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语文是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语文是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2011-03-01 22页 doc 105KB 39阅读

用户头像

is_512525

暂无简介

举报
语文是一双看世界的眼睛语文是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曹兴宝 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心小学 212444 这段时间同孩子们学习了两篇不在一处的文章,分别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十七课《月光启蒙》与第二十四课《望月》。之所以然,则是因为在教学之初,见其内容都与月亮相涉,而其精神主旨亦有关联。一篇是暑月之下,母亲的歌谣是那样甜美、清凉,如那月光,轻柔地散发出浓郁的诗情;一篇是江轮之上,甥舅俩望月赛诗,诗境月光溶溶相和,无分彼此,令人遐想。特别让人歆羡的是那两个孩子,他们身边的世界、心中的世界,都透出一种富于幻想、纯净清和的美感,这才是童年的样子呀! 而细心体味这...
语文是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语文是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曹兴宝 江苏省句容市后白中心小学 212444 这段时间同孩子们学习了两篇不在一处的文章,分别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十七课《月光启蒙》与第二十四课《望月》。之所以然,则是因为在教学之初,见其内容都与月亮相涉,而其精神主旨亦有关联。一篇是暑月之下,母亲的歌谣是那样甜美、清凉,如那月光,轻柔地散发出浓郁的诗情;一篇是江轮之上,甥舅俩望月赛诗,诗境月光溶溶相和,无分彼此,令人遐想。特别让人歆羡的是那两个孩子,他们身边的世界、心中的世界,都透出一种富于幻想、纯净清和的美感,这才是童年的样子呀! 而细心体味这两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就能发现身边的很多孩子们,似乎缺失了点什么。黄河故道不长庄稼却长歌谣,一个孩子就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长大,他的精神却不贫瘠。而另一个孩子,我们无法得知他的成长环境,但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他也不缺少歌谣——便是那首首浸透月光的唐诗。他们的情趣、想象,都自内而外地透出一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气质,让人不由揣测:他们好像是没有上过学的孩子,不然那份拘谨和滞涩,或者早熟与做作,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了的。上了学的孩子们,常常就失却了这份珍贵的童心与童趣。母亲的童谣没有语言的分析与形式的学习,舅舅的赛诗没有课程的严谨和效率的追求,就是这种朴素而自然的交流,却给了孩子们最珍贵的东西。他们看似无所作为,也无所用心,但却于“无意”之下,极为小心地呵护了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对情感世界的敏感、依恋,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想象。这是至为珍贵的人性的萌芽啊! 这种朴素的做法,能给当下的语文教育以何种启示呢?沉思之余,便想到了江轮上小外甥的比喻:月亮——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多么神奇且充满妙趣的幻想啊!不由偶发奇想,何时,语文也能像月亮一样,变成眼睛,孩子们的眼睛,一双看世界的眼睛?也许,有了这样一双眼睛,就能产生精神的化育,就能直达孩子们的内心深处,唤醒某种内在生命的成长,而这种成长又将不断凝聚和激发他们精神内在的潜能,最终育成他们堂正、真诚的气度,廓大、开朗的视野,生动、无羁的想象和自由、独立的精神,为他们的未来积淀无限的可能性和无穷的创造力。这样的“眼睛”,便是他们最需要的,成长的瑰宝啊! 1、​ 从文字里寻找文化的密码 上了学,孩子们便日日与文字做伴了,目中看着它、口中读着它、手下写着 它,如此接触太多,见熟了的面孔,他们也便习以为常了,对看似已经固化的文字,便品尝不出更多的味道。而现代一些文字学和人类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文字作为人类记录思想的物质形式,它自有独特的“基因遗传”,是研究古人类精神活动的“活化石”,一种文字系统便是一种文化的“密码语言”。如何引导孩子们从日日亲近的文字中,寻见藏在下面的民族文化呢?语文便是他们发现的眼睛。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识字七有这样一组词串:神话 祝福 祖先,要求通过对词串的学习,理解含“示字部”汉字的意义特征。为了配套,文本选取了三幅插图:“嫦娥奔月”、 “南极仙翁”及一位腰裹兽皮、发须长乱的原始人,分别对应“神话 祝福 祖先”三词。如此图说固然容易,然而如何解读其背后的文化密码呢? 先由“神话”一词开掘孩子们的阅读回忆,帮助他们想起以下神话人物: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再由“祖先”一词介绍黄帝和炎帝的事迹,他们对民族的贡献至伟。据说黄帝一生的发明创造包括衣、食、住、行、货币、文字、图画、弓箭、音乐、医药等,共20个方面;而炎帝则发明农业,种植粮食,发明农具,教人种地,他还发明了饮食用的陶器炊具以及纺织技术,使赤身裸体的人穿上了衣服,最后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发明了草药治病的技术,他也因此贡献了伟大的生命。通过这些回忆,让孩子们知道,我们何以被称作“炎黄子孙”,这些人物又为何被尊为华夏之“祖先”,以及这些神话中的和有历史记载的先祖们,他们在精神上有何共通之处。 如此注视“神话、祖先”二词,便能使孩子们感受到民族先祖们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不惟通过历史和传说、也通过文字传递到我们的血脉中去(提示:“示”的甲骨文字形便是祭祀祖先的祭台)。他们不只有着理想,更有着行动。他们那种旺盛的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研究、强烈的对发明创造的不懈追求,以及改造生存环境、造福人民大众的实践,便是那些伟大神话的源泉和民族发展的根基!可惜的是,在历史的延续中,这种精神不知何时遭致残缺以致部分遗忘。后来者大多继承了“坐而论道”的圣人之风,视务农、行商为“小人之事”,发明创造成了冷门,读书优则唯求仕。