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吴茱萸汤证

吴茱萸汤证

2011-09-16 5页 doc 40KB 11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23515

暂无简介

举报
吴茱萸汤证吴茱萸汤证“探秘” 吴茱萸汤证“探秘”   周益新 山西大同市基建职工医院  吴茱萸汤证,在《伤寒论》中凡三见,一见于阳明篇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一见于少阴篇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一见于厥阴篇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自古及今,大多注家均随文释义,认为吴茱萸汤可统治阳阴、少阴、厥阴之证,清·汪昂《汤头歌诀》中更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概括为“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影响所及,现代五版教材《方剂学》中吴茱萸汤的...
吴茱萸汤证
吴茱萸汤证“探秘” 吴茱萸汤证“探秘”   周益新 山西大同市基建职工医院  吴茱萸汤证,在《伤寒论》中凡三见,一见于阳明篇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一见于少阴篇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一见于厥阴篇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自古及今,大多注家均随文释义,认为吴茱萸汤可统治阳阴、少阴、厥阴之证,清·汪昂《汤头歌诀》中更简明扼要、提纲挈领地概括为“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影响所及,现代五版教材《方剂学》中吴茱萸汤的“主治”也列为:“1.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脯满闷,或胃脘痛,吞酸嘈杂。2.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3.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如此诠释似乎极有理致,颇得要领,但细思之,纯属附会,既有悖于《伤寒论》的精神,亦不符合临床实际,值得进一步探究。  众所周知,《伤寒论》是一部阐述辨证论治的临床医藉,即以某一有效方剂的适应证候为,分析临床证候,探索其病机及治疗法则。所谓辨证论治的关键在于病机,即针对病机确定治法和选用方药,也就是说,一首方剂只能符合一个相同的病机才能取效,否则不仅不会有效,还会导致病变增重或发生其他变证。中医学固然有“异病同治”的特点,但其根本是临床现不同而病机相同。阳明虚寒、少阴阳衰、厥阴寒甚三者的机理根本不同,用一吴茱萸汤治疗,显然不符合辨证论治思想。  对于378条,其病机为厥阴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肝寒犯胃,冒失和降,其气上逆则干呕,胃阳不布,产生涎沫,随浊气上逆而吐出;肝经寒邪循经脉上冲巅顶则头痛,故用吴茱萸汤温降肝胃,泄浊通阳。其为厥阴病正治之方,各家看法基本一致,勿需赘述。  243条,一般认为本条之病机是阳明胃中虚寒,不能蒸化水谷,寒饮内生,冒失和降,则“食谷欲呕”、“饮水则哕”(226条)。然果属阳明胃中虚寒,胃气上逆,则宜理中汤温中祛寒,寒甚加附子温而散之,呕哕甚加丁香、寇仁温而降之:若中阳不足,寒饮内盛之干呕吐逆,吐涎沫,又可用半夏干姜散温中散寒,降逆止呕;若中阳式微、阴寒内盛之呕吐、腹痛,又宜用大建中汤温建中阳、补虚散寒。何以径用厥阴之方吴茱萸汤呢?则243条绝非单纯的阳明胃中虚寒证。用吴茱萸汤,必与厥阴肝经有关。诚如清·沈明宗《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卷四》所说:“食谷欲呕,虽属阳明,恐挟肝经逆胃所致,先以吴茱萸温肝,下逆而探之,若得汤反剧,则非厥阴之呕,乃少阳或太阳之邪传入阳明腑病之呕,为属上焦也。”清.周扬俊《伤寒论三注·卷四》也说:“然则仲景立吴茱萸汤,本以治厥阴病,乃于阳明之食谷欲呕亦用之何哉?盖脾胃既虚,则阳退而阴寒独盛,与辛热之气相宜。况土虚则木必乘,乘则不下泄,必上逆,自然之理也,然后知未得谷前已具上逆之势,况谷入而望其安胃耶。”