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七章、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其管理

2011-05-23 50页 ppt 883KB 5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96739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七章、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其管理null第七章 银行表外业务管理第七章 银行表外业务管理一、表外业务产生及快速发展的原因 二、表外业务的种类 三、表外业务的特点及其风险表现 四、表外业务的管理表外业务的定义与分类表外业务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表外业务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狭义的表外业务,即或有债权/债务的业 分类 务,有风险的经营活动 广义的表外业务,即金...
第七章、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其管理
null第七章 银行表外业务管理第七章 银行表外业务管理一、表外业务产生及快速发展的原因 二、表外业务的种类 三、表外业务的特点及其风险表现 四、表外业务的管理表外业务的定义与分类表外业务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表外业务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狭义的表外业务,即或有债权/债务的业 分类 务,有风险的经营活动 广义的表外业务,即金融服务类业务,无 风险的经营活动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变化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变化 据FDIC统计  2006年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达2173.89亿美元  是1996年的91.8倍,1982年的10.8倍  非利息收入比由1980年代初期的20%左右上升到45%  另:瑞士与德国的占比分别为56%和61%null表外业务分类结算类担保类管理类融资类衍生类本外币结算、进出口押汇、信用卡等承兑、承诺、担保、信用证代保管、代理财、代清债、现金管理、基金托管租赁、信托投资、出口押汇、代理融通远期、金融期货、金融期权、互换、外汇买卖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结构(2006年)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结构(2006年)2004~2007工、农、中、建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情况表(%)2004~2007工、农、中、建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情况表(%)一、表外业务的产生及快速发展的原因一、表外业务的产生及快速发展的原因(一)规避资本管理、增加盈利业务 (二)为了适应金融环境的变化 (三)为了转移和分散风险 (四)为了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多样化的需要 (五)银行拥有发展表外业务的有利条件 (六)科技进步推动了表外业务发展(一)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业务(一)规避资本管制、增加盈利业务 1、严格的资本充足度的管理限制了银行表内业务的发展与收益的增加 1988年7月,西方12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瑞士的巴塞尔签署了《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和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作了统一规定(4%、8%) 美国1991年12月通过法案,规定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度的划分与管理措施美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度的划分(5类)美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度的划分(5类)银行 资本与风险加 第1类资本与 第2类资本 种类 权资产比例 风险加权资产比 与总资产比 ①非常 充足 ≥10% 以及 ≥6% 以及 ≥6% ②充足 ≥ 8% 以及 ≥4% 以及 ≥4% ③不足 < 8% 或者 <4% 或者 <4% ④严重 不足 < 6% 或者 <3% 或者 <3% ⑤临界 不足 