在这种“务实”而“功利”的思维下,“神话”成了虚妄,“祖先”变为牌位,活动着的灵魂变成了尊崇的符号,这是文化的遗失、历史的误读呀!只有还其本源,才能让孩子们擦去历史的迷雾,感受“神话、祖先”二词背后的文化密码。 最后再引导孩子们回忆我们生活中纪念祖先的节日和礼仪,回忆纪念仪式中的一些祈祷之语,指导他们进行细致的感受,明白那便是我们后人在祈求——祖先为我们“祝福”。之后,还可以结合“南极仙翁”,讲一个关于“祝福”的趣事:人的额头是用来装福装寿的,一般人的额头平平的,是因为他的福寿不多。而“寿星老头儿”的额头之所以又圆又鼓,是因为他的福寿太多。所以,在我们过年和做生日的时候,贴一张他的像,便是希望他能够为我们“祝福”,把他多余的福寿赐一些给我们。 这便算是对“祝福”一词“文化密码”的解释吧!因为我们民族的个性里,在庄重之余,有时确有一种把“祖先、神明”当成家里人亲近、谑弄的幽默。这也可能是文化历史过于厚重的民族特有的方式,后代子孙还是要靠自己谋生存的,“祖先和神明”的“祝福”帮不了我们。只是,我们不应忘记“祖先们”活着的精神。 如此,以语文为目,文字便在它看似凝固的形态下,显现出文化遗传的“基因”,让孩子们感受到一种虽久远但仍鲜活的精神存在和陶冶。 2、​ 不惟是敬仰,还有对文明的思索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有这样三篇课文:《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因为内容的魅力,孩子们皆能学得兴致勃勃。然于学习之中,只存一种对前人文明敬仰的态度,却让人实感不足。因为我们似乎被某一种美丽而迷人的诱导蒙蔽了:后人对这些文明的巨大象征只应崇拜,并以此为自己的、民族的光荣,且这种光荣也能永恒到人类的未来。这里缺乏一种科学的学习精神,除了敬仰,我们是否能让孩子们在不被暗示和诱导之下,独立地、理性地面对这些文明的遗迹,而他们的头脑也不致被那些过于辉煌的光芒所灼伤?语文,在此就是孩子们需要的,一双冷静审视的眼睛。 在深入了解过这三篇课文,孩子们心生感叹、无限神往之余,便引导他们跳出迷醉的情绪,以一个人类后来者的身份回视那些伟大的文明。首先,让他们给文章的内容进行定位,以此在他们的头脑中创生一个崭新的视角,它们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既然是遗产——毕竟不是我们创造的,毕竟时间过去了那么久——我们应持虔诚的学习态度、但不必匍匐于它们的脚下。然后,面对它们,我们可以独立地思考这三者的联系与区别,并给出个人的评价。 有孩子发现,兵马俑是秦始皇坟墓的一部分,是陪葬品,金字塔就是埃及的皇帝——法老的坟墓,它们都是为死人建造的,它们本身在未被发现之前好像也是死亡的。而维也纳却是一座城市,一座有着无限生机和艺术魅力的城市,它是为活着的人建造的,也好像是为音乐建造的;有的孩子则认为,秦始皇和法老们太会享受了,生前享福作乐,死后还这么排场,这么宏伟的建筑只为着一个人,还是一个死人,真不知道当初的建造者过的是何种生活?而维也纳则是为很多人建造的,尤其是为了音乐家和爱好音乐的人们,大家都享受着平静、充实的生活,有了音乐生活会更加美好;有人则提出,秦始皇和法老们想通过兵马俑和金字塔,让他们死后也被后人崇敬,可大家并不怀念他们,而生活在维也纳的音乐家们,因为创作了优秀的音乐,却被大家永久地纪念和敬仰;还有人认为,兵马俑埋在地下两千多年,金字塔建造在荒凉的大漠里,它们虽然伟大、壮观,却都是寂寞可怜的建筑,而维也纳的地理环境那么优美,有音乐和音乐家,还有无数的音乐爱好者和辉煌的音乐建筑,它真够幸福啊!此外,有的孩子则提出,造兵马俑和金字塔的人中,肯定有伟大的艺术家、建筑师,但他们都默默无名,而维也纳的音乐家们却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们的遭遇太不相同了…… 在经过这些零碎的思考之后,引导他们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你认为,一个优秀的人类文明应该是怎样的?孩子们的回答很多,归纳下来有这几点:是为了更多人的,是让他们不用过于劳累,生活得更好、更自由的,有美的创造和科学的创造,有伟大的艺术家、建造师和其他优秀的人物,人们会记住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的名字。 也许这些认识是肤浅的,然而比之于单一的敬仰,却让孩子们的内心生长出更丰富的精神。语文应是这样一双眼睛,即使是面对那些巨大的文明象征,它也能够让孩子们毫不慌张、毫不怯懦,用自信的目光和理智的头脑去发现藏在伟大背后的智慧和秘密。 3、​ 每个生命都应有自己的家园 在茫茫的宇宙中,目前已知的有生命繁衍的星球只有一个——那便是人类及其他万千生灵唯一的居所——地球。人类是地球上最有智慧的生物,他用那惊人的创造力,从只具生物性的生命圈中突围出来,把自己塑造成前所未有的、有灵性的生命物种,并创造了无比辉煌和壮丽的人类文明。然而,由于某种生命的本性或本能,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大,却使得其他物种的生存希望日益凋零。这种源自本能的侵略性和凶残性,甚至会绞杀属于同类的文明(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更别提对于相异物种的命运是否关切了(此种例子最可见于某些国人的饮食习惯)。而默然无声的自然,在多数人的潜意识里,则历来没有想过它们是否也有生命、有生命的感受力,只觉其理应奉献自己,并甘愿承载人类的丢弃物。 然而造物主的报复也是无情的,随着生命多样性的竞争所造成的生态平衡被人类的一支独大所破坏,环境遭到污染,生存条件日益恶劣,生存空间日益局促,维持生命的基本资源(如淡水、动植物、矿产等)也面临枯竭的危险,人类的生存前景变得令人忧虑。于是,反思人类之于自然的关系,成为当前人类文化的一大主题,这在语文课本中也多有体现。语文是孩子们观察世界的眼睛,彻底地认识这种关系之重要,而非沉迷于对某种生命品质或行为的歌颂,关乎人类前途的平安无虞,确实不容轻视。 如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25课《灰椋鸟》,作者描绘了晚归的灰椋鸟在人工林中“喧闹而又热烈”的生活场面,她被深深地“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在回来的路上”,她感慨到:“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作者的感慨真切、情绪热烈,所描绘的景象确实给人一种阅读享受。然而细读之下,却不免觉出文中潜藏着一种“以人类为中心的”生命意识。显然作者是很明白的,“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但她担忧的却是——没有人工林,鸟儿们就会失去乐园——她将无处“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因此当她感念着“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和“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之时,就丝毫不会想起:在这人工林未造之时,灰椋鸟们的“自然家园”又是如何失去的?