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仿生学事例

仿生学事例

2011-08-02 50页 doc 141KB 5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3326

暂无简介

举报
仿生学事例仿生学事例 一、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属于哺乳纲,肉食目,犬科。生物学家研究认为,狗最早是由狼、狐和胡狼自然杂交而产生的。经过各民族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长时间的驯化逐渐形成了现在繁多的品种。据联合国统计,现在全世界约有5亿条狗,我国大约有1亿条。从古至今狗始终是人类的朋友和得力的助手。犬具有很强的智力,能够领会人的语言、表情和各种手势,有时会做出令人们惊叹不已的事情。如通过训练,能计数、识字等。 犬的时间观念和记忆力很强。在时间观念方面,每一个养犬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到喂食的时间,犬都会自动的来到喂食的地点,表现出异常的兴奋...
仿生学事例
仿生学事例 一、狗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属于哺乳纲,肉食目,犬科。生物学家研究认为,狗最早是由狼、狐和胡狼自然杂交而产生的。经过各民族采用不同进行长时间的驯化逐渐形成了现在繁多的品种。据联合国统计,现在全世界约有5亿条狗,我国大约有1亿条。从古至今狗始终是人类的朋友和得力的助手。犬具有很强的智力,能够领会人的语言、表情和各种手势,有时会做出令人们惊叹不已的事情。如通过训练,能计数、识字等。 犬的时间观念和记忆力很强。在时间观念方面,每一个养犬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每到喂食的时间,犬都会自动的来到喂食的地点,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如果主人稍显迟钝,它就会以低声的呻吟或扒门来提醒你。在记忆力方面,犬对饲养过它的主人和住所,甚至主人的声音都会有很强的记忆能力。 二、猫属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猫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被毛。猫的趾底有脂肪质肉垫,因而行走无声。捕鼠时不会惊跑鼠,趾端生有锐利的爪。爪能够缩进和伸出。猫在休息和行走时爪缩进去,捕鼠时伸出来,以免在行走时发出声响,爪被磨钝。猫的前肢有四指,后肢有五指。猫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犬齿特别发达,尖锐如锥,适于咬死捕到的鼠类,臼齿的咀嚼面有尖锐的突起,适于把肉嚼碎;门齿不发达。猫行动敏捷,善跳跃。 三、麻雀是最常见的小鸟。它们常栖息于树林、建筑物的缝隙中,无迁徙习性,属留鸟。一般鸟类都能用它们的后肢在地上行走,但是,麻雀在平地上却没有行走能力,而只会依靠双腿一起作快速频繁的跳跃运动。原来麻雀的两肢较短,由股部、胫部、跗部和趾部等部分组成,整个后肢肌肉都分布在股部和胫部,其他部位则全是肌腱。这些肌腱贯穿至趾端,能控制足趾的弯曲,使麻雀能握紧树枝安稳地生活。但是,麻雀后肢的胫部跗骨和跗部趾骨之间却没有关节臼,因而胫骨和跗骨之间的关节不能弯曲,这就使麻雀没有能力在平地上行走,而只能快速频繁地跳跃。 四、蚊子类常骚扰人畜、刺吸血液,并能传播多种疾病,被列为“四害”之一。蚊虫的种类繁多,全世界已知的有2000余种,我国已发现300余种。蚊类属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主要有按蚊、库蚊和伊蚊三个属,家居环境常见的有10余种。形态特征:通常看到的能飞的蚊子,实际上是蚊类的成虫形态。它的体长因种而异,约5-15毫米。它体细足长,体表覆盖鳞片。蚊类与其它昆虫一样,整体可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三节各有一对足,中胸背部有一对翅,后胸背部的翅退化为一对平衡棒。成蚊的头部为球形,两侧有一对复眼,两眼之间有一对触角,触角的头上有轮毛。雌蚊轮毛疏而短,雄蚊的密而长,易于区别。它头的前下部有一长喙,是蚊的刺吸式口器用于吸血。雄蚊的口器退化,因而不能吸血,只吸植物汁液。由此可见,叮咬人的蚊子是雌蚊而不是雄蚊。雌蚊产的卵很小,长约1毫米,形状因种而异。它们必须在水中孵化为幼虫。刚产出的卵为灰白色,但很快就变成黑色或棕色,常浮于水面或沉于水底。幼虫俗称孑孓,身长而扁,头胸腹三部分界清楚,每蜕皮一次就长大一些,最后变为蛹。蚊蛹是能活动的围蛹,外形像逗点,分头胸和腹两部,前者膨大,后者狭长。蛹期很短,温度适宜时,经1-2日就羽化为成蚊。 生活:蚊虫的一生分为4个时期,卵、幼虫、蛹、成虫,被称为完全变态。卵是胚胎时期,幼虫和蛹是生长时期,成虫是繁殖时期。前3个时期必须生活在水中,成蚊则生活于陆地,产卵于水中。卵在水中孵化为幼虫,幼虫经4次蜕皮变为蛹,蛹羽化为成蚊。在适宜的温度和环境条件下,完成一个周期通常需要15天左右。卵期1-2天,幼虫期5-7天,蛹期2-3天,成蚊羽化至吸血1-2天,吸血至产卵2-5天。 五、杜鹃花别名:映山红。科属:杜鹃花科杜鹃花属,形态:小乔木或灌木。主干直立,叶形多变,有卵形、心形,但不呈条形,叶质为革质或纸质,有常绿、落叶、半常绿之分。花常为顶生总状花序或伞房花序,花冠明显成漏斗状、钟形,单、重瓣皆有,花色丰富,有白、红、粉红、紫、紫红、偏蓝色、红白复色,并有条纹和斑点等种种变化;有的具有芳香,有的则无味;花期1-7月,因品种不同而异。盆栽株高30-100厘米。蒴果开裂,种子多呈粉末状或糠秕状。杜鹃种类多,根据花期和引种来源分为毛鹃、夏鹃、东鹃、西鹃4类。 以上就是我所调查的报告。大千世界中,生物远远不止这几种,我将会在拥有着无限的神奇与奥妙的生物学中遨游,不断积累自己的知识,不断完善自我! 要不然去野生动物吧看看,也许有帮助。 公鸡为什么能及时报晓? 农村生活,富有田园的情趣,家养禽畜常常同你作伴儿。鸡是令你喜爱的一种。 母鸡常常兴奋地叫个不停,有时候,叫声引诱那公鸡前去配种,有时候告诉你它产下蛋啦。 每天清晨,神气活现的大公鸡啼叫几遍,“喔喔喔”,它把你从梦中唤醒,似乎是说:天亮啦,赶快起床。 鸡是一只“活时钟”。古代人对鸡素有好感;称赞它“头戴冠,足搏距,勇斗,守夜不失时”。