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开口就能说重点(说重点,一分钟就够)

开口就能说重点(说重点,一分钟就够)

2018-03-14 23页 doc 47KB 21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83143

暂无简介

举报
开口就能说重点(说重点,一分钟就够)开口就能说重点(说重点,一分钟就够) 开口就能说重点(说重点,一分钟就够) 彻底提升一分钟的密度 我总是随身携带码表。无论是在大学上课,还是举办社会人士讲座,都一定会带着码表。为什么呢,因为我深深感受过“一分钟”的重要性。 一分钟,一般人通常把它当成很短的时间。但是对我来说,一分钟其实相当漫长。只要有这一分钟的容量,就能放进许多重要的话。可是许多人总是大大浪费了这个容量。 如果一般人有三分钟,就会用这三分钟来思考一分钟的说话内容。也就是把时间稀释成三倍。可是,有了三分钟的时间,就应该准备三倍分量的一分钟话题才对,不是...
开口就能说重点(说重点,一分钟就够)
开口就能说重点(说重点,一分钟就够) 开口就能说重点(说重点,一分钟就够) 彻底提升一分钟的密度 我总是随身携带码表。无论是在大学上课,还是举办社会人士讲座,都一定会带着码表。为什么呢,因为我深深感受过“一分钟”的重要性。 一分钟,一般人通常把它当成很短的时间。但是对我来说,一分钟其实相当漫长。只要有这一分钟的容量,就能放进许多重要的话。可是许多人总是大大浪费了这个容量。 如果一般人有三分钟,就会用这三分钟来思考一分钟的说话内容。也就是把时间稀释成三倍。可是,有了三分钟的时间,就应该准备三倍分量的一分钟话题才对,不是吗, 然而,我平时接触大学生与社会人士的时候,发现绝大多数人都缺乏这种“密度感”。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一分钟就是“很短”罢了。 比方说,大家说起话来前言都很长。日本人发言时通常会先谦逊一下,例如“或许我讲的会有些不顺 ”、“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之类的。不然就是像说相声一样,洒了一堆笑点却一直没有进入主题。我可以了解想铺陈的心情,但是时间上并不适合。因为开场白如果铺陈了三十秒,那正题也就只能说三十秒了。 所以,重点就是训练自己彻底提升一分钟的密度。用训练让身体记住“高密度”的感觉。有了高密度感,再把时间延长到两分钟至三分钟,资讯量就会相当庞大。 当然,人类的谈话内容并非全都是重要资讯,有时候也要调整气氛,炒热场子,引起对方的兴趣,并不是只要密度高就好。但是我认为,语言既然是沟通工具,现代人多少都应该学习密度感。 时间是共享的宝贵资源 我之所以这么坚持“一分钟”是有理由的,因为感觉上,一分钟的长度比较容易看出开头与结尾。比方说,我给大学生一项任务,要他们在一分钟之内完成,但是才三十秒我就说“时间到”,那么学生就会抱怨:“还不到一分钟啊~”如果四十五秒的时候说时间到,大家也会发现“时间是不是短了点儿”。要是拖到一分二十秒的时候才结束,就会有人说“这一分钟好长啊”。也就是说,大家其实已经具有“一分钟”的时间长度感了。 但是,一旦我把时间延长到三分钟,在经过两分钟之后,大家就搞不清楚时间了。交谈的时候情况更明显,通常一定要有人说“三分钟到了”,自己才会发觉。 让学生做三分钟的演说,也没人能刚好用三分钟说完。 大多数人都是用前面一两分钟说废话拖时间,差不多过了三分钟才打算进入正题,所以很多人都要花上五六分钟。时间的感觉,就是这么容易流失。 学生演说只要控制时间,问题还不算大。但是有些演说就不是控制时间能解决的。比方说座谈会或分组讨论会,每个人的发言时间总是有限。 假设台上有四个组员,每个人分到五分钟的说话时间,加起来就是二十分钟。而且主持人一开始也这么打算。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是第四个发言人,通常轮到我就几乎没有时间了,因为前面三个人都会讲超过五分钟。以我的经验来看,年纪越大的人说得越久。 如果是学会,超过发言时间就会有人按铃通知,但是座谈会必须尊重出席的学者和教授,总是不好打断。我随身携带码表,五分钟的时间就刚好五分钟说完。但是顺序如果被排在比较后面,就连该遵守的时间都没了。 基本上,时间是无人能回收的宝贵资源。多数人共享一个活动,代表大家提供彼此的宝贵时间,共享时间贮水池。这么一来,不遵守时间就等于是一个人夹带共享资源逃走。如果共享资源是金钱,大家一定都会破口大骂吧。 但是,这种行为也并非绝对无法原谅。如果这个人的谈话密度极高,就可以原谅。谈话密度高,大家就会认为“他说得多也是在所难免”。可能还有人会想听他多说一点儿。精通话术的人、资讯量大的人,或是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就可以被原谅。 不过,我觉得即使是这些人,也不太应该浪费时间。电视节目上的讨论,可以剪接精华部分播放,但是现场讨论就无法剪接。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听众觉得无聊、本人却觉得有趣而更加滔滔不绝的窘境。 一分钟提议法 即使是公司开会,也有不少上司喜欢从头到尾唱独角戏吧。