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胸痹(心绞痛、冠心病)

胸痹(心绞痛、冠心病)

2011-03-03 7页 doc 45KB 5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5112

暂无简介

举报
胸痹(心绞痛、冠心病)090716+30胸痹 090716+30胸痹 《内经知要》学习小组 远志-knot 整理 090716 心绞痛、冠心病等这一类的疾患在中医里归为胸痹的范围。胸痹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胸前区和后背有疼痛感、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特别是躺下的时候,呼吸困难的程度会加重。 轻症的患者会有胸闷接近于窒息的状态,呼吸不够顺畅,如果发展到重症,就会出现胸前区痛、后背痛,甚至全身痛,痛到冒冷汗。胸痹在西医里可以分为好几种病名:冠心病、心包炎、胸膜炎、肋根神经痛等。疼痛的位置主要以膻中穴和胸前区的疼痛为主,一般发作是有规律的,有可能突然发作,痛...
胸痹(心绞痛、冠心病)
090716+30胸痹 090716+30胸痹 《内经知要》学习小组 远志-knot 整理 090716 心绞痛、冠心病等这一类的疾患在中医里归为胸痹的范围。胸痹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胸前区和后背有疼痛感、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特别是躺下的时候,呼吸困难的程度会加重。 轻症的患者会有胸闷接近于窒息的状态,呼吸不够顺畅,如果发展到重症,就会出现胸前区痛、后背痛,甚至全身痛,痛到冒冷汗。胸痹在西医里可以分为好几种病名:冠心病、心包炎、胸膜炎、肋根神经痛等。疼痛的位置主要以膻中穴和胸前区的疼痛为主,一般发作是有规律的,有可能突然发作,痛感可分几种:闷痛、隐隐作痛、刺痛感、灼烧感。比较严重的情况会引起咽部、臂部、心窝部位的疼痛。并发的症状有胸闷、气短、心悸。 一、气血瘀阻型 造成这种病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类型是瘀血型,心血瘀阻。我们父辈这一代人,患这种类型的心脏病占大多数。他们这一代人性格上比较隐忍,在家庭事业上受到委屈,一般不愿发作,一直隐忍,随年龄增长气滞引起了血瘀。所以这是气滞血瘀造成的心脏疾患。以前我们讲过淤血造成的疼痛一般以刺痛为主,象针刺的感觉。这种情况一般比较常用的中成药有丹参片、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这些都属于活血开窍类的药物。 但一般临床治疗都把视点放在活血化瘀方面,没考虑到气,因为这个病的起因是长期的气结造成的血瘀。西医会让病人吃阿司匹林这一类扩张血管的药物来治疗,这个治疗思路比较奇怪,血瘀是红细胞等各种各样的杂质在血管壁沉积造成血管壁的狭窄,阿司匹林的效果就是扩张血管壁,让血管壁一下松弛了,可以通过血液流量的直径就扩大了,但是瘀会一层一层瘀上来,越瘀越多,血管实在盛不了了,就阻塞了。或者血瘀块沉积的太大,一下从血管脱落,被动脉带到脑里或是心脏的小动脉里,造成中风或是心肌梗塞。一旦造成这种情况那就是非常严重的后果了。所以,单纯的扩张血管不是治疗的好,包括做支架,这是同样的道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扩张血管类药物,做支架的,血瘀得不到解决,以后肯定要坏在中风或心肌梗塞上,这是瘀血长期堆积造成的后果。中医的治疗就比较能顾及到根本,活血化瘀把沉积在血管壁里的附着物和垃圾等重新激活,加速血液的流动,通过身体把垃圾代谢出来,缓解这种病理的状态。 回过头来看,因为气滞导致的血瘀,单纯的把视线放在活化瘀血上不去顾及到长年积累的气滞的体质也不好。