周代有种叫“鸡人”的官,专门负责“司晨”,就是在祭祀这一天,每当鸡鸣的时候,专门唤醒百官赶快上朝。后来发展成在每天早晨“鸡人”戴上鸡冠形的红帽子,撞钟报晓了。古代还有个“闻鸡起舞”的故事,说的是人们如何把鸡鸣声当作策励自己上进的警号。在人们的心目中,鸡还是喜庆的象征。 养鹅看家 你爱不爱大白鹅?会爱的。 它长着鹅黄冠,长脖子,白羽毛,红脚蹼,在乡间小路上一摇一摆,昂首阔步,多么俊秀和威风啊! 鹅吃的是草,长得又快又大,又有不少用途。鹅绒被褥轻暖适用,鹅毛扇美观轻巧,鹅血、鹅胆、鹅掌黄皮都可入药。鹅肉肥美,鹅肝吃起来别有风味。 叫人感兴趣的也许是鹅会看家吧!鹅看家的本领不比狗逊色。鹅在村边、路口、房前,碰上陌生人,就会张翅大叫,急步奔跑过去,摆出一副搏斗的架势。鹅叫声带有恐吓,同时告诉主人警惕。 鸭不孵蛋 江南水乡,河湖密布,几乎家家都养鸭子。也许你早就发现了,鸭子天生会游泳,却不会孵蛋,不会飞。这是为什么呢?得从家鸭的祖先野鸭说起。 野鸭是候鸟。每年秋末冬初,成群的野鸭由西伯利亚和我国东北向南迁飞,准备过冬;春天,自南北返,回到故乡繁殖。它们成群栖息在水中,全身披着紧密的绒羽,尾部有一对很发达的油脂腺,会分泌出油脂,胸毛也能分泌出一种“粉”状角质薄片。野鸭休息的时候,经常用嘴在尾和胸部上啄擦,不断梳理全身的羽毛,在上面加层油。厚厚的羽毛能防止体温散失,野鸭就不怕冷了;羽毛比较轻,能使野鸭浮在水面上;脚上的蹼当划桨,野鸭自由自在地怡游水中。家鸭天生会游泳,是它在人工培育中保持了野鸭的这种特性。 可是,野鸭会孵蛋,而家鸭不会孵蛋。原来,野生的鸟类(除了杜鹃等少数以外)生了蛋,都得自己孵化,不这样,它就不能繁衍后代,在自然选择中会被淘汰。而家鸭不会孵蛋,是人工饲养的结果。因为,人们养鸭子,目的是吃蛋和吃肉,鸭子要多产蛋,就得缩短它的孵蛋期。人们不断选择产蛋多的野鸭,只让它产蛋,而不让它孵蛋,这样一代代加以培育,经过变异和遗传,最后形成了家鸭不会孵蛋的习性。 野鸭会飞,家鸭不会飞,这也是人工饲养的结果。野鸭经过人工培育,温度适宜,它们不再随季节迁飞了,身体越长越肥,翅膀的功能渐渐退化了,一代代繁殖下去,就变成了“不会飞的鸭子”。 母鸡是从野生的原鸡演化来的。母鸡会孵蛋,却不善飞翔,这是它既保持了祖先的某些生活习性,又改变了原有的一些特性。而那些善于生蛋的来亨鸡,自己也不孵蛋。饲养的家鸽,也有自己不孵蛋的。这全是人工培育的结果。 狗鼻子嗅觉灵敏 农村的夜晚,万籁俱寂,你在家里会不时听到近处或远方传来的狗叫声。狗为什么爱叫呢?因为狗的听觉和嗅觉都很发达,在百米以外,就能察觉出陌生人的出现或其他异常动静,这时候,它们连续发出“汪汪汪”的吠声,大概是向主人“通风报信”的一种信号吧。 在动物界中,狗鼻子确实是最灵敏的,它能闻出上千种物质的气味。军犬凭嗅觉能识别路途,判断敌情,机灵地闻出敌人的足迹,跟踪迫击。猎犬闻到野兽气味时,会屏住呼吸停下来,用鼻子判断野兽所在的地方,协助猎人捕获。苏联有种狼狗,能帮助人找到泥土里的矿石;瑞典科学家训练和使用探矿狗,成功地找到地下十多米深处的黄铜矿。 狗鼻子为什么这样灵敏呢?原来,狗的鼻腔粘膜上面长有许多嗅觉细胞,比如一种牧羊犬的鼻粘膜上竟有两亿二千万个嗅觉细胞,在鼻腔里占的面积达一百五十平方厘米,而人的嗅觉细胞只有五百万个,因此狗的嗅觉比人灵敏得多。狗鼻腔里的粘膜和鼻子尖端表面的粘膜组织,经常分泌粘浓来滋润嗅觉细胞,它才能够把各种气味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否则,狗鼻子就会失灵。 奇怪的是,在地震以前,狗也会无意识地帮助主人脱险。1976年夏天,唐山地震以前,在唐山、丰南、香河等地至少发生了十几起这类事:狗向夫狂吠乱叫,不听主人指挥;嗅地扒坑,嗅地不抬头;叼走狗崽,挠门撞窗等等。有个社员家的一只狼狗,当晚狂吠不止,影响主人睡觉,主人把狗打跑,刚睡下,狗又来乱吠。他再起床打狗,边追边打,刚出大门,地震发生了。 为什么在地震前,狗会出现行为异常呢?最近,西德和意大利的科学家作了新的解释:地震前,空气中会产生一种带电粒子,狗的嗅觉很灵敏,容易觉察这种变化。在地下的化学元素也会发生变化,产生一种“地气味”,狗闻到这种特殊气味以后,也会产生行为的异常反应。其他动物,比如鱼、蛇、鼠、家禽等等也能够产生一些异常行为。人们就可以利用这种现象作为震前的预报手段,以便采取必要的。 黄鼠狼不专吃鸡 你见过黄鼠狼吗?它那细长身躯,短小的四肢,身体背面有红褐色的毛,而腹面毛色却是淡黄褐色的,动作可机灵狡猾哩。它栖息在河谷、田野、灌木丛或村落的柴堆等地方,晚上出来觅食,有时白天也可以见到,行动鬼鬼祟祟,偶尔也窜到院子或鸡舍周围活动。 在农村,一旦小鸡少了,人们总是归罪于它,说是给黄鼠狼偷吃啦。黄鼠狼由此而得到了一个恶名声:“偷鸡贼”。俗话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好象黄鼠狼是专门吃鸡的。 真是这样吗?不是的。我国科学工作者曾经深入到全国各地的林区、草原和岛屿,对黄鼠狼的生活习性进行长期的观察研究,解剖了近五千只黄鼠狼,并对残留在这些小兽胃里的骨头、牙齿、皮毛等小动物残骸进行鉴别,发现黄鼠狼吃的食物种类很多,主要有鱼、蛇、蛙、鸟、蝗虫和蜈蚣等等,而更多的是野鼠,其中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 人们还做了黄鼠狼的食性试验。在饲养黄鼠狼的笼子里,每天放进各类食物,观察它们喜欢吃些什么。第一天,放进三只活鸡、一段带鱼,黄鼠狼只吃了带鱼;第二天,放进鸡、鸽子、蟾蜍和老鼠,黄鼠狼吃掉部分蟾蜍,吃光了老鼠;第三天,放进活鸡、活鸽,黄鼠狼把鸽子咬死……最后一天,放进活鸡,黄鼠狼在没有第二种食物的时候才吃了鸡。 这么说,黄鼠狼当然不是鸡的天敌了,可它却是蛇的冤家哩。如果把黄鼠狼同蛇放在一起,就会激起一场厮杀。黄鼠狼东跳西跃,对准蛇头,猛咬一口;蛇蜷曲着身体企图把黄鼠狼缠住,而黄鼠狼却千方百计地设法躲避,并且伺机进攻,直到把蛇咬死吞掉为止。黄鼠狼有时也会被毒蛇咬伤,但一般不会死亡。原来,黄鼠狼有惊人的抵御蛇毒的能力,二十毫克的蛇毒结晶能使人丧生,可是,对于黄鼠狼来说,却满不在乎,只是有些厌食和便血等反应,过几天它就活蹦乱跳啦! 黄鼠狼还是灭鼠的能手。一见到野鼠,黄鼠狼就会猛扑过去,用嘴咬住鼠头,连吞带咽,一下子就进肚了。它会寻找鼠洞,挖开洞穴,把整窝野鼠歼灭光。一只黄鼠狼每年能消灭三四百只老鼠。人们还发现,凡是黄鼠狼出没的地方,老鼠就少;而黄鼠狼或其他食鼠动物少的地方,老鼠就会成灾。你看,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是多么重要啊!我国小兴安岭等地,已经开始大量繁殖黄鼠狼,利用它来灭鼠了,人们把这种做法叫做“生物防治”。 黄鼠狼的学名叫黄鼬,同白鼬、雪鼬、艾鼬等都是珍贵的皮毛兽。