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限塑令” 何去何从

2012-03-02 8页 pdf 157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9624

暂无简介

举报
“限塑令” 何去何从 00725082 程超 “限塑令”何去何从 1 “限塑令” 何去何从 《化学与社会》期中论文 经济学院 程超 摘要:“限塑令”实行以来,问题不断,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与质疑。本文将着重从化学 和经济学角度分析“限塑”的必要性以及现行“限塑令”的缺陷与解决方法。 关键词:限塑令 白色污染 缺陷 解决方法 ...
“限塑令” 何去何从
00725082 程超 “限塑令”何去何从 1 “限塑令” 何去何从 《化学与社会》期中论文 经济学院 程超 摘要:“限塑令”实行以来,问题不断,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与质疑。本文将着重从化学 和经济学角度“限塑”的必要性以及现行“限塑令”的缺陷与解决。 关键词:限塑令 白色污染 缺陷 解决方法 00725082 程超 “限塑令”何去何从 2 一、引子 2008 年 6 月 1 日,《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简称“限塑令”)正式 实行。根据规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 0.025 毫米的塑料购 物袋;同时在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从实行的第一天开始,“限塑令”就产生了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监管不力,很多商家仍 偷偷提供无偿塑料袋;替代品缺乏,难以从根本上减少消费者对塑料购物袋的消费量;没有 考虑到塑料袋生产者的利益;塑料袋定价混乱…… 据此,有人提出了对限塑令的怀疑和否定。那么,“限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限塑令” 产生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又该如何解决呢?在本文中,我希望运用自己的化学和经济学知识 对以上三个问题做出自己的解答。 二、“限塑”,势在必行 在回答第一个问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对“白色污染”和白色污染在我国的现状进行 介绍。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①、 聚丙烯②、聚氯乙烯③、聚乙烯④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 固体废物,由于难于降解处理,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⑤。 塑料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出来的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很难自然降解,埋在地下两百 年也不会腐败降解。将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结, 影响植物的生长。动物误食了这些塑料制品,会因消化道梗阻而造成死亡。而如果选择直接 焚烧处理塑料废弃物,则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因为在焚烧塑料时,会产生二恶英 ⑥。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 15 个月才能逐渐分解,会危害植物的生长;同时,二恶英对 ① 聚苯乙烯:一种热塑性塑料;无色、透明,化学稳定性比较差,可以被多种有机溶剂溶解,常 用于制造一次性餐盒等。 ② 聚丙烯:一种热塑性树脂,分子式是 [C3H6]n,无毒、无味、密度小,且强度、刚度、硬度、耐 热性较好,常用于制造盆、桶、饮料瓶等。 ③ 聚氯乙烯:一个氯原子取代聚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生成的高分子材料。化学性质较稳定,常用于 制造板材、管材、门窗、电线外皮等。 ④ 聚乙烯:乙烯加聚生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无毒、无味、防潮、耐酸、耐碱。常用于制造塑 料袋等。 ⑤ 摘自《百度百科》 ⑥ 二恶英:指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全称分别是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 (PCDFs),无色无味,具有很强的毒性。 00725082 程超 “限塑令”何去何从 3 动物的肝脏及脑也都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制品消费国之一。据统计,全国每天仅买菜就要用掉 10 亿个 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日用量也在 20 亿个以上;我国每年的塑料废弃量也超过 300 万 吨,白色污染问题在我国非常突出。 结合上面的介绍和数据,我们不难发现,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很严重的,而我国的白色污 染问题又尤其突出。所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量,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迫在眉睫—“限塑”, 势在必行。 