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白虎汤详解

白虎汤详解

2011-11-24 50页 doc 422KB 81阅读

用户头像

is_881245

暂无简介

举报
白虎汤详解 白虎汤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白虎汤的来源 白虎汤来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原方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功效清热泻火,除烦生津,被后世称为清热祖方。主治伤寒阳明热盛证,或温病气分热盛证。症见高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关于方剂的命名后世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是,仲景以四方之神名(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来命名方剂,如王孟英认为:“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阴兽。虎啸谷风冷,凉风酷暑消,神于解热,莫如白虎。”(《温热经纬》);一种观点认为,仲景是以主药石膏色白量大、...
白虎汤详解
白虎汤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白虎汤的来源 白虎汤来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原方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功效清热泻火,除烦生津,被后世称为清热祖方。主治伤寒阳明热盛证,或温病气分热盛证。症见高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关于方剂的命名后世有不同观点,一种观点是,仲景以四方之神名(青龙、朱雀、白虎、玄武)来命名方剂,如王孟英认为:“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阴兽。虎啸谷风冷,凉风酷暑消,神于解热,莫如白虎。”(《温热经纬》);一种观点认为,仲景是以主药石膏色白量大、清热之力迅猛如虎命名。 第二节 白虎汤的组成及用法 白虎汤是一首清热泻火、除烦生津的方剂,其药物组成为:石膏(碎)一斤(50g),知母六两(18g),炙甘草二两(6g),粳米六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第三节 白虎汤的功效与主治 一、方中药物的功效与主治 1.石膏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的矿石。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此外尚含有少量硅酸、氢氧化铝、硫化物、有机物及微量的铁、镁等。味辛廿,大寒。归肺、胃经。 [功能]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主治] 用于外感温热病,清热泻火作用颇为显著,尤长于清泄气分实热,主治邪在气分,壮热、烦渴、脉洪大等实热亢盛之证,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如白虎汤。若邪渐深入,气血两燔,高热、发斑者,宜与水牛角、牡丹皮、玄参等清热凉血药同用,共奏解毒化斑、气血两清之效,如清瘟败毒饮。 用于肺热气喘,能清泄肺热,常与麻黄、杏仁等配伍,共奏清宣肺热和平喘之效,如麻杏石甘汤。 用于胃火亢盛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能泻胃火,常与生地黄、牛膝等配伍。 煅石膏,外用于疮疡溃而不敛、湿疹、水火烫伤等,有清热、收敛之效。可单用或配伍青黛、黄柏等。 历代医家论述: 《名医别录》:“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暴气喘息、咽热。” 李时珍《本草纲目》:“止阳明经头痛、发热恶寒、日晡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痛。”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其性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无论内伤、外感用之皆效,即他脏腑有实热者,用之亦效。《神农本草经》原谓其微寒,其寒凉之力远逊于黄连、龙胆草、知母、黄柏等药,而其退热之功效,则远过于诸药。盖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实热,断无伤人之理,且放胆用之,亦断无不退热之理。石膏之性又善清瘟疹之热,又善清头面之热,又善清咽喉之热。” 朱丹溪《本草衍义补遗》:“石膏,本阳明经药,阳明主肌肉,其甘也,能缓脾益气,止渴去火;其辛也,能解肌出汗,上行至头;又人手太阴、少阳,而可为三经之主者。” 缪希雍《本草经疏》:“石膏本解实热,祛暑气,散邪热,止渴除烦之要药。温热二病,多兼阳明,若头痛、遍身骨痛而不渴不引饮者,邪在太阳也,未传阳明不当用;七、八日来,邪已结里,有燥粪,往来寒热,宜下者勿用;产后寒热由于血虚或恶露未尽,骨蒸劳热由于阴精不足而不由于外感,金疮、下乳,更非其职,宜详察之,并勿误用。” 余师愚《疫疹一得》:“石膏性寒,大清胃热;味淡气薄,能解肌热;体沉性降,能泄实热。……非石膏不足以治热疫,遇有其证辄投之,无不得心应手,三十年来,颇堪自信。” 李梃《医学入门·本草》:“以味甘,能缓脾生津止渴;以味辛,能解肌热出汗,上行至头;以气寒,能清肺润肺制火,除三焦大热。凡伤风、伤寒、时行,头目昏眩,寒热,气逆喘急,腹痛,及中喝壮热烦躁,日哺潮盛,小便卒数如淋。惟胃虚寒人禁服。” 2.知母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知母的根茎,味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主治] 用于温病,邪在气分,高热、烦渴的气分实热证,有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竹叶配伍有协同之效。 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有清泄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增强清肺润燥之功,如《医方集解》二母散。 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者,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与黄柏相须为用。 