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珠海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地基的桩基设计与研究

2012-04-08 4页 pdf 181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86562

暂无简介

举报
珠海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地基的桩基设计与研究 ! 工程概况 某大厦建于 !""# 年,是一座以办公 为主的综合大楼,主楼高 $% 层,副楼高 &’ 层,设一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 ( 万 )$*副楼为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主 楼为钢筋砼框架筒体结构。此工程场地 内的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强风化花 岗岩顶面的埋深在 +$,-() 之间,岩层上 花岗岩残积土层的厚度达 +’) 左右,残 积土内含有较多孤石和石英岩脉,地下 水位较高,水量丰富,典型的工程地质剖 面及土性指标,如附表 & 所示。 工程地质部门对本场地的主要结论 如下: ( &)残积土层...
珠海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地基的桩基设计与研究
! 工程概况 某大厦建于 !""# 年,是一座以办公 为主的综合大楼,主楼高 $% 层,副楼高 &’ 层,设一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 ( 万 )$*副楼为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主 楼为钢筋砼框架筒体结构。此工程场地 内的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强风化花 岗岩顶面的埋深在 +$,-() 之间,岩层上 花岗岩残积土层的厚度达 +’) 左右,残 积土内含有较多孤石和石英岩脉,地下 水位较高,水量丰富,典型的工程地质剖 面及土性指标,如附表 & 所示。 工程地质部门对本场地的主要结论 如下: ( &)残积土层⑥内所含的大小不等 的孤石和石英岩脉,对各种桩型的成桩 都有影响。 ( $)花岗岩残积土在解除应力后再 遇水时极易软化崩解,强度显著降低。 ( +)残积土内含有一定承压水头的 孔隙潜水,渗透系数较一般粘性土大,且 有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强风化岩 层顶面处的渗透性最大。 ( -)在处理好地下水的前提下,建 议采用人工挖孔桩方案。 为了落实桩基方案,时我们对 附近的一些工程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 调查资料表明:采用人工挖孔桩或钻孔 灌注桩的做法,工程费用高、难度 大、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情况,在桩基 方案的构思过程中,集中思考了下述问 题:一是高层建筑桩基的持力层是否一 定要放到基岩上;二是本工程花岗岩残 积土层较厚,强度较高,且含有孤石和石 英岩脉情况下,能否作为高层建筑桩基 的持力层,它的承载潜力如何利用开发? 如果认为高层建筑的桩基一定要放到岩 层上去才行,那么,本工程的残积土层厚 达 +’) 左右,且残积土内的孤石、石英 岩脉、地下水和残积土的遇水软化、崩解 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如何解决?如果单纯 强调稳妥而选用人工挖孔桩或钻孔灌注 桩,把持力层放到基岩上,设计上比较省 事,但桩长 -’) 以上,开发商要承受几 千万元的经济负担,施工单位在处理孤 石问题上也会遇到极大困难,工期和质 量都难以保证。如何选择技术上可靠、经 济上合理、施工上方便的方案,是设计首 先面临的一个难题。本着对工程负责,为 开发商提供良好服务的态度,虚心听取 了各方面的意见,并从岩土工程、结构工 程、施工技术和工程造价等多方面进行 了分析和综合判断,最后确定采用预应 力管桩,并适当提高桩尖标高,利用花岗 岩残积土层⑥作为持力层的方案,避开 了残积土中的孤石问题,从而收到了较 好的效果。 $ 桩基持力层的选择问题 在高层建筑的桩基设计中,持力层 的选择是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工程的可 靠性、施工难度、工程造价的影响极大, 必须综合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谨慎决 策,切忌简单化和片面性。 