沈氏认为本证为“挟厥阴肝经逆胃而致”,周氏认为本证是“土虚则木必乘”,皆切中病机,要言不烦。可见本条的病机为肝胃虚寒或胃气虚寒,木来克土,乃厥阴与阳明合病,绝非单纯的阳明胃中虚寒证。  再观309条,一般认为本条是寒中少阴,阳虚阴盛、正邪剧争的证治。阳气虚弱,阴寒内盛,则见呕吐、下利、手足逆冷:而“烦躁欲死”,标志着阴邪虽然很盛,但阳气尚能与之剧争,不同于阴盛阳亡。然果为少阴病,则心肾两虚,阳气衰微,温煦推动之力不足,阴寒内盛,阳气绝对无力与阴相争,故出现呕吐、下利清谷、手足厥冷之证,何况更出现“烦躁欲死”,险象环生,296条明言“少阴病,吐利燥烦,四逆者死”,此时用四逆汤、通脉四逆辈急温之犹恐不及,难保十全,区区一吴茱萸汤能当之乎?一般阳虚之证,即使太阴证,脾阳虚弱,寒湿停滞,出现下利清谷,犹用理中汤加附子,或径用四逆汤补火生土,何况阳气衰微的少阴证乎?故本条所述绝非少阴证。清·沈明宗《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卷七》尝言:“此少阴并挟厥阴而乘胃也。少阴邪盛,淫溢于肝,肝肾之邪协逆胃中,逼迫水谷下奔,阳微不能固摄,故上吐下利而手足厥冷。然肝为将军之官,是被肾阴逼迫,则阳神飞越,燥急不宁,此乃阳欲上脱,阴欲下脱,故烦躁欲死。但无自汗,正在欲脱未脱之际,还可追阳反宅,故用吴茱萸汤专驱肝肾之寒而下逆气,人参、姜、枣温胃补中,俾正气得补而寒气散,吐利烦躁即止矣。”沈氏谓本证病机为“少阴并挟厥阴而乘胃也,”已认识与厥阴关系密切,颇有见地,其分析上吐下利而手足逆冷及方药之作用,亦皆言之成理,只是尚未脱离“少阴病”之囿,尤其是对“烦躁欲死”的解释,更与少阴病阳衰阴盛,阴阳离决混为一谈。清·吴谦《医宗金鉴》中曰:“名曰少阴病,主厥阴药者,以少阴、厥阴多合病,证同情异而治别也。少阴有吐利,厥阴亦有吐利,少阴有厥逆,厥阴亦有厥逆,少阴有烦躁,厥阴亦有烦躁,此合病而证同者也。少阴之厥有微甚,厥阴之厥有寒热,少阴之烦躁则多躁,厥阴之烦躁则多烦。盖少阴之病多阴盛格阳,故主以四逆之姜附,逐阴以回阳也。厥阴之病多阴盛郁阳,故主以吴茱萸汤之辛热,迅散以通阳也,此情异而治别者也。今吐而不吐蛔,手足厥冷,故主以少阴病名之也。盖厥冷不过肘膝,多烦而躁欲死,故属厥阴主治也,所以不用四逆汤而用吴茱萸汤也。”吴氏论述说理透辟,理明词达,卓有见识。“名曰少阴病,主厥阴药”是“证同情异而治别”,名列少阴病,是症状相同,但病机相异,而治法有别。明确提出本条“属厥阴病主治也”,极有见地。  事实上,据临床所见,吴茱萸汤证之“烦躁欲死”,为患者心下痞满、胃脘不适殊甚,痛苦不堪,并非死证,是由于寒着厥阴,脾胃虚寒,气血郁阻不通所致,即《金鉴》所谓“阴盛郁阳”。对此,日·矢数道明《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引力冢敬节《汉方治疗实际》言:“发作时诊察之,主诉心下部臌满,胃不适者甚多,称为中医之‘心下逆满’证,这也是此方重要之目标。又发作时,是厥冷甚,脉有沉迟之象。另伴有一种烦躁状态,坐卧不安,起居苦闷,发生剧烈呕吐时,常不休止。”矢数先生还引用目黑道琢《餐英馆治疗杂话》更对此方证与四逆汤证作了详细的鉴别,对深入领会吴茱萸汤证很有帮助,其说此方“虽与四逆汤证相同。然四逆汤证,有吐利而元气飞越,手足厥冷,烦躁为元阳之气(元气之根本)欲脱之故,手足之厥冷有自下焦冷起之倾向。且腹软而心下无阻塞也。吴茱萸汤之指征,虽云手足厥冷,然不恶冷,且由手指之表冷起。四逆之阴证,自指之里冷起。此阴证与阳证有厥冷之区别。又吴茱萸汤证,必有心下痞塞而烦躁者,而且因痞塞气血往来受阻,以致手足厥冷。此证《伤寒论》虽未论脉。然两证之脉,当绝或沉微、沉细之类。……以吴茱萸汤之苦味,通心下痞塞,则阴阳平衡谐调,烦躁已,厥冷回。只宜以心下痞塞为标准,应以手足指、趾之表冷起为目的。此证,若粘汗出,而阳脱者,非附子不治。若有薄汗者,则宜吴茱萸汤。”要之,309条证之病机仍为寒入厥阴肝经,侵脾犯胃。脾胃虚寒。升降失常所致,侵脾则不能升清而下利,犯胃则不能纳降而呕吐,肝胃虚寒,疏泄失职、升降失常,气血郁阻不通,则手足逆冷,烦躁欲死,故用吴茱萸汤暖肝、温胃、散寒、益气,降逆,毋需用四逆汤回阳救逆。  历来注家之所以错误地理解经文,是拘于文中“属阳明”,“少阴病”之名称,先入为主、印定眼目,不知变通。《伤寒论》是一部综合辨证的专,阐常述变是其基本特征,不但要辨简单的证候,而且要辨复杂的疑似的证候。论中的内容言变多而言常少,对于常规的如六经病的主证主方论述不多,绝大部分是探讨非典型的、证情疑似的,病势不定的复杂证候,通过这些复杂病情的反复论证,具体分析,从而揭示诊察的规律和,因此研读《伤寒论》必须知常达变,前后对勘,互相比较,反复推敲。掌握了证之常,辨证才有大法在胸,但忽视了证之变,论治则难以圆活灵通。知常者易,达变者难。