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广州市登革热监测方案(试行)

广州市登革热监测方案(试行)

2011-09-22 17页 doc 386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6526

暂无简介

举报
广州市登革热监测方案(试行)广州市登革热防制监测方案 (试行) 一、背景 登革热是由Ⅰ~Ⅳ型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本病主要在广东、福建流行。 广州市地处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登革热病例包括输入性病例时有报告或发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人员流动频繁和国际旅游发展迅猛,使登革病毒在我市的流行范围及其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登革热一直是我市重点防制的传染性疾病之一。 监测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国家和省的监测方案,结合我市情况,制定本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的...
广州市登革热监测方案(试行)
广州市登革热防制监测 (试行) 一、背景 登革热是由Ⅰ~Ⅳ型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一个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本病主要在广东、福建流行。 广州市地处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登革热病例包括输入性病例时有或发生,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人员流动频繁和国际旅游发展迅猛,使登革病毒在我市的流行范围及其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的分布范围相当广泛,登革热一直是我市重点防制的传染性疾病之一。 监测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重要措施之一, 根据国家和省的监测方案,结合我市情况,制定本监测方案。 二、监测目的 (一)掌握我市登革热的疫情动态、流行规律,及早发现疫情; (二)掌握我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群(包括孳生和密度变化)的动态变化及登革病毒携带状况; (三)了解我市登革热流行的影响因素,为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测病例定义与分类 (一)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诊断 登革热的诊断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及确诊病例三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的传染病诊断标准。 四、监测点的选择与确定 (一)海珠区为我市全国登革热监测点,监测工作应按照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试行)执行。 (二)除海珠区以外的各区县级市均确定为我市常规登革热监测点,监测工作应参照本方案执行。 五、监测内容、方法及要求 (一)疫情监测 1. 病例的发现和报告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疫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疑似、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登革热病例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诊断后24小时内向相应单位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1.2发生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时,病例报告同上,暴发疫情报告按《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报告。即责任报告单位发现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事件后应在2个小时内用电话等方式向属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属地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同时迅速组织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处置。 2. 个案调查 根据目前我市登革热疫情流行状况,一般要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对辖区内所报告的登革热病例和疑似病例全部进行个案调查(《登革热个案调查表》见附件1)。个案调查表需及时上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定登革热暴发疫情后,各区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及时调查掌握辖区内登革热的发病数、死亡数,同时所有病例资料参照附件2《登革热发病情况入户调查登记表》的形式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 3.疫情调查与控制措施 3.1现场调查与处理 各自辖区内一旦出现登革热疫情,应及时根据疫情的流行特征、可能的传播因素实施疫情控制措施,包括现患病人的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开展主动疫情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防蚊灭蚊意识;清除积水,做好灭蚊工作等。 3.2调查报告 及时将暴发或流行的原因、传播方式、流行特点、流行趋势、措施评价及经验教训等进行分析与总结,撰写疫情调查报告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血清学核实诊断 各级医院和卫生部门对疑似登革热病例应尽早采集急性期血清,并及时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同时各级医院和卫生部门应尽可能采集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通过双份血清检测抗体,进一步确定诊断。 (二)病原学监测 一旦发现病例,应尽早采集患者急性期血清(发病5日内),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毒分离和型别鉴定,以追踪来源。发生输入性病例和暴发疫情时,首发病例及首例临床诊断病例的血标本均需进行病原学检测。 (三)血清学监测 1. 发热病人监测 各区县级市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在我市登革热的流行季节采集发热(体温≥38℃)伴骨痛或发热伴皮疹的患者血标本,及时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抗体检测,送检单的填报格式参见附件3《疑似登革热病例送检表(临床)》。 2. 人群抗体水平调查 在流行季节的前期(3、4月份)、后期(10、11月份)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取辖区内健康人群(注意各年龄组均衡的原则)血清各50份,-20℃保存,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检测,以了解我市人群登革热抗体水平,分析流行趋势。送检单的填报格式参见附件4《健康人群登革热抗体检测送检表》。 (四) 伊蚊媒介监测 采用定时、定点、定人调查法,同时也可进行流动监测,对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白蚊伊蚊的分布、种群、孳生环境、伊蚊幼虫指数和成蚊密度及带病毒情况进行监测。 1. 布雷图指数监测 在登革热流行季节3~11月份(每月中旬),各区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根据各自辖区内历年登革热的发生流行情况,选择两个有一定距离和代表性的街道、乡镇或村庄,开展伊蚊幼虫密度监测。每点随机抽样调查50户(合计100户),填写附件5 《登革热媒介伊蚊孳生地监测调查登记表》。统计并计算布雷图指数(BI)、房屋指数(HI)、容器指数(CI),填写并上报附件6《登革热媒介伊蚊孳生地监测调查统计报表》。 2. 蚊媒孳生地调查 发生登革热疫情时,在疫区及周围开展蚊媒孳生地调查(至少每周一次),直至当地末例病例治愈后2周。可参照《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孳生地调查登记表》(附表5)格式进行填写,并及时将调查结果填写《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孳生地调查统计报表》(附表6)上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调查结果可用以指导及评价登革热预防控制的效果。如出现登革热暴发或流行,每区(县)在疫点捕捉伊蚊50只以上,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登革热病毒分离及型别鉴定。 3. 诱蚊(卵)器蚊媒密度监测 各区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辖区内选择1-2个社区,每个社区按一定比例在不同生态环境(居民住宅、机关事业单位和学校、易于孳生蚊虫的特殊环境等)每月定时定点布放诱蚊(卵)器共100个(居民住宅外环境50个,其它外环境共50个)。三天后回收诱蚊(卵)器并统计成蚊及蚊卵并阳性数,填写《登革热蚊媒监测调查表》(附件7),汇总《登革热蚊媒监测调查月报表》(附件8)及时上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成蚊及蚊卵送我中心进行病毒检测。登革热疫情出现时,各疫点和疫区在开展布雷图指数监测的同时要求按上述要求进行诱蚊(卵)器蚊媒密度监测。 (五)技术要求 1、所有病人血清标本的采集要做好详细的登记造册,编号与标本号一致,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发病日期和采血日期。 2、血清标本采集:无菌操作采静脉血3mL,分离血清≥1ml,放入无菌干燥、带螺旋盖的血清管内,-20℃保存,及时送检。 3、对疑似登革热患者采集发病5天内的血清及时送检,并于两周后抽取第二次血进行抗体滴度检测。 4、成蚊或蚊卵的贮存及检测:蚊子蚊卵收集后放于-70℃保存,及时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阳性标本作进一步病毒分离。 5、计算蚊蚴指数及密度: 布雷图指数(BI)=伊蚊蚊蚴或蛹阳性容器数/检查户数×100 容器指数(CI)=伊蚊蚊蚴或蛹阳性容器数/检查容器数×100% 房屋指数(HI)=伊蚊蚊蚴或蛹阳性房屋数/检查户数×100% 诱蚊诱卵器阳性指数=蚊或卵阳性个数/实收诱蚊诱卵器个数×100% 6、各区县级市可根据此方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监测计划。 六、监测系统组成和职责 (一)市、县卫生行政部门 1、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辖区内的登革热监测方案,为市、县疾控中心提供监测经费; 2、协调辖区内各级医疗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好各项监测工作; 3、组织对监测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二)市、县疾控中心 1、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本监测方案; (2)收集分析全市监测资料,预测疾病发生、流行趋势,并及时将监测信息反馈; (3)发生疫情时,指导各区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现场处理工作,做好全市范围内登革热的血清学诊断与病原学鉴定; (4)组织全市范围内的医疗和卫生工作人员,保障全市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区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在辖区实施该监测方案; (2)收集、分析相关监测资料并及时上报; (3)发生疫情时,应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与效果评价; (4)培训并指导辖区内医疗单位及基层单位开展监测工作。 