在中低层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中, 一般都比较容易接受浅部持力层的方 案,只有地基实在太差,变形难于控制时 才考虑深部持力层的方案。在这方面已 经积累了相当多的工程经验,但对高层 建筑来说,往往都优先考虑深部持力层。 工程地质部门从岩土工程的安全角度出 发,一般也首先肯定深部持力层,而设计 人员也就紧跟工程地质部门的建议,因 而在一些地区的桩基方案构思中,有非 放到基岩上,甚至非放到微风化基岩上 去才算可靠的倾向,把可以利用的持力 层弃置不用,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在 地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对高层建筑来 说,在满足地基强度、稳定、变形和埋置 深度等要求后,同样应该优先开发浅部 持力层的方案。东南沿海地区建成的大 量高层建筑的桩基持力层,并非都放到 岩层上,本工程同样可以不放到岩层上, 这是有实践和理论根据的。如果采取一 定措施,把残积土层⑥的承载潜力利用 珠海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地基的桩基设计与研究 ! 董文娟 摘 要:通过对珠海某工程桩基方案的设计与研究,对珠海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地基的特点、承载潜力的开发利用和高层建筑桩基持 力层的选择、桩型方案的确定、打桩施工控制等问题,从设计理论和工程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供同类工程参考和进一步研究探 讨。 关键词:桩基 高层建筑 花岗岩残积土 承载力 持力层 沉降量 贯入度 !"#$%&’$:./0123/ 4/5 657839 :96 7426;893 1< 71)5 =01>5?4 :96 : @:75 7?/5)5 89 A/2/:8* B05: 30:9845 89?1)=C545 41 :??2)2C:45 C:96 ?/:0:?4508748? 1< @:75 41 A/2/:8* D5:0 4/5 E583/4 1< 65F5C1=)594 :96 248C8G:4819 1< =145948:C84; /1C6 7405934/ ?/18?5* 7 1< 4;=5 72059577* =8C5 608F893 :96 ?197402?4 =01@C5) 1< ?19401CC893 54?H 1< 7?/5)5 1< C:;50 E84/ 7I;7?0:=50 7 1< @:75* J0:?4875 <01) 657839 4/510; :96 =01>5?4 057=5?4 31 19 :96 :9:C;75 :96 72)):08G5* 7426; 4/5 687?277819 <204/50 <10 78)8C:0 =01>5?4K7 05<5059?5H ()* +,%-#:B @:75 LI;7?0:=50 ./5 30:9845 :??2)2C:457 4/5 718C 89?1)=C545C; D5:0 4/5 E583/4 1< 7405934/ M==175 N 19 4/5 7405934/ 规范
的角度作一些分析和 研究的。 !"# 残积土层⑥的承载能力必须满 足规范要求 工程地质提供⑥层土的承载力 标准值 $%&!’()*+,按当时规范进行深度 修正后的承载力设计值 $&-(’()*+,主塔 楼 下 基 础 底 面 处 的 荷 载 强 度 *. & /’()*+0 基础底面至残积土层⑥顶面的 平均深度为 -’1 左右,其间桩土的自重 应力为 б2&-34-’&!5’)*+。在桩尖平 面处,附加荷载和桩土自重应力之和为: * &*. 6б2 &/’7 6!5’ &89’)*+ :$ & -7’7);+ 上述分析表明:如果采用群桩基础, 桩距控制在 /< 左右,桩尖始终在⑥层土 的顶面附近,把群桩与桩间土作为整体 深基础来分析,⑥层土的承载能力是可 以满足规范要求的。 !=! 地基的沉降量和不均匀沉降量 应满足规范要求 对高层建筑的地基来说,变形控制 具有更为本质的意义。在变形控制方面, 一方面是平均沉降量的控制,另一方面 是不均匀沉降量的控制。平均沉降可以 用建筑物基础中心点的沉降量来代表, 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而不均匀沉降则主 要通过地基土的均匀性和上部结构荷载 中心与基础反力中心的偏心率来进行分 析与控制,而且主要通过结构布置和概 念性分析来解决。另外,大量工程实践表 明不均匀沉降的大小是与建筑物的平均 沉降量成正比的,只要把平均沉降量控 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那么建筑物的不均 匀沉降也可满足要求。本工程结构布置 对称均匀,工程地质剖面在宏观上也基 本均匀,没有大的起伏,因此,只要平均 沉降量控制住,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也就 可以满足要求。 !=9 建筑物平均沉降量的计算 为了正确估算建筑物的平均沉降 量,需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9=- 地基的计算模型问题 高层建筑地基变形时,上部结构、基 础和地基土是共同工作的,其整体刚度 很大。因此,把高层建筑的基础当作一个 大型刚性基础来计算是比较接近实际 的,再以基础中心点的沉降代表整个基 础的平均沉降。地基土的其它假定则仍 按地基变形计算的一般理论处理。 !=9=! 压缩层的深度问题 中风化和微风化花岗岩的压缩变形 是很小的,可以忽略不计。而强风化花岗 岩的压缩性则假定与花岗岩残积土层⑥ 的取值相同( 这是偏于安全的变形控 制)。这样把压缩层的下限定在中风化岩 层的顶面,压缩层的平均厚度约为 !(1。 !=9=9 花岗岩残积土压缩模量 >? 的 取值问题 花岗岩残积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地 基土,埋藏深度较大,工程地质部门按常 规方法采取土样,在应力释放和土体受 扰动情况下进行室内土工实验得压缩模 量 >?&-7@*+,这显然是偏小的,不符合 工程实际情况。所以参考有关资料,用地 基土原位测试得到的标贯值 A 来反算残 积土层的变形模量,其计算公式为B >.&!=!AC97DAD/E 式中:A!标贯击数C经杆长修正的值E; >.!残积土的变形模量C@*+E。 由工程地质报告得知:⑥层土顶面 附近的标贯值 A 在 9( 左右,所以 >.& !=!49(&FF@*+,这个值比室内土工实验 提供的 >? 大了 F 倍多。深圳等地总结资 料认为按这样的取值,比较接近工程沉 降观察的实际情况。 !=9=/ 基础中心点最终沉降计算公 式及计算参数的选取问题 由于地基土的复杂性,各种不同情 况下提出的理论公式或经验公式较多, 选择合理的计算公式和计算参数是十分 重要的。根据上述分析,选用工程地质手 册中的下述公式: G&%HI%HI- ?&*J@Σ H &->K 式中:?!基础中心点的沉降值C11E; J!基础的宽度,取 J&/71; @!修正系数,取 @&-=70 *!基底下的平均压应力( 指 附加应力),取 *&/’7)*+0 >.!基底下的花岗岩残积土的变 形模量,取 >.&FF@*+; %H!系数,查表取得。 将上述参数代入公式后得: ?&F5=-511 上述分析表明,平均沉降量并不大, 因为控制性计算时取值偏大,所以实际 沉降量还会比这个值小,而且大部分沉 降都会发生在施工期间,可以用施工后 浇带的办法处理。目前国家规范对高层 建筑的绝对沉降量未作规定。上海市地 基规范,根据软土地区的经验,提出高层 建 筑 基 础 中 心 的 沉 降 量 ? 不 超 过 -’L!’M1 的规定,本工程是可以满足的。 实际上,高层建筑的变形控制,关键是沉 降差问题。本工程设计对荷载的重心与 桩基反力的形心已尽量对中,对地基土 的不均匀性已给了充分考虑,施工打桩 时要求采用统一的贯入度控制,以取得 均匀的地基强度和变形性能,所以将桩 尖持力层提高到残积土层⑥的顶面附近 是完全可以的。 9 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特性与桩 型方案 花岗岩残积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土,其承载潜力的开发利用是和桩型方 案、施工方法等密切相关的。本工程的花 岗岩残积土厚达 9(1 左右,层底标高在 地面下 /(1 左右,随着埋深的增加,土 的状态由软塑向硬塑和坚硬状态逐渐变 化,按土的成分、风化程度、强度指标等 来划分,残积土层又划分成 ! 个亚层,即 附表 - 中的⑤及⑥。⑤为砾质粘性土层, 由花岗岩风化而成,土中的长石已大部 分风化成高岭土,残留的石英颗粒含量 为 !(NL9(N,标贯击数 A&’L98, 层厚 -!L!’1,呈可塑至硬塑状态,该层内不含 孤石,但有石英脉岩,呈碎块状态,一般 预制桩都能穿透。⑥层为砾质粉质粘土, 仅少部分长石风化成高岭土,风化程度 也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弱,残留的长石 和石英颗粒占 9(NL/(N,土呈坚硬状态, 该层内含有孤石,层厚 8L!91,标贯 A& !3L8(, 平均值为 /-=’,小值平均值为 9/=/( 均已作深度修正),从标贯和土的 状态来看,残积土的下部已接近强风化 岩。岩层的风化,实际上是一种渐变的过 !"# 中外建筑 $%%& ’ ( )* 程,没有明显分界线,工程地质报告中的 分层,只能是一种大致的划分。现场检验 和室内试验表明,花岗岩残积土的性质 较为特殊,它的吸水性很强,遇水后极易 软化崩解、失去强度,工程地质钻探时, 必须跟管超前打入套管,未打套管的下 部裸露部分,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崩解形 成泥浆,随地下水返回套管内,时间越 长,回到管内的泥浆越多,在承压潜水的 作用下,形成涌土现象。