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先秦教育思想

2010-11-02 32页 ppt 129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23038

暂无简介

举报
先秦教育思想null第一章 先秦教育思想第一章 先秦教育思想一、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研究孔子的主要材料是《论语》,其次是散见于《左传》、《礼记》、《孟子》、《荀子》等书中的言行记载。 孔子的办学方针是“有教无类”,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蛮夷,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力。这就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格局,使教育普及于平民。 null孔子极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孔子...
先秦教育思想
null第一章 先秦教育思想第一章 先秦教育思想一、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研究孔子的主要材料是《论语》,其次是散见于《左传》、《礼记》、《孟子》、《荀子》等书中的言行记载。 孔子的办学方针是“有教无类”,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蛮夷,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力。这就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格局,使教育普及于平民。 null孔子极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孔子重视教育对个人的培养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因而主张早期教育,“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大戴礼记·保傅》) null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能“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的君子。这种人德才兼备,既“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又能治千乘之国,能长千室之邑。 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两方面。“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行、忠、信皆属德育,文即文化典籍,亦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后世称之为经典的著作。 null孔子重视道德教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其道德教育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首先是加强道德认识。孔子强调要知德、知礼、知仁,并通过人物评品等方式来确立学生的道德信念。 null其次要培育道德情感。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还将诗、礼、乐等作为培养情操的材料:“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最后是落实道德行为。他强调“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述而》) 士子视听言动都应合于道德,“造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孔子的道德教育原则和主要有四点:null一是立志守恒。教导弟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卫灵公》),把自己锻炼得坚贞不屈,“磨而不磷”,“涅而不淄”(《阳货》)。 二是克己内省。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null三是改过迁善。教导弟子“过则勿惮改”(《学而》)。 四是身体力行。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甚至“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因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null孔子在教学论上亦有贡献。他的教学过程可归纳为学、思、习、行四步骤。 其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温故知新、循序渐进等。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孟子·公孙丑上》);正因如此,后人才称他为“万世师表”。 二、墨子教育思想二、墨子教育思想墨子名翟,战国初人。早年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后自立为一个学派。墨家学派纪律严明,是一种宗教团体式的特殊私学。 墨子认为人性如素絲,“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因而很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他的社会教育主张是“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夫徒步之士”(《鲁问》)。墨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兼士”,并力图把缺乏兼爱精神的“别士”改造成兼士。 null墨子的教育内容也与儒家有别。他讲诗书而非礼乐,善守御而重科技。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耕柱》)。 墨子也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修身》)并总结出一套德育原则和方法: null一是义利结合。“万事莫贵于义”(《贵义》),而利民、利天下就是最大的义。 二是言行一致。“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兼爱下》) 三是强力而行。他认为“志不强者智不达”(《修身》)。 四是合其志功而观。主张将道德行为的动机与效果统一起来考察。 三、孟子教育思想三、孟子教育思想孟子(前327—前289)名轲,战国时鲁国邹邑人。他受业于子思之门人,晚年与其弟子编成《孟子》一书。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从而认为教育的内向作用在于将心性中固有之善端存而养之,扩而充之,以成为贤人、圣人。其外向作用在于“善教得民心”(《尽心上》),“得民心,斯得民矣”,“得其民,斯得天下矣”(《离娄上》)。 null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圣贤或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 孟子重视道德教育,认为兴办庠、序、学、校等教育机构,“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的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为主体。其德育原则与方法: null一是养心寡欲。“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 二是反求诸己。