所以,在孩子们阅读这个段落的时候,应帮助他们超越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思维习惯,而去思索这样几个问题:灰椋鸟原来有自己生活的家园吗?它们为什么要“舍弃”自己的家园,来到这人工林栖息呢?是否它们原来的家园比不上人工林?作为人类,我们又该怎样评价自己的行为?在灰椋鸟面前,我们做的那些事是否值得赞扬、歌颂? 经过这些新视角出发的问题,我们就能引导孩子们认识到:面对自然、面对其他的生命,我们人类要做的更多的是对往昔错误的赎救。面对环境的恶化、生命的困境,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厌其烦地进行麻木而自豪的感慨了!否则,当我们尽情地陶醉于人工林中灰椋鸟们欢噪而热烈的晚归时,人类的斧锯将继续毫不留情地砍向那为数不多的鸟儿们栖居的“自然家园”;当我们不断地惊叹于猎枪下,“团结协作、勇于献身”的老羚羊们用生命创造的一类“奇迹”,并被它们无私的爱感动得要融化之时(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第17课《生命桥》),人类的枪口却依然会冒着青烟,逼着可怜的动物们继续上演“生命的奇迹”;直至连不受“生老病死”折磨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也被迫宣布消亡的时候(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第18课《特殊的葬礼》),我们就只能念一篇无可奈何的悼词去反省了。 语文是孩子们看世界的眼睛,关注我们生存的家园,这双眼睛要擦得更亮。我们不能够再迷惑于轻薄的歌颂和糊涂的感动,而要使孩子们深深地认识到:每一种生命在地球上都应有自己的家园,每一种生命也都应该遵守大自然的法则,并享有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权力,而贪图享受、肆无忌惮的破坏者,也必将毁灭自身。 4、​ 人生有苦也有乐,我们该如何面对? 在和孩子们学习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26课《水》时,发现在课后第三道习题下,有一处颇有意味的注释(此教科书乃用过的旧书)。这道题是引导孩子们理解文章之精神主旨的,言道:“缺水给村里人带来了‘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找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对于此题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说苦道乐皆而有之。原因即在于,大家都知晓,弘扬“精神之乐观、坚毅”是为当然主题,且比之“诉苦”一说,在境界上原本也高出一层;但无可回避的是,文中那实在困窘之极的现实生活,那缺水之苦似乎无可解说、也无法摆脱。据说,犹疑之下,本地区曾有教师在公开课前电询文章作者马朝虎先生,得一言似说“文章之宗旨在于揄扬精神之乐观”云云,因而自以为得其真味,孰料上课时,学生们却不甚认同。文章内在的精神,竟连作者的答复也缺乏说服力,那究竟又该如何去理解呢?此处注释却有一番新解:作者早年为一懵懂儿童,人生之初,经历少,思虑浅,苦痛亦少,对所识见的世界印象混沌,若无大的事情,如家庭悲剧、飞来横祸等,则少年乐观无邪之习性天然浑成,无所损益,缺水之苦,不过尔尔。即使后来年齿增高,阅世已深,但其回忆往昔之时,如其少年情性原无大改,加之成年后早已身离其境,已无机会深尝生活劳作缺水之苦,此时再作遥远的回忆,思甜忘忧,当属人类本性使然。此为本文“乐”之由来也,并无关精神超迈、以苦为乐之宏旨。 读罢小小一段注释,顿有眼界豁开之感。人生在世,非苦即乐,苦乐不均,皆有由来,多有忧乐少而患苦多者,此为人生实际之状况。而面对种种人生况味,不溺于层之感受,能作深层之思考、有独立之见识者,则又少见。当此之时,语文应为孩子们之明目,启其辨识苦乐异境、体察世道纷繁,为现在及将来,培育真正有利于人生的道德感与价值观,以清醒的人生意识面对未来的道路。 如《水》一文,细细一读,年少谐趣之语则比比皆是:“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是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我们四兄弟,像四根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的跟前…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些语言明白真切,无一丝一毫的矫揉造作,其情感实可见得是出自作者真心,他在回忆幼年生活的时候,确实是以快乐居多的。他只是没有想到,笔下的乡村图景实在出乎大多国人的预料,缺水如此,在现今水资源如此紧张的今天,大家即使拼着脑力想,也有所不及:“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家居用水竟然用水窖储藏,还加一把大锁(好似富豪们用保险柜装钱,可他们最缺的其实并不是钱);一勺水,就给弟兄四人洗了如此痛快的一把澡(多次口误,说成是一“瓢”水,便遭孩子们强烈抗议)…这里的种种情形,在大家眼里,近乎于灾难;这样的地方,在大家看来,原本就不应是人类能够生存的环境;这里的童年,贫乏至极,竟然也可以品尝出这等“欢乐”…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作者原本带有美好色彩的幼年回忆,却给人以“痛苦不堪、触目惊心”的感觉。此时想让孩子们以为,文中的人们是由于有着“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才会对如此艰难的生活毫不在意、甚至“甘之如饴”,仅凭他们的生活经验,便不能认同了。当然,由于文中之乐确实真切,也有少数孩子坚持“乐观向上”一说,这样,争论便不可避免了。 最后有三个论点为大家认同:其一、文中对快乐的部分写得太多了,有的描写有些不可思议,如一勺水就给弟兄四人洗了一把澡(虽说只是从头淋到脚,但有的孩子说,那点水浇菜苗都不够),欠真实,可见作者是有意多写快乐,而少写痛苦和烦恼的,其实,他们生活的痛苦和烦恼比之我们,不是更少,而是更多。其二、作者这样写享水之乐,其实是写缺水之苦,他也在提醒我们,假如我们的精神不够坚强、乐观,无论我们有多好的生活环境,快乐也会离我们而去,因为再好的生活也要面对挫折和失败。其三、人生有苦也有乐,永远都逃避不了,我们不能沉醉在快乐中逃避痛苦,也不能用痛苦麻醉自己当作快乐,而是要真实地面对它们。比如文中的人们就要好好解决一个问题,为什么会那么缺水?是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还是气候变坏以致长年干旱?能解决就想办法解决,实在不能解决,就迁居异地。因为总是生活在那样的地方,对孩子们的成长、对人们的劳动太不利了,他们只能生活在艰难、贫困之中。 孩子们的这些看法,有的虽然还需商榷,但细细思忖之,便能发现他们似乎跳出了某一个由古及今的思想怪圈:安贫乐道,以苦为乐;鄙视经济,以穷为荣。而这样思想的影子,在语文教育中似乎也屡见不鲜。