所以,如果采用 人工挖孔桩方案,则在该层土内成孔是 很困难的,不断抽水时会发生涌土,桩端 也因无法清孔而丧失承载能力。如果采 用钻孔灌注桩,也同样由于桩端残积土 软化和清孔困难等问题而难以取得较高 的桩尖承载力。上述分析表明:花岗岩残 积土的特性,决定了只有采用打入式桩, 由桩尖的挤密作用,才能将残积土的承 载潜力开发出来。故本工程只有采用打 入式桩的方案,才是理想的选择。当然, 如果采用大直径沉管灌注桩,桩尖对土 也有挤密作用,也能取得较高的桩尖承 载能力,但这种桩型的成桩质量不稳定, 施工事故率较高,要求具有严密的质量 保证措施和可靠的施工队伍。 ! 预应力钢筋砼管桩方案的工程实 践 !"# 预应力管桩的应用 预应力管桩在广东地区的应用已很 普遍,生产、施工方面都已积累了丰富的 经验,它与普通预制钢筋砼桩相比,具有 用钢量省、产品质量稳定、耐打、供货方 便、现场施工文明等优点。它的品种规格 多,直径有 $%&’’、!&&’’、(%%’’、 ((%’’、)%%’’ 等 多 种 , 壁 厚 有 #%%’’、#*(’’ 两种,砼离心成型,高压 蒸汽养生,强度达 +)&,+-%.其中一般型 称 /0+ 桩,壁厚 #*(’’,砼强度不低于 +-%。供货长度一般为 ),#*’.有特殊需 要时可面议供货长度。因此,对持力层起 伏的适应性较好,桩长的变化可以通过 配桩来解决。桩段之间用电焊连接,桩尖 一般用平底十字钢板。在长期荷载下桩 体材料的应力控制,按国外有关资料和 上海市地基基础规范的规定,一般按1 ( %2*,%2*()3 进行控制,这是考虑桩体 在反复锤击时的强度疲劳、桩段接头处 的强度损失和工程部位的重要性等因素 而 作 的 控 制 。 按 此 规 定 ,以 Ф(%%4#%%,#*( 的管桩而言,由桩材决 定的单桩承载力允许值在 *%%%,*(%%56 左右。为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桩基质量, 本工程采用 Ф(&&47*(+-& 预应力钢筋 砼管桩。 !"* 单桩承载能力的确定和试桩情 况 根据经济合理的用桩原则,由桩体 材料确定的单桩承载力应与由地基土确 定的单桩承载力相匹配。再根据施工单 位的打桩能力、地区经验和适当留有余 地等考虑,确定 Ф(&&47*(/0+ 桩,单桩 承载力不低于 *7&&56.布桩密度控制在 !8 左右( 8 为桩的直径),由群桩提供的 地基承载力可达到 !(&,(&&5/9. 已可满 足上部建筑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根据 工程地质报告和现行规范进行试算,如 果桩长控制在 *&’ 以内,那么按规范公 式计算的单桩承载力只有 7(&: 左右。如 果桩的侧面按工程地质报告取用,那么 桩尖承载力就要比工程地质报告提供的 值大 7 倍以上,才能使单桩承载力达到 *7&&56 以上。根据规范精神,本工程的 单桩承载力必须通过试桩验证。为此,我 们先打了 ) 根试桩,并用大应变动测确 定了终止打桩标准。动测表明:用 ;1 !)56 以上的柴油打桩机,完全可以达到 单桩承载能力不低于 *7&&56 的要求。 对动测检验后的试桩在休止一个月后再 做静载试桩,试桩的结果见图 *。静载试 验时,由于荷载准备量不足,加载未达到 极限状态,单桩允许承载能力均可达到 *7&&56 以上。由静力试桩反算的桩尖承 载力 <= 可达到 (>%%5/9 左右,比工程 地质报告中提供的 <=1*!%%5/9 大 *2( 倍。这表明坚硬状态的花岗岩残积土的 承载潜力是很大的,通过选择合理的桩 型,并经过谨慎的试桩后,科学地开发利 用该土层的承载潜力是可能的,经济效 益可观,为开发商节约大量投资,也为施 工单位简化施工、加快工期创造了良好 条件。 !2$ 施工的控制问题打桩 打桩施工的控制,摩擦桩以桩长为 主,贯入度为辅;端承桩以贯入度为主, 桩长为辅。而对于摩擦端承桩究竟以什 么为主,讨论得较少,意见也往往难于统 一。有时为了使桩尖进入持力层一定的 深度,使桩长达到一定要求而把贯入度 控制得过分的小,由于过分锤击而使桩 材疲劳损坏的也时有发生。本工程是典 型的端承摩擦型桩,桩尖下的土层由坚 硬状态向强风化岩过渡,持力层下没有 软夹层。原设计要求桩尖进入强风化岩 内 7’ 左右。工程实践表明,桩的入土深 度未达到预期值。对于坚硬状态的花岗 岩残积土,当标贯值超过 *(,$% 击后( 标 贯值已经过深度修正),管桩已很难打 入,最后 7’ 的打桩锤击数高达 !%% 击 以上,最后一阵的贯入度在 7%’’ 左右, 大应变动测和静载试桩结果都证明单桩 承载力已远远超过工程地质报告提供的 参数和规范公式算出的值。在这种情况 下,以试桩的结果为准,不再受工程地质 报告和规范公式的限制。因为规范公式 和采用的参数是从全国范围的情况制定 的,覆盖面宽,留的安全余地也多,而工 程地质报告提供的数据,是从规范套用 来的,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考虑不够,尤其 像花岗岩残积土这种特殊情况,更是研 究得不够,因此我们坚持了以实践和试 验结果为准的原则,从而在工程中取得 -% 建 筑 结 构 + ? @ A : B C D : E ? @ F : B C D : C B G 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在打桩的控制标准 问题上,追求过小的贯入度也是没有必 要的,并不是贯入度越小越好。