气滞对肝脏造成的损害最大,把瘀血化开之后,这些淤血垃圾还是要通过肝脏来代谢,排出体外,所以疏肝理气也比较重要。这样的病人唇色舌色一定是紫暗色的,刺痛的点和区域是不会移动的,是固定的。长期的气滞造成血瘀的情况,产生胸痹的症状。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是复方丹参片和速效救心丸。但是服用这两种药物的同时,最好还能配合疏肝理气类的药物。这一类淤血型胸痹的病人通常都会兼有脾胃不好的症状,或长期的胃痛、消化不好、脾虚,跟血瘀同时存在的。因为肝气不舒导致了肝脾失调,逍遥丸类的体质进一步发展造成了瘀血。这一类病人日常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 有些老年人特别是老太太年轻的时候受丈夫婆婆的气、子女不孝,晚年就造成这种体质。唇色紫暗,西医看就有心脏病,有时接诊这种病人,说几句就开始诉苦,有时间的时候就尽量引导他们哭,泪为肝之液,泪是代谢肝脏的瘀滞、储存的垃圾的好方法。病人哭一通就会觉得心情特别好,放松了,再拿点活血化瘀的药吃,再开点疏肝理气的药效果就特别好。所以这类病人,在家多听她唠叨一下以前的委屈,哭一场,对病情康复很有利,这是从心志和身体两方面调节,尽快达到康复的目的。 二、痰浊淤阻型 主要病因是痰和湿阻塞经络,包括进入到心脏,在心脏上沉积,通常在西医检查会诊断为高血脂、高血糖。血脂在中医上讲是痰浊。这一类老人普遍有嘴馋的毛病,爱吃油、肉、甜食,或特别爱吃咸的。盐对心脑血管的伤害也是比较大的。痰浊淤阻主要表现是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兼有胸前区痛,若是比较严重的就会牵扯到后背疼痛。所以老人家说肩部不适的时候,一定要带他去做心电图,查一下血脂,看是不是高血脂和心脏有问题。如果是要早治疗,不要当肩周炎治,等发病了再去关注心脏和血液的问题就太晚了。这样的老年人通常身体比较胖,早起要吐很多痰,平时痰也多,舌苔一般象豆腐渣一样,这是明显的痰浊体质。有一个中成药叫瓜蒌片,平时要是有这种情况,还没有发病的话,可以试一下。这一类老年人平时饭后吃一点大山楂丸,可以解一下脾胃间肠道痰浊的情况,当作日常保养的方法。 三、阴寒凝滞型 发病原因是阴寒之气凝滞在经络和脏腑里边,造成了胸痹这样的情况。这种类型的胸痹最突出的一个表现是和温度有关系,天冷了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容易犯,夏天就好一点或不会犯病,平时四肢也比较凉,怕冷。这是阴寒凝滞型的辨证要点。这一类老年人平时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夏天不要贪凉吹冷气,接触特别冷的环境。有一个中成药,苏冰滴丸,适合这种症型的患者。 四、心肾阴虚型 以前讲过阴虚的辨症要点,五心烦热、口干、烦躁、盗汗、腰酸耳鸣,再兼胸部的闷痛。心悸盗汗、心烦、手足心热、腰酸耳鸣,有些人会伴有失眠的情况,舌苔比较少或几乎没有。这样的病人适合吃左归丸和杞菊地黄丸。 五、气阴两虚型 胸前区隐隐作痛,总想用手扶着胸前区,那就会觉得舒服些,兼有心悸、气短、疲倦、不想说话,特别是过度劳累后,这种情况特别明显。这种类型的胸痹跟劳累过度关系最密切,劳累过度后就想用手扶着胸口。这种类型的病人平时可以吃一点西洋参,泡水也好,煲汤也好,煮水当茶也好,或者吃生脉饮口服液。 六、阳虚型 跟阴寒凝滞型较象,但是跟温度变化的关系不是特别密切,平时主要的表现是胸闷、气短、胸前区疼痛,严重之后同样会连带背部有疼痛感,怕冷,手脚平时较凉,面色比较苍白。适合的中成药有活心丹和舒心丸。 以上是胸痹的几种类型,现在上了四十岁以后就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出现胸前区痛这种描述,一定要引起关注,不要随便吃止痛药或其它舒缓血管类的西药,长期吃一定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是经过无数临床验证过的。