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2017-09-15 11页 doc 75KB 4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4469

暂无简介

举报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专    业   学前教育                                  学    号   2520100821                                姓    名   龙XX                                    指导教师   陈XX                                    日   ...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专    业   学前教育                                  学    号   2520100821                                姓    名   龙XX                                    指导教师   陈XX                                    日    期    2013年4月8日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明确本声明的法律责任,本人对本论文导致的所有问题承担全部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013 年4 月8日 目录 摘要··································································3 关键词································································3 一、游戏的定义························································4     1、游戏是自愿的活动···············································4     2、游戏是日常生活的表征···········································4     3、游戏包含着丰富的快乐体验·······································4     4、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5 二、游戏的特征························································6     1、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6     2、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6     3、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6     4、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7 三、游戏对幼儿教育的意义··············································7     1、游戏无外强加的目的·············································7     2、游戏是手段重于目的的活动·······································7     3、游戏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基础性常识性教育的基本手段···············8     4、游戏对于培养幼儿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8     5、游戏对于增强幼儿体力培养优良品质,对美的感受都有着积极的作用···9     6、游戏可锻炼幼儿的基本动作······································10     7、游戏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10     8、游戏对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10 四、如何在幼儿园中实施游戏···········································11     1、合理安排,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11     2、为幼儿建立合理的游戏常规······································11     3、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作用····································13     4、把幼儿成为游戏的资源··········································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5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云南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管理学院:龙晓琼 指导教师:陈丽洁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能更充分的学到更多的知识,在游戏中可以充分的开发孩子的大脑和感知生活的乐趣以及学习的重要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就是创造符合幼儿园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的幼儿园生活,把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帮助幼儿认识、了解生活,获取知识。充分认识、提升游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游戏 ,身心发展,健康 一 、 游戏的定义 1、 游戏是自愿的活动   “自愿”属于动机的范畴。动机是推动人活动的心理力量,是人活动的目的。从动机产生的来源看,可以把活动动机分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来自于活动主体自身的需要,而外部动机则相反,是指活动本身是应他人的要求引起的。游戏是一种自愿的行动,也即游戏的动机是内部动机,是游戏者内在的一种需要。 2、 游戏是日常生活的表征   游戏是社会的产物。游戏的内容、种类和玩法,都受到社会的、地理的、文化的、习俗的影响。所有的游戏在某种意义上都表征着社会生活,但游戏本身却不是日常生活。对于儿童来说,游戏仍然是其“象征性的生活”而非吃饭睡觉等真实生活。     游戏的虚拟性或非真实性在学前儿童的游戏中尤为明显。真正的游戏也是在儿童能够将真实的情景当成想象的情景时产生的。同时,儿童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象征思维能力也是在游戏中逐渐提高的。 3、 游戏包含着丰富的快乐体验     乐趣是游戏必须具备的品质,是游戏的元功能。快乐体验是游戏真正的魅力所在。 游戏的乐趣体验有以下几种成分: (1)兴趣性体验。这是一种为外界刺激物所捕捉和占据的体验,是一种情不自禁地被卷入、被吸引的心理状态。 (2)自主性体验。这是一种由游戏活动能够自由选择、自主决定的性质引起的主观体验,即“我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或“我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体验。 (3)愉悦性体验。这是在轻松的活动过程中由嬉戏、玩笑引起的心理快感。 (4)活动性体验。这是游戏者在游戏中获得的生理快感,主要是由于身体活动的需要和中枢神经系统维持最佳唤醒水平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产生的。例如,外出活动可以有效地解除我们因长时间坐着不动而产生的精神困顿,获得来自本体的活动快感。 (5)成就感或胜任感体验。这是一种验证自己能力的乐趣体验,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可以增强游戏者的信心和继续挑战的意愿。任务与游戏者能力之间的合适差距是游戏者产生胜任感体验的关键所在。成就感体验往往伴随着紧张的心理,好的游戏总是把游戏者置于失败的危险中却不让他失败。 4、 游戏是有规则的活动   游戏规则是游戏者在游戏中关于动作和语言的顺序,以及在游戏中被允许和被禁止的各种行为的规定。根据规则的性质,可以将游戏规则分为外显规则和内隐规则两种。外显规则是外在的游戏规则,主要是关于游戏的规定。外显规则一般是约定俗成的。游戏时,外显规则的建立或修改必须得到所有参加者的理解和同意,游戏才能正常进行。     游戏的内隐规则与外显规则同样具有限制和约束作用。     规则是社会的产物。规则游戏是游戏的高级形式,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化基础上。婴幼儿最初的感觉运动游戏,主要通过重复简单动作或运动获得快感。这种初级游戏阶段的游戏并无规则可言。幼儿游戏的规则性水平是伴随着其认知能力的发展逐步具备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规则游戏的兴趣将逐渐增长,并稳定在较高水平上。规则游戏也将从此伴随人的一生。 二、 游戏的特征 1、 游戏是一种快乐的行为,具有愉悦性  游戏能给儿童带来快乐。游戏中常常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发生或减少,这种不可预计的偶然性,让儿童体验着意想不到的最大的乐趣。自发的行为往往是趋乐的,机体的需要状态随时促使其为满足需要而运动,以求舒适、安全、快感,符合快乐的原则,儿童在游戏中因为满足需要而获得快乐;他们自娱自乐,以不断重复的方式,将有趣的情节保持下去;游戏中儿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不担心游戏以外的任何奖惩,不受日常生活的约束,儿童是轻松的、自由的、快乐的。游戏中儿童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处于身体的最佳、最自然、最轻松的状态,带给儿童快乐的享受。当游戏创造的快乐成为一种必需,对游戏的需要也就变得急切。    2、 游戏是一种自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 游戏是非强制性的,被迫的游戏就不再是游戏了。儿童之所以游戏,就是因为出于自发、自愿的需要,因为游戏给他们带来欢乐,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选择游戏的内容、玩法及同伴等。游戏的目的存在于主体的内部需要,游戏是由内部动机引起的。儿童的现实世界是属于成人的,他们由于不成熟而出现的稚拙而滑稽可笑的行为,只存在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世界中才能被理解和接受,所以,儿童在游戏中将现实难以实现的愿望,降低到实际能力所能承受的水平,使自己成为游戏的主人,主宰儿童自己的世界,而不受别人的支配。因此,儿童在游戏中总是积极主动地参与,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 3、 游戏是一种假装的行为,具有虚构性 游戏不是平常的、真实的生活,它是走出“真实”生活而进入一个暂时的、别具一格的活动领域。每个儿童在玩游戏时,都清楚地知道“只是玩玩”、“是假装的”,游戏只是一种愿望和要求的满足,是一种获得愉快体验的手段。游戏中不注重结果,它与物质生活无关,游戏不带功利的性质和生产的性质。儿童在游戏中利用模仿、想象来创造性地整合和表现周围生活。儿童可以不受日常生活的约束,也可以把日常生活暂时抛弃。这种虚构的,不真实的情境,给游戏带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而正是这种神秘而充满幻想的、虚构的色彩深深地吸引着儿童,使儿童在萦绕着一种神秘的气息中,“神神秘秘”、“非同寻常”地去玩耍。  4、 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行为,具有有序性 儿童在游戏中并非毫无约束和限制。观察儿童的游戏可以发现,尽管他们的游戏有时显得乱七八糟、非常忙乱,但每个游戏中都隐含有一种秩序性,每个个体都有一定的自我约束,也正是这种秩序的约束,把儿童的游戏带入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任何游戏都是有一定规则的,不管是行为方面的规则还是游戏本身的规则,一旦规则被违背或破坏,都会影响游戏的有序开展。此外,游戏的发生地点和时间也有别于“平常”生活,一旦游戏发生,儿童就生活在游戏的世界里,而当游戏一旦结束,他们会立即回到现实,等到下次游戏开始时,他们可以将上次的游戏重复进行。 三、 游戏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通过游戏我们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以及同伴关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 1、 游戏无外强加的目的 游戏的愉悦性正是源自于它不受外部强制目的的控制。儿童在游戏时关注的是活动的过程,而对于活动的结果似乎不很理会。 2、 游戏是手段重于目的的活动 作为每一个具体的游戏行为,是有目的的,这一目的是指游戏活动本身的结果。它可以用游戏的手段来解释。而作为整体的游戏,是没有目的的,这没有目的是指没有游戏之外的强制性要求。正是这一内在动机强化了手段,淡化了目的,强化了游戏的过程,使游戏的结果变得无关紧要。所以说,游戏是过程重于结果,手段重于目的的活动。 3、 游戏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基础性常识性教育的基本手段     例一:我们在教幼儿认识水果时,如果只是教师说教式地让幼儿认识水果,孩子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便会感到单调乏味,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教学方式,采用游戏的方法,做买卖水果的游戏, 让幼儿边买卖水果边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外形特征,并能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时,所有的幼儿就会情绪活跃、兴趣倍增, 都会主动、积极地去做,活动室便会出现另外一种场面,课后孩子记忆牢固。游戏虽然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动手又动脑,既玩得高兴,又复习巩固了概念, 发展和锻炼了幼儿立刻做出判断的思维能力,可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学习。 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可以演爸爸开车去上班,妈妈去超市买东西,爷爷给小宝宝讲故事,奶奶扫院子,也可以扮演老师讲课等中多角色。