因为过分 的锤击,不仅桩锤容易损坏,而且桩头砼 也容易疲劳损坏,从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这一总目标来考察,过分的锤击往往是 利少弊多,得不偿失。因为在桩体受力 时,桩头处的应力最大,桩头砼强度的过 分损失对提高单桩承载能力是不利的; 再从减小工程的沉降变形来考察,因本 工程桩尖下没有软弱下卧层,将桩尖多 送下几十公分,对减小建筑物的总沉降 量也没有多大作用。上述分析和实践表 明:对端承摩擦型桩的打桩控制,应以贯 入度、最后 !" 的锤击数和总锤击数等因 素综合确定终止打桩的标准,并应在整 个工程中坚持同一种控制标准,以获得 均匀的地基强度和变形性能,而具体控 制标准应通过试桩确定,而且在大面积 群桩施工时,尚应考虑挤土效应,对有关 参数再作适当调整。以本工程的桩而言, 贯入度宜控制在 #$" 左右,最后 %" 的 锤击数不宜超过 &’’ 击,全桩的总锤击 数不宜超过 !(’’ 击( 以 )*&+,- 的柴油 打桩机为准)。另外,打桩的顺序也应注 意,一些施工单位为提高桩机的利用率, 往往分段分批施工,先把一大批的第一 节桩先打下去,然后停下接桩,到第二天 甚至更长时间后再打第二节桩。由于桩 的侧摩阻力是随时间增长而不断提高 的,因此第二段桩很难打下去,锤击数很 高,贯入度很小,但桩的入土深度却达不 到设计要求,桩体也容易被打伤,这种施 工方法是不合理的。分段打桩施工时,两 段桩之间的时间间隔应尽量短,以不超 过 % 小时为宜。 . 结束语 通过本工程的实践及设计方案的探讨 研究,我们得知:工程设计除必须严格遵守 国家的规范、规程外,根据准确可靠的工程 地质报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经过周密的 分析、计算和研究,勇于摈弃传统的做法,大 胆探索在特定的场地条件下,选用合理的桩 型、取用适当的桩基持力层,应该是很成功 的。本工程就依此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 力、财力,在高层建筑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深圳市城建工程设计公司) 欢迎订阅《 建筑材料学报》 《 建筑材料学报》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主办,是国内建筑材料行业唯一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刊物的主要任务是:反映建筑材 料及其相关领域内最新科研及工程应用成果( 包括新理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等),主要刊登建筑材料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学术 ,同时也刊登工程应用、研究简报、专题综述类文章。刊物面向全国征稿,读者对象为国内外从事建筑材料及其相关专业的工作者及 大专院校师生。 本刊内容包括: ( %)建筑材料( 水泥、石灰、石膏、混凝土、陶瓷、玻璃、耐火材料、高分子材料、金属、复合材料等)的基础理论研究。 ( #)建筑材料研究所用的近代测试手段和研究方法; ( /)新型建筑材料的制备工艺技术和应用。 ( &)建筑材料生产的利废及节能; ( .)计算机在建筑科学研究及生产中的应用; ( ,)国内外建筑材料发展的动向 ( 0)其他。 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刊号 12/!3%0,&456,国际标准刊号 7882%’’039,#9。本刊为季刊,逢 /:,:9:%#月出版。刊物采用国际标 准大 %,开本,每期 %’&页,定价 %’元,全年共计 &’元,港、澳、台地区另加邮资 /’元,共计 0’元,欢迎订阅。 订阅单位或个人请与本刊联系索取订单,认真填写后寄回,并通过邮局或银行汇款到本刊编辑部。 联系地址:上海四平路 %#/9号 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材料学报》编辑部 邮编:#’’’9# 联系人:余文云 电话:( ’#%)3,.9;%.90 <3"=>?@A$BCD"=>?:-EFG>>:HIJ+$F 开户银行:农行杨浦支行控江所 帐号:’//,;!3’’;’!’’.9;( !"# 中外建筑 $%%& ’ ( )*
/
本文档为【珠海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地基的桩基设计与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