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拿破仑和希特勒战争失败的共因探析

2011-01-25 3页 pdf 108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24792

暂无简介

举报
拿破仑和希特勒战争失败的共因探析 拿破仑和希特勒 战争失败的共因探析 程广中    拿破仑是法国革命的代表,希特勒是德国 法西斯魔王,两人所发动的战争相隔近一个半 世纪,但这两场战争失败的轨迹十分相似: 曾一 度横扫欧洲大部, 建立了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因 海军力量不足而无力入侵英国,后调头东向侵 略俄国、苏联惨败, 最终分别在英俄等国、苏英 等国组成的联盟的联合打击下一败涂地。是什 么因素促成了这种惊人的历史相似性? 拿破仑和希特勒失败的相似性的表象背后 掩盖着相似性的因素。当然,即使极其相似的事 物仍然各具特点、各有其不同的因素。笔者旨在 从比较史学的...
拿破仑和希特勒战争失败的共因探析
拿破仑和希特勒 战争失败的共因探析 程广中    拿破仑是法国革命的代,希特勒是德国 法西斯魔王,两人所发动的战争相隔近一个半 世纪,但这两场战争失败的轨迹十分相似: 曾一 度横扫欧洲大部, 建立了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因 海军力量不足而无力入侵英国,后调头东向侵 略俄国、苏联惨败, 最终分别在英俄等国、苏英 等国组成的联盟的联合打击下一败涂地。是什 么因素促成了这种惊人的历史相似性? 拿破仑和希特勒失败的相似性的表象背后 掩盖着相似性的因素。当然,即使极其相似的事 物仍然各具特点、各有其不同的因素。笔者旨在 从比较史学的角度探讨相似的历史事件的相似 性因素,试图得出有益的历史结论。笔者以为, 拿破仑和希特勒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错误判断 形势、军队建设上的结构性失衡和战略指导上 的两线作战。 一、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 法国和德国均是濒海大国, 这种双重自然 地理环境使其有可能面临陆上和海上强国的联 合对抗。拿破仑和希特勒均过高估计了自己的 力量,而对国际体制的特点、特别是对英国和俄 国(其后苏联)的作用估计不足, 因此错误地判 断了国际形势。 拿破仑是在法国大革命中涌现出来的杰出 军事统帅。他的优势是法国革命所唤发出的巨 大精神力量和军事上的创新, 但革命后法国连 年征战,国力并不雄厚。拿破仑的主要目的是建 立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在 17世纪时,法国曾积 极与英国争夺过海上霸权,结果是一败涂地,从 此难以再与英国争雄海上。英国联合欧洲封建 王国积极干涉法国革命, 拿破仑被迫与英国作 战,但没有估计到英国是那么顽强。英国组织了 七次反法联盟, 即使在欧洲大陆国家几乎全部 屈服于拿破仑的霸权时, 英国也没有放弃打败 拿破仑的努力。希特勒同样错估了形势。他利 用德国民众的复仇情绪和德军在进行机械化战 争方面的优势,也利用了英、法和苏联因意识形 态分歧而产生的对立, 企图通过战争建立德国 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霸权。希特勒在战前曾极力 想使英国保持中立,通过签订 1935年的《英德 海军协定》,德国实际上承认了英国的海上霸权 地位。然而,希特勒未能使英国保持中立, 1939 年德国入侵波兰,英国便向德国宣战。1940年 6 月希特勒席卷了大半个欧洲,但英国仍在苦苦 坚持,这就为以后开辟对希特勒的第二战场保 留了一个基地。英国为什么这么顽强地抵抗拿 破仑和希特勒呢?英国是欧洲的岛国,英吉利海 峡为其提供了与欧洲之间的保护屏障。另一方 面, 海峡十分狭窄, 与欧洲大陆相距甚近, 英国 有理由认为大陆发生的事情与自身的安全息息 相关。地缘和经济的双重因素使英国对安全的 看法有两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就是保持海 上霸权。