有形资本与总资产的比例≤2% 对资本不充足银行的管理措施对资本不充足银行的管理措施种类 强制性措施 酌情处理措施 资本 取消分红与经营费;提交资本 指令调整资本;限制附属公司 不足 重建计划;限制资产增长;不 间的交易;限制存款利率;限 允许吸收经纪人存款  制某些业务 资本严 采取上类措施;指令调整资本; 采取上类措施;若没有重建或 重不足 限制附属公司间交易;限制存 调整资本,当局采取清算措施 款利率;限制对员工的工资支付 资本临 采取上类措施;90天内实行财务清算;取消对后期偿付债务的支付; 界不足 若四个季度内无改善,当局进行财务清算;限制其他业务null 2、发展对资本无要求或要求很低的表外业务,扩大业务规模,增加业务收入 资本管制对资产业务的约束:信贷业务总规模;对单个客户贷款规模的控制均和资本充足度联系在一起 不增加资本金的表外业务:票据发行便利、期权期货、互换等(二)为了适应金融形势的变化(二)为了适应金融形势的变化 1、融资证券化的发展分流了银行资金来源 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大量进入证券市场,证券的高收益使大量社会资金脱离银行系统,银行资金来源减少,生存发展受到威胁 2、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蚕食了银行的贷款需求市场 利率自由化及其竞争的加剧,使存贷利差缩小,经营面临严重困难(三)为了转移和分散风险(三)为了转移和分散风险 1、浮动汇率制给各国商业银行的国际业务和外汇头寸管理带来困难,银行要寻求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管理方法 2、1980 年代初的国际债务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信,银行的存款来源进一步减少,流动性风险加大(四)为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 多样化的需要(四)为适应客户对银行服务 多样化的需要 1、表外业务经营灵活,能适应客户多方面金融业务的需要 2、在利率、汇率自由化的情况下,客户为规避金融资产价值损失,要求银行为其提供各种防范、转移风险的方法 3、银行为了巩固与客户的关系,大力发展代理客户进行的衍生工具业务,推动了表外业务的发展(五)银行拥有发展表外业务 的有利条件(五)银行拥有发展表外业务 的有利条件 银行从事表外业务特有的优势: 信誉高,既可以直接参与,也可以充当中介,风险相对较小 具有规模经济效益,成本较低 有大量的优秀专业人才,容易取得客户的信任(六)科技进步推动了银行 表外业务的发展(六)科技进步推动了银行 表外业务的发展 1、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在银行业中的广泛运用,提高了银行从事表外业务的规模经济效益 2、新型金融工具可有效地规避风险,网络技术提高了银行处理业务的效率,使银行能够在更广阔的市场上开展多种服务性业务和金融衍生交易 表外业务成了银行收益的新的增长点二、表外业务的种类二、表外业务的种类(一)或有债权 / 债务的表外业务 (二)金融服务类业务(一)或有债权/债务的表外业务(一)或有债权/债务的表外业务 或有债权/债务的表外业务也称为狭义的表外业务,它们和表内资产、负债业务有密切的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表内资产、负债业务,因而称为或有债权与或有负债,它们是有风险的经营活动 主要包括:贷款承诺、担保、金融衍生工具、投资银行业务等几大类null 1、担保业务(备用信用证与商业信用证) (1)备用信用证:为债务人融资提供的担保形式  即企业发行商业票据筹措资金,为提高其信用向银行申请的备用信用证担保 开证银行相当于把自己的信用借给发行人,使发行人的信用等级从较低的水平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开证银行成为第二付款人null 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其中含有当申请人 的财务状况发生变化时,开证行可撤 类 销或修改信用证的条款 型 不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开证行不可撤销 的付款承诺,使受益人有一个确定的 收款保障;其佣金要高一些null 各种利得: 借款人可用备用信用证提升其信用等级,以便降低融资成本 开证行获得可观的手续费收入;备用信用证的业务对象通常是与银行业务关系稳定的客户,其业务成本较低 受益人(企业债券的投资者)可获得很高的安全性保障null 企业出现清偿问题时的追索合约 出售债券 开具信用证 企业 代理商 大银行 销 售 债 券 货币市场null (2)商业信用证:银行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一种担保方式  当进出口双方签订贸易后,进口商主动请求其开户银行为自己的付款责任作出保证的方式 产生的原因: 国际贸易中,进出口商之间的不信任,银行充当中介担保人null 特点: 其一,开证行是第一付款人,承担独立的付款责任 其二,信用证是一项独立的文件,信用证一旦开出,就完全脱离了,开证行只对信用证负责,而不管实际的贸易情况如何,即信用证业务是以单证而不是货物作为付款依据null举例: 