长期吃阿司匹林十年二十年,造成突发性的中风和心肌梗塞。能够用中医手段治疗,就不要去吃西医的扩张血管类的药物。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挂在脖子上就能防治心脏病的产品,个人觉得不会特别靠谱。锦州中药厂的心绞痛宁膏,有活血化瘀的效果,贴在心前区,对淤血型的和阴寒凝滞型的胸痹有效果。 华佗夹脊穴的压痛点,心俞附近,紧靠脊椎突的两侧,有一个最痛的点,大概在肋骨和背柱的交接处往上找,有个最痛点,长期按压痛点对心脏病有缓解和保健的效果。 再介绍几个汤水: 1、针对阳虚型体质的。辽参和三七2:1煲汤,用鸡肉比较好。一般用20g辽参、10g三七,对阳虚型胸痹有保健作用。如果是刚才讲的气阴两虚型的胸痹,辽参改为西洋参。 2、最常见的心血淤阻型胸痹,也是最常见的,辨症要点是嘴唇和舌都是紫暗色。这种类型的病人适合吃丹参和三七4:1煲猪肉。一般用20g丹参5g三七煲瘦肉。 090730 头晕失眠这类老年人常见病有几个通用的食疗方子。 1、阳虚型。辨证方法:手脚冰凉、怕冷为主、阳气不足。用人参炖鸡,2两鸡肉,不用太多,10g人参片炖一盅出来。大概每周吃一到两次。如果兼有胸痹、心绞痛、心前区刺痛、心前区连后背疼痛,唇舌紫暗,在汤里再加5g三七,这是血瘀的。 关于素食,按道理说人年纪大了,需要血肉有情之品来滋养自己的身体,所以《孟子》上说,七十食肉。如果是吃素的,那就炖一些菌类,豆腐或根茎类食品,搭配一下。不要单用某一种,单用某一种的话,比如豆腐,它比较凉,性质可能会有所偏颇,所以搭配一些植物根茎、菌类,各种素食搭配均匀一些,尽量不要让性质有偏颇,突出人参和丹参的药性。所谓性质比较平和清淡的食物,吃到嘴里口味不重,比如山药土豆吃到嘴里没什么味道,顶多淀粉在嘴里有点甜味,这个没有关系。比如辣椒大蒜比较刺激,食物的属性就会有比较强的药力势能,要用气味小味道淡的植物来代替,或吃加工后的产品。 用参和三七煮粥也可以,大米小米1:1,加上参片。 薏米是利湿的,一锅大米粥本来可以煲得很稠,但加薏米进去,粥就变稀不稠了,就是因为薏米利湿的作用。利湿就是把水和其他物质分开的功能。人体有湿气,细胞脏腑里水分太多了,薏米就可以把多余的体液跟脏腑分开来,排出去。 2、气阴两虚的把人参换成西洋参就好了,气阴两虚不仅有阴虚、口干、大便干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还兼有气虚、四肢痿软无力、说话没有力气,一动就觉得累,比如老人走几步就觉得胸闷喘不上气,这就是气虚的情况比较重,大多数的老人会有阴虚的体质。阴虚造成排便困难,大便干燥,排不下来。老年人如果不能保证每天一次排便,那什么病都来了,老年人的排便很重要,如果能每天排便一次就不会得什么大病。这代表老年人的脏腑功能还是比较好的,而且脏腑代谢产生的垃圾和分解食物产生的垃圾都可以及时排出体外,这样体内就不会积累过多的毒素和垃圾,就不会造成各种各样的病。宿便在体内时间长了,血脂、血压、血糖都会有变化。所以一定要保证老年人每天排便一次,但是千万不要用凉药,要用滋阴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之类。不要用特别寒凉的药物,比如现在特别流行的凉茶,喝了就闹肚子的,或什么胶囊一类的,这些东西吃了就导致腹泻,腹泻非常耗气。老年人本身就气阴两虚的体质,再给他耗气,耗着耗着就没气了,没气了就死了呗。所以不要吃这种有致泻效果的药。 老年人之所以排便困难是因为肠液不足,大肠内润滑大便,使大便正常蠕动的液体不够了,所以要滋阴。洋参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买不到好洋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吃点银耳、百合这一类的食物也可以,不要吃寒凉的药物。见过有类似的病例,老年人70多80几岁,每天不排便觉得特别难受就去看诊,小诊所的医生不了解情况就给开三黄片,吃了几次元气伤了,老人就坏了。 