既能清泄肺胃之火,又能滋养肺肾之阴,故宜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同山药、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历代医家论述: 《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日华子本草》:“治热劳传尸疰病,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 李杲《用药法象》:“知母,其用有四:泻无根之肾水,疗有汗之骨蒸,止虚劳之热,滋化源之阴。” 李时珍《本草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又谓:“知母之辛苦寒凉,下则润肾燥而滋阴,上则清肺金而泻火,乃二经气分药也。” 李中梓《本草通玄》:“知母苦寒,气味俱厚,沉而下降,为肾经本药。兼能清肺者,为其肃清龙雷,勿使僭上,则手太阴无消烁之虞也。泻有余之相火,理消渴之烦蒸,凡止渴安胎,莫非清火之用。多服令人泄泻,亦令人减食,此惟实火烁灼者,方可暂用。若施之于虚损之人,如水益身矣。盖苦寒之味,行d地肃杀之令,非长养万物者也。” 张景岳《本草正》:“古言知母佐黄柏滋阴降火,有金水相生之意。盖谓黄柏能制膀胱、命门阴中之火,知母能消肺金、制肾水化源之火,去火可以保阴,即是所谓滋阴也,故洁古、东垣皆以为滋阴降火之要药。继自月.溪而后,则皆用以为补阴,诚大谬矣。夫知母以沉寒之性,本无生气,用以清火则可,用以补阴,则何补之有?” 贾所学《药品化义》:“知母与黄柏并用,非谓降火,实能助水;与贝母同行,非谓清痰,专为滋阴。” 陈士铎《本草新编》:“黄柏未尝不入气分,而知母未尝不入血分也。黄柏清肾中之火,亦能清肺中之火;知母泻肾中之热,而亦泻胃中之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岂止人于气分,而不入于血分耶?是二药不必兼用。”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知母原不甚寒,亦不甚苦,尝以之与黄芪等分并用,则分毫不觉凉热,其性非大寒可知。又以知母一两加甘草二钱煮饮之,即甘胜于苦,其味非大苦可知。寒、苦皆非甚大,而又多液,是以能滋阴也。有谓知母但能退热,不能滋阴者,犹浅之乎视知母也。足以愚治热实脉数之证,必用知母;若用黄芪补气之方,恐其有热不受者,亦恒辅以知母。” 3.甘草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 益气补中,清热解滚,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 [主治] 用于多种气虚证,如心气虚之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虚弱、倦怠乏力等证。本品能补心气,心气虚、心阳不振、心悸、脉结代等让,常用为要药。每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因其味甘益脾,凡治脾胃虚弱或中阳不振的方剂常用为辅助药,如四君子汤、理中汤。 有较广泛的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以及药物、食物中毒等。治疗疮肿诸毒,占方多大量单用,内服或外敷。后世多配伍应用,如治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治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 有祛痰止咳之功,其性子和,可用于多种气喘咳嗽。但须作相应的配伍,如风热咳嗽,配桔梗、牛蒡子;风寒咳嗽,配麻黄、紫苏;热痰咳嗽,配瓜蒌、黄芩;寒痰咳嗽,配干姜、细辛等。 用于腹中挛急疼痛,与芍药配伍,能显著增强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能缓和某些药物峻烈之性,如调胃承气汤,于大黄、芒硝等泻药中配入甘草,既可使泻下力趋于温和,并避免大黄等药对大肠刺激而产生腹痛。可调和诸药,故在许多处方中均配伍甘草,并能起到矫味作用。 历代医家论述: 《本经》:“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 《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 4.粳米 始载于《别录》,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的种仁。味甘,平。归脾、胃经。 [功能] 益气生津,健脾和胃,除烦渴,止泻痢。 [主治] 用于气津两伤之证,如白虎汤、附子粳米汤、麦门冬汤均用粳米益气生津,并缓和药性。 用于治霍乱狂闷,烦渴,:止泻无度,气欲绝者,常与淡竹沥配伍,如《圣济总录》竹沥饮。 用于治赤痢热躁,具有止泻痢之功,如《普济方》用粳米服之。 《圣济总录》外用于治受胎未足,初生无皮,色赤,但有红筋。 历代医家论述: 《别录》:“主益气,止烦,止泄。”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食治》:“平胃气,长肌肉。” 孟洗《食疗本草》:“温中,益气,补下元。” 《日华子本草》:“壮筋骨,补肠胃。” 兰茂《滇南本草》:“治诸虚百损,强阴壮骨,生津,明目,长智。” 宁原《食鉴本草》:“粳米,即今之白晚米,惟味香甘,与早熟米及各土所产亦白大小异族四、五种,犹同一类也,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耳。” 陈嘉谟《本草蒙筌》:“粳米,伤寒方中,亦多加入,各有取义,未尝一拘。少阴证,桃花汤每加,取甘以补正气也;竹叶石膏汤频用,取甘以益不足焉;白虎汤人手太阴,亦同甘草用者,取甘以缓之,使不速于下尔。” 李时珍《本草纲目》:“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炒米汤:益胃除湿。” 缪希雍《本草经疏》:“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 王士雄《随息居饮食谱》:“粳米甘平,宜煮粥食,功与籼同,籼亦可粥而粳较稠,粳亦可饭而籼耐饥。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强食亦能致病戕生,患停饮者不宜吸粥。痧胀霍乱虽米汤不可人口,以其性补,能闭塞隧络也。” 二、白虎汤的功效与主治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生津。 [主治] 阳明气分热盛。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现代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糖尿病、大叶性肺炎等病。 