中国 ①开具信用证 美国 进口商银行 出口商银行 ②文件、信用证及付款单 ⑵ ⑴ 付 传 ③ 款 送 文 通 信 件 知 用 传 与 证 送 货 ④取货 ⑶装货 运单 进口商 出口商利用信用证进行金融诈骗的案例利用信用证进行金融诈骗的案例 1994年农业银行湖南省衡水支行签发200张价值100亿元人民币的信用证  其中191张进入英国,少量流入澳洲,后在国际刑警的协助下全部追回null 各种利得: 对进口商的好处:提高了进口商的信誉,可保证贸易如数按期地正常进行;进口商只需交纳一部分货款作抵押,实际上从银行获得短期资金融通 对出口商的好处:货款有较大的保障;用信用证结算可避免进口国家禁止进口或限制外汇转移产生的风险 对开证行的好处:获得手续费收入;增加流动资金的来源null 2、贷款承诺 贷款承诺是银行与借款客户之间达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契约 银行将在有效承诺期内,按照双方约定的金额、利率,随时准备应客户的要求向其提供信贷服务,并收取一定的承诺费null(1)分类 定期贷款承诺:借款人只可一次全部或部分提用承诺额 直接的备用承诺,借款人可多次提用承诺额,直到偿还 备用 贷款前 贷款 递减的备用承诺,附加承诺额度定期递减的规定,鼓励 承诺 借款人尽早提用或偿还 可转换备用承诺,直接备用承诺→定期贷款承诺 直接的循环承诺,在承诺期和金额内可多次提用, 循环承诺 只要在某一时点上的贷款不超过承诺额即可 可转换的循环承诺,即由直接的循环承诺转换为定 期承诺,未使用的承诺失效null (2)贷款承诺的定价——承诺费率的确定 影响承诺费率的主要因素: 借款人的信用情况、与银行的关系、盈利能力、承诺期限长短、提用资金的可能性等 通常承诺费率不超过1% 承诺费=承诺金额(或未使用承诺金额、已提用承诺金额)×承诺费率null(3)贷款承诺的优点 对借款人的优点: 为其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借款人可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灵活决定使用贷款的金额、期限,从而达到最有效、合理地使用资金 获取贷款承诺,提高了借款人的资信度,有利于降低其直接融资的成本 对银行的好处:在可能不动用资金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收益null 3、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后,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把贷款重新组合,并由这些贷款支持发行银行债券 实质:相当于把贷款由资产负债表内移到资产负债表外,使业务的扩大不受资本金要求的管制 由于此类债券的收益率比其他债券高,商业银行是此类债券的主要购买者null(1)资产证券化过程 原始贷款 购买信用担保 信用担保公司 发放银行 信用 出售或转移贷款 担保 信用评级公司 评定信用等级 信托公司 发行 债券 定价和推销债券 投资者 债券承销商null 一是原始贷款发放银行将贷款重新组合后出售给信托公司 为减少投资者了解贷款质量和期限的成本,银行通常把使用目的相同、利率和期限接近的贷款组合在一起 二是原始贷款发放银行出售贷款后,把资产从资产负债表内移至表外;并继续从借款人处取得利息和本金,负责追回拖欠贷款 三是信托公司有专人监管原始贷款发放银行的相关贷款业务,帮助承销商发行债券null 四是贷款发放银行以购买信用证或保险提高其信用,以利于提高债券的吸引力 当贷款违约时,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信用担保公司的保护。信用担保公司收取佣金 五是在承销商推销债券之前,信托公司要了解交易的信用等级 通常由信用评级公司评估贷款的质量、信用担保公司的资本强度和交易的结构等,以确定贷款违约时,投资者是否能及时地收回利息和本金null 六是债券承销商负责向投资者推销债券 承销商从信托公司购买债券,再以较高的价格出售给投资者(较低的回报率)。价格差是承销商的利润来源 七是借款者付给贷款发放银行贷款利息和本金,银行收款并扣除一定的服务费后转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再转给投资者 如果收回的贷款额少于投资者的应得款,信托公司会要求担保公司在保额内补足余额null (2)资产证券化的管理(三个方面) 一是考虑成本和规模效益,规模较小的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可能得不偿失 [美]阿诺德(Arnold)1986年曾估计,只有当其资产规模大于 1 亿美元时,银行发行资产证券化的债券才可能有利可图 小银行可联合起来从事资产证券化null 二是可用作证券化的贷款组合 住宅抵押贷款最容易组合和证券化。