因为上司觉得自己比下属更有经验、更有知识,所以认为“我说的话就是有意义”。 但是我认为,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用一分钟,顶多两分钟就说得明白。如果超过这个时间,最多只能让所有人享受松懈散漫的气氛而已。如果所有参与者都想松懈摸鱼倒也无妨,要是参与者都不想浪费时间的话,长篇大论是无法忍受的。再延伸一些来看,没有讨论主题的定期会议这种东西,更是特别危险。我期望中的开会就是某人用一分钟提出议题,然后与会者不断提出,交互讨论。 换个说法,提出基本问题就像日本歌曲里面的“发句”,也就是像歌曲的第一句一样重要。这个起点越充实,其他与会者就会越投入会议讨论中。比方说,“我觉得应该进行某件事情,但是目前还搞不清楚,所以我打算边说边想 ”这样的开头,就完全没有吸引人的地方,只会让与会者感到困扰。 或许这时会有比较特别的与会者说:“你要不要试着整理一下自己到底想进行哪些事情,”这样就不叫会议,而是心理咨询了。心灵脆弱需要救援的时候,找人商量是很好的方式;但是若要让与会者照顾到这种程度,才能慢慢弄清自己的思路,只会被社会当做不成熟 的家伙。 如果能明确提出“我就是要做这个”,然后说明“要做这个,必须搜集以下这些材料”,或是提出两三个关键字,说“目前还没有提出能够凑齐这些要素的基本内容”,这样一来,会议就具体务实。也可以清楚地说明:“我个人关心这个部分,但是不知道怎么连接上社会需求”, 或是“社会需要这个,另一方面,我也知道自己手下有多少能量。有没有结 合这两者,”然后请大家分别提出意见。自己说明“失落的环节”(MissingLink),可以抛砖引玉,激发出许多好意见。 擅长说话的人,会用一分钟热场兼说明,让听众觉得“真是听了一席好话”。这就像说相声一样,算是某种能力吧。 但是在现实商场上,重要的是准备一个让别人想走过来的空间。也就是讲清楚重点,然后挑起对方的冲动。这就需要更高超的技术了。 用“一分钟训练”锻炼沟通力 我经常在大学课堂和职场讲座上做下面这样的训练。 首先每四人分一组,然后一组里面每个人准备一分钟的话题来说。训练的,就是在说话的过程中要确实注视其他三个组员。 假设要说的主题是“在你这一生中最具有知性教养的一段话”。那么这一分钟里,就要考验你一生中所有的知性体验。就好像日本职棒入团考试的考题“让我看看你最快能投几公里的快速球吧”一样。 但是,在这种完全没有事先准备的情况下,一般人都会陷入恐慌。所以在设定主题之后,我一定会让他们有三到五分钟做准备。可惜大多数人都无法善用这段时间;尤其是学生,一半以上会把这段时间拿来发呆,最后还是陷入恐慌。 会望着天花板发呆的人,尤其特别危险。利用时间的诀窍,就是听到“开始想”之后,不要往上看,而要往下拿笔;然后尽量在纸上写下自己想说的关键字,当做标题;接下来挑选其中最重要的、“非说不可”的几个关键字,用红笔圈起来;最后再找出唯一的“关键中的关键”,这就是话题的骨干了。 这里说的“关键中的关键”,可以是不断重复的话题重点和关键句。最重要的是,都要在一分钟结束之前说出最具震撼力的一句话。这句话,应该不用花到三秒钟吧。 不管怎么说,重点就是像这样写在纸上做准备。如果光在脑袋里面演练,最后几乎都会失败。人类大脑的记忆容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更不用说在分秒必争的情况下,光靠大脑想说得一字不漏,可说是难如登天。 顺便提一下,我很推荐学生使用一种三色原子笔。 如前面所说,在写关键字的时候用蓝色,里面“非说不可”的部分用红色圈起来,有点意思的笑点则用绿色来圈。绿色的部分就是有些偏离主题、但是会让人觉得“原来有这种看法”、“原来可以扯到那里”的部分。 闲话的目的,不仅是传递资讯而已,也是为了发挥自己的见解与创意、吸引对方的兴趣。所 以绿色的闲话也有其必要。 资讯用蓝色(上页范例中的灰框),骨干用红色(范例中的黑框),自己的观点用绿色(范例中的虚线框)。每一种颜色的等级都有差别,所以这三种等级不能等同视之,要互相组合,建构立体的内容。 “胡塞尔现象学”的应用 “一分钟训练”要不断地反复练习。如果一个人只说一分钟,其他三个人要发表意见也比较简单,如可以清楚了解刚才他说的哪里好,哪里让人想深入探讨等。 当四个人照顺序发表完之后,再一起指出自己觉得说得最好的人。四个人同时说名字,并且用手指向那个人。这样一来,马上就能知道自己得到几票。一轮训练下来,顶多五六分钟吧。 接下来再不断改变每组的成员,重复进行相同的训练,票数差距因此会慢慢拉大,一个讲座里面的冠军自然就诞生了。也就是说,花半小时到一小时,就可以找出谁最能够在一分钟内说出动人的话。说话的魅力,其实很难有绝对而客观的评价。如果有这方面的专家,或许可以评断一个人说话有多少资讯量,逻辑是否清楚,信息是否明确,是不是引人入胜之类,问题是这种专家并不多。 但是,既然不断交换组员可以累积彼此的主观判断,那么,评价自然就有客观性。这是依据胡塞尔(Husserl)现象学所建立的想法。胡塞尔假设,因为每个人都以主观来观察事物,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客观的东西。那么,世界就是完全主观而毫无客观性吗,这也不对。虽然每个人都以主观意识来观察事物,但是只要两个主观意识之间有共通点,那就是共同主观(中间主观)。这是一种接近客观的思维,我们应该就是在这种前提下认识世界的。