本方主治阳明气分热盛之证。凡伤寒化热传阳明之经,温病邪传气分,皆能出现本证。邪从内传,里热正盛,故见壮热不恶寒;热灼津伤,乃见烦渴引饮;热蒸外越,故热汗自出;脉洪大有力或滑数,皆为热盛于经所致。 本方用石膏为君,取其辛甘大寒,以制阳明(气分)内盛之热。以知母苦寒质润为臣,既助石膏清肺胃之热;又借苦寒润燥以滋阴。用甘草、粳米,既能益胃护津,又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偏,共为佐使。四药共用,具有清热生津之功,使其热清烦除,津生渴止,由邪热内盛所致诸证皆可相应顿挫。 第四节 白虎汤的临床应用 本方在《伤寒论》是用治阳明热证的主方;在温病学范围是用治气分热证的代表方。两类疾病,均属里热证,对石膏用量皆主张重用方能生效。 使用本方应该注意:一是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二是脉见浮细或沉者;三是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四是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投。 本方适应证一般以“四大”(即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典型症状为依据,但在实际使用中遇有脉数有力、高热、大汗、烦渴者即可使用。其病机要点有:①阳明经热邪炽盛,或气分热盛。②热邪伤耗胃津。前者属邪气实,后者为津液伤,总以邪热实为主。若本证兼有牙龈肿痛,便秘者,可加大黄,以泻热通便;若热盛于经,气津两伤,症见身热而渴,脉大无力者,加人参以补气生津。 现代临床,以大量的临床实效验证了白虎汤对外感热病的卓越功效,如内科病症中即对各种急性热病如流行性感冒、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小儿麻疹、钩端螺旋体病、莱姆病、恙虫病等出现气分热盛者,都有很好的效果。在具体运用中结合病期、证候,加减化裁,“同病异治”。如白虎汤在治疗乙脑的初期,即卫气阶段,若有兼证,则可随证加减,灵活运用。卫分证状明显者加金银花、连翘;挟湿者可用白虎加苍术汤;暑邪引动内风,用本方合羚羊钩藤汤或加蜈蚣、全蝎、僵蚕为散内服;邪已人血,内陷心包,神识昏迷者,宜加安宫牛黄丸、局方至宝丹等芳香开窍药物;兼阳明腑实证,则白虎汤加承气汤治之;兼见气虚,脉洪大或芤者,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可见高热烦渴,泛恶呕吐,肌肤发斑、发疹等症,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救阴,用白虎汤加减效果极佳,可酌加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清热解毒药,牡丹皮、生地黄、白茅根、芦根等凉血清热滋阴药。若用于麻疹的初期,以高热,口渴,烦躁为投药指征,酌加紫草、红花、板蓝根、蝉蜕、浮萍等,町在退热的同时,使疹毒迅速外达;若麻疹合并肺炎,宜加黄芩、鱼腥草等苦寒清肺热之品。用于大叶性肺炎时,以高热,口渴,烦躁,胸痛,咳嗽,脉洪大作为投药指征。对急性风湿热,病在气分,见高热,关节肿痛,挟风者,取桂枝白虎汤;挟湿者,取苍术白虎汤,收效亦佳。 现代临床,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不断扩大白虎汤证应用范围,白虎汤被广泛应用于各科各系统疾病中。如内科病症除急性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外,还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肝硬化腹水、急性胰腺炎、急性白血病合并霉菌感染、癌性发热、糖尿病、痛风、风湿热、成人斯蒂尔病、脑出血、老年性痴呆、三叉神经痛、剧烈胸痛、神经官能症、失眠、精神病食欲亢进、精神性烦渴症、抗精神炳药物所致副反应性病证的治疗中。外科用于急性阑尾炎、烧烫伤、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热等病症的治疗;皮肤科用于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婴儿湿疹、重症药物性皮炎、银屑病、痤疮、皮肤垢着病等病症的治疗;妇产科用于经期延长、卵巢癌晚期纳差、产后乳汁自出、产后发热等病症的治疗;儿科用于麻疹、小儿外感高热、小儿咳喘证、小儿夏季热等病症的治疗;眼科用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等病症的治疗;耳鼻喉科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鼻窦炎等病症的治疗;口腔科用于口腔溃疡、唇炎、牙槽脓肿、口腔不良反应、老年口干症等病症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第五节 白虎汤的衍生方 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组成] 知母六两(9g),石膏(碎、绵裹)一斤(30g),甘草(炙)二两(3g),粳米六合(9g),人参三两(10g)。 [用法]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效]清热,益气,生津。 [主治] 白虎汤证,但汗多而脉大无力,具有津气皆伤之证;以及暑病见有津气两伤,症见汗出背微恶寒,身热而渴等症。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组成] 竹叶二把(15g),石膏一斤(30g),半夏(洗)半升(9g),麦门冬(去心)一升(15g),人参二两(5g),甘草二两(3g),粳米半升(15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 伤寒、温热、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脚区,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脉虚数,舌红少苔。 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 [组成] 知母六两(9g),甘草(炙)二两(3g),石膏一斤(30g),粳米二合(6g),桂枝(去皮)三两(5~9g)。 [用法] 为粗末,每用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汗出愈。 [功效] 清热,通络,和营卫。 [主治] 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风湿热痹,症见壮热,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数。 