因为此种贷款一般是中长期、每月有现金流入的资产,合同比较,投资者较容易估计其违约风险的大小 用没有抵押的贷款(如信用卡应收账款)支持的债券,其信用等级和价格在经济衰退时会快速下降null 三是资产证券化后的追索权问题 含义:追索权意味着一旦证券化后的贷款无法收回,债券投资者有权向卖方追回损失 追索权的设置与证券化后的信贷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之间的矛盾:如果买方有追索权,意味着贷款在证券化后不能真正地从资产负债表中移出 解决的办法:开立一个专业账户,把部分资产证券化的收益存放在这个账户里以作为贷款违约的准备金 由于资产证券化的收益来自债券化贷款的利率和债券回报率之差,该账户又称为利差账户null 准备金的确定:由该种贷款过去的呆账率决定。贷款发放银行承担部分风险 如果实际损失低于准备金,利差账户的结余算作银行收入;当实际损失超过准备金时,投资者承担额外的损失 如果贷款发放银行购买了信用担保,担保人会以信用证方式增加准备金。担保人承担部分风险 如果贷款损失超过了利差账户准备金与信用担保额的总和,损失则由投资者承担null 例如:根据以往的呆账率,银行的准备金按贷款的5%存放在利差账户里,信用担保人保证到贷款损失的10% 如果贷款的损失在5%~10%之间,贷款发放银行承担第一个5%,不足部分由信用担保人承担 如果贷款损失超过10%,超过的部分则由投资者承担 资产证券化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承担信用风险的主体:原始贷款发放银行、信用担保公司、投资者null 4、贷款出售 指银行在贷款形成后,采取各种方式出售贷款债权给其他投资者,出售贷款的银行从中获得手续费收入 (1)贷款出售的类型 更改:贷款的购买者取代出售银行与借款人重新签订合同。出售银行与借款人和购买者不再有任何联系 转让:出售银行将贷款合同中属于出售银行的权利转让给购买者,即购买者取得直接要求借款人还本付息的权利null 参与:不涉及贷款合同中法定权利的正式转移,出售银行与购买者签订无追索权的协议 购买者通过支付一定金额,取得获取相应贷款本金所产生收益的权利 出售银行通常保留服务权,继续管理贷款,在借款人和购买者之间拨付资金null (2)贷款出售中的各种利得 出售银行: 具有较高的收益性,可把获得的本金用于利差更大的贷款,或再度形成贷款后出售,在不占有自有资金的情况下反复赚取手续费 实现了资产的流动性 有利于回避资本金要求的管制null 购买银行: 有利于充分实现分散化的贷款组合,降低对外融资的成本 开辟新的投资领域 借款人:促进了融资的便利性 贷款具有出售的可能性,银行通常会更易于满足借款人所有的资金要求,使企业扩大了筹资机会 null (3)贷款出售的定价 优质贷款出售定价:贷款本金不变,调整利率,即出售银行以低于自己所收利率的利率把贷款出售给购买者 利差作为贷款出售的手续费,由出售银行获得 劣质贷款出售的定价:贷款利率不变,出售银行采取折扣方式以低于贷款本金面额的方式售出,从而收回部分自己的本金 出售银行的目的在于调整资产结构null 5、票据发行便利 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的承诺 (1)内容:根据事先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一系列协议,借款人可以在一个中期内(一般为5~7年),以自己的名义周转性发行短期票据,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获取中长期资金 意义:借款人以短期融资成本获取中长期资金来源 销售对象:专业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null 承诺包销的银行按照协议负责承购借款人未能按期售出的全部票据,或承担提供备用信贷的责任 意义:包销承诺为票据发行人提供了转期的机会,从而有力地保障了企业获得资金的连续性。银行可从中收取手续费 实质:银行出让信用支持企业发行票据null 无包销的票据发行便利: 产生于1985年 原因:包销的票据发行便利很可能转化为表内业务,巴塞尔委员会在测定资本充足度时将此列为表内业务,从而促进了无包销的票据发行便利的产生 业务对象:借款人必须是商业银行的最高信誉客户null (2)票据发行便利市场的构成 借款人:一般都是资信度较高的企业。借款人信誉越高,银行需要实际履行包销业务的可能性就越小 发行银行:以银行投标小组负责票据发行便利 包销银行:按协议约定,提供期限转换便利,以保证借款人在中期内不断获得短期资金 投资者:资金提供人或票据持有者,承担期限风险null 6、远期利率协议(FRA) (1)定义:是一种远期合约,买卖双方商定将来一定时间段的协议利率,并指定一种参照利率,在将来清算日按规定的期限和本金数额,由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协议利率和届时参照利率之间差额利息的贴现金额 协议建立的前提:交易双方对未来一段时间利率预测存在差异null 协议的买方(担心利率上升使其负债成本上升的银行)→ 预测利率上升 → 力求把未来的负债成本确定在现在可接受的利率水平上 →与预测未来利率下降的另一方达成协议 注:协议的买方在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上,通常是利率敏感性负债大于利率敏感性资产null 若利率上升 → 买方从卖方获得名义利率和协议利率间的差额利息收入 → 弥补实际筹资成本上升所需增加的利息费用 若实际利率下降 → 未来实际筹资中的利息费用减少 → 减少的部分支付给协议的卖方 →卖方获得协议利率高于名义利率间的差额利息收入null 