肥路径的许根宏告诉《决策》:“人才是发展的根本,合肥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急需树立现代人才观。”对于大合肥来说,成功的案例有很多,“凡是能够敞开胸怀广纳人才的城市,就能不断推出创新成果,深圳就是极好的例子。”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认为,“未来大合肥在发展中要敞开胸怀,广纳人才,构建人才资源高地。”   具体来说,合肥特大型城市的人才要素中尤其关注两大群体:一是干部队伍,二是企业家。许根宏认为,大合肥的规划能否落实,制度创新能否持续,关键因素是人,人的因素中最关键的是干部队伍。干部队伍又可分为三个不同群体,首先是具有战略眼光、综合素质高、能够引领特大型城市发展的专家型决策者;二是具有战略管理能力和战略执行能力的中层领导,主要是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和党政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三是执行力强大的基层公务员队伍。“从合肥市‘十一五’时期发展的经验来看,干部队伍起着关键作用。”许根宏分析道。   再深入到城市经济发展内核来说,企业家队伍才是最关键的。程必定告诉《决策》:“分析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企业资源是核心要素,包括企业的数量、企业家群体的数量、高素质的熟练工团队、支撑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四个方面。只要是企业家群体庞大的地方,经济发展一定会好。”从实践来看,经济先发地区的深圳、宁波、青岛、杭州、无锡、佛山、晋江、义乌等城市,都实现了企业、品牌与经济的互动。   对于企业家的卓越推动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2011年徽商论坛上发表演讲认为:“创新的历史,表现为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家为核心。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但创新的灵魂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创新的原动力所在。”李伟还以世界品牌500强为例,呼吁企业家精神。在2010年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企业仅有17个,美国有237个,由此,李伟说:“一个缺少世界级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缺乏国际大品牌的国家,能称得上世界强国吗?”国家宏观经济如此,城市竞争力更是如此。   在深圳,有任正非、马化腾、马蔚华、王传福、王石;在青岛,有海尔、海信、双星、青啤;在晋江,有30多家上市公司。企业家群体的星光熠熠,更加衬托出一座城市的灿烂。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合肥一直缺少知名企业和企业家,在2011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合肥只有5家上榜,且都在100名之外。在数量上与周边的杭州、南京不在一个梯队,比同在中部的武汉、长沙、郑州还要少。在长沙,“世界工程机械之都”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三剑客”;因为有思念、三全、白象等食品产业集群,郑州提出打造“中国人的厨房”,而合肥的城市概念性设计又是什么?另一方面,到目前为止,合肥还没有一家企业闯入世界500强,而武汉、郑州都已出现。   从综合因素来看,创新、人才与城市之间,是互动互促的。大合肥的城市味道需要创新,创新需要人才支撑;而只有独特的城市味道,才能吸引人才,进而推出创新。三者之间只有进入正向的良性循环,大合肥才能真正底气十足。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合肥在产业、观念、体制、政策、规划等方面补齐区域性特大城市发展的“木桶短板”。   如何才能实现?采访中的普遍看法是,“合肥需要来一场思想大解放,需要来一次制度大革新。”   (感谢合肥市人民政府对本次策划的大力支持。)
/
本文档为【大合肥隆起】,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