白虎承气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 生石膏(细研)八钱(24g),生大黄三钱(9g),生甘草八分(2.4g),知母四钱(12g),元明粉二钱(6g),陈仓米(荷叶包)三钱(9g)。 [用法] 水煎,元明粉冲服。 [功效]清热泻火,通便。 [主治] 伤寒阳明病,邪火壅闭,昏不识人,谵语发狂,大热大烦,大渴大汗,大便燥结,小便赤涩。 白虎加苍术汤(《类证活人书》) [组成] 知母六两(9g),甘草(炙)二两(3g),石膏一斤(30g),苍术三两(9g),粳米三两(9g)。 [用法] 判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祛湿。 [主治] 湿温病。身热胸痞,汗多,舌红苔白腻等。近来用治风湿热等病。 柴胡白虎插(《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 川柴胡一钱(3g),生石膏(研)八钱(24g),天花粉三钱(9g),生粳米三钱(9g),青子芩钱半(4.5g),知母四钱(12g),生甘草八分(2.4g),鲜荷叶1片。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气分热。 [主治]暑疟,暑热化燥者。 化斑汤(《温病条辨》) [组成] 石膏一两(30g),知母四钱(12g),生甘草三钱(9g),玄参三钱(9g),犀角(水牛角代)二钱(6g),白粳米—合(9g)。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渣再煮一盅,夜一服。 [功效]气血两清。 [主治]发斑,气血两燔热毒重而血络瘀滞证。 羚犀白虎汤(《温热经纬》) [组成] 白虎汤加羚羊角、犀角(水牛角代)。 [用法]水煎服。 [功效] 消气凉血,熄风止痉。 [主治] 气血两燔,高热神昏,抽搐,即热极生风证。 葱豉白虎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 鲜葱白三枚,豆豉三钱(9g),生石膏四钱(12g),知母三钱(9g),细辛三分(0.9g),生甘草五分(1.5g),粳米(荷叶包)三钱(9g)。 I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 [功效]消气分热。 [主治] 伤寒愈后,伏热未尽,复感新邪,邪郁于内,头痛发热,恶风或恶寒,舌燥口渴,或兼咳嗽烦躁者。 清疹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生石膏(捣细)一两(30g),知母六钱(18g),羚羊角二钱(6g),金钱重楼(切片)钱半(4.5g),薄荷叶二钱(6g),青连翘二钱(6g),蝉蜕(去足土)钱半(4.5g),僵蚕二钱(6g)。大便滑泄者,去石膏、知母,加滑石、甘草。 [用法] 水煎取清汤一盅半,分二次温饮下,以服后得微汗为佳。若一次得微汗者,余药仍可再服。若服一次即得大汗者,余药当停服。此药分量,系治七八岁以上者,若七八岁以下者,可随其年之大小,斟酌少用。或将药减半或用三分之一皆可。 [功效]发表清解。 [主治] 小儿出疹,见表里俱热,或烦躁引饮,或喉痛声哑,或喘逆咳嗽者。 寒解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生石膏(捣细)一两(30g),知母八钱(24g),连翘一钱五分(4.5g),蝉蜕(去足土)一钱五分(4.5g)。 [用法]水煎,日三服。 [功效]清热透表。 [主治] 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舌上苔白欲黄,其脉洪滑。或头犹觉疼,周身犹有拘束之意者。为邪人阳明,但尚有太阳表证者。 仙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生石膏(捣细)三两(90g),玄参一两(30g),连翘三钱(9g),粳米五钱(15g)。 [用法] 上四味,用水五盅,煎至米熟,其汤即成。约可得清汁三盅,先温服一盅。若服完一剂,病犹在者,町仍煎一剂,服之如前。 [功效l清阳明经热。 [主治]寒温阳明证,表里俱热,心中热,嗜凉水,而不至燥渴, 脉象洪滑,而不至甚实,舌苔白浓,或白而微黄,或有时背微恶寒者。 镇逆白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生石膏(捣细)三两(90g),知母两半(45g),清半夏八钱(24g),竹茹粉六钱(18g)。 [用法]用水五盅,煎汁三盅,先温服一盅。病已愈者,停后服。若未全愈者,过两点钟,再温服一盅。 [功效]清热降逆。 [主治] 伤寒、温病邪传胃腑,白虎汤证又兼胃气亡逆心下满闷者。 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生石膏(捣细)三两(90g),知母一两(30g),人参六钱(18g),生山药六钱(18g),粉甘草三钱(9g)。 [用法] 上五味,用水五盅,煎取清汁三盅,先温服一盅。病愈者,停后服。若未全愈者,过两点钟,再服一盅。 [功效]祛实火,清虚热。 [主治] 寒温实热已人阳明之府,燥渴嗜饮凉水,脉象细数者。 石膏粳米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 生石膏(轧细)二两(60g),生粳米二两半(75g)。 [用法] 上二味,用水三大碗,煎至米烂熟,约可得清汁两大碗。乘热尽量饮之,使周身皆汗出,病无不愈者。若阳明腑热已实,不必乘热顿饮之,徐徐温饮下,以消其热可也。 [功效]清解热邪。 [主治] 温病初得,其脉浮而有力,身体壮热。并治一切感冒初得,身不恶寒而心中发热者。 第二章 古今医家的论述 张仲景:“伤寒,脉浮滑,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伤寒沦·辨太阳病脉 证并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伤寒论·辨阳明脉证并治》)“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吴鞠通:“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温病条辨·卷1》)“暑温,形似伤寒,但有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温病条辨·卷1》)“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下后无汗,脉浮洪者,白虎汤主之”(《温病条辨·卷2》)。 成无己:“白虎,西方金神也。应秋而归肺。热甚于内者,以寒下之;热甚于外者,以凉解之;其有中外俱热,内不得泄,外不得发者,非此汤则不能解之也。夏热秋凉,暑喝之气,得秋而止,秋之令曰处暑,是汤以白虎名之,谓能止热也。知母味苦寒,《内经》曰:热淫所胜,佐以苦甘,又曰: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欲彻表热,必以苦为主,故以知母为君。