协议的卖方(担心利率下降使其资产业务收益损失的银行) → 预测利率下降 → 把未来收益率按现在的利率水平固定下来 注:协议的卖方在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上,通常是利率敏感性资产大于利率敏感性负债null 若未来利率下降(低于协议利率) → 卖方从买方获得差额利息收入 → 弥补实际投资中利息收入的减少 若未来利率上升(高于协议利率) → 卖方的实际投资增加了利息收入 → 用于支付给买方获得的差额利息收入null 远期利率协议的特点: 双方以降低收益为代价,用预先固定远期利率的办法来防范未来利率的波动,实现稳定贷款成本和资产保值的目的 远期利率协议产生的原因: 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在期限上的不匹配,容易导致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null (2)远期利率协议的作用 一是锁定未来筹资成本。可用于对未来一笔借款的成本或一笔借款在未来展期的成本进行保值 二是锁定再投资成本 三是创造浮动利率敞口。远期利率协议可用来将固定利率的投资或负债转换为浮动利率的投资或负债 假如,一个投资者有一笔固定利率的投资,可买进远期利率协议,当市场利率上升时收到利息差额,在利率下降时付出利息差额,从而相当于拥有一笔浮动利率的投资null 四是对浮动利率的长期负债中的高风险段进行保值 如果预测一笔浮动利率的长期负债将在未来某个阶段受到剧烈波动的市场利率的影响,导致利息支付急剧上升,则买进远期利率协议,对未来该投资高风险段的利息支付进行保值 五是用于套利和投机(二)金融服务类业务(二)金融服务类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指金融服务类业务,主要包括: 信托与咨询服务 支付与结算 代理人服务 与贷款有关的服务,如贷款组织、贷款审批、辛迪加贷款代理等 进出口服务,如代理行服务、贸易报单、出口保险业务等null 商业银行发展金融服务类业务的原因: (1)赚取手续费收入 (2)提供金融服务的收入比其他来源的收入要稳定,较少受到市场利率波动和利率期限结构变化的影响 服务收入和银行其他现金流的相关程度较小,是稳定的收入现金流 (3)开展金融服务一般没有资本充足度方面的要求,属于银行的“无本生意”null 1、信托业务 (1)内涵:指以信用为基础,以财产为中心,以委托为方式的财产管理制度,银行作为受托人代为顾客经营资产 经营原则:商业银行按顾客的收益/风险偏好而不是银行自身的偏好来经营信托资产 运作的基本程序:委托人依照契约的规定,为自己或第三者(受益人)的利益,将财产的权利转让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依据谨慎原则占有、管理和使用信托财产,并处分其收益 在现代信托业务中,商业银行一般为受托人null (2)意义: 银行可获得较高的手续费收入,为银行开辟新的利润来源,其收费一般根据信托资产本金额度的大小而订 丰富了银行业务种类,分散了银行经营风险 有利于扩大客户群体 1980年代中期以来,个人信托的人个退休金账户和公司信托的投资基金管理、养老基金管理,已成为各家银行激烈竞争的焦点null (3)银行信托业务的种类 一是融资性信托(主要有三种类型) 甲种委托贷款:指委托单位把按规定提留的可自主支配的各种预算外资金交存银行,作为委托基金,并委托银行按指定的贷款对象、用途、期限、金额、利率发放贷款 这种贷款的风险主要由委托人承担,银行按规定收取 1% ~ 2.5% 的手续费null 乙种委托贷款:指委托单位在未完全确定贷款对象或贷款项目细节的情况下,先与银行原则商议委托贷款事宜,并交存委托贷款基金。一旦委托单位确定贷款发放时,再将乙种委托基金转为甲种委托基金 在未转以前,银行按信托存款的利率支付利息,并可动用这笔资金,但必须承担全部风险null 专项委托贷款:指银行接受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等单位的委托,办理经国家计划批准的能源开发、交通运输、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以及设备更新改造等某种专项资金的筹措,并按指定对象发放委托贷款null 二是公益性信托。目前我国主要有公积金信托和社会保险基金信托 对公益基金信托业务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保证本金的安全;实现公益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 公益基金的收益主要用于扩大基金,银行除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外,不可谋取其他收益 公益基金的用途:退休保险金和失业保险金的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等,公益金的稳定金额银行可用于盈利性资产的投入null 三是个人理财和公司理财。这是一种信托、代理和咨询三位一体的新型银行业务 个人理财:个人委托投资咨询管理、巨额款项处理、综合理财服务,以实现包括现金、存款、外汇、债券、股票、房地产等个人资产的最佳配置 公司理财:企业委托银行提供财务咨询、担任投资顾问,为企业以较低成本筹集资金、有效运用资金出谋划策null 四是信托投资。