3、再介绍个化痰的,老年人痰多了之后不只是造成胸痹,还会造成失眠眩晕胃部不适,西医上会造成高血脂高血压,甚至造成心血管脑血管壁出现瘀滞、阻块。这样的老年人经常会描述自己的头发蒙,不清楚,觉得敲一下打一下会轻松一些,象缠了一层绷带。这是痰湿中阻导致的一种体征。用薤白头15个,加陈皮10g,2两白米煲粥,天天喝,如果受不了这个味道,可以隔一天一喝。喝十天半个月,可以减轻痰湿的程度,有一个比较轻松的状态。 其实不止老年人,很多年轻人也有痰。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饮食容易伤脾,凉的食物吃多了先把脾伤了;然后气候环境不好,空气质量差,抽烟把肺伤了。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这两个脏器不好了,痰就慢慢生出来了。痰生出来之后,不能及时排出去,在体内积累使人发胖,造成油性体质。象脂溢性皮炎,肥胖症,因为皮脂腺分泌旺盛造成的痤疮、毛囊炎一类的病,都是因为体内痰湿太盛。再就是我们现在吃的东西不好,尤其在外面吃,很多油是地沟油或者是重复炸过使用的油。重复高温使用之后它的成分就改变了,人吃了之后消化不了,不能吸收利用,反倒变成垃圾堆积在那儿,天长日久就给人体带来很严重的负担。 很多年轻人早起之后要吐痰,嗓子眼儿里有痰,这就是痰盛的一个表现,再严重一点就是白天也痰多,特别是运动激烈的时候,走几步嗓子眼儿里就有痰,就想往外吐,这是体内气在循环的时候给你把痰推出来了,它想给你多排一些,就排到嗓子眼儿里了。所以中国人随地吐痰不是什么坏习惯,是我们生存的环境空气质量太差了,造成这么多痰。很多人去了国外之后,调理一阵子,痰湿没有了,痰自然也没有了。 顺便再讲一下可乐,一瓶可乐喝下去,含的糖特别多,喝的时候不觉得,喝完之后就会觉得软腭、嗓子眼儿糊了一层厚厚的粘稠的痰,如果你有这种反应,说明身体的敏感度还是不错的。因为糖和油是生痰生的最多的东西,没法儿代谢转化成能量,就变成了垃圾。 身体越健康,身体敏感度就越高,气温和环境稍微发生一点变化,就会感到不适。虽然感到不适,但是调节和适应的能力非常强,没几天就能适应这个环境了。有些人身体比较麻木,换了新环境,不觉得怎样, 但是等反应过来就要大病了,腹泻、呕吐、发烧等等。 修道的人讲,身体好一些,六根就变利了,眼耳鼻舌身意,各功能就比较强了,身体健康的人对方外界的反应与身体不健康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身体不健康的人比较麻木,他所看到的,接收到的信息也就非常少,脑子就慢慢的凝固,固化了。 另外还有个中成药陈夏六君丸,化痰补气较好。按摩脾经的穴位也可以,丰隆配阴市,这是足阳明胃经的两个穴位,这两个穴位搭配刺激有化痰去湿的功能。 4、血瘀类型的,用丹参20g、三七5g、猪瘦肉2两煲汤,活血化瘀。最明显的表现是唇色舌色指甲的颜色都是紫暗的,这说明体内有淤血,正在服化瘀血的中药西药的老年人可以试一下这个汤水,看可不可以慢慢地把药减下一些来。现在做的一些药,特别是西药,它对肝肾功能的损害还是不小的,它需要人体来代谢,虽然是活血化瘀的,但是它对脏腑造成的危害不可知。西药的药性不人性,它是通过试验来发掘功能,但是长期能造成什么危害就不知道,就象阿司匹林长期服用会导致血管变脆,这就是西药明显的副作用,变脆最后一下崩开来,脑溢血什么的就产生了。 尽量少吃化学药物,很多化学药物是广谱的,一片吃下去,对全身都会产生影响。而中药比如治疗头面部的疾病,加一点植物的花进去,它会引导药力能量往头部走。膝盖有问题,就加一点牛膝进去,药力就集中在膝部。美日两国做过实验,吃了一副中药剂之后,跟踪其能量走向,在仪器观测下,可以看到膝部温度有瞬时的提高。西医现在在研究如何让药力集中在某一处,比如让治肝癌的药集中于肝部,不影响其它脏器。而中药早就把药力走向研究透了,所谓君臣佐使,用哪一味使药来把药性领导到需要改善的部位去,本草学早就研究得很透彻了。 