石膏味甘微寒,热则伤气,寒以胜之,甘以缓之,热胜其气,必以甘寒为助,足以石膏甘寒为臣。甘草味甘平,粳米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热气内余,消烁津液,则脾气燥,必以甘平之物缓其中,故以甘草、粳米为之使。足太阳中喝,得此汤则顿除之,即热见门虎而尽矣。立秋后不可服,以秋则阴气半矣,白虎为大寒剂,秋工之时,若不能食,服之而为逆不能食,成虚羸者多矣。”(《伤寒明理沦》卷4) 李挺:治一切时气、温疫杂病,胃热咳嗽发斑,及小儿泡疮瘾疹伏热等证(《医学入门》)。 吴昆:“石膏大寒,用之以清胃。知母味厚,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町用之。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戒矣”(《医方考》卷1)。 汪昂:“此足阳明、手太阴药也。热淫于内,以苦发之,故以知母苦寒为衬。热而气伤,必以甘寒为助,故以石膏为臣。津液内燥,故以甘草、米甘平益气缓之为使,不致伤胃也。又烦出于肺,燥出于肾,石膏清肺而泻胃火,知母清肺而泻肾火,甘草和中而泻心脾之火,或泻其子,或泻其母,不专治阳明气分热也”(《医方集解·泻火之剂》)。 柯琴:“石膏大寒,寒能胜热,味甘人脾,质刚而主降,备中土生金之体,色白通肺。质重而含脂,具金能生水之用,故以为君。知母气寒主降,苦以泄肺火,辛以润肺燥,内肥白而外皮毛,肺金之象,生水之源也,故以为臣。甘草皮赤中黄,能土中泻火,为中宫舟 楫,寒药得之缓其寒,用此为佐,沉降之性,亦得留连于脾胃之间矣。粳米稼穑作甘,气味温和,禀容乎之性,为后天养生之资,得此为佐,阴寒之物,则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主西方金也,用以名汤者,秋金得令,而暑清阳解”(《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卷3)。 王子接:“白虎汤治阳明经表里俱热,与调胃承气汤为对恃。调胃承气导阳明腑中热邪,白虎泄阳明经中热邪。石膏泄阳,知母滋阴,粳米缓阳明之阳,甘草缓阳明之阴。因石膏性重,知母性滑,恐其疾趋于下,另设煎法,以米熟汤成,俾辛寒重滑之性得粳米、甘草载之于上,逗留阳明,成清化之功。名闩白虎者,虎为金兽,以明石膏、知母之辛寒,肃清肺金,则阳明之热自解,实则泻子之理也”(《绛雪园古方选汁》卷上)。 尾台榕堂:伤寒脉滑而厥者,及无大热心烦,背微恶寒等证,世医不用白虎,逆至今病舒不起,可胜叹哉。治麻疹大热谵语,烦躁引饮,唇舌燥裂,脉洪大者。治牙齿痛,口舌干渴者。治眼目热痛如灼,赤脉怒张,或头脑眉棱骨痛,烦渴者,俱加黄连为良。又治狂症眼中如火,大声妄语,放歌高笑,登屋瑜垣,狂走不已,大渴引饮,昼夜不服者,亦加黄连(《类聚方广义》)。 王士雄:“方中行曰: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阴兽。虎啸谷风冷,凉风酷暑消,神于解热,莫如白虎。石膏、知母,辛甘而寒,辛者金之味,寒者金之性,辛甘体寒,得白虎之体焉。甘草、粳米,甘平而温,甘取其缓,温取其和,缓而且和,得伏虎之用焉。炊四物之成汤,来白虎之嗥啸,阳气者以天地之疾风名也。风行而虎啸者,同气相求也。虎啸而风生者,同声相应也,风生而热解者,物理必至也”(《温热经纬》卷5)。 张锡纯:方中重用石膏为主药,取其辛凉之性,质重气轻,不但长于清热,且善排挤内蕴之热息息自毛孔达出也。用知母者,取其凉润滋阴之性,既可佐石膏以退热,更可防阳明热久者之耗真阴也。用甘草者,取其甘缓之性,能逗留石膏之寒凉不至下趋也。用粳米者,取其汁浆浓郁能调石膏金石之药使之与胃相宜也。药止四味,而若此相助为理,俾猛悍之剂归于和平,任人放胆用之,以挽回人命于垂危之际,真无尚之良方也。何犹多畏之如虎而不敢轻用哉?白虎汤方,三见于《伤寒论》。一在太阳篇,治脉浮滑;一在阳明篇,治三阳合病自汗出者;一在厥阴篇,治脉滑而厥。注家于阳明条下,谓苟非自汗,恐表邪抑塞,亦不敢卤莽而轻用白虎汤。自此说出,医者遇白虎汤证,恒因其不自汗出即不敢用,此误人不浅也。盖寒温之证,邪愈深入则愈险。当其由表人里,阳明之府渐实,急投以大剂白虎汤,皆可保完全无虞。设当用而不用,由胃实以至肠实而必须降下者,已不敢保其完全无虞也。况自汗出之文惟阳明篇有之,而太阳篇但言脉浮滑,厥阴篇但言脉滑而厥,皆未言自汗出也。由是知其脉但见滑象,无沦其滑而兼浮,滑而兼厥,皆町投以白虎汤。经义昭然,何医者不知尊经,而拘于注家之谬说也?白虎汤所主之病,分载于太阳阳明厥阴篇中,惟阳明所载未言其脉象何如,似令人有未惬意之处。然即太阳篇之脉浮而滑及厥阴篇之脉滑而厥推之,其脉当为洪滑无疑,此当用白虎汤之正脉也。故治伤寒者,临证时若见其脉象洪滑,知其阳明之府热已实,放胆投以白虎汤必无差谬,其人将药服后,或出凉汗而愈,或不出汗其热劝;可暗消于无形。若其脉为浮滑,知其病犹连表,于方中加薄荷叶一钱,或加连翘、蝉蜕各一钱,服后须臾即可由汗解而愈。其脉为滑而厥也,知系厥阴肝气不舒,可用白茅根煮汤以之煎药,服后须臾厥回,其病亦遂愈。此愚生平经验所得,故敢确实言之,以补古书所未备也。近世用白虎汤者,恒恪守吴氏四禁。所谓四禁者,即其所著《温病条辨》白虎汤后所列禁用白虎汤之四条也。然其四条之中,显有与经旨相反之两条,若必奉之为金科玉律,则此救颠扶危挽回人命之良方,几将置之无用之地。吴鞠通原文: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予也;脉沉者,不可予也;不渴者,不可予也;汗不出者,不可予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按:前两条之不可予,原当禁用白虎汤矣。至其第三条谓不渴者不可予也,夫用白虎汤之定例,渴者加人参,其不渴者即服白虎汤原方,无事加参可知矣。吴氏以为不渴者不可予,显与经旨相背矣。且果遵吴氏之言,其人若渴即可予以白虎汤,而亦无事加参矣,不又显与渴者加人参之经旨相背乎?至其第四条谓汗不出者不可予也,夫白虎汤三见于{伤寒论》,惟阳明篇中所主之三阳合病有汗,其太阳篇所主之病及厥阴篇所主之病,皆未见有汗也。仲圣当日未见有汗即用白虎汤,而吴氏则于未见有汗者禁用白虎汤,此不又显与经旨相背乎?且石膏原具有发表之性,其汗不出者不正可借以发其汗乎?且即吴氏所定之例,必其人有汗且兼渴者始可用白虎汤,然阳明实热之证,渴而兼汗出者,十人之中不过一二人,是不几将白虎汤置之无用之地乎?夫吴氏为清季名医,而对于白虎汤竟误设禁忌若此,彼盖未知石膏之性也。及至所著医案,曾治何姓叟,手足拘挛,因误服热药所致,每剂中用生石膏八两,服近五十日始愈,计用生石膏二十余斤。又治赵姓中焦留饮,上泛作喘,每剂药中皆重用生石膏,有一剂药中用六两八两者,有一剂中用十二两者,有一剂中用至一斤者,共服生石膏近百斤,其病始愈。以观其《温病条辨》中,所定白虎汤之分量生石膏止用一两,犹煎汤三杯分三次温饮下者,岂不天壤悬殊哉?盖吴氏先著《温病条辨》,后著《吴氏医案》,当其著《温病条辨》时,因未知石膏之性,故其用白虎汤慎重若此;至其著《吴氏医案》时,是已知石膏之性也,故其能放胆重用石膏若此,学问与年俱进,故不失其为名医也(《医学衷中参西录》)。 