信托机构将个人、企业或团体的投资资金集中起来,代替投资者进行有价证券投资,最后将投资收益和本金偿还给收益人,银行收取手续费的金融信托业务 意义: 一是集中许多小额投资者的资金,投资于多种股票和债券,分散风险 二是投资者作为受益人,可随时出售持有的受益证书,从而保持流动性null 说明:传统的信托服务不收费,只要求顾客在银行的账户上保留一笔低息的存款余额 原因:顾客信托自己的资产只是为了方便而不是追求高收益 变化:浮动利率,特别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收益变化,使客户对退休养老基金的投入要求和现有基金的收益挂起钩来,银行改变了信托业务的经营方针和策略null 2、银行代理业务 指银行接受政府、企业单位、其他银行或金融机构,居民个人的委托,以代理人的身份代表委托人办理一些经双方议定的经济性的业务 种类:代理收付款业务、代理融通、代理行业务,保付代理业务 其他代理业务:现金管理、代理承销和兑付债券、代理清欠、代理监督、代理会计事务、代理保管、代购代销、代客理财、代办集资、个人外汇、证券买卖业务等null 传统往来银行的代理业务:清算支付、保管有价证券、代为交易有价证券、电话转账和交割清算有价证券 特点:收费很低,联系行须在往来行留存相当高余额的活期存款null收费变化原因: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改变了其介入往来银行业务的政策,由以前的免费提供支票清算服务改为有偿收费,并针对不同服务制定了不同的收费标准 结果:加大了往来银行业务的竞争压力。中央银行成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null 商业银行的业务调整: (1)把原来捆在一起的定价政策改为分离的定价政策,即对每一项服务单独收费,并尽量使自己的价格具有竞争力 (2)向联系行提供支票清算、数据处理等有偿服务 (3)向联系行提供短期贷款,帮助其买卖中央银行基金,以保持往来业务null (4)为非金融机构提供现金管理服务,包括:代收、代付、预估现金余额、帮助企业在货币市场进行短期投资等 (5)为工商企业提供财务咨询、处理财务数据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等 在提供信息管理服务方面,最重要的是建立电子数据交换系统,采取电子技术记录企业的应收应付款,自动转移的结算资金null 主要的收入来源: 一是支票清算 二是数据处理和向联行提供短期贷款 收入增长情况:仅就现金管理业务而言,1990年和1991年间,美国300家最大银行的现金管理服务收入增长了7.5%null 3、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 证券业务内含:有价证券的发行、分销(包销和经销)、投资、咨询等;债券、股票的买卖交易活动 1979 年,美国商业银行被允许作为顾问提供咨询和作为代理机构销售商业票据 1980 年代后期,被允许发行市政收益债券和资产支撑的债券,如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撑的债券和其他证券化产品 1989 年初美国五大银行持股公司首次发行企业债券 1990 年初六大银行持股公司被允许发行企业股票null 相关的限制条件:要求持股公司在参与发行业务的机构和其他所属机构之间建立财务“防火墙” 如:参与发行的机构必须有相当好的资本实力 银行发行证券的收入在其总收入中的比例不能超过某一上限。等等null 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的优势: 资源优势:商业银行具有和大型投资者之间广泛而良好的业务关系,了解发行证券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并具有从事财务分析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法律空子:商业银行在提供有价证券的私募等经纪服务方面,没有法律上的障碍null (1)主要的介入方式 一是代理承销赚取手续费 二是包销与分销,赚取买进卖出价差 三是以与大型经纪人公司建立合作或合伙关系的方式,或者以兼并收购经纪人公司的方式,介入有价证券的经纪业务 四是积极开拓共同基金的业务领域。这是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的最新方式,银行普遍向个人和家庭投资者出售共同基金和其他投资工具null (2)动力与意义:动力是追逐利润 意义: 一是起到了总体分散金融风险的作用。商业银行的介入,使证券业务在整个金融系统内分散经营风险 二是商业银行在开展证券业务方面所具备的信息和技术资源,使整个金融系统享受到经济规模效益的好处 问题: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使固定成本较高,营业杠杆较大,收入不够稳定null 4、商业银行介入保险业务 (1)介入方式 一是参与保险发行: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分担事故发生后的赔偿责任,以分享保险费作为报偿。