又如《天游峰的扫路人》(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第15课),曾有教师下意识地便引导孩子们认同“做一个扫路人虽贫穷、艰苦,但很快乐、高尚和有意义”,所以希望大家都愿意去做“扫路人”或是和他一般的“清洁工”等。结果有一则课例便显示孩子们即使认同上一点,却对下面的人生指引也极有意见,因而面对老师的百般诱导仍不肯就范,最后在教师的强烈质问之下,才勉强表示愿意、不再言语。这样的教育隐藏着一个问题,它用道德的评判代替了价值观的判断,用“是否应该”掩盖了“值不值得”。“扫路人”的高尚与快乐并非其职业天然所具有,而选择的多元则因人而异且为个人应有之权力。孩子们不想做“一个清贫且快乐的扫路人”,并不意味着他们的道德就发生了问题、今后将无从寻找生活的乐趣和意义,他们只是想表明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而已。倘若要改变现今某种“趋荣附势式的”职业价值观,需要改变的倒不是孩子们的大脑,而是目下经济差异、地位差异和权利差异极为悬殊的职业差别,此点正是许多人生苦乐不均之来由。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 而这种用教师强辩代替孩子思考、用观念的简单灌输代替精神的自我生长的语文教育,是有其现实和历史的生成土壤的。“以苦为乐、以穷为荣”,此种无逻辑的联系,虽然它们并非出自人之本性,却被浓浓地浸染上传统文化精神和道德伦理的色彩,不给人们留下丝毫置喙申辩之余地,及至后世,此种意识又与特定环境下的政治理论相结合,进一步强化为某一种广大人群的“集体潜意识”,影响至为广泛、深远。由于此类思想习惯的力量,使得大多数人不得不把它纳入自己的潜意识之中,与人之本性相斗争,而根本不想去求得现实问题的解决。结果便造成了人格发展的“固化”——迂迁固执、食古(书)不化,或是“伪化”——故作清高、矫情伪饰,成为人性发展走不脱的畸形模式。 其实,贫困之与德高,富裕之与卑劣,本无必然联系;贫苦之与快乐,窘迫之与光荣,亦无须牵强连接。当孩子们在面对人生苦乐的思索之时,语文应成为他们的一双明辨之目,帮助他们辨别、摒弃那种扭曲而强大的人生意识和人格发展模型,跳出这种由古及今的思想怪圈,正视现实中的问题,直面人生苦乐之由来,从而培育他们有益于人生的道德感与价值观,这才是当下极有意义的一件作为。 5、​ 红色教育的红色表现在哪里?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革命题材的文章,有研究者把这类题材的意义、功用归结为“红色教育”。红色本是一种颜色而已,与革命历史、革命者发生联系后,它便有了一种特别的精神内涵,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图腾”。伴随着历史的变迁,这种“红色教育”与比它外延更广的“革命文艺”,经历了时代风潮的风风雨雨,发生了几次巨大的转折。在转折中,由于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的变化,也由于传统文化、民族思维习惯及心理积淀的长期累积的影响,使得这种“红色”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向,具有了两种不同的精神内涵:一种是人性化的、历史的、生成的精神存在;而另一种则是图谱化的、道德的、凝固的精神存在。这两种相区别的红色,影响着不同的人群,发生在不同的领域。 一般说来,在影视文艺方面,前者的影响更大。近年来,《亮剑》、《激情燃烧的岁月》、《特殊使命》、《集结号》、《潜伏》、《暗战》等不同革命题材影视剧的陆续播出,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追捧。因为这些影视剧,还原了一段段活生生的历史,以及身处其境的革命者和各色生相。他们的艺术加工,不伪饰、不拔高、不丑化。对革命者的描画不脱离他们生活的环境、成长的过程,对他们其时处境的尴尬、性格的缺陷、情感的苦闷、精神的彷徨、选择的犹疑……这些以往艺术创作的禁区、盲区,都有突破和涉足,从而塑造出许多个性鲜明、真实可感的革命者形象。这些优秀影视剧帮助大众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对革命的内涵及历史、革命者的活动和精神,都有了更深入、更真切的理解和体验。 而反观之语文教育领域,似乎受后者的影响更多。一则是素材的原因,除去一些革命者创作的诗歌(为其中最感人、最具艺术魅力的部分),很多内容都是些人物介绍、事件记载及历史意义的叙述,等同于一般革命史、军事史、人物史的摘要或片断,简单梗概,一览无余;二则是教育者偏颇的教育观,他们可能认为,毕竟是对小孩子进行革命教育,了解一些简单的事实、人物和道理就足够了,而力求还原历史、引着他们探索历史的真相、求得他们深切的理解,对孩子们来说,既没必要,也不可能。三则是当下对语文性质的某些界定,认为对革命题材文章的教学,应立足语文本位,应立足于教会孩子们习得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方法、语言技能,以及明白此种方法、技能对塑造人物、描画事件、阐释道理的好处等。至于精神的培育,则本位的事情做好了,它也就在其中了。 基于上述认知的影响,语文学科的“红色教育”确实处于一个不容乐观的境地。借鉴影视文艺的有益探索,引领孩子们感受红色教育中“红色”之真正精神,语文应成为他们能够感知民族命运、时代脉搏的眼睛,从对过去未来的回顾和展望里,理解和思索,曾在这片红色里寄寓的一个世纪的奋斗、一个国家的振兴和一个民族的希望,在精神的对话和接续中,感受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寻找个人的社会位置和历史使命。 如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第13课《朱德的扁担》一文,初读感受、教参说明,都显示其文章主旨是要赞颂朱德同志的个人品质,如“吃苦耐劳”、“同甘共苦”、“艰苦奋斗”等。这是一篇老课文,似乎文章的内涵也从来都是这些。然此类精神于今天来看,并无多少新意。即使回视历史,古代军事将领和政治领袖里,有类于此者,亦不罕见,如吴起曾吃苦耐劳、身先士卒、为部下吸吮溃创流脓,勾践曾磨心砺志、卧薪尝胆、与百姓共度艰难。“朱德的扁担”与之相较,究竟有何区别呢?只有追溯历史的本来面目,我们或可明白,那只挑粮的扁担,为何能让根据地的军民们如此珍惜、如此挂念。 在红军建军之初,由于军队的主要成分是农民,又长期处在农村环境,因而农民意识在军队中有着很大影响。农民是旧中国受压迫最重的阶层,他们有着最原始的反抗性,也有着最坚韧的忍受力。在他们默默承受的肩膀上,不但有着生活劳作的重担,也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思想重负。悠久历史下的愚民统治,使得他们缺少文化、精神蒙昧,无法独立思考自身的命运和未来的道路,无法正确理解个人之与国家、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关系。因此当这些农民参加红军后,他们并不明白或只是粗浅地了解——军队的宗旨和革命的理想。他们只把红军当成自身利益的保护者,也因有了自己的队伍便产生一种高出普通百姓的身份感,因而他们追求眼前利益、物质利益的特性和原始平等主义、因果仇报的思想也就时时表现出来。