明乎此,反观《伤寒论》中冠以某经病,并非定是某经病,有时是为了鉴别诊断而言之,相反有些散见于其他病篇的条文,虽然未以某经病冠首,实际上是某经病,这是仲师惯用的章法体例之一,研读时不能机械地理解,死于句下。对此当代名家裘沛然先生在《壶天散墨·伤寒论研究》一文中曾有精辟的论述:“大论体裁,凡列入某一经篇内的各项条文,不问为本经或别经的病,都冠以本经的病名,论中除极少数条文可能是错简之外,其余悉遵此例。如‘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此本柴胡证,以潮热似阳明,故列入此篇,即冠以阳明病三字。‘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清,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此阳明病,为有自利清水疑似少阴处,故置于少阴篇,照例称少阴病。这种体例,是仲景为鉴别诊断而设,注家不谙此例,往往以臆测附会。”同样的道理,243条以“食谷欲呕”为肝寒犯冒,似阳明胃中寒逆,故入阳明篇,而曰“属阳明也”;309条以“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似少阴阳衰阴盛、阴阳离决之证,故列入少阴篇,而冠以“少阴病”。  总之,上述三条经文虽涉及阳明、少阴、厥阴三篇,分见于三处,以六经来分,部属于厥阴病,决不是阳明病,少阴病,其病机是一致的,虽每一条都有各自的特点。吴茱萸汤实际上为厥阴肝经主方,主要针对厥阴肝经虚寒病变而设,但由于肝木与脾胃的关系密切,其为病常相互影响,肝寒内盛,最易侵脾犯胃,侵脾则利,犯胃则呕,肝寒为本,胃  (脾)寒为标,治疗上肝胃(脾)同治;在温肝的同时,兼顾脾胃,治肝为主,治胃为辅,故均施以吴茱萸汤。诚如清·周岩《本草思辨录》所说:“吴茱萸……能入肝伸阳戢阴而辟寒邪,味辛则升,苦则降:辛能散,苦能坚,亦升亦降,亦散亦坚;故上不至极上,下不至极下,第为辟肝中之寒邪而已。”“虽然有呕吐主以吴茱萸汤,而曰阳明病少阴病者,人必谓与厥阴无与矣,而不知实厥阴病现于阳明少阴也。何以言之?食谷欲呕者,肝受寒邪,上攻其胃。不食谷则肝气犹舒,食谷则肝不能容而欲呕。与胃虚之有胃反迥殊,故非吴茱萸汤不治。夫肝邪上攻则胃病,为木乘土,下迫则肾病,为子传母,迨子传母,则吐利交作而不止一吐矣。少阴自病,下利己耳,未必兼吐;吐而利矣,未兼逆冷烦躁;吐利而且手足冷烦躁欲死,非肝邪盛极而何。此时疗止,舍吴茱萸汤亦无别法也。”周氏之说,除“下迫则肾病,为子传母”可商外,基本可从。如此解释方符合仲师原意,也切合临床实践际,临证应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肝阳有温煦、升发、条畅的生理功能,“肝阳常有余”,但亦有不足之时。肝阳虚则会出现一系列相关症状,涉及多个脏腑组织,治疗当宜温补肝阳、酸敛肝阳、疏肝柔肝、散寒止痛之法。 关键词:肝阳;肝阳虚;肝阳常有余 中图分类号:R2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585-02 “阴阳者,万物之纲纪,”万物皆分阴阳,阴阳是贯穿一切事物的两个方面。五脏六腑亦分阴阳,脏为阴,腑为阳,肝属阴,为阴中之阳。阴阳既是相互对立制约的又是相互转化互根互用的,还有消长平衡之特性,只有“阴平阳秘”,才能“精神乃治。有阴虚就有阳虚,但是就肝而言,长期以来,中医学一般不言肝阳虚,对肝虚之辨治多独重阴虚血亏而略于阳虚。甚至有学者提出“肝无阳虚证”之说。景岳指出“阳非有余”,“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而生物,偏则气乖而杀物。《内经》云:“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肝自不能例外。肝阳虚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 1.肝阳有虚 金元时代滋阴降火派创始人朱丹溪提出了“气有余,便是火”的理论,他认为人体总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后世亦有“肝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肝为刚脏,其气急而动,易亢易逆,又被称为“将军之官”。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内寄相火,易动难静,主动主升。因此,肝之为病,易于阳亢,易于动风,呈现属热属实的病理。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具体体现在脏腑经络的各种功能活动中。