即参与分担保险公司的收益和风险 二是充当经纪人:帮助保险公司推销出售保险合同,从中赚取手续费null (2)商业银行特别提供的保险服务 一是信用人寿保险:当投保的借款人死亡时,由出售此种保险的银行代为偿付债务 向银行贷款的借款人,如果在贷款合同中购买了信用人寿保险,一旦死亡,未偿还的贷款也就一笔勾销。银行从中赚取保险费 二是年金保险:购买年金保险的人在退休以后可持续地每年从出售保险的银行领取一笔年金。年金保险实质上是一种储蓄工具null (3)银行介入保险业务的有利因素 一是只需要很少的固定资产投资,不需要增添更多的员工,营业杠杆比率较低,收入较稳定 二是有利于从总体上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研究表明,保险业务的现金流与银行业务的现金流呈负相关关系。银行若同时开展两种业务,其风险可以起到对冲互抵的作用 三是保险业务诱人的盈利性 四是银行开展保险业务享有规模经济效益null 5、其他新型金融服务 (1)与不动产投资和管理有关的收费服务:如物业管理、不动产经纪、不动产转让认证等 不动产业务将会成为银行、特别是银行持股公司积极开拓的新领域 (2)各种与资产负债表表外项目有关的新型服务:如买卖掉期、利率上限、下限和双限等 例如,德国商业银行在利率期货交易中,要确保利率为6.5%,两年期合约的手续费为1.7%,5年期的手续费为6.5%null (3)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在风险投资中,银行临时性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如果企业营运成功,银行可以比原先投资高得多的价格转让其所有权,从中获取高收益三、表外业务的特点及风险表现三、表外业务的特点及风险表现(一)表外业务的特点 (二)表外业务的风险(一)表外业务的特点(一)表外业务的特点 1、灵活性大 (1)银行参与方式的多样性 银行可直接作为交易者进入市场,如期权、期货、票据发行便利、贷款承诺、信用证业务等 还可以在表外业务中充当中介人 (2)交易方式的多样性 可选择场内交易,也可以选择柜台交易 银行经营的表外业务可在有形市场进行,也可在无形市场进行null 2、规模庞大 现行金融法规一般对表外业务不要求资本金或只要求较少的资本金,使其杠杆比率较高,即只需要较少的资本金就能从事巨额的交易活动 大多数表外业务在几千万美元到上亿美元 3、交易集中 从事表外业务的机构以大银行、大公司居多 到1993 年底,美国的 J.P.摩根、摩根斯坦利等从事的衍生工具合约价值高达 7.2 万亿美元,占当年全球未清偿合约价值的 40% 左右null 4、盈亏巨大 许多表外业务操作建立在对利率、汇率的预期基础上,加之交易规模巨大,预期正确与否,带给银行的收益和损失是对等的。 5、透明度低 表外业务的规模和质量不能在财务报表上得到真实体现,使金融管理当局、股东、债权人、银行外部和内部的工作人员难以了解银行经营的风险状况。(二)表外业务的风险(二)表外业务的风险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义,表外业务主要有10 种风险: 1、信用风险 指借款人还款能力发生问题而使债权人遭受损失的风险。 主要表现在或有债权与债务的表外业务中,如信用证、包销的票据发行便利业务; 场外期权交易,期权卖方因破产或故意违约而使买方避险目的落空等。null 2、市场风险 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使债权人蒙受损失的风险。 如因利率汇率变化使银行预测失误,导致资产损失。 3、国家风险 指银行以外币供给国外债务人的资产受到损失的可能性。 主要由债务人所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造成的。null 国家风险引发的三个派生风险: (1)转移风险:由于债务人所在国限制外汇出境而使债务人不能按期履约而引起的风险。 (2)部门风险:由于债务人所在国经济政策调整而使债务人所在行业或部门经营受到影响,使债务人不能按期履约。 (3)主权风险:由于债务人所在国的信用等级下降而给债权人带来的风险。null 4、流动性风险 指在表外业务活动中,特别是在金融衍生交易中,交易一方想进行对冲,轧平其交易标的的头寸时,找不到合适的对手,无法以合适的价格在短时间内完成抛补而出现资金短缺所带来的风险。 通常发生在银行提供过多的贷款承诺和备用信用证时,因无法满足客户随时提用资金的要求而表现出的风险。null 5、筹资风险 指银行因自有资金不足,又无其他可动用资金,在交易到期日无法履行合约的风险。 6、结算风险 指在从事表外业务后,到交割日不能即时履约产生的风险。 