3、各级医疗机构 (1)发现登革热病例或疑似病例要及时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要求报告,做好院内的防蚊、灭蚊与患者隔离工作; (2)协助疾控机构做好对住院病例或监测门诊发热伴骨痛或皮疹病例的个案调查、采样、送检,并填写《疑似登革热病例送检表(临床)》等(见附件4)工作。 七、资料收集、分析、反馈 1、各区县级市疾控中心要及时收集、汇总监测资料报市疾控中心; 2、各区县级市疾控中心要收集、分析本区内所有监测资料并上报广州市疾控中心与辖区内卫生行政部门,市疾控中心同时要及时将监测结果与意见反馈给各区县级市;各区县级市疾控中心要于当年12月20日完成登革热防制的初步总结,下一年度1月20日前完成本区年度总结,并上报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 (三)市、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辖区内疾控中心监测结果及分析意见,及时通报辖区内相关部门和机构通报疫情。 八、质量控制 市疾控中心将根据疫情情况派员到现场进行现场协助和指导,及时考核评价监测质量和效果,各区县级市疾控中心对所有的监测都要保留原始记录。考核指标:报表及时率、监测任务完成率、标本送检合格率。每年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一次防制工作督导检查。 九、附件 1、广州市登革热个案调查表 2、广州市登革热发病情况入户调查登记表 3、广州市疑似登革热病例送检表(临床) 4、广州市正常人群登革热抗体检测送检表 5、广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孳生地监测调查登记表 6、广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孳生地监测调查统计报表 7、广州市登革热蚊媒监测调查表 8、广州市登革热蚊媒监测调查月报表 附件1 广州市登革热个案调查表 县(市)名称: 国标码:□□□□□□ 病例编号:□□□□□ 一、基本情况 1. 患者姓名:_________ (如患者年龄<14岁,则家长姓名:_____________) 2. 性别: 1男,2女 □ 3. 年龄:_____岁 □□□ 4. 民族:1汉族,2壮族,3维吾尔族,4其他少数民族 □ 5. 职业: □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饮食从业人员 (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 (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待业(17)其他 6.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 7.家庭住址: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县(市区)____乡(镇/居委会)____村(街道) 二、发病情况 1. 发病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2. 就诊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3. 发病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住院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住院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住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7. 出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8. 入院诊断: □ 1登革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 4其他 9、临床诊断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 10. 出院诊断: □ 1登革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 4其他 11.临床分型:1典型,2轻型,3重型,4其他 □ 12. 转归:1 痊愈, 2 好转, 3 死亡(日期: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 三、症状和体征及一般实验室检查 1. 起病急:1是, 0否 □ 2. 乏力: 1有, 0无 □ 3. 发热: 1有, 0无 □ 如有,则热型为:1双峰热,2稽留热,3驰张热,4其他 □ 4. 头痛: 1有, 0无 □ 5. 颜面潮红: 1有, 0无 □ 6. 眶后痛:1有, 0无 □ 7. 肌痛: 1有, 0无 □ 8. 关节痛: 1有, 2无 □ 9. 胸红: 1有, 0无 □ 10. 结膜出血:1有, 2无 □ 11. 鼻衄: 1有, 2无 □ 12. 牙龈出血: 1有, 2无 □ 13. 呕血: 1有, 2无 □ 14. 便血: 1有, 2无 □ 15. 血尿: 1有, 2无 □ 16. 呕吐: 1有, 2无 □ 17. 结膜充血: 1有, 2无 □ 18. 眼睑浮肿:1有, 2无 □ 19. 黄疸: 1有, 2无 □ 20. 皮肤出血点:1有, 2无 □ 如有,则出血点为:1散在,2条/线状,3簇状,4其它_________ □ 21. 皮疹:1有, 2无 □ 如有,则皮疹为:1斑丘疹、,2麻疹样皮疹条/线状,3猩红热样皮疹簇状,4红斑疹,5其它_________ □ 皮疹部位:1全身,2四肢,3躯干,4面部 □ 22. 烦躁: 1有, 2无 □ 23. 昏迷: 1有, 2无 □ 24. 休克: 1有, 2无 □ 25. 肝大: 1有, 2无 □ 26. 脾大: 1有, 2无 □ 27. 淋巴结大:1有, 2无 □ 28. 束臂试验: 1阳性,2阴性,3未做此项检查,4不详 □ 29. 白细胞计数:1正常,2增多,3减少,4未做此项检查 □ 30. 中性粒细胞(%): □ 31. 淋巴细胞(%): □ 32. 血小板减少: 1有,2无,3未做此项检查 □ 33. 红细胞压积: □ 34. 出血时间: 1正常,2延长,3缩短,4未做此项检查,5不详 □ 35. 凝血时间:1正常,2延长,3缩短,4未做此项检查,5不详 □ 36. 脑脊液: 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 37. 尿常规: 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 38. 