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脑卒中早期健侧训练

2018-05-16 47页 ppt 1MB 1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徐姐2018

技术学院会计学毕业后掌握基本的会计知识技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多年的财务工作经验,现认多家小企的财务会计!

举报
脑卒中早期健侧训练脑卒中康复的分期急性期(0~1周)恢复期(2周~6个月)维持期(7个月以上)早期概念(0~1个月)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发病后从床旁开始,提高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增强坐位平衡能力和耐久性,逐步过渡到训练室训练,早期运动再学习和预防废用综合征及误用综合征,以促进最大的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早期自立为目标进行训练。健侧肢体训练脑卒中导致一侧肢体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这一侧我们称为患侧。而与患侧相对的另一侧称为健侧或非损伤侧。早期是指患者发病开始到发病后1个月以内。脑卒中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康复训练,但都会以患侧的肢体活动为主,而忽视了...
脑卒中早期健侧训练
脑卒中康复的分期急性期(0~1周)恢复期(2周~6个月)维持期(7个月以上)早期概念(0~1个月)脑卒中的早期康复发病后从床旁开始,提高肌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增强坐位平衡能力和耐久性,逐步过渡到训练室训练,早期运动再学习和预防废用综合征及误用综合征,以促进最大的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早期自立为目标进行训练。健侧肢体训练脑卒中导致一侧肢体出现运动功能障碍,这一侧我们称为患侧。而与患侧相对的另一侧称为健侧或非损伤侧。早期是指患者发病开始到发病后1个月以内。脑卒中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康复训练,但都会以患侧的肢体活动为主,而忽视了健侧肢体训练。因此探讨健侧训练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尤其重要。研究进展脑卒中偏瘫患者不仅现对侧躯体感觉运动障碍,其健侧肢体也不如正常人同侧的功能。窦祖林教授研究认为中风后健侧上肢粗大、精细徒手操作技能、日常生活动作、运动协调性与正常人同侧上肢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但在握力、两点识别觉、运动觉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并认为健侧手的使用频度、感觉与运动的相互作用、皮质脊髓投射纤维受损均可影响中风后健侧上肢的功能活动。研究进展窦祖林教授的研究一方面揭示了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上肢运动控制障碍机制,同时也提示有必要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上肢进行功能训练。Staines等对2例脑卒中患者及6例健康人双侧进行同时运动训练,并同时行MRI检查,结果与患手运动相比,双侧运动在急性期能使受损半球的初级运动皮质激动增强,患侧的被动运动和健侧的主动运动有可能促进大脑的功能重建。研究进展Olsen对75例中风的患者功能和运动恢复进行研究后认为康复不仅集中于对侧肢体,也应包括损伤同侧,改善损伤同侧控制可得到更大功能性独立;瓮长水等在对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健侧上肢的运动控制障碍进行研究后认为脑卒中后健侧上肢运动控制障碍程度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应重视健侧上肢的运动控制障碍,早期积极地干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研究进展罗志安教授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应注意健侧上肢的训练。以健手训练为主,其功能独立性改善较单纯训练患侧上肢更显著,这对患者的生活态度、康复信心有着很大的帮助,能促进患者积极主动参与康复。研究进展蔺勇博士经过多年临床发现从脑卒中后运动模式变化的角度看,如果不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其转化过程是由发病初期肌张力的迟缓和低紧张发展成为后来的痉挛形成偏瘫特有的异常模式变化过程,即“定型性运动模式的构筑化”。在这种异常运动模式的构筑化发展过程中,健侧肢体也会出现姿势紧张、功能低下形成非麻痹侧化。通过对健侧上肢正中神经的F波参数变化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并从神经生理学角度对健侧理论加以证实、补充和完善。研究进展李美萍通过等速肌力测试发现偏瘫患者健侧膝关节在屈伸肌的峰力矩及峰力矩体重比和总做功量较正常人的膝关节都有明显的下降。临床工作总结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大部分的功能障碍集中在患侧。