结算风险会使银行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null 7、运作风险 由于银行内部控制不力,对操作人员的授权管理失误,或者是业务人员工作失误,内部工作人员利用电脑犯罪作案等给银行带来的损失 8、定价风险 指由于表外业务内在风险尚未被人们完全掌握,无法对其作出正确的定价而丧失或部分丧失弥补风险能力的损失null 9、经营风险 指由于银行经营决策失误,导致在表外业务,特别是金融衍生交易中搭配不当,银行在交易中处于不利地位,或在资金流量时间上不对称,而在一段时间内面临风险头寸敞口所带来的风险 10、信息风险 指表外业务给银行会计处理带来诸多困难,无法真实反映银行财务状况,使银行管理层和客户不能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从而作出不适当的投资决策而受到的损失四、表外业务的管理四、表外业务的管理(一)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的管理 (二)对表外业务活动的监督 (三)调整会计揭示方法(一)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的管理(一)商业银行对表外业务的管理 1、建立有关表外业务的管理制度 (1)信用评估制度 加强对交易对手的信用调查与信用评估,避免与信用等级较低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 坚持按交易对手的信用等级确定交易规模、交割日期和交易价格 (2)业务风险评估制度 建立表外业务风险测量方法与测量指标体系,确定每笔业务的风险系数,并按业务的风险系数收取佣金null (3)双重审核制度:前台交易员和后台管理人员严格分工,各负其责,以对交易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 前台交易员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风险敞口额度 后台管理人员应作好跟踪结算,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以便采取补救措施null 2、改进对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的办法 (1)注重成本收益率:提高银行资产利润率增加银行抗风险的能力 (2)注重杠杆比率管理:根据银行本身的财务状况及每笔业务的风险系数,运用较小的杠杆比率,以防失误 (3)注重流动性比率管理:如在贷款承诺中要求客户提供补偿金额,在备用信用证下要求客户提供押金,以减少风险,保证清偿力(二)对表外业务活动的监管(二)对表外业务活动的监管 1、完善报告制度、加强信息披露 建立专门的表外业务报表,定期向金融管理当局报告交易的协议总额、交易的头寸,交易对手的情况等 1993年《巴塞尔建议书》要求商业银行将交易账簿与贷款账簿分离 具体划分为:null 贷款账簿:记载为日常存、贷款进行套期抵补的期权头寸等。这些头寸主要受长期信用风险的影响 交易账簿:记载其他期权头寸。这些头寸主要受短期市场风险影响,包括特殊风险与一般风险 2、依据资信认证,限制市场准入 一些国家规定凡参与表外业务活动的机构必须达到政府认可的权威的资信评级的某个级别null 3、严格资本管制、避免风险集中 1988年《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提出了严格的资本要求 ,并采用一种综合方法计量表外项目的风险及其资本要求 通过信用转换系数把各类表外业务折算成表内业务余额,然后根据表外业务涉及的交易对手方或资产的性质确定风险权数,再用这些权数将上述对等金额进行加总,汇总到风险资产总额中去,然后再按资本比率对这些项目分配适宜的资本 将表外项目分成五类,并分别规定了信用风险转换系数(三)调整会计揭示方法(三)调整会计揭示方法 1、传统会计原则的不完善 权责发生制:要求资产和负债都要按过去已发生的交易事项记载。预计未来必定有的资源流出和流入,则无法形成的资产和负债,不能在财务报表上反映出来。 历史成本原则:财务报表上记载的是账面成本,而表外业务是按市价计算的,且是多变的。 充分性揭示原则:要求公开发布的财务报告应揭示有重要影响的全部经济信息,会计记录必须以信息资料的货币化计量为基础,因而无法反映表外业务中具有重要决策意义的非量化的会计信息。null 2、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关于表外业务会计揭示的规定 (1)对表外业务进行会计揭示时,应坚持标准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审慎原则”;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应使用审慎原则。 (2)表外业务各项目应在资产负债表的正面,合计金额的下端用附注形式反映出来。 如反映利率合约、汇率合约的估价;承诺应通过“销售和回购产生的承诺”与“其他承诺”反映等等。null (3)对表外业务中的避险交易和非避险交易规定不同的处理方法 避险交易:为减少现有资产、负债、表外头寸的利率、汇率价格风险而进行的交易,其业务按市价转移 非避险交易:指一般买卖或投机交易,应按市价估价,并应计入完成交易的全部成本思考题思考题 P250:1 2、什么是票据发行便利? 3、什么是远期利率协议?远期利率协议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表外业务有哪些主要的风险?如何加强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监督与管理?
/
本文档为【第七章、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其管理】,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