人类的谈话中,只要有互相的共同主观,就等于是一种客观。如果有些话让大家都觉得“这个真有趣”,那一定有些话会让大家都觉得“有够无聊”。 开始你的“码表”人生 前面说过,想要培养“一分钟”的感觉,就先准备一个码表:而且不是有码表功能的手表,还要是运动比赛所使用的正式码表才好。不用买太贵的码表,但是数字跟按钮越大越方便。经常在桌上摆码表,就可以开始你的码表人生了。 事实上,码表非常适合用来念书和工作。如果约会的时候拿出码表,应该很糟糕吧,因为约会并不讲求效率。但是念书跟工作基本上就是要追求效率,所以反过来说,我觉得念书和工作的时候,如果桌上没有码表,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我甚至认为,所有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应该随身携带码表才对。 如果没有时间感,应该就无法工作,所以上班族应该都会排定行程,例如“上午要做这个,不午要做那个”、“几点到几点要做什么”之类。要不然就是“几月几日要交货”的大行程。 但是我认为,上午下午的半天单位,或是短一些的小时单位,都还是太长了点。很多人知道最后期限是何时,但是不会以分钟、甚至秒钟为单位来注意自己工作过了多久。几乎没有人会注意自己已经失去了十五分钟的时间,所以大家总是漫无目的地摸鱼鬼混。 如果能使用码表,工作速度就一定会加快。只要看到时光在眼前飞逝,自然会提高使用时间的密度,解决问题的速度也会更快。就像“限时作答”一样,听到时间有限,斗志就会提升,挑战时间极限的快感会加快学习回路的效能。 对一个人说“做快一点啦”,他也不会特别有斗志,但眼看着时间慢慢缩短却会让人觉得兴奋。所以,看着时间流逝,就能让人想加速完成工作。拥有明确的时间意识,是提升工作效率的最佳武器。而且,只要习惯使用码表,在没有码表的时候,时间感也会更敏锐。你会主动发现“这段时间是不是浪费了,”“我是不是太多嘴了,”等等。这就是时间上的“丰田守则”:无浪费、无勉强、无懈可击。 总之,码表确实能够强力刺激人类的时间意识。我认为,现代人没有注意到这点实在太可惜了。请在进行各种活动之前先按下码表,计算时间,开始习惯使用码表吧~这么做,就能慢慢提升你的时间意识。 “自言自语”训练法 如果想训练自己的一分钟谈话,与其到处找人练习,不如采用“自言自语方式”,还更简单有效。这个练习的内容就像名称一样,自言自语就好。 比方说自己先看完一篇文章,再练习一分钟内说完文章大纲。当然要先准备码表。按下码表的时机,不是自己讲完,而是一分钟到的时候。每按下一次码表,就完成一组训练。 接着,检查自己在这一分钟内能够抓住多少重点。检查过后,应该就会发现自己该说的没说,或是不该说的说一堆吧,那么,挑战下一次训练的时候就会注意这些细节。 练习第二次,一定会比上一次更能掌握要领,更能随时随地这篇文章。第一次练习掌握一半的重点,第二次掌握到八成,这样就够了,并不需要强迫自己掌握最后的两成。因为大略报告就是网罗个七八成,不必十全十美。 不过这里有个重点 练习时,务必发出声音来。在心中默念,就无法获得练习效果,因为没有明确地对外输出,脑中意识也会朦胧不清。声音小一点没关系。如果周围的人不会觉得你很奇怪,那还可以大声朗诵。 同时,最好练习讲得快一些。因为讲得快,说话量也更多。一般人在生活中或许没注意,但其实短短五秒之中就能说出不少资讯。既然如此,开会的时候也应该只用十秒钟就能明确完成提案。 当我上了电视节目之后,又重新感受到快言快语的重要性。例如知名的主持人黑柳彻子、古馆伊知郎等人,连在节目结束前的“最后十秒钟”内都能送出大量的资讯。如果他们在这十秒钟内只说了“下周请继续收看”,想必花不到三秒吧,剩不七秒钟的空白时间,对电视节目来说简直冷到连血液都要结冻了。因为电视节目只要有三秒钟的停顿,观众就会感到莫名其妙。 所以我想请各位实际试试看,一件事情可不可能只花五秒钟就说完。只要说得够快,点出“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真的只要五秒。电视圈是弱肉强食的世界,通常一个人每次能分到的 说话时间不过五到十秒,所以上电视的人自然而然就要变成快嘴。 在日常生活中,滔滔不绝的机关枪快嘴可能不会给人太好的印象。但是换个角度来想,讲话讲得快,听的人也比较省时间。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快嘴应该是一种对听众的体贴行为才对。 既然能说得又快又正确,当然也能慢慢说。有如大包含了小,快当然也包含了慢。 检查自己的口头禅 平常我在看电视的时候,总会反射性地注意电视上人物的口头禅。有人喜欢“这个”、“那个”、“嗯嗯”、“啊啊”,有人明明没举例却喜欢说“比方说”,还有人说了“相反地”,话题方向却依然相同。当事人可能只是无意识地当做口头禅,但是对我这个听众来说,却会 因为被分心而感到烦躁。 如果没有人指证,自己便无法发现这些口头禅。所以只要有机会,我推荐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彼此的口头禅。练习到一个程度之后,就互相指出对方的问题,例如“你刚刚说了五次 那个 ”。只要知道这些细节,就能大大改善说话习惯。 如果想做更严格的调整,还可以把自己说的话录下来。这可是非常痛苦的事,因为一般感觉正常的人,后来都会因为发现“我怎么会说这么多废话”而目瞪口呆。 