它每年换两次毛,夏毛稀疏质低,冬毛浓密柔软。全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长城以北地区,从霜降到立春,黄河流域从立冬到立春,长江中下游地区从小雪到大寒,南方地区从大雪到大寒,在这段时间里黄鼠狼的毛皮质量好。 黄鼠狼有一种独特的化学自卫武器:肛门附近的分泌腺能放出臭气,俗称臭屁。当敌害追捕它的时候,一下子逃脱不了,腺体就释放出臭气来,恶臭难闻。敌害稍愣一下,它就乘机溜走啦。 黄鼠狼还利用这种“臭屁”来猎食刺猬。刺猬遇上敌害,就蜷缩成球,满球是刺,想吃它的动物多半只能望“球”兴叹。黄鼠狼有个绝招,选中“刺球”露出的小孔,先把臭气射进去,使刺猬“麻醉”得解除了武装,然后从腹部进攻,咬死刺猬,再吃那鲜美的肉。 总而言之,黄鼠狼并非专门吃鸡,只要把农村的鸡舍管理好,就可以防止“偷鸡”现象。事实证明,黄鼠狼是灭鼠的能手,是对农林牧业大有好处的益兽。所以,人们要保护它,尤其是在鼠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更应该让它迅速繁殖。当然,由于它的毛皮经济价值比较高,是制女皮大衣的高贵皮料,尾毛是制笔业的原料,因时因地进行适量捕捉是可以的,但绝不能滥捕乱杀,以免造成物种的灭绝。 蚊子叮人 夏日的夜晚,当你困倦入睡的时候,蚊子嗡嗡飞来,轻盈地落到你身上,用尖喙扎进皮肤,贪婪地吸血。你醒来拍打的时候,它早就溜走啦。可恶的是,蚊子吸了血以后,被它叮过的这一块皮肤会变成红肿块,使你感到又痛又痒。那是蚊子的唾液刺激皮肤的结果。 蚊子不仅叮人,还叮咬老鼠、红雀等动物,在人兽之间传染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几十种疾病。全世界被蚊子传染的各种疾病患者,每年多达一百万人以上。 蚊子在黑暗中是怎样找到人的呢? 蚊子找人的奥秘是很复杂的。科学家发现蚊子的起飞和停落,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关系。人和动物呼吸的时候,要呼出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可以刺激蚊脑中的“飞动命令中枢”。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了,蚊子飞动的次数也增加,可能是这个“命令中枢”指挥着蚊子沿着二氧化碳气味的散发方向来找到人或者动物的。 科学家还发现,暖湿的环境对蚊子的吸引力特别大。有人曾经做过实验:在一个通风道里,设置三个圆筒,一个是温暖的,一个是潮湿的,还有一个是温暖而潮湿的,并且在通风道的气流中加进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发现,停留在这三个圆筒里的蚊子有多有少,分别是:七只、二十二只和三百五十八只。 这说明暖湿的环境是蚊子最喜爱的活动场所,也是高温湿润的夏季蚊子活动最旺盛的原因。 蚊子为什么对温暖潮湿的环境那样敏感呢?原来,人和恒温动物向体外散发一定的热量和水分,他们周围的空气就会产生对流,尽管这种对流的气流很微弱,蚊子也会感觉到。蚊子随着这种对流的温湿空气飞舞,盘旋徘徊,从而找到了吸血的对象。 蚊子爱叮哪些人呢?通常,蚊子爱叮穿黑衣服的人,爱叮平时出汗多、又不爱洗澡的人,爱叮皮肤娇嫩的儿童等等。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蚊子头部长有一对复眼,它可以识别物体的轮廓,还可以区别不同的颜色和光线的强弱。蚊子大多喜欢弱光,黑暗或者强光它都讨厌。你穿上白衣服的时候,反射的光比较强,对蚊子就有驱赶作用。相反,你穿了黑色衣服以后,光线比较暗,很适合蚊子的视觉习惯,被蚊子叮咬的机会就多啦。 蚊子头部和腿上长有触角和刚毛,这些都起着传感器的作用,也是蚊子察觉周围世界的器官。它们对温度、湿度、气流、汗液等都很敏感,能接收外界的许多信息。平时出汗多、又不爱洗澡的人,皮肤上粘有一种酸性的氨基酚和盐类,蚊子凭着这种气味“导航”飞去叮人。儿童的皮肤很娇嫩,新陈代谢活泼,皮肤上的毛孔挥发汗液快,也容易被蚊子察觉到。 当你走动或摇扇乘凉的时候,所产生的气流对蚊子的传感器是一种威胁,它不敢飞近身旁。如果你静坐或睡觉的时候,蚊子很少感受到这种威胁,知道外界没有干扰,就飞落到你的身上,来个突然袭击。 一定要记住会叮人的全是雌蚊。雄蚊的口器已经退化,下颚短小细弱,不会叮人,它们靠吸取花蜜和植物汁液为生。 人们知道了蚊子吓人的奥秘以后,设法驱避蚊子。古代人很早就以点蚊香,焚烧艾草,利用它们散逸出的挥发性物质,来驱避蚊子。现代的驱蚊剂,利用驱避药物,作用于蚊子的感受器,使蚊子飞走。 拍打苍蝇 你讨厌苍蝇,一看到苍蝇,就会拿起书本或者报纸去拍打,刚拍下去,苍蝇就飞快地逃跑啦!它随即在另一个地方停下来“示威”。你再次去拍打,仍旧打不到它。用苍蝇网拍拍打,十有八九就能把苍蝇打死。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有些昆虫的“皮肤”,上面长有很多细毛,叫做感觉毛。在它们停留的瞬间,这些感觉毛既能“品尝”脚下佳肴的滋味,又能对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气流作出及时的反应。 苍蝇也是在这种感觉毛的帮助下,察觉周围的动静,大显飞翔逃跑本领的。你用书本和报纸去拍打,会产生一种突如其来的气流,苍蝇身上的感觉毛能灵敏地察觉到,很快地溜跑了。可是,你用网眼蝇拍去拍打就不同了,气流通过小网眼向上跑,使蝇拍下面的气流压力不会突然增大,这就减小了气流对感觉毛的震动。这样,苍蝇来不及逃遁,就被打死了。 美国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特制的显微镜下面,把苍蝇身上的感觉毛统统拔掉,然后把它们放到自然环境中去。这种没有感觉毛的苍蝇虽然照样能够飞翔,走动如常,可是,它们对外界的一切干扰却失去了反应,任你捕捉去“治罪”了。 科学家发现,昆虫的感觉毛上有密集的感觉细胞,由这些细胞组成了“微型感震器”,它又同头部简单而有效的脑神经相联系。脑神经象一部电子计算机那样,能接连不断地处理外界的信息,每隔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秒的时间内,就能起传导冲动作用,指挥昆虫的行动。 比如蟋蟀腹部末端附器上的毛,它接触到地面的时候,就能察觉到地面颤动的情况;附器抬高的时候,又可以察觉到地面上的气流运动。因此,当你走近它的时候,它早就弹跳着溜走啦,不容易逮住它。再比如,蟑螂的触角、尾须和腿关节上的神经末梢,对周围气流的变化,也十分敏感,你只要把电灯开亮,轻轻地走过去,它就会快如流星似地逃去。 