叶橘泉:用治急性传染性热病,如伤寒(肠热证)、肺炎、麻疹等高热、烦渴、汗多等、又治糖尿病初期,或夏季小儿热,皮肤病烦热,瘙痒,口渴,夜啼不安等,又霍乱后大热烦渴,有尿中毒倾向时,以及疟疾、回归热、肺炎等大汗出、分利解热时,用本方以防虚脱之危险,在此情况下白虎加人参汤运用更广泛(《古方临床之运用》)。 黄煌:白虎汤以石膏、知母同用,则其方证是以两药的药证为主体的,基本症状为烦躁、强烈的渴感、身热汗出、脉象洪大。客观指证有形瘦面白、皮肤粗糙的体型、脉象洪大、舌红苔薄干燥等,白虎汤不单是治疗急性热病的处方,即使内伤杂病,只要具有白虎汤证,也可使用白虎汤,这就是“有是证用是药”这一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 第一章 内科病证 第一节 传染病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发热、剧烈头痛、全身酸痛,但呼吸道症状较轻;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多相类似,婴幼儿、老年人及身体虚弱者发病后易并发肺炎等症。 中医称其为“时行感冒”。治疗上根据初起病邪在肺卫的病理特点,以解表宣肺为原则;但由于所感病邪有风寒、风热以及暑湿等不同,因此解表透邪的具体方法又必须因证而异。一般而言,风寒者治以辛温解表;风热者治以辛凉解表;暑湿者治以解表祛湿,化湿和中;如病情复杂而见表寒里热证候者,治宜表里双解;至于正虚邪盛而致证候虚实错杂者,治疗又须根据其正邪盛衰的具体病情变化,采取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治疗大法。 [临床应用] 王秀东治疗91例流感患者,其中男46例,女45例;年龄12~39岁;发病1~3天。治疗方药:石膏30g,知母9g,炙甘草3g,黄芪、党参各20g,灵芝、连翘、金银花、白茅根、板蓝根、葛根各15g,生地黄、大黄、薄荷(后下)各10g。水煎,取汁分早、晚2次服,3日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治愈66例(其中1个疗程治愈42例),占72.53%;显效14例,占15.38%;有效9例,占9.89%;无效2例,占2.20%;总有效率97.80%。 按:白虎汤有较强的清热泻火作用,对热证的退热效果较好,但病邪深入血分的流感,临床症状主要以畏寒、高热、头痛为主,故减轻高热、头痛应是治疗重症流感的第一要素。王氏加大了方中石膏的用量,同时增加大黄和葛根以加强清热泻火通便和止头痛功能,使高热和头痛的症状能尽快减轻。治疗重症流感应以发散解表为主,故在方中加入清热解毒、清宣通表的金银花、连翘、葛根。由于病邪深入血分,可能会出现神昏、谵妄的症状,故在方中加入生地黄、白茅根等药物以凉血滋阴,使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或常伴有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故加入薄荷、板蓝根利咽止咳。诸药相伍,共奏清热泻火、解表发散、凉血止痛之效。 [病案举例] 患者,发热,周身骨节烦痛,头痛鼻塞,汗出恶风,口渴气粗,溲黄,舌红苔燥,脉洪大而数,体温39.3°C。证属疫邪袭表,化热人里,里热炽盛。治宜解表清里,处以白虎汤加味,药用生石膏30g(先煎),知母、连翘各10g,甘草、羌活、薄荷各5g,水煎服。1剂后头身疼痛减轻,高热渐退。原方继进2剂而愈。 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又称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上以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和颈项强直为主要特点。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以儿童发病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整个病程可大致分为以下四期:①上呼吸道感染期:与普通上呼吸道感染不易鉴别,主要表现为流涕、咽痛、发热等症状,临床上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数患儿感染中止于此期。②败血症期:此期细菌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引起患儿出现全身症状:高热、头痛、呕吐、全身不适、烦躁不安或表情呆滞、皮肤黏膜出现出血点和瘀斑,随着病情的进展,1~2天内可发展为脑膜炎期。③脑膜炎期:细菌侵入颅脑和脊髓,引起化脓性脑脊髓膜炎,表现为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囟门膨出、抽搐、惊厥,重者昏迷症状。④恢复期:患儿经过合理治疗,通常在2~5天进入恢复期,体温下降,意识逐渐恢复,一般在1~3周内可以痊愈。少数患儿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如抢救不及时,24h内危及生命,称为暴发型流脑。 本病属中医“温病”范畴,与“风温”、“春温”相近,由于传染性较强,故也属“温疫”。按照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疗效突出。 [临床应用] 太和县赵集公社卫生院在流脑流行期对辨证属于气分型(证候:头痛剧烈,呕吐烦繁,高热不退,烦躁不安,颈强明显,精神淡漠,颜面苍白,舌苔黄,脉沉数有力)的148例患者以加味白虎汤(138例)治疗或单用石膏竹茹(10例)治疗,同时配合西药磺胺嘧啶、青霉素、氯霉素等治疗,结果治愈率达100%。加味白虎汤组方:生石膏60~120g,知母15g,竹茹9g,麦门冬15g,钩藤15g,生地黄15g,甘草3g。用法:水煎服,开始每日服2剂,热退后每日服1剂。不能口服中药者采用鼻饲或保留灌肠法,每8h1次,连服4天。不能接受苦药者,可采用生石膏60~120g,竹茹9g煎汤代替。 [病案举例] 尚某某,男,12岁。1976年2月28日发病,病后2天因高烧,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而人院。检查:颜面苍白,表情迟钝,颈项强直,肝脾不大,苔微黄,脉沉。血象:白细胞25 200/mm‘,中性72%。诊断为“流脑”气分型。西药磺胺嘧啶、青霉素按常规用药,因使用磺胺嘧啶引起血尿,后停用。中药用加味白虎汤(生石膏60~120g,知母15g,竹茹9g,麦门冬15g,钩藤15g,生地黄15g,甘草3g。)每天服2剂,连服3天,病情大减。但食欲尚差,于原方去石膏、加藿香、青皮各9g,第五天饮食增进,第六天痊愈出院。 按:根据作者统计,流脑的中医证型以气分型居多,占88.1%.治宜清热解毒,养阴除烦。石膏味辛性寒,质重气轻,既能解肌表,又能清里热,并具有止渴除烦等作用,为治疗本病的要药。