当然,说话不需要像书写一样正确。而且要是说话跟书写一样正确,反而会失去语言的湿润感和蓬松感,听起来特别辛苦。重点是,说的话要能成为完整的文章。通常本人不会发现,但说话时的主词和形容词关系经常会产生偏差。 要不要试着把自己说的话录个一分钟起来,然后改写成文字呢,绝大多数人一定会惊讶地发现“我竟然有说过这些话”。跨越对自己的厌恶,加以修正,就能学会更精确的说话方式。 或许你会觉得自己说的话没有糟到那种程度,但是这项训练真的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很缺乏客观审视自己的机会。 你能做到“所答即所问”吗, 继续延伸来看,我希望你能客观看待“一分钟谈话”这件事。 比方说开会,就可以限定每个与会人士只有一分钟的发言时间。如果大家各说各的,时间又不受限制,内容一定很难整合。但是有了一分钟的限制,就可以比较每个人的发言密度。从这个观点来看,一分钟限制对团体面试来说也很有效果。 一般人也许会认为,这样一来“顺序越后面的人越不利”,因为你想说的可能会先被别人说了。但是实际上,排后面的人反而比较有利,因为你已经听过前面的人怎么说,将其他人说过的重点整理起来,找出逻辑条理,再加上自己的一点创意,一定能拿出漂亮的说辞, 所以不用太过在意顺序。 比顺序更重要的问题,是答非所问。正确回答对方的问题是最基本的社会,如果连这么基础的规范都做不到,说辞再漂亮都没用。拐弯抹角、答非所问不仅不能加分,反而还会被扣分。 或许你会觉得“这不是理所当然吗”,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没受过所答即所问的训练。我推荐各位先设定问题问自己,然后检视自己回答的内容。如果能加上“要举两个实例”之类的限制,效果会更好。持续进行这项练习,在实际面对问题的时候,就会注意回答方式和回答限制。甚至可以培养出更上一层楼的能力,推测得出对方意图,知道对方想了解的重点。 我不但对社会提出“发问力”的概念,还要求普及化。然而,发问力的对象还是自己。不断提出问题、延伸问题,才能将他人观点放入自己的思考回路中。 心中要有一张自我检查表 如果不是非常正式的场合,一般人不会去反省或回想自己的发言。但是这种说后不理的状态,并无法提升谈话品质。于是养成检查说话内容的习惯就相当重要。 请经常在心中准备一张检查表。检查表大致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技术面的检查表,项目可能包含“有没有提出实例”、“有没有说得简单,符合对方经验”(之后会详细解释)、“内容是否简洁”、“有没有关键内容”(之后会详细解释)、“有没有缺点”(之后会详细解释)、“是否在一分钟内结束”等。第二类是效果面的检查,项目包含“是否撼动人心”、“对方有无发言或发问”、“有没有激发对方做出 喔喔 、 嗯嗯 之类的反应”、“有没有使对方烦躁”、“能否承接下文”。连听者的反应都要检查,似乎太辛苦了些,但是我认为确实有其必要。 如果不正确评断对方的反应,自己说话的方式就得不到回馈。有一种学校老师,总是在台上口沫横飞,底下的学生却睡成一片。公司里也一样,下属总是装得很认真听长官讲话,实际上有没有听进去就不得而知。我们必须观察对方的小动作、态度、表情、视线,从这些 反应来随机应变,转换或停止话题。 假设你连续讲了一小时,绝对记不住过程中对方有哪些反应,检查起来也非常困难。但是只讲一分钟,检查起来就轻松了。每一分钟就停下来检查一次,脑袋里就会留下检查点。次数一多,就会养成边说边检查的习惯。即使说话时间从一分钟延长到十分钟、二十分钟,甚至一小时,都可以说得很顺畅。 这就像用五人制足球练习足球技巧,先在小地方反复练习,彻底磨炼基础技巧之后,再到大一点的场地试身手。如果一开始就到大足球场练习,影响因素太多,就不知道该检查什么项目了。 学会结构化,就算英文提案也没问题 彻底重复“一分钟锻炼法”,慢慢就会掌握住时间感,培养出挑选谈话重点的习惯。以我的感觉来说,上过四五堂课之后,有锻炼跟没锻炼的学生就会拉开差距。刚开始手忙脚乱的学生,不知不觉就变得冷静沉着,讲话也抓得住重点。 而且,就算换成英文或其他外文也一样轻松。只要有充分的准备时间,用英文思考提案内容就可以了。可以用一分钟说完,代表你掌握了内容的架构;而架构分明、重点清楚的谈话,即使是英文也一样好懂。其他外语当然也一样,重点就是含义清楚,结构明确。接下来就是有没有基础的英文能力了。 附带一提,其实英文特别适合这种清楚的表现手法。日本的童话故事讲起来之所以总是慢吞吞的,是因为受到日文自古以来的间隔所影响。另一方面,以英文谈话书写的时候,就有转入清晰模式的感觉。使用英文一定要轮廓清楚,事先掌握含义,否则用起来就不会顺畅。英文绝不容许“意思差不多通就好啦”。 虽然英文讲究正确,却也有许多抽象替代的关键字。虽然汉字也有抽象化的能力,但是在微妙的语意差别方面,还是英文传达起来比较方便。 比方说把Management换成日文,就很难找到相等的用词。直接翻译的话是“管理”、“经营”,但是意思总有点不一样;或是Concept这个单字,可以勉强翻译成“理念”或“综合概念”,却也没办法了解Concept的本意。 当然,过度使用英文单词会让谈话内容模糊不清,但是也不用极端地认为“会耍Concept这种词的人不值得相信”。如果没有适当的翻译用词,在母语中加入一点外来语,确实可以让语言产生微妙的差异。 