让孩子从中学习到爸爸妈妈的辛苦,应该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角色扮演中幼儿不仅在游戏中获得欢乐,还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4、 游戏对于培养幼儿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 《小熊请客》的故事,幼 儿可模仿作品中每一角色的语言,来表现他们的性格特征。扮演小熊的幼儿语言憨厚、热情;扮演 小猫咪和小花狗、小公鸡的幼儿, 用鄙视的态度对待狐狸,用亲切、 礼貌的语言对待好朋友;扮演狐狸的幼儿则尽力表现出狡猾、贪婪的特征。幼儿在游戏中很自然地熟记作品中的语言,富有创造 性地、生动逼真地表现出符合角色性格的声调和表情,这都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水平,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另外可通过玩积木游戏,使幼儿动脑筋、想办法,以达到自已 想象中所需要的形体,为了使建造的物体美观、牢固而不倒塌,在堆积时还要考虑到匀称平衡等问题,做到手脑并用。通过这些活动 不但使幼儿增加了了解各种物体的知识面,还逐渐培养了做事认真、乐于动手动脑,失败不气馁、 自始至终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 5、 游戏对于增强幼儿体力, 培养优良品质,对美的感受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的跑、跳、投等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 也会得到锻炼和改善,可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能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户外游戏还能提高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利的。 各种游戏都是有规则的,幼儿必须严格遵守规则,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关心集体、相互协作和遵守纪律的习惯, 有利于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品质,优美的游戏动作、协调一致的特点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感。 例如: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的跑、跳、投等活动,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 也会得到锻炼和改善,可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能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户外游戏还能提高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游戏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利的。 各种游戏都是有规则的,幼儿必须严格遵守规则,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开展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关心集体、相互协作和遵守纪律的习惯, 有利于培养幼儿机智、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品质,优美的游戏动作、协调一致的特点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感。 通过以上几点说明游戏的独特特征对幼儿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并对幼儿创造力、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等各个方面的重要途径。 6、 游戏可锻炼幼儿的基本动作 在剪纸的活动中,可以锻炼幼儿握笔、用剪刀的技能;在玩球的游戏中,可以培养幼儿排球、接球的技能;在区域游戏娃娃家的活动中,幼儿帮布娃娃穿衣服,可以锻炼扣纽扣、拉拉链的技能等等。 7、 游戏促进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 孩子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发育不完善,他的神经系统兴奋强于抑制,要使孩子身体健康,一定要给他有活动的机会。运动将保证幼儿生长中对运动量的需求。幼儿肌肉的控制力、身体的平衡力,活动的协调性上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实现。     教师可以组织如跳绳、滑滑梯、走平衡木、攀登、投掷、单脚跳、走走跑跑交替运动等,促进幼儿大肌肉群发展,并使动作趋于协调。剪纸、泥工、折纸、绘画、编织、演奏、搭积木、插片、打弹子、翻绳等游戏则可以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群的发育及协调能力,使动作趋于精细。当教师提供了这些游戏内容,幼儿便可根具自己的运动能力去选择游戏的内容,并在游戏中发展运动的能力。这样两者相辅相成,运动能力伴随着游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8、 游戏对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通过游戏我们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积极主动性;以及同伴关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和谐全面的发展。 四、 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实施游戏 1、 合理安排,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充足的游戏时间是保证幼儿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为幼儿提供充足、宽裕的游戏时间,让幼儿自由地去玩去活动。在家,家长可利用幼儿在家里的充足时间与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在园,教师可利用幼儿的晨间活动(家长送幼儿入园时的十几分钟至三十分钟的时间与幼儿共同参与幼儿园为他们准备的室内或室外的活动。)、饭前饭后、离园前及其它环节的零碎时间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如:晨间游戏:踩高跷、风火轮、投沙包、趣味跳绳等;音乐游戏:小兔和狼、小老鼠和泡泡糖、小兔捉迷藏等;体育游戏:追泡泡、过小桥、跳房子等;民间游戏:跳皮筋、跳竹竿、踢毽子等;角色游戏:老鼠夹、老鹰抓小鸡、捕鱼等;徒手游戏:城门城门几丈高、踩影子、三个字等等。     对于学前的幼儿,根据他们的年龄不同,开展游戏的时间长短也不同。例如:对于年龄小的幼儿,他们正规集体教学的时间较短,那么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游戏活动;相反,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他们正规集体教学的时间长,相对于他们进行游戏的时间就会缩短,但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都应保持在一个小时左右。 2、为幼儿建立合理的游戏常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游戏常规就是指幼儿在集体中开展游戏活动时,对幼儿不适宜的行为或适宜行为的禁止和允许的经常性规定。