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基础心理学知识

2012-02-09 50页 ppt 12MB 64阅读

用户头像

is_819774

暂无简介

举报
基础心理学知识nullnull 心理咨询师培训 基础心理学知识 国 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 理 事 国家心理咨询师鉴定省专家组 组 长 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指导委员会 委 员 李幸民null 目 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与方法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基础心理学知识
nullnull 心理咨询师培训 基础心理学知识 国 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 理 事 国家心理咨询师鉴定省专家组 组 长 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指导委员会 委 员 李幸民null 目 录 第一节 概述 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与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与功能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 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 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 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 第六单元 知觉种类 第四节 记忆 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 第二单元 表象 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第二单元 思维种类 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解决的思维过程 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 第五单元 想象 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 第一单元 意识概述 第二单元 注意概述 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征 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 第一单元 需要与动机概述 第二单元 需要层次理论 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一单元 情绪情感概述 第二单元 情绪理论 第三单元 变化的维度及两极性 第四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 第五单元 意志 第九节 人格第一节 绪论第一节 绪论基础心理学 =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 Psyche + logos = psychology 灵魂 表达 心理学 它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规律。本节内容本节内容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null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概述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p2 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p1 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分支的关系普通心理学与其他分支的关系null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表象、言语、 思维和想象等 情绪情感 意志 需要和动机(动力) 能力、气质和性格(特征) 心理过程 人格心理现象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主要由两大方面组成(该表要记)在一定意义上,人格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p3知—知之深 情—情之切 意—意之坚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 (A)人格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 (B)心理过程是通过人格表现出来的 (C)心理过程和人格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心理现象 (D)人格和心理过程是相同的概念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一句话,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功能心理是脑的功能null 一、心理是脑的功能() 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具体的说: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理由初级不断向高级发展。 心理发展的阶段:(知识点) 1、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 2、知觉阶段—脊椎动物 3、思维的萌芽阶段--灵长类动物 4、思维阶段—人的身上,有了人的心理。 动物心理的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思维的萌芽的三个阶段。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狼孩的故事) 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 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 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心理可以通过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进行研究。 心理反映的特点:能动性和主观性 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自然 (B)环境 (C)行为 (D)社会狼孩:人的心理的社会性狼孩:人的心理的社会性1919年,一个印度人在狼窝内救出了两个小女孩。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小的不久就死去了,大的却活下来,人们给她取名卡玛拉。