肝气对气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升举、疏通之作用。少阳肝脏应阳升之方,行春升之令,其气以升发为顺,主人体一身阳气之升腾。由于肝气主升发之特性,决定了肝之病变以升泄太过为多见,临床多表现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故前人有“肝阳常有余”之说。但是“肝阳常有余”并不等于肝阳没有不足之时,肝阳虚是客观存在的。 历代中医文献对肝阳虚的记载如下。 1.1 从病因病机论《索问·上古天真论篇》云:“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灵枢·天年》亦云:“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说明肝气的盛衰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强弱有密切关系。《景岳全书》云:“怒本伤肝,而悲哀亦最伤肝阳”。 1.2从症状论《灵枢·本神论》曰:“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明确指出了肝气虚可致情志异常。汉·华佗在《华氏中藏经·论肝脏虚实寒热逆顺之法第二十二》中说:“肝虚冷则胁下疼痛,目盲臂痛,发寒热如疟状,不欲食,妇人则月水不来而气急,其脉左关上沉而弱者是也。”严用和在《济生方》中说:“夫肝者足厥阴之经……虚则生寒,寒苦胁下坚胀,时作寒热,腹满不食,悒悒不乐,如人将捕,眼生黑花,视物不明,口苦头痛,关节不利,筋脉挛缩,爪甲干枯,喜怒悲恐,不得太息,诊其脉细而滑者,皆虚寒之候也”。《诸病源候论》指出:“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肋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表善悲恐,如人将捕之。”明代张景岳在《求证录·真阴论》中论及肝阳虚之证:“或拘挛痛痹者,以本脏之阳虚,不能容筋也。”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说:“懈怠、忧郁、胆怯、头痛、麻木、四肢不温等,便是肝阳虚的证候。”《蒲辅周医疗经验》也明确指出:“肝阳虚则筋无力,恶风,善惊惕,囊冷,阴湿,饥不欲食。” 1.3从治疗论 《内经》有“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等记载。金元时期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云:“肝虚,以陈皮、生姜之类补之。”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肝不足补之……补气为天麻、柏子仁……”,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云:“肝虚者恐惧如人将捕之之状,宜六味地黄丸加……”。清·王旭高有补肝阳之法,药用“肉桂、川椒、苁蓉”。现代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主张:“肝炎阳虚亦可用附子汤、肾气丸”。 1.4从预后转归论 陈无择所著《三因极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日:“肝虚中寒,乃母子相因,弦多则吉,但紧不弦,舌卷囊缩,为不利,故使本部脉,紧如切绳。”此文从脉象来推测肝阳虚病症的预后转归。 2.肝阳的生理功能 肝主藏血和主疏泄。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胆互为表里关系。在医学领域中,将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阳气是机体脏腑功能的体现,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因此肝阳是指肝脏所包含的具有推动、温煦、兴奋作用的一类物质,其生理功能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2.1温煦 肝为刚脏,内寄相火。相火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发生之际,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元阳充达全身,外可温养皮毛,煦目明睛;内可鼓动十二经气血,使之敷布全身。