“亲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知;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离娄上》) null三是尚志养气。尚志是要“居仁由义”,能如此则理直气壮,否则理屈气馁。养气是“养吾浩然之气”,其气至大至刚,凛然豪迈。其气由正义行为积累而生,一旦“行有不慊于心”(《公孙丑上》),就“馁矣”而不复存。 四是磨炼意志。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 孟子教学思想:孟子教学思想:教书要虚心。“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尽心下》)“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告子上》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尽心上》) null深造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诸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 由博返约。“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离娄下》) 读书要存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 null专心有恒。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告子上》)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上》) null盈科而后进。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尽心上》) 四、荀子教育思想四、荀子教育思想荀子(前313?—前283)名况,战国末年赵人,著有《荀子》32篇。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化性而起伪”(《荀子·性恶》),即改变本性之恶,兴起人为之善。他对教育的作用作了极高的评价:“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 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儒效》)。 null荀子的基本培养目标是“法后王而重礼法”的“雅儒”,最高目标是“大儒”。他们志安公,行安修,知通统类,是“既智且仁”的“王霸之佐”。其教育内容最重礼经,认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劝学》)。 荀子德育原则与孔孟不同处有二: null一是注重公德。主张“以公义胜私欲”,并把等级观念强化到职业道德、家庭道德诸方面,要求士大夫“敬节死志”,百官“畏法循绳”,农夫“朴力而寡能”(《王霸》)。子对父“敬爱而文”,弟对兄“敬屈而不苟”,妻对夫“柔从听侍”。 二是注重德操。“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 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 null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劝学》) 荀子认为教学过程有闻、见、知、行四阶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儒效》) null荀子的师道观亦有特色。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大略》)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重要的地位:“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礼论》)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言而不称师谓之畔(叛),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背),倍畔之人,明君不内(纳),朝士大夫遇诸涂(途)不与言。”(《大略》) 五、道家教育思想五、道家教育思想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与庄子。他们主张去掉一切人为的知识,认为取消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教育的作用就是“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人人无知无欲,才能复归于朴。 道家提倡“不言之教”,反对一切道德文化,主张绝仁去义、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也反对法治,认为“法物滋彰,盗贼多有”。(《老子》) null在教育目标问题上,老子主张培养具有无为品质而能明哲保身的“隐君子”。庄子主张培养能混同万物,齐一是非,从而达到无知无识境界的至人、真人。 他们还提出了一套达此目标的教育方法: 一是闭目塞听。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主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老子》) null二是涤除玄监。即把内心清除得一无所有,象明镜一样一尘不染。庄子把它发展成心斋坐忘法,以“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人间世》)。 三是顺乎自然。庄子认为才智是先天生成的,非后天人力所能增损。 四是缘督为经。“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虚)以为经(法则),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null总之,道家具有一种反传统的教育思想,其中除了消极颓废的东西外,也有尚自然、不盲从,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面可资借鉴。 六、法家教育思想六、法家教育思想商鞅(前390一前338)是先秦法家思想的奠基人。韩非(前281—前233)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研究他们教育思想的材料主要是《商君书》24篇和《韩非子》55篇。 商鞅认为趋利避害乃人之本性。韩非子依据荀子的性恶论,提出人性自私说。从而认为教育对个体的作用就在于用严刑惩罚使人改恶从善;教育对国家的作用就在于统一意识形态,使天下长治久安。 null法家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耕战之民和智术能法之士。前者是改造“五蠹”之后造就的顺民,后者是他们理想中的能“循令而从事”、“察法而治官”的统治人才。 法家的教育内容很单一。从商鞅起就主张“燔诗书”而“以法为教”,即以政府颁布的政令、刑律为唯一教育内容。法家主张“以吏为师”,即实行官师合一,取消专职教师,走“学在官府”的老路。 null法家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二: 一是严格要求,严刑惩罚。“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韩非子·五蠢》) 二是注重宣传,信赏必罚。商鞅主张解释法令的内容,使“万民皆知所避就”(《商君书·定分》)。韩非则主张“赏莫如厚而信,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便民畏之”。(《五蠢》) null法家的教育主张是片面的、偏激的,它摧残了传统文化,取消了学校教育,一味强调惩罚,而贬低了开启民智和道德感化的正面作用。
/
本文档为【先秦教育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