为了发挥更多的功能,健肢承受着大部分体重,尽量多地代偿患肢的功能,这样就使得健肢的运动模式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极易造成健肢的损伤,进而加重功能障碍。表现在姿势变更慢,下肢摆动慢,行走速度慢等。所以患者的健肢并不是完全健康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肢。临床工作总结我们在临床康复工作中总结了脑卒中患者早期健侧肢体训练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说明科学合理的使用健侧肢体,提高患肢功能及主动参与能力,对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有极大的帮助,与大家一起探讨。早期健侧训练指导患者利用健侧上下肢配合进行进行床上良肢位的摆放、翻身训练、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同时在床边使用健侧肢体进行平衡、进食、穿衣、转移等训练,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增强患者信心。具体方法为:将健侧各个关节依由近到远、从上到下的顺序向各个方向缓慢、轻柔地活动一遍,要在患者无疼痛的情况下尽量达到解剖范围。辅助主动运动:Bobath握手,伸举过头,并指导患者做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运动,肘关节做伸展、前臂旋后运动,腕关节进行腕背伸、桡侧偏及尺侧偏训练,手指则进行屈伸、拇指对指及外展等;在坐位时膝关节微屈,脚后跟不离地,尽量控制头、躯干等关键点。每次30min,每日1次,每周6d。在关节活动度训练中充分运用触觉、温度觉等感觉刺激,每次治疗时间比常规康复训练延长20~40min,使患者感觉轻度疲劳为止。促进肢体血液循环促通神经反射保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缓解肌肉痉挛牵伸缩短的肌肉和肌腱目的1.被动运动/肩关节注意事项:关节活动范围逐渐扩大避免关节出现疼痛重点训练肩胛胸廓关节的运动2.被动运动/肘、腕、指关节3.被动运动/髋关节髋关节伸展训练股二头肌牵拉训练4.被动运动/膝、踝、趾关节踝关节被动训练趾关节被动训练5.翻身/向健侧翻身 床上生活自理训练躯干旋转,缓解痉挛加强健侧上、下肢的随意运动和控制能力6.翻身/向患侧翻身改善和提高躯干的控制能力使患者正确掌握床上动作抑制躯干与四肢的痉挛床上健侧辅助练习7.床上健侧辅助练习/双手插握利用健侧训练可充分地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功能可减轻患肢的屈曲痉挛可改善感知觉是完成其他动作的必要准备8.床上健侧辅助练习/桥式运动 健侧功能充分后训练骨盆的控制能力诱发下肢的分离运动缓解躯干、下肢痉挛提高床上生活自理能力9.床上健侧辅助练习/床上转移 1、健侧下肢带动患肢上抬3、肩部臀部移动2、双侧下肢移动10.床上健侧辅助练习/髋的控制 目的:促进下肢分离运动的出现抑制下肢的伸肌痉挛为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11.床上健侧辅助练习/骨盆控制诱发骨盆的选择性运动提高核心控制能力为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础方法牵张肌肉排痰面、舌、唇肌刺激呼吸控制练习12.床上健侧辅助练习/呼吸、吞咽、语言13.卧坐训练(向健侧、向患侧)1、双下肢抬起3、辅助坐起2、移至床边4、完成坐位14.坐位训练/应用健侧保持正确坐姿正确姿势错误姿势15.坐位训练/坐位平衡(向患侧)健侧躯干侧屈辅助主动训练患侧躯干伸展训练16.坐位训练/坐位平衡(向健侧)重心向健侧转移训练诱发坐位平衡反应训练-健侧躯干伸展训练17.坐位训练/坐位平衡(向前后)健侧臀部主动、患侧臀部被动交替负重训练,进行前后移动练习坐站训练躯干伸展前倾训练双手交叉起立训练双手分开起立训练18.坐站训练指导患者利用健侧诱发躯干伸展前倾动作,下肢保持外展位19.坐站训练(指导患者主动进行)双手交叉起立训练双手交叉起立训练双手分手起立训练ADL:1、穿内衣(套头衫) 穿内衣(套头衫)如图所示图1a图1b图1c图1d2、脱套头衫3、穿脱衬衫(开衫)4、穿脱长裤5.修饰(梳头、洗脸、口腔卫生)6.进食(饮水、进食固体或半固体)(四)、转移(床椅转移、如厕、入浴)7.床椅转移从轮椅转移至床上通过训练,可使患者血液变得“富有”,增加血液中红血球、白血球和血红蛋白,使身体的营养水平、代谢能力得到提高。血管更富有韧性,并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网增多,使肌肉变得丰满而结实。增加肺活量,提高呼吸深度,增加每次呼吸的气体交换量,保证在激烈运动时气体交换的需要,提高身体机能。获益1、血液变得“富有”增加血液中红血球、白血球和血红蛋白,使身体的营养水平、代谢能力得到提高。2、血管使血管更富有韧性。3、肌肉肌肉中的毛细血管网增多,使肌肉变得丰满而结实。4、肺增加肺活量,提高呼吸深度,增加每次呼吸的气体交换量,保证在激烈运动时气体交换的需要,提高身体机能。5、心脏心肌强壮,心腔容量增大,血管弹性增强,进而提高心脏的收缩力和血管舒张力,使心搏更加有力。有效改善心率,心率适度降低,使心脏得到更多的休息。6、骨骼增强骨骼密度,有效地防止钙损失,防止骨质疏松。7、其他有益于降血压、降血脂和控制血糖。降低患神经衰弱症的可能性,减缓和消除紧张、激动、易怒、神经质等不良情绪。增加自信心、增强意志力。获益脑卒中早期患者健侧训练对患者康复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患者信心,减少并发疾病。
/
本文档为【脑卒中早期健侧训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