卡玛拉刚开始被救出来之后,生活习性和狼一样,她像狼那样用四肢爬行,吃扔在地上的肉;害怕光亮、水、火;不穿衣,给她衣服就把衣服撕破;白天睡觉,夜间活动,深夜时经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心理学的性质心理学的性质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因此,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 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心理学的哲学根源 心理学的生物学根源 科学心理学的诞生null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时间: 1879年 地点:德国,莱比锡大学 人物: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心理学之父) 标志性事件: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意义:科学心理学诞生 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一)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人物:(德国)冯特(1879,莱比锡);铁钦纳 观点: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意识 的结构 方法:内省法冯特、铁钦纳用( )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 (A)内省 (B)测验 (C)实验 (D)条件反射null(二)行为主义(behaviorism):近代心理学的两大流派之一 人物:(美国)华生;斯金纳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     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方法:探索刺激与反应(S-R)之间的关系John Watson (1878 – 1958) B. F. Skinner (1904-1990)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只要确定了( ),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而任意地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A)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 (B)心理现象的整体属性 (C)心理在适应环境中机能 (D)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华生:《行为主义》,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华生:《行为主义》,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不过,请注意,当我从事这一实验时,我要亲自决定这些孩子的培养方法和环境。” null:“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遗传的天才》 霍尔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null(三)塔心理学(Gestalt完形心理学) 人物:(德国)韦特海默;柯勒; 科夫卡 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整体>部分之和 Max Wertheimer Wolfgang Köhler Kurt Koffka 整体>部分之和整体>部分之和null(四)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人物:(美国)杜威、詹姆士 观点: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机能)。 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机能) 。William James JOHN DEWEY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詹姆士 (B)铁钦纳 (C)华生 (D)弗洛伊德null(五)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 :近代心理学的 两大流派之一 人物:(奥地利)弗洛伊德 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概念: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 人格的结构:本我、自我、超我Sigmund Freud (1856~1939)nullnullnullnull(六)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向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六)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六)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重视人自身的价值与尊严,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Carl R. Rogers, 1902–1987 Abraham Maslow 1908-1970 (七)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七)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用计算机的原理,以信息加工的特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重点: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 (七)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七)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 (八)生理心理学(neuropsychology) (八)生理心理学(neuropsychology) 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重点:研究大脑神经生理功能     与个体行为及     心理过程的关系生理心理学探讨的是( )。 (A)构成心理的基本元素 (B)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C)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 (D)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心理学历史发展小结心理学历史发展小结null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与思辨相对 发展性原则:与静止相对 实践性原则:与纯理论研究相对 null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观察人的行为和活动,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叫观察法(自然观察法)。   不能干预活动,不能控制条件。 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的对象提问,让他回答,通过对他的回答的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的方法,叫调查法。 访谈法(提纲) 问卷法(信效度、取样、常模)null 个案法(个案历史技术) 个案法是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   实验法 主试者在严格控制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被试的行为或活动,探索客观条件和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 自变量 因变量 控制变量(无关的额外变量)对某一个被试所做的多方面的深入详细研究,包括他的历史资料、作业成绩、测验结果,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等,目的在于发现影响某种心理和行为的原因。这种方法叫()。 (A)自然(一般)观察法 (B)调查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null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null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一、神经元(神经细胞)及其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知识点) 神经:许多轴突聚集在一起组成的神经纤维。null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信息)--接受外界的刺激。 