世间最大恩莫过于父母恩,所以我们不要只顾着赚钱、老婆孩子,也要关注父母的生活质量。即使请了保姆来照顾父母,也未必能从心理和生理上都照顾的很细致周到,所以做子女的要多关爱老人。 西医上一个简单的病名,在中医里就会有很多分型,需要详细辨证重新分类。直接拿一个西医上的病名去找中医问药,是很让人为难的。每一个人在日常保养中都应该注意身体小的不适,及时调理,这样就不会得大病,不需要访名医。一般大病都是从痰、瘀、虚而来。痰在轻微的时候会觉得头晕、恶心、不进饮食、肥胖,然后会积成肿块包块,慢慢就恶化。在现在的生存环境中不得病是不可能的,但是不要让小病积成大病。 关于人参。现在的参分很多等级,尽量不要在网上买。曾经有病人在网上买过几次,买到的是提炼过的人参,只能算药渣子了,现在有技术把人参中的精油、人参素等有效成分提炼出来,但还保留了人参的形态。药性已经没了,跟吃淀粉没什么区别。平时日常用个5g10g的买生晒参就可以了。园参,人工栽培的也还可以,10g也就5、6块钱。好一点的有移山参,人工栽培到一定规格,移到山林里吸取日月精华,或人工撒种在山林里长出来的。真正的野山参就很少了,价格也不菲。 辽参、东北人参、高丽参、跟西洋参的区别: 现在看地图,美洲是在中国的东方,实际不是这么划分。日本是东方的最边缘,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这是古图的画法。东北的地理位置是太阳寒水往厥阳风木走的必经之路,这里蕴含的能量是勃勃的生机,所以用辽参、高丽参有补助阳气的作用,生机大,补阳虚的。花旗参产于美国,大概属西方的位置,是阳明燥金所处之地,是把火折服的一个力量,把少阴君火转化成少阳相火,把火压到水里,用火烧水,使之蒸腾,形成气的循环。所以花旗参有滋阴降火的作用,产于西方固有润肺降火补气的功能。平时阴虚有火的吃些花旗参较好,阳虚就吃些人参,如果确实是阳虚的体质,吃辽参、高丽参是不会上火的,除非是脾胃功能不好,不能把人参的能量和生气吸收利用,变成邪火了,所以会上火。如果吃参上火了,可以用白萝卜煮水,吃点白萝卜水,开胃健脾,解一下参的药力。 参不要多吃,即使是质量不好的辽参,一天吃个3-5g就可以了。不是大虚大弱的体质,没有必要吃太多,现在是夏天,天热较燥,口干烦躁的人多,适合吃点高丽参。口干喝水却不解渴,这是因为身体阴虚,缺少阴液的滋润,水没法很好的转化成阴液,吸收的水里含有产生阴液的成分不够,单是水解不了渴。阴液是比较粘稠润滑的液体,体液中最常见的是唾液,所以银耳煲出来的透明粘稠的液体,可以滋阴。生山药表面那层粘液也是透明粘稠的,也能滋阴,但煮熟后就变粉变糯了,变成益气的东西路。粉糯又是白色,既入肺又入脾,山药蒸过后属性变得象土一样了,土生金,所以又益脾又补气,生山药炒一下,保持脆感和表面的粘稠,它依然是滋阴的。 阴阳两虚怎么办,要补阴益阳,阴阳调节。阴虚和阳虚不是象大家想的那样,阴虚就补阴,阳虚就补阳,在调节阴阳的时候,是相互转化的过程。比如阴阳各亏50%,此时体内阴阳是处在一个均衡的状态,但这时身体是虚弱的,阴和阳都不足,身体运行状态都不好。当然实际临床上,这样达到一个平衡得是很少的,通常都是有一定的偏颇的,或阴虚或阳虚,那就需要找医师看看,究竟是先补阴还是先补阳,阴虚重就先补阴,阴气补到75%,现在就是阳虚的状态,再补阳补到80%,又变成阴虚,就再补阳,如此几个回合,把阴阳都补到100%,身体就进入健康的状态,当然实际临床上,阴阳的变化是十分复杂的。所以医师开个方子吃下去,吃完要复诊看一下身体新的状态,再换适合的方子。有人看了医生,拿了一个方子,一吃吃很长时间,三四个月,导致身体由这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发展过去了,这样不好,要经常跟医生保持联络,吃药后的反应要及时告诉医生,医生可以根据身体状态随时调整处方。 艾叶煮水泡脚起到疏通经络,温煦阳气的作用。寒性的体质、阴虚的体质可以泡,但普通人没有阴阳的偏颇就不要泡,泡了会伤阴上火。现在有很多推荐用各种各样的温热的东西泡脚,有些家长就给孩子泡,小孩儿本身阳气足,泡了就容易上火,所以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调整。