三 、“限塑令”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正是因为看到了“限塑”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国家实行了“限塑令”。然而, “限塑令” 似乎并非想象中那样美好。自 6 月 1 日实施起,“限塑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监管不力, 很多商家仍偷偷提供无偿塑料袋;替代品缺乏,难以从根本上减少消费者对塑料购物袋的消 费量;没有考虑到塑料袋生产者的利益;塑料袋定价出现混乱……下面,我将以经济学的视 角重点分析其中两个最严重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给出自己的一些解决建议。 1、 商家的博弈 面对“限塑”,众多的商家会如何选择?会按照规定有偿提供合格的塑料袋?或者违规无 偿提供塑料袋?还是利用机会,对各种购物袋漫天要价、趁机牟利呢?我们可以利用一个简 化的博弈模型分析这个问题。 假设 H 市内只有两家超市 A 和 B(即本市市民只可在这两家超市购物),这两家超市在面 对“限塑令”时有三种选择,一是按照规定有偿提供塑料袋,二是违规无偿提供塑料袋,三 是利用自己对塑料袋的定价权漫天要价、谋取利益。 一般来说,在 H 市的零售市场上会存在这样一个情况:如果 A 超市对塑料袋收取费用甚 至不合理地提高塑料袋的价格,而 B超市无偿或者以较低的价格提供塑料袋。那么 A超市通 过出售塑料袋获得的收入总会小于顾客流失(因为 B 超市的塑料袋更便宜,购物更便利)所 造成的损失。 根据上面的假设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图表 1所示的矩阵。图中的二维数组表示两家超 市的收益,如数组(4.5,6)表示 A超市获益 4.5 单位,B 超市获益 6 单位。现在我们就可 以利用这个模型来分析两个超市的选择了。我们先站在 A超市的角度上:现在,A 超市管理 者面对着即将执行的“限塑令”,他/她虽然并不知道 B 超市将如何选择,但是,他/她却可 以确定在 B超市选择的对策给定的前提下,自己“无偿提供塑料袋”总是最优的选择;例如, 00725082 程超 “限塑令”何去何从 4 若 B 超市“按规定有偿提供塑料袋”,那么双方的可能收益就是(6,4.5),(5.5,5.5),(5, 6.5);为了获得最大收益,A 超市会选择“无偿提供塑料袋”,获得 6 单位收益;同样的道 理,当 B 选择“无偿提供塑料袋”或“高价提供塑料袋”时,A 的最优选择还是“无偿提供 塑料袋”。这时,我们称“无偿提供塑料袋”为 A 的占优策略⑦。这个结论对 B超市同样成立。 因此,两个超市博弈的均衡就是双方都违规无偿提供塑料袋。 由于假设和分析的局限性,这个均衡并非在所有场合都成立,但是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 场经济中,为了吸引顾客, 总会有不少商家“阳奉阴违”,通过各种措施向消费者无偿或低价 提供塑料袋,减弱了“限塑令”的实际效果。 A、B 超市博弈模型一 选择 A 与收益 B A 超市 B 超市 无偿提供塑料袋 按规定有偿提供 塑料袋 高价提供塑料袋 无偿提供塑料袋 5,5 4.5,6 4,7 按规定有偿提供 塑料袋 6,4.5 5.5,5.5 5,6.5 高价提供塑料袋 7,4 6.5,5 6,6 图表 1 当然,上面的模型并不意味着“限塑令”必然会失败。因为商家的获益还受到各种外部 变量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影响商家的收益来改变博弈的均衡,保证“限塑令”的效果。其 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强监管,加大惩罚力度。 当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加大惩罚力度时,厂商违规无偿提供塑料袋的风险增大、成本提 高,收益也就减少了。当这种监管和惩罚加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图表 1 中的博弈模型就会 ⑦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策略 00725082 程超 “限塑令”何去何从 5 发生改变,结果见图表 2。 在新的博弈模型中,超市的最优选择变成了“按规定有偿提供塑料袋”,这时,“限塑令” 的效果才能在商家这一端得到保证。 A、B 超市博弈模型二 选择 A 与收益 B A 超市 B 超市 无偿提供塑料袋 按规定有偿提供 塑料袋 高价提供塑料袋 无偿提供塑料袋 4,4 4.5,5 4,6 按规定有偿提供 塑料袋 5,4.5 5.5,5.5 5,6.5 高价提供塑料袋 6,4 6.5,5 6,6 图表 2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商家偷偷无偿提供塑料袋是其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结果;只有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改变商家所面对的成本与收益,“限塑令”才能 落到实处。 2、 消费者的无奈 说完商家,我们再把目光转向消费者。塑料袋从“无偿”变为“有偿”到底能在多大的 程度上减少塑料袋的消费量?关于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借助供给和需求工具进行分析。 (1)经济学基础 一个市场的供给是指这一市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生产者在所有可能价格下愿意并 且能够提供的各种商品数量。若以函数关系表示就是 Qs=f(P),其中 Q 表示商品数量,P 表 示价格。在一般情况下,物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成同方向变化,表现在图形上就是生产曲线 的斜率一般都是正的。 