传递信息 整合信息   神经元的分类 感觉性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在传入与传出中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的类型神经元的类型刺激感觉器官传入神经元中枢传出神经元效应器官反应联络神经元神经:由许多平行的神经细胞纤维聚集成束,没有传导方向之分,在同一根神经里,既有传入NC也有传出NC。神经系统由神经分布全身,构成一网络。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null躯体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 脊髓 脑脑神经(12对) 脊神经(31对) 交感神经(唤醒) 副交感神经(抑制)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端脑(大脑皮层) 间脑:丘脑 上丘脑 下丘脑 底丘脑 脑干:延脑、桥脑、中脑 小脑1.自主 2.拮抗 3.与情绪有关null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P13专栏最后自然段,二级重点掌握) 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包括躯体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及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训练--生物反馈仪器自主神经系统训练--生物反馈仪器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脊髓 脑 脑干 间脑 小脑 端脑 nullnull(一)脊髓 灰质(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白质(脊神经的神经纤维) 最低级的中枢,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脊髓的构造与功能脊髓的构造与功能 传递躯体与脑的信息并控制脊髓反射 null桥脑延脑中脑小脑脊髓间脑端脑(二)脑干(二)脑干延脑:椎体交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桥脑:联系神经纤维上下行通道、大小脑之间的通道 中脑:神经纤维上下行通道,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 脑干网状结构的作用和功能:其神经弥散性的投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知识点)p15 网状结构是( )。 (A)言语中枢 (B)感觉和运动中枢 (C)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D)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中枢(三)间脑(三)间脑 丘脑:所有感觉神经元(嗅觉除外),都在丘脑换一个神经元传入大脑,是皮层下感觉中枢(嗅觉除外)。 上丘脑:嗅觉 下丘脑:是内脏系统的调节中枢(知识点) 底丘脑:肌肉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运行) 下丘脑是( )。 (A)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直接中枢 (B)感觉和运动中枢 (C)调节呼吸与血压的中枢 (D)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null(四)小脑 保持身体平衡 调节肌肉紧张 灰质在外,白质在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病”: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       统、植物神经系统的以感觉、运动、       意识、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       现的疾病 脑血管疾病 癫痫 脑炎 脑膜炎等临床上常见 脑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的应用使许多脑和脊髓疾病能得到迅速准确的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 ”:中枢神经系统受致病因素影响      (尤其是未能查出神经系统器质性      病变时)而以精神活动障碍为主 要表现的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杨丽娟事件杨丽娟事件卖房 举债 卖肾 投海 null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两半球由胼胝体连接起来。 大脑皮层: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有两个)四个部分。null大脑皮层的机能 枕叶——视 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颞叶——听 顶叶——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 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额叶——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中央前回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区位于( )。 (A)颞上回 (B)额叶中央前回 (C)顶叶中央后回 (D)枕叶后端大脑半球的分区大脑半球的分区运动区 感觉区 视觉区 听觉区 nullnull倒立;面积大小与部位的敏感性有关;对侧传导null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单侧化 (左语右形) 左半球(言语功能)——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 右半球(非言语参与的)——空间形象思维占优势 右利手的人 双脑单侧化双脑单侧化nullnullnull左 右 脑 开 发单侧化的证据和实验研究单侧化的证据和实验研究 1960年(法)布洛卡运动失语区:左半球额叶受损 20世纪60年代(美)斯佩里”割裂脑”技术的开展 结果: 左半球:言语优势半脑 右半球:空间方位定向和图形认知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了这样的结论,即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 )。 (A)左右半球在空间知觉上优势均等 (B)左右半球在言语功能上优势均等 (C)右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左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D)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null躯体偏瘫 脑瘫躯体偏瘫 脑瘫脑 瘫脑 瘫小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 (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器质损害,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 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等障碍 脑瘫临床表现脑瘫临床表现由于类型、受损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常见的脑瘫临床表现 1 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运动发育落后表现在粗大运动和 (或)精细运动两方面。正常小儿3个月时俯卧位能抬头,4~ 5个月时能主动伸手触物,两手能在胸前相握,安静时能在眼前玩弄双手, 6 ~7个月时会独自坐在较硬的床面不跌倒,8~10个月时会爬,爬时双上肢 (或下肢)交替向前移动,1岁时能独自站立,1岁~1岁半时能行走。脑瘫小儿在上述年龄阶段一般部不能达到正常小儿水平。 2 肌张力异常,脑瘫小儿在不同年 (月)龄时肌张力表现有所不同,痉挛型脑瘫在新生儿时期除个别严重的时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外,大多数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3 姿势异常。 