这使得红军在建军之初几乎是梁山好汉一般的队伍,违反军纪、虐待俘虏,一有冲突便意气用事拳脚相加,生活中则时常吃拿占用民众食品财物,诸般情形时有发生(这在历史记载如《西行漫记》和影视剧里都有生动记录)。因为这种状况,根据地的军民关系很受影响。 然而在红军中还有着另外一种相异的成分,这就是军官。他们的来源主要是起义过来的旧式军队的军官,还有一些旧式军队出身的老兵、俘虏兵。他们的思想、作风,很受旧时代的“官军”和当时军阀队伍的风气、作派的影响,他们中的长官意识、雇佣思想、单纯军事观点以及“以军治党”、“以军治政”、“以军治民”等错误观点,都在军队中有所滋长。面对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部下,他们同样没有能力进行现代性质的军队管理,官兵不平等、人格有高下,一切依从“长官意志”的人治模式,命令拍脑门,不服打扳子,此类粗暴的旧式军队的管理办法逐渐抬头,官兵关系也不够融洽。 由于这些问题,根据地建设和红军的生存发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军粮供应”便是其中困难之一。人民群众因为军民关系不协调,为部队供粮的积极性不高,加之井冈山地区本来就土地贫瘠、粮食产量较低,使得部队吃粮只能从根据地较远的地区运来,而沉重的运粮任务也考验着不够团结的官兵关系。此为文章故事之前提背景。面对这些问题,如不立即解决,加上敌人的重重围困、严密封锁和重兵围剿,这些内外严峻的形势,将危及到根据地和革命事业的生存。而此类问题也与红军、红色政权的奋斗目标是相悖的,一支为了把人民从阶级压迫和精神压迫下解放出来的军队、一个以追求人民平等自由幸福生活为己任的政权,怎能自身也存在着压迫、不自由、不平等的现象?怎能不首先实践自己的革命理想呢? 为此在实践中,红军逐步形成了政治工作的三个基本原则:第一、官兵一致原则。第二、军民一致原则。第三、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的原则。其中“官兵一致原则”,具体说来就是:在军队中肃清封建主义,废除打骂制度,建立自觉纪律,实行同甘共苦的生活,实现全军的团结一致;“军民一致原则”则是:秋毫无犯的民众纪律,宣传、组织和武装民众,减轻民众的经济负担,打击危害军民的汉奸卖国贼,求得军民的团结一致。此外又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官兵关系、军民关系作了明确而细致的阐释和,并加强文艺宣传和政治教育工作。此后,军队建设的正规化、革命化日益走上正轨,一支人民军队、新式军队初具雏形。 “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就发生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篇课文反映的是红军建军之初的事情,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恐怕不单是为了给朱德同志歌功颂德,他的所指应是这件事情所反映的红军——这第一支人民军队、新式军队的崭新的政治面貌,还有他的崭新的建军精神和组织原则。而“朱德同志的扁担”之所以让根据地的军民如此珍惜、如此挂念,也不在于他身上那些传统道德的因素,而是他所践行的、给广大军民以极大希望和憧憬的革命精神与理想。所以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通过对围攻红军的国民党旧军队的一些介绍,让他们感受红军的不同之处。通过一支军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感受红军严格的组织纪律,再讲一讲制定这些革命纪律的时代背景及其作用和意义:如军民关系得到改善、亲如一家后,群众宁可饿着自己,也要为自己的子弟兵纳好粮、纳足粮;而官兵们在逐渐摆脱落后的“农民意识”、“官老爷作风”后,互相团结尊重,无论面对怎样艰巨、危险的任务,都齐心协力、争着向前。最后理解课文中反映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平等团结精神的典范——“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并引入当时的一支革命歌谣,体会实行“官兵一致原则”和“军民一致原则”后,红军战士、根据地人民昂扬振作的精神面貌: 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 此种处理,从历史的深处回视课文讲述的故事,便超越了过去一直固守的旧圈子,超越了一讲到革命领袖便是大声称颂的固定思维。这样,语文便赋予了孩子们一双更为澄澈的眼睛,使他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一段实在具体的历史生活,感受到红色教育中“红色”之真正的精神。革命领袖的个人品质,也在这样的历史呈现中,产生了一种摆脱传统思维陋习的新意,具有了一种现代性,显得更为自然,更加令人钦敬。而孩子们的思想,亦将因此客观、真实的解读,认识到一个人,他在生活中、历史上,应当追求何等的社会位置、实践怎样的历史责任。 6、​ 埋没在风尘里的历史教训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第10课《郑和远航》,讲述了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一支强大的船队进行辉煌远航的壮举。文本详细描写了这次远航规模宏大的气势、历经艰险的过程与友好和平的交往,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当时我国航海技术的发达以及远航重大的历史影响。然而,历史的语言是最复杂难解的。“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这样辉煌的历史记录,固然令国人和现今的孩子们心潮澎湃、倍感鼓舞,却也易使他们沉迷于对历史乐观的恍惚,而失去对历史应持有的基本的理智、冷静和警醒。这也是我们民族在近代史上多次挫折所得的一个教训。如果语文只是这样引导孩子们去解读历史老人的语言,那更是令人忧虑的。孩子们需要语文,给他们一双能够盯住历史背后的眼睛,看到那被辉煌掩饰的过去,看到那辉煌背后潜藏着的一种浓重的黑暗,去寻找它真正能赐予我们的前行的力量。 其一、与前代比较,“郑和远航”有何不同?它真的如此“辉煌”吗? 且看“郑和远航”前我国在海洋上的开拓。虽然我国是一个内陆农业国家,但历古以来,一直具有开放的胸襟和交通四海的传统,从打通西域、开辟陆地的“丝绸之路”,到设置港口、开辟海上的“丝绸之路”,上承秦汉,下至宋元,断断续续兴盛了千余年之久,且差不多都实现了“贸易顺差”。据资料,南宋疆域仅有北宋半壁之地,但其国家财富丝毫不逊于前朝,甚至略胜,便得益于发达的海上贸易,而与它有海外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五、六十个。它的海上力量也极为强大,直至灭亡前夕,南宋朝廷还拥有十万海上舟师。