肝功能: 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查 □ 四、血清学及病原学检测结果(未做者请注明为“未做”) 项目 标本采集时间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登革抗体 IgG IgM 登革病毒分离 登革病毒抗原 五、病例分类 1. 是否首例:1是,2否 □ 2. 病例类别:1输入性病例,2本地病例,3不明感染原因病例 □ 3. 病例分类:1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诊断病例 □ 六、既往史 1. 过去身体是否健康: 1是,2否 □ 2. 既往是否患过登革热或“乙脑”: 1是,2否 □ 3. 乙脑疫苗接种: 1是,2否 □ 六、接触史及有关因素调查 1. 发病前2周内是否有外出(或旅游)史: 1 是,2 否 □ 如是 ,到何地:___________;外出时间: 天 □□ 返回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 2. 发病后到过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停留时间:________天 □□ 3. 病家及院内人口: 3.1 0~4岁________人 □ 3.2 5~9岁________人 □ 3.3 10~19岁______人 □ 3.4 20~29岁______人 □ 3.5 30~39岁______人 □ 3.6 40~49岁______人 □ 3.7 50~59岁______人 □ 3.8 60岁及以上____人 □ 4. 有无家庭其他成员出现过类似症状:1有,0无,9 不详 □ 如有,最近一例发病时间(患者除外):____年____月____日 □□□□/□□/□□ 5. 发病处院内或周围环境: 5.1 积水容器数:__________个 □ 5.2 阳性容器数:__________个 5.3 积水容器类型:1花瓶,2瓦盆,3铁罐,4碗碟缸5池塘,6树洞,7竹桩,8假山,9盆景,10其它________ □ 6. 防蚊设备:1蚊帐,2蚊香,3纱门,4灭蚊剂,5其它:____________ □ (病例编号填写说明:年号(两位数)、流水号(后边三位)) 调查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调查地点: 调查者: 附件2 广州市登革热发病情况入户调查登记表 调查地点: 户编号 户主 人数 病人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何时患过DF 发病日期 发病前外出史 畏寒 发热 头痛 关节痛 骨肌痛 呕吐 眼红 出疹 出血点 鼻衄 牙血 白细胞数 血小板数 发病处内外环境 备注 房屋数 阳性数 容器数 阳容数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单位: 调查者: 附件3 广州市疑似登革热病例送检表(临床) 送检单编号:___________ 疑似登革热病例送检单 送检或住院号:____________ 检验室编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 年龄: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院日期:____________ 发病日期:____________ 临床诊断:____________ 入院主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床表现: 1. 发热:______℃(最高)持续:______天 2. 头痛:(1)有;(2)无 3. 关节、肌肉痛:(1)有;(2)无 4. 束臂试验:______,皮肤淤点:______ 鼻衄:______ 呕血:______ 其它出血:______ 5. 血压:______kPa 6. 脉搏:______/分钟 流行病学史: 临床化验: 血小板:______×109 (起病后第______天) 红细胞压积:_________________ 血标本: 采血日期:___________(1)入院时 (2)出院时 (3)恢复期 检测项目:(1)登革热病毒分离 (2)登革热抗体检测 送检医师: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检日期:_______________ 注:标本管上必须注明相应的姓名、送检编号或住院号。 附件4 广州市正常人群登革热抗体检测送检表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住址 联系电话 取材日期 检材种类 检验项目 备注 送检单位:___________ 送检人: _________ 送检日期:______________ 附件5 广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孳生地监测调查登记表          调查地点: 户编号 门牌 永 久 性 积 水 容 器 暂时性 容器 合 计 容器 备 注 水池缸 花瓶 其它 小计 数 + 数 + 数 + 数 + 数 + 数 + 合计 注:1.“+”指有伊蚊幼虫孳生的容器数。  2.调查时天气情况: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气候: 晴 雨 阴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单位: 调查者: 附件6 广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孳生地监测调查统计报表 日期 调查 地点 调查户数 阳性户数 永久型 容器 暂时型 容器 合计容器 指数 数 + 数 + 数 + BI CI HI 注:1. “+”指有伊蚊孳生的容器 2. 布雷指数(BI)=合计阳性容器数/调查户数×100 容器指数(CI)=合计阳性容器/合计容器数×100% 房屋指数(HI)=阳性户数/调查户数×100% 填表单位(盖章): 填表人: 填表日期: 附件7 广州市 区县级市 月登革热蚊媒监测调查表 气温: ℃,RH: %,气候:晴、雨、风 编 号 检查地点 诱蚊诱卵器 单位、住户 地址、门牌 编号 蚊+/- 卵+/- 蚊或卵阳性 蚊虫数 合 计 注. “+”指诱蚊诱卵器有蚊/卵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单位: 调查者: 附件8 广州市 区县级市 月登革热蚊媒监测调查月报表 气温: ℃,RH: %,气候:晴、雨、风 编号 环境(内/外) 调查地点 布诱蚊(卵)器个数 实收诱蚊(卵)器个数 成蚊阳性个数 卵阳性个数 蚊或卵阳性个数 蚊虫总数 诱蚊诱卵器阳性指数 注:诱蚊诱卵器阳性指数=蚊或卵阳性个数/实收诱蚊诱卵器个数×100% 填表单位(盖章): 填表人: 填表日期:
/
本文档为【广州市登革热监测方案(试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