4 反射异常。痉挛型脑瘫小儿深反射(膝反射、二头肌反射、跟腱反射等)活跃或亢进,有时还可引出踝阵挛及Babinski征。 null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 心理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组成。 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胸腺nullnull(一)垂体腺:位于丘脑下部 生长与性;控制泌尿、血压及生长速度等。 (二)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部 肾上腺髓质维持血压等功能,肾上腺皮质对机体的生理平衡和情绪行为有重要影响。 (三)甲状腺:位于气管下端的两侧 维持发育和机体代谢,对情绪有影响。 (四)性腺:位于生殖器 促进第二性征发育与生殖。内分泌系统与心理控制泌尿、血压及生长速度的腺体是()。 (A)垂体腺 (B)甲状腺 (C)胰腺 (D)肾上腺null第二节 小结null(一)脊髓 灰质(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白质(脊神经的神经纤维) 最低级的中枢,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 (二)脑干 延脑:椎体交叉;支配呼吸和心跳的中枢 脑桥 : 中脑: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 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和觉醒,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三)间脑 丘脑:重要的感觉中枢(嗅觉除外) 上丘脑:嗅觉 下丘脑:内脏(自主神经)活动的调节中枢 底丘脑:肌肉张力 (四)小脑 保持身体平衡。 灰质在外,白质在内。 null (五)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两半球由胼胝体连接起来。 大脑皮层,分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四个部分。 大脑皮层的机能 : 枕叶——视 颞叶——听 顶叶——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 额叶——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单侧化 右利手的人: 左半球——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 右半球——空间形象思维占优势。 布洛卡发现,左半球额叶损伤(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 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结论: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占优势。 null常考点: 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P 2、外周神经系统 (专栏) P13 〔二级必看〕 外周神经系统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 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识支配。 自主神经的活动与情绪有关。 3、中枢神经包括脊髓和脑(非大脑) P14 4、脊髓中间部分叫灰质,包括大量神经元。P14 外周是白质,包括大量神经纤维。 5、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部分。是脑的最古老的部分(最早成熟的脑部器官)。P14null6、脑干网状结构调节脑的兴奋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P15 7、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P15 8、大脑半球包括四个叶:额叶(主管躯体运动)、顶叶(主管躯体感觉)、枕叶(主管视觉)及颞叶(主管听觉) P16 9、布洛卡区受损,导致运动性失语症(表达性失语)P17 10、罗杰*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证明:对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P17null11、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P19 12、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13、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P21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第三节 感觉和知觉本节目标本节目标1、了解感觉的的感念和种类 2、了解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3、了解感觉现象 4、熟悉各种感觉 5、了解知觉的定义和特性 6、了解知觉的种类 null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运动觉 平衡觉 机体觉(内脏感觉—定位不清楚)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感觉null第二单元 感受性及感觉阈限(知识点) 一、定义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反之亦然。 二、种类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最大)刺激强度。 范围 下限—上限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也叫最小可觉差,j.n.d (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 (A)感受性 (B)感觉阈限 (C)差别阈限 (D)最小可觉差null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韦伯定律: ΔI / I=K,ΔI差别阈限,I原来的刺激强度。 即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费希纳定律: S=K · logR 即人感受到的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对数成正比。 物理量的变化不能作为心理量变化的单位 两定律都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当刺激的物理量增加一个单位时,人感受的心理量也增加一个单位,这种说法对吗?韦伯定律用于描述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的,这个比例是() (A)小于1 (B)大于1 (C)一个常数。 (D)一个变数nullnull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知识点) 一、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p24 光适应: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 (感受性下降) 快(一两分钟) 暗适应:对暗适应是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慢(30~40分钟) 戴波长在620纳米以上的红色眼镜,视紫红质不会分解,可以保护暗适应。 二、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p24 正后像:性质相同 负后像:性质相反 彩色的负后像是刺激色的补色。 后像持续的时间与刺激强度呈正比。感觉适应就是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人的感受性逐渐降低的现象。对吗?暗适应是视觉感受性( )的过程。