你讨厌苍蝇,因为它常飞落到食物上,还会发出特殊气味物质,招引同伙前去共享美餐。它喜欢追腐逐臭,满身沾有病菌,到处散毒,你吃了苍蝇沾染过的饭菜,很容易传染疾病。 苍蝇是怎样闻味而来的呢?原来,苍蝇头上的一对触角,由许多灵敏的嗅觉感受器组成,每个感受器是一个小腔,里面有成百个神经细胞,能灵敏地对空气中飞散的化学物质作出反应。即使食物离得很远,它也能顺着微乎其微的气味很快地发现。 苍蝇的口器上和腿上都有无数的味觉毛,在食物上舔或踩一下,品尝过味道,就很快知道食物是否适合自己的胃口。味觉细胞各有自己的任务,有一种味觉细胞对发酵过的糖类很敏感,信息传到脑神经,指挥苍蝇去接受美餐;另一种味觉细胞对盐类、酸类等物质很敏感,苍蝇很快会避开。 怎样对付蟑螂 蟑螂是昼伏夜出的家庭害虫。白天蟑螂大多隐藏在厨房的角落,碗橱的缝隙中,夜间四出活动找食吃。 蟑螂几乎什么都吃,香的、臭的、硬的、软的。有时候它还会去啃书脊里面的浆糊,把书咬破;钻进电视机、收音机里,把电线包皮咬坏;甚至能咬伤婴儿的皮肤和手指。它还吃粪便、痰液和小动物的尸体。它边吃边排粪,身上弄得很脏,粘带病菌,污染食物,传播各种疾病,比如副伤寒、痢疾、结核和急性肝炎等症。 蟑螂是一种很古老的昆虫,已经有三亿二千多万年的历史,石炭纪时代的蟑螂化石,相貌同今天的蟑螂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石炭纪以后,许多昆虫由于不能适应环境的变迁,相继被淘汰了,蟑螂却能顽强地生存下来,成了活化石。可见它生命力是多么强 现在,蟑螂的足迹几乎遍布家家户户,并且已经扩展到大饭店和宾馆里。连远洋轮船也成了蟑螂的“自由天地”,有时候,白天就大模大样地在甲板上、墙壁上爬行,旁若无人。 你想扑打蟑螂,还不太容易呢。夜间,你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突然开亮电灯,看见蟑螂惊惶失措的样儿,转瞬间就溜到黑暗的角落里去了。 为什么蟑螂的行动这样敏捷呢?这跟它身体的构造有密切关系。蟑螂的身体扁平带有油状光泽,腹部的背板有分泌腺的开口,分泌出的液体有恶臭味。它三角形的头上,长有两只小单眼和一对大复眼。两个上颚呈扇形,交迭象把剪刀,齿间有瘤节突起,碾碎硬物时仿佛虎钳。嘴边有四条触须和许多短毛。触须是它采集食物的工具,短毛是味觉和嗅觉器官,上面有感觉神经,有觅食或避开毒饵的作用。腿关节上的神经末梢感觉非常灵敏,对轻微的震动也能觉察,所以蟑螂能觉察到最轻的脚步声也就不奇怪了。尾部末端的尾须是复杂的震动感受器,它能感知外界刺激从什么方向来,使它能够迅速逃走。 怎样对付蟑螂呢?人们创造了一些诱捕蟑螂的方法。 利用蟑螂爱吃香甜食物的习性,用一只小口径长颈玻璃瓶,瓶内放些香甜食物,瓶口涂上芝麻油,蟑螂进入瓶内,因为瓶壁很滑,爬出来就困难了。 利用蟑螂爱钻缝隙的习性,用一个纸盒,盖上开有一些缝隙,盒内涂上粘胶,撒些新鲜面包屑,让蟑螂钻进去偷吃而被粘住。 利用蟑螂喜欢在硬物上刮去背部污垢的习性,在房间角落撒些硬而带锐棱的硅藻土,蟑螂到那里去擦刮身体的时候,表面的那层蜡油会擦掉过多,结果,蟑螂体内的水分大量散失,脱水而死。 还可以用干扰蟑螂对外界震动感受的方法去扑灭它,比如一见到蟑螂,立即用嘴发出“嘘”的声音,然后迅速去拍打,就比较容易把它打死。 也可用化学药物对付蟑螂。在蟑螂栖息和活动的场所,喷洒千分之五的敌敌畏,或万分之三的澳氰菊酯、硼酸粉等,或者放几片蟑螂片,就能杀死蟑螂。有种叫“灭蟑灵”的拟除虫菊脂杀虫剂,曾经在海运局的货轮、油轮和长江客轮的厨房内试用,六十立方米的舱内喷药液三百毫升,蟑螂立即兴奋骚动,爬出倒毙。有些昏而不死的,在一天后死了,个别顽强的也活不过五天。 最近,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蟾蜍(俗名癞蛤蟆)是蟑螂的天敌。这个所的小动物饲养房里,蟑螂一度泛滥成灾,人们束手无策。后来,饲养房里放养了一些蟾蜍,不久,蟑螂便销声匿迹了。经过解剖发现,蟾蜍胃里大多是蟑螂的残体。 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位科学家研制了一种诱杀雄蟑螂的性味捕捉装置,主要是一种带有气味的有毒粘性纸。这气味同雌蟑螂分泌出来的性外激素的气味完全一样,能把雄蟑螂引诱到粘性捕捉纸上面毒死。只要有一点点这种性外激素,那么,八米左右范围内的雄蟑螂就能在五秒钟之内跳入这种陷阱装置。荷兰科学家也合成了一种类似的性外激素。这预示着彻底消灭蟑螂已为期不远啦。有朝一日,人们普遍利用这些理想的办法,使危害人类健康的蟑螂“断子绝孙”。 不久前,国外科研人员还研制出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能释放出一种特殊的香气,诱使蟑螂进行不育性交配。长此下去,蟑螂就不能传宗接代了。 臭虫耐饿 你也许早就吃过臭虫叮咬的苦头了。傍晚,当你伏案写字的时候,臭虫从桌椅缝里跑出来,刺蜇一下,你感到痛痒的时候,它早溜啦。夜里,臭虫从墙壁、床褥里跑出来,偷偷地吸血,你不断地翻身搔痒,弄得无法安眠。 一般人是不会喜欢臭虫的。可是,科学家却乐于研究臭虫的生活内幕,想从一些有趣的现象中得到启示。 臭虫种类不多,约有三十多种,大多寄生在鸟类、家禽和蝙蝠等小动物身上。吸人血的臭虫有两种: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科学家认为,从人类穴居的时代开始,臭虫就由蝙蝠传给人类,再跟着人类一起迁移到屋子里。最早,臭虫是有翅膀的,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翅膀用少了,慢慢退化,现在只留下一点痕迹——翅基,所以它还是属于半翅目昆虫。 臭虫是怎么生活的呢?臭虫长约四毫米,体扁椭圆形,红棕色,头小,有鞭状的触角和刺吸式的口器。臭虫的口器刺进皮肤以后,先排出唾液,这种唾液使血液不易凝结,以便于吸血。正是由于这种毒液的刺激,使皮肤形成个红肿块,过一会儿,令人痛痒难熬。 臭虫的唾液是怎样排出来的呢?科学家发现,臭虫体内有一具独特的“活塞泵”。原来,臭虫的唾液腺平时被一枚角质的活塞关闭着,当臭虫吸血而牵动肌肉的时候,活塞开启了,唾液就自动沿着活门进入口器。吸血停止,那活塞又恢复原状,唾液的分泌就自行停止了。 臭虫十分贪吃,吸血的本领惊人,瞬息间,就能饱餐一顿,马上变成一个大腹便便的“吸血鬼”。它每次的吸血量往往是自身重量的一二倍,一只臭虫不过二三毫克重,可是它吸的血多到七毫克。 臭虫能忍饥挨饿,生命力很强。当臭虫饱餐一顿以后,可以几天不吃,一只小臭虫能饿上七十天不死,一只大臭虫可断食七个月照常生活。在冬天,它饿得“骨瘦如柴”,胸脊几乎贴在一起,变得干瘪了,可还活着哪!