这是保障英国本岛及其海外市场的先 决条件。第二个特征是谋求欧洲均势,即避免某 一个大国的势力支配大陆。因为欧洲的霸权国 家可以切断大陆与英国的贸易往来,其海军可 以把欧洲作为基地干扰大英帝国的交通, 还可 以封锁、骚扰甚至入侵英伦诸岛。从拿破仑战争 —29— 军事历史 1996 年第 3 期 希特勒为挽救失败命运, 把孩子们也推上战场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英国的这一传统国策基本 上没有什么变化。拿破仑和希特勒要建立在欧 洲大陆的霸权不仅是向英国的霸主地位挑战, 而且直接威胁着英国本土的安全,这当然会遇 到英国的坚决反对。拿破仑和希特勒对这一点 认识并不清楚。 拿破仑和希特勒同样低估了俄国、苏联。拿 破仑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后, 于 1806 年颁布 “大陆封锁令”, 想从政治上孤立和从经济上打 击英国, 切断英国人同大陆进行来往和贸易的 一切渠道。然而, 不仅葡萄牙、西班牙等国不执 行拿破仑的禁令, 俄国也因深受“大陆封锁令” 之苦而与英国暗中做交易。拿破仑说:“俄国是 英国的最后法宝, 世界的和平就寄托在俄罗斯 的身上。但是不幸之极! 英国人的黄金却要比 我的更有力量。”他为制服英国而进攻俄 国,本以为胜券在握,却惨败而归。希特勒犯了 同样错误。他在其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失败 后,认为英国所以不肯屈服,关键是还有强大的 苏联,只有打败苏联,才能使英国最后屈服。希 特勒认为苏联不堪一击,结果却陷入苏德战场 而不能自拔。希特勒低估了苏联的战争实力和 潜力, 也没有估计到苏联广阔的空间会使其战 争力量成倍增长。在苏联军民的坚决抵抗下,德 军的闪击战失去了昔日威 风。据美国军事史学家迪普 伊对 19世纪和 20 世纪 33 个战役所做的计算, 1812年 拿破仑进攻俄国的推进速度 平均每天为 14公里,而在同 一路线上, 1914年希特勒的 装甲部队对苏联的闪击战 中,其推进速度平均每天却 只有 10公里。这是因为苏德 双方的武器装备水平相差不 多。 二、军队建设结构失衡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和 对海权的重要性缺少足够的认识, 拿破仑和希 特勒在军队建设上也发生了严重失误,即军队 结构的失衡。法国在七年战争( 1756_ 1763年) 中失败后,海军力量一蹶不振。拿破仑执政后虽 大力扩充陆军, 使之成为欧洲最令人畏惧的力 量,但并没有下大力进行海军建设。他虽经吞并 了荷兰、葡萄牙等欧洲小国的海军舰队,但这不 足以与英国的海军相抗衡。为入侵英国,拿破仑 下令扩建海军,其中主要是建造大量的平底船。 不久,他就明白只靠平底船是无法横渡英吉利 海峡的。1803年,法国共拥有大型舰只 70 余 艘,英国却有近 250艘。法国海军被封锁在港口 里, 特别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 其舰队一败涂 地, 从此拿破仑被迫完全放弃了入侵英国的计 划。希特勒在进行扩军备战时,始终以陆空军为 重点,海军排在三军之末。1933_ 1939年德国 先后制定了五个造舰计划, 但没有一个完成。 1939 年 1月希特勒批准的“z”计划, 准备建造 10艘大型战列舰、15艘装甲舰、4艘航空母舰、 44艘巡洋舰、158艘驱逐舰、300艘小型舰只、 249艘潜艇。这个计划刚刚实施, 战争爆发了, 根本就无法完成。1939年 9月战争开始时, 德 国仅有战列舰 2 艘、巡洋舰 11艘、驱逐舰 37艘 和潜艇57艘。德国海军学术思想也大大落后于 时代。此时,英国拥有战列舰 15艘、航空母舰 7 —30— 军事历史 1996 年第 3 期 艘、巡洋舰 64艘、驱逐舰 184 艘和潜艇 58艘。 德国国防军的力量结构是严重失衡的, 其海军 难以与强大的英国海军一决高低。 三、两线作战 一个交战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战略方向或 战场上进行两线作战历来被视为兵家大忌。而 拿破仑和希特勒所进行的战争不是一般的两线 作战,而是在陆海两个战场同时进行。