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波动null视觉后像: 注视30秒以上,然后看白色背景,会看到一个发亮的灯泡。nullnull 色光三原色的补色:当两种色光相加得到白光时,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光。 色光三原色的补色:当两种色光相加得到白光时,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光。 红光+蓝绿(青光)=白光 蓝光+黄光=白光 绿光+品红=白光null 三、感觉对比: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同时对比(出题) 继时对比(出题) P25 四、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如:尖锐的声音,红色感觉温暖、蓝色感觉清凉,音乐最容易让人感受联觉)null“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朱自清 《荷塘月色》 甜蜜的嗓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 null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 一、视觉 (一)视觉的适宜刺激 光波:380~780纳米(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电磁波   null(二)视觉器官 角膜→前房→瞳孔 →水晶体→玻璃体→视网膜(最外一层是视细胞层)→视神经→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 视细胞有锥体细胞(明视觉)和杆体细胞(暗视觉)两种。视觉产生的最终部位是()。 (A)视网膜 (B)视神经 (C)大脑枕叶前端 (D)大脑枕叶后端nullnull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 有锥体细胞(明视觉)和杆体细胞(暗视觉)两种。 锥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呈圆锥状,在强光下起作用,叫明视觉器官。它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呈杆状,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对弱光敏感,叫暗视觉器官。它不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从视网膜出来的视神经,最终达到大脑皮层的枕叶后端,即枕极的部位产生视觉。null(三)颜色视觉 色调(波长) 颜色的特性 明度(光的物理强度) 饱和度(灰色所占的比例,光波的纯度) 色弱 色觉异常 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 全色盲 色觉异常大多由遗传原因造成:隔代遗传(外祖父通过母亲遗传外孙),隐性基因 色光混合:相加混合(不同光同时作用于眼睛) 颜料混合:相减混合(颜料吸收了某些波长的光) 颜色混合色盲色盲对红绿蓝三种颜色不能完全产生色觉经验者,如红绿色盲,黄蓝色盲,也称不完全色盲;完全色盲只能看到深浅不同的灰色。 男女有别?   男性约占8%,女性0.4%。 色盲的生活有何禁忌? nullnull二、听觉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 声波:16 ~ 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1000 ~ 4000 Hz 最敏感—对这一范围声音的耐受性比较高。(人的说话声音) 老年人听觉丧失首先是高频声音感受下降 null(二)听觉器官(听觉的感受器是 内耳的科蒂氏器官 ) 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内耳 声波→科蒂氏器官(听觉)→颞上回和颞中回( )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 (A)半规管 (B)内耳 (C)内耳的科蒂氏器官 (D)颞上回null(三)听觉的特性 音调——频率(音调是由声音的频率决定的) 单位-HZ(每秒振动的次数) 响度——振幅(响度是由振幅所决定的) 单位-分贝16-160        说话:60,刺耳:90 音色——波形(音色是由声音的波形决定的) 有规律的震动-乐音,否则噪音 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基本特性,是心理量,是心理的感受。 频率、振幅、波形是物理量。 是心理与物理的对应规律。客观的是物理量,主观的是心理量。心 理 量物 理 量声音的声波的心理量包括:(正确答案是A、B) A、音调 B、响度 C、频率 D、波形 null三、嗅觉和味觉 嗅觉: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味觉: 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质 感受器是味蕾 最基本的味觉:酸、甜、苦、咸(图) 四、皮肤感觉 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痛觉 生理零度:皮肤表面的温度。null 嗅觉试验发现,人们喜欢另外一个人的原因居然有可能是因为气味……想想你喜欢的人,他/她是什么气味呢?nullnull五、平衡觉:静觉 感受器为内耳中的前庭器官 六、运动觉:动觉(P30) 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关节内 七、内脏感觉:机体觉 饥饿、饱胀和渴、窒息、疲劳、便意、疼痛和性的感觉 八、痛觉(知识点) 内脏痛定位不准,具有放射的现象。(痛觉感受器分布在全身所有的组织中 ) 痛觉的意义在于保护机体;痛觉最难适应。平衡觉的感受器是()。 (A)小脑 (B)内耳中的前庭器官 (C)运动神经 (D)感觉神经null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知识点) 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知觉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二、知觉的基本特征二、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恒常性 4、知觉的理解性null知觉的整体性:人们在知觉时,总是把把各个部分、各种属性作为统一的整 体加以反映,即为知觉的整体性 nullnullnull主观轮廓 null知觉的选择性:在一定时间内,人们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把 它们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从而对它们作出清晰的反映 两可图形 (对象和背景) null你看到的是一个老人的脸?或是一对情侶在接吻呢?知觉的选择性:两可图形知觉的选择性:两可图形null看到了一个人和他的影子?这个人是谁呢? 乔治 华盛顿 看到了一个人和他的影子?这个人是谁呢? 乔治 华盛顿 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又叫知觉的常性:在知觉时,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不变应万变 种类 大小恒常性 size constancy 颜色恒常性 color constancy 明度恒常性 brightness constancy 形状恒常性 shape constancy 大小恒常性(size constancy) 大小恒常性(size constancy)     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因网像大小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大小恒常性。大小知觉是由网像大小与知觉距离二者共同决定的,对于网像大距离近与网像小距离远两种组合,人们可以根据经验做出物体大小相等的知觉解释。 大小恒常性错觉 大小恒常性错觉 大小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形状的恒常性 形状的恒常性形状恒常性(shape constancy)    形状恒常性(shape constancy)     对物体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网膜上投影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形状恒常性。 “门总是方的 ” 门总是方的 门总是方的 null明度恒常性 明度恒常性 改变照度使物体反射的光量变化时,对物体的明度知觉仍趋向于保持不变 null颜色恒常性:当照射物体表面的颜色光发生变化时,人们对该物体表面颜色的知觉仍然保持不变 null知觉恒常性的意义 知觉的恒常性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大意义,它能使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实际面貌反映事物,并改造世界。如果没有知觉的恒常性,人就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界环境。 知觉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在知觉事物时人们总是要用过去的经验对其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揭示出来的特性。雪地上的一群马 雪地上的一群马 null 知觉理解性的作用有: 1、我们可以把没有意义的赋予其意义。 2、可以提高知觉的速度。 3、有助于我们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 4、有助于知觉的整体性。在观看某些不完整的图形时,正是理解帮助人们不缺少的部分补充起来。 null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移动知觉 错觉null一、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等空间特性 的知觉。 (一)大小知觉 影响因素:视像大小、距离、参照物……邻近物体大小对大小知觉的影响(二)形状知觉(二)形状知觉 影响因素:视像、动觉、触觉、生活经验 (三)方位知觉 以自身作为参照,以两耳听觉提供的信息为参照,判断方位。 null(四)距离知觉 又叫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对象的重叠(遮挡) :物体相互遮挡是判断物体前后关系的重要条件 单眼线索之对象重叠单眼线索之线条透视作用单眼线索之线条透视作用线条透视作用:两条向远方伸延的平行线 看起来趋于接近单眼线索之空气透视作用单眼线索之空气透视作用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递过程中有变化,其中包括空气的过滤和引起的光线的散射。近处清晰远处模糊 单眼线索之运动视差单眼线索之运动视差运动视差: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 null双眼线索之眼睛的调节作用对眼是这样“炼”成的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 双眼视轴辐合 两眼视差: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两眼视差 双眼视差 ——立体电影 双像:如果两眼成像的网膜部位相差太大,那么人们看到的将是双像,即把同一个物体看成两个 Exp 用右手举起一支铅笔,让它和远处墙角的直线平行。如果注视墙角的直线,则近处的铅笔就出现双像;反之亦然 当我们看一物体时,两眼视网膜上形成的两个略有差异的视象叫( )。 (A)双眼视差 (B)双眼的结构级差 (C)双眼视轴辐合 (D)线条透视null二、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生物钟:机体生理节律的变化像一个时钟,调节人的行为节律性,也给人们估计时间提供了依据。 生理周期:生理循环周期 情绪周期 智力周期 null三、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视 似动现象: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              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电影、霓虹灯         错 诱导运动 “月亮走,我也走",彩云追月       觉 自主运动 “暗室中的烟头 ” 运动知觉直接依赖于对象运动的速度。 太慢→人感受不到手表时针的运动;也感受不到花的开放。 太快→转动的叶片;风扇。 对( )产生的知觉叫运动知觉。 (A)物体的变化 (B)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移 (C)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 (D)物体的空间特性null四、错觉: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图形错觉 形重错觉 视听错觉 倒飞错觉 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 (B)错觉可以通过主观努力进行消除 (C)不同感觉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产生错觉 (D)错觉是因为人的意识模糊造成的nullnullnullnull消失的灰色 消失的灰色 用眼睛盯住中间的黑点30秒,旁边的灰色都消失了 null这些水平线都是平行的嗎?或是彼此之间是有角度的呢?null数数看有几个黑点! :o) 数数看有几个黑点! :o) nullnull这只大象有几只脚?一、 感觉与知觉nullnullnull常考点: 感觉现象,感觉种类,知觉特性,知觉种类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P22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熟悉并区分什么是外部感觉,什么是内部感觉。 P22 2、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P23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二者成反比,阈值低,感受性高。 null3、四个概念 P24-P25 感觉适应: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null4、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80nm-780nm之间的电磁波。P2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P28 5、视觉神经细胞包括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P26 锥体细胞位于中央窝,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位于视网膜边缘,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 6、色光的混合遵循加法规则;颜料的混合遵循减法规则。P27null7、听觉的特性:P29 心理量(由人主观感受到的)由物理量(客观测量到的)决定的。心理量 (心理特性) 物理量 音 调 响 度 音 色 频 率 振 幅 波 形 null8、痛觉遍布全身的所有组织中,所以,内、外部感觉都有痛觉。痛觉难于适应,因为其对机体有保护作用。P31 9、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及理解性。P31 10、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带有固定倾向。P35null第四节 记忆(知识点) 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 一、记忆的定义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记忆的意义和作用 1、积累知识和经验,发展思维 2、积累影响,形成个性 3、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奠基石。  二、记忆的种类二、记忆的种类 按内容可分为 形象记忆 情景记忆 情绪记忆 语义记忆: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语义记忆 。 