元承宋绪,海上航运、海外贸易更为发达,贸易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达一百四十余个,元代的泉州港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元代与海外的人员往来也十分频繁,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其时社会的开放程度极高,对外国人也实行一种“准国民”待遇,因此外国人来华旅行、经商、定居者极多(我国的回族形成之始便在宋元之际)。许多中国人也去外国旅行、经商,如周达观和汪大渊等(郑和七下西洋的路线就与后者大体相同),他们都留下了自己珍贵的记述。而这个“马背上的王朝”,对海上疆土和资源的欲求比之陆地丝毫不弱,忽必烈曾数次派兵想要越海征服日本,当时曾引起日本的举国恐慌,幸而“神风”相助,使得元军功败垂成。此外,元代正式将现南海区域划入版图,时称之为“千里长沙,万里石塘”。这一切都使得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名声显赫、实力超群的海洋大国、强国(此处的介绍,可以帮助孩子们认识我国古代能够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原因所在,了解“郑和远航” 得以成功的历史基础)。 而反观之后代的明清,浩浩六百余载,唯知“禁海”锁国。“郑和远航”,只是有明一代“昙花一现”之举耳!然而即使这唯一的一次,在当时即遭到极大非议:“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而后世一些研究“郑和远航”的学者也指出:“郑和远航,虽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但从历史上看它更像是强盛的明朝帝国向他周边的邻居摆阔显富而已,也是劳民伤财的。”此种非议,如与前代海洋历史联系比较,即可看出,并非完全的保守拘谨之议论(由此处开始,引导孩子们探索“郑和的远航”的真正意图)。“郑和的远航”纯属官方性质,七次远航规模之大几乎倾其国力,然究其动机和目的,既非航海探险,又非开辟海上贸易之路增强国力,更非从国家战略高度占有海洋资源,而是“扬天威于夷邦”、“得奇宝致君上”,实在于国家无益、于百姓无益!甚至有研究者称,郑和之七下西洋,不厌其烦,不惜民力,其实只是为明成祖朱棣搜寻被其篡位的侄子——“靖难之役”后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如此种种,可以看出,“郑和远航”极可能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为了炫耀富强或者图谋一己之私的个人策划,这样的远航非国所需、非民所愿,乃是历史的倒退,自然不能存续。只是,后代的“因噎废食”之举,比之这些无利可图的远航,却是更大的时代性的倒退! 其二、我们有理由嘲笑欧洲人进行的“小规模”的远洋航行吗? 有教师欲从另外角度证明,“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所举出的例子乃是后郑和80余年,欧洲人进行的几次远洋航行: 1492年,西班牙航海家哥伦布扬帆出航大西洋,共三艘帆船,其中最大一艘船大约长36米,船员约90人。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首航率4艘船和船员百余名。 1519年,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船队也只有5艘船300余人。 比较的结果便是,孩子们无一例外的自豪:“郑和船队的规模简直要比他们大几十倍呀!” “我们的一只宝船就比他们所有船队的规模都大!”“6百年前我国的建船技术,远航技术,船队的规模就远远超出了西方人的想像,领先他们的何止是一百年呀!” 然而面对当时欧洲人那些看来简陋、甚至有些猥琐的船队,我们却忘了给孩子们介绍,他们的航海业绩,比之郑和,不但毫不逊色,即使放置于整个人类的历史中,也是熠熠生辉的: 哥伦布:世界著名航海家,美洲的发现者,他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他对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那以后,西方终于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 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达·伽马:从欧洲绕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线的开拓者,由于这一创举而驰名世界,并被永远载入史册!由于达·伽马开辟印度新航路的成功,使得葡萄牙这样一个当时人口仅为150万的小国竞获得包括东大西洋、西太平洋、整个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区的贸易和殖民权利。 麦哲伦:第一个实现环球航行的人,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永远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他首次横渡太平洋,在地理学和航海史上产生了一场革命,证明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不是陆地,而是海洋,世界各地的海洋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完整水域。这为后人的航海事业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由此来看,“郑和远航”唯一能胜过他们的,只有船队的规模及较为先进的航海技术。客观地分析,这种优势的由来,也并非是当时立国不久的明代人的贡献,更多的应是得益于前代航海传统的积累,包括成熟的技术和培育的人才。而与“郑和远航”相较,国外三位航海家的船队规模虽然相形逊色,然他们的探索精神,贸易意识,海洋意识,以及对世界航海事业作出的贡献却更加难以磨灭。 “郑和远航”不是历史中的孤立事件,在时间的存续中,它只是往昔辉煌的余晖,在空间的转换里,它更像一场盛装出游的旅行。而这样的比照,可以让孩子们正视这一段历史,从客观理性的思考中,发现被这段辉煌掩盖的过去,发现辉煌之下,历史浓重的暮色已雾气升腾(引领孩子们进行纵、横两个方向的比较,从而更客观真实地把握“郑和远航”在世界历史中的位置)。 其三、撕开历史的本来面目,汲取埋没在风尘里的历史教训。 “郑和远航”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被后人废止了。是不假思索的废止,而非正视问题的调整和改进。这种废止在道德上有着崇高的理由:劳民伤财,虚耗国力。只是这种“因噎废食”的思考者,却从来不曾去认真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去想——这样的远航,也能帮助我们“民富国强”,甚至造就我们更美好的未来(启发孩子们评价此种思维下对航海的认识及废止)。他们理直气壮、气势汹汹,以极端狂躁和恐惧的情绪对待一切与大海有关的事物,极力毁坏绵延千余年之久的海洋传统及文化,实行全面禁止海运通商和人员往来的政策(对此,后继的清朝则更为颟顸、顽固),以致郑和七下西洋历经艰险危难所取得的珍贵的航海资料,被一位负责国家安全的兵部官员付之一炬,最终也无人追究(无法理解,这位官员是如何筹谋国家之安危的)。