肝阳虚则不能敷布气血元阳充养全身,外则目失温煦、皮毛失养;内则寒邪内生,全身机能衰退。临证可见视物昏花、目力减退、肌肤甲错,畏寒肢冷、性欲减退、阳痿、不孕、脉沉细或兼迟等症状。 2.2升发 肝主升,主动,肝气通于春,主一身升发之气,能启迪诸脏之气,司升降出入活动,升发阳气以调畅气机。《张氏医通》云:“肝脏生发之气,生气旺则五脏环周,生气阻则五脏留着。”肝阳的升发功能辅助心主神明,协助肺降,资脾胃运化,助肾元气。肝之清阳内充,升发调畅,则“阳舒阴布,五化宜平”。肝气升发失常,一般表现为升发不及的肝气郁结与升发太过的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并影响各脏腑的功能及精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升发不及就会出现口苦、纳呆、抑郁寡欢、气短、倦怠、不耐劳作、内脏下垂、暖气脘痞、腹满便溏、腰膝酸软、脉无力而迟缓等症状;升发太过则会出现眩晕、痉挛、抽搐、急躁易怒、失眠头痛、目赤胁痛、吐血、衄血等症状。 2.3条畅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喜条达,是指肝木具有喜舒展宣畅的特性。《神农本草经疏·五脏苦欲补泻论》说:“扶苏条达,木之象也,升发开展,魂(肝)之用也。”肝五行属木,功善调畅气机、通利气血。正常的肝阳是使肝条畅的一种能力,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既不抑郁也不亢奋的冲和之象。肝阳虚则使肝之条畅无力,从而导致气机不畅,肝气郁遏。《类证治裁·肝气肝火肝风论治》说:“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嗳、为胀、为呕吐、为暴怒胁痛、为胸满不食、为飧泄、为疝,皆肝气横决也。” 3.肝阳虚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3.1病因病机 本虚标实,寒热互见是肝阳虚的基本病机特点。引起肝阳不足的原因甚多,综古今所述,引起肝阳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年高体弱,肝阳渐衰。《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2)人体正气虚弱,抗邪无力,寒邪直中。即《内经》所谓 ||| 摘要:肝阳有温煦、升发、条畅的生理功能,“肝阳常有余”,但亦有不足之时。肝阳虚则会出现一系列相关症状,涉及多个脏腑组织,治疗当宜温补肝阳、酸敛肝阳、疏肝柔肝、散寒止痛之法。 关键词:肝阳;肝阳虚;肝阳常有余 中图分类号:R2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585-02 “阴阳者,万物之纲纪,”万物皆分阴阳,阴阳是贯穿一切事物的两个方面。五脏六腑亦分阴阳,脏为阴,腑为阳,肝属阴,为阴中之阳。阴阳既是相互对立制约的又是相互转化互根互用的,还有消长平衡之特性,只有“阴平阳秘”,才能“精神乃治。有阴虚就有阳虚,但是就肝而言,长期以来,中医学一般不言肝阳虚,对肝虚之辨治多独重阴虚血亏而略于阳虚。甚至有学者提出“肝无阳虚证”之说。景岳指出“阳非有余”,“阴阳二气,最不宜偏,不偏则气和而生物,偏则气乖而杀物。《内经》云:“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肝自不能例外。肝阳虚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 1.肝阳有虚 金元时代滋阴降火派创始人朱丹溪提出了“气有余,便是火”的理论,他认为人体总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所以,后世亦有“肝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肝为刚脏,其气急而动,易亢易逆,又被称为“将军之官”。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内寄相火,易动难静,主动主升。因此,肝之为病,易于阳亢,易于动风,呈现属热属实的病理。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具体体现在脏腑经络的各种功能活动中。肝气对气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升举、疏通之作用。少阳肝脏应阳升之方,行春升之令,其气以升发为顺,主人体一身阳气之升腾。