只要温度、湿度增高,它又苏醒过来,继续充当“吸血鬼”。 冬天,臭虫躲在缝隙里过冬。因为,冬眠以前,臭虫从人体血液中吸取的丰富营养物质,完全可以满足臭虫过冬时的消耗。臭虫在越冬阶段处于休眠状态,新陈代谢作用也很微弱,消耗的养分很少。 春天,臭虫开始活动,到了夏天,活动最猖獗。臭虫一生产卵几百粒,几天之内就能孵出小臭虫。小臭虫再经过五次蜕皮,变成大臭虫,大、小臭虫的相貌、习性和食性几乎一模一样。臭虫如果能经常吸到血,就可活上四年。臭虫吸血以后,在体内合成一种“蜕皮激素”,使小臭虫能及时蜕皮、成长。不久前,经过科学家验证,臭虫跟跳蚤、虱子、蚊子等虽然都是可恶的“吸血鬼”,可是,臭虫跟它们不同,它不是病原体的“媒介者”。 臭虫的臭味是从哪里来的? 原来,臭虫身上长有独特的臭腺,能分泌出一种特殊气味的液体,真是名实相副。这种气味是臭虫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既是求偶的信号,又是无声的“警报”。臭虫如果遇有险情,立即释放出臭味,告诫同伙赶快躲起来,其他臭虫得到了“警报”,很快地钻进缝隙,逃得无影无踪了。 臭虫喜欢群居,常常成群结队从这间屋子爬到另一间屋子,到处繁殖。它们还借助衣服、行李、箱柜,乘坐现代化交通工具“旅游”世界各地,扩大“地盘”,到处吸人血。 消灭臭虫的办法很多。 我国古代,用等量的菖蒲、葱、浮萍研成粉末,撒在床褥下,也用百部根来烟熏杀灭。臭虫不耐热,用沸水浇杀,效果很好。用千分之一的敌百虫和敌敌畏溶液喷洒,效果也好。每年在地板上打蜡几次,臭虫也会在屋子里销声匿迹。 虱子这个害人虫 虱子是贪婪的吸血鬼。根据它寄生场所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体虱和头虱。它们寄生在人体表面,也寄生在鸡、猫、狗和猿猴等动物身上。 受过虱子折磨的人,一提起虱子,浑身就觉得痒痒。头虱主要长在头皮表面,而体虱主要躲在衣服上,特别是贴身衣服的皱缝、衣领、裤腰等处。 虱子有自己独特的传宗接代本领。它用一种特有的生殖足夹在毛发或衣服的纤维丝上面。雌雄成虫交配以后,大约过两天,雌虫把卵产出,同时分泌出一种胶质,把卵的一端粘着在纤维上。体虱会把生殖器伸到贴身衣服的皱缝里去产卵,每天平均产卵七到十粒,一生能产卵二百七十到三百粒。 虱卵孵化的最适温度是29摄氏度到32摄氏度之间,这正是人穿着衣服时的体表温度,卵就很容易孵化出来。从卵变成幼虫,它就开始吸血,每天至少吸血两次,一只雌虱每次吸的血可达一毫克。虱子的食量很大,不管白天或黑夜,照吸不误,常常一边吸血,一边排粪便。 虱子的触角对空气温度十分敏感。它能够测出气温的变化。气温适合虱子活动的时候,触角把信息传给神经系统,然后虱子开始进行各种活动;如果气温不适合,虱子就躲在缝道里,“闭门”不出。 当气温降到0摄氏度的时候,虱子就不吃不动;气温升高到10摄氏度的时候,它开始慢慢爬动;气温升高到40摄氏度的时候,活动就急促起来,由于过度疲劳,短时间内就会力竭而死去。因此,利用高温来灭虱是最好的方法。 通常,体虱冬天多而夏天少,这同人们穿衣的多少,脏衣服的更换,是否勤洗澡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关于虱子,历来有这样一种说法:虱子有一种趋温性,正是人的这种体温,使虱子寄生到人体表面上来。当人失去体温以后,虱子也就自然地离去了。这种说法,现在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不久前,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罗布泊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发现一具古“楼兰”女尸,在茫茫的沙海里沉睡了大约两千年。她身裹手织旧羊毛布,头戴毡帽,脚穿皮靴,黄色长发散披脸颊旁,长眉毛,大眼眶,狭鼻型。科学工作者发现她头发、眉毛等处有大量的死虱子,同死者在大沙漠里相伴了几千年。这个发现,一方面说明了虱子这个贪婪的“吸血鬼”时刻折磨着人,至死不放;另一方面,它打破了传统的论点:人死虱离。这些虱子为什么和已寒的尸骨伴随在一起呢?目前还没研究清楚。 跳蚤难捉 你碰到过这样的事吗?在阴湿肮脏的地方站着,有时会突然跳来一只小小的“不速之客”,爬在皮肤上吸血,顿时觉得很痒。你不自觉地伸手搔痒或拍打的时候,它三蹦两跳不知去向啦! 这是跳蚤。 跳蚤属昆虫纲隐翅目(蚤目),拉丁语的意思是:“使人恼火、讨厌、肿胀发痒”。跳蚤的身体侧扁,头小无翅,六只细小的脚上有爪和许多短毛毛,用它“抓”住人的皮肤。跳蚤用针状的口器,吮吸人的血液,并且还向那微小的伤口里注入含有蛋白质的唾液,对皮肤是个刺激,所以引起了伤口发痒和肿胀。 跳蚤是昆虫世界里有名的跳高健将。它身长不到五毫米,跳高纪录是二十二厘米,跳远纪录是三十三厘米。如果按身高、体长的比例来计算,它算得上是动物世界的跳高冠军了。 跳蚤为什么有如此高超的跳跃本领呢? 在电子显微镜下,就能清楚地看到跳蚤后足的肌肉很发达。肌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组成动物肌肉蛋白质的种类很多,它们分管着爬行、飞行、弹跳等等不同的功能。有一种能帮助跳蚤弹跳的蛋白质,叫做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它们能促使跳蚤后足的肌肉强有力地收缩,收缩的力量越强,发挥出来的力量越大,跳得就越高。 肌肉的蛋白质里,还有一位叫酶的“朋友”,它专门协助肌肉加快运动速度,促进新陈代谢。酶和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在跳蚤脑神经指挥下,迅速接受“命令”,使肌肉很快收缩。这种肌肉运动非常迅速,每当肌肉收缩的时候,比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时候要缩短三分之一左右,一张一弛,整个过程只要几分之一秒,所以,跳蚤蹦得又快又高,当然你就不容易捉住它了。 科学家发现,昆虫的肌肉特别发达,肌肉纤维的数目,比人类及其他脊椎动物要多得多。比如,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就有一千到四千条,人们把柳木蠹蛾的幼虫解剖,除了头部以外,就有一千六百四十七条肌肉,而人的肌肉还不到八百条。 科学家还发现,如果按照比例计算,昆虫肌肉发挥出的力量,同昆虫身体大小成反比。比如,一种小甲虫,体重只有六克,它能拉动一辆重一千零九十三克的小玩具车,等于自己体重的一百八十二倍;而一种小小的贝雅尔果虫,竟能背动比自身重九百倍的物体。 