从此,中国无复雍容大度、开放富强的海洋大国的面目,自缚手脚,困守数万里海疆,成为一个近乎完全封闭的内陆农业国家。 第七次远航归来后,60多岁的郑和也走向了他人生的终点,病逝于远航归乡的途中。这支规模宏大的船队静静地驶入了刘家港码头,从此收起巨帆,永远停留在那儿。这些雄伟壮观的宝船,粮船,战船,在南方湿润的港湾里慢慢腐烂,最后只剩下几株腐烂的船体木料(资料被焚毁、船队被丢弃,引领孩子们思考,这样的做法会给国家带来何种影响)…… 无法想象晚年的郑和,他的心境会是平和、安宁的。无论远航的成果有几何,不管当世之人怎样看待,他已先于他的同胞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正在酝酿或是已经发生的、某种不可逆转的变化,他留给这个国家的统治阶层的一句话便是: “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于海。一旦他国之君夺得海洋,华夏危矣。” 令人叹息的是,正如他壮年之时便无法行使自己的意志以调整远航的目标一样,他晚年的话,更是无人倾听。无情的历史对昏聩者从来都是施以最严厉的打击: 仅距“郑和远航”百余年时间,看似强大的明王朝就无法抵御来自海上的倭寇了,以致国家最富庶的地区任其袭扰劫掠。 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赔款,割让香港。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赔款,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灭,中国赔款,割让台湾。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再次火烧圆明园,订《辛丑条约》,赔款。 …… 也许,这样将“历史的辉煌”撕破,对孩子们来说有些残忍。但是,语文也绝不能只教会他们如何在其中陶醉、沉睡。语文是孩子们看世界的一双眼睛,而历史又是不容许蒙蔽的,那么我们就应使他们认识到:历史带给我们的不只是辉煌、骄傲和自豪,还有遗憾、阵痛及教训,更多的应是思考。当我们撕开历史的本来面目呈现在眼前时,我们才能学会真正的思考,不被迷醉、不致盲从,从而得到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7、​ 读书人的理想是“高中状元”吗? 元代的王冕是古代读书人中一位特立独行的人物,出身贫寒,仅靠自学,便使自己成为一位杰出的画家、诗人。他的诗、画才情卓绝,一如其高洁的人品,引得无数后人追思、仰慕。在这些仰慕者中,清代的吴敬梓可谓其知音。在他所著的《儒林外史》中,通过描画王冕与众不同的成长经历,纤毫入微地展示了他的精神生活,为当世和后世的读书人,揭示出一种带有永恒意味的精神追求——我们读书,于己、于人、于世界,应追寻何种理想的境界?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第24课《少年王冕》,便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但据教学参考及课后习题,文本的精神内涵却只被解读为:一个贫家子弟对母亲孝敬体贴、对学习勤奋刻苦,最终成为有用之才。细味思之,“孝”、“勤”之至“成材”,此种思维模式,乃是从古至今流行的“励志故事”的典型程序,至今仍是家长们在餐桌前、老师们在讲台上对孩子们循循善诱最喜用的材料,只不过增加了自己的忆苦思甜、且主人公有所调换而已。这种精神的灌输,极为适应现今的教育现状,成为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主流范式。然而这种解读,正曲解了它的本源——小说《儒林外史》在思想上的真正价值:读书断不是惟以“功名富贵” 成就人生,教育断不是惟以“思想羁绊”培育人才。 而以此点审视当前的教育,则不免令人愧颜无语。现今社会对考试成绩的追求,对“考场状元”们的崇拜,对所谓“成功人生”的痴迷,与几百年前小说中描写的情形何其相似——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一种近乎宗教的狂热,丧失了人类作为“族类的特征”,不复具有“自由的意识活动”。(马克思语)“人生糊涂读书始”,当为人们一时清醒之语。如此,一个读书人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才不致遭受更多的困顿与迷茫呢?愿我们使语文成为孩子们的精神之目,对比“少年王冕”的故事,透视自己的读书生活,从而去寻找一个读书人——恒久不灭的理想境界。 从文本所在回目的名称来看,对文本的解读应考虑其内容在小说中的特殊位置及意义,它包含小说之“大义”,并且“隐括全文”,自应有对照者才能显示其价值所在。因此在初读后,适当介绍小说中一些典型的“读书人”生相,对理解王冕之读书求学便极有益处。 如“周进”,读书直至年过花甲,还没考上秀才,仍是“老童生”一个,因此备受人世间种种冷眼与轻蔑,直到连糊口活命都成问题。幸而有人接济,被迫随他人做生意。一朝闲游,瞧见贡院号板,一时伤心,竟一头撞到号板之上,不省人事,哀哭吐血。人们用一首宝塔格式诗形容他:“呆,秀才,吃长斋,胡须满腮,经书不揭开,纸笔自己安排,明年不请我自来。” 说周进呆,其实不然,他只是一心想着考取功名而已。 又如范进,二十岁应考,考了二十余次,到五十四岁,依旧也是一介“老童生”。他饱受欺辱,没有一个人不取笑他的穷酸贫寒,正因为尝够了人世间太多的辛酸苦辣,一旦金榜题名,精神受不得那狂喜的冲击,竟然变得疯癫。 又如王玉辉,做了三十年的老秀才,未曾得半点功名,读书读得痴迷,既不教学生维持生计,却立志要编撰三部书“嘉惠来学”,其内容无非拾圣人之牙慧,空谈些礼教名节,忙碌得“手不停披”。他深得圣人伦理纲常之道,当女儿提出殉夫为众人反对时,独他赞扬“青史留名”;女儿既死,老妻悲哭,他却大笑,称死的一个“好题目”。 还有“才女”鲁小姐,在其父亲鲁编修的教育下,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十一二岁讲书、读文章,肚里记下了三千余篇八股范文,可惜身为女子,不能应考,嫁的丈夫,也是科场败将。她便将一腔热情转托于幼小的孩子身上,每天拘管着年仅四岁的孩子,整日“在房里讲《四书》,读文章”,期望孩子将来能够功名加身。 此类读书人在《儒林外史》中比比皆是,仅举四例,以供孩子们思索辨析,他们读书成长的行为、方式及目的与王冕有何区别?对此,我们又有何思考、作何评价?孩子们的想法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类: 其一、上面的四人,皆是死读书的人物。活了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什么也干不来,日日都是捧着《四书》、《五经》,结果弄得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生活中的事情一窍不通,让人瞧不起。就算是混得一官半职,他们的一肚皮假学问也派不上用场,他们真得称不上是什么“人才”。而王冕,他的学问都是真实的,他读了书,便长了见识,他学了画,就能一心一意地画好。