艾灸和艾叶差不多,都是疏通经络,温煦经络的功能。要确定有寒才可以用,如果是瘀较重、有风、湿热就不适宜,如果在温度低的环境中会痛,热敷或摩擦能缓解,这就是风寒。 颈椎酸痛应该贴什么膏药?寒可以艾灸,瘀血可以用活血的药物、药酒一类,有风的话用针灸,热的话用三棱针泄热,湿气就拔罐,虚弱劳损、气机不畅用补益类的膏贴。 爬一次山回来觉得肌肉酸痛,这是运动的过度之后气血冲击经络肌肉,然后又放松了,首先是有垃圾代谢,其次是消耗了大量气血能量,这是贴个人参贴可以缓解。有的老年人由于气血的低落造成各种酸痛无力也适合。另外有一个拔寒气比较好的膏药叫天和追风膏,贴后有明显的冷热感,冷感是在拔除寒气,有热感是药力在慢慢渗入皮肤,甚至经络骨骼里。 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里,不推荐大家练气功,什么采气之类的。气的能量是承载在空气里的,我们现在呼吸的空气,杂质太多,这样的气如果吸到丹田里,再引导到全身的经络脏腑中,实在无法想象。气感是比较玄妙的东西,没法拿出来给大家看,现在很多人打太极,追求的不是气感而是姿势的、套路的华丽。其实真正练气的人,看他打起拳来特别别扭,有些人打得甚至特别丑,但他是顺应天道和自己身体状况的功法,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比如某人阳明经有问题,他就会在套路中注重阳明经的锻炼,让气灌注其中,套路就会有变化。 无论内家拳还是外家拳,都是对经络身体起调整的作用,不注意这些,光注重姿势套路的华丽花哨,不如不练。有些人练到出偏,走火入魔,都是因为不明白练气的要义在哪里。 还有导引术,八段锦、五禽戏这些就是古代的广播体操,理论来源就是经络。如八段锦就是对经络的拉伸来达到某种效果,第一个姿势,两手托天理三焦,是对三焦经的锻炼。那么做这个姿势时,手少阳经中指背面向上的延长线是有感觉的,尤其在托到顶得时候。这个三焦是指手少阳三焦经,还指消化系统,三焦的整个脏腑也会有相应的感觉,这个时候要去感觉两手托天时整个胸腔处于一个什么位置,脏腑处在什么状态,对其有何影响。这是关键点。所以我们做一个姿势追求利益最大化,利用这个姿势集中锻炼这个姿势关注的部分。读功法口诀时,不要仅仅背过,只起提醒姿势的作用,还要思维这个口诀里隐含的意义,应用到锻炼中去,这个口诀不是凭空写出来好听的,其中是隐藏了秘密的。 练这个导引术的时候不要动气的念头,只关注经络脏腑的感觉就好。比如做某动作时,经络有酸麻胀痛的感觉,只关注这个感觉就好,有些教学节目会讲气归丹田等等,这些都不用,不要用意念引导气,先练好姿势,练个一年两年身体自然会有体会。经络在拉伸筋骨的同时它会让气血流到平时不会流通的地方,它首先是关注经络、疏通经络阻塞、补充能量,经络好了,脏腑负担就小,身体状况就好了。 在锻炼时,气和血消耗是比较大的,要适当补充气血能量。出现气虚血虚,脏腑在代谢毒素时出现的不适,要用我们以前讲过的知识适当调节一下体质。另外伸展的时候与外界的环境是有一个交流的,经络会吸收周边空气宇宙里的微量元素,气血不足的人士可以选一两个姿势来做,调养好了再做大套的动作。市面上有本书,是马王堆里挖出来一个导引图,里面有讲哪儿虚弱怎样锻炼。 普通体质的人练一下八段锦、五禽戏完全可以。这些老的东西从中医的角度来讲,相比广播体操更科学,对经络的锻炼更有针对性。 瑜伽是古印度的修行人士发明的锻炼方法,但是被后世的人改得有点面目全非,狗尾续貂。有很多人练出毛病的,临床上也有,没有明师,不建议练。并且瑜伽术适合印度那种湿热的地方,饮食结构也不一样,适合他们的未必适合我们。 如果在室内可以点一点儿沉香或柏木香,有净化空气,安定心神的作用,这两种植物含有的药性成分、木质、油质,燃烧时散布出来,呼吸进入体内,经络也能感受到植物的气,是有好处的。
/
本文档为【胸痹(心绞痛、冠心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