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齐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2例疗效观察

齐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2例疗效观察

2010-12-22 2页 pdf 123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7122

暂无简介

举报
齐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2例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2O07年第 23卷第 1期 齐刺配合 TDP照射治疗肱骨外 上髁炎32例疗效观察 芦永淹 (安徽省明光市中医院,安徽 明光 239400) 摘 要:目的:寻找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最佳方法。方法:将63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 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齐刺配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只单纯使用TDP照射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率为41.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0.05)。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取穴 阿是穴...
齐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2例疗效观察
针灸临床杂志2O07年第 23卷第 1期 齐刺配合 TDP照射治疗肱骨外 上髁炎32例疗效观察 芦永淹 (安徽省明光市中医院,安徽 明光 239400) 摘 要:目的:寻找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最佳方法。方法:将63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 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齐刺配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只单纯使用TDP照射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87.5%,对照组治愈率为41.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齐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较单纯TDP照射治疗更为有效。 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齐刺疗法;TDP照射 .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07)01—0043—01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或桡侧伸腕肌肌腱损 伤,该症与职业有关,多见于需反复用力伸腕活动的成 年人。临床主要表现为肘外侧部疼痛,严重时疼痛可 向前臂放散。近年来,我们采用齐刺配合TDP照射治 疗肱骨外上髁炎3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 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科的门诊患者,共 63例,按就诊 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2例,其中男性 12 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者36岁,最大者51岁,病程 最短者 3天,最长者 3个月;对照组 3l例,性别、年龄、 病程、病情与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取穴 阿是穴、曲池、外关、合谷(患侧)。 2.1.2 操作方法 患者仰卧位,术者用 1.5寸毫针, 在阿是穴处直刺 1针,两侧旁开 1寸处分别向正中方 向斜刺2针,针尖直达肱骨外上髁肌腱附着点,行捻转 手法,得气后用泻法,余穴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每隔 10 min行针 1次,每日1次,10次为 1疗程,疗程间休 息 2~3天,一般 1~2疗程。 2.1.3 TDP照射 患者取仰卧位,患侧肘关节屈曲放 置在治疗床上,辐射板对准患处,距离皮肤30~40 cm, 使患部皮肤有明显的温热感且无灼痛为度,时间为3O min,1日1次,10次为 1疗程,疗程间休息 2~3天,一 般 1~2疗程。 作者简介:卢永清(1967一),男,主治中医师,从事针灸推拿工作 l6年。 2.2 对照组 单纯使用TDP照射。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断标准[1] 治愈:疼痛、压痛消失,持物无疼痛,肘部活动 自 如;好转:疼痛减轻,肘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经 1~2个疗程治疗,两组疗效对比见表 1。 表 1 两组疗效对比 例(%) 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另U具有显著性意义,表明治疗组疗 效优于对照组。 4 典型病例 李某某,女,4o岁,工人。初诊日期2005年4月 12 日。主诉:右肘外侧疼痛 1月余。近日加重,经多家医 院诊断为肱骨外上髁炎,采用中、西药治疗疼痛未见好 转,且症状逐渐加重。查:右肘外侧压痛明显,右伸腕 肌群抗阴试验阳性,右伸腕肌群紧张试验阳性。诊断: 右肱骨外上髁炎。经齐刺配合TDP照射治疗 l0次痊 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5 讨论 肱骨外上髁炎属中医学“痹症”范畴,多因外伤劳 损或感受风寒致使局部经络气血痹阻不通,血不荣筋, 筋骨失养所致。《灵枢·官针》篇谓:“齐刺者,直人一, 傍人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日三刺,治痹气小深者 也”。根据中医以痛为腧的理论,选取阿是穴配合曲 池、外关、合谷,施齐刺法,能够起到疏通经络,调气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44 · 血止痛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肱骨外上髁炎是由于肘关节长期 慢性劳损引发局部无菌性炎症,刺激压迫血管神经束 导致局部代谢障碍所致。针灸能够推动脏腑经络活 动,促进气血运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 作用。TDP能够提高微量元素的活性,增强身体的自 身调节作用及免疫能力,加速炎症代谢产物的排泄和 水肿的吸收与消散l2],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二者结 JCAM.Jan.,20O7,Vo1.23,NO.1 合,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嘱患者在治疗期间,患侧腕部应避免作用力背伸 活动。注意局部保暖,对缩短病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Is].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1994:190 [2] 韩仲岩,丛志强,唐盛盂.神经病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3:316 收稿日期:2006—05—16 针 家 精 要 张家维教授皮部理论临床应用经验 许云祥,陈贵珍,张家维(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关键词:皮部;临床应用;针刺 中图分类号:R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一Cr779(20Cr7)01—0044—02 1 皮部理论 1.1 概述 皮部是经络系统在皮肤上的分布。有广义与狭义 之分。广义的皮部,就是指人体暴露于外面的最浅部 分,即皮肤;狭义的皮部,则是经脉与络脉在体表的分 区。 1.2 组成与分布 《素问·皮部论》指出:“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 诸经皆然。”经脉有十二,故亦有十二皮部。十二皮部 分为三阴三阳,同名经脉名称相同。手足阳明经皮部 称为“害蜚”;手足少阳经皮部称为“枢持”;手足太阳经 皮部称为“关枢”;手足少阴经皮部称为“枢儒”;手足厥 阴经皮部称为“害肩”;手足太阴经皮部称为“关蛰”。 同时还指出:“皮有分部⋯⋯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 也。”意思是说十二经脉和络脉在体表的分布范围就是 十二皮部。 1.3 生理功能 皮肤是感觉器官之一,对痛痒、冷热、触摸极为敏 感。因而皮肤具有防御外界各种有害刺激的功能。按 照皮部理论,十二皮部又是各经所属脏腑组织器官抵 御外邪的防线,具有卫外固表,保护机体的作用。 1.4 病理反应 作者简介:许云祥(19回一),男,剐教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糖尿病及脑 病研究。 《素问·皮部论》指出:“皮者,脉之部也。邪气客于 皮,则腠理开,开则邪气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 经脉满则注于府藏。”表明外邪致病的层次是皮部一络 脉一经脉——脏腑,由表达里,逐渐深入;当脏腑有病, 又可通过经脉、络脉由里达表,反映在皮部。现代研究 表明循经性皮肤病、循经型感觉障碍等客观存在,并且 与脏腑经络病变有密切关系[¨。正如《素问·藏气法时 论》所说:“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心病者 ⋯ ⋯ 两臂内痛”。 2 临床应用 皮部诊断:中医强调的是 “有诸于内,必形诸于 外”,因而诊断上可“知外揣内”。皮部诊断就是根据皮 部特定反应区域皮肤表面色泽、润燥和形态、感觉的病 理变化以及电学特性的变化来诊断脏腑经络病症的一 种重要方法。临床上根据皮肤反应区所在部位可判断 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尤其是原穴、背俞穴等特定穴所 在皮部的异常变化,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五 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 害也”。同时,皮部色泽的变化对判断疾病的性质具有 重要的意义,如色鲜红者,从实从火;色淡红者,从肺从 卫;色紫红者,从热从血;色暗红者,从滞从瘀。此外, 还可根据皮肤温度、知热感度、电阻变化来判断疾病的 虚实。 皮部治疗:刺激皮部是一种“内病外治”或“外病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齐刺配合TDP照射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2例疗效观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