跳蚤繁衍在地球上至少有四千万年了,渐新世琥珀地层中发现的蚤化石证明了这一点。跳蚤除人体蚤以外,还有猫蚤、狗蚤、兔蚤、家禽蚤、鼠蚤和蝙蝠蚤等等。 科学家从昆虫的肌肉活动中得到启示,用各种化合物来制造出一种人造的“肌肉发动机”。比如,有一种叫胶原蛋白质的分子,很象螺旋弹簧,同肌肉纤维结构相似,当它遇到一种溴化锂的催化剂溶液的时候,就会收缩;再用水清洗时,它又恢复到原来的长度。人们把这类化合物放在预制的管道和模具中,胶原蛋白质就在里面收缩和伸长。这样,往复不已,起到了举重、牵引、垂压等机械功能作用。 门窗上面的小窟窿  如果你的家在南方,并且住在木结构的房子里,也许发现过:在门板和窗框上面有许多小窟窿。如果把这些小窟窿纵剖开,就会看到一个小窟窿后面就是一个长长的通道。好端端的门窗怎么会变成了这个样子?原来这是白蚁捣的鬼。   白蚁是世界性的大害虫,遍布热带、亚热带地区,共有一千八百多种,我国已知的白蚁也有七十多种。白蚁要繁衍后代,不断营建自己的巢穴。它们蛀食枕木、桥梁、房屋建筑和堤坝等处,也在甘蔗、柑橘和其他树木内造穴。平时,它们隐蔽得很好。   白蚁也象蚂蚁那样,是社会性昆虫,有蚁王、蚁后、兵蚁和工蚁等区分。蚁王、蚁后一生中唯一的大事就是生儿育女;工蚁体型小,没有翅膀,也没有生殖能力。兵蚁不但体型大而且上颚象一把锐利的剪刀,是专门保护蚁后和群体的,从不出洞穴。这个“家庭”一且受到侵犯,兵蚁就挺身而出,先是喷出一种有毒的汁液,然后发起猛烈的进攻。工蚁职务繁重,工作可忙碌啦,既要担当营巢、筑路和觅食工作,还要喂养蚁王、蚁后和兵蚁,培育幼蚁,充当巢内的清洁工。 白蚁大多呈乳白或黄褐色,长相虽然和蚂蚁相似,但是,你可不能因为白蚁和蚂蚁的长相和名称近似,就当它们是“近亲”啦。如果你仔细观察,就能够区别:白蚁前后翅的形状、大小近似,在分类上属于等翅目,触角呈念珠状,腹部没有“细腰”;而蚂蚁的前翅比后翅宽大,属于膜翅目,触角象弯曲的膝关节,腹部生有“细腰”。白蚁嗜好吃木质纤维,因此各种木材成了它的主食。在食物缺少的时候, 它连纸张、皮革等等什么都吃。  白蚁吃进木质纤维以后,是怎样消化的呢?说来有趣,白蚁的消化道内寄生着一种原生动物,比较多的是超鞭毛虫,它能分泌出一种消化酶,帮助消化木材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和白蚁一起分享所需要的养料。这样,房屋就被白蚁蛀成了大片大片的洞穴,往往造成梁倒柱裂,墙倾屋塌等事故。 白蚁喜欢温湿的环境,因此我国南方的白蚁危害很普遍。多数种类的白蚁怕光,它们很少在地面上进行破坏,所以,白天人们是很难看到它们的。在湖北荆江大堤上,有辆吉普车驶过,突然陷进了堤里;广东有个水库,有头牛在堤上缓步行走,突然陷进了堤里。后来查明,造成这些怪事的罪魁祸首是白蚁。广东漠阳江的堤坝,有次发生十八处决口,其中六处是白蚁所破坏的。   国外的白蚁也干了不少的恶作剧。它们中有的种类就在地面上活动。在澳大利亚,一大群白蚁曾经咬穿了铅制的墙壁,钻进一个地窖里,把装在木桶里的七千公升啤酒“喝”了一大半。然后,又咬穿墙壁进入一家宾馆的房间里,把全部的木器家具蛀坏。在斯里兰卡,一大群白蚁把一座监狱的砖墙“咬”了个大窟窿(其实,是白蚁分泌的蚁酸,把砖墙腐蚀了),结果使关押在那里的一批犯人逃跑了。在埃及,有个农民在古坟地挖土,惊动了穴中的白蚁,于是几百万只白蚁进入城市,建筑物遭到了白蚁的蹂躏。   要解除白蚁的危害,首先得注意预防,修建房屋的时候,地基最好建水泥层,使建筑物同泥土隔开。同地下接触的木桩、电杆、坑木,都要涂上防蚁涂剂。清除房屋四周的枯木、树根等朽木,消除白蚁栖息的场所。发现蚁孔和蚁穴,用灭蚁灵粉剂喷洒或用熏蒸剂熏蒸,采用灯光诱杀、网罩捕杀。各国科学家开展了防治白蚁的研究。德国柏林联邦材料检验研究院的实验室里培育着世界各地的白蚁达四十种,某些种的白蚁群体有几百万只,研究白蚁的生态和生理特性,从而研制木材防腐剂和接触性杀虫剂,并且正在研制耐白蚁和抗白蚁的合成物。科学家发现,白蚁有种奇特感觉,在构筑泥路和通道的时候,受磁场、电场和引力场的影响而随时改变线路和位置。美国昆虫学家伯德在实验中发现,黑蚁是白蚁的天敌。黑蚁和白蚁如果相遇,就会进行全面的战斗,在较短的时间内,黑蚁会使白蚁的数量减少到十分之一。他的第一次试验是在林中和旷野上进行的,把一群黑蚁放到白蚁周围,黑蚁就展开了进攻,过了两星期,白蚁乖乖地把自己的领地让给了黑蚁。另一次,他把泥穴中的黑蚁迁移到居住有白蚁的实验场地附近,两小时以后,白蚁全部撤离了。“以虫除虫”,真是个好办法。 白蚁破坏性很大,可有时候也能帮人干点事情。国外科学家在土库曼卡拉库姆附近进行的白蚁尸体详细,发现白蚁身上有银、锶、铬、钛、镍、铜等二十三种元素。原来,白蚁钻入地下十几米深的地方,饮用含有盐分的水,时间一久,多种金属就在体内聚积起来,它们的身体就含有多种元素。它可以成为帮助人们寻找矿物的特殊指示器。 米虫不喝水   春夏之交,你家贮藏的粮食里,常常会看到蛀虫在那里爬来爬去,蛀食大米、面粉、玉米和豆粒等等。   以粮食为食的蛀虫很多,主要有谷蠹、谷象、谷蛾、蚕豆象、绿豆象等等。幼虫蛀食谷物的内部,成虫能啮食谷粒。有一种黑色、体长、尖“鼻”长“嘴”的米象,它专门把米粒蛀成一个个的小洞。还有一种米蛀虫,是麦蛾的幼虫,乳白色,在米里蠕动着,能把蛀过的米粒粘成一团。它在米堆里悠闲地生活,不愁吃,慢慢化作蛹,再变成会飞的小麦蛾。   一切生物的生命过程,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的源泉。米蛀虫吃的是干谷物,为什么不会干渴而死呢?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藏有蛀虫的干燥粮食附近,放置了一些水,结果并没有发现蛀虫去偷水吃的痕迹。他们还解剖了米蛀虫,发现它的身体含水量超过自己体重的一半以上。蛀虫从不喝水,它身体里的水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原来,粮食中都含有糖、脂肪等营养物质,米蛀虫吃了米粒以后,在体内经过一种特殊的生物化学过程,首先分解糖,释放出氧气和氢气,这些气体分子经过化学反应后结合成为水,叫做代谢水。这是米蛀虫体内的一种特殊水源,能够起到水分的补偿作用。米蛀虫这种生理上的特殊功能可大哩!它能够把一百克的脂肪,变成一百零七克的水。 米蛀虫在生活中,自己能不断制造出水来,于是就拚命蛀食米粒,消化 大米,吸收其中的养料,然后转化成更多的水分。许许多多大米就这样被米蛀虫蛀食了。 你现在明白了:正是在这种代谢水的帮助下,米蛀虫吃了干燥的米粒, 才不会“口渴”,也不会干死。 粮食即使再干燥,里面总是会含点水分的,这也给米蛀虫提供了生活、发育所需要的一部分水分。