本品只可生用,其量不宜过小,其次,闪热病常伤阴,应注意养阴生津药物的使用。 三、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刑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由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发热、头痛、呕吐和颈项强直等。严重者发生惊厥、昏迷和死亡。部分病例可有后遗症,包括肢体瘫痪、癫痫、智力障碍等。 本病属中医学“暑温”范畴,是人体正气不足,暑热之邪乘虚侵入所致。因暑性火热,传变迅速,故发病即见高热、烦渴、汗多等;暑性炎热,易人心营,生痰生风,蒙闭心窍,引动肝风而致壮热神昏、抽搐等。故本病治宜清暑泄热,清心凉营化痰开窍,凉肝熄风。 [临床应用] 郭可明于1954年和1955年应用白虎汤等治疗乙型脑炎,治法主要是解毒、清热、养阴,以白虎汤为主,选用石膏、全蝎、蜈蚣、犀角(水牛角代)、羚羊角、安宫牛黄丸等药物,54例的治疗效果为:痊愈51例(包括重型和极重型者9例,轻型者7例),死亡者3例(1例因并发中耳炎败血症而死亡,1例因治疗过晚而死,1例死因未明)。 杜惠芳等[”收治流行性乙型脑炎139例。男80例,女59例;治疗组年龄分布为3岁以下15例,4~10岁47例,10~18岁5例;对照组3岁以下25例,4~10岁43例,10~18岁4例。病情方面,二组病人在人院时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昏迷、抽搐等,治疗组依次为67人,42人,65人,32人,34人;对照组依次为72人,46人,71人,30人,31人。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分布方面具有明显的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降温止痉、脱水降颅压、聚肌胞抗病毒、抗生素及激素等一般综介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虎汤并随症加减.药物组成:牛石膏10~30g,知母8~15g,金银花10~15g,竹叶8~12g,麦门冬8~15g,玄参8~15g,生甘草9g。抽搐者加全蝎、钩藤、羚羊角、偶蚕等;神昏痰多者加竹沥、天竺黄;壮热神昏者可配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每日1剂,分两次水煎服。昏迷病人下鼻饲骨鼻饲。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63例(94%),有效2例(3%),死亡2例(3%)。对照组痊愈65例(90.28%),有效3例,死亡4例(5,56%)。治疗组痊愈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平均退热天数为3天,对照组为5天;治疗组平均昏迷持续天数为2.5天,对照组为4天。治疗较对照组为优,有显著性差异(p<0.05)。 按:本方门虎汤能清暑泄热,加金银花、竹叶、麦门冬、玄参助其清暑泄热并能清心凉血,凉肝熄风;加全蝎、钩藤、羚羊角、僵蚕等药物以助熄风止痉;竹沥、天竺黄化痰开窍;配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以助本方之力,故能取得满意疗效。 陈杰等收治6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单纯西药组)各30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7岁20例,8~12岁6例,13~16岁2例,17岁以上2例;轻型2例,中型19例,重型8例,极重型1例;临床症状:高热(39~40℃)27例,超高热(40℃以上)3例,惊厥29例,头痛29例,呕吐25例,意识障碍28例,呼吸衰竭3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2~7岁19例,8~12岁6例,13-16岁3例,17岁以上2例;轻型3例,中型20例,重型6例,极重型1例;临床症状:高热27例,超高热3例,惊厥29例,头痛28例,呕吐24例,意识障碍21例,呼吸衰竭2例。除2例极重型患者外,均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均符合乙脑的变化。两组之间有可比性。 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西医疗法,针对高热、惊厥、呼吸衰竭进行对症治疗,包括输液、抗病毒、止惊药、呼吸兴奋剂、脱水剂、糖皮质激素、改善脑细胞代谢等药物和护理措施(如鼻饲、吸痰、吸氧、物理降温)的应用。治疗组则对上述三大凶险症状,特别是高热加用中药白虎汤合大承,(汤加减治疗。约用:生石膏50g,知母10g,生甘草6g,大黄10g,玄明粉6g,枳实6g,厚朴6g。加减:惊厥加钩藤15g,僵蚕6g;无汗加蝉蜕10g,香薷6g;湿遏痰鸣加菖蒲12g,郁金10g;呕甚加代赭石15g,半夏6g;热势渐升加黄芩6g,栀子6g;高热昏迷加至宝丹1粒或紫雪散3g;热盛闭窍,神志不清加安宫牛黄丸1粒(以上为成人量)。轻型每日1剂,水煎200ml分2次服;中型每日2剂,共煎400ml分4次服,1次/6h;重型、极重型每日4剂,分8次服,1次/3h。不能口服者鼻饲。治疗效果:退热天数:治疗组为4.50士1.92天,对照组为8.43士3.94天;止惊天数:治疗组为2.00士1.18天,对照组为4.00士2.00天;苏醒天数:治疗组为4.21:2.00天,对照组为6.86士3.80天;进入恢复期天数:治疗组为11.86士3.60天,对照组为15.43士5.99天,治疗组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临床治愈27例,死亡1例,病残2例;对照组临床治愈20例,死亡3例,病残7例。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死亡率因例数较少,差异无显著性(p<0.05)。 按:暑为阳邪,最易化火,且发热愈高,热程愈长,病情愈重。热极可以生风,风火相煽,灼津生痰,痰盛可以生惊。因而乙脑临床表现有高热、意识障碍、痰鸣、抽风等风、火、痰、惊四症并见,且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其中热是产生他症的根本,及时控制高热,缩短热程,是切断其恶性循环的重要环节。生石膏为治疗暑温之要药,善清肺胃之热,故用量宜重;知母增强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大黄、玄明粉导热下行,急下存阴;枳实、厚朴行气泻热;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通过清气以透表,泻火通腑以排毒来达到表里双解,内外分治,除因断变,减轻脑实质广泛性炎症的目的,使高热减退。