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金庸先生的传奇人生

金庸先生的传奇人生

2012-01-06 3页 doc 25KB 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金庸先生的传奇人生金庸先生的传奇人生   有这样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横批“越女剑”。   如果你觉得摸不着头脑,那么,这篇文章将为你开启一扇有趣的武侠之门;如果你会心一笑,继而热血沸腾,那么你一定会脱口而出:金庸!   是的,这副对联是金庸先生为自己创作的十五部小说所写,分别为从《飞狐外传》到《鸳鸯刀》的第一个字。更难得的是,他以一支妙笔写武侠,纵横天下;一支健笔论时局,享誉香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金庸大师的传奇人生吧。      横空出世,一代“武林盟主”   1954年1月,香港发生了一...
金庸先生的传奇人生
金庸先生的传奇人生   有这样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横批“越女剑”。   如果你觉得摸不着头脑,那么,这篇文章将为你开启一扇有趣的武侠之门;如果你会心一笑,继而热血沸腾,那么你一定会脱口而出:金庸!   是的,这副对联是金庸先生为自己创作的十五部小说所写,分别为从《飞狐外传》到《鸳鸯刀》的第一个字。更难得的是,他以一支妙笔写武侠,纵横天下;一支健笔论时局,享誉香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领略金庸大师的传奇人生吧。      横空出世,一代“武林盟主”   1954年1月,香港发生了一次著名的拳师比武事件。比武结果,以太极派掌门人一拳打得白鹤派掌门人鼻子流血而告终。这个话题启发了《新晚报》的总编辑:既然人们都喜欢武术,不妨试着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于是他想到了报社里经常谈武论剑的两个年轻人:陈文统和查良镛。陈文统答应试试看。第二天,报纸上便登出广告:本报从明日开始推出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陈文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梁羽生。   《龙虎斗京华》一炮打响之后,武侠小说渐成燎原之势。1955年,查良镛以金庸为笔名,陆续发了《书剑恩仇录》。故事波澜壮阔、扣人心弦,《新晚报》顿时“洛阳纸贵”,“家家说书剑,户户论金庸”。这一年,金庸31岁。   1956年,金庸又为《商报》写了他的第二部武侠小说《碧血剑》,再次轰动。紧接着,他又推出新作《雪山飞狐》。《雪山飞狐》的开放式结尾引来无数读者询问,整个东南亚都在议论:“胡斐那一刀,究竟砍还是不砍?”   正当读者纷纷沉浸在《雪山飞狐》的悬念中时,金庸又一鼓作气推出了《射雕英雄传》。它是金庸第一部“超级长篇小说”,同时也是最有名的作品。小说一面世,就使此前所有的武侠小说黯然失色。其中,郭靖、黄蓉、洪七公、欧阳锋等人物,性格鲜明,跃然纸上,为大家所耳熟能详。很多人都是因为这部小说而成为“金庸迷”的。《射雕英雄传》奠定了金庸的“武林盟主”地位,也成为新派武侠的经典之作。   此后,他更是笔耕不辍,又陆续推出了多部巨著。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同样很精彩。你最喜欢看哪部?为什么?如果看过原著,你能说说电视剧和小说的异同吗?      博采众长,徒弟“查先生”   金庸一介书生,凭什么能把“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等武功写得出神入化?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读了下面这段文字,你也许会明白。   金庸常常在武侠小说中写到围棋,将棋局、棋艺和武功巧妙地结合。实际上,现实生活中的金庸,也确实喜欢下围棋。1993年3月,金庸赴京访问,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的丁关根,在钓鱼台国宾馆宴请他,特地请了聂卫平作陪。在宴会中,丁关根问聂卫平:“你有几个围棋弟子?”聂卫平答:“最好的弟子是马晓春,但真正拜过师的只有查先生一位。”丁关根说:“你怎么叫徒弟查先生?”聂卫平回答:“我崇拜查先生的小说,他的年纪又比我大得多,我们是两头大。”丁关根又问:“查先生的围棋在香港是不是最好?”聂卫平沉吟片刻,说:“在香港知名人士中第一。”众人大笑。   虽然金庸的棋艺并没有他书中的高手那样出众,但他却能用一支生花妙笔,描绘出围棋的至高境界,难怪人们常常用“博大精深”来形容金庸的小说。诗词、历史、天文、地理、民俗、武术、医学、棋艺、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甚至植物学、动物学、心理学等等,奇妙地融汇在一起,在金庸笔下化成了极有韵味的文字,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陶冶和修炼,这便是金庸小说的独特魅力。      白手起家,缔造报业王国   1959年,金庸自立门户,以写作收入创办《明报》。他从第一天起,就在《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这两部著作的连载为《明报》的创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过,《明报》权威性的建立,却在于它的新闻报道、时事评论和。而这,离不开金庸以他本名查良镛发表的社论。连载武侠小说之外,他每天写一篇“社评”,纵横评论天下大事,这是好多读者所不知道的。金庸的社论独树一帜,享有崇高的声誉。一有大事发生,港人就会很自然地想看《明报》的社论怎么说。每天一篇社论,几十年坚持不懈,而且保持高品位,试问天下能有几人做到?   《明报》是他一生事业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金庸于1966年创办《明报月刊》,1968年又办了《明报周刊》,明报机构尚有一份《明报晚报》。此外,他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金庸一手创办的《明报》企业集团,经过三十多年不断发展,由一家报社扩展成兼营出版、旅游、印刷以至地产的多元化企业。   凡事贵在坚持。问问自己:你有什么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不求学位,只求学问   2005年,剑桥大学决定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没想到,81岁的金庸却远赴剑桥攻读历史学硕士。在小他15岁的导师——汉学家麦大维指导下,于2006年完成硕士论文。获得硕士学位后,他随即提出申请继续攻读,以完成博士课程。剑桥校方表示已无此必要,但金庸坚决请求入校就读,并最终得到校方同意。   2010年9月,授予金庸博士学位证书的仪式在香港低调举行。考虑到金庸年事已高,剑桥方面破例送学位证书上门,这也是历史上剑桥校长首次去海外颁学位。   金庸既已获授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何必还要再去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呢?对此,金庸的解释是陈寅恪的一句名言——“不求学位,只求学问”。   其实,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授予他人荣誉学位是相当严格的。其中,牛津大学曾先后取消过授予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及布莱尔荣誉博士学位的计划;剑桥大学授予他人荣誉学位不仅需要阵容强大的人士的推荐提名,而且在为期3个月的挂牌“公示”期内,该校数万名博士、硕士中只要有8人反对,则推荐无效。正是因为授予程序的严格,增加了荣誉学位的含金量,更能突显出金庸先生被全票通过提名推荐的不易。
/
本文档为【金庸先生的传奇人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