由于肝气主升发之特性,决定了肝之病变以升泄太过为多见,临床多表现肝阳上亢、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故前人有“肝阳常有余”之说。但是“肝阳常有余”并不等于肝阳没有不足之时,肝阳虚是客观存在的。 历代中医文献对肝阳虚的记载如下。 1.1 从病因病机论《索问·上古天真论篇》云:“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灵枢·天年》亦云:“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说明肝气的盛衰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强弱有密切关系。《景岳全书》云:“怒本伤肝,而悲哀亦最伤肝阳”。 1.2从症状论《灵枢·本神论》曰:“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明确指出了肝气虚可致情志异常。汉·华佗在《华氏中藏经·论肝脏虚实寒热逆顺之法第二十二》中说:“肝虚冷则胁下疼痛,目盲臂痛,发寒热如疟状,不欲食,妇人则月水不来而气急,其脉左关上沉而弱者是也。”严用和在《济生方》中说:“夫肝者足厥阴之经……虚则生寒,寒苦胁下坚胀,时作寒热,腹满不食,悒悒不乐,如人将捕,眼生黑花,视物不明,口苦头痛,关节不利,筋脉挛缩,爪甲干枯,喜怒悲恐,不得太息,诊其脉细而滑者,皆虚寒之候也”。《诸病源候论》指出:“肝气不足,则病目不明,两肋拘急,筋挛,不得太息,爪甲枯,面表善悲恐,如人将捕之。”明代张景岳在《求证录·真阴论》中论及肝阳虚之证:“或拘挛痛痹者,以本脏之阳虚,不能容筋也。”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谦斋医学讲稿》中说:“懈怠、忧郁、胆怯、头痛、麻木、四肢不温等,便是肝阳虚的证候。”《蒲辅周医疗经验》也明确指出:“肝阳虚则筋无力,恶风,善惊惕,囊冷,阴湿,饥不欲食。” 1.3从治疗论 《内经》有“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等记载。金元时期张元素所著《医学启源》云:“肝虚,以陈皮、生姜之类补之。”李时珍《本草纲目》指出:“肝不足补之……补气为天麻、柏子仁……”,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云:“肝虚者恐惧如人将捕之之状,宜六味地黄丸加……”。清·王旭高有补肝阳之法,药用“肉桂、川椒、苁蓉”。现代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主张:“肝炎阳虚亦可用附子汤、肾气丸”。 1.4从预后转归论 陈无择所著《三因极病证方论·五脏中寒证》日:“肝虚中寒,乃母子相因,弦多则吉,但紧不弦,舌卷囊缩,为不利,故使本部脉,紧如切绳。”此文从脉象来推测肝阳虚病症的预后转归。 2.肝阳的生理功能 肝主藏血和主疏泄。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与胆互为表里关系。在医学领域中,将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阳气是机体脏腑功能的体现,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因此肝阳是指肝脏所包含的具有推动、温煦、兴奋作用的一类物质,其生理功能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2.1温煦 肝为刚脏,内寄相火。相火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发生之际,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阳和布化,阴气乃随,生气淳化,万物以荣。”元阳充达全身,外可温养皮毛,煦目明睛;内可鼓动十二经气血,使之敷布全身。肝阳虚则不能敷布气血元阳充养全身,外则目失温煦、皮毛失养;内则寒邪内生,全身机能衰退。临证可见视物昏花、目力减退、肌肤甲错,畏寒肢冷、性欲减退、阳痿、不孕、脉沉细或兼迟等症状。 2.2升发 肝主升,主动,肝气通于春,主一身升发之气,能启迪诸脏之气,司升降出入活动,升发阳气以调畅气机。《张氏医通》云:“肝脏生发之气,生气旺则五脏环周,生气阻则五脏留着。”肝阳的升发功能辅助心主神明,协助肺降,资脾胃运化,助肾元气。肝之清阳内充,升发调畅,则“阳舒阴布,五化宜平”。