但要注意:一旦病人出现神识渐清、嗜睡消失、头身汗出、体温下降、头痛减轻、二便畅通、呕吐停止、抽搐消失等其中的二项临床表现时,其治疗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安宫牛黄丸、紫雪散、局方至宝丹是传统的治疗温病的三宝。治疗乙脑时三者可代用,但三者各有所长。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作用最强,紫雪散清热镇痉为优,局方至宝丹促进苏醒和镇痉见长。在使用时应根据风、火、痰、惊四证中哪证为主而分别便用。共用药时机以未发现烦躁、谵妄、惊厥之前,患者处于嗜睡状态时效果最显著。其可能是抑制脑炎病变进一步发展。当大脑皮层处于完全抑制状态时疗效较差。 又治疗7例乙脑患者,年龄3~11岁,病程3~7天,均夏秋季发痫,主要表现有高热、昏迷、惊厥、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符合诊断。应用白虎汤加减:生石膏100g,知母、生地黄各10~15g,大黄15~30g,板蓝根、石菖蒲、僵蚕各15g,水煎成400ml,过滤后装入输液瓶中,低温(3~4cC)保存。每次200ml做高位保留灌肠,日2次,至体温降至正常止。急性期兼使用甘露醇、地塞米松、东莨菪碱等药物。结果:7例全部治愈,退热时间1~3天,神志转清时间1~4天,抽搐减少至0-2次。 四、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以发热、出血、低血压、急性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是由病毒引起的,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以青壮年居多。 流行性出血热属中医学温病范畴,系由温热病邪侵袭人体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初起温邪袭表,见恶寒发热,继则迅速传人气分,出现壮热、口渴;内侵营血,气血两燔可发斑疹,甚则吐衄;热伤气阴,正气虚败,阳气衰竭而发为厥逆出现低血压;温邪内盛,真阴亏耗,肾水枯竭而致尿少、尿闭。因此,治疗时选用清泄阳明里热、保津。 [临床应用] 安丽芝治疗4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男36例,女11例;年龄12~20岁6例,20~40岁41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13天。所有病例均符合1987年卫防字4号文颁发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的诊断。其中出现肾损害36例,心肌损害23例,肝脏损害25例,低血压32例。血小板:(30~50)x109/L11例,(50~80)x10'/L28例, (80~100)x109/L 8例。予白虎汤加味: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5g,竹叶12g,山豆根log,板蓝根30g,粳米30g,甘草6g。随症加减:皮下瘀斑,血小板减少者加犀角(水牛角代)5g,牡丹皮10g;低血压者加生脉散;蛋白尿者加萆薢、金樱子各15g。并配合西药:病毒唑1g、氟美松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日1次。热退后氟美松减量,并应用平衡液500ml/天,维持电解质平衡。结果:痊愈38例,占80.9%;好转8例,占17.0%;无效1例,占2.1%。总有效率97.9%。 [病案举例] 怡某,男,35岁。2001年4月23日初诊。患者于4日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发热,为不规则热,体温达40~C,畏寒伴头痛欲裂,腰痛,初时伴鼻塞、流涕、门干,曾肌内注射安痛定、病毒唑、氟美松等药热能暂退,但药效过后体温回升,近1日左侧上下眼睑处出现出血点,来院进一步诊治。刻诊:体温39.8℃,血压:12.0/8.0kPa(90/60mmHg),酒醉面容,气促,手足厥冷,胸腹灼热,双肾区叩击痛阳性,饮食正常,大便调,小便黄,舌红苔黄厚,脉弦数。血小板计数42 x 109/L,流行性出血热抗体IgM(+),血清尿素氮7.8mmol/L,肌酐145p~mol/L。尿常规:蛋白(++),余正常。诊断: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辨证:春温(阳明热炽)。治宜清热解毒,益气生津。方用白虎汤合生脉散: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5g,竹叶12g,山豆根10g,板蓝根30g,粳米30g,甘草6g,麦门冬15g,五味子9g,人参3g。水煎服,每日1剂,并5%葡萄糖注射液500mi加氟美松5mg、病毒唑0.5g静脉滴注,每日2次。平衡液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3日后热退,血小板70 x 109/L,血压14.3/9.3kPa(107/70mmHg)。继续口服中药治疗,停用西药,7日后症状缓解,化验指标均正常而痊愈出院。 按:白虎汤加用竹叶、山豆根、板蓝根以加大清热力度。吴鞠通曾言:“白虎傈悍,邪重非其力不能举,用之得当有立竿见影之妙。”但在应用时须注意其禁忌范围。《伤寒论》指出:“其表不解者,不可予白虎汤。”并且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予之;脉沉者不可予之;汗不 出者不可予之;脉洪不胜重按者不可予之;真寒假热,阴盛格阳者不可予之。故临证时需慎之。 五、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各种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以流感伤寒型多见。常见于大暑节气前后,多因在大雨中劳作而染病。临床表现壮热、大汗、口渴、渴欲引饮或渴而不欲多饮,头痛,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小腿胀压痛,小便黄。舌红苷白或黄或黄腻,脉洪大。实验室检查:外周血象中,白细胞轻度增高,血沉增快。 根据发病季节、诱因及临床表现,本病属中医“暑温”范畴。暑为火热之气,其性酷烈,其邪侵人人体后,传人阳明气分。叶天士所说:“夏暑发自阳明”,“暑伤气分”,即概括了暑温初起的临床特点。而柯韵伯所论:“邪入阳明,故反恶热,热越故汗出,因邪热烁其津液,故渴欲饮水;邪盛而实,故脉洪大”,说明了本病的临床发病特点。根据病理变化及证候表现来,本病病在气分,然虽气分实热,但未成腑实,故治疗当以辛寒清气、涤暑泄热为主,不宜攻下。 [临床应用] 江忠远运用中医药治疗23例流
/
本文档为【白虎汤详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