检查自己是否“正在说有意义的话” 本书的主题是“传达的技术”,并不是所谓的“话术”。对别人传达事情的时候,第一要务就是“有没有说出你想传达的意义”。比方说,最近很多日本人开始上英文补习班。虽然上总比没上好,但是在上课之前,总应该先确实掌握自己正在使用的日文才对。 所谓沟通,基本上就是彼此交换意义,如果用日文时连基本意义都不明白,就更别提说英文了。反之,只要意义够明确,就算英文用得破破烂烂,对方也能做出回应。 所以,最好养成确实检查说话含义的习惯。简单来说,就是自己骂自己“你说的话毫无意义”。绝大多数的日本人,都不会当着别人的面这么说。因为感觉上很没礼貌,更重要的是,日本人并不在乎“意义”。 日本人的沟通方式,一直都不以交换意义为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反而是“分享彼此的情绪”,如果目的在此,意义的价值相对就比较低了。所以酒席餐会就是日本人的重要沟通场合了。在酒馆里,大家不需要比对逻辑,只要分享彼此的情绪就好。一起喝酒,一起打高尔夫球,一起上澡堂泡澡,这些活动带来的同感,可以推动场面气氛与人际关系。 换个说法,日本人又喜欢把沟通当做一种“家族活动”。家人之间的对话并不讲求效率,也不需要意义,只要彼此意思相通就够了,所以无趣的长篇大论也可以接受。如果家人彼此指责说“你讲的东西含义不够充实”,很快就没兴趣聊下去了。 在宫本常一所著《被遗忘的日本人》(岩波文库)一书的开头,有一场大家窝在一起度过好几天的情节,实在非常有日本味。一群人的目的不是找出结论,只是要靠在一起,互相聊天, 互相亲近,享受温暖;而结论一定要大家都能接受才准放行,也就是完全的民主主义。日本人就喜欢这种花时间发酵、熟化的“发酵式对话”。 在这种语言空间中,指责别人“你说的话到底有什么意义”就犯规了。欧美人经常拿着“意义”这把利刀抵着别人的喉咙来进行讨论,跟日本极端的不同。如果说欧美人的竞技型沟通会注意输赢,日本的轻松沟通应该就属于街头艺人型吧。 “那句话有意义吗,” 亲朋好友之间的对话可以缺乏意义,但是生意场上绝不允许“无意义”的对话,人人总是会问你:“有没有在用脑袋,”、“你到底有什么意见,” 尤其在欧美国家,大家常说“我想听你的意见”。只要自己说的话有意义,就算不用英文来说,也可以透过他人翻译,让对方了解;但要是英文讲得无比流利却毫无意义,对方也不会接受。就像是一般美国小孩,即使英文朗朗上口也没办法跟生意人交谈。从现实方面来看,一定要常常说“有意义的话”。 基本上,日本人连Speech的概念都没有。福泽谕吉当初以“演说”的概念将Speech带进日本,让庆应义塾的学生练习,但是当初一个人都办不到,便代表了日本与欧美文化就是有这种基础性的差别。 从这层意义来看,日本人需要的特性,跟日文原有的“传达浓稠情感”的特性并不相同,如此这般,日文才会充斥着无法清楚解释的Innovation、Motivation等外来语的现象。 不过,太过依赖这类外来语却往往会让谈话变得肤浅。在对话变得肤浅之前,必须冷静思考自己说的话是否有意义。 于是我有个提案:请拿支笔对着自己的喉咙,想象欧美人拿着西洋剑对着自己,感觉应该不错。这样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不先写下来,讲话就毫无意义。接下来你就可以写个备忘录,安排轻重缓急,再把笔拿回来对准喉咙,只要含义不明,就轻轻戳一下。虽然只是个游戏,但是体感会特别深刻,也会有明确的印象。 通关密语就是“随身携带欧美人”。经常与第三者携手合作的姿态,我想,在旁人眼中看起来应该不会太奇怪吧。 说话时,想象你和听者之间有条河流,为使听者抵达对岸(理解你说的话),你需要设置几块“踏脚石”。而重要信息点就是“踏脚石”,能否恰当摆放这几块“踏脚石”,是决定沟通是否顺畅的关键。 说话时的重点信息就像渡河时的“踏脚石” 演讲的讲师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慢条斯理型,这种人很会讲故事,善于对听众传递情绪;尤其要讲一个赚人热泪的故事时,讲得太快就没意思了。 另一种就是简单有节奏,话题推展迅速的人。这种人,在交换工作资讯与执行任务的时候特别有效率。 就后者来说,如果说话的人脑筋转得比听众更快,演说就会很顺利。因为人类听取语言的速度其实非常快。如果讲师的速度太慢,演说内容与听众的意识就会产生落差,这么一来,听众便不想听脑筋比自己迟缓的人说话。 但是,有了“一泻千里”的流畅口才就没问题吗,那也未必。因为一泻千里的人就像字面感觉一样,流过去就什么也不剩。也就是“他是讲了很多,但我不记得到底讲了些什么”。 这方面,我推荐各位想想“踏脚石”。想象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有一条河流,只要越过这条河流,就可以接受讲师想传达的印象;但是河水太湍急,游不过去,所以需要几块踏脚石。放置踏脚石的动作,就是对话的基础作业。 这里所说的河流,可以想象成说者与听者之间的知识隔阂。如果两人之间的谈话完全可以衔接,也就是尽说些早就知道的事情,其实一点都不有趣。踩着踏脚石渡过有点难度的河流,获得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才是人之常情。 但如果话题难度过高,又不适当设置踏脚石,听众就会在途中溺水。