肝气升发失常,一般表现为升发不及的肝气郁结与升发太过的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并影响各脏腑的功能及精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升发不及就会出现口苦、纳呆、抑郁寡欢、气短、倦怠、不耐劳作、内脏下垂、暖气脘痞、腹满便溏、腰膝酸软、脉无力而迟缓等症状;升发太过则会出现眩晕、痉挛、抽搐、急躁易怒、失眠头痛、目赤胁痛、吐血、衄血等症状。 2.3条畅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喜条达,是指肝木具有喜舒展宣畅的特性。《神农本草经疏·五脏苦欲补泻论》说:“扶苏条达,木之象也,升发开展,魂(肝)之用也。”肝五行属木,功善调畅气机、通利气血。正常的肝阳是使肝条畅的一种能力,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既不抑郁也不亢奋的冲和之象。肝阳虚则使肝之条畅无力,从而导致气机不畅,肝气郁遏。《类证治裁·肝气肝火肝风论治》说:“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为嗳、为胀、为呕吐、为暴怒胁痛、为胸满不食、为飧泄、为疝,皆肝气横决也。” 3.肝阳虚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3.1病因病机 本虚标实,寒热互见是肝阳虚的基本病机特点。引起肝阳不足的原因甚多,综古今所述,引起肝阳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年高体弱,肝阳渐衰。《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2)人体正气虚弱,抗邪无力,寒邪直中。即《内经》所谓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3)七情太过,伤及肝阳。七情情志活动分属五脏。但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七情太过则肝之疏泄失调,肝阳受损;(4)它脏累及。肾阳为阳气之本,肾阳不足导致肝阳虚损,而且肾与肝为母子相生关系,母病及子;(5)攻伐太过,肝阳受损。久服苦寒清热解毒利湿之品,损伤脾肾之阳,湿从寒化,而成寒湿,以致寒湿凝滞于肝脏,阳虚不运,不能自行化解,出现肝阳虚的证候。 3.2临床表现 肝阳虚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涉及多个脏腑组织,而且多兼有虚寒之象。头为诸阳之会,肝开窍于目,耳得于肝之清阳上煦,肝阳虚不能上荣清窍则可致头昏目眩、视物模糊、耳鸣耳聋等;肝居胁下,肝经走于少腹,肝阳不足,温煦不力则可致胁痛、腹痛等;冲任二脉失于肝阳之温煦,则可致月经不调、不孕、痛经等;肝经循阴器,肝阳不足,下元不温则可致疝气、阳痿等;脾之运化亦赖于肝阳之温煦,肝气之调畅,肝阳不足,则脾土受累,而致胃脘痛、呕吐、泄泻、纳差,甚则可致贫血、水肿等。 4.肝阳虚证的治疗 对阳虚证的治疗立法,《内经》中早有论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寒者热之”、“劳着温之”、“损者温之”,但这只是通言阳虚证的治疗,非独对肝阳虚而言。杨耀学等在《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酸泻之”的五味基础上,支持“以辛补之”是补其肝用,“以酸泻之”是补其肝体的观点。综观肝阳虚之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其治疗则宜:温补肝阳、酸敛肝阳、疏肝柔肝、散寒止痛。涉及治疗肝阳虚的方药,计有《伤寒论》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桂枝汤、乌梅汤、附子汤乌头煎、黄芪建中汤、《外台秘要》调肝散、《圣惠方》补肝薯蓣散、补肝细辛散、防风散、白茯苓散、槟榔散、酸枣仁散、《圣济总录》荜菝丸、《血证论》桂甘龙牡汤、《景岳全书》暖肝煎、《薛氏医案》补肝散、《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阳舒肝汤、蒲辅周《经验方》温阳补肝汤等。 5.结语 肝阳虚在临床上是客观存在的,近年来,对肝阳虚证的研究日趋活跃,肝阳虚已成为肝系学说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重视对肝阳虚生理功能和病证特点的研究,提高肝病及其相关病证的防治水平,从肝阳虚来切入是以后治疗相关疑难杂证的一个思路。
/
本文档为【吴茱萸汤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