动作记忆 对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叫()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情绪记忆 (D)动作记忆 null三、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1、识记过程 1、识记过程 (1) 定义: 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2)识记的种类 (2)识记的种类 A、根据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B、根据识记材料是否有意义: a、意义识记 b、机械识记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作出任何意志努力的一种识记。“睡前无意学习” 有意识记有意识记有自觉目的、在必要时也需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一种识记。又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两种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的比较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的比较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意义识记与机械识记(3)影响识记的因素(3)影响识记的因素 识记的目的 学习态度:“洗脑” 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识记的方法2、保持2、保持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3、回忆/再认3、回忆/再认(1)回忆: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 (2)再认:识记过的材料、经验过的事物再 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识别确认的过程。(二)记忆基本过程之间的关系(二)记忆基本过程之间的关系开始,前提中间环节结果,检验null四、遗忘及遗忘规律 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错误地再认或回忆的现象。(无意义记忆) 遗忘(保持)曲线: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时间保存量(艾宾浩斯提出;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null第二单元 表象第二单元 表象null一、表象的定义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表象。表象就是记忆分类中的形象记忆,表象所回忆的内容一定是事物的形象。 二、表象的特征和作用 直观形象性积 累感性知识 片段不稳定性 不像知觉那样稳定 可操作性 表象的形象在头脑中可以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叫可操作性。这使表象成为想象的素材。 概括性 表象的形象具有事物的主要特征,丢掉了一些次要特征。表象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桥梁作用)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 (A)回忆 (B)表象 (C)再认 (D)保持null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 根据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来分:三个记忆系统 。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 或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 长时记忆:过程记识记(编码)保持(存储)忆:再认/重现(提取)(一)感觉登记(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一)感觉登记(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1、定义 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2、感觉登记(瞬时记忆)的特点 2、感觉登记(瞬时记忆)的特点 (1)鲜明的形象性(感觉后象) (2)容量大,保留时间短 容量:9-20比特(信息单位) 时间:0.25-1秒(图像记忆) 1-4秒(声音记忆) (3)巩固后可进入短时记忆 (二)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二)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1、定义  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 2、短时记忆的特点 2、短时记忆的特点 (1)容量有限:7±2 (信息组块) (2)短时记忆多为听觉编码 (3)加工信息被意识到 (4)加工的信息经过复述可转入长时记忆 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 )编码。 (A)视觉 (B)听觉 (C)语义 (D)知觉(三)长时记忆 (三)长时记忆 1、定义: 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的记忆。 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为()。 (A)1分钟以上 (B)2分钟以上 (C)3分钟以上 (D)10分钟以上2、长时记忆的特点 2、长时记忆的特点 (1)容量无限 (2)编码形式: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 (3)信息需要提取到短时记忆中才能被意识到 (4)遗忘因自然衰退或干扰造成 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null瞬时记忆 (感觉记忆/感觉登记) 0.25~1秒(图像) 1 ~4(声象)容量相当大 图象 声象 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操作记忆) 1分钟以内7±2 听觉 长时 记忆 1分钟—永久 无限 语义 形象 保持时间 容 量 编码方式 三个记忆系统比较图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感觉 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刺激注意精细复述提取遗忘维持复述遗忘遗忘行为反应null长时记忆遗忘的原因:自然的衰退和干扰。 干扰分为: 前摄抑制:前面对后面的干扰。 倒摄抑制:后面对前面的干扰。 系列位置效应:两头记忆效果比中间好。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系列位置效应(也叫循序效应) 就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 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 响. 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比较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的比较学习经济学学习心理学经济学测验后摄抑制学习心理学学习经济学经济学测验前摄抑制nullnull缓减倒摄抑制nullnull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P37 记忆的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回忆(再现)和再认。 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用无意义音节作材料,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P39 3、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形象再现叫做表象,而再现的结果
/
本文档为【基础心理学知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