虽然没什么高明的老师教育他,他却学得了真本事,能用卖画的钱,让母亲和自己过得很好、很自在,别人也很佩服他、尊重他。 其二、那些整日读着《四书》、《五经》、手里写着八股文章的人,他们太想做官了,他们都做着一个梦,就是一旦金榜题名就能当官——就能“苦尽甘来”、 “光宗耀祖”了。所以不管吃怎样的苦,他们都愿意,因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我的父母也是这样说的,因为只有现在吃苦,将来才可能考上大学,找到好工作,别人才能尊重你。而王冕不想做官,当然轻松自在了,他看中的是真才实学,有了高超的绘画本领,日子就好过了。不过我真的挺羡慕他的,读书是自己想读的,绘画也是自己想学的,他就是吃苦,也和上面的人不一样,那太苦了,一点点乐趣都没有。 其三、是呀,他们为了读书都苦得出毛病了。你看那几个人,有两个是五六十岁了,还没考中,一个急得发昏,又是痛哭、又是吐血,另一个呢,好不容易考取了,却高兴得疯了,希望不是真疯,不然就太惨了。还有那个老秀才,读书读得呆了,好好的女儿,却劝她陪丈夫去死,好去“青史留名”,能留什么名呢?人都死了!那个鲁小姐太厉害了,真是才女,读了那么多八股文章。不过做她的孩子就倒霉了,才四岁的小孩,整天不能玩,还要读一点意思都没有而且很难懂的《四书》、《五经》,将来他的精神不会也要出毛病吧!希望我们的父母千万别学她。而王冕就不同了,他学得快乐,还学到了真本领,他的画有那么多人欣赏,有人买,他和他母亲的日子也过得好起来,虽然挣钱可能没有当官多,但精神愉快、生活充实,不是更幸福吗? 其四、我觉得还是那个考试制度不好,为什么只能学《四书》、《五经》呢?为什么只能让《四书》、《五经》读得好的人去做官呢?本来就不是什么真学问,人又学得呆了,让他们做官,老百姓日子还能好过吗?对国家还有好处吗?所以,制定这个考试制度的人,是最大的糊涂虫。幸亏王冕没上当,不过,一个自学的人他是怎样成才的呢?我们真得要好好学习他! 其五、例子里的四个人,他们读书都不是为了自己的需要,他们都没有思想,也没有个性,他们好像机器一样,别人叫他怎样学,他就怎样学,考试考什么,他就只学什么,世界上那么多神奇有趣的事物他们都不感兴趣,出现了什么问题,他也漠不关心。那样的学习,对人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还是应该向王冕学习,不但读书本,还会欣赏自然界美丽的景色,自己主动地去学习需要的知识、本领,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健康,生活也有意义和乐趣了! …… 通过这样的对比、思索,孩子们对读书、学习便有了更新、更深的认识。一个读书人,他读书的目的是什么,读书又应该为自己、为别人、为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带来些什么,这都是一个真正追求真理、讲求学问的人必然要思考的。读书,应是在现实世界与人类已有的文明累积中,寻求自我的精神归依与创造,不断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如此,读书才能成就自己,也有利于他人,并造福于社会。王冕之可贵、可慕,便在于此。回想《儒林外史》中的那些人物,大多自欺欺人、蝇营狗苟,把一生都用在了妄求功名利禄的科举考试中。他们虽然日日读着圣贤之书,其德行实则不如目不识丁的普通劳动者,一日甚一日的变坏,完全成为社会中的蛀虫。我们怎能不警醒、不反思,当下的教育,围绕各级各类升学与考试,围绕各种职称评定和学术研究,处处呈现出的——与当年吴敬梓笔下的种种情形相似的人生百态。 曾记得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文章,其中有句话至今记忆犹新,大意是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更好地成为他自己”,其实,于读书而言,又何尝不如是?语文,对孩子们来说,最大的作用,便是成为他们的一双观察世界的眼睛,无论学什么,她都在为孩子们揭示着眼前看到的一切,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之人——用读书来发现自己、完善自己、创造自己——最终“更好地成为自己”。 8、​ 把语文作为眼睛,我们的思想就能生长起来 在希腊的德尔斐神庙的门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每一个走到这里的人,看到这句话,无不感到历史的悠远、文明的深邃,深愧自己至今未能解得其中无穷的意味。而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这句话,则又能添加一层新鲜感,因为,我们接受的教育似乎历来不鼓励我们去作此类思考和探索。在学校,我们只需要学习好各种现成的、规划之中课程内容;在社会,我们只需要学习好各种适应世俗生活的规则和礼仪。如此,便足够了。况且它们很多都是来自圣贤之作和文化的养成,并已传承久远。只是既已见到这句话,我们的内心就会按捺不住地活跃起来,我们好像发现了在精神深处一粒蕴藏已久的种子,挣扎着要萌芽了。那是一种不可遏制的、内在的需要啊! 这种需要在本质上说,是一种精神性的需要,是思想生长的需要。人之降生自然,在身体生长的同时,与其匹配的便是思想的生长,它是人类在生物圈里最根本的“族群特征”,是人类具有智慧、灵性,产生无限可能和无穷创造力的源泉。而一切的教育活动,都应是对人类这一本性需要的激发和保护。语文——我们的母语——民族精神的根系,亦然如此,自然如此,当然如此…… 然而,一切的教育都生存在文化里,一切的文化都生存在不同人群的精神生态里。个人精神生活的质量,有时不是依赖个人之力就能够维系其高度的,它更多的是受控于一个人群的精神生活所造成的——蕴含某种逻辑的精神生态里(极类似于生物之生态)。而这种内在的逻辑,如同生物界“优胜劣汰”的规则,只是相对于这种“正淘汰”,还有一种“逆淘汰”,一种极为奇怪的逻辑规则。在这个规则里,人们弃守的恰恰是自己最本质的需要——每一个人都有的思想生长的需要,人们抬高的却是把思想踩于脚下的——现实世界里物质生活的利益规则,以及相伴而生的精神教条。“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正是此之谓也。于是,每一种文化的高度即决定于此“弃守之间”,而每一种教育对人的思想是否尊重、是否用心培育,亦决定于此“弃守之间”。在这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不同的内在逻辑决定着不同的精神生态,不同的精神生态孕育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影响则造成了形形色色的教育观念、行为和制度。生活在其中,浸染在其中,在精神上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们怎能不时时走入思想的谜局、误其成长呢?而这种不幸的成长,往往是会延及其一生的。 有时念及于此,不免忧思如焚,耳闻目睹,身历其境,种种现实情状的匪夷所思之处,令人深感、并坚信:语文,我们的母语教育,她应摒弃物
/
本文档为【语文是一双看世界的眼睛】,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