00725082 程超 “限塑令”何去何从 6 一个市场的需求是指这一市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所有可能价格愿意购买 的各种商品数量,用函数表现为 Qd=g(P)。在大多数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化,在 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负斜率。 需求的价格弹性(ed)是一个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量,它等于需求量变化 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百分率的比值,从需求曲线的陡峭程度上可以大致看出需求价格弹性的 大小,若曲线陡峭,则弹性较小。需求的价格弹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替代品的可 获得性尤其重要;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的需求往往更具有弹性,因为消费者从这种商品转向 其他商品比较容易。 以上三个概念是进行下一步分析的基础。 (2)实证分析 现在,很多商家都购进无纺布袋和纸袋希望替代塑料购物袋;但是,与塑料购物袋相比, 纸袋和布袋在价格和便利性上有着很大的缺陷。塑料购物袋在收费之后也只需要几角钱,并 且质轻、防渗性好、易于清洗。然而,很多布袋成本就达到了 5 元以上,并且防渗性差、清 洗复杂、使用次数有限。纸袋虽然价格比较低,但是它的防渗和隔热性差。纸袋和布袋都不 能用来装液体类商品和鱼、肉等的生、腥食品。由此可见,对消费者来说,纸袋和无纺布袋 都不是塑料购物袋的良好替代品。 下面,我们引入需求-供给模型,如图表 3。在图中,D、S 曲线分别表示塑料袋的需求 曲线和供给曲线。由于塑料袋缺少良好的替代品,造成了塑料袋消费价格弹性很小,表现为 需求曲线比较陡峭。而在政府实行“限塑令”之前,商家几乎都是免费提供塑料袋,所以我 们可以近似认为市场的均衡价格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图中的 P0),其对应的塑料袋消费量 为 Q0。政府实行了“限塑令”之后,规定塑料袋必须有偿提供,这就相当于人为地提高了塑 料袋的价格(图中的 P1)。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 P1对应的塑料袋数量 Q1,即是在实行“限 塑令”后消费者选择的消费量。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限塑令带来的塑料袋消费量减少(Q0—Q1)并不明显,而造成这 种“不明显”的罪魁祸首就是塑料袋替代品的缺乏。 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很简单也很复杂,就是开发出塑料袋的良好替代品——在不污染环 境的前提下延续塑料袋的价格和便利性优势。这样,当塑料袋的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可以 容易地转向其他商品,从而大幅减少塑料袋的消费量。 3、其他 另外,在“限塑令”实行过程中,还产生了忽视塑料制品生产者利益、塑料购物袋定价 00725082 程超 “限塑令”何去何从 7 混乱、宣传不足、缺少塑料袋回收配套政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反映了“限塑令”本身 的制度弊端,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解决。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塑料袋替代品的缺乏造成了其消费弹性小,对价 格变化不敏感;因此,“无偿”变“有偿”很难从根本上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量。 四、结语 本文讨论了“限塑”的必要性和现行“限塑令”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建议。综上所述, 白 色污染形势严峻,“限塑”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但是,只有在“限塑令”的充分考 虑到商家、消费者、生产者的利益和选择的前提下,“限塑”的效果才能得到保证;也只有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告别“白色污染”。 价格(P) D P1 S P0 O Q1 Q0 数量(Q) 图表 3 塑料购物袋市场的供给-需求模型 00725082 程超 “限塑令”何去何从 8 参考文献: 1. 钟山,《有机化学基础》.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8 2.沃尔特·尼克尔森(美),《微观经济理论》,第九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N·格里高利·曼昆(美),《经济学原理》,第四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彭俐俐等,《20 世纪环境警示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聂国卿,《我国转型时期环境治理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6.姚志勇等,《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
本文档为【“限塑令” 何去何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