当粮食的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十二的时候,就不利于米蛀虫的发育了。 每当潮湿季节过后,常常会看到家家户户都在翻晒存粮,比如大米、蚕豆、绿豆、玉米、面粉等等,放在通风处晾晒,目的是尽量挥发里面的水分,保持干燥,再放到通风地方贮藏起来。粮食仓库贮藏粮食的时候,采用科学管理方法,进行自动记录和调节仓内的温湿度,保持粮食干燥通风。必要的时候,可真空干燥处理。过去曾经用氰酸气、氯化苦、溴甲烷、环氧乙烷等药来熏蒸仓库,以防止蛀虫孳生。家里的米缸里,如放些花椒(用纱布包好,每十斤米放一两)、大蒜等等,也能收到抑制米蛀虫活动的效果。 毛料上面的小洞洞   秋天,天气渐凉,人门打开箱子或衣柜准备更换衣服,有时候会发现那些绒线衣、毛料衣裤和毛毯上面,稀疏地布满了芝麻粒般的小洞。再仔细瞧瞧,用手掸拍几下,就有一条条小虫跌落下来,这就是蛀虫。 你知道吗,喜欢生活在毛料衣物当中的蛀虫叫皮蠹衣蛾。这种衣蛾是鳞翅目的昆虫,身长有十毫米,象蚊子大小。在光 线比较暗的时候,衣蛾在室内飞翔,把卵产在毛织物上面,等卵孵化成幼虫以后,开始蛀食毛皮、呢绒、哔叽等等织物。   它为什么喜欢蛀食毛料呢?原来,这种昆虫同其他害虫一样,需要蛋白质、脂肪等各种营养物质。而毛织物纤维是由羊毛、兔毛或者骆驼毛等动物毛编织而成的。这些柔软而又坚韧的毛纤维,主要含有一种叫角蛋白的成分。据英国科学家研究,在蛀虫的消化道里,能够分泌出一种角蛋白酶,这 种酶有助于衣蛾消化角蛋白。人们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在瓶子里放进一些衣蛾和毛线碎头,几天过 后,毛线碎头全部不见啦!很明显,是衣蛾把它们吃掉了。衣蛾的繁殖能力很强。每年四五月间,成虫在室内飞翔,进行婚配,雌 虫和雄虫一个接一个地去寻找毛织物做窝,然后产卵,卵孵化成幼虫以后, 就把毛织物当作“粮食”仓库,在里面发育成长,传宗接代。它们如果“子孙满堂”,毛织物就被蛀成百孔千疮了。 你现在清楚了:衣服,特别是毛织物要洗净、晾干,然后入箱保藏好, 里面再放些用薄纸包裹的樟脑片。这样,衣蛾就无处藏身了,毛织物也就不容易遭虫蛀啦!晒毛织物的时候,不要在衣蛾繁殖季节晒;在其他时节晒的时候,要把毛织物掸拍一下,这样衣蛾也就无机可乘了。 另一种蛀虫衣鱼,身体是扁长的,腹端有两条等长的尾须和一条比较长的中尾丝。满身披着银色的细鳞,没有翅膀。它常常栖息在衣服和书籍当中,啮食上面的浆糊和胶质物。 衣鱼以书籍为“家”,在书里面生活、繁殖、老死,连尸骨也埋葬在书 堆里。阴暗、潮湿、发霉的环境是衣鱼的“乐园”。家里的书橱和图书馆的书库里,许多古籍、善本、珍本,一旦被衣鱼蛀蚀,令人惋惜。 对付衣鱼的办法,最重要的是,藏书的地方要通风、洁净、少尘,这样就使衣鱼失去那繁殖的“温床”。还要经常整理书籍,把衣鱼从书缝里拍打、抖落出来杀死,或者用药物消灭它。 菊黄蟹肥的时候   深秋时节,菊黄蟹肥。刷洗螃蟹,一不小心,手指常被蟹螯钳住,可疼呢。 捉蟹的时候,只要用大拇指和中指捏住它头胸甲两侧,它就不能得逞啦。螃蟹肉质白嫩,黄胶厚脂,滋味鲜美,营养丰富。自古以来,蟹的美味 一直受到赞赏:“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也许,你对蟹那副长相感兴趣。它背着个大圆甲壳,胸部两侧长有一对大螯足,四对细长的步足,腹部萎缩成卷曲的脐。它全身披甲,横冲斜闯,爬行时用一侧的足尖抓住地面,另一侧的步足在地面上直伸起来,推动身体行进。人们叫它“横行介士”。螃蟹另一个称号是“无肠公子”,说它内脏不全。其实,它是有消化系统的。你揭开蟹壳,就看到前面有一个白色的囊,里面是半消化的动植物食料,这就是它的胃。再把蟹脐翻开,看到脐内正中央有一条黑色的隆起物,这是它的肠子,里面是黑色的粪便。肠子上边连接胃,下边通达脐尖端的肛门。你把蟹身体翻过来,看到上面两侧有许多松软的、灰白色的条状物,这是它的鳃。蟹从螯足和步足基部下方的入水孔吸进水,经过鳃,水中的氧气进入血液,水由口器两边吐出来。 蟹活着的时候,壳是青灰色的,一经蒸煮,它就变为橘红色了。蟹会变色,这是由于蟹壳下面的真皮层中散布着各种颜色的色素细胞,尤其虾红素细胞最多。别的色素在高温下很容易被破坏、分解掉,只有虾红素不容易被破坏,使蟹壳变为橘红色。蟹壳和附肢的背面虾红素多些,颜色就深些;蟹壳和附肢的腹面没有虾红素,所以煮熟以后仍然呈白色。 你吃蟹的时候,得讲究吃法。要选蟹壳青色发光、蟹肚洁白、蟹脚结实 的新鲜活蟹,用清水冲洗干净,锅内放些紫苏,煮熟蒸透。蟹要现煮现吃,盛蟹容器要用开水烫过,拿蟹前洗干净手,吃蟹时要把蟹鳃、蟹胃、蟹肠等去掉(里面沾满了细菌),蘸些姜末醋。你不要因为蟹肉鲜美而暴食过多。少数人有吃蟹过敏反应的,不吃为宜,以免引起皮肤上长风疹块,或者引起恶心和呕吐等等。 蟹吃完了,你总是把蟹壳当垃圾扔掉。其实,蟹壳的用处可大哩。   蟹壳成分一半是一种叫甲壳质的多糖类物质,它经过浓苛性钠溶液处理,就可以得到一种叫酮酸的白色物质。食品工业用酮酸作为处理废水的凝结剂,因为它毒性低,沉淀物干燥以后,处理很简单,还可以当作肥料使用。日本科学家试验,用甲壳质生产“体内可溶手术线”,以代替现在使用的“羊肠手术线”。甲壳质线可以被体内的溶菌酶分解吸收,也不容易产生排斥反应。 茭白上的黑斑点 在家里的餐桌上,常见到一种普通蔬菜,它白如玉,嫩如笋,叫茭白,又叫菰笋〔菰gū〕、茭笋。把茭白切成块、片或丝,做成菜肴,吃起来鲜嫩味美,滑甜可口。 你认得茭白,可是不一定知道茭白的许多事儿。每当你把茭白切开的时候,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会发现少数茭白的表面 上往往显露出一些粉末般的小黑斑点。这是些什么东西呢?它是茭白茎上寄生的一种菰黑粉菌的孢子。   原来,茭白是菰的花茎变态形成。菰属禾本科,是多年生的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的花茎受到菰黑粉菌侵入以后,不能正常地抽苔开花,而刺激细胞增生,使茎杆基部形成肥大的嫩茎,这就是茭白。菰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习惯在肥沃的低洼地、浅水塘或河边生长。冬天,根状茎休眠在地下;到了春天,根状茎的节间,慢慢萌发出新芽。   这时候,生活在土壤里的菰黑粉菌,“苏醒”过来,钻进了菰的茎内,开始新的生活。从此,菰的茎和菰黑粉菌开始互相依赖,共同生活了。菰黑粉菌不断分泌出一种异生长素,叫做吲哚乙酸,它能刺激菰茎的细胞迅速分裂,大量养分向这边集中,细胞一变二,二变四??数量成倍地增多,细胞的个体不断增大,渐渐长成一个肥大白嫩的茭白。 茭白变得老硬了。黑粉菌的孢子也成熟了,一部分散落到土壤中越冬,另一部分菌丝体残留在地下茎中。