游戏常规的建立不是对幼儿游戏的限制和束缚,而是在于更好地培养幼儿养成一种良好的游戏行为的习惯,从而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以顺利地进行。合理的游戏常规也是对幼儿身心健康的一种保障。 幼儿游戏的常规一般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爱护玩具,不随便破坏玩具。     在幼儿园里的玩具是供全体小朋友使用和玩耍的,幼儿在游戏时应爱护和不随便破坏玩具。 (2)共享玩具,不霸占和争抢玩具。     玩具是大家的,幼儿在游戏时,可以拿自己喜欢的玩具,可以和大家一起玩,可以交流或交换玩等。若幼儿在争取不到自己想玩的玩具时,不能抢夺别人的玩具;在得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时,同样也不能霸占或将它悄悄的带回家。 (3)学会物归原处。     在孩子不想玩或游戏结束时,教师应指导幼儿玩完的玩具不能随便乱放,应物归原处,从哪里取来的,再放回到哪里,以便其他幼儿的使用和玩耍。在收拾玩具时,对于年龄小的、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孩子,教师可以协助其完成;对于年龄大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让他们独立完成。 (4)和平相处,不干涉他人。     在孩子们共同的游戏活动中,对于孩子们喜爱的角色都会争先恐后的参与,教师应指导他们学会等待、轮流进行游戏。如:孩子们在玩《老鼠夹》的游戏时,一部分幼儿扮演老鼠,另一部分幼儿扮演老鼠夹。扮演老鼠夹的孩子在原地不动,而小老鼠的扮演者可以随意地活动,钻来钻去。因此,大部分幼儿就喜欢扮演小老鼠。为满足孩子的愿望,在进行几轮游戏后可互换角色进行游戏。   对别人的游戏成果,如搭建的作品要珍惜,不能捣乱、毁坏或干涉影响他人。如:在幼儿玩建构积木游戏时,有的幼儿插的非常形象而漂亮,而有的幼儿插的一般;当搭建成功的幼儿为自己的作品兴奋、高兴时,常有幼儿满不在乎地从别人的建构物上跳来跳去,或晃倒或直接用手去推到别人的建构作品。这时,教师应予以合理有效的制止。 3、 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作用     游戏活动中,凡是需要使用的运动器材和辅助材料,教师都应和幼儿一起来完成搬运、摆放和收拾的工作。如:游戏时,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将活动中所需要用到的运动器材和辅助材料搬运到活动场地;根据活动的需要,请幼儿按照活动的具体要求亲自摆放;活动结束时,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将他们收拾和集中起来,搬回到收藏室。在这期间,幼儿会十分乐意、积极地参与这类活动,因为这既是显示了自己的体能,也为集体出了力。     在参与活动器材的搬运、摆放与收拾时,因幼儿的年龄大小、能力强弱而宜。例如:对于较小年龄的幼儿,教师应逐渐指导他们学习搬运、摆放和收拾一些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安全性较高的力所能及的活动器材,并协助他们完成;对于较重、较大或搬运中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器材,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教师应亲自搬运和摆放。 4、 把幼儿成为游戏的资源   幼儿的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也是各具特色。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以及不同的幼儿在游戏兴趣和需求方面也是不尽相同的,同时,幼儿又善于模仿、想象和创造,因此,要把幼儿作为一种游戏的资源来开发。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挖掘幼儿的兴趣所在,并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一些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 如:教师与幼儿在生活、游戏中发现,孩子们都很喜欢变魔术游戏,于是教师和幼儿一起通过讨论、商量,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有:变脸、谁不见了、我是魔术师、神奇的魔棒等。让幼儿积极的投身于游戏,这不仅提高和发展了他们的体能,同时还让他们的身心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愉悦。     总之,教师在儿童游戏过程中可“教”很多东西,包括游戏本身的技能也可以用很多方法来“教”。在学前儿童的游戏过程中的指导是教师利用游戏教育儿童,促进儿童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职责。而保证游戏指导的科学性、合理性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指导游戏的教育于实施需要教师的“童心、细心和耐心”,需要教师对幼儿的尊重、理解和包容。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三岁只六岁的幼儿正处于体能和智能发展的关键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参加集体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培养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学习有关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思维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2]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3.1      [3]朱家雄.学前儿童卫生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4]侯莉敏.儿童的生活与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0 [5] 周念丽.学前融合教育的比较与实证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韩明,幼儿益智健体简易游戏,2007.1 [7]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8]李跃儿.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1 [9]布鲁克斯.21世纪的儿童早期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 致谢     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感慨良多。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陈丽洁老师。她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感谢三年中陪伴在我身拜年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意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活。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是没有办法完成我的毕业论文的,同窗之间的友谊永远长存。
/
本文档为【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