更严重一点的情况则是,甚至河流边都没有危险的标示,也就是连要讲什么主题都没有说明的状况。 说话的时候,至少要让听众知道这里有条河流存在。假设河流中有三块踏脚石,你至少要帮助对方抵达第二块。假设要解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第三块踏脚石一定要是物理专门知识,否则跳不过来。但是“在行驶中的火车上跳起来也不会跌倒”这种等级的知识,一般人都能理解,可作为第一块踏脚石。这种循序渐进的动作,可以避免听者理解不足,听过就忘。 因此在开讲之前,最好先把踏脚石画成图,条列项目也不错,但是我比较推荐画出河流的感觉。先在一张纸上画两条横线,代表河流,然后在两条横线之间画三块石头,填入你想到的内容。这种视觉化的思考方式,比较容易掌握谈话内容。 当然,听众知识够丰富的话,踏脚石可以少一点。基本上,能够跳过三块踏脚石而抵达河流对岸,听众就会满足了。但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先说明“渡过这条河之后可以得到什么好处”。 假设要说明相对论,那么河流本身就已经宽到惊人。在爱因斯坦出现之前,人类甚至连这条河流的存在都不知道。也就是说,爱因斯坦发现了这条河流,渡过它,然后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当然,一条从来没人成功横渡的河流,就代表了不能轻易渡过。但是只要有人成功过,发现渡河的诀窍,其他人也可以根据诀窍勉强渡河。这就是启发性的沟通。 思考的黄金定律,让听众抵达“不一样的点” 理解了河流的印象之后,必须进一步把印象训练成技能。实际对人说话,或是听人说话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想起河流的印象,犹如自己擅长的一项技能。那么,具体传达意念的技术就会更上一层楼。 举个例子,我们用“河流模式”来重新解释拍贴机器的研发过程。我们这边的河岸是照片, 河的对面是拍贴,那么“想做成贴纸”、“想拍好几张”之类的创意就是踏脚石。实际上,或许早就有人想到了拍贴的完成形态,或是只靠一块踏脚石就完成了今天的拍贴机器,不过无论如何,使用河流模式会比较容易整理思考程序。 “只要走这一步,就会变成这样”的这种思考方式,就是逻辑的原型。世界上的各种主张,绝大多数都遵循此一方式。无论是提案书还是论文,都会有人说:“一般人的看法是这样,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却会变成那样。”然后准备几块踏脚石,让人抵达这个“不一样的点”,这就是思考的黄金定律。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人民的愤怒”。乍看之下,“人民”与”愤怒”的关系并不明显,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两项放在河流的两边。如果可以结合这两项元素,就像渡过了一条河流一样。 所以,让我们看看以下这段话。 现代的日本人民都误以为,权利与自由是天上掉下来的礼物。但实事上并非如此,人民与掌权者经过长期斗争,才一点一滴赢取了权利与自由。所以人民对于侵犯自由与权力的行为,当然要感到愤怒。因此人民如果没有经常感到愤怒,权利与自由有可能会逐渐被政府侵蚀掉。 我们可以用历史来证明这段话,那就是古希腊与法国大革命,还有英国大宪章的故事。日本的相关历史则有江户时代的一揆(民间政治团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水俣病诉讼、C型肝炎诉讼等。 其实也不需要坚持三段推论法。只是依序(1)说明现况;(2)对比过去来反省现况,具体说明反省的观点;(3)所以会变成这样,这样会比较容易达到结论。 反过来说,不管什么主题的推论文,只要套用这个模式,就能有某种程度的理解。反复练习,学会这种思考模式,就能用这个模式思考大多数的问题。 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也可以套用这个模式。你可以忘记繁枝末节,但是要记得配合河流模式,体会“他现在正在说第二块踏脚石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渡到对岸去了”的感觉,比较容易掌握谈话重点。 怎样挽救“你说的话好无聊” 一般来说,我们只是理所当然地说着万分合理的事情,所以人家会嫌“你说的话好无聊”,你也会觉得家无趣;但是只要经常抱持河流模式,就会自然注意到谈话中的主题和重点。这可以训练说话者的思考,也可以训练创意。 基本上,人要讲话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条河流越是宽广,踏脚石的放置方式就会越大胆吧。另一方面,说者必须给听者一些惊讶的要素。人类看到河流就会想渡过去看看,但前提是话题必须有逻辑,才能让人接受。也就是说,在谈话中,要先让对方知道这里有条河流,引起对方的兴趣,而且要让对方为了这条河流而惊讶。 谈话顺序有好几种模式。一种是传统方式,也就是“先通过一块踏脚石,再踩上第二块,小心点,慢慢渡河过来啊”。另一种是以先跟对方说“对岸有这种好东西喔”、“想不想亲眼看 看啊”的模式,来挑起对方兴趣。