待到来年春天,随着菰幼茎生长,生活在土壤中的孢子萌发长出菌丝,再次伸到菰的幼茎里面去,生长发育;而那些残留在地下茎中的菌丝,也在不断生长。就这样年复一年,茭白代代相传下来。 为什么有些菰茎却长成了灰茭呢?那是因为有些菰的植株由于缺少充足的水分和营养,引起菰黑粉菌的厚垣孢子过早成熟,夹杂在茎的组织里,使原来嫩白色的茭白变成充满黑斑的灰茭了。 怎样才能防止灰茭的发生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知道利用分根繁殖,逐年移种,用河泥壅根等方法使菰黑粉菌厚垣孢子延迟成熟,培育出白玉嫩笋般的茭白来。 茭白,被称为中国特产的蔬菜,盛产于江南水乡。现在,从岭南到黄河流域,都有它的踪迹。可是,远在秦汉以前,菰是作为谷物种植的,它结的籽是颖果,外褐内白,形如狭圆柱,叫“菰米”,又叫“雕胡米”,是“六谷”之一,也是当年王公贵族食用的珍品。秦汉时候,人们发现一种植物长的嫩茎,可作蔬菜,叫它“蘧蔬”〔蘧qú〕,这就是今天所说的茭白。   柔嫩鲜美的茭白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古代,人们把茭白、莼菜〔莼chún〕和鲈鱼誉为江南三大名菜。《晋书》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叫张翰的,在洛阳做官,因怀念家乡三大名菜,宁愿弃官回乡。从这个故事你可想象茭白在当年受人们喜爱的情景了。   茭白还可药用,有止渴、利尿、开胃、解毒等功效。茭白含有糖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至今还是一种优良的保健食品。    细菌捣鬼 你一定有这样的生活:家里的食物,如鱼肉、粥饭等等,保存不好,听其自然,不多几天,甚至只有几个小时,食物会变质,烂了或者变馊啦!谁使食物变烂、变馊的呢?主要是细菌在食物里作怪和捣乱的结果。   细菌是人类看不见的敌人。人们吃了烂的、馊的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细菌还会引起人和动物许多传染病的蔓延以及植物病害的滋生。但是,细菌也不全是干坏事儿的,许多细菌还是我们的朋友哩!   在显微镜下面可以清楚地看到细菌的相貌。细菌是微生物中的一个大家族,种类繁多,长相奇特。有的象小棍棒,叫杆菌;有的象小圆球,叫球菌;有的象小弹簧,叫螺旋菌。它们都很小,要用微米来测量(一微米等于千分之一毫米)。据说,人们最初发现细菌的时候,第一次看到的是杆菌,身体极微小,给它取名叫“棒棒”,后来,科学家就叫它细菌。细菌真是微乎其微,几万个细菌排起队来,不过葵花籽那么长,一滴水中就能容纳亿万个细 菌。   尽管细菌模样不同,却有个共同特征:它们都是单细胞的生物,形态结构简单。细菌的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部分构成的,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靠无性繁殖,就是以自身分裂,一变二、二变四的方式来传宗接代的,因此,它们没有雌雄之分。 地球上到处都有细菌的足迹。在天空、陆地和水中,它粘附在冰雪、灰尘、垃圾和各种物体的表面,还钻到动植物的体内。科学家曾经在四万多米的高空中搜集到飘浮的细菌,在南极常年冰盖下一百二十八米深的岩石中,发现了有生命力的细菌。 细菌很小,肉眼虽然看不见,可是你时时刻刻都在同它打交道。你的头发、指甲、皮肤和鼻粘膜上,口腔和消化道里,都有细菌。可以说细菌无孔不入,无处不藏身。空气中的尘粒,粘附着各种细菌,比如酸败细菌、乳酸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等,随风飞扬,落到食物上面,就在那里大量繁殖。夏天,一个酸败细菌,一昼夜就能分裂出成亿个来;葡萄球菌落到饭菜上,几小时内也是“子孙满堂”了。美味的食物,一经细菌“光顾”,很快就会发酸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会引起中毒。 有种嗜盐菌,寄生在淡水产或海水产的鱼、虾、蛤、蟹上面,繁殖速度非常快,生命力很强,它在冰箱中也能存活两个多月。但是它不耐热,也不耐化学药物,在80摄氏度的时候,一分钟内就能杀死它,在普通食醋中,三分钟就可以消灭它。你在加工或烹调这些食物的时候,如果不注意操作卫生,没有煮熟蒸透,在食物中它仍然会大量繁殖,人吃了以后,也会引起食物中毒:恶心、腹痛、腹泻,接着发生剧烈的呕吐,甚至危及生命。   热天,为了防止饭菜变馊,做饭菜要适量,吃多少,做多少,尽量不要剩下。万一饭菜有些剩余,你得放到锅里去蒸煮一下,然后加盖,把它搁在凉爽通风的地方,时间也不能超过半天。   保存食物,防止腐败,人们除冷藏以外,现在已经利用抗生素来储存食品了。经过抗生素溶液喷洒的猪、羊肉类,在溶液中浸泡的肉鸡、鱼类、贝类,都可以延长保存的时间。蔬菜、水果经过抗生素处理以后,可以防止腐烂。因为,抗生素接触到食物表面,渗透到内部组织,仿佛形成了一层保护膜,细菌沾上以后,它能干扰和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起着防腐保鲜的作用。 馒头和酒酿 家里常做馒头、发糕等面食,吃起来,既松软,又好吃。你知道这又香又软的面食是怎样做成的吗?原来是酵母菌干的好事。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发酵微生物,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它种类很多,人们常用的有面包酵母、酒精酵母、葡萄酒酵母、啤酒酵母、饲料酵母等等。它们个儿都很小,在显微镜下面呈圆球形、卵形和椭圆形等等,一千个酵母菌排列成行,也只有一厘米长。酵母的利用,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古代地理书《山海经》里记述了猴子喜爱喝酒的趣事:果树漫山遍野,果子吃不完,常常落到地面低凹处,果子里的汁液溢出来,经过空气中的酵母菌作用,把糖发酵成酒精,变成天然的“果子酒”,猴子最早尝到了美酒滋味。后来,人们偶尔尝到了这种味美的酒,终于学会了酿酒。古人叫酵母为粬或■〔qū〕,最早用于酿酒。 《周礼》中说的“酏食”〔酏yí〕,就是以酒酿为主料,掺进其他粮食做的饼,也就是现在的酒酿饼。   酵母用于发面,大约开始于晋代。《齐书》中记载,“太庙四时祭荐用起面饼”。这就是用面粉经过酵母发酵而制成的又松
/
本文档为【仿生学事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