由英国为 代表的海上力量在打败拿破仑和希特勒的过程 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是:一是英国海军的海上 作战行动使法德两国丧失了制海权, 经济和海 外贸易也受到严重损害。二是迫使法德两国不 断扩大战争。拿破仑为制服英国, 曾远征过埃 及,却以失败告终。1806年拿破仑企图以“大陆 封锁”制服英国,但漫长的欧洲海岸线, 是不可 能用一纸命令锁住的。紧邻英国的葡萄牙和西 班牙,尽管当时迫于无奈加入了“大陆封锁”,但 基本上没有认真执行,政府默许与英国贸易的 走私活动。为保障大陆封锁的有效实行,拿破仑 悍然发动对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武装侵略,遭到 西班牙人民坚决而又长期的抵抗。法军在西班 牙的不断损失成了拿破仑帝国身上的一块难以 治愈的“溃疡”。希特勒为制服英国,抢在英国前 头占领挪威, 后又出兵北非和入侵东南欧。三是 英国的坚持成为拿破仑或希特勒入侵俄国、苏 联的诱因,又为最终战胜他们保留了一个基地。 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认为, “海上实力在战胜拿 破仑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英国一位史学家 说:全部历史充满这样的情况, 即“一个大陆强 国在陆上取得一系列巨大胜利后,突然会发现 自己面临的是战争的领导者还不能掌握和不清 楚理解的一种进行战争的方法。海上战略是以 海上数百年作战为依据的,它可以使我们 的敌人彻底失败。”( [英]杰弗里·蒂尔:《海上 力量与核时代》第 3页)这样的结论虽然过分夸 大了海上力量的作用,但至少了濒海强国 在面临海上强国时遇到的难题。同样可以认为 海上力量在打败拿破仑希特勒的战争中也发挥 了重要作用。 俄国、其后苏联的陆战场对打败拿破仑和 希特勒发挥了更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俄罗 斯、苏联的存在是拿破仑和希特勒建立霸权企 图的一种致命的威胁。同样拿破仑和希特勒的 侵略扩张也是对俄罗斯、苏联利益的致命威胁。 相互利益的冲突使两者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同 盟。拿破仑在横扫欧洲大陆后,与俄国沙皇亚历 山大一世虽然达成了妥协,但这种妥协只能是 暂时的,双方不过是利用短暂的和平积蓄力量 而已。尽管是俄国沙皇在一连串失败之后被迫 加入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但始终没有也 不可能放弃反拿破仑的努力。希特勒和斯大林 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协定》也是一种暂时的妥 协。希特勒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集中兵力进攻 法国, 而斯大林是为了粉碎西方“祸水东引”的 阴谋和使苏联避免过早地卷入战争。二是对俄 罗斯、苏联的入侵消耗了拿破仑和希特勒军队 的精华。拿破仑的 60 万大军只有数万返回法 国, 希特勒的陆空军的精锐也大部被牵制和消 耗在苏德战场上。拿破仑和希特勒军队的主力 是陆军或陆空军,这部分力量被消耗掉了,离其 彻底失败也就不远了。三是拿破仑和希特勒对 俄罗斯、苏联的侵略促成了反对他们的海陆两 大战场的形成, 使他们自己陷入真正两线作战 的困境,从此疲于奔命。四是俄罗斯、苏联的坚 决抵抗和不断胜利唤起欧洲各被压迫民族和人 民的反抗意志, 各地广泛展开的抵抗运动大量 牵制了拿破仑和希特勒的侵略大军。 综上所述, 拿破仑和希特勒失败于两线作 战, 而导致两线作战的原因是其判断失误及随 之而来的军队建设结构性失衡。拿破仑和希特 勒的失败至少表明,具有双重自然地理条件的 国家应强调陆海权并重、注重保持武装力量的 结构平衡和避免海陆强国结成反对自己的同 盟。    (编辑:赵一平) —31— 军事历史 1996 年第 3 期
/
本文档为【拿破仑和希特勒战争失败的共因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