这时可以玩点小技巧,先吓吓对方:“这条河又深又急。”然后又安抚他:“不过只要依序踩着踏脚石过来,就很安全啦。”那么对方的关心、感动与感谢,就会更多几分。 也就是说,你可以更改自己的位置(现状)、要渡过的河流(过程),还有河流的对岸(结论),只要配合对象与场面来调整即可。 另外,也不一定要用“河流”,可以换成“宝岛”的感觉。先提醒对方“想要获得宝岛上的宝物,必须通过三道关卡”。然后你再去准备每道关卡的风险,以及相应的谜题。以同样的原则来看,也可以替换成《快跑,梅洛斯》(作者为太宰治)版本,把急流和土匪当成“风险”,让对方觉得“趁现在过去还来得及”。把这些模式制作成档案储存在电脑里,就可以产生更清楚的印象。 重点就是把这些印象完全视觉化,让对方实际体会正在渡河的感觉。当听者感觉自己确实渡过了一条河流,就会觉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或是“这个案子,一定要放手去做做看”。 这种做法看起来或许有些幼稚,但是人类的满足感却正是建立在这么简单的成就感上。 当然,要把所有知识都套入某项比喻之中并不那么容易。但是努力试着套用,就会习惯这种模式,而因此得到的好处可是非常值得。 如果能把模式变成技能,就能同时磨炼视觉化的能力。能够在脑中清楚想象终点和踏脚石的人,说起话来总能让听者也感受到这些东西。 只把语言当语言来使用,会让人觉得无趣。因为单纯的词句排列无法唤起听者的想象力,高等级的说话内容才能让听者获得比内容更多的灵感,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化学反应。 用语言激活听者的想象力 有人觉得,想要给听者明确的印象,直接给他们看影像就好了。如果有影像可以看当然最好,但实际上,这种机会并不多。 比方说我有个朋友,他的工作是用塑胶制作提案用的成品模型。有必要的话可以委托其他专门公司制作模型,但是没办法全部交给别人做。此外也可以用电脑绘图来展示,但需要相当的技术和时间。 其实最容易发生问题的状况,在于把展示影像当成最终目的,而省略了语言传达的过程。这样绝对不够。与其让对方观看实际影像,不如让对方自己想象,那样会更有价值:提案人与听众双方以想象力来共享一个影像是一种快乐的事。 比方说,如果我要对编辑提一本书的企划,常常是我先说明“装订要这样,内文排版要这样,字体要这样”。然后编辑会说:“我感觉到那个影像了。”即使没有模型和样本,也一样可以获得共识。 而且彼此以想象力修补缺失、共享成就,就会获得某种兴奋与感动。看了伟大的动画电影会很感动,但是电影里面并没有观众自己的想象力存在。但是看了《十五少年漂流记》(朱利?凡尔纳著)之后,脑中就会去想象故事景象,之后与读过同一本书的人聊到这本书 时,对某个章节拥有共同印象的话,话匣子自然就打开了。这是因为,看书所使用的想象力与看《十五少年漂流记》动画电影所使用的想象力截然不同。 简单来说,透过语言交换脑中的印象,是最有人性的动作。只有人类可以做到这件事情,这也是人类专属的欢乐。放弃这项欢愉,不去接触对方的想象力,实在太可惜了。 日后的提案活动会越来越视觉化,大量使用投影片和电脑绘图,外观会越来越精美;但是,这样并不能锻炼语言能力。而且不管视觉技术如何进步,问题发生处和步骤顺序也无法视觉化。语言在这些方面上有消除模糊的效果,是搞清楚问题逻辑的最棒工具。无论何时,语言都不会丧失它的价值。 唤醒对方的经验,是强化印象的最有效方法 男女老幼、社会人士、家庭主妇等,都可能是我讲座上的听众,也都有机会与我当面交谈。以一个大学教授来说,我的听众群算相当广吧。 对象不同,谈话内容当然也不同,其中有两点我会特别注意。第一点前面说过,就是给听众一种视觉印象;第二点就是推测听众有多少程度的经验,然后在谈话中唤醒对方的经验。只要掌握这两点,说服力道就会截然不同。 我把第二点的能力称为“经验唤醒力”。这股能力,可以让听众在听我讲话时想起本身的类似经验。只要有这个能力,谈话内容给人的印象深度就会提升许多。 比方说,我要谈的是弗洛伊德。如果我照本宣科地说:“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中,包含了性欲、超我、情结等概念 ”想必听众的反应只会是“喔,这样啊”。 但是如果我在这个时候说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有许多东西存在,这种心理综合体就叫做情结。而性欲指的是性冲动,控制性欲的部分就是超我。超我就像是自我的“父亲”,会发出 不能这么做 、 应该那么做 的指令。”听众自然就会想起“这样看来,我好像也有类似的情节喔”、“我的超我是什么呢”等经验,自然不会忘记弗洛伊德的学说。 如果听众有养狗的话,狗的相关话题就很有用。重点就是深入对方的经验,在作比喻的时候配合对方的经验去比喻,对方就能把谈话内容当成自己的实际体验。 我想,我们学习新知识的方式,就是从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做延伸,否则,就算有人给我们一座远离既有知识的新知岛屿,也会很快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很多人会把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忘光光,就是因为这些知识跟自己的经验毫无关联。这个现象可以当做很好的负面教材,提醒我们一定要说出更有内容的话。 我想大多数人在说话的时候都不会注意经验唤醒力吧。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对大众做一两个小时的演说,确实没必要下这样的工夫。 由于我几乎是每天经历这样的情况,深深了解听众只对与自己有关的问题有兴趣,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则当耳边风,所以我必须经常深入接触关于听众的资讯。 猜测对方对什么感兴趣 假设演说对象是小学生的话,我就会加入《周刊少年JUMP》(漫画周刊)或当下热门的搞笑艺人等话题。小岛Yoshio风靡日本的时候,我就会在演说中提到:“小岛的口头禅 那又没差 听起来有点太过任性,但是当人讨厌某件事情的时候,也一样会对自己说 那不过是小事情,忘了就好 。一个人讨厌自己的时候大喊 那又没差 ,就是要从脑中赶走厌恶自己的感觉,恢复心情。”这样一来,即使是小学生也多少能理解我要说的内容。 “经验唤醒力”并非只为了唤醒个人的经验,如果经验无法共享,就没有意义了。我把能够共享的经验称为“文本”。意思不是“教科书般的句子”,而是“创造新含义的材料”。 流行的笑点之所以会流行,应该就是因为包含了共享性高的文句。但是这种流行话语的保存期限很短,所以掌握新鲜度就很重要。就这点来说,老掉牙的笑点反而用得安心。 谈话内容的文本性有高有低,文本性高的谈话,含义深远,值得一再咀嚼。比方说宣传单上的句子,含义单一而明确,没有任何解释空间,但是宫泽贤治的诗作则有许多解释方式。诗词这种东西,能够随读者的心境而改变含义。绘画也一样,每个人看到的意境都不相同。能够做出多样化的解释,就是有高度的“文本性”。 因此,重点就在于找出能够与对方共享的文本,也就是需要文本探测力。你必须从平日开始锻炼这项能力,经常拉开自己的天线,习惯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找出眼前这个人到底有什么需求。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就等于放置错误的踏脚石,反而造成听者的困扰。这种能力不是要像做问卷或市场调查那样精密,而是要以直觉推测“目前这些人对什么有兴趣”。 什么都拿来“连连看” 文本探测力并非单纯的迎合听者。虽然某个年龄段的人可能特别喜欢或特别流行某些元素,但是如果不能把这些元素融入自己的话题中,那么,这些元素就没有文本价值。 对小学生听众使用搞笑艺人的笑话,或许当下会很受欢迎,但这不过是模仿,没办法连接上真正要说的话题。一旦说出“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正题”这种话,好不容易炒热的场子就会冷下来。 这就是单纯把笑点拿来吸引注意,却没有发挥文本效果的例子。真正重要的技术在于以自己的角度切入文本,与自己的话题连接在一起。 那么,要如何锻炼这样的技术呢, 最快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训练自己“什么都拿来连连看”。就好像要写相声的桥段一样,这里要求的就是“踏脚石的感觉”。追求保险的做法固然不错,但是采取稍微强硬一些的放置法,营造出“惊险渡河成功”的紧张感,也很有趣。 例如,我会对小学生念完一篇有条不紊的文章,然后安排一份作业,内容是“请从文章中选出三个段落,让你觉得一看就能感受到内涵”,或是“请从这篇文章中选择三个关键字来说明文章的内容”。有些小学生挑选得很好,甚至会让人觉得他的品味出众。经过反复训练之后,“连接”的能力就会大幅提升。为了提升沟通能力,我会刻意挑选关键字并加以连接。因此我在看书的时候不会只是看,而是习惯去找其中的关键字。另外,我也不断练习重新组合关键字,然后对他人说明。在我心中,阅读、说话、书写是三位一体的。 社会上有很多人“辛苦地读了很多书,却没办法对他人说明内容”,这是因为他们输入的前提并不是输出。只要这一点不改变,不管输入多少东西都记不清楚。在输入的时候,一定要同时加工。 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前提是要能把这段话正确传达给第三者。这样一来,在听人说话的时候,就会去注意“关键字在哪里”、“重点是什么”。一般人在听了别人说完一段好话之后,都会想把这段话说给其他人听,却总是没办法正确复述。所以,在输入的当下就要注意输出时的结构。 更多内容请点击 轻松赚钱和省钱好地方,一个可以既能将能力变金钱的好地方,又能为有需要的人或企业提供服务的地方,600万人为您服务,当然你也能成为600万之一去看看绝对不会亏——猪八戒威客网 或点击推广:;l=http:/www.zhubajie.com/ 网上购彩,与邮箱关联,轻松正规安全,高手相助中奖极高,统计分析,自己也能成高手,反正去看